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宿州文化资料汇总

2023-12-23 来源:星星旅游


宿州文化

外界整体评价:

宿州-----“贤、孝、文、武”皆备的特色文化资源。

“宿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先民就在这里渔猎耕牧、繁衍生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正式建置宿州。作为古城,宿州已经历了1200余年的风雨沧桑。就一般史迹型而言,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重大事件;就特殊功能型而言,有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河段遗址;就近现代史迹型而言,有独特的红色文化遗址与遗迹。从上述分类来看,宿州历史文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刚柔相济,一是通过兵文化表现出来的阳刚之气,二是通过水文化表现出来的阴柔之美。阴阳和合,孕育着和发展着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宿州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可行性分析》。

称号:宿州为“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跨汴阻淮,信江北一要地”,是著名的“中国酥梨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书法艺术之乡”、“中国马戏之乡”、“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泗州戏之乡”。

奇石、书画、民俗三大文化产业。

一、历史沿革

春秋为宋国地,秦属泗水郡,西汉改为沛郡,东汉为沛国,唐元和四年,割徐州之符离、蕲县及泗州之虹县置宿州,治设埇桥,宿州之名始此。据《史记》:“殇公秋立,封孙文子林父于宿。”1912年废州为宿县。1949年4月设宿县专区,属皖北行署区。宿县专

署驻宿县,辖宿城市及宿县、灵璧、泗县、泗洪(由泗县析置,驻青阳)、五河、怀远、砀山、萧县(驻龙城镇)、永城等9县。1950年由宿县析置濉溪县,驻濉溪口。宿县专区辖1市、10县。1952年宿县专区属安徽省领导,宿县专署驻宿城市,将砀山、萧县2县划归江苏省,永城县划归河南省。1953年撤销宿城市,并入宿县。1955年萧县、砀山2县由江苏省划入安徽省宿县专区;将泗洪县划归江苏省淮阴专区。1956年撤销宿县专区,将宿县、灵璧、泗县、五河、怀远、濉溪、萧县、砀山等8县划归蚌埠专区。1961年复设宿县专区,专署驻宿县。原蚌埠专区所属宿县、灵璧、泗县、五河、怀远、濉溪、萧县、砀山等8县划入宿县专区。1964年以宿县、灵璧、五河、怀远4县各一部分地区设立固镇县(驻固镇)。1970年宿县专区改称宿县地区,地区驻宿县。辖宿县、砀山、萧县(驻龙城镇)、灵璧(驻灵城镇)、泗县、五河、固镇、怀远、濉溪等9县。1977年将濉溪县划归淮北市领导。1979年设立宿州市,属宿县地区领导。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宿县地区的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划归蚌埠市。1997年,面积9795平方千米,人口532.8万,辖宿州市和砀山、萧县、灵璧、泗县4县。行署驻宿州市。1998年12月6日,国务院批准:(1)撤销宿县地区和县级宿州市,设立地级宿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埇桥区。(2)宿州市设立埇桥区,以原宿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埇桥区的行政区域(3)宿州市辖原宿县地区的砀山县、萧县、泗县、灵壁县和新设的埇桥区。

二、历史典故

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又有宿国、萧国、徐国等小诸侯国、秦汉设立。隋大业年间,通济渠(汴水)开通,古城宿州随着汴水漕运的兴盛逐步发展起来。唐宪宗元和四年始置宿州,千余年间,宿州一直是历代州府的治所,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史称这里“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为“百战之道”。秦末,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这里揭竿而起。楚汉相争,垓下决战,霸王别姬的旷古悲剧在这里绝唱。唐代中叶,宿人庞勋率戎云南的淮北卒起义,回师故里,

兵困宿城,鏖战数旬,史卷上留下斑斑血迹。南宋时期,这里又是张浚、韩世忠抵御外侮、抗击金兵的“戎马之郊”。清末张乐行的捻军起义,席卷宿州大地。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在这里拉据。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四师的抗日健儿又在这片土地上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浴血奋战。解放战争时期,刘、邓、陈、粟指挥的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在这里开辟了淮海战役的主战场,打胜了埋葬蒋家王朝的战略决战中关键的一役。

正因为如此,雄壮的历史又赋予了这块土地灿烂的胜迹。这里曾是老(子)、庄(子)出入论道之地,也曾留下孔子游说的轮迹。“鞭打芦花车牛返”作为道德文章的典范,使闵子骞成为孔子高足“七十二贤”之端,闵墓闵祠为读书人膜拜了两千五百多年(见注1)。当年陈涉(即陈胜)筑台誓盟的大泽乡涉故台(见注2),如今仍高台岿然游人纷至;缘刘邦藏身避祸而得名的皇藏峪(见注3),现已辟为国家森林公园,方园50里内山峦叠翠,霞蔚云蒸,千年古刹——瑞云寺(见注4),掩映在群山林海之中,宛如镶嵌在千里平原上的一颗明珠。楚汉相争的垓下古战场(见注5);掩香埋玉的虞姬冢(见注6);李白饮酒放歌的宴嬉台(见注7);白居易留连寓居的东林草堂(见注8);苏轼留下墨宝扶疏亭(见注9)。

注1:鞭打芦花车牛返

鞭打芦花是二十四孝之一,主要讲述在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十岁丧母,其父再娶,但继母李氏对他虐待,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的棉衣里装的是棉花,给闵子骞做的棉衣里装的是芦花。冬天外出驾车时其父发现了这件事,决定休了李氏。但闵子骞以德报怨,尽力劝说,双膝跪地以情动父:“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团圆……。”继母深受感动,遂对三个儿子一般看待。这个故事很感人,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又有诗称赞:“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另有豫剧、北京琴书、单弦、二人转等多种曲艺形式的《鞭打芦花》。

“鞭打芦花车牛返”村系全国最长的村庄地名,位于萧县县城西南约10公里处,五洞山的南巁,隶属杜楼镇孟窑行政村。后人为了纪念闵子的孝行,将鞭打芦花这个山坡上的“杜村”改名叫“鞭打芦花车牛返村”,今人为图方便,简称“车牛返村”。还把每年的正月二十四日(闵子骞的生日)定为古会,在“鞭打芦花车牛返”处逢会三天,引来方圆几十里的群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注2:涉故台,陈胜、吴广起义遗址--涉故台位于安徽宿州市墉桥区西寺坡镇涉故台村,东距津浦线7KM,西至206国道8KM,交通十分便利。这里古代是一片沼泽地,故名“大泽乡”。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大泽乡起义即发端于此)。涉故台为秦末陈胜、吴广大泽起义时所筑,筑台的用途有三说:一说筑台盟誓,诛伐暴秦;二说点将演武,击鼓之台;三说大泽乡系低洼沼泽,筑台屯兵,共72台,古称72连营,涉故台最大。台为覆斗行,东西长67.6米,南北宽65.5米,总面积4427.8米,北高南低,平均高度4.2米,四周植树。原台上有明万历年间人们为纪念陈胜、吴广集资兴建的楼、台、寺并铸钟一口,盖钟楼一座,还有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和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时的石碑四块。1961年被命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重修,1986年落成陈胜、吴广雕像纪念碑。碑高11米,宽6.5米,厚1.2米。自重120吨,画面由14块黑色大理石组成,巍峨雄伟。张爱萍将军为纪念碑题词:“义旗动天地,丰碑照日月。”1991年建陈胜、吴广陈列馆“鸿鹄苑”。

注3:皇藏峪

原名黄桑峪,因峪内长满黄桑树而得名。汉高祖刘邦称帝前曾因避秦兵追捕而藏身于此,故改名皇藏峪。《汉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微时常隐芒、砀山间,即此山有皇藏峪,汉高祖避难处”。

注4:瑞云寺

瑞云寺依山而建,背负山崖,面临深谷,寺周围群山环抱。据《江南通志》记载,寺院始建于晋;重建于唐;原名黄桑寺、“后随山改名为皇藏寺。《史记·高祖中纪》载:“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气云,故从往常得季”。”根据这一传说,宋端拱年间改寺名为瑞云寺。有碑记曰:“众山环合,卫基如城,间有古寺,名曰瑞云。”现高悬寺门之上的“瑞云寺”匾额,字迹苍劲古朴,为清代大书法家所题。)

注5:垓下古战场遗址

是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被专家们称为\"东方滑铁卢\"、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争——楚汉相争中的垓下之战的垓下古战场遗址位于今宿州市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俗称霸王城,这里人杰地灵,民风淳仆,历史沉淀深厚,秦砖汉瓦俯首皆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间广为流传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优美动人的故事均出自此。公元前二O二年,楚汉战争后期,项羽率十余万大军退至垓下,以河为屏障,堆土为营垒,深堑拒敌。刘邦率数十万汉军四面包围,展开决战攻势。汉军夜唱楚歌,羽闻之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爱妃虞姬弹剑哀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遂伏剑自刎,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

注6:虞姬冢位于宿州市灵璧县城东虞姬墓。墓侧曾建有虞姬庙,庙内塑有项羽、虞姬像。相传虞姬性情温柔,知书达礼,深得项羽喜爱。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公里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这即是虞姬墓的来源。

