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章节名称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及研究内容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 教学目 的要求 教学重点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2学时 高职高专 1.掌握兴奋性和适应性、阈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的概念。 2.学会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3.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兴奋性和适应性、阈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的概念,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兴奋性,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一、开场白,自我介绍 二、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5min开场白介绍 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一、生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什么是生理学?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的一分支。 教 医学生理学(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学 (二)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正常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过 (三)生理学的研究任务:研究正常状态下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程 (四)学习生理学的目的:掌握各种生理活动的发展、变化的规律。 与 生理学发展简史:(略) 内 二、生理学和医学的关系 容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实验,生理学实验可分为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生理学实验主要在动物身上进行。动物实验又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其中前者又可分为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 四、生理学研究的内容 1.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在于探索细胞及其所含生物大分子的活动规律。
- 1 -
20min
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主要研究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规律、调节机制授课方法及及其影响因素等。 时间分配 3.整体水平的研究:以完整的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在各种生理条 件下不同器官、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规律。 五、怎样学习生理学? 5min (一)学习生理学的指导思想: 医学是关系到生命、健康的科学,因此必须强调严谨性。 医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且发展很快;因此,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不 怕吃苦、不怕劳累,毕业了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抱有终生学习的态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当合格的医护人员。 (二)如何学好生理学? 深刻理解 注重联系(生活临床) 逻辑推理 空间思维 重视实验 证实理论 要积极思维、不要被动思维、更不要拒绝思维。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 一、新陈代谢 10min (一)概念:是指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 现自我更新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二)新陈代谢的过程: 1.合成代谢(同化作用):摄取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结构,储存能量。 2.分解代谢(异化作用):自身旧物质 排出体外 释放能量。 目的:实现自我更新 意义:新陈代谢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30min 二、兴奋性 概念:机体或活组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一)刺激与反应 1.刺激:是指被机体或组织感受到的各种环境变化。 刺激的种类:物理性刺激、化学性刺激、生物性刺激、社会心理性刺激 2.反应:指机体或活组织受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 (1)反应的两种表现形式: 兴奋:某种功能活动出现或加强; 抑制:某种功能活动减弱或停止。 (2)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刺激是原因,反应是结果。 (二)兴奋性与可兴奋组织 1.兴奋性的概念:机体或活组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可兴奋组织的概念:受到有效刺激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或组织。 3.有效刺激的条件: 任何刺激要使机体发生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足够的刺激强度 ②足够的刺激持续时间 ③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单位时间内强度变化的幅度)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2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三)衡量细胞兴奋性的指标 阈强度又称阈值或刺激阈是指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 1.兴奋性与阈强度的关系:两者呈反变关系 阈强度越小,兴奋性越高; 阈强度越大,兴奋性越低。 阈强度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 2.兴奋性的生理意义:任何组织、细胞或器官对刺激所发生的反应,都必须以兴奋性为前提;丧失了兴奋性的,机体与环境间的关系中断,生命也就结束。 三、生殖 概念:是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的功能。 生殖功能对种群的繁衍是必需的;因此,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1.生理学的概念 2.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3.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 生理学研究的内容 1.试述生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哪几个水平? 1.姚泰主编.生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5min 课堂 小结 复习思 考题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生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第一章 绪论 预习内容 第三节 生命活动与环境 第四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3 -
授课时间 第1周 第 2 次课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第一章 绪论 章节名称 第三节 生命活动与环境 第四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目 的要求 1.掌握兴奋性和适应性、阈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的概念,机体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重要意义,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和前馈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2.学会人体功能活动的三种调节方式。 3.了解生命活动与外环境。 教学重点 生活动的基本表现,人体功能活动的三种调节方式、生理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 教学难点 生活动的基本表现,人体功能活动的三种调节方式、生理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复习 新课教学内容: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三节 生命活动与环境 一、生命活动与外环境 (一)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性 外环境:机体整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例如:外界、大气环境。 人体与外环境之间存在两方面的关系: 1.人的活动对外环境的影响 2.外环境对人的作用 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的影响按性质可以分为: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例如:气温、气压、光照等。 2.社会环境是影响人体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二)适应性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1.适应性的概念:是指机体能够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其内部关系的生理特性。 2.适应性的生理意义:使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经常保持动态平衡,有利于机体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4 -
二、生命活动与内环境 授课方法及(一)机体的内环境 时间分配 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二)内环境的稳态 稳态(homeostasis),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意义: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四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的方式。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的基本类型: 1.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反射弧固定、数量有限、种族共有的、初级的神经活动。 2.条件反射:是产生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后天获得、反射灵活可变、数量无限、高级的神经活动。 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短暂、精确。 (二)体液调节: 是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方式。。作用方式包括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和神经分泌。 发挥调节作用的物质——激素 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持久、弥散。 (三)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自身调节的特点:局限、幅度有限、不很灵敏。 二、生命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 1.非自动控制系统: 2.反馈控制系统:控制部分发出指令控制受控部分的活动,而控制部分自身的活动又接受来自受控部分返回信息的影响。 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反馈。 (1)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减弱控制部分活动的调节方式。人体内较为多见。 例如:血压维持相对稳定、血糖浓度、体温调节等。 生理意义: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 (2)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的调节方式。。人体内不如负反馈多见。 例如:排便、排尿、分娩及血液凝固过程等。 生理意义:促使某种生理活动不断加强,并迅速完成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5 -
课堂 小结 1.内环境的概念及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2.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 3.正负反馈的举例 复习思 考题 1.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它有何生理意义? 2.机体对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相互之间关系怎样? 3.试述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预习内容 第一节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自学)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6 -
授课时间 第2周 第 1 次课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章节名称 第一节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自学) 教学目 的要求 1.掌握细胞膜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的方式、特点; 2.熟悉易化扩散的概念及特点;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区别; 3.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细胞的跨膜信号传导功能及细胞间信息传递方式及原理;细胞膜受体的功能。 细胞膜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的方式、特点;易化扩散的概念及特点;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区别;出胞与入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区别;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复习(2min) 新课教学内容: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概述: 机体的每个细胞都被一层薄膜所包被,称为细胞膜。细胞膜主要有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物质。Singer和 Nicholson于1972年提出的液态镶嵌模型,即膜的基架是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其中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1.脂质双分子层 (1)成分:膜脂质主要由磷脂、胆固醇和少量糖脂构成。 (2)结构:磷脂、胆固醇和糖脂都是一些双嗜性分子,这些分子以脂质双层的形式存在于质膜中,亲水端朝向细胞外液或胞质,疏水的脂肪酸烃链则彼此相对,形成膜内部的疏水区。 (3)特点:①流动性 ②稳定性 2.细胞膜的蛋白:表面蛋白和整合蛋白两类。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膜蛋白来实现的,膜蛋白的种类及含量越多,该细胞的功能也就越复杂。 3.细胞膜的糖类:细胞膜所含糖类甚少,主要是一些寡糖和多糖链,它们以共价键的形式和膜脂质或膜蛋白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结合于糖脂或糖蛋白上的糖链仅存在于膜的外侧,通常具有受体或抗原的功能。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7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一、单纯扩散 授课方法及(一)概念: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时间分配 扩散的过程,称为单纯扩散。如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的跨膜转运。 (二)影响因素:膜内外物质浓度差、电压差 膜的通透性 (三)特点:高浓度→低浓度 不耗能 二、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 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 特点:①顺浓度差;不需细胞消耗能量 ②需要特殊膜蛋白的帮助 分类: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 (一)载体易化扩散 转运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等 转运特点:结构特异性 饱和现象 竞争性抑制 (二)通道易化扩散: 转运物质:无机离子、水 转运特点:离子选择性和门控性 分类:根据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离子通道通常可分为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以及机械门控通道等。 (三)原发性主动转运: 特点:1.在物质转运过程中,细胞要代谢供能; 2.物质转运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 在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离子泵是钠-钾泵(sodium potassium pump),++简称钠泵,也称Na-K -ATP酶。 钠泵的主要功能包括: +1.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 2.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 +3.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 4.钠泵活动造成的跨膜浓度梯度,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前提条件; 5.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位,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 (四)继发性主动转运:如葡萄糖在小肠黏膜上皮的主动吸收,就是由+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和钠泵的耦联活动而完成的。 三、出胞和入胞 出胞和入胞主要是依靠细胞本身的活动来完成的,也需要细胞代谢供能。 第二节 细胞膜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自学) 一、离子通道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二、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三、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 8 -
