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地质构造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与研究
2021-04-16
来源:星星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学术研究 测绘技术装备季刊第9卷2007年第2期 6PS在地质构造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与研究 徐绍铨’朱千章 (1.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430079;2.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水工环所武汉434100)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GPS在“江汉一洞庭湖区沉降监测”的实践,探讨了GPS在地质构造沉降监测中最佳 的观测方法及数据处理时应采取的各项措施,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为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GPS构造沉降监测 观测及数据处理方法 相位中心改正 1引言 GPS观测的相对比较,因此完全可直接用GPS求出的 近年来,国内外测绘工作者都在探索用GPS代 (WGS-84系)大地高来比较。这样可避免因无法精确 替几何水准测量,进行城市地面沉降和构造沉降监 求定监测点的大地水准面差距(或高程异常),而降 测。当监测基准点与监测点相距较近时,一般可以 低GPS高程监测的精度。这也是目前GPS变形监测 达到理想的沉降监测精度,但当沉降监测的基准点 中常用的方法。 与沉降监测点相距较远时(如相距50km或60km或 3.2应顾及GPS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对GPS高程影响 90km),如不采取一定措施就很难达到沉降监测的精 经我们检测和研究表明,GP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 度要求。本文结合“江汉一洞庭湖区沉降监测”的实 心在垂直方向上的偏差远大于在水平方向上的偏 践,较系统地研究了GPS用于区域性地质构造沉降 差,最大可达am级,作者在文献[1]中给出一种 监测时(沉降监测的基准点与沉降监测点相距较远) 在野外检测两个GPS天线相位中心在垂直方向上偏 应采用的观测方法、最佳时段长度、应顾及哪些改 差之差的方法,并获得以下结论: 正、有关参数的设置、平差计算的方法等。实践证 1、在高精度GPS测量时,同一工程应采用相同 明,当沉降监测的基准点与沉降监测点相距较远时, 型号的GPS接收机及天线,最好用双频GPS接收机, 按本文的方法和措施组织实施,高程精度可达到 用双频来解算,时段长度应在6个小时以上(短边)。  ̄3ram(相对于基准点)。 2、在进行高精度变形监测时,每一监测点的各 2江汉一洞庭湖区6PS沉降监测网简况及精度要求 期监测,最好用同一个GPS天线。 2.1测区地理位置及GPS监测点位分布 3、当采用不同型号GPS接收机及天线,混合进 江汉一洞庭湖区GPS沉降监测测区共布设GPS监 行高精度GPS高程测量时,应检测天线相位中心在 测墩标21个,以位于湖北石首桃花山点(GBG0)为 垂直方向上的偏差(最大可达2Omm),并在高差中加 沉降监测网的基准点(根据现有资料初步,在测区范 以改正。 围内桃花山点的点位是稳定的,可作为沉降监测的 3:3是否应采用实测气象参数计算对流层延迟改正 起算基准),20个监测点中,湖北省、湖南省境内各 经对测区41km、54km、63km、90km四条边上进 10个点。基准点至各监测点的平均边长为61.2km, 试验,基准点与各监测点之间最大高差不到48m,在 最长为97.427km,最短为28.429km,基准点至监测 9月、10月间观测,每小时气压最大相差l1.4mbar, 点距离大于60km的有l1个点。GPS监测点分布情况 平均相差7.4 mbar,每小时相对湿度最大相差36.8 如图1所示。 %,平均相差16.88%,每小时温度最大相差仅为3 2.2江汉一洞庭湖区沉降监测的精度要求 度,平均仅为1.76度。经用实测气象参数来计算, 鉴于江汉一洞庭湖区沉降的现状,用GPS来监测 单天解在高程方向最大的差值达到7.8mm,最小差值 该区域构造沉降,要求各监测点相对于基准点高程 约为0.3mm,但若四天平均值,其差仅为1.Omm左右。 方向监测精度应达到±3mm。经分析,若以平均边长 这说明在lOOkm距,双差观测值可以比较好的消弱 60km来估算,,则要求各监测点到基准点的基线向量 对流层模型改正剩下的残差。所以,在本测区若采 在垂直方向分量相对精度必须达到5×10~,基线解 用四天或四天以上观测值取平均,加实测气象参数 的相对精度应优于l×lO~。 对点位高程方向的影响在允许范围之内。 3高精度6PS沉降监测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3.4考虑环境负荷对GPS高程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3.1 GPS沉降监测应采用的高程系统 表1列出了环境负荷对地表垂直位移的影响(环 沉降监测是利用监测点相对于基准点不同期高 境负荷对水平方向的影响约为垂直方向的1/3到 程观测值比较,来分析判断监测点的沉降,是各期 1/1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测绘技术装备季刊第9卷2007年第2期 学术研究7 图1长江中游主要水患区大地形变GPS监测网图 表1 环境负荷对地表垂直位移的影响 对于50km ̄lOOkm边长影响的情况,作者在文 保持在0.2mm以内。