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务分析的主体与目的
一般来说,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层、供应商、经销商、竞争对手、中介机构、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等。
1、股东:拥有公司财产所有权,终极风险承担者。股票可以出让,具有表决权或控制权、盈余分配权、优先认股权和剩余财产分配权。其中,盈余分配最重要。股东主要分析评价企业盈利能力、评估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关注企业的发展前景和风险程度。控制性股东和中小股东有所不同。
2、债权人: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分析收益与风险是否匹配 。长、短期债权人各有不同。
短期债权人比较关心目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现金充足程度;长期债权人考虑更多的则是企业整体的负债水平、盈利能力以及企业的发展前景。
3、公司经营者:目的多样化:公司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偿债能力、资金周转状况、盈利能力
4、业务关联单位:信用分析:商业信用分析、财务信用分析。 5、其他财务分析主体 :
政府:经营合法合规性、社会贡献:纳税、解决就业,不是经济效益、而是社会效益 顾客:产品质量、可持续性
员工:可持续性、盈利能力、自身盈利匹配性
二、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与程序 1、内容
虽然不同的分析主体基于各不相同的目的,分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的分析内容都或多或少需要关注企业的各种财务能力(即可能性):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
2、公司财务分析的一般程序
明确分析目的 确定分析范围 收集相关信息
选择分析视角和分析方法
得出分析结论
3、 公司财务分析的一般框架:
宏观环境分析、识别行业特征及行业竞争程度 公司在行业中地位及竞争策略分析
4、 财务分析基本方法
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1) 比较分析法:
1. 存在的问题
注意指标的可比性(最根本的问题)
计算口径的一致性 时间覆盖度应一致 计算方法应一致
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比较结合进行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价格水平的不同会导致数据的差异 不同会计处理、计价方法会导致数据的不可比。 企业经济类型不同、财务规模的变动、财务品种的增减变动甚至企业财务方针及方式的
调整,都会影响财务信息数据的可比性。 2. 标准的确定及各自的问题
经验标准
依据大量且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而成,通常是指制造业企业的平均状况,主要适用于偿债能力等方面的分析与评价。 主要优点:客观和相对稳定,有助于分析者观察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合乎常规。
主要不足:受行业限制,不能广泛适用于所有行业的企业,尤其不能适用于银行、保险等特殊行业的企业;经验标准来源于特定的经营环境,如果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经验标准可能失去其原有的意义。 历史标准
以企业过去某一时间的实际业绩为标准.在分析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是否得到改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要优点
(1)比较可靠:企业曾经发生的事实情况;
(2)通常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同一个会计主体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 主要不足
(1)比较保守,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环境的快速变化; (2)适用范围较窄,只能说明企业自身的发展变化,不能反映企业相对于竞争者的财务能力;
(3)当企业主体发生重大变化(如发生企业合并)时,历史标准就会失去意义或至少不便直接使用;
(4)在企业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如在严重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历史标准的作用就可能变得很有限。 行业标准
行业的平均水平或同行业中某一先进企业或主要竞争对手的水平等。 行业水平的主要确定方法:指标的平均数、综合报表法、中位数法 主要优点:
(1)运用行业标准分析与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可以说明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相对地位和竞争水平,体现了“知己知彼”的思想。
(2)同行业企业由于从事相同或类似的业务活动,可比性比较强。 主要缺点:
(1)同行业内的两个企业并不一定是十分可比的
(2)一些大的公司现在往往跨行业经营,很难明确界定其所属的行业。公司的不同经营业务可能有着不同的盈利水平和风险程度,这时用行业统一标准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合适的。 预算标准
主要优点: (1)综合性强。
(2)有助于推动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
(3)新建企业由于缺乏历史标准、垄断性企业由于缺乏可比较的同行业企业,主要依赖预算标准。 主要缺点:
(1)财务预算的编制存在不确定性,甚至主观随意性,财务预算指标未必可靠。
(2)企业财务预算不是企业所需公开披露的信息,预算标准通常适用于企业内部的财务分析与评价 。
(2)比率分析法 1. 经济含义:利用两个指标之间的某种关联关系,通过计算比率来考察、计量和评
价财务活动状况 2. 自身局限:
静态性——仅反映一个时点或一个时期的状况 孤立性——仅反映单项的状况
含义双重性——即不唯一,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并非越低越好 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 3. 为解决其局限性,可进行:
趋势分析——解决静态性问题 因素分解 会计要素分析
第二章
一、四大报表基本信息 1、提供的信息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
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属于静态会计报表。反映特定时点企业拥有什么、欠别人什么、为所有者留下什么。公司特定时间的财务状况的“快照” 利润表:企业某一时期经营成果的“精彩录像”,盈利或亏损形成过程的回放,反映企
业的盈利水平
现金流量表:企业某一时期的现金来龙去脉的追踪,是企业支付能力的显示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个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不仅包括
当期损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还包括与所有者进行资本交易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等。 2、各报表的作用 (1) 资产负债表
反映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反映企业资金来源和构成情况
反映企业财务实力、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反映企业未来的财务趋势
反映企业的财务弹性(融通资金和使用资金的能力) 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结合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分析)
(2) 现金流量表
面对市场突然出现的机遇或逆境,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现金储备是否足以应对? 企业支付股利的保障能力如何?
假如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突然变得很窄或融资成本升高,企业是否有能力依靠内部资金
维持或扩大经营?
假如企业经营恶化,它是否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 (3)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为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提供辅助信息,进一步从全面收益角度报告更全面、更
有用的财务业绩信息。
反映公司净资产的实力,提供保值增值的重要信息。
反映会计政策变更的合理性以及会计差错更正的幅度,能更清晰地体现会计政
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反映由于股权分置、股利分配政策、再融资方案等财务政策对所有者权益的影
响。
3、四大报表内部关联性
1) 资产负债表展示企业的规模和财务状况(底子),可以判断企业经营的“实力”; 2) 通过利润表可以分析这种“实力”的盈利“能力”,展示企业的财务形象(面子); 3) 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判断企业经营的“活力”,展示制约企业生存的现金流(日子); 4) 通过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经营的“潜力”,展示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化(份
子)。
5) 利润表可以被看作是对资产负债表中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个项目的合计
数)金额当期变动原因的具体说明;
6) 现金流量表可以被看作是对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在一些情况下也包含交易性金融
资产在内)金额当期变动原因的具体说明;
7)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则可以被看作是对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金额当期变动原因的具
体说明。
8) 大致可以这样认为:“原来四张表实际上是一张表!”而最为核心的应该是资产负债表,
可以全面、综合地展示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合并报表
1、合并报表的特点
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整个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以组成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
别财务报表为基础,抵销内部交易或事项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后编制而成的; 反映的是母公司和子公所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反映的对象是由若干个法人组成的经济意义上的会计主体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 2、分析和使用合并报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合并报表与企业个别报表相比,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和天然的局限性。针对集团内特定
企业来说,合并报表并不具有决策的依据性。来自合并报表数据的常规财务比率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已失去意义。
企业集团偿债能力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企业集团只是一个经济实体,而不是一个独立的
法律主体,母、子公司的偿债能力是相对独立的,简单地计算某些指标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的偿债能力。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企业集团中的非全资子公司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
