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内外商品化猪伪狂犬病疫苗分类及特点

2022-12-05 来源:星星旅游
国内外商品化猪伪狂犬病疫苗分类及特点

张文通;魏凤;苗立中;李峰;沈志强

【期刊名称】《养猪》

【年(卷),期】2017(000)006

【总页数】2页(P119-120)

【作 者】张文通;魏凤;苗立中;李峰;沈志强

【作者单位】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6600;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 滨州 256600;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 滨州 256600;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 滨州 256600;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6600;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 滨州 2566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858.285.3

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以发热、奇痒(猪除外)及神经系统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1]。本病最早是由匈牙利学者Aujeszky在1902年发现。该病在欧洲、美洲、非洲及亚洲都有发生过的

文献报道。中国自1947年首次报道,目前已扩大到绝大多数省市。伪狂犬病的暴发,给畜牧业发展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疫苗免疫接种被认为是防控PR的有效手段,商品化疫苗的推广应用为有效防控中国PR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市场上PR疫苗的种类、毒株组成、病毒含量及生产厂家,以期为了解PR疫苗提供参考。

总体来看,当前已有4种PR商品化疫苗,由32家企业生产,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厂家有28家(截止到2017年7月24号,有批签发的生产厂家)。其中有3种PR商品化活疫苗: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ucharest株)及猪伪狂犬病活疫苗(HB-98株);1种商品化灭活疫苗: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鄂A株)。

猪伪狂犬病灭活苗(鄂A株)是由陈焕春等[2]从湖北某些猪场死亡新生仔猪脑及内脏中分离出来的,并经细胞培养、电镜形态观察、中和试验、病毒核酸型鉴定、动物试验、聚合酶联反应及核酸探针杂交等方法最终将分离到的毒株鉴定为猪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将分离的猪伪狂犬病病毒强毒(鄂A株)用BHK-21传代细胞培养,病毒的增值滴度即TCID50能够达到10-8.08/0.1 mL[1]。当BHK-21传代细胞培养猪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的TCID50达到10-6.5/0.1 mL时收获病毒,灭活后加入油乳剂而制成灭活苗。灭活苗的优点是安全性好,不存在潜伏感染的问题。灭活苗的缺点一是灭活抗原成分含量不高、灭活过程中主要抗原决定簇的丢失,因此需要多次进行免疫、加大免疫剂量及添加佐剂(佐剂可能对机体产生副作用);其二是不能将内源性蛋白抗原呈递给机体的免疫系统而不能诱导细胞毒T细胞反应,不能产生细胞免疫,而细胞毒T细胞反应在保护性免疫中起主导

作用;其三是不能在三叉神经等PRV潜伏组织中存在或增值,因此不能对潜伏感染进行有效预防或治疗。

猪伪狂犬病灭活苗(鄂A株)推荐的免疫程序为:使用前使疫苗平衡至室温并充分摇匀,颈部肌肉注射;仔猪断奶时每头2 mL,间隔28~42 d,加强免疫接种1次;母猪产前1个月免疫接种1次,种用公猪每年免疫2次,剂量为2 mL每次。免疫期为6个月。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中毒株是用Bartha株经过猪肾、鸡胚和鸡胚细胞反复传代致弱的1个弱毒株。

Bartha株于1961年由匈牙利学者Bartha分离、再经过鸡胚成纤维细胞传代致弱的一个疫苗毒株。该疫苗毒株由于反复传代,或其在某些诱(突)变剂的存在下,用高于通常的培养温度在细胞培养物上反复继代获得,其基因组的内部存在着多处的点突变以及一些基因的缺失,它是一种天然的基因缺失疫苗。在匈牙利及欧洲地区应用几十年,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近年来,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该疫苗株的遗传背景进行了分析发现,在该疫苗株的基因组中存在多个突变,在US区存在涉及gI、gE、11K、28K的多个基因片段缺失。UI区gC存在点突变,该点突变导致其免疫性能下降[3]。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生产的PR弱毒冻干疫苗(Bartha-K61株),是一种gI/gE双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由于该基因缺失而进一步阻断弱毒株回复毒力的可能性,所以大幅提高了这种弱毒苗的安全性。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因生产厂家不同,其病毒含量也不一样,普通苗其病毒含量在5 000

TCID50/头份以上,高效苗病毒含量在105.5TCID50~106.5TCID50/头份。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推荐免疫程序:肌肉注射;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稀释为每毫升含1头份;妊娠母猪及成年猪,每头2.0 mL;3月龄以上仔猪及架子猪,每头1.0 mL;乳猪,第1次接种0.5 mL,断乳后再接种1.0 mL。