课堂小结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的方式 2.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复习思 考题 1.简述细胞膜有哪些生理功能? 2.举例说明细胞膜的各种物质转运形式。 3.试比较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异同。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预习内容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9 -
授课时间 章节名称 第2周 第 2 次课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教学目 的要求 1.掌握极化、去极化、超极化和复极化概念,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和阈电位的概念、生物电产生原理; 2.熟悉动作电位的特点;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3.了解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和形成的离子机制。 2.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复习(2min) 新课教学内容: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概念:组织细胞无论在安静状态或活动状态都存在电的活动,称为生物电现象。因主要发生在细胞的两侧,故又称为跨膜电位,简称膜电位,主要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一、静息电位 1.静息电位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称为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2)特征:①通常是平稳的直流电位; ②不同细胞静息电位的数值可以不同,并且只要细胞未受刺激、生理条件不变,这种电位将持续存在。 (3)注意: ①平稳的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 ②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的过程或状态称为超极化; ③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的过程或状态称为去极化或除极化; ④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如进一步变为正值,则称为反极化,膜电位高于零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 ⑤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10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2.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授课方法及++(1)机制: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非常接近于K的平衡电位。 时间分配 (2)影响静息电位的因素: +①细胞外K浓度的改变; ++②膜对K和Na的相对通透性; ③钠泵活动的水平,如活动增强将使膜发生一定程度的超极化。 二、动作电 1. 静息电位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 (2)组成:在神经纤维上,其主要部分表现为尖峰状的电位变化,称为锋电位;锋电位具有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动作电位的标志。在锋电位后出现的膜电位低幅而缓慢的波动,称为后电位;后电位又分为负后电位(后去极化)和正后电位(后超极化)。 (3)特征:①动作电位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② “全或无”特性; ③不衰减性传播; ④连续刺激不融合。 2.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1)前提: 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均衡 (2)机制: 细胞受刺激时对Na+的通透性增加 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 +1)锋电位的上升支:接近于Na的平衡电位。 +2)锋电位的下降支:是K外流所致。 +3)后电位:负后电位一般认为是在复极时迅速外流的K蓄积在膜外侧+附近,暂时阻碍了K外流所致;正后电位一般认为是生电性钠泵作用的结果。 (3)阈电位:能进一步诱发动作电位的去极化的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3.动作电位的传播:在无髓鞘神经纤维和肌纤维等细胞上,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播。在有髓鞘神经纤维上,局部电流仅在郎飞结之间发生,这种传导方式称为跳跃式传导,传导快且“节能”。 四、局部电位 +1.概念:当去极化的刺激很弱时,Na通道并未被激活,仅在膜的局部产生+电紧张电位;当去极化刺激稍强时,可引起少量的Na通道激活和内向离子电流,在受刺激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膜的去极化,与电紧张电位叠加,这种产生于膜的局部、较小的去极化反应称为局部反应,产生的电位称为局部电位。 2.特点:①等级性;②电紧张传播,其随传播距离增加而逐渐衰减;③没有不应期。 五、可兴奋细胞及其兴奋性 1.兴奋性和可兴奋细胞:兴奋性是指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已被看作是动作电位的同义语或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凡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称为可兴奋细胞。一般认为,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腺细胞都属于可兴奋细胞。 2.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 11 -
课堂 小结 1.极化、去极化、超极化和复极化概念,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和阈电位的概念、生物电产生原理。 2.动作电位的特点;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复习思 考题 1.简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2.动作电位有何特点?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预习内容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12 -
授课时间 章节名称 教学目 的要求 第3周 第 1 次课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1.掌握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机制,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2.熟悉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3.了解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教学重点 2.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 3.肌肉前、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1. 终板电位的产生 教学难点 2.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 3.长度-张力曲线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骨骼肌细胞收缩的引起和收缩机制 (一)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1.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结构:接头前膜、接头后膜(即终板膜)和接头间隙 2.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 AP→接头前膜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囊泡移动、融合→出胞作用→Ach释放→ACh与后膜N-型ACh受体结合,通道开放→Na+内流→终板电位→肌膜Na+通道开放→AP 终板电位及微终板电位 Ach的释放:量子式释放 Ach的灭活:胆碱脂酶(被新斯的明抑制) N-型受体阻断剂:箭毒、á-银环蛇毒 3、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时间延阁 (3)易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4)是1对1的传递 二、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图) 1.肌原纤维
- 13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明带:长度可变,其正中的暗线为Z线 授课方法及 暗带:长度固定,正中相对透明区为H带, H带中央的暗线称为M线。 时间分配 2.肌小节:两条Z线间的区域,长度=1/2明带 + 暗带 (1.5~3.5μm ) (二)肌管系统(图) 1.横管:由胞膜向内凹入形成。 2.纵管(肌浆网): 三联管:由每一横管和来自两侧肌小节的纵管终末池构成 2+ 作用:把横管传来的信息和终池Ca释放联系起来 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把肌细胞的兴奋和收缩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程三个步骤:(图) (1)肌膜动作电位经横管传向肌细胞的深处 甘油高渗任氏液可破坏横管系统 (2)三联体处的兴奋传递 2+2+2+ 横管膜兴奋→终末池Ca通道开放→Ca进入肌浆→Ca与肌钙蛋白结合→肌丝滑行→肌收缩。 2+3.肌浆网对Ca的释放和回收 2+释放:AP使终池膜Ca通道开放 回收:钙泵作用 (三)骨骼肌细胞的收缩机制——肌丝滑行学说 肌丝滑行学说:肌细胞收缩时肌原纤维缩短,是细肌丝向粗肌丝中间滑行的结果。 1.肌丝的分子结构 (1)粗肌丝 (2) 细肌丝(图) 2.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图) ATP的作用:提供能量、使横桥脱离 三、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1.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 2.单收缩与单收缩的复合 四、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1.前负荷长度-张力曲线 (图) 前负荷:肌肉在收缩前就作用于肌肉的负荷,将肌肉拉长于某一状态。 最适初长度:使肌肉收缩时产生最大张力的初长度。 最适前负荷:产生最适初长度的前负荷。 在最适初长度和前负荷时,肌张力最大,收缩速度最快,缩短的长度最大,横桥与细肌丝结合最多,作功效率最高。(图) 2.后负荷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张力-速度曲线(图) 后负荷:肌肉开始收缩时遇到的负荷。 后负荷愈大,产生张力愈大,肌肉缩短的速度及缩短的长度愈小。 适度的后负荷(百分之三十最大张力处)才能获得肌肉作功的最佳效率。 3、肌肉收缩能力 指与前、后负荷无关的肌肉本身的收缩能力,即肌肉内部的功能状态。
- 14 -
课堂 小结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机制,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2.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3.了解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 复习思 考题 1.兴奋是如何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的? 2.横桥有何特性?其在肌丝滑行中有何作用? 3.试比较单收缩与复合收缩的特点及意义。 4.将青蛙的神经立体后,将其浸泡在葡萄糖溶液中,其动作电位如何变化?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第三章 血液 预习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浆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15 -
授课时间 第3周 第 2 次课 第三章 血液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章节名称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性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1.掌握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及其生理意义;红细胞的功能、生理特教学目 的要求 2.熟悉血液在内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红细胞生成的原料及影响红细胞成熟的因素 3.了解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等渗、低渗、高渗及等张溶液;红细胞的数量、形态与功能。 1.红细胞比容; 教学重点 2.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的形成及其意义; 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和血沉; 4.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教学难点 教材 1.血浆渗透压的产生,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 2.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第三章 血液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是沟通各部分组织液以及和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教 血液的功能:1.运输功能 学 2.缓冲酸碱功能 过 3.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程 4.生理止血功能和机体防御功能 与 内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二.血浆的化学成分 2.低分子物质 3.血浆蛋白
- 16 -