注7:宴嬉台

宴嬉台酒初始酿作于春秋的宋襄公时期,源名于当时的“燕喜台”。春秋时期,砀山为宋地。公元前639年春天,宋襄公邀请各诸侯国会盟,欲自立为盟主,反被楚军囚禁。是年冬,楚成王邀请鲁、陈、蔡、郑、许、曹等国在睢阳相会。鲁僖公借机说服楚成王释放了宋襄公。宋襄公为了表示对鲁僖公的谢意,在宋国国都东的下邑(今砀山)城东三里许筑台设宴,吟诵《閟宫》,为鲁僖公饯行。《閟宫》本是鲁僖公为了夸耀自己的功业让鲁臣奚斯撰写的一首颂歌。宋襄公投其所好,让人以歌舞的形式排练了这首颂歌,在饯行宴会上演出,其中第七段的有些歌词是:“天赐公纯嘏,眉寿保鲁。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鲁侯燕喜,令妻寿母。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既多受祉,黄发儿齿。”这首诗气势宏肆,极有生活气息,被收入《诗经·鲁颂》,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汉赋的先声。因《閟宫》中有“鲁侯燕喜”词句,人们遂称两国国君宴饮之所为“燕喜台”,把饮用的美酒名之为“燕喜台酒”,距今已2600多年。公元前211年,刘邦为泗水亭长,送徒咸阳,途经芒砀山,豪饮“燕喜台”酒,酩酊而醉,径往荒泽,遇蛇当道,挥剑斩之。其部众遂拥刘邦揭竿而起,呼应陈吴,抗秦击楚,建立了大汉四百年基业(《史记·高祖本纪》)。公元前154年,周亚夫率军在下邑(今砀山)评定了“吴楚七国之乱”,重修“燕喜台”,设宴摆酒,痛饮庆功(《史记·吴王濞列传》)。汉梁孝王刘武都睢阳(今河南商丘),东筑梁苑,方三百余里,绵延至芒砀山下。枚乘、司马相如等文人雅士云集于斯,赏景驰猎,歌乐饮宴,吟诗作赋,意气风发!醇香浓郁的“燕喜台”美酒,浸润了汉风汉韵,见证了汉代风骚!(《史记·梁孝王世家》)

唐天宝三年秋,李白厌倦了唐王朝勾心斗角的宫廷生活,离开长安,逶迤东来,赴任城(今山东省济宁)探视妻儿(李白年表记载,六七年前,李白从湖北安陆移家至任城),一路访古探幽,途经砀山。在芒砀山间,李白觅高祖踪迹,赏梁园风光;于砀山城外,凭吊亚夫战功,嗟叹张良谋略。盘桓月余。临行,砀山刘县令陪李白泛舟燕喜亭池,设宴于

燕喜台。宾主入座,侍者一字斟满三杯美酒。刘县令道:“敝邑偏居一隅,幸得仙公光顾,谨以敝县所酿浊醪相敬!”李白道:“砀山乃汉高祖兴业之地,人神共知;燕喜台酒乃酒中珍品,昔高祖斩蛇奋旌,提剑叱咤,乃借燕喜台酒壮胆,方能气贯长虹,何言浊醪!”刘县令大喜,三敬其酒。李白遂道:“敬酒何必三杯?”刘县令道:“俗语:三杯美酒敬亲人。贵客到此,必以美酒三杯相敬,谓之三杯美也!”李白颔首,一饮而尽。是夜,皓月当空,夜风习习。燕喜台上,丝竹悠扬,轻歌缭绕。碧水池中,波光潋滟,月影袅娜。李白举杯邀月,诗兴大发,即席赋《秋夜与刘砀山泛舟燕喜亭池》诗一首:

明宰拭舟楫,张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

诗因酒赋,酒随诗传。从此,燕喜台酒、三杯美酒饮誉九州。

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宋徽宗致力振兴道教,收录天下遗文古迹。砀山知县徐勘为取悦皇上,便在李白来砀山这件故闻上大做文章,立即修葺了燕喜台,又请当时的书法大家——真州知府李釜来砀山品酒题字,李釜开怀畅饮之后,竟把燕喜台醉书为“宴嬉台”。徐勘大窘,继而寻思:宴者,设宴待客也;嬉者,闲适戏游也。游后必宴,宴中必饮,“宴嬉”和“燕喜”意近音同,只好将错就错,派人把李釜手书的“宴嬉台”三个丰腴遒劲的楷书大字,镌刻于六尺石碑之上,立于燕喜台侧。随后将李白游历砀山,饮酒赋诗的故事,增加些道家的神秘色彩,编汇成图文,上呈宋廷。从此,燕喜台讹为宴嬉台,燕喜台酒更名为宴嬉台酒。

注8:东林草堂遗址

即白居易故居,在今安徽省宿州市城北20华里古苻离东菜园毓村。前人曾在这里建白公祠,后毁之,东林草堂遗址犹存。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11岁的白居易随父白季庚住苻离。贞元三年(787年),白居易年16岁在苻离写下了名扬四海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白居易青年时代是在苻离东林草堂度过的,同苻离的山水和朋友结了不解之缘,对女友婵娟子(即湘灵)怀有极深厚的恋情,为她写出了《潜离别》:“不及哭,潜离别;不及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后来白居易还写诗寄给婵娟子:“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处西楼上,夜凭阑干独自愁。”

注9:扶疏亭

扶疏亭位于宿州市市区原古城北城墙上。

宋苏轼为徐州知州时曾画墨竹一本,赠与宿州知府,并附有画竹

诗: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冷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苏轼去世后,宿州知府将画与诗镌于石,构亭储之,名曰扶疏,取“竹影扶疏”之意。元末毁于兵火。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宿州知府曾显重新筑亭,且将墨竹二段残碑嵌置亭壁。明清两代屡加修葺。亭内歌颂苏轼的碑刻甚多,为皖北名胜之一。此后历经动乱,亭毁,题刻大多损坏,现亭已恢复,刻石墨竹重新嵌入亭壁,碑长约1米,宽约0.7米,亭侧种竹林,以待游人。

三、宿州书画艺术文化

近现代,宿州文化特别是宿州书画呈现出繁荣昌盛的可喜局面,路荫南、侯子安、欧阳南荪、刘梦笔、杨梦九、哈维元、倪宗鲁、陈亨祺、张启后、韩本贵等书画先贤,揭开了宿州书画繁荣时期的序幕;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之后,宿州书画活动趋于频繁、书画社团林立、书画教育进一步普及,书画队伍庞大,诞生了王子云、刘开渠、王肇民、朱德群等饮誉世界的大师级人物,涌现出了萧龙士、梅雪峰、梅纯一、李百忍、陈云程等书画大家。萧县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国画之乡”。宿州市被誉为“书法之乡”。

宿州市位于安徽的北部,与江苏、山东等地接壤。由于千百年来的文化熏陶,形成了不同凡响的地域文化特点,尤其是埇桥的书法、萧县的国画、灵璧的钟馗画最为有名。埇桥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数千年积淀下来的厚重文化底蕴,孕育出书法艺术奇葩。

(一)埇桥书法文化

由于历史的陶冶,埇桥人历来热爱书法,崇尚书艺。从汉代石刻到明清碑贴,墨迹名作历历可数:

蔡襄书札:蔡襄是宋朝“苏黄米蔡”四大书家之一,他曾七住埇桥,写下大量的墨宝佳作。这封书札是蔡襄过宿州住埇桥,于宋皇佑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写的。被乾隆皇帝收入“三希堂法贴”。九百年后仍令人赞叹不已!今人书法家戴振军先生所撰《蔡襄在宿州信札墨迹考释》一文中介绍:“展读此札如春风扑面,清逸神韵令人叹为观止。其信手写来,自然流畅,章法错落,各具姿态。整幅作品如行云流水,意趣天成,从中可以看出蔡襄传统功力深厚,以及尚意善变的超人之处。”

扶疏亭及苏东坡诗画碑:扶疏亭坐落在埇桥区人民政府后院的一段旧城墙上。扶疏亭的命名来源于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一首题画诗:

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

“埇上四子”的书法:明末清初的“埇上四子”,其书法名扬大江南北。这四子是周(廷栋)、贾(善价)、任(柔节)、牛(北瞻)。以周廷栋的名气最大。

周廷栋有一幅八尺巨作,已有三百年历史。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乱山环古寺,一片白云封。卓钖泉流水,洗觞瀑挂松。

夕阳悬老树,远岫出烟钟。寂寂人踪境,樵僧偶一逢。

高其佩工书擅画,他是中国指画鼻祖,清代墨迹大观有他的遗作。在埇上当知州的历朝官中,高其佩是留下墨迹的第一人。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高其佩任宿州知州,他在政务之暇,在当年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却能专程来中国孝文化故里——闵祠拜谒。他在看了闵子骞墓之后写下一首五言诗:

内外言无间,诗歌谁足论。独能传圣道,以德供乾坤。

墓树朝常静,冢山夜不昏。匪徒瞻拜起,相与励子孙。

晚清民初以来的书法代表人物:李心锐(代表作品“修宿州志”)、杨梦九(作品“勤能补拙”)、哈维元(作品“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倪宗鲁(《兰草题诗》书法“室小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余松岭(书法楹联“闻鸡起舞,对酒当歌”)、李照临(六尺行书四条屏)、陈亨祺(作品“相赏有濠濮闻意,自谓是羲皇上人”)

民国以来,埇桥书法连绵不断,名家辈出。

梅雪峰书艺:梅雪峰先生生在清朝末年。他经历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朝代。他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大师,生前是安徽文史馆馆员,省文联理事。梅先生书法以诗为魂、以书为骨,他重境界、重气韵、重风神。他一生临帖等身,在当今之书坛真是屈指可数。正因为梅先生经历了艰苦磨难的惨淡岁月,才有了他后来的炉火纯青、人书俱老的妙境。

(二)萧县国画

萧县,曾被国画大师李苦禅誉为“国画之乡”。1993年,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萧县春秋时称“萧国”,史料载:萧县隶彭城(即江苏徐州),“城形争南北诸朝,风气兼东西两楚”。这里自秦汉起就为贯通东西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之地。萧县文化积淀深厚。春秋时为萧国,秦始置萧县,自古有“文献之邦”之美誉,春秋三贤(闵子骞、颛孙子张、子柳)皆孔门高足:1992年被文化部第一个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县擅长丹青者3万余人,萧县曾出土过良渚文化的彩陶和汉画像石,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系萧人,以书画传统绵延至明代,乡村出现了乡土书画家群体,明清时,龙城画派便名扬华夏,涌现出刘开渠、朱德群、王子云、王肇民、萧龙士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大师。清中晚期形成民间中国画·水墨写意的“龙城画派”,享誉徐淮;自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从萧县农村走出来 了王子云、刘开渠、朱德群及萧龙士等美术大家;新中国建立后,又有吴燃、郭功达、卓然等50多位书画大家走出萧县,笔耕在全国各地。改革开放以来,萧县民间,尤其是农民水墨写意和书法活动蓬勃展开,至90年代初,书画队伍以达万人之数,笔墨成趣者近三千人。萧县书画对中国画·水墨写意的情有独钟,重笔墨,重生活,重诗情,人品与画品的统一是其特征。萧县书画艺术作为萧县文化的奇葩,源远流长,名家辈出,萧县农民画和民间文学“鞭打芦花”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萧县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书画艺术之乡”。\" 萧县的书画艺术从古至今,保持了发展的完整性。从孕育发生发展到汉代出现第一个绘画高峰,大量的汉代画像刻石及至明清乾嘉时期以水墨写意(传统文人画)擅长的书画盛期,二十世纪发扬光大,形成了又一个高潮,从思想体系到表现技巧,一脉相承。