式融资:一是采用母公司提供担保的形式取得贷款;二是母公司从银行获得贷款后再转贷给子公司。经编制合并报表抵销分录后,两种融资方式下企业集团的合并报表是完全相同的。但实质上对于这两种融资方式来说,企业集团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并不相同。 营运能力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营运能力时,周转率指标的计算以合并报表数据为基
础,抵销后的周转额(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代表整个集团对外完成周转的资产规模,与集团内单一公司完成的周转额并不相同。以合并数据为基础计算的周转率指标,能敏感且客观地反映出集团整体资产周转效率的实际情况。但是,在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经营性质和业务特征迥然不同的情况下,一些用于决策的财务指标,在分析中不同程度地失去意义
3、合并报表提供什么样的信息
通过比较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的相关项目,可以识别控制性投资所占用的资源与控制
性投资所撬动的增量资源。
合并报表可以展示以上市公司为母公司所形成的纳入合并报表编制范围的企业集团所
存在的资源规模及其结构。 在上市公司较少进行经营活动、以对外股权投资为主的条件下,仅仅分析上市公司自身
的报表难以分析企业的资产结构。
合并报表可以揭示内部关联方交易的程度
通过比较相关资源的相对利用效率来揭示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 通过比较母公司利润表和合并利润表主要项目之间的差异,比较和评价母、子公司的基
本获利能力和费用发生的效率。
合并报表可以揭示企业集团在融资、营销等方面的集权和分权管理模式。 合并报表可以分析整个企业集团的现金流转状况和投融资运作状况 合并报表有助于了解整个企业集团的扩张战略及实施后果
三、财务会计信息局限性
1、综合与抽象带来的局限:浓缩掉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2、货币计量带来的局限:币值不稳定&有些有用的信息无法通过货币计量 3、历史成本带来的局限:有些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差很大 4、职业判断与政策选择带来的局限:会计处理方法具有弹性
第三章
一、几个重要的流动负债分析 1、短期借款:
(1)变动原因: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和调整负债结构
(2)对企业偿债压力的影响:当企业短期借款和货币资金都很多的时候,可能意味着短期借款太多或货币资金被冻结、挪用 2、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 (1)变动原因: 1) 销售规模的变动
2) 供应商提供的销售条件和信用政策发生变化 3) 企业信用等级变化
4) 企业现金流转状况发生变化 5) 企业周子策略发生变化 (2)对企业偿债压力的影响:
1) 应付账款规模的适当扩大对企业是有好处的: 与短期借款相比,无需支付利息,可以说无成本 与应付票据相比,应付账款的约束性相对偏弱 2) 注意企业应付账款平均收账期是否稳定,结合供应商的信用政策分析应付账款的异常变
动的合理性。如果应付账款还款期一旦被拉长,往往预示着财务风险
防止出现应付账款规模的不正常增加,同时应付账款平均付账期也不正常延长 3、预收账款 (1)变动原因:
(2)对企业偿债压力的影响:一般而言,预收账款是提早实现的“营业收入”,预收账款的释放会带来企业收入的增加;本期预收账款直接对应着以后期间的收入,此类款项越多,表明公司产品的销路越好,并非不良负债。
二、影响负债结构的主要因素 销售增长幅度及稳定程度 资产结构
所有者(或股东)及经营者、债权人所持有的态度 公司税率 资产专用性
其他因素:政策限制、信用评级等
三、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对称性结构类型、差异?
1、稳健结构:长期资产的资金需要依靠长期资金来解决,短期资产的资金需要则使用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共同解决
优点:可是企业保持较好的财务信誉,企业风险较小,尤其是负债成本相对较低,并具
有一定的弹性
2、中庸结构:以流动负债满足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以非流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满足长期资产的资金需要。
特点:当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内部结构相互适应时,企业风险低,且资本成本也较
低;如果二者不相适应,如流动资产变现时间和数量与偿债时间和数量不一致时,就会使企业产生资金周转困难,并可能陷入财务危机。
3、风险结构:流动负债不仅用于满足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而且还用于满足部分长期资产的资金需要。
特点:风险结构会使企业的支付能力较差,财务风险较大,但资本成本可能较低。这种结
构通常是市场处于良好或上升时期,为发展壮大期的企业所采用,此阶段的企业比较容易借到资金。 四、表外事项也影响着企业偿债能力:需要展开还是只记因素
1. 授信额度(可随时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一旦执行就可以随时增加企业的货币资金,表
明企业有较强的借新债还旧债的能力。同时,表明企业拥有较高的偿债声誉,一旦在短期偿债能力方面出现困难,可以很快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筹集到所需要资金。) 2. 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
3. 或有负债:担保责任;未决诉讼
4. 长期租赁:租赁的实物不包括在企业自有资产中。然而,如果该设备被连续租赁,其实
质是企业长期租赁而占有的一项长期资产,租赁费用实际上就是一种长期融资行为的代价,尽管它不包括在企业长期负债中,到期支付租金意味着对企业偿债能力产生了影响 5. 重大投资项目 6. 企业信誉
7. 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及其变化 8. 承诺:有时会大量增加企业潜在的负债和承诺义务,而其信息在资产负债表内没有任何
反映。 9. 金融工具:大量有关金融的信息在财务报表的表外反映,而这些内容无疑都会对企业偿
债能力产生影响。
第四章
一、高质量的企业利润的概念
高质量的企业利润,应当表现为资产运转状况良好、企业所依赖的业务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企业对利润具有较好的支付能力(交纳税金、支付股利等)、利润所带来的资产能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资产基础。
二、如何分析企业利润质量?