伪狂犬病活疫苗(Bucharest株)中的毒株是将Bucharest株通过鸡胚成纤维细胞或鸡胚继代培养800代以上获得的弱毒疫苗株。经基因组的分析表明,Bucharest株在US区绝大部分的gE基因发生缺失[4]。该疫苗毒株的缺点如同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缺点一样。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ucharest株)病毒含量在104.0TCID50/头份以上。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ucharest株)用法与用量:3周龄以上猪,肌肉注射,按瓶签注明头份,用专用稀释液进行稀释,每头猪接种1头份(2 mL)。推荐接种程序:在3周龄或3周龄以上时进行;对于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应在母源抗体下降后(约8~12周龄时)进行。加强接种:对于种猪,每半年加强接种1次;对于怀孕母猪,可在怀孕40 d后进行加强接种。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HB-98株)是以陈焕春等分离的猪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为种毒,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手段研制出的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猪伪狂犬病活疫苗(HB-98株)。该疫苗缺失了猪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的TK基因、gG基因及gE基因[5]。

猪伪狂犬病病毒TK基因为猪伪狂犬病病毒的主要毒力病毒基因之一,控制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复制[6]。TK基因的缺失可以大幅降低病毒的毒力而不影响病毒在组织培养的增值。

猪伪狂犬病病毒gG蛋白为猪伪狂犬病病毒的非必需蛋白,不存在病毒粒子中[6]。猪伪狂犬病病毒编码的gG蛋白是一种趋化因子结合蛋白,由于gG蛋白与机体本身的趋化因子结合,使趋化因子不能发挥功能,导致机体不易或难以识别侵入的病毒。将gG缺失后消除了与机体本身的趋化因子结合的可能,游离的趋化因子能迅速识别病毒,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而且很快产生免疫反应(特别是细胞免疫),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试验证实缺失gG基因的疫苗能显著增强天然免疫应答。

猪伪狂犬病病毒gE蛋白为猪伪狂犬病病毒的非必需蛋白,但决定其毒力,并促进其进入猪中枢神经系统[6]。gE基因的缺失可降低病毒毒力及神经组织嗜性。因gE不是其增值所必需蛋白,因此可作为研制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的标记基因。缺失gE基因的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可以通过gE鉴别诊断方法区分野毒与疫苗毒,有利于根除猪伪狂犬病方案的实施。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HB-98株)其病毒含量105.0TCID50/头份以上。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HB-98株)推荐免疫程序为:PRV抗体阴性仔猪,在出生后1~3日龄滴鼻或肌注免疫,6~8周后加强免疫1次;具有PRV母源抗体的仔猪,在45日龄左右肌注免疫;经产母猪,每4个月免疫1次或产前14~21 d免疫1次;后备母猪,6月龄左右肌肉注射1次,间隔1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产前1个月左右再免疫1次;

种公猪每年春、秋季各免疫1次。

防制猪伪狂犬病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疫苗接种。目前商品化的猪伪狂犬病疫苗有灭活苗和基因缺失疫苗。灭活苗在安全性方面高于弱毒苗,缺点是不能在伪狂犬病病毒潜伏组织如三叉神经等中增值、对有潜伏感染的猪不能起到预防作用;如果猪伪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为阴性的猪场,可以使用灭活苗进行预防猪伪狂犬病病毒的侵袭。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毒力较弱、免疫原性较好并且有的具有缺失标记基因,能够建立配套的鉴别诊断方法,为根除猪伪狂犬病提供了可能;曾经感染过猪伪狂犬病病毒的猪场可以用基因缺失疫苗来控制疫情并淘汰野毒感染猪群。

【相关文献】

[1] 殷震,刘景华.动物病毒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988-1009.

[2] 陈焕春,方六荣,何启盖,等.猪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的分离鉴定[J].畜牧兽医学报,1998,29(2):156-161.

[3] 刘建华,李娜,仇华吉,等.伪狂犬病病毒Bartha-K61株UL49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5,27(4):269-272.

[4] 王全杰,张智明,戴秀莉,等.猪伪狂犬疫苗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8):40-42.

[5] 汤细彪,刘峰,谌磊,等.猪伪狂犬活疫苗(HB-98株)的分子特性与免疫效果

分析[J].兽医导刊,2011(6):42-43.

[6] 赵蕾,管宇,李坤林,等.伪狂犬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科学,2011,41(7):765-7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