思想体系,追求中正平和、壮大雄强、刚劲勃发的生命之美、力量之美。表现技巧,以简约凝炼的手法,钟情线性内在含蓄之美。明清以降,注重水墨围绕着线的生发互化,更鲜明地诉说生命的奥秘。

萧县的地理位置适宜于人类生存。尤其是远古时期,从东北西南贯穿其间的两道山脉,东部绵延数十里的群山之间,这里孕育了我们的先民,产生了原始艺术。这里集中居住着人群,他们狩猎、刀耕火种、烧陶纺织,形成了人类走向文明的遥远记忆。从文化层大量出土了石刀、石斧、打砸器、紫晶刀、玉刀形器、烧制的陶“缶”、“鬲”、“豆”、“瓮”,每当雨后,在这些遗址上仍能拣到兽骨、骨饰物、鹿角等化石。器形、线饰的多样,实用之外,明显地存在美的追求。倒流河上游的金寨村,集中出土的高古玉,良渚时期(4000—5000年)玉锥形器、玉碧、玉环、玉瑗、玉琮礼器、佩饰等,数量之多,全国罕见。纹饰、器物形制趋于成熟。汉代萧县形成第一个绘画高峰,出生在萧县梧桐的阳城延与萧何主领建筑长乐宫、未央宫及长安新都,被吕后和汉慧帝嘉奖,封为诸侯国——梧国的梧侯,建治梧桐。近年在其北郊山坡出土大量画像刻石。萧县境内数十处沿山坡地一批批画像刻石出土,看来当时与建筑艺术家阳城延不无关系。周边距萧县数十公里的徐州、宿州、淮北、芒砀山,远些的嘉祥、临沂等地同样存在大量的汉代画像刻石,唯独萧县这么一个区域,量大且分布众多,题材广泛,涉及战争、渔猎、耕种诸多生活场景和神话传说等,而且风格更趋于简洁明朗,更抽象概括、浑厚朴茂。

唐宋时期倒流河西岸的白土镇是萧窑的所在地。盛产优质的煤炭、陶土,陶瓷业发达。

史树青主编《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百科全书》陶瓷卷·萧窑:窑址在安徽萧县白土寨。唐代已烧造,到金代萧窑成为金人在徐淮大地的十大瓷窑之一。纹饰以印花、绣花、画花为代表,题材以折枝花、虫、鸟为多,几何纹样较少,显然是受当时画风的影响。各类瓷碗、盘、瓮、枕及“八仙馆”高脚罐,可见当时绘画盛况。

明代以许辉祖、王之磷为代表的书画家群体,乾嘉时期书画兼擅的吴作樟、吴柳庵;山水画家袁汝霖、刘云巢;人物画家薛铎以及书法家张太平等,称誉当时。这一批书画高手,多为出身诗礼书香世家,思想艺术倾向一致,技法趣味相同,而活动的中心又多在县治所在地龙城,故又以“龙城画派”蜚声画坛。

“龙城画派”形成于清代中期,发展壮大于清末民初。《清书画家名录》记载:晚清时袁塘的蝴蝶、宝池和尚的牡丹、孙云江的黄牛、王为翰的墨竹、路荫南、侯子安的山水等都在画坛上享有一定的盛名。他们筑坛立说,水墨大写意画风日盛。

二十世纪以来,萧县的书画艺术风起云涌,迎来了又一个鼎盛时期。先后从这里走出去首推久负盛名的王子云,王子云是我国著名画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美术史论家和考古学家。生前是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陕西美协名誉主席。王子云先生是我国现代美术运动的先驱,对中国新文化运动有重要贡献。王子云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领导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是中国艺术家对本民族的美术遗产首次进行的大规模考察,对于中国美术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王子云主要作品有《杭州之雨》、《小镇之晨》等大量的写生作品;著作有《茂陵霍墓之汉代石刻》、《唐代雕塑选集》、《中国古代石刻线画选集》、《中国古代雕塑百图》、《中国雕塑艺术史》、《陕西古代石雕刻》、《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等。先生桃李满天下,培养了许多后来闻名全国的美术大师。如刘开渠、王肇民、王朝闻、李可染、赵无极、艾青、王子武、欧阳南荪……王子云的名字和作品《杭州之雨》被选入1935年巴黎出版的《现代艺术家大词典》,是唯一收录的中国人。

此外,还有诸多名家,如雕塑大家刘开渠、水彩画大家王肇民、法国先锋派领军人物朱德群、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家王青芳、山水画家段拭;画风厚重老辣的萧龙士、俊迈洒脱的欧阳南荪、遒劲娟秀的刘梦笔、飘逸婀娜的刘惠民、雄健俏丽的冯雨村,他们的艺术品位极高。以及郑正、闫梓昭、欧阳龙、薛志耘先生为代表的书画队伍,长期活跃在本土及遍布大江南北的萧籍书画家天津美协副主席、版画家吴燃,安徽美协副主席、山水画家郭公达,安徽书协副主席、书法家张翰,徐州画院院长、花鸟画家欧阳龙,宿州市书画院院长、花鸟画家薛志耘,寿县画院院长、山水画家朱宝善,安徽画院山水画家葛庆友,山东画院画家赵玉敏等,以及年轻一代陕西书协副主席王蒙、内蒙古书协理事白光等,都以其各异的风格享有较高的声誉,浩浩若繁星璀璨。

(三)灵璧钟馗画

向有“天下奇石第一”称誉的安徽省灵壁县,地处淮北偏东南的淮河流域。历史上长期受水旱蝗灾袭扰。旧《灵壁县志》载:居民“岁岁逃亡,十不存五”。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与灾荒年众多民众长期逃荒流离有关,民间多出艺人,如杂技、曲艺、木偶戏、皮影戏等,以为生计。其中,在民间影响力最为广泛、最具民俗文化价值的当属钟馗文化。目前,楚汉文化、灵璧奇石、钟馗画已逐渐形成三元文化产业链,并称灵璧三绝。因在中国独树一帜的钟馗画,2003年灵壁县被国务院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钟馗画)”称号。继之,2006年5月,灵璧钟馗画又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的钟馗画,一般特指安徽省灵璧县所绘钟馗画像,上古以来传说可以镇邪消灾。旧时并认为上方要加盖篆印“灵璧县印”方才有效。故而灵壁钟馗画在章法上追求地方传统特色,在画面上方加盖三方篆印,形成一个正品字,此“品”字即贡品的标志。后来他地的钟馗画家纷纷效仿,流传既久,渐成型制,成为灵璧钟馗画独有的标志。

在中国老百姓心中,钟馗是纳福除魔的鬼王。所以逢年过节、搬家开店时就去求购一幅钟馗画挂在室内,以除恶迎福。而灵璧钟馗画正是老百姓最喜爱之物了。宋朝元祜年间,灵璧县衙遭到恶鬼作崇,县官不得安于政事,乃求助于钟馗。钟馗一到灵璧,恶鬼顿时消声匿迹。次日,钟馗辞行他去,县官恳求久安之计,钟馗授意说:“你可请一画师为我画像,悬于衙内,恶鬼必不敢来”。县官遵意而行,画讫,张于壁上,一连数日,确实灵应。以后百姓纷纷效仿,于是钟馗画家愈来愈多,分布城乡各地,以摩写钟馗真像为能事,因此成为“钟馗画乡”。据查史料载:灵璧钟馗画乡的形成,与吴道子画派名家宋代杨斐有关。杨斐尝作画于泗滨各大庙宇,在灵璧作画时间较长,曾传道子法与灵璧门徒,此应是灵璧钟馗画乡形成的主要背景。再者,由于钟馗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有诸多因素而形成的。首先是民间有着崇信钟馗的习尚民俗,其次是由于钟馗画产生于灵璧,把灵璧钟馗画冠以“灵判”,传每一年出一张“活钟馗”等神奇传说。然后是民间传说加上部分书籍载钟馗是灵璧人。其中清代学者金埴在《不下带编》一书里载: “周繇作《梦舞钟馗赋》,其警句云:‘奋长髯于阔臆,斜领全开;搔短发于圆颅,危冠欲坠。’后世画师写其象,须摩唐赋中语乃肖。相传,钟(馗)乃灵璧人,至今后裔在焉,多以丹砂绘其祖像而货以资食。上有县篆者尤灵应云” 。这就增加了灵璧钟馗画的眩目光彩和迷人的魅力,以致风靡全国;还有清代学者齐周华在《名山藏副本- 钟馗像赞》中评灵璧钟馗画:“……唐玄宗梦钟馗斩虚耗之鬼而病瘳, 因命吴道子绘其像, 遍行天下. 玄宗览之阅:‘卿如与朕同梦,盖肖极矣’。由道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唯灵璧所画,往不脱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这段赞语把钟馗画的艺术提到相当高的地位,为灵璧钟馗画增加了知名度;最主要的是公元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灵壁翟光远的钟馗画获得金奖,使得灵璧钟馗画饮誉国际画坛。上世纪 80年代,灵璧孙淮滨的钟馗画被邀请参加新加坡“中国艺术节”,作品被全部购藏。 90年代,灵璧陈光林的钟馗画在香港一次拍卖会上,其“判官爷”以14 万港币成交。21世纪初,灵璧马林参加“国际徽商大会” ,现场画钟馗,被众多外国友人抢购,影响较深。近几年,灵璧公安局警察画家曹金亚,由于身份特殊,画风独特,屡屡在国内外画展上获奖。其作品被海内外国家政要、大商家、收藏家和大专院校及博物馆