考察利润的质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利润的营业收入视角分析:包括营业收入的行业结构、产品品种构成、地区构成、与关
联方交易情况、部门或地区行政手段对企业业务收入的贡献等 利润的内部管理视角分析:包括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等
基于利润结构的利润质量分析:包括投资收益、因隔夜外收支净额、资产减值损失、公
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从利润的收现性看利润质量
三、企业利润质量下降的特征
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判断企业的利润质量可能正在恶化: 1、 企业的业绩过度依赖非营业项目 2、 企业反常压缩斟酌量性支出
3、 应收账款规模的不断增加、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的不正常变长 4、 企业存货周转过于缓慢
5、 应付账款规模的不正常增加、应付账款平均付款期的不正常延长 6、 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过低
7、 企业利润表中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项目出现不正常降低 8、 企业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9、 审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审计报告出现异常 10、 企业无形资产或者开发支出规模的不正常增加 11、 企业举债过度 12、 企业有足够的可供分配利润,但不进行现金股利分配 13、 企业扩张过快
第五章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质量问题
应收账款周转率说明年度内应收帐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体现了应收帐款的变现速度和企业的收帐效率,一般认为越高越好,收款迅速,可节约营运资金;可减少坏帐损失;可减少收帐费用;资产流动性高。应收帐款周转率过高可能是由于企业的信用政策过于苛刻,这会限制企业销售规模的扩大,影响企业长远的盈利能力。因而对应收帐款周转率和周转期进行分析,应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并与企业的信用政策结合分析。
二、存货周转率的质量问题 反映企业销售能力强弱、存货是否过量和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1. 在正常情况下,存货周转率高表明周转速度快,企业经营顺畅,存货变现能力强,营运资
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也会越少
2. 存货周转速度偏高也不一定代表企业的经营出色 3. 存货计价方法对存货周转率具有较大的影响
4. 存货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存货管理和营运的综合状况,却不能说明企业经营各环节的存
货营运能力和管理效率。
5. 可对存货周转率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在行业中的水平,
以及企业自身的变动趋势、是否异常等
6. 当企业为了扩大销路而降价销售或大量赊销时,则营业利润会受到影响或产生大量的应
收帐款
7. 在分析中不可忽视因存货水平太高或太低而带来的一些相关成本。如存货水平低会失去
顾客信赖和销售机会,而存货水平过高会导致存货占用过多资金引起高额的机会成本、高额的储存和保险成本、过高的陈废和被盗风险等。
8. 存货水平高,存货周转率低,也未必表明资产使用效率差。 9. 存货增加可能是特殊政策的结果,如对因短缺可能造成未来供应中断而采取的谨慎行动,
预测未来物价上涨的投机行动,满足预计商品需求增加的预防行动,等等
第六章
增长能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层面:
1. 量化分析反映企业增长率的各个财务指标
2. 分析说明各种增长来源,各种增长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企业经营特点、财务特点和外
部环境。包括定性与定量分析。
3. 结合其它数据分析。如预测的行业增长率或企业经理人宣布的资本扩张计划。 指标:销售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核心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
净资产增长率
第七章
杜邦分析体系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平均净资产平均总资产平均净资产 净利润营业收入平均权益乘数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
营业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平均权益乘数
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
代表投资活动所形成的营运能力 力
表示筹资活动的财务杠杆效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