我去过许多地方,例如青岛、德州、果园……,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青岛,那里真是美丽极了!
放暑假了,爸爸妈妈说要好好放松一下,我建议去旅游,因为平常他们工作很忙,也很辛苦,借这个时机看看外面的风景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他们欣然同意,于是我们一家踏上了青岛之旅。 我们去了海边,海上可真迷人啊!海面上有漂亮的渔船、海水里有亮晶晶的贝壳、欢快的小鱼、小虾。我们在海岸边玩了一会儿,我便迫不及待地要去水里游泳了,爸爸妈妈嘱咐我小心一点,我便兴奋地下水了。因为我刚学会游泳,所以信心十足,正想大展一下身手,便游到了水深处,突然我听见爸爸在岸上叫我:“小心,快游回来。〞 我的心里着了慌,也不如之前游得顺畅了,一不小心呛了好几口海水,而且头发也都湿了,所幸我平安回到了岸上。我的样子肯定很狼狈,因为爸爸妈妈在笑我呢,我不服气地说:“本来游的好好的,要不是你们捣乱,我还不至于这个样子呢。〞爸爸收起笑容说:“以后熟练了再下水,要不我们多担忧啊!〞
我喜欢青岛,更喜欢在海里游泳,下次一定游得更好!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青岛玩。
青岛的景点可真多啊!我们首先来到一个码头边,排队上了船。船开了,一朵朵浪花撒欢儿似地追着船跑。有许多小鱼在海里游来游去,如果我带着网该多好啊,一定能捉到许多小鱼。
上岸了,我们乘车来到青岛首创电视塔。这是中国第一钢塔,有八十多层楼那么高。乘电梯我们来到三楼奥运大厅,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深切地体会到奥林匹克的伟大精神。其中的“青岛大纪事〞、“帆船帆板知识〞、“奥运会水上比赛的相关知识〞、“可爱的历届奥
运会桔祥物〞、“奥运会28个比赛工程的详细介绍〞、“中国奥运会金牌榜〞等等,都将吸引着我融入到奥运中来。
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电视塔,来到崂山。早就听说崂山的名气,今天我终于要爬崂山了,心情特别冲动。
我们坐着索道来到觅天洞。觅天洞有八公里长,从洞口开始一直很窄,只能容一个身材匀称的人通过。洞里黑咕隆咚的,伸手不见五指,借助手电微弱的光,我看见,洞里很潮湿,头顶上不时有水滴下来。脚下的山石很滑。我走在妈妈的前面,每当我看见有危险的地方,总是提醒妈妈“小心滑倒〞、“小心碰头〞等等,大家都夸我懂事呢! 从洞里出来,我大吃一惊,原来我们已经快到山顶了。站在这里往四周看,所有的一切都模糊不清,那么广阔无边。我切实感觉到了妈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站得高看得远啊!怪不得叫觅天洞呢! 崂山真美!青岛真美!
星期四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坐火车去青岛玩。我还看见了一节像饭店的车厢,爸爸告诉我这叫餐车。
第二天,青岛到了,出了火车站没走多远我们就看见了大海,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大海啊!我还看见了一艘很大的轮船停在海上,我真想到海里去玩,拾贝壳;爸爸说早晨海水太凉了,我看到青岛是个非常美丽干净的海滨城市,我们把行李放好就去玩了。
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海底世界,我看到了世界上最毒的鱼,它的形状象一个石头,爸爸说很像珊瑚,它又象个刺猬浑身都是刺,人们很难发现它,被它伤害了一二分钟就会死亡。还有一种鱼它的身体是透明的,我还看见了“尼莫〞和“尼莫老师〞,“尼莫老师〞比我和爸爸加在一起还大呢!我还看了美丽的外国阿姨表演的精彩的水下芭蕾哪。黄昏我们去了海边,大海太大了我都看不见边,有很多人在游泳密密
麻麻的。我们一家一起堆沙子、在水中玩,一直到天黑了爸爸妈妈硬拽我我才很不情愿的回去了。这些天我玩的真开心呀!青岛的天空真蓝,海水可真干净啊!我多么希望我们的家乡也能这么干净美丽该多好呀!