收藏。也正是这些画家,使得灵璧钟馗画多次蜚声海内外,成就了灵璧钟馗画乡。2006年,灵璧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钟馗画乡”。 灵璧县的钟馗画得唐朝画圣吴道子的笔法、心法,继承王九思钟馗艺术之神韵,以“夸张变形、对比强烈、浪漫稚拙,构图饱满以及重朴实、讲神似、民族民间风情强烈,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浑厚质朴,粗旷洒脱,地域特征明显”为主要特点。具有浓郁的历史性、独特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技法上,灵璧钟馗画追求吴道子笔意,以工笔重写技法绘就,线条粗犷,设色浓艳,具有大唐气象。在造型上,灵璧钟馗集丑、雄、拙、威于一体,形象狰狞怪诞,粗犷雄浑、天真纯朴、正气凛然、威武可亲。在表现手法上,巧妙地运用借物寓意或文字的同声谐音等艺术手法,形成口彩吉语。如钟馗以手执笏,指向云中飞来的蝙蝠,题做“福自天来”,钟馗手捧酒爵进酒,仰望蝙蝠,取题为“晋爵得福”等。这些手法的运用,使灵璧钟馗画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芳香,充满了乡土人情,增加了审美情趣。为了达到一定的视觉冲击力,灵璧钟馗画还常常采用夸张的手法突出钟馗容貌的“狞厉”和“勇猛”,运用以狞制鬼,以猛驱邪的绝妙手法,表现钟馗威武难凌,正气逼人的神威气概。

钟馗画的几种展现形式:福魁(福如东海、迎祥纳福、辟邪迎福、执笏迎福、福在眼前、引福归堂、只见福来、钟馗引福、福自天来、福自天降、钟馗拜福、钟馗赐福、执剑迎福、恨福来迟、百事如意、 事事如意、福星高照、福齐南山、福禄双全、马上福来、五福临门、平安如意)、禄魁(步步登高、钟馗献瑞、升冠击庆、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终南之径、福禄双全、晋爵得福、福禄钟馗图、马上封侯)、寿魁(寿比南山、钟馗献寿、钟馗祝寿、祝寿图、福寿无疆、福寿康宁、福寿安康、松鹤钟馗)、禧魁(喜自天来、喜从天降、出门见喜、钟馗梅雀图、百世见喜、钟馗捧花、鸳鸯钟馗、吉庆有余、连年有鱼、马道成功、雄鸡御宝)、判魁(一身正气、镇宅神判、镇宅灵判、青天判官、正气浩然、浩然正气、明镜高悬、钟馗神判、天地正气、清风阵阵)、子魁(子孙满堂、钟馗负婴、麟子呈祥、石榴钟馗、钟馗送子、抱子钟馗、群童戏判、紫气东来、梅花送子、青竹送孙)、妹魁(钟馗

送妹、钟馗嫁妹、钟馗教妹、钟馗小妹、钟馗携妹)、文魁(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寒林钟馗、执笏迎福、钟馗读书、钟馗夜读、执笔钟馗、四季平安、文武兼备、文德武功、文江学海)、武魁(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威震乾坤、钟馗神威、神威钟馗、镇宅钟馗、钟馗镇宅、浩然正气、正气浩然、钟馗舞剑、钟馗仗剑、镇邪迎福、剑气冲霄汉、家宅永镇、永镇家宅、文治武功、钟馗白泽、威震河山、钟馗驱虎)、财魁(财源广进、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四季来财、钟馗布丰、金玉满堂、财运享通、牛气冲天、马上发财、富贵平安、富贵长春、富贵玉堂)、其他:门神钟馗、年画钟馗。

(四)梅花篆字

“梅花篆字”历史文化悠久上可追溯到商朝时期。她是在篆字的基础上,将梅花镶在字中,使篆字和梅花巧妙地融为一体,达到“远观为花,近看是字,花中有字,字里藏花,花字相融”的独特艺术效果。王洪军的梅花篆字不断创新,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与点画之间,施美与花枝之中,展风神气韵之美。为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清大师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洪军先生谦虚地向前辈大师学习,融会贯通,勤奋好学,看病为主、闲余习字、忙时种田,几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推陈出新,他吸取传统梅花篆字的精髓,容入现代审美情趣,将生涩难懂的篆字转换成易于辨认的现代汉字,将梅花的枝干穿插字里行间,然后在所书篆字周边或疏或密,圈点上不同角度的梅花作点缀,使原本显得呆板单调的梅花篆字,愈发的风姿摇曳,婀娜多姿。为了画好梅花,洪军先生深入生活,同时还从传统的国画艺术中汲取营养,师古而不泥。将梅花篆字的艺术推向高峰,他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登门求画的络绎不绝。

四、淮北梆子戏

淮北梆子,又被称为“梆子戏”,以皖北的宿州、阜阳、亳州、淮北、蚌埠和淮南六市

及二十多县为其活动基地,并流行于“皖、豫、苏、鲁”相接壤的黄淮大部地区。淮北梆子最早活跃在农村,化妆、服装及乐器都很简单。梆子是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一般多用紫檀、红木制作,有些地方也用枣木心。但材料必须坚实、干透,不能有疤节或劈裂,而且要外表光滑、圆弧和棱角适度。演奏时,以圆柱形木棒敲击长方形木棒发音,音色清脆、坚实,有规律地敲击强拍更增强戏剧气氛。 淮北梆子的起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山陕梆子流传到淮北地区后,唱腔受安徽语音的影响而形成的剧种;另一说法是,由河南梆子的一支“沙河调”传入后,结合皖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由于淮北地区位于南北水陆通衢,各地戏曲因通商贸易而在此交流沟通,并在此生根流传,形成本地的声腔剧种。

和所有的梆子戏一样,淮北梆子也是“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无法否认的是,淮北梆子是一种极具广袤平原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其音乐体制为板腔体。男腔质朴豪放,高亢激扬,女腔委婉庄重,大气动听,“正如皖北人豪爽大气的性格一般”。

淮北梆子板式结构与河南豫剧相近,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在演唱时,淮北梆子用枣木梆子击节,唱词多带衬字,曲调中吸收了淮北的灶王戏、坠子翁、鼓书说唱、叫卖声以及劳动号子、船工号子等音调。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朴实大方。对这种演唱形式,人们习称它为“高梆”。其剧目大多以历史题材改编或移植,大戏情节扣人,小戏生活气息浓郁,深受黄淮一带观众的青睐。

距今100多年的淮北梆子,最初形式简单,仅流行于农村,很少在城市演出,当时只能演一些小生、小旦戏,一个班社也就十多个人,流动演出,有“一蟒一靠一根笛,小旦戏箱自己提。背着家伙去赶集,花花大戏装褡里”之说。遍及城乡的淮北梆子班,在皖北一带老少爱听,男女皆唱,田间地头到处都能听到梆子腔的优美唱段。

但淮北梆子很快又进入到“高台阶段”。据介绍,此后,因淮河流域水路交通方便,农业发达,商贾云集,尤其清末民初时大帮船只,备有自己的管弦歌伎,他们往往停泊在大的码头,参与地方的吉庆活动。由于淮北梆子多以大架子戏为主,用人多,故俗称“大戏”。戏班号称“四蟒四靠四花脸,八个场面两箱管,掌班报单后台硬,看守下处都齐全。”上演的剧目都是大本头戏。安徽和河南的交界处,两省的艺人争相献艺,互相搭班,淮北梆子一时颇兴旺。抗日战争时期,界首县曾有“小上海”之称,河南梆子名演员马金风、阎立品相继至此演出,对淮北梆子影响很大。

建国后,淮北梆子推出了历史剧《捻军颂》、现代戏《重要一课》和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孟姜女》、《寇准背靴》、《鞭打芦花》等一批剧目。一系列的精彩剧目使淮北梆子在安徽的戏曲舞台上大放光芒,成为众多安徽戏曲剧种中引人注目的剧种之一。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全省曾有二十三个专业梆子剧团,一个省级“安徽省淮北梆子剧团”,六个市级专业梆子剧团。进入新时期后,淮北梆子又再次焕发青春,排演了一系列大量生活情趣浓厚或紧扣时代脉搏的精彩剧目,成为淮北平原上一支活跃的戏曲生力军。

1987年,宿州市梆子剧团创作演出的历史古装戏《楚宫恨》被摄制成六集电视戏曲连续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在前身为“淮北梆剧团”的“淮北豫剧团”,2007年排演的、讲述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的故事的《夕阳清照》,荣获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代表剧目

旦行戏:《断机》、《劝夫》、《妲己》、《陈妙常》等;

小生戏:《提寇》、《换龙》、《扬八郎》、《拜师》等;

丑行戏:《花子拾金》、《双推磨》《小秃闹房》等;

红脸戏:《跪坡》、《临潼关》、《斩子》、《过五关》等;

黑脸戏:《铡美案》、《王莽篡位》等;

改编剧目:《寇准背靴》、《孟姜女》、《桑园会》、《穆桂英》、《楚宫恨》、《临潼关》等;

现代戏:《两块花布》、《重要一课》、《大树参天》等。

2010年,安徽省宿州市的“淮北梆子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15。

五、知名人物

闵子骞、赵孝、陈胜及追随其起义的骁将葛婴、朱鸡石,“竹林七贤”中的两位文学家巨子嵇康、勇贯三军“鹤立鸡群”的嵇绍、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戴逵、戴禺页、薛综、恭莹等,五代后梁开国皇帝朱温、被唐明皇封为辟邪将军的钟馗、明朝开国贤后马秀英、段祺瑞的文胆智囊徐树诤、倾向革命坚持进步的国民党将领李明扬等各领一代风骚。今天的宿州市依然人才辈出,一代巨匠刘开渠为中华雕塑之泰斗;梅花篆字大师“王洪军”、画家萧龙士为白石大师之高足,吴燃、卓然、梅纯一、欧阳龙、薛志耘、郑正等丹青高手为世人所注目。著名书法家刘惠民、尉天池、李百忍、孟凡青、陈成玉也是艺声远播。著名哲学家孙叔平;社会学家邓伟志;作家刘亚洲;著名新闻工作者郑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杨在葆、刘士龙、欧阳儒秋也都在各自的艺术领域中卓有建树。