导课 2分钟 5分钟 3分钟 30分钟 容 1.水,O2,CO2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 (二)血液的粘度 (三)血浆渗透压 1.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①渗透现象(图示:渗透现象) ②渗透压 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作用 ①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是Na,Cl形成。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是白蛋白形成。 生理作用: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及血容量。 (图示:血浆渗透压的对水平衡的调节) (四)血浆的pH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一.造血过程的调节 1.血细胞的分化过程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2.造血过程的调节 二.红细胞生理(35min) (一)红细胞的数量与形态 1.数量 2.形态结构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 1.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1)红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 (2)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①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②红细胞沉降率 ③影响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因素 (4)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指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 (图示:红细胞在不同渗透压溶液中的形态) 2.红细胞的功能 (三)红细胞的生成调节 1.红细胞生成所需的原料 基本原料:蛋白质和铁 辅助因子:叶酸和维生素B12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图示:EPO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反馈环) (2)雄激素
- 17 -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5分钟 2分钟 15分钟 18分钟 生理作用: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
课堂 小结 1.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及其生理意义;红细胞的功能、生理特性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2.血液在内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红细胞生成的原料及影响红细胞成熟的因素 1.水分子的移动与渗透压有何关系? 复习思 考题 2.简述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意义。 3.贫血或缺氧时红细胞生成增加的机理是什么? 4.给患者输10%葡萄糖注射液时候患者为什么会有血管疼痛感觉?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第三章 血液 预习内容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18 -
授课时间 第4周 第 1 次课 第三章 血液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章节名称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教学目 的要求 教学重点 2.熟悉生理性止血过程。 1.掌握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功能;凝血过程,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系统。 3.了解白细胞的分类及数量,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凝血因子;影响凝血的因素 1.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功能; 2.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系统。 教学难点 血液凝固,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过程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三、白细胞生理 (一)白细胞的数量与分类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1.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 教 学 (2)嗜酸性粒细胞 (3)嗜碱性粒细胞 导课 2分钟 5分钟 5分钟 过 2.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 程 3.淋巴细胞 与 内 容 (三)白细胞的生成和调节 (四)白细胞的破坏 四.血小板生理 (一)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二)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 (三)血小板的破坏
- 19 -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一.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出血时间:用小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然后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这段时间就叫做出血时间。正常为1-3分钟。 生理性止血过程 血管挛缩 血小板血栓的形成 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与维持。 (一)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粘附 2.聚集 (1)ADP (2)血栓烷A2 (3)胶原 (4)凝血酶 3.释放 (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1.生理性止血功能 2.参与凝血 3.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4.参与纤维蛋白的溶解: 二.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1.凝血因子 (表:主要的凝血因子) 2.凝血过程 (图示:凝血过程示意图)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生成 ①内源性途径 ②外源性途径 (2)凝血酶的生成 (3)纤维蛋白的生成 凝血过程小结: 1.整个血液凝固过程是一个瀑布式的连锁反应,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激活,最终生成纤维蛋白的过程。 2.血液凝固过程中,只在第一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时,有内源性途径与外源性途径两种形式。此后,两条途径归于统一,以相同的方式生成凝血酶和纤维蛋白。 3.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都必须有凝血因子进行催化作用的场所——磷脂表面,同时都必须要有Ca参与,将各凝血因子连接到磷脂表面发生反应。 调节蛋白FⅧ、组织因子的存在使反应过程大大加快。
- 20 -
2+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1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38分钟
课堂 小结 1.掌握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功能;凝血过程,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系统。 2.熟悉生理性止血过程。 3.了解白细胞的分类及数量,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凝血因子;影响凝血的因素 1.血小板有何生理功能? 复习思 考题 2.比较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 3.从生理角度试述慢性肝病后期(如肝硬化等)伴有胆道阻塞的病人为何易于出血? 4.外科手术中经常使用温水纱布压迫切口止血的原理是什么?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预习内容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动周期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21 -
授课时间 章节名称 第4周 第 2 次课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1.掌握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及心室内压力、容积和瓣膜活动的变化。衡量教学目 的要求 心泵功能的指标。心脏泵功能的调节(前负荷)。 2.熟悉心动周期中房内压的变化。 3.了解心音的形成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重点 心脏泵血的过程及心室内压力、容积和瓣膜活动的变化。 教学难点 心脏泵血的过程及心室内压力、容积和瓣膜活动的变化。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一)心动周期 1.概念: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 2.心率与心动周期的关系:心动周期是心率的倒数。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以左心室为例) 注意①各期的房内压、室内压和动脉压高低;②各期瓣膜的启闭;③血流方向。 1.心室收缩期 (1)等容收缩期: (2)射血期:包括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 2.心室舒张期 (1)等容舒张期 (2)心室充盈期:包括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 四、心音 (一)概念:心音是在胸壁的一定部位用听诊器听到的一些随心动周期而规律变化的声音,主要由心肌收缩、瓣膜启闭和血流变速和撞击引起的振动所产生。 (二)心音听诊的意义:判断瓣膜的功能状态、心律、心率。 (三)心音的成分:正常心脏在一次搏动过程中可产生四个心音。 导课 2分钟 30分钟 - 22 -
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出现时间 成因 心音特点 听诊部位 意义 第一心音 心缩期(标志心室开始收缩) 房室瓣突然关闭引起的振动、 射血使大动脉扩张并产生涡流 音调低,历时较长 心尖区 反映心室收缩力量 第二心音 心舒期(标志心室开始舒张) 动脉瓣关闭引起的振动、 血流撞击大动脉根部 音调高,历时较短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听诊区 反映动脉压的高低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二、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一)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1.每搏输出量:是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的血液量,简称为搏出量。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约为70ml。它是衡量心脏功能的一项基本指标。 2.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之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人 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 (二)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 1.每分输出量: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又称心输出量。即:心10分钟 输出量=搏出量×心率。正常成年男性安静状态下约为4.5~6L/min。它是衡 量心脏功能的一项基本指标。 22.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m)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在安静和 空腹时测得的心指数为静息心指数,可作为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的评定指标。 (三)心脏作功量 三、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一)前负荷: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称为前负荷。 (二)后负荷:指心室射血时遇到的阻力,即大动脉血压。当其他因素不 变时,动脉血压升高,射血期缩短,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减少;反之, 大动脉血压降低有利于心室射血。 (三)心肌收缩能力 影响心肌收缩能力常常是药物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另外,神经、体液因素也起一定调节作用。 (四)心率 四、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心泵功能储备或心力储备。正常健康成年人剧烈运动时可达25~30L/min。 1.搏出量储备: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之差,两者都有一定的储备量,共同构成搏出量储备。 (1)舒张期储备:因心室腔不能过分扩大,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只能从125ml增加至140ml,所以舒张期储备较小,只有15ml左右; (2)收缩期储备:心脏在最大程度收缩时,可使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少至15~20ml,收缩期储备可达35~40ml。 2.心率储备:充分动用心率储备,可使心率比静息时加快2~2.5倍,在保持搏出量不变时,可以使心输出量增加2~2.5倍。但是当心率过快超过160~180次/分时,由于心室充盈期明显缩短,将使搏出量和心输出量减少。 18分钟 - 23 -
1.掌握心动周期的概念。 课堂 小结 2.掌握心脏泵血的过程及心室内压力、容积和瓣膜活动的变化。了解心动周期中房内压的变化。 3.了解心音的形成及其临床意义 4.掌握衡量心泵功能的指标,掌握心脏泵功能的调节(前负荷)。 1.反应、反射、反馈有何区别? 2.试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作用、特点及意义。 复习思 考题 3.举例说明前馈控制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4.要引起组织或细胞反应,刺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试述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 6.试述生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 7. 影响心脏泵血的因素有哪些?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预习内容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和生理特性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24 -
授课时间 章节名称 教学目 的要求 第5周 第 1 次课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和生理特性 1.掌握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和心肌细胞电生理 2.熟悉ECG的正常值及生理意义 3.了解ECG的原理 教学重点 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和心肌细胞电生理 教学难点 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和心肌细胞电生理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授课对 象分析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和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主要根据组织学和电生理学特点分为两类: 1.普通心肌细胞:包括心房肌细胞和心室肌细胞,也称为工作细胞。 2.特殊心肌细胞:包括窦房结细胞和浦肯野细胞,也称为自律细胞。 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以心室肌为例) 1.静息电位:数值:约-80~-90mV; +形成机制:类似骨骼肌和神经细胞,主要是K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 特点:为快反应动作电位;去极过程和复极过程不对称,分0、1、2、3、4期。 1)去极化过程(0期):膜内电位由-80~-90mV迅速上升至+30mV,耗时1~2ms。 +0期由钠通道(INa通道)开放和Na内流所引起。 2)复极化过程(1、2、3期):慢而复杂,历时200~300ms。 ①1期(快速复极初期):膜内电位由+30mV迅速下降到0mV左右,耗时约10ms,与0期合称为锋电位。 +1期的产生机制是K外流。 ②2期(平台期):膜内电位稳定在0mV左右,耗时约100~150ms。 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心肌细胞区别于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 ③3期(快速复极末期):膜内电位由0mV左右较快复极到-90mV,耗时约100~150ms。 - 25 -