暑假我到了青岛,在碧波翻滚的海湾中畅游;在延伸到海面的栈桥上欣赏“大雨落幽燕〞的奇景;在出海遨游的客轮上。
卷着白色的浪花向你涌来,就是看见各式小楼静卧在绿树丛中。每一个“馒头〞的脊背后面都有着不同的画面。越走越想看,越看越想走,每次从海边游泳归来,我都很愿意步行一段路,以饱览沿途的风光。如果在这儿多呆几天,再厚的鞋底也会磨薄。我敢保证,经过这样一番徒步锻炼之后,再去登珠穆朗玛峰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在一条条诱人的马路两旁,便是青岛那密密麻麻的、式样奇特的房屋了。在这里德国人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最明显的恐怕要算这些耸立在马路两旁的“人〞字顶的楼房了。“人〞字顶的楼房北京也有,可没有这里的多。登上小渔山顶上插入云霄的欣赏阁最高处,俯瞰青岛市容,就会望见整个青岛是一片红、一片发灰的红,就像从阴雨中露出的晚霞。那一片片的红,便是那一个个的“人〞字顶组成的。 假设你走在街上或巷子里,猛拾起头向马路两旁看一看,又会发现你的身边立着一块块的黄,这就是土黄色的楼墙,它又像是沙漠中的戈壁。红色的顶,配着黄色的.墙,便构成了青岛的奇观。这些老式房屋都有着狭小的窗户,矮小的烟囱,还有着很不相称的黑洞洞的大门和高高的台阶。
对我们北京人来说,住这样的房子当然会觉得非常憋闷,我想住在这房里的一代又一代的青岛人,也会有同感吧!但是濒临海岸的新盖的一幢幢楼房,就大不一样了,这些楼房完全摆脱了德式的尖顶的古
老式样,换上了新颖的外形。屋顶冲向蓝天,高大的窗户仿佛能吞掉大海,还有楼前那花园似的庭院,映衬着高高翘起的屋檐,这具有民族色彩的,而又现代化的建筑多有气派!住在里面又该多么舒适啊!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民,已经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自己的建筑了。我相信,等我下次再来青岛的时候,矗立在海边的摩天大楼,一定会把那一片淡灰色的红屋顶掩没住,出现在眼前的青岛,将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青岛的路是特别的,青岛的房屋是持别的,青岛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气质。青岛人大都是胶东个头,操一口山东话。论穿着,青岛毕竟不如北京时髦,无论怎么赶也还是要慢一步。北京早已很讲究穿戴了,他们却依旧是简便服装,一件衬衫,一条短裤就可以在街上走来走去。但就是这些衣着朴实的青岛人使我感受最深。
我在北京时,任凭怎么横冲直闯,也不会迷路,而在青岛我们每走一段路,都得小心翼翼,要不,你本来往东走着,三回两转地却绕到西边去了。为了防止这种麻烦,一边走一边问是最好的方法。在别的地方,问路是要选人的。只有老大爷、老大娘或警察才肯热心地为你指路,有的人那么会给你一副冷冰冰的目光之后,继续走他自己的路。可青岛人不是这样。无论大人小孩、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有人告诉你怎么走,乘几路车,甚至在汽车上,还会有人专门为你报站。我对这些人真是感谢不尽。
正是这些人,正是这些人的一副副真挚而热情的面孔,使旅游者们很快地适应了青岛的生活,踱着轻盈而悠闲的步子你看,在青岛主要的马路中山路上,外地人比本地人还要多,在拥挤不堪的商店里,你甚至难找到一个本地人,正是这些穿戴各具特色的,而又在旅游中得到充分休息的人们,汇成了青岛海潮般滚滚的人流。
目睹从南极胜利归来的“J121打捞救生船〞的雄姿……这些都使我陶醉,然而青岛的每一条路,每一幢房,每一个人却给我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青岛的马路像迷宫里的路,只是它交错相通,不会把你困在里边,也不会像北京的旧街似的突然冒出一条死胡同来。青岛市内,除了三四条主要的长马路以外,便是短小的,分布得像蜘蛛网似的街道了。这些街道虽然很不起眼,名字却叫得很响。每一段马路都有一个馒头状的山脊,不是上坡,便是下坡。上坡不难,很容易登上“馒头〞的脊背,而下坡时就有趣了,不时望见蓝色的海水。
记得在我们踏上归程的那一天,在青岛火车站的月台上,我快活得像一只小鸟。是呀!马上就要回家了。然而随着汽笛的长鸣,当我感到火车启动的那一瞬间,我的心中却燃起了一股留恋之情,我猛地走向窗口,目送着这座渐渐远去的海滨之城。在火车上经过一夜的颠荡,我们终于到了家,出站走了不远,前门的广告牌就跃入眼帘,四个巨大的字--“青岛啤洒〞被鲜艳的底画托着,使人感到那么亲切!顿时,我仿佛又回到了青岛,仿佛又走在那曲折的小巷里,又站在那戈壁式的房檐下,又汇入了那海潮般的人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