(一)闵子骞(公元前536--公元前487)

名损,字子骞,汉族,春秋末期(现宿州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元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中,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1074年,济南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东坡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到明代,经历城人刘敕发集,捐资重修了闵子骞墓和祠,并在殿后修起了“讲学堂”的东西厢房“斋”和“芦花馆”。闵子骞崇尚节俭,鲁国要扩建新库房,争取他的意见时,他批评说:“原来的库房就很好,为什么再劳民伤财去改造?”孔子赞成他的意见,赞扬说:“这个人平时不乱说,讲出话来就非常正确。”

(二)赵孝--“赵孝争死”

赵孝,字长平,汉朝沛国蕲县人,其故里在今宿州市埇桥区蕲县镇故城东。赵孝出身士大夫家庭,其父赵晋,王莽建新朝时,封为田禾将军,同时封赵孝为郎官。赵孝为人义气。当时王莽暴政,盗贼蜂起,天下大乱。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赵孝的弟弟赵礼被盗贼掠去,赵孝为救弟弟,把自己绑上到盗贼所居之处,对盗贼说:“弟弟赵礼身瘦,不如我肥胖,请你们烹我吧。”盗贼被赵孝的义气所感动,立刻释放了赵礼。盗贼对赵孝说:“你回去,要给我们送粮食来。”

赵孝答应了。回来后,赵孝到处没弄到粮食,又回到盗贼处,对盗贼说:“弄不到粮米,还是烹我吧。”盗贼不忍心,又把赵孝放了。乡里人都称赵孝义气、勇敢、守信。官府的州郡出榜表扬了他。从此赵孝誉满乡里。

东汉永平中年,赵孝被推荐为孝廉,汉明帝听说他是个贤人,下诏拜他为谏议大夫,既而升迁侍郎,不久又升乐卫尉。为表彰赵孝,汉明帝又下诏封他的弟弟赵礼为御史中丞,

赵礼性行谦恭,很像赵孝。史载:“明帝嘉奖其兄弟笃行,欲显示其崇爱,诏十月一就卫尉府,大官送供具,令兄弟相对尽欢。”数年后,赵礼病死,汉明帝令赵孝从官属送丧归葬。又数年后,明帝以卫尉赐赵孝回蕲县。赵孝老死家中。后人沈钦琦《咏赵孝庐》有诗单赞赵孝曰:“步行蕲东门,荒原多古木。人言赵长平,曾次结茅庐。缅公笃孔怀,里称好叔伯。匪贼出山东,焚掠搜穷谷。食弟孝争肥,虎口全骨肉。慨想凡今人,谁如我同父。读诗悲角弓,阋墙何簇簇。安得千长平,起以抵玩俗。”邵景舜《过赵孝故里》:载行蕲东道,村树半衰朽。聊停款段踪,试询樵渔叟。为言赵长平,千古真孝友。当时萑苻起,如苗时生莠。岁饥人在粮,何处觅升斗?杯羹分而翁,枭獍戕厥母。彼方为刀俎,肌肤忽分割。高天泪如雨,大地酸风吼。有弟入网罗,身将充脯糗。长平仰天痛,此祸当身受。苦争孝也肥,弟瘦非吾偶。雅意笃鸰原,大难轻虎口。但只爱同生,他念复何有。吁哉今世人,阋墙每增丑。克段既已忍,逐针岂云厚。尺布斗粟谣,贻羞千载后。试闻长平风,曾知愧也否?我今寻故庐,瞻拜欲低首。夕阳知我心,照影徘佪久。

(三)葛婴

葛婴(?-前209),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人,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陈胜义军首席名将,曾在攻取陈、蕲二县中立下汗马功劳。后代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传说葛婴有勇有谋、用兵如神,为诸葛亮祖先。根据史书记载,陈胜未称王时,葛婴率部队前往九江(治今安徽寿县),遇见楚国后裔襄疆,葛婴为求得正统,便拥襄疆为楚王。但随后便传来陈胜称王的消息,葛婴因一臣不能事二主,杀掉襄疆,并随即返回陈县拜见陈胜,并报告这件事情。陈胜却因此怀恨在心,过后找了一个借口将葛婴斩杀。西汉文帝时,文帝为追录葛婴反抗暴秦的功劳,赐封葛婴孙子为诸县(今山东诸城西南)侯,并世居于此。葛氏为感念文帝功德,遂将“葛”姓与地名合并改称“诸葛”。东汉时诸葛氏族由诸县迁至阳都(今山东沂南)居住。

(四)朱温(公元852—912年)

五代十国后梁开国皇帝。归唐后赐名朱全忠,称帝后又改名朱晃,宋州砀山午沟里(今安徽砀山)人。家世为儒,祖朱信,父朱诚,皆以教授为业。幼年丧父,家贫,母王氏佣食于萧县刘崇家。朱温成人后,与其兄朱存“勇有力,而温尤凶悍”,“不事生业,以雄勇自负,里人多厌之”。

开平元年(907年),废唐哀帝,自行称帝,改名为朱晃,建都开封,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后人称为梁太祖。封李柷为济阴王,次年又杀李柷,自此唐朝结束289年的统治,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梁太祖朱全忠在位时颇重视农业发展,下令两税之外不得妄有科配;但因连年战事,民不聊生,开平四年(910年)发生柏乡之战,与晋王李存勖矛盾加剧。晚年宫廷内陷入权力斗争,皇后张氏临终前劝他:“君人中英杰,妾无他虑,惟‘戒杀远色’四字,请君留意。”朱温生性残暴,杀人如草芥。夫人在世时尚能劝止,死后却大肆淫乱,甚至乱伦,包括儿媳都得入宫侍寝。乾化二年(912年)被第三子朱友圭刺杀,享年61岁,在位6年。

(五)马秀英

马秀英即孝慈高皇后(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是安徽宿州灵璧县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妻子。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兴的主持下,马氏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马氏婚后与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氏和他患难与共。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马氏为皇后。朱元璋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劝止。

对于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将,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有所节制。马氏保持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册后以后,仍亲自带领公主、嫔妃刺绣和纺织。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平时粗茶淡饭,缝补旧衣。嫔妃皆敬服,都将她比拟为东汉时的明德皇后。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马皇后病逝,年51岁。同年农历九月葬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1403年(永乐元年)上尊谥号: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1538年([1]嘉靖十七年)加上尊谥号: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六)徐树铮

徐树铮,1901年,徐树铮弃文从武,到济南上书山东巡抚袁世凯,陈述经武之道,未得赏识。后被荐为段祺瑞记室。1905年,被保送至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就学。1910年,学成回国。回国后在段祺瑞的部队任清朝第六镇军事参议,1911年任第一军总参谋。1912年至1914年,徐树铮先后任军学司司长、军马司司长、将军府事务厅长等职。1914年5月,徐树铮任陆军部次长,年仅34 岁,为次长中最年轻者。袁世凯称帝时,因其劝段祺瑞抵制,遭袁世凯罢免。1916年,袁世凯死后,徐树铮在府院之争中,被革职。1917年,策动了张勋赶走黎元洪的“张勋复辟”事件。事后又策划了讨伐张勋的“讨逆军”行动,后任陆军总次长,主张武力统一中国。第二次府院之争中,段祺瑞辞职,徐幕后策划督军团对冯国璋施加压力,策动张作霖入关抢夺军火,迫使冯国璋再度启用段祺瑞组阁。段祺瑞复任总理兼陆军总长,徐树铮任陆军次长兼西北筹边使,升为上将。在冯段之争中,徐为段穿梭奔波,他一方面假借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名,向日借得巨款,编“参战军”,组织“安福俱乐部”,包办选举,成立安福国会,以巩固段之政权。1918年6月15日,徐树铮在天津暗杀冯玉祥的恩师兼老长官陆建章。1919年,徐树铮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同年10月,率兵进入外蒙古,迫使外蒙古在1919年11月17日正式取消自治,回归中国。孙中山电贺其成就可与傅介子、班超相比。1920年,直皖两系军阀斗争激烈,他被免职,任远威将军,留北京代职。直皖战争后,段祺瑞下台。他被指控为“十

大祸首”之最而遭通缉拿办,借日本使馆之助逃到天津,后潜入上海英租界内匿居。

1921年,徐树铮代表段祺瑞于次年初赴桂林与孙中山晤谈,反对直系军阀政府。1924年9月,盘距在江苏的直系军阀齐燮元为夺取被浙江皖系军阀卢永祥控制的上海,爆发了江浙战争。徐树铮被支持直系军阀的英国人拘捕。并强迫他乘英轮去欧洲。在途经香港时,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段祺瑞被推为临时执政,徐获得自由。后被任命为考察欧美日本各国政治专使,遂率考察团15人,先后考察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德国、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荷兰、美国、日本12国。在考察法国期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徐树铮电致挽联。徐树铮于1925年12月11日考察结束回到上海,期间与孙传芳会晤,商议直、奉、皖三系联合对抗冯玉祥和准备北伐的革命军。段祺瑞以京津局面混乱电嘱其暂缓赴京,但他认为考察回国,理应复命,19日即动身赴京。复命后,于12月29日晚乘专车离开北京南下,途经京津间廊坊车站,被冯玉祥部下张之江派人劫持,于12月30日凌晨被复仇杀害,时年45岁。翌年,归葬故里。

(七)刘开渠

刘开渠(1904~1993),男,安徽萧县人,雕塑家,早年毕业于北平美术学校,毕业后任杭州艺术院图书馆馆长。后赴法国,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学习。归国后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其艺术风格融中西雕塑手法于一炉,手法写实,造型简练、准确、生动。创作了《一・二八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等一批反映抗战题材的艺术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领导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创作工作,并创作其中的《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及《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等浮雕。先后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杭州市副市长、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还担任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主任等。著有《刘开渠美术论文集》,出版有《刘开渠雕塑集》、《刘开渠雕塑选集》等。1993年6月25日病