3期的形成是由于L型钙通道关闭、内向离子流减弱,而外向IK电流进一授课方法及步增强并出现再生性循环。 时间分配 3)静息期(4期):膜内电位恢复并稳定在静息电位(-80~-90mV)。 2.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3期复极化末达到的最大复极电位不稳定,会立即发生4期自动去极化,当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时,将引起一次新的动作电位的爆发。 (1)窦房结P细胞 1)动作电位的特点:① 由0、3、4期组成,没有明显的1、2期;② 最大复极电位-70mV;③ 阈电位-40mV;④ 0期去极化幅度小、时程长、速率慢;⑤ 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于浦肯野细胞。 2)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2+①0期:Ca内流。 +②3期:K外流(IK通道)。 ③4期:是外向离子流减弱和内向离子流增强的结果。 (2)浦肯野细胞 1)动作电位的特点:① 0、1、2、3期与心室肌相似,但时程长(约400ms);② 最大复极电位-90mV,阈电位-70mV;③ 4期不稳定,可自动除极化,达阈教 电位后自动兴奋,产生动作电位。 4期形成机制:① 逐渐衰减的IK(作用小);② 逐渐增强的If(为主)。 学 2)心室肌细胞与窦房结细胞跨膜电位的不同点: 过 程 与 内 容 静息电位/最大复极电位值 阈电位 0期去极化速率 0期结束时膜电位值 去极幅度 4期膜电位 跨膜电位分期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心室肌细胞 静息电位-70~-90mV -70mV 迅速 +30mV 大(120mV) 稳定 分0、1、2、3、4期 窦房结细胞 最大复极电位-70mV -40mV 缓慢 0mV左右 小(70mV) 不稳定,可自动去极化 分0、3、4期 心肌细胞具有四大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前三种为电生理特性,收缩性为机械特性。 1.兴奋性:高低可用刺激阈值来衡量。阈值高表示细胞较难兴奋,兴奋性低;阈值低表示细胞较易兴奋,兴奋性高。 (1)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有效不应期: 有效不应期包括:①绝对不应期② 局部反应期。 2)相对不应期: 3)超常期 (2)兴奋的周期性变化与心肌收缩活动的关系 1)不发生强直收缩: 2)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 26 -
2.自动节律性: (1)心脏的起搏点:窦房结P细胞为起搏细胞,是正常起搏点。 窦房结控制潜在起搏点的机制: 1)抢先占领: 2)超速驱动压抑: (2)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1)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的差距 2)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 3.传导性:传导性是指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或特性。传导性的高低可用兴奋的传播速度来衡量。 4.收缩性 (1)心肌收缩的特点 1)同步收缩: 2)不发生强直收缩: 2+3)对细胞外Ca有依赖性: (2)影响心肌收缩的因素:包括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以及细2+胞外Ca浓度等都可以影响心肌的收缩。 三、体表心电图 心电图是将心电图机的测量电极置于体表的一定部位,所记录到的心脏兴奋过程中所发生的电变化的波形。 正常心电图各波和主要间期的意义: P波: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 QRS波群:左右两心室的去极化过程。 T波:两心室的复极化过程。 U波:可能与浦肯野纤维网的复极化有关。 PR(PQ)间期:从P波起点到QRS波起点。表示从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的时间,也称为房室传导时间。 PR段:从P波终点到QRS波起点。表示兴奋在房室交界区的传导非常缓慢,形成的综合电位一般记录不到,故P波之后曲线回到基线水平。 QT间期:从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表示心室肌开始除极到复极完成所经历的时间。 ST段:从QRS波终点到T波起点。表示心室各部分都处于去极化状态(相当于动作电位的平台期),各部分之间电位差很小,基本为一等电位线。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27 -
课堂 小结 1.熟悉ECG的正常值及生理意义 2.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和心肌细胞电生理 1.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有什么特点? 复习思 考题 2.心肌细胞具备些什么特性? 3.如何给患者打心电图? 4.简述生物电在心脏的传导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预习内容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三节 血管生理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28 -
授课时间 章节名称 第5周 第 2 次课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三节 血管生理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教学目 的要求 1.掌握动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动脉血压测量方法 2.熟悉静脉血压及其临床应用 3.了解各种血管及其重要生理作用 教学重点 动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动脉血压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动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动脉血压测量方法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三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弹性储器血管:大动脉。 2.分配血管:将血液输送至各器官组织。 3.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构成主要的外周阻力,维持动脉血压。 4.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控制其后的毛细血管的关闭和开放。 5.交换血管:是血管内血液和血管外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6.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通过舒缩改变毛细血管前阻力和毛细血管后阻力的比值,从而改变毛细血管血压,影响体液在血管内和组织间隙的分配情况。 7.容量血管:容纳全身循环血量的60~70%,起血液储存库作用。 8.短路血管:与体温调节有关。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1.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血流量:指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也称容积速度。 血流速度:即血液中的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线速度。 层流和湍流: 层流:指液体中每个质点的流动方向都与血管的长轴相平行,且血管轴心处的流速最快,越靠近管壁,流速越慢。此时,层流时适用泊肃叶定律。 湍流:血流速度加快到一定程度时,血流中各个质点的流动方向不一致,产生漩涡。湍流情况下泊肃叶定律不再适用。在血流速度快,血管口径大,血液粘滞度低时,容易产生湍流。 - 29 -
2.血流阻力: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 授课方法及3.血压(blood pressure):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时间分配 侧压力,即压强。血压的单位为帕(Pa),通常用千帕(kPa)表示,习惯上也 用毫米汞柱(mmHg)表示。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1.动脉血压 (1)动脉血压的形成: 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 1)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充盈 2)心脏射血和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 3)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储器作用: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心室收缩中期所达到的动脉血压的最高值(100~120mmHg)。 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所达到的动脉血压的最低值(60~80mmHg)。 脉压=收缩压-舒张压,简称脉压,约为30~40mmHg。 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的动脉血压平均值,约为100mmHg。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脏搏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 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是影响舒张压的最重要因素。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2.动脉脉搏: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发生周期性的波动,引起动脉血管壁扩张与回缩的起伏搏动,称为动脉脉搏。 动脉脉搏波沿动脉壁波浪式向前传播时的特点表现在:①传播速度远远快于血流速度; ②大动脉的可扩张性最大,传播速度最慢,而老年人动脉壁弹性降低,传播速度加快;③微动脉后的脉搏搏动明显减弱,到毛细血管段,脉搏已基本消失。 四、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 1.静脉血压 (1)中心静脉压(CVP):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约为4~12cmH2O。 临床意义:反映心脏射血功能(心功能)和静脉回心血量(循环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中心静脉压升高多见于输液过多、过快或心脏射血功能不全)。 (2)外周静脉压:指各器官静脉中的血压。 2.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血管系统中的血液受重力影响所产生的静水压与体位有关,各部分血管的静水压的高低,取决于该血管所处的位置与右心房水平之间的垂直距离。 3.静脉血流 (1)静脉对血流的阻力: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很小,仅占整个体循环总阻力的15%。静脉在循环系统中主要起血液储存库的作用;微静脉起着毛细血管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30 -
后阻力血管的作用,主要影响毛细血管血压。 授课方法及(2)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单位时间内的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时间分配 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的差值,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所以影响静脉回心血 量的因素有: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2)心脏收缩力量 3)体位改变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5)呼吸运动 五、微循环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实现物质交换的场所。 1.微循环的组成 (1)组成: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部分组成。 (2)微循环的三条途径及其作用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作用: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2)直捷通路 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 作用:主要功能不是物质交换,而是使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而进入静脉(骨骼肌组织的微循环中较多见)。 3)动-静脉短路、 组成: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作用:调节体温(在皮肤、皮下组织分布较多)。 2.毛细血管壁的结构特点:①结构简单;②通透性大,内皮细胞之间存在裂隙;③数量巨大。 六、组织液的生成 1.组织液的生成 促使血浆从毛细血管滤过的力量包括毛细血管血压(Pc)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πi);促使液体从血管外重吸收进入的力量有血浆胶体渗透压(πc)和组织液静水压(Pi)。因此形成组织液的动力——有效滤过压(EFP)可表示为: EFP=(Pc+πi)-(πc+Pi) 毛细血管动脉端的EFP为正值,可促进液体滤出毛细血管成为组织液;而毛细血管静脉端的EFP为负值,可促进组织液的重吸收。 2.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1)有效滤过压(2)毛细血管通透性(3)淋巴回流 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1.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每小时约有120ml淋巴液进入血液循环,每天约2~4L。 2.淋巴的生理功能:①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②运输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质;③清除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及组织中的红细胞和细菌等;④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⑤淋巴结起防御屏障的作用。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31 -
课堂 小结 1.静脉血压及其临床应用 2.动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动脉血压测量方法 复习思 考题 1.什么是血压? 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3.老年人为什么要缓慢起床?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第四章 血液循环 预习内容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 器官循环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32 -
授课时间 第6周 第 1 次课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章节名称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 器官循环 教学目 的要求 1.掌握心血管的体液调节 2.熟悉心血管的神经调节 3.了解器官循环 教学重点 心血管的神经调节,心血管的体液调节。 教学难点 心血管的体液调节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1)心脏的神经支配: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有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支配部位: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心室肌。 作用受体:心肌细胞膜上的β1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作用效果:正性变时作用,即心率加快; 正性变力作用,即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正性变传导作用,即房室传导加快。 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激动心肌细胞膜上L型钙通道和If通道而起作用。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支配部位: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只有少量纤维支配心室肌。 作用受体:心肌细胞M受体。 作用效果:负性变时作用; 负性变力作用; 负性变传导作用。 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激活心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依赖性钾通道(IKACH)使+K外流增加、抑制L型钙通道和If通道而发挥作用。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33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3)支配心脏的肽能神经元:心脏中还受多种肽类神经纤维的支配,其释授课方法及放的肽类递质也可能参与心脏及冠状血管的活动调节,肽能神经元释放的递质时间分配 主要包括:神经肽Y、血管活性肠肽(VIP)、内源性阿片肽(EOP)、降钙素基 因相关肽(CGRP)。 (2)血管的神经支配: 1)缩血管神经纤维:缩血管神经纤维都是交感神经纤维,故称之为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其节后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α受体结合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强),亦可与β2受体结合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弱)。 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的功能特点:①兴奋时主要引起缩血管效应;②在安静状态下,持续地发放低频冲动(1~3次/分),以维持血管平滑肌一定程度的收缩状态,称为交感缩血管紧张(sympathetic vasomotor tone);③几乎支配所有血管,但在不同器官密度不同:皮肤、粘膜>骨骼肌、内脏>心、脑血管,在同一器官密度也不同:动脉>静脉;④绝大部分血管只受该神经的单一支配,通过交感缩血管紧张的增强或减弱来调节外周阻力。 2)舒血管神经纤维:舒血管神经纤维在分布上较局限,对全身血压的影响一般较小。可分以下几种: ①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②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③脊髓背根舒血管神经纤维 ④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 2.心血管中枢:是指与控制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 (1)延髓心血管中枢:位于延髓腹外侧区,是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延髓心血管神经元包括心迷走神经元和控制心交感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活动的神经元,其紧张性活动分别称为心迷走紧张、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 (2)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 主要存在部位:延髓以上的脑干部分以及下丘脑、大脑和小脑。 主要作用:根据不同的环境刺激或机能状况,对心血管活动和机体其他功能之间进行更为复杂的整合,使心血管反应与机体所处的状态相协调,以满足机体当时的主要机能活动的需要。 3.心血管反射 (1)压力感受性反射也称为减压反射 1)动脉压力感受器 存在部位:颈动脉窦、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 适宜刺激:动脉壁的被动扩张、牵拉。 对血压的感受范围:60~180mmHg(8.0~24.0kPa)。 2)传入神经和中枢联系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神经→舌咽神经→延髓孤束核;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主动脉神经→迷走神经→延髓孤束核。 传入冲动到达孤束核之后,通过延髓内的神经通路,最终使心迷走紧张增强;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降低。 3)反射效应:该反射为典型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当动脉血压升高时,来自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传入延髓孤束核后,最终引起心迷走紧张加强,而心交感紧张及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结果使心脏的活动
