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
中宁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隶属中卫市管辖,政区面积4226.5平方公里,现辖5镇6乡、118个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8个农林牧渔场,人口32.8万。
——历史文化悠久。中宁最早于公元前114年(西汉元鼎三年)设朐卷县,已有2124年的置县史。长期以来,随着政权交替更迭、民族融合迁徙以及各种文化的包容激荡,中宁文化融汇了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之精华,形成了枸杞文化、丝路文化、佛教文化、黄河生态文化等多元文化体系,留下了石空大佛寺、黄羊湾岩画、鸣沙华寺塔、隋唐秧歌、余丁钱鞭、刘庙舞狮等文化旅游资源,诞生了唐朝宰相浑瑊、清代固原守备周守玺、民国著名商人张文泰、民国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王含章等历史名人,涌现出曾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副局长的张子华,曾任宁夏省委委员、省政府副主席的孙殿才等革命先烈和冯志远、袁汉民、王俭等当代学者、专家,造就了中宁人走南闯北、吃苦创业、敢为人先的性格特征,形成了以“自信、自强、开放、包容”为主的杞乡人文精神。
——资源能源丰富。境内石膏、煤、铁等储量大、品位高,尤其是具有三低三高(低灰、低硫、低磷,高密度、高强度、高发热量)特点的碱沟山无烟煤储量达6亿吨,石膏储量达100亿吨以上,石灰石储量达2亿吨左右,开发前景广阔。水电能源充沛,黄河过境里程达68公里,年径流量318亿立方米,黄河流域面积2959.7平方公里,黄委会分配流量200立方米。建有装机规模为2×330MW火电厂1座, 330KV变电所2座、220KV变电所3座、110KV变电所7座;目前正在实施2000MW火电项目扩建和4个总装机容量达1600MW的风电项目建设,电力能源供应充足、价格低廉。
——交通区位优越。中宁位于宁夏的几何中心,地处宁夏沿黄城市带东西、南北两条主轴线交汇的黄金地带,包兰、宝中、太中银3条铁路穿境而过,京藏、石中、中郝、中
1
固、中盐5条高速公路和109国等3条国省道纵横交错,县城距银川河东机场、中卫香山机场约1小时车程,是有西北有名的“水旱”码头和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目前,依托太中银铁路火车站中宁专用货场项目,正在建设规划面积3950亩、年货物吞吐量350万吨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从此将打通宁夏中南部工农业产品达海出港的快速铁运通道,并向陕、甘、青等周边地区辐射延伸,中宁即将成为全区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和对外开放高地。
——工业增势强劲。中宁工业园区是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条件好,产业关联度高,形成了以单晶硅光伏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以稀土彩钢、电解铝、金属锰、金属镁、碳化硅为代表的新材料冶金产业群,以发电、无烟煤、氯磺酸、硫酸钾肥、磷酸二氨等为代表的能源化工产业群,以水泥、建材预制为代表的建筑建材产业群,以枸杞、红枣、苹果、牛奶深加工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随着万隆公司100万吨稀土彩钢、锦宁公司120万吨镁铝合金、隆基公司5000吨单晶硅、天元公司17.2万吨金属锰扩建等循环经济集群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中宁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金属锰材料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铝镁合金生产基地和镍、铬等稀有材料生产基地、西北最大的太阳能光伏材料生产基地。
——农业特色鲜明。中宁得黄河灌溉之便利,境内平畴沃野、沟渠纵横,盛产枸杞、红枣、瓜果、畜禽等产品,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枸杞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中国绿色名县。目前,全县枸杞、硒砂瓜、红枣、苹果和供港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0万亩、39万亩、15.6万亩、13.8万亩和1.15万亩。初步建立了以清水河流域、红梧山地区为主的中国优质枸杞生产示范区,以宁安、舟塔等灌区乡镇为主的百万头生物环保养殖示范区,以白马、石空和林业“三场”为主的精品果枣示范区,以喊叫水、大青山、鸣沙等重点区域为主的绿色硒砂瓜示范区,以宁安、恩和等乡镇为主的供港蔬菜种植示范区,形成了以枸杞产业为龙头,农科教相统一、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体系。
2
——城乡环境宜人。中宁位于“天下黄河富宁夏”之宁夏平原南端,靠黄河而建、依黄河而兴,是自治区沿黄城市带上重要的节点城市。按照自治区沿黄城市带同城化发展规划,相继实施了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等重点工程,启动建设了中国枸杞博物园、滨河路水系、枸杞博物馆、黄河体育中心、中国枸杞市场、枸杞加工城、柏兰德五星级酒店等地标性建筑工程,建设高档住宅小区20多个,城市规模迅速扩增,综合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形象大为改观。县城建成区面积发展到12平方公里,县城湿地绿化面积达到78.6万平方米,城市人口扩增到12万,城市化率达到37%。同时,按照人随水走、统筹城乡、集约发展的思路,实施了红梧山、马家塘、撒不拉滩、打麦水等大型生态移民项目,大力推进“塞上农民新居”、旧庄点改造和生态移民工程,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卫星集镇为依托,产业集中、人口集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中宁这座黄河岸边的小城,正向着宜居、宜商、宜游、宜创业的黄河金岸明珠城镇大步迈进。
——社会和谐稳定。县内汉族与回、蒙、满、东乡等9个少数民族杂散而居,和睦相处,团结奋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中宁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平安畅通模范县、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自治区教育强县、科技进步先进县、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先进县、民族团结先进县、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县等数十个荣誉称号,部分工作走在了全区乃至全国前列。
近年来,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推动提速跨越发展为主题,同心同德、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53.3亿元,增长17.6%;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3.3亿元,增长41.8%;实现增加值20.1亿元,增长21.8%;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6亿元,增长42.4%;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7亿元,增长68.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5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20%,增长32.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2476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18元,增长11.4%,经济综合增速位居自治
3
区各县市第三名,被评为“2009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之一。
2010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枸杞之乡、冶金重镇、物流之都、金岸明珠”的发展定位和争创西部百强县目标,以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首要任务,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重点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更加突出产业优化升级,更加突出农业提质增效,更加突出改革创新,更加突出统筹城乡发展,更加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突出社会和谐稳定,着力推进经济提规转型争“西部百强”席位,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振“枸杞之乡”雄风,推进新型工业提速扩量壮“冶金重镇”实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固“物流之都”根基,推进城乡发展提品进位铸“金岸明珠”之魂,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亿元,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6亿元,增长1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亿元,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增长8.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3800元,增长10%的奋斗目标。目前,各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全面推进、进展顺利,呈现出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各项事业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1-8月份,预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同比增长40%;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4.3亿元,同比增长2.5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2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为2.4亿元,同比增长39.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520元,同比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21元,同比增长8.7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