逝于北京。

(八)王洪军

1964年10月1日出生安徽宿州祁县大泽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篆字)大师,一级美术师,2009年世界百位杰出艺术名家、医师、中共党员。82年卫校毕业后,分配到宿州公安局祁县分局公安医院工作,90年通过自学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中国新世纪书画研究院理事,世纪艺术家协会理事,长安东方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世纪文化艺术出版社名誉主编,亚太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会员,海内外书画联谊会会员。少时启蒙于家教,随祖父习篆字、篆刻、双手指画、绘画、民间艺术,不断广聆教诲,寻师开导,艺术大增,擅写中国历史上民间艺术遗产‘‘梅花篆字”,师法自然,字中有画,画中有字,字画相融的特点,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多年来苦研自钻,在打破历史的笔法上, 走独特之路,别有风味,且世界上艺术界罕见,属称举世无双,民间一绝。

六、其它地方文化

(一)灵璧三元文化

灵璧县文化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灵璧石日月争辉、钟馗画闻名遐迩、虞美人世人敬仰,灵璧县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传说人物钟馗的故里,中华奇石的主产区,素有“虞姬、奇石、钟馗画,一美、一奇、一神,灵璧三绝甲天下”之美誉。灵璧也被评为“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

灵璧县根据实际,深入调查与研究,制定并初步形成了“一个目标,两大板块,三元

支撑,四维载体”的整体空间架构。三元支撑即是以灵璧的“三元文化”——灵璧石文化,钟馗文化和楚汉文化作为旅游建设的内涵和灵魂。

1、灵璧的奇石文化

灵璧奇石位居全国四大美石之首,集皱、瘦、漏、透于一体,以音、形、质、纹皆美而扬名,鬼斧神工,浑然天成,被赞誉为“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为历代雅士所收藏。该县以采石、刷洗、配座、运输、储藏、展销、赏石、观光、综合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奇石文化旅游已初具规模,目前已建成一定规模的旅游景点有奇石文化园、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天一园、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等。

(1)灵璧石文化

灵璧石因产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而得名,“灵璧”二字取“山川灵秀,石皆如璧”之义。灵璧石形成于9亿年前,主要有磬石、彩石、纹石、皖螺石等100多个种类。灵璧石以“瘦、皱、透、漏”千姿百态的外形特点和“润、奇、清、幽”的美学特点位列全国四大奇石之首,以其独特的自然魅力和文化内涵被世界各地广为收藏。灵璧石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泗滨浮磬”的记录。殷商时代就用灵璧石制作乐器。清朝乾隆皇帝酷爱灵璧石,题写了“天下第一石”誉之,刻有乾隆题写的“绘月”、“青莲朵”的灵璧石至今摆放在故宫御花园和中山公园社稷坛中。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宇宙中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就是灵璧石编磬演奏的,奏出了中华民族的天籁之声。20世纪80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一轮赏石、收藏热长盛不衰,灵璧石成为各地石馆的必备藏品。在灵璧石热中,

各种石玩书籍与画册相继出版。1996年《中国石玩石谱》中,列举灵璧石28大类198

品石。

2000年9月,张训彩先生所著的中国第一部关于灵璧石的专著《中国灵璧奇石》一书出版。

2002年2月《中国灵璧石谱》一书出版。我市的赏石专家关于灵璧石的专著也陆续出版。这些赏石专著的不断问世,标志着灵璧石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宿城及灵璧县境内的灵璧石馆约3000家,从事灵璧石挖掘、运输、清洗、配座的人员约30万人,每年灵璧石交易额20亿元左右,北京、上海、天津、合肥、苏州等地约有灵璧石馆上千家,形成了规模可观的灵璧石文化产业。

(2)乐石文化复兴

当代,宿州乐石文化的复兴,其主要标志是:乐石采掘旧坑的发现;乐石雕刻技艺的再现以及乐石工艺厂家的兴起;乐石工艺品引起艺术界名流的重视;乐石文化研究、探讨取得初步成果;乐石砚雕刻技艺被列入省级文化遗产保护,出现了以李英为代表的乐石雕刻传承人。

上世纪70年代末,为发展地方经济,开发富有宿州特色的产业,久负盛名的“乐石”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加之“乐石,产于宿州.....宿州乐石砚润腻发墨良”等古今中外历史文献的记载,引起了宿州众多有识之士、有志之士的关注,从而掀起了一股寻找乐石、开发乐石工艺、探讨乐石文化渊源的热潮。

1988年,安徽省325地质队经过现场踏勘,提出了科学的地质报告,确定埇桥区北部褚共镇、栏杆镇一带山野间,有十分丰富的优质乐石矿藏,地质年代属青白口系,由白

云石和方解石极细微粒构成,硬度为莫氏3度左右,易锯、易磨、易抛光,制砚发墨性能良好,且色彩丰富,叩之有声,是制砚的上好材质。

宿州乐石、乐石工艺的“重出江湖”,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宿州乐石砚也逐步被中外专家、学者、书画家、收藏家以及爱好者所认可和垂爱。1981年,当代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题书:“乐石砚” ; 1983年出版的《安徽文房四宝》(穆孝、李明回合著)记载宿州乐石砚时写道:乐石作砚,硬度较 … … 色泽莹墨,质地尚细,颇有大家气度。1990年1月24日,上海《文汇报》刊载记者郑重采写的《天下名砚在宿州》一文,反响强烈,书画大师谢稚柳闻听郑重先生的介绍后,对乐石砚十分感兴趣,当他得到宿县地区乐石砚厂的一方乐石砚后,喜不自胜,以乐不砚磨墨,作山水画幅,并题诗一首:“梁泗久传乐石名,宿州重振旧家声;米山苏砚千秋美,直到于今墨又新” ;1988年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题书:“宿州乐石文苑”;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书:“砚林瑰宝” ;1988年,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卞席沈鹏题书:“宿州乐石砚久已失传,今重发掘诚文房中又一宝也” : 1988、1989年,北京大学教授、红学专家冯其庸两次来宿州观赏乐石砚,称之为砚中之极品,并作诗颂之:“乐石砚,米家山。生云雾,时变幻。山之灵,石一片。归宽堂,得其全。长相守,毋离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题书:“乐石天下奇”;原中国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陆石题书:“宿州乐石砚,乃文房又一宝”;宿州籍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原中国书协理事、安徽省书协主席李百忍题书:“乐石天下闻” ;1988年,著名书画家土成喜先生获乐石砚,用后欣然绘画留墨:“文房瑰宝”,并题小款曰:“宿州乐石砚滑而发墨,且形声之美,自南唐以来,为文人墨客所称誉,今重放光彩,乃堪称文房瑰宝” ; 1989年,宿州电视台拍摄的新闻《宿州乐石砚重放光彩》,介绍了宿州乐石制砚的悠久历史,以及乐石砚的特点、雕刻种类,还强调了宿州乐石砚作为文房四宝在对外交往中,受到国外友人的青睐,并以苏东坡曾收藏宿州乐石砚为例,说明宿州乐石砚一直被历代文人墨客视为珍品。该新闻先后在宿州电视台、安徽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播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播出效果,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1992年,著名诗人、书画家、

洛阳才女沈丽洲题诗三章:一、“彩石缤纷遗妙痕,飞来泗水孕灵根。物华天宝宿州地,盛世奇珍见石魂。”二、“色如美玉声似铜,细腻温润自天成。砚海领军堪称妙,乐坛制磐神韵清。”三、“敢与歇端比上下,墨波砚海一灵搓。明皇偏爱徽宗喜,乐石美名天下夸。”题小款曰:“宿州有乐石为石中之珍久矣,制砚制壶皆为妙品,堪为珍石之首,惜乎沉埋数百年之久,今逢盛世,有宿州有识之士爬罗剔抉考察研究,使珍宝重现于世,并发扬光大。制砚制壶皆尽其妙,使有缘者藏之,有德者居之,亦一幸事也,今有感而成七言绝句三章,以谢为乐石砚研究作出贡献的朋友” ;2006年秋天,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民郭海棠女士专程来宿州实地考察乐石,认为宿州乐石是难得的制砚好材料,一定要好好保护和开发。此外,尚有诸多书画名家陈大羽、张恺帆、刘浚川、梅纯一、沈汉、冯仲华、阎梓昭、郑正、孟繁青、张良勋、李国祯、孔庆云、陈根远、沈云、薛志耘、赵琦等绘画题书称誉。

2、灵璧的楚汉文化

灵璧县境内的楚汉战争遗存众多,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垓下古战场、虞姬墓,是研究历史和楚汉文化的重要载体。

3、灵璧的钟馗文化

钟馗文化是由远古的 “大傩文化”衍化而来,在民间习俗和礼仪中不断发展,其主旨是驱鬼辟邪,迎福纳祥,灵璧钟馗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经过历代文人的挖掘演绎,已经形成完成的文化体系,与奇石文化、楚汉文化并称为灵璧三大主流文化。

主要旅游资源

宿州有8大特色旅游资源,即:黄河故道生态果园、霸王别姬、涉故台、灵璧磬石、

钟馗、中国古鞋博物馆、赛珍珠故居及作品《大地》以及五柳名胜区。

沧桑历史留下深厚的文化积淀。宿州市南有陈胜、吴广盟誓诛暴所筑的涉故台;北有刘邦避秦兵之地,已被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皇藏峪;东有垓下古战场、虞姬墓;西有李白饮酒赋诗的宴嬉台;中有白居易寓居多年的东林草堂。孔子弟子闵子骞,“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刘伶和后梁皇帝朱温等均是宿州人。李白、韩愈、白居易、苏轼等饱学之士都曾游历或流寓于此,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文和遗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佳句就是青年白居易在宿州古符离吟成。