- 34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动脉血压回降;反授课方法及之,当血压降低时可使血压回升。因此该反射起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 时间分配 4)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学意义: ①通过快速调节,经常使血压保持相对稳定; ②维持脑、心正常血流量。 (2)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1)心肺感受器(cardiopulmonary receptor) 存在部位:心房、心室和肺循环大血管壁。 适宜刺激:①机械牵张,如压力增高或血容量增多;②化学物质,如前列腺素、缓激肽等。 2)传入神经:迷走神经。 3)反射效应:感受器受刺激时,反射效应是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紧张降低、心迷走紧张加强,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降低,故血压下降;同时,还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使肾排水排钠量增加,血容量减少。 4)意义:可直接调节血压,也可通过间接调节血量、体液量及其成分而影响血压。 (3)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1)化学感受器 存在部位: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适宜刺激: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缺O2、CO2分压增高、H浓度增加) 2)反射效应:①主要是调节呼吸功能,使呼吸加深加快;②在缺氧、窒息、失血、动脉血压过低和酸中毒等情况下,可出现血压升高的心血管效应,这是由于呼吸加深加快,可反射性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同时由于骨骼肌和内脏的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因此会使血压升高。 3)意义:保证了心、脑等重要器官在缺氧等情况下有足够的血流量供应。 二、体液调节 体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是激素)可作用于心肌和血管平滑肌,以对其活动产生调节和影响,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体内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正常情况下,RAS对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发育,心血管功能稳态、电解质和体液平衡的维持,以及血压的调节均有重要作用。 2.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二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β1受体 (心肌) 肾上腺素 ++++ α受体 β2受体 作 用 特 点 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 +++ 高,总的外周阻力变化不大 外周阻力增大,血压明显去甲肾上腺素 +++ ++++ + 升高,反射性心率减慢 (皮肤内脏) (骨骼肌肝脏) 所以临床应用时肾上腺素常作为强心剂,而去甲肾上腺素常作为升压剂。 3.血管升压素(VP,也称抗利尿激素):
- 35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血管升压素的主要作用: 授课方法及①抗利尿效应 时间分配 ②升压效应(超生理剂量时): 生理意义:在禁水、失水、失血等情况下释放量增加,主要对细胞外液量进行调节,进而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动脉血压的稳定。 4.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5.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6.心房钠尿肽 三、局部血流调节 1.代谢性自身调节: 2.肌源性自身调节: 第五节 器官循环 一、冠脉循环 1.冠脉循环的解剖特点 2.冠脉循环的血流特点 (1)途径短,血流快。 (2)血压较高:因直接开口于主动脉根部。 (3)血流量大 (4)耗氧量大 (5)血流量随心动周期波动 3.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1)心肌代谢水平的影响(主要因素) (2)神经调节 (3)激素的调节 二、肺循环 1.肺循环的生理特点 (1)血流阻力小、血压低 (2)血容量变化大 (3)毛细血管血压低,有效滤过压为负值。 2.肺循环血流量的调节 三、脑循环 1.脑循环的特点 (1)血流量大,耗氧量高,同时脑组织对缺氧特别敏感,耐受性差。 (2)由于颅腔容积固定,脑血管舒缩受到限制,故脑的血流量变化小。 (3)存在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起屏障作用,严格限制物质进入脑组织。 2.脑血流量的调节 (1)脑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2)CO2和低氧对脑血流量的影响 (3)神经调节 3.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 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对于保持脑组织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稳定和防止血液中有害物质进入脑内,均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 36 -
课堂 小结 1.心血管的体液调节 2.心血管的神经调节 复习思 考题 1.在动物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有何变化?其机制如何? 2.压力感受性反射是如何进行的?有何特点和生理意义? 3.电刺激家兔迷走神经向心端(外周端)引起动脉血压变化的机制是什么? 4.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对动脉血压有何影响?为什么?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第五章 呼 吸 预习内容 第一节 肺通气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37 -
授课时间 第6周 第 2 次课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第五章 呼 吸 章节名称 第一节 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动力 教学目 的要求 教学重点 1.掌握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原理。 2.了解了解呼吸的意义及呼吸的基本过程。 1.肺通气的动力:肺内压与胸内压的概念、形成、呼吸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2.肺通气阻力:肺泡表面张力、肺表面活性物质、肺顺应性,非弹性阻 力。 1.肺通气的动力:肺内压与胸内压的概念、形成及意义。 2.肺通气阻力:肺泡表面张力、肺表面活性物质、肺顺应性,非弹性阻 力。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教学难点 教材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第五章 呼吸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一、概念: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respiration)。 二、呼吸的全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 1.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2.气体运输; 3.内呼吸,即组织换气,有时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其主要意义就是排出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多的 CO2,补充消耗的O2。 三、肺通气的结构基础(PTT演示) (一)呼吸道 (二)肺泡 (三)胸廓
- 38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第一节 肺通气 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通气的原理 气体进出肺取决于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和阻止气体流动的阻力的相互作用,动力必须克服阻力,才能实现肺通气。 气体进出肺取决两方面因素: 动力:气压与肺内压之间的压力差; 阻力: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 一、肺通气的动力 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而呼吸运动则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直接动力:肺泡内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 原动力:呼吸运动。 (一)呼吸运动 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的过程。它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1.呼吸运动的过程: 平静呼吸(eupnea):安静状态下平稳而均匀的自然呼吸。 吸气:主动过程 呼气:被动过程 用力呼吸(forced breathing):加深加快的呼吸。 呼气:主动过程 吸气:主动过程 2.呼吸的型式 (1)按呼吸肌的主次分: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 腹式呼吸(abdominal breathing) : 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 胸式呼吸(thoracic breathing) : 以肋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 (2)按呼吸的用力程度分: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二)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 1.肺内压 (1)定义:指肺泡内的压力。 (2)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 呼吸暂停、声带开放、呼吸道通畅时:肺内压=大气压 呼吸运动过程中肺内压的周期性交替升降 → 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 推动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 吸气初:肺内压 < 大气压→吸气开始 吸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吸气停止 呼气初:肺内压 > 大气压→呼气开始 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呼气停止 2.胸膜腔内压 (1)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称为胸膜腔内压。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压始终低于大气压,即为负压, 但在肺通气阻力增大时,呼气时胸膜腔内压有可能高于大气压。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 39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胸膜腔:位于两层胸膜之间的潜在、密闭的腔隙,其内仅少量浆液 (2)胸内负压的形成:是由两种方向相反的力(肺内压和肺回缩压)的代数和形成,即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压)。(PPT演示) (3)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 1)维持肺泡扩张状态,使肺能随胸廓运动而运动; 2)促进胸腔内大静脉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 3.气胸 肺通气的动力概括如下: 呼吸肌的舒缩是肺通气的原动力,它引起胸廓的张缩,由于胸膜腔和肺的结构功能特征,肺随胸廓的张缩而张缩,肺容积的这种变化又造成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此压力差直接推动气体进出肺。 二、肺通气的阻力 肺通气的阻力可分为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两类。 弹性阻力(肺和胸廓):平静呼吸时约占总通气阻力的70% 非弹性阻力:平静呼吸时约占总通气阻力的30% (气道阻力、惯性阻力与粘滞阻力) (一)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1)肺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肺顺应性(CL)=肺容积变化(△V)/ 跨肺压的变化(△P) ①肺静态顺应性曲线 ②比顺应性 ③肺弹性阻力的来源 a.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1/3) b.肺泡表面张力产生的回缩力(2/3)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并释放的脂蛋白混合物。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其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与其分布的密度成正比。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生理意义: ①有助于维持大小不一的肺泡的稳定性。 ②减小肺间质和肺内的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③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 (2)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2.非弹性阻力(5min) 包括惯性阻力、粘滞阻力和气道阻力。 影响气道管径的因素: (1)跨壁压; (2)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向放身状牵引作用; (3)自主神经对气道管壁平滑肌舒缩活动的调节; (4)化学因素的影响。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 40 -
课堂 小结 肺通气的过程质上是肺内压变化的过程,在胸廓运动下胸廓容积发生变化带动肺容积的变化,从而改变肺内压,使得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产生差值,使气体在肺与外办大气中出现流动与交换,完成肺内气体的更新过程。在肺通气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弹性阻力是阻碍肺通气的主要阻力因素,尤其是肺泡的表面张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降低肺表面张力,从而降低吸气阻力,促进肺通气。 复习思 考题 1.简述胸内负压的形成及意义。为什么成人的肺始终处于扩张状态? 2.在平静呼吸过程中,胸内压和肺内压是如何变化的? 3.简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第五章 呼吸 第一节 肺通气 二、肺容积与肺容量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预习内容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41 -