天线高量取精度优于±0.3mm。 献[2]中进行实测试验,获得以下结论: 5江汉一洞庭湖区沉降监测GPS数据处理 1、环境负荷对GPS高程影响是存在的,50km边 本监测网的高程起算点(点号为GBGO)的位置通 长的影响约为±0.5~1.2mm,200km边长的影响约为 过与测区周围的IGS GPS跟踪站(武汉、北京、拉 ±1.Omm- ̄2.Omm。 萨、昆明、上海等)进行了长达18天的联测,选用 2、内陆水负荷对对一测站的影响是系统性的; GAMIT(Ver 10.04)软件和IGS星历,求得起算点 大气负荷对GPS高程的影响较大,且成正弦曲线变 GBGO在ITRF 97坐标中的起算坐标。以后各期监测 化的规律。 时再通过与这些IGS跟踪站点的联测,来分析起算 3、从实验数据看,50km边长宜连续观测4天以 点的稳定性。监测网基线解算原则如下: 上取平均,188km边长宜连续观测5天以上取平均。 1、基线解算选用GAMIT(Ver 10.04)软件,采 4江汉一洞庭湖区GPS沉降监测网数据采集 用Lc无电离层延迟相位线性组合观测量。 我们分别于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各进行 2、采用双差基线解,固定卫星轨道,卫星轨道 一期GPS监测,为保证GPS观测精度和可靠性,监 采用IGS提供的精密星历IGS*SP3。卫星高度截止角 测时采用相同的双频GPS接收机和Choke Ring天线; 设定为20度。 GPS监测的每时段都保证各监测点与基准点有直接 3、对流层延迟采用线性分段函数的近似随机游 观测边。经研究与试验分析,GPS观测遵循下列规定: 走方法,Niel1投影函数。 1)各监测点与基准点同步观测时间为4 6天, 4、为了保障估计精度和准确性,计算历元间隔 2)每个点上均采用强制对中装置,对中误差应 采用30秒,基线解算rms值控制在0.3以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学术研究 测绘技术装备季刊第9卷2007年第2期 5、采用了IGS天线改正模型,以削弱各天线相 坐标,即得到该点的坐标;同时解算WUHAN GPS跟 位中心的影响。 踪站点的坐标,以检查解算的正确性,并作方向约 平差采用星型独立基线构成的GPS网,固定GBG0束。 点的坐标:各独立基线的加权平均值加上GBG0点的 三期监测成果及精度(见表2、3) 表2三期监测成果精度(经、纬度及大地高)统计表 点号 第一期(cm) 第二期(cm) 第三期(cm) mL mB mH m1. ms mH mL mB mH GBG0 O.OO O.OO O.OO O.OO O.OO O.OO O.O0 O.OO O.OO GBG1 O.O2 O.O3 O.13 O.O2 O.O3 O.18 O.O2 O.O3 O.12 GBG1O O.O2 O.O3 0.14 O.O3 0.04 O.27 O.O3 0.04 O.17 WUHN O.O1 O.O2 0.O9 O.O2 O.O2 O.13 O.O2 O.O2 O.O8 J100 O.O2 O.O3 O.13 O.O2 O.O2 O.15 O.O3 O.O3 O.13 J3o3 0.02 0.02 O.13 0.02 0.03 0.18 0.O3 0.O3 0.15 表3 GPS基线相对精度统计表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高程方向 基线长度 mm+10一 mm+10一 mm+10一 mm+10一 第一期监测 O.99 O.26 O.81 O.83 4.21 O.98 O.83 0.8O 第二期监测 1.O2 O.51 O.67 O.91 4.24 2.27 O.92 0.66 第三期监测 1.O1 O.O2 1.21 0.07 4.47 1.15 O.99 0.2O 从列表精度可看出,三期监测基线解的精度优 周边GPS跟踪站4~7天联测的数据解算求出。 于1×10一,高程解算的精度优于5×l0一,各监测点 3、沉降监测必须选用双频GPS接收机和Chok 相对于基准点在高程方向的监测精度优于±3mm。监 Ring天线,应选用精密基线解算软件和IGS提供的 测表明江汉一洞庭湖平原区普遍存在沉降现象,年 精密星历。 平均沉降为5ram'--"10ram之间。 4、各监测点应具备良好的观测条件。当要求监 6结论和建议 测精度为±3mm(大地高,相对于基准点)时,对于 1、实线表明,GPS技术可以用于高精度的构造 50km---,100km边长,观测时段长应多于4昼夜。 沉降或地面沉降监测,监测精度可达±3mm(大地高, 5、GPS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应采用本文有关措 相对于基准点)。 施和方法,以保证监测精度。 2、沉降监测网基准点的起算坐标,必须采用与 参考文献 【1】徐绍铨等.GPS天线相位中心垂直方局偏差的研究,铁道勘察,2004年6月,第6-8页 【2】徐绍铨、李英冰.大气和内陆水负荷对GPS高程影响的研究,数字测绘技术与数字交通建设论文集.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5年4月,第14-16页. 【3】李英冰.固体地球的环境变化响应.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1 0月. 【4】徐绍铨等.江汉平原一洞庭湖平原区构造沉降GPS监测技术总结.2004年2月. 【5】徐绍铨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