当代宿州英才辈出,声名卓著者有雕塑大师刘开渠、书画家王子云、萧龙士、卓然、李百忍、尉天池、梅纯一,哲学家孙叔平,社会学家邓伟志,表演艺术家李炳淑、杨在葆、刘世龙等。萧县是著名“国画之乡”,墉桥区被誉为“书法之乡”、“杂技之乡”

宿州还有新型文化旅游资源多处,已被国家命名的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灵璧),中国观赏石之乡(灵璧),中国国画之乡(萧县),中国书法之乡(埇桥),中国武术之乡(砀山),中国马戏之乡(埇桥)等,泗州戏、坠子戏、埇桥马戏、淮北花鼓戏也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殊荣。

(二)埇桥

宿州埇桥是一块古老的大地,孕育了一方钟灵毓秀的山水。这里是龙山、凤坡之乡,造就了众多叱咤风去的儿女,这里是一部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这里藏有古老的文明,在一、两万年之前,活动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这里繁衍生息。古台寺遗址,小山口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说明了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在地层的叠层承袭关系,展露出4000多年前这里人类文明的端倪。夏商

之际,这里地属《禹贡》记载九洲中的徐州。这里曾生活着徐夷、淮夷等部落,周代开始,伏羲氏的凤姓之后,已在这里建起古都宿国。秦汉时,这里已是“舟车会聚、九洲通衢”之地。公元605年隋炀帝开挖通济渠(后称汴河)自板渚引黄河水东流。这里遂成“扼汴挖淮、当南关要冲”的军事重镇,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始置宿州,明洪武十年、垒石为城。民国之年(公元1912年)改宿州为宿县,曾置宿城市、宿州市,1999年改为宿州埇桥区,总面积2730平方千米,人口169万。埇桥分布着许多风景名胜和古文化遗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有七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十余处县级文保单位,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一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中,五柳省级风景名胜区已成为埇桥旅游的龙头产品,以山清、水秀、洞奇、泉录、稻香而闻名,形成了皖北“二湖(龙泉洞、皇垫湖))、一海(大芳寺万亩林海)”的著名游览区。这里人文典故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孝”有闵子骞(祠及墓),“贤”有马皇后故里,“皇”有朱棣(屯兵马处),“诚”有赵孝(故里),“武”有林方标(探花府),“文”有白居易(东林草堂)王绩“东皋草堂”、“酒”有刘伶(醉酒处),“洋”有赛珍珠(故居)。中国历史上陈胜、吴广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就发生在埇桥区大泽乡,留有涉故台遗址。这里还有古盟台,教弩台遗址,“九女坟”汉画像石刻等文化遗址。这里古寺众多,现留有流沟寺、大芳寺、老海寺、秦山寺等,埇桥存有众多古树;有闵公孙,闵柏、二朗银杏、九花青檀,宿录槐等,这里是色宜人,古有“宿州八景”之说。

七、方言

宿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分别属于中原官话的商阜片(埇桥区、灵璧、泗县)、徐淮片(砀山、萧县)与信蚌片(泗县),天津话也源于宿州方言。宿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原官话的宿州-徐州片区,天津话也源于宿州方言。按照宿县方言的读音,宿(xǔ)州和徐(xū)州几乎一样不易区分,宿州人大多将“宿州”称为“虚县”(宿县),宿县人也都自称宿县为南徐州,称徐州为北徐州(1911年民国废州置县开始,使用了1100多年的宿州才改称

宿县,所以1920年代的成年人应该会自称宿州,也就是南徐州)。宿州方言中,宿州人大多将“宿州”称为“虚(xǔ)县”(宿县)。

八、风俗

宿州菜是安徽菜沿淮风味的集大成者。而符离集烧鸡更将宿州风味的高深烹饪技法表现地淋漓尽致。宿州的风俗一概同北方,主食以面食为主,午饭吃馒头、饼。只有夹沟一带的少数丘陵中产大米,名为“香稻米”,曾经是贡米。米制品通常只有端午节的粽子。春节期间几乎只吃面食。元宵节做杂面油灯,置于门前、鸡圈等处辟邪。大年三十(腊月的最后一天)早上贴春联,忙活做饭炒菜,全家团圆的正餐是午餐,一般是12点整放鞭炮开饭,晚上至初一通常以饺子为主,初一早上一大早要带第一锅饺子上坟祭祖且这顿饺子必须是素馅的不沾荤且饺子汤里要放入各种粮食,以喻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点心有油炸丸子、焦叶子(面片,当地叫“猫耳朵儿”)、蚂蚱腿(细小不长的形似蚂蚱的拐弯的腿一样的面制品,加糖和姜末),这些点心都要在腊月二十九之前做好。年夜饭不是正餐(通常是吃饺子(这个风俗似乎其他地方未见),晚餐也是正餐,准备各种菜品,比较丰盛,当然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大年初一挨家拜年,以及进城逛街赶集,初二接姑、姨等亲戚。 宿州的饮食文化,宿州地处淮河流域,

 汴河

一、古汴河

汴水,也称汴河,古代河流名称,为通济渠的一部分,主要部分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地区境内。

汉代河南荥阳县西南索河《汉书·地理志》作卞水,《后汉书》始作汴渠。魏晋之际,汴渠自荥阳东循狼汤渠至今开封市,又东循水,获水至今江苏徐州市转入泗水一道,成为当时从中原通向东南的水运干道。晋以后统称为汴水。隋开通济渠后,开封以东汴水渐废。唐、宋时称通济渠为汴河,改称此段汴水为古汴河。北宋时期,由于国家实现了统一,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汴河呈现了空前繁荣的状况。《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描绘了汴河上舟楫连樯的繁忙运输景象,据专家考证,“《清明上河图》中所绘的城楼,就是屹立于汴河南岸的‘上善东水门’”。(《史学月刊》《北宋东京上善门考》)。北宋末年,由于发运司使运粮的漕船更改了从唐代以来行之有效的转般法(根据运河不同季节的流量、水势及漕船特点,加以分段运输)改为直达运输,增加了漕运船只的损失,加大了运输成本,使汴河的运输量大大减少。宋徽宗政和年间,汴河河床逐年增高,航行大段搁浅,漕运颇受阻碍。靖康以后,汴河有时干涸月余,漕运不通。这时,每岁只能通航半年,虽然如此,昏庸奢侈的赵佶君臣,在江南各地大肆搜刮“花石纲”,进一步抢夺漕运的船只,阻塞漕运航道。公元1125年,金兵大举南侵,不久开封被围,汴河上游已是“堤岸关防,汴渠久绝”了。北宋灭亡,宋室南渡,金人曾利用汴河水道以舟师尾追。宋高宗为了阻止金兵进逼,下诏破坏汴河水道,南北水运于是遂告断绝。北宋灭亡三十多年后,南宋派楼钥出使金国,往来都经过汴河故道,他亲眼看到汴河的荒废情况,从灵壁往北行不远,汴水断流,又30公里,至宿州,汴河河道更是淤塞得几乎与河岸相平,车马都在河道中行走,有的地方已盖起了房屋,汴河的河底也多半种上了庄稼。南宋,高宗为了防止金兵以舟船运兵进逼,下诏毁坏所管辖境内的汴渠水道。金、元后全流皆为黄河所夺,汴水一名即废弃不用。

重要性

汴河——北宋王朝的生命线

通济渠(汴河)是公元605年3月21日动工开凿的,同年8月15日,隋炀帝就从

洛阳动身乘龙舟去江都巡游,其间仅有一百七十一天的施工时间。征召了数百万民夫,民工不分昼夜在水中劳动,疫役交加,死亡竟达三分之二。汴河开凿以后,它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隋朝便灭亡了。唐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诗中说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的重要作用,是在唐王朝统治的近300年间发挥出来的。唐王朝建都长安,但大批军需物资仍由江淮地区供给,这些物资都要由汴河运送至黄河,再转入永济渠。天宝以后,河北藩镇割据,唐王朝“赋取所资,漕运所出,军国大计,仰于江淮”。(《权载之文集》卷四七)此时的汴河关系着江淮租赋能否送达中央,亦关系到唐王朝的经济来源是否有保障。唐人李敬芳在《汴河直进船》一诗中对汴河作了这样客观的评价:“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唐末自德宗以后,东南江淮一带藩镇割据,四分五裂,一直到动荡不安的五代,汴河多次遭到战争的破坏,加上长年失修,只有在雨水充足的年景,才勉强可以通航。五代后期,分裂的局面又趋向统一,并从梁开始,以开封作都城,对汴河的修治自然也就提上了日程,后周显德三年、四年、五年、六年,连年征发民夫,大规模进行疏浚,以通漕运。

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唐以后延续200年之久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北宋立国的政策,与前代有所不同,实行中央集权政策,集重兵于中央以造成强干弱枝之势。中央既然集中了重兵,对粮食的需求便剧增。这样,宋太祖不得不选择便于漕运江淮米粮而又能照顾北方和西北边防的地方来建都,而当时最适合这个条件的地方,便是大运河北段的东京开封了。所以北宋王朝建都于开封,汴河及大运河的漕运交通之利实为决定性的作用。

北宋王朝时,通漕主要依靠汴河。《宋史.食货上三》载:“宋都大梁,有四河以通漕

运:曰汴河、曰黄河、曰惠民河、曰广济河,而汴河所漕为多。”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汴河漕运粮食竟达八百万石,为北宋时期漕运的最高纪录。北宋时期的汴河已成了把经济重心的南方与政治、军事中心的东京开封连结起来的重要纽带。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六月,汴河水势暴涨,太宗车驾出乾元门,亲临河堤督促防汛抢险,宰相、枢密等大臣劝他回宫休息,他却说:“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之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汴河在北宋最高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北宋时期,由于国家实现了统一,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汴河呈现了空前繁荣的状况。《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描绘了汴河上舟楫连樯的繁忙运输景象,据专家考证,“《清明上河图》中所绘的城楼,就是屹立于汴河南岸的‘上善东水门’”。(《史学月刊》《北宋东京上善门考》)