授课时间 第7周 第 1 次课 第五章 呼吸 第一节 肺通气 二、肺容积与肺容量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15级高职班 2学时 章节名称 授课层次 高职高专 教学目 的要求 1.掌握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通气/血流比值的概念,气体交换的动力;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氧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2.熟悉肺容量和肺容积; 3.了解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的概念,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肺牵张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及其意义,周期性呼吸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及调节. 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通气/血流比值的概念,气体交换的动力;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氧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肺容量和肺容积。 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通气/血流比值的概念,气体交换的动力;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氧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材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学方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 肺通气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二、肺容积与肺容量 (一)肺容量 1.潮气量(TV) 2.补吸气量或吸气储备量(IRV) 3.补呼气量或呼气储备量(EVR) 4.残气量(RV) (二)肺容量 1.深吸气量(IC) 2.功能残气量(FRC) 3.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用力呼气量
- 42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1)肺活量(VC) (2)用力肺活量(FVC) (3)用力呼气量(FEV) 4.肺总量(TLC) 三、肺通气量 (一)每分通气量 1.每分通气量 2.最大随意通气量或最大通气量 (二)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1.无效腔 (1)解剖无效腔 (2)肺泡无效腔 (3)生理无效腔 2.肺泡通气量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一)气体的扩散 1.定义 2.气体扩散速率 (1)气体的分压差 (2)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 (3)扩散面积和距离 (4)温度 (二)呼吸气体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 1.呼吸气和肺泡气的成分和分压 2.血液气体和组织气体的分压(张力) 二、肺换气 (一)肺换气过程 (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呼吸膜的厚度(通透性) 肺泡膜的结构(6层) 2.呼吸膜的面积 3.肺通气/血流比值 (三)肺扩散容量(DL) 三、组织换气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二、O2的运输 (一)Hb分子结构的简介 Hb的构型: a.T型(紧密型):去氧Hb b.R型(疏松型):氧合Hb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 43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二)Hb与O2的结合的特征 1.反应快、可逆、不需酶的催化、受PO2的影响 2+ 2.Fe与O2结合是氧合不是氧化 3.Hb与O2 1:4结合 二、O2的运输 (三)氧解离曲线 1.氧离曲线上段 PO2:7.98~13.3kPa,Hb与O2结合的部分。 2.氧离曲线中段 PO2:5.32~7.98 kPa,与HbO2释放O2的部分。 3.氧离曲线下段 PO2:2~5.32kPa,代表了O2的储备。 (四)影响解离曲线的因素 + 1.pH([H])和PCO2的影响 (1)pH的影响 波尔效应 波尔效应的机制: 波尔效应的生理意义: ①促进肺毛细血管血液的氧合; ②有利于组织中毛细血管内的血液释放O2。 (2)PCO2的影响 2.温度的影响 3.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 4.Hb的自身性质的影响 三、二氧化碳的运输 (一)CO2的运输形式 1.碳酸氢盐(88%) 2.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 (二)CO2解离曲线 (三)O2与Hb的结合对CO2运输的影响 何尔登效应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一)呼吸中枢 1.脊髓 2.低位脑干 三级呼吸中枢的假说 脑桥上部有呼吸调整中枢,中下部有长吸中枢,延髓有呼吸节律基本中枢。 (1)呼吸相关神经元或呼吸神经元 (2)延髓背侧呼吸组(DRG) (3)延髓腹侧呼吸组(VRG) (4)脑桥存在调整呼吸节律的中枢——呼吸调整中枢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 44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3.高位脑 (二)呼吸节律的形成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一)肺牵张反射 1.肺扩张反射 2.肺萎缩反射 (二)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1.化学感觉器 (1)外周化学感受器 (2)中枢化学受器 + 2.CO2、H、O2对呼吸的调节 (1)CO2对呼吸的影响 CO2是维持正常呼吸的生理性刺激因素。 + (2)H浓度对呼吸的影响 (3)低O2对呼吸的影响 (三)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四)防御呼吸反射(2min) 1.咳嗽反射 2.喷嚏反射 三、周期性呼吸(自学) (一)陈-施呼吸(潮式呼吸) (二)比奥呼吸 四、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及调节(自学) 1.运动时机体的代谢变化 2.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 45 -
课堂 小结 本次课的重点内容是肺换气, 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呼吸节律的产生。肺的换气过程是进入肺内的气体与肺泡毛细胞血管内气体进行交换的过程,除了肺换气过程的必由之路呼吸膜的面积及厚度的改变会对肺 气产生影响之外,肺泡每分通气量与肺泡毛细血管的每分血流量之间的比值也是影响肺换气的重要因素。此外肺容量中的对肺通气功能进行评价的指标尤其是肺泡通气量应有很好的理解。氧解离曲线在H+浓度升高,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升高,温度升高时均出现右移,也就是氧合血红蛋白释放出氧;反之,则有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增加。呼吸节律产生于延髓,是最基本的呼吸中枢,脑桥则存在有呼吸调整中枢,对呼吸的形式和节律进行调节。 肺的牵张反射与呼吸的化学感受性反射是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的两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化学感受性反射对呼吸调节的过程中有十分得要的作用,并且不同的作用因素作用到中枢及外周的外学感受器时,彼此间有协同作用。动脉血液CO2、H+浓度和缺氧对呼吸运动的影响是本节课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 1.为什么深慢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肺换气效率高? 2.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对肺部气体交换有何影响?为什么在气体交换不足时,往往缺氧显著而二氧化碳潴留却不明显? 3.简述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及效应。 4.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运动如何变化?为什么? 5.分别给家兔静脉注射3%乳酸2ml,吸入含5% CO2的空气,吸入气中PO2下降时,呼吸运动有什么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6.健康人登上4000米高山时(大气压470mmHg),动脉血中PCO2和PO2如何变化,机制如何?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复习思 考题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 概述 预习内容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第三节 胃内消化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46 -
授课时间 第7周 第 2 次课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 概述 章节名称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第三节 胃内消化 教学目 的要求 1.掌握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机械消化、化学消化的基本过程,胃液的主要成分和生理作用,胃的运动形式。 2.熟悉消化液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3.了解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教学重点 胃液的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 教学难点 胃液分泌的调节。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 概述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能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一)一般特性 1.兴奋性较低,收缩速度慢,有自发性的节律运动(频率慢且不规则); 2.伸展性大,具有一定的紧张性; 3.对机械牵张、温度变化和化学刺激敏感。 (二)电生理特性(10min) 1.静息电位 2.慢波电位 3.动作电位 基本电节律、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的关系 ①基本电节律与平滑肌的收缩并无一定的平行关系,一次慢波后并不一定伴有肌肉收缩; ②动作电位只发生在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并随之产生肌收缩; ③基本电节律是平滑肌收缩的节律控制波。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47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1.消化腺的分布 2.消化液的主要功能 3.消化腺的分泌过程:摄取→合成→贮存→分泌 三、胃肠的神经支配 (一)内在神经系统 1.粘膜下神经丛 2.肌间神经丛 3.内在神经系统的作用 (二)外来神经系统 1.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起源 (图示:胃肠的神经支配) 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三)消化系统的局部和中枢性反射通路 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胃肠激素:由胃肠道粘膜下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一)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 (二)胃肠激素的作用 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2.调节其他激素释放; 3.营养作用。 (三)脑-肠肽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及其作用 (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二)唾液的作用 (三)唾液分泌的调节 二、咀嚼 三、吞咽 四、蠕动 五、食管下括约肌 第三节 胃内消化 一、胃的分泌 (图示:胃的分区)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盐酸 (1)盐酸的分泌 ++ H:由水分解产生,H泵分泌。 --- Cl:经Cl泵,与胞外HCO3交换获得。 (图6-8 壁细胞分泌盐酸的一种假设) (2)盐酸的作用 2.胃蛋白酶原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 48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3.粘液和碳酸氢盐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由粘液和HCO3-构成,保护胃粘膜。 (图6-9 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模式图) 4.内因子 (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1.影响胃液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 (1)乙酰胆碱(ACh) (2)胃泌素 (3)组胺 (4)生长抑素 2.消化期的胃液分泌 (1)头期胃液分泌 (图示:假饲的动物模型) ①条件反射性分泌 ②非条件反射性分泌 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大、量多,占30%。 (2)胃期胃液分泌 胃期胃液分泌的特点:酸度高、酶含量较头期少,量多,占60%。 (图示:引起胃液分泌的机制) (3)肠期胃液分泌 肠期胃液分泌的特点:量少,约占总量的10%左右。与对胃液分泌起抑制性作用的调节有关。 3.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 (1)盐酸 (2)脂肪 (3)高张溶液 二、胃的运动 (一)胃运动的主要形式 1.胃的容受性舒张 2.蠕动 (图6-11 胃的蠕动) (二)胃排空及其控制 三大营养物质的排空时间:脂肪 > 蛋白质 > 糖类 1.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 2.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 肠胃反射:胃的排空是间断的,每次只有1~2ml排空进入十二指肠。 (三)消化间期的胃运动 (四)呕吐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 49 -
课堂 小结 本节的重点内容在胃肠的神经支配及胃肠激素的作用,胃肠的神经支配包括内在神经系统和外来神经系统,外来神经到达胃肠之后,神经纤维进入消化道壁,与消化道壁内的内在神经丛产生突触联系,从而使外来神经和内在神经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对消化系统的活动进行调节。胃激素是对消化系统活动进行调节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因素,可对消化道的运动、腺体分泌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胃液的分泌及其调节,这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胃液的组成重点介绍了四种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内因子和粘液-碳酸氢盐。这四种成分产生的细胞,盐酸的分泌制,各成分的生理作用都要重点掌握。在胃液分泌的调节,消化期内各个时期胃液分泌的特点及调节机制在分析时一定要把握住刺激的来源都是食物,食物的化学性刺激及食物的机械性刺激对胃液的分泌共同进行调节。影响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和抑制性因素共七种,作用机制不一,其中的抑制性因素作用的发挥主要是在胃内酸性食糜进入小肠之后,这一点应与之后将要讲到的胃排空的调节相联系,它们的作用机制是一致的。胃的排空所利用的是胃内与十二指肠内所产生的压力差,胃内因素可促进胃的运动使胃内压力升高,胃内因素是促进排空的因素;十二指肠内的因素抑制胃的运动,使胃内压下降,同时使肠的运动加强,是抑制胃排空的因素。 1.胃液的组成及生理作用。 2.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胃正常时为什么不会消化自己? 3.试述引起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及其作用。 4.试述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 5.为什么胃酸缺乏的病人往往伴有贫血? 6. 简述胃排空及其影响因素。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复习思 考题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第六节 吸收 预习内容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50 -
