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复习知识点
1
2
一、重点字词解释
1. 重点词汇
(1)余拏一小舟 撑(船) (2)拥毳衣炉火 裹、围 ..
(3)雾凇沆砀 白汽弥漫的样子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哪能 还 .....
2.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 名词作动词,下雪 .
(2)是金陵人,客此 名词作动词,客居 .
2. 古今异义
(1)湖中人鸟声俱绝 古义:消失 今义:断 .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古时罚酒时用的酒杯 今义:白色 .
3. 一词多义
3
(1)白 ①上下一白 (白色) ②强饮三大白(古时罚酒时用的酒杯)
(2)更 ①是日更定矣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②更有痴似相公者 (还)
(3)一 ①上下一白 (全)
②惟长堤一痕 (数量词)
二、重点句子翻译
1.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3.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4.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5.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三、课文内容理解
1. 中心思想:本文描写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叙写了湖心亭的奇遇,展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闲情逸趣,表达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同时也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
2.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作者“痴”在何处?
①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②痴迷于超脱世俗的闲情雅致 ③痴情于故国之思的坚守
3. “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有何作用?
5
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4.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运用白描手法,三个“与”字写出了天地茫茫、浑然一体的雪后西湖全景,“一痕”“一点”等量词运用夸张手法,形象描绘了景物的渺小、微弱,与苍茫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抒写了人生渺茫的慨叹。
《醉翁亭记》复习要点
一、重点句子翻译:
(1)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译:树林、山谷尤其美丽,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之上的,这就是醉翁亭。
6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5)若夫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译: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译: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间四季的景色。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7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写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二、课文内容理解
1. 本文表达的主旨:
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游滁州醉翁亭美丽山水的乐的画面,表现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2.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山水之乐、游宴之乐、与民同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
8
3. “太守醉”的原因很丰富,请简要分析原因,说说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是“饮少辄醉”;二是被醉翁亭周围秀美的风光所陶醉;更深层的原因是被自己统治下百姓和乐、安居乐业的政治局面所陶醉。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4、文章中作者始终以“太守”自称,结尾才点出太守的姓名,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①前文一直以“太守”自称,设置悬念,结尾点明太守是谁,解除悬念,体现构思的巧妙;
②前文以“太守”自称,突出一郡长官的身份,有助于表现“与民同乐”的主题;
③结尾用设问的手法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自豪、自得之意。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