《汴河怀古》 - 作品原文

汴 河 怀 古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译文】

其一:无数艘龙船行驶在嫩绿的杨柳间,这些船队载到扬州没有一艘回到长安。这里一千余里地方没有山峦,应该天生用来开凿汴水的。

其二: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如果不是当时修龙舟的

事情,(杨广)功绩和禹大概也比得上了。

《汴河亭》

隋炀帝杨广为了东游广陵(扬州),不惜倾全国民力财力开凿一条运河,即通济渠。其东段叫汴河,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这首《汴河亭》诗,是作者在南游途中经过汴河时写的。诗写得笔力劲健,气势雄壮,语言华美,意境阔大,而且感慨深沉,讥讽无情。诗人对隋炀帝这个历史亡灵的鞭挞,实际上是针对晚唐政治腐败,统治者生活奢靡的现实而发的。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二、新汴河

新汴河修建于1968年,皖北、苏北新辟大型综合利用河道。为濉河、沱河上游豫东、皖北洪水另辟出路,减轻下游洪水负担,使洪涝和高低水分排,并结合灌溉及城市、工矿供水和航运等多目标而开挖。西起安徽省宿州市西北沱河的七岭子,东穿京沪铁路,经灵璧、泗县,穿越皖、苏交界处的岗岭—徐岗,下经江苏省泗洪县入洪泽湖的溧河洼,长127公里。 因河线临近已淤废的隋炀帝时开挖的汴河故道而名“新汴河”。按5年一遇排涝流量900立方米/秒与20年一遇排洪流量1460立方米/秒设计,50年一遇排洪流量1720

立方米/秒校核。河底宽90~115米,一般挖深与筑堤高各为4~5米,两堤间距350~560米,1966年挖,1971年完成,为豫、皖、苏3省共同协作治水的成果。河道上建有宿县、 灵西、团结3个梯级的水利枢纽工程等。可渠化通航100吨级驳船船队,往上经宿县水利枢纽以上的濉河引河、符离集船闸和濉河,直达淮北煤矿的青龙山港,通航里程152公里。新河道建成后已减轻了洪涝灾害,效益显著。

新汴河 - 来源

新汴河地处安徽省北部的淮北平原,自安徽宿州市西北戚岭子截沱河,在津浦铁路东截濉河,向东至江苏省泗洪县入洪泽湖,全长127.1公里。新汴河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宿县专区30万人民,自1966年11月开始,历三冬四春兴建的治淮战略性骨干工程之一。因河线与隋代通济渠(唐宋时期称汴河)相近,故名新汴河。

新汴河 - 贡献

新汴河以高低水分排,洪涝分开的治水思想,进行了科学规划,在设计、施工方面,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其中灵西闸枢纽橡胶坝以混凝土楔块代替不锈钢螺栓锚固坝袋新技术,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新汴河工程竣工后,由宿县专区成立新汴河工程管理处负责管理运行,除涝、防洪、灌溉、航运、供水方面效益十分显著,为安徽淮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汴河 - 规划设计

新汴河安徽省宿县专区古代有、睢、蕲、淝、涡、淮诸水,为南北水运要冲。、睢水东北流入泗水,是秦汉时期水运干道,沟通黄淮且可经邗沟入江;由淮水朔涡水经鸿沟入黄

河,亦通商旅兵运。隋大业元年利用汴、睢水上段和蕲水所开挖的通济渠(唐宋时称汴河),是唐、宋王朝的经济生命线。黄河夺淮后,先湮汴水,继塞睢、上游,再淤汴河,终夺淮水尾闾并滞为洪泽湖。改流入淮的睢水也和涡、(今名浍河)、(今名沱河)、淝一样,河床淤浅,出口受阻,排水不畅,每至汛期,洪水横流,村舍田野顿成泽国,如遇干旱,赤地千里。

50年代,对淮北主要支流进行了低标准治理,排水条件有所改善,但主客水这一主要矛盾没有解决。濉河流域面积6872平方公里,出口平槽泄量仅343立方米每秒。潼河流域面积16197平方公里,出口排洪流量仅为1000立方米每秒。1954年大水,潼河流域有28亿立方米来水量滞留宿县地区沿河洼地。1963年大水,宿县专区午秋两季遭灾,成灾面积达1380万亩,受灾人口422万人,占全区农业人口99.2%。

1964年元月,安徽、江苏两省协商提出了《关于苏皖边界水利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决定濉河下游改道入洪泽湖溧河洼。是年2月,安徽、河南两省协商提出《关于豫东地区与安徽省边界水利问题的处理意见》,双方同意尽快治理沱河。以上两个报告均上报国务院审批。是年3月10日,宿县专区水电局按中共宿县地委指示,提出截浍河、沱河、濉河、奎河的新沱河方案发至各县征求意见。中共宿县地委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专区水电局关于讨论意见的汇报后,决定采用新沱河方案。是年8月,新沱河易名新汴河。是年9月,安徽省水电厅勘测设计院,在宿县专区水电局派员参与下,吸取各方面建议和意见,编制出《新汴河工程规划报告》和《新汴河工程设计任务书》。

宿州市新汴河景区简介

新汴河景区集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广场集会、生态科普、防洪保安、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公园和自然环境与现代生活和谐统一的生态景观。

新汴河景区西起京台高速,东至宿州闸,全长14.36公里,其中拂晓大道至京沪铁路桥河段为主景区,长3.9公里;拂晓大道至京台高速段(长1.6公里),京沪铁路至宿州闸河段(长8.86公里),为堤岸绿化带。

新汴河景区共栽植各类乔灌木百万株,花草组合1200亩,绿化7000亩。主景区北岸展示宿州历史战争文化,按时间顺序再现发生在宿州大地上影响历史进程的四次主要战役,分别为大泽惊雷、垓下之战、符离鏖兵和淮海硝烟;南岸通过古汴遗韵、人杰地灵、艺苑民风三大板块展示汴河精神文化,宿州人文文化和各县区民俗文化。

2014年伊始 宿州汴北新区新汴河景区坡地公园建设收尾

近年来汴河两岸变化巨大,万达、碧桂园、水游城、首钢地产、恒大地产、元一地产等众多知名企业和项目入驻共同打造宿州未来的城市中心。而汴河、沱河都是宿州的母亲河,母亲河的两岸,本身就是宿州风景最漂亮、环境最优美、空气最清新的地方。这为汴北新区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

拂晓大道、人民路纵贯南北,新老城互相交融;新一中、市立医院的引入,带来了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世界500强希尔顿独家落户汴河南岸;宿州唯一能承办国际级体育比赛的市体育馆落户汴河新城;同时,市规划馆、国内最大的云计算中心、神游动漫产业园等早已落户汴河新城。以万达地产、碧桂园、水游城、深圳家居产业园、红星美凯龙为首的国内一线地产商云集汴河两岸。

汴河新城的规划发展,注定将成为宿州城市重心乃至人口迁移的方向。宿州城市中心北移势不可挡,汴河新城将被打造为宿州未来的城市中心。

未来20年宿州城市将按照“北扩”的空间战略发展,重点向北发展。汴北新区,主要包括汴河以北的规划建成区;依托三角洲公园,以人民路为主轴,连接南部片区、城市中心区,建设汴北新区的城市副中心。

当前,汴北新城作为宿州市政府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周边建设热点频出,重点项目云集,近几年来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1月17日上午,宿州房产网记者一行来到当前快速发展、奋力崛起的汴北新区,虽然眼下春节临近,但该片区各项目施工现场却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建筑工人们冒着严寒,加班加点,全力以赴确保项目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和如期完工。下面,就跟随记者的脚部一睹2014年伊始汴北新区路网工程、公共配套、景观环境、重点项目、安居工程等的最新建设情况,零距离感受汴河北岸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前,贯穿宿州市区及北城的新汴河治理工程建设正快速推进,其以打造皖北地区亲水宜居城市为目标,按照“沿河出特色、新区出形象、旧城出新貌”的总体要求,坚持沿河开发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城乡防洪抗旱相结合,通过大投入,实施大工程,形成大亮点,实现大变化,力争把新汴河城区段打造成独具滨河特色的风景长廊、生态长廊、文化长廊和休闲长廊。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太快,人们都想寻找一个亲近大自然的栖身之所。汴北新区更是依托新汴河的自然景观,呈现出绿色、舒缓的环境特色,毋庸置疑成为广大市民居住的理想之地。

同时,汴北新区楼盘“新贵”华纳置地斥巨资规划建造4万㎡城市坡地公园、8万㎡小黄河湿地公园、地中海雕塑公园分布在小黄河南北两岸,缔造了除雪枫公园、三角洲公

园以外的城市第三公园的的概念,力争打造成为汴北新区居民的公共生活配套。

华纳创意之都坡地公园 力争打造汴北新区公共生活配套

华纳创意之都城市坡地公园已经移栽了13颗150年以上古树,有楸树、榔榆、乌桕、朴树、国槐、银杏等,所有这些古树都来源于皖北地区,为了采集这些来之不易的高龄乔木,公司工作人员走遍皖北的涡阳县、南平镇、亳州利辛等地。因为冬天的缘故,树木都做了修枝,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创意之都将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创意之都内部这三公园景观体系中,还穿插设置了如:浅水湾、渔人码头、香颂音乐广场、景观喷泉、风情廊架、鹿群雕塑等等景观小品及绿化,浓缩了32张城市的面孔,足不出户,就能使人体会颇具魅力的异域风情。

小黄河清水工程

清水工程是今年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承诺实施的10件惠民实事之一,对于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环境、打造城市亮点具有重要意义;宿州全市上下正努力建设集市民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景观带和景观群,致力于打造安居乐业的城市。

目前,汴北新区拂晓大道西侧贯穿华纳·创意之都项目的东西向河流——小黄河综合治理工程已初见成效,河水清澈灵动,缓缓流淌。同时,作为横跨小黄河、连接华纳创意之都坡地公园与小黄河国际街区的桥梁建设已全面开启。

新汴河大桥

该桥全长937米,宽43.5米,设计双向8车道,工程造价1.9亿元。该项目是连接宿州市主城区与蒿沟高铁新城区的东西向重要快速通道,也是宿州市重要的东向出入口道路之一。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宿州城乡公路网布局,推动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该桥预计及今年5月份通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