授课时间 第8周 第 1 次课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第六节 吸收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章节名称 教学目 的要求 1.掌握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分泌的调节;胆汁的成分和作用,吸收的主要部位,吸收的机制,三种主要营养物质吸收的形式和途径。 2.熟悉胆法分泌和排出的调节,排便反射。 3.了解胆囊的功能;小肠液的成分和作用,小肠液分泌的调节。小肠运动的调节,回盲括约肌的功能;大肠内消化,大肠液的分泌及大肠内的细菌活动。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分泌的调节;胆汁的成分和作用,吸收的主要部位,吸收的机制,三种主要营养物质吸收的形式和途径。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分泌的调节;胆汁的成分和作用,吸收的主要部位,吸收的机制,三种主要营养物质吸收的形式和途径。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材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 (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1.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 2.脂类水解酶:胰脂肪酶 3.蛋白质水解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胰液是最全面、消化力最强的一种消化液。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一)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二)胆汁的作用 1.作为乳化剂 2.形成混合微胶粒,运输脂肪分解产物;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中和部分胃酸; 5.促进胆汁的自身分泌:胆盐的肠-肝循环。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51 -
(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授课方法及 1.神经的作用:作用较弱 时间分配 2.体液的作用 (1)胃泌素 (2)胰泌素 (3)胆囊收缩素 (4)胆盐:胆盐的肠肝循环(图6-15 胆汁的分泌及肠肝循环) 三、小肠液的分泌 (一)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二)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四、小肠的运动 (一)消化间期小肠的运动形式 (二)消化期小肠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 2.分节运动(图6-16 小肠分节运动模式图) 3.蠕动 (三)小肠运动的调节 (四)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一、大肠液的分泌 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一)大肠运动的形式 1.袋状往返运动 2.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3.蠕动 (二)排便 第六节 吸收 一、吸收过程概述 1.各种物质的吸收部位 口腔:无吸收 胃:酒精、少量水分 小肠:十二指肠和空肠: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分解产物 回肠:胆盐、维生素B12 大肠:水分、无机盐 2.小肠有利吸收的条件(图6-18 增加小肠表面面积和三种机制) 3.吸收途径(图6-19 小肠粘膜吸收水和小的溶质的两条途径)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水的吸收 (二)无机盐的吸收 (三)糖的吸收(图示:葡萄糖的吸收转运机制) (四)蛋白质的吸收 (五)脂肪的吸收(图6-22 脂肪在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方式) (六)胆固醇的吸收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52 -
课堂 小结 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在胰液和胆汁的分泌与调节。胰液是最重要最全面的消化体液,胆汁主要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关。胰液与胆汁的分泌都有重要的胃肠激素的参与,胰液分泌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并重,胆汁的分泌主要是胃肠激素的作用。 本次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在吸收这一节,不同的物质由于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被消化的程度不同以及停留的时间长短不一,使得营养物质在各个消化器官吸收的情况也不同。小肠是最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具有四个有利的条件,也就是说小肠所具备的有利条件也正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对于种种营养物质的吸收,都必须掌握它的吸收形式、吸收方式、吸收部位、吸收途径,尤其是三种主要的营养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 本章重点是在胃内消化,小肠内消化及吸收这三节,各种消化液的分泌及其调节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都与食物所带来的化学性刺激与机械性刺激有关。消化各器官的运动形式主要掌握它们所特有的运动形式,如胃的容受性舒张,小肠的分节运动。吸收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在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和机制。 1.简述胃排空及其影响因素。 2.试述胰液分泌的神经体液调节。 3.胆汁有哪些主要作用?胆盐的肠肝循环 4.为什么做胆囊造影术时患者要吃油煎蛋? 5.简述排便的过程。 6.为什么说小肠是营养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7.糖、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如何被吸收?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复习思 考题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预习内容 第一节 能量代谢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53 -
授课时间 第8周 第 2 次课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章节名称 第一节 能量代谢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教学目 的要求 1.掌握理解能量代谢、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的的概念,影响能量代谢是主要因素,基础代谢率的概念、生理变动和临床意义,体温的概念、正常值及体温调节。 2.熟悉产热与散热的方式和部位。 3.了解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基础代谢率;人的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波动; 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机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量代谢的测定;体温调节。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授课对 象分析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食物的能量转化 (一)ATP是体内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 (二)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能量转化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 1.食物的热价 2.食物的氧热价 3. 呼吸商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1.直接测热法 2.间接测热法 3.耗氧量与CO2产生量的测定方法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肌肉活动 2.精神活动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4.环境温度 四、基础代谢 1.基础代谢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54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2.基础状态测定的条件 3.基础代谢率与人的体表面积及去脂肪体重呈比例关系 4.基础代谢率与年龄,性别及身材大小有关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一)体温 (二) 体温的正常变动 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三、体温的调节 (一)皮肤及机体深部的温度感受器 (二)体温调节中枢 (三)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学说 1.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 2.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3.基础代谢 4.体温的调节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课堂 小结 复习思 考题 1.基础代谢在什么情况下测定?为什么? 2.试述体温是如何维持恒定的? 3.人体的散热方式主要有哪几种?根据散热原理,如何降低高热病人的体温?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第八章 肾脏排泄功能 预习内容 第一节 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55 -
授课时间 第9周 第 1 次课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第八章 肾脏排泄功能 章节名称 第一节 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 教学目 的要求 1.掌握肾小球的滤过率功能及有效滤过压; 2.熟悉肾血循环的特征及影响肾小球的滤过率的因素; 3.了解肾脏的泌尿功能; 教学重点 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和动力;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肾血循环的特点;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八章 肾脏排泄功能 第一节 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 一、肾的功能解剖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1.肾单位(nephron)是肾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 肾单位: 近端小管:近曲小管、髓袢降支粗段 肾小管: 髓袢细段:髓袢降支细段、髓袢升支细段 远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 2.肾单位分类:按所在部位不同肾单位可分为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①皮质肾单位:生成尿液、分泌肾素。 ②近髓肾单位:在尿液浓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集合管:集合管不属于肾单位,但其在尿生成过程中,特别是在尿液浓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球旁器 球旁器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由球旁细胞、球外系膜细胞和致密斑(maculadensa)三种细胞组成。 (1)球旁细胞:分泌肾素。 (2)球外系膜细胞:是入、出球小动脉之间的一群细胞,具有吞噬功能。 (3)致密斑:可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至球旁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56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二、肾脏血液循环的特征和调节 授课方法及(一)肾血流特征 时间分配 1.血流量大,主要供应肾皮质; 2.经两次毛细血管分支,两级网压力不同; (二)肾血流量的调节 1.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自身调节范围为80~180mmHg。 2.肾血流量的神经、体液调节: ①神经调节:支配肾脏的神经主要为肾交感神经。肾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还引起肾素分泌增加等。 ②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和血管紧张素等可引起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局部舒血管物质则使肾血流量增加。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 一、肾小球的滤过率及滤过液 (一)肾小球的滤过液 循环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血浆蛋白外,血浆中的水、小分子溶质可以滤入肾小囊的囊腔形成肾小球滤液,也称原尿。原尿除了蛋白质含量甚少之外,各种晶体物质的浓度都与血浆中非常接近,而且渗透压及酸碱度也与血浆的相似,所以肾小球的滤过液就是血浆的超滤液。 (二)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GFR)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成人约为125mL/min,每昼夜约为180L。肾小球滤过率的大小取决于滤过系数和有效滤过压(GFR =Kf×Puf) (三)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 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按肾血浆流量为660mL/min算,滤过分数为125/660×100%=19%。它表明流过肾脏的血浆约有1/5由肾小球滤入囊腔,其余4/5从出球小动脉流走。 二、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滤过膜 (一)滤过膜的组成 肾小球滤过膜包括三层结构: (1)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2)基膜层:是滤过膜的主要滤过屏障。 (3)肾小囊上皮细胞层 (二)滤过膜的通透性 滤过膜的通透性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的分子大小及其所带的电荷。 (1)滤过量与物质分子的有效半径成反比,分子量超过69000的不能通过滤过膜。 (2)由于滤过膜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可排斥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因此,带正电荷的物质易于通过,带负电荷的物质则不易通过。 三、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一)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较其他器官毛细血管血压高,是促进滤过的力量,入球端和出球端血压几乎相等。
- 57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二)血浆胶体渗透压 是阻止滤过的力量,随水分和晶体物质的滤过,血浆胶体渗透压从入球端到出球端逐渐升高,有效滤过压逐渐下降,当有效滤过压下降到零时,就达到滤过平衡,滤过便停止。由此可见,不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全段都有滤过,即只有从入球小动脉端到开始出现滤过平衡这一段才有滤过。 (三)肾小囊内压:是阻止滤过的力量,与近曲小管内压力相近。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滤过膜的改变 1.面积 2.通透性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2.血浆胶体渗透压 3.肾小囊内压 (三)肾血浆流量的改变 肾血浆流量主要影响滤过平衡的位置。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减慢,滤过平衡位置靠近出球小动脉端,有滤过作用的毛细血管段加长,而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1.熟悉肾单位的基本构成、肾血流的特征及其调节; 2.正确理解肾小球滤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3.掌握肾小球滤过率、有效滤过压、滤过平衡等概念; 1.肾血流量如何受神经体液调节? 2.终尿与原尿在量和成分上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3.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哪些?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课堂 小结 复习思 考题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第八章 肾脏排泄功能 预习内容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第四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58 -
授课时间 第9周 第 2 次课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第八章 肾脏排泄功能 章节名称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第四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教学目 的要求 1.掌握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机能:Na、Cl、水、HCO3、K和葡萄糖得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机能:H、NH3、K的分泌。 2.熟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方式。 3.了解直小血管在保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Na、CL、HCO3、H2O及葡萄糖的重吸收;肾髓质渗透压梯度机制。 教学难点 Na、CL重吸收的机制;逆流倍增现象。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第八章 肾脏排泄功能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包括重吸收和分泌。 重吸收是指小管液中的物质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转运至血液中。 分泌是指上皮细胞将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肾小球滤液进入肾小管后称为小管液(tubular fluid)。 +-一、Na、C1水的重吸收 +(一)近端小管前半段Na的重吸收 1.与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相耦联 +2.与H的分泌相耦联: (二)近端小管后半段NaCl的重吸收 1.跨上皮细胞途径:过程同前半段; 2.细胞旁路: (三)水的重吸收:溶质吸收后,水靠渗透作用被动重吸收。 ++(四)K的重吸收:肾小球滤过的K约67%在近端小管被主动重吸收。 -+(五)HC03重吸收和H的分泌 -+-+++1.过程:NaHCO3进入肾小管解离成Na和HC03,Na通过Na—H逆向交换-+进入细胞内,HCO3与分泌的H结合生成H2CO3,H2CO3分解为CO2和水,CO2经单-+-+纯扩散进入细胞内,水合形成H2CO3,H2CO3再解离出HCO3和H,HCO3和Na一+起被转运回血,H又分泌到管腔中。
- 59 -
2.特点 授课方法及-①HC03以C02形式重吸收; 时间分配 --②HC03优先于C1的重吸收; -+③若HC03滤过量超过H的分泌量,多余的部分随尿排出。 (六)葡萄糖的重吸收 1.部位:仅限于近端小管(尤其是近端小管前半段)。正常情况下小管液中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回血。 +2.机制:与Na耦联,通过继发主动转运而被重吸收 3.肾糖阈和葡萄糖吸收极限量: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当葡萄糖的滤过量达到220mg/min(即血浆葡萄糖浓度约180mg/100ml)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将开始出现尿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全部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均达到极限时的葡萄糖滤过量称为葡萄糖吸收极限量,正常为375mg/min。 第四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一、H的分泌: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闰细胞内的CO2于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作用下水合生成+-++-H2C03,并解离为H和HC03,H由H泵泵至小管液,HC03则通过基侧膜回到血液中。; 二、NH3的分泌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中谷氨酰胺脱氨生成NH3。NH3通过自由扩散++分泌入管腔,与小管液中H结合生成NH4,并进一步与强酸盐(如NaCl)的负离++子结合为铵盐随尿排出。强酸盐的正离子(如Na)则与H交换后和细胞内的-HC03走被转运回血。所以,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分泌NH3既可形成铵盐促进排+-H,又能促进NaHC03。的重吸收。 +三、K的分泌 +++1.尿中排K的特点:尿中排K量与K的摄入量有关。 +2.分泌K的动力: + ①Na的主动重吸收使管腔内带负电; + ②主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小管液中;多进多排,少进少排。 +++ ③进入主细胞的Na刺激基侧膜上的Na泵,使更多的K被泵入细胞内,+++提高细胞内K的浓度。因此,K的分泌与Na的重吸收密切相关。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60 -
课堂 小结 1.重点掌握近端小管中的物质转运和远端小管、集合管的中物质转运。前者主要理解+--++++Na、Cl、水、HCO3、K和葡萄糖得重吸收,后者主要理解H、NH3、K的分泌的机制。 2.掌握肾小管的重吸收与分泌、肾糖阈、尿浓缩与稀释等概念。 复习思 考题 1.试比较近端小管与远曲小管、集合管对钠、水重吸收的异同。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和调节? 3.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后和口服等量生理盐水后,尿量各有何变化?为什么? 5.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后和口服等量生理盐水后,尿量各有何变化?为什么?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第八章 肾脏排泄功能 第五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预习内容 第六节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第七节 肾清除率 第八节 尿液及其排放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61 -
授课时间 第10周 第 1 次课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15级高职班 2学时 第八章 肾脏排泄功能 第五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章节名称 第六节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第七节 肾清除率 第八节 尿液及其排放 教学目 的要求 授课层次 高职高专 1.掌握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尿生成的调节。 2.熟悉肾内自身调节机制;排尿反射;尿的浓缩与稀释机制。 3.了解血浆清除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体液因素对尿生成的调节。 教学难点 肾素分泌的确切机制。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八章 肾脏排泄功能 第五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一、尿液的稀释 当体内水过多时,将排出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的低渗尿,即尿被稀释。正常人尿液的渗透浓度可在50-1200mOsm/(kg·H2O)。 二、尿液的浓缩 尿的渗透浓度可因体内水含量的多少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当体内缺水时,机体可排出渗透压明显高于血浆渗透压的高渗尿,即尿被浓缩。 三、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和保持 (一)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 1.外髓部高渗区的形成 +-外髓部高渗区是由髓袢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Na和Cl所形成的:位于外髓+-部的升支粗段能主动重吸收Na和Cl而对水不通透,使升支粗段内小管液向皮质方向流动时,管内NaCl浓度逐渐降低;而升支粗段周围的组织液则变为高渗,越靠近内髓部渗透浓度越高。 2.内髓部渗透梯度的形成 内髓部渗透梯度的形成与尿素的再循环和NaCl的重吸收有关: (二)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保持 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维持与直小管的逆流交换作用有关。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62 -
第六节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授课方法及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一、肾内自身调节 时间分配 (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可阻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妨碍了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称渗透性利尿。 (二)球-管平衡 1.概念:不论肾小球滤过率或增或减,近端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是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这种现象称为球-管平衡。 2.生理意义:在于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致因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3.机制:滤过率变化引起管周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所致。 二、神经和体液调节 (一)肾交感神经的作用 肾交感神经兴奋可通过三方面作用影响尿的生成: ①入、出球小动脉收缩(以入球小动脉为主),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流量减少球滤过率降低; ②刺激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导致循环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含量增加,使肾小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增多; ③增加近端小管和髓袢对NaCl、水的重吸收。 (二)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hormone,ADH) 1.产生部位:抗利尿激素在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神经元中合成。 2.主要作用:①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②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NaCI的重吸收; ③提高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作用,引起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3.分泌的调节:引起ADH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浆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和动脉血压。 (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1.肾素分泌的调节:当动脉血压下降、循环血量减少时,可通过以下机制调节肾素的释放: ①肾内机制; ②神经和体液机制; 2.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①刺激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从而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和K+的转运; ②刺激近端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使尿中排出NaCl减少; ③刺激ADH的释放,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3.醛固酮对尿生成的调节 ①主要作用:保Na+排K+的作用。 ②分泌的调节:醛固酮的分泌除受血管紧张素的调节外,血K+浓度升高和血Na+浓度降低也可直接刺激醛固酮的分泌。 (四)心房钠尿肽 1.主要作用:促进NaCl和水的排出。 2.作用机制:抑制集合管对NaCl的重吸收;使入、出球小动脉舒张;抑制肾素、醛固酮、ADH的分泌。
- 63 -
第七节 肾清除率 授课方法及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一、血浆清除率的测定 时间分配 (一)概念: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毫升数称该物质的清除率。 (二)计算:计算清除率时,需要测量三个数值:尿中某物质的浓度(U,mg/100mL),每分钟尿量(V,mL/min),血浆中某物质的浓度(P,mg/100mL)。因为尿中的该物质均来自血浆,所以U×V=P×C,即C=U×V/P 二、血浆清除率测定的意义 (一)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二)测定肾血浆流量 (三)肾小管的功能判断 第八节 尿液及其排放 肾脏连续不断的生成尿液,通过输尿管周期性蠕动将尿送至膀胱贮存。只有当膀胱内贮存尿液达到一定量(400~500mL)时,才会引起排尿反射,将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故排尿是间断进行的。 一、尿液 (一)尿量 (二)尿的理化性质 二、排尿 (一)支配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及作用 膀胱逼尿肌和内括约肌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膀胱外括约肌受阴部神经(由骶髓发出的躯体神经)支配。 1.盆神经:来自第2~4骶髓发出的盆神经。 ①传入纤维:传导膀胱充胀感觉。 ②传出纤维:引起逼尿肌收缩、膀胱内括约肌松弛,促进排尿 2.腹神经:来自腰髓发出的腹下神经。 ①传入纤维:传导膀胱痛觉。 ②传出纤维:引起逼尿肌松弛、内括约肌收缩,阻抑尿的排放。 3.阴部神经:骶髓发出的躯体神经。 ①传入纤维:传导尿道感觉。 ②传出纤维:引起外括约肌收缩,这一作用受意识控制。外括约肌松弛,则是阴部神经活动反射性抑制的结果。 (二)排尿反射 当膀胱内尿量充盈到一定程度时(400~500mL),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冲动沿盆神经传入,到达骶髓的排尿反射初级中枢;同时,冲动也到达脑干和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并产生排尿欲。排尿反射进行时,冲动沿盆神经传出,引起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尿液进入后尿道。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可进一步反射吐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并引起阴部神经抑制,尿道外括约肌松弛直至尿液排空为止。排尿反射是一正反馈过程。此外,在排尿时,腹肌、膈肌强力收缩,增加腹压,协助排尿。 由于膀胱炎症或机械性刺激,引起排尿次数增多者称为尿频。因脊髓排尿反射初级中枢活动障碍,造成膀胱中尿液充盈过多不能排出者称为尿潴留。当脊髓受损使初级中枢与大脑皮层失去联系时,则排尿反射失去意识控制,引起尿失禁。
- 64 -
课堂 小结 1.尿生成受肾内的自身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这是本节重点。 2.正确理解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形成是其基础,ADH的作用是形成尿液的浓缩与稀释重要调节因素。 复习思 考题 1.尿液是如何被浓缩和稀释的? 2.大量饮清水后,尿量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3.循环血量减少时,醛固酮的分泌有何变化?其生理意义如何? 4.给家兔(体重2.5kg)静脉注射20%的葡萄糖溶液5ml后,尿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5.叙述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 6.论述大失血时尿量有何变化?其机理是什么?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第九章 感觉器官功能 预习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视觉器官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65 -
授课时间 第10周 第 2 次课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第九章 感觉器官功能 章节名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视觉器官 教学目 的要求 教学重点 1.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眼的调节、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异常 2.熟悉感受器及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视近物时眼的调节、眼的感光功能、简化眼、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眼的折光成像原理、光学系统的折光特性。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第九章 感觉器官功能 第一节 概述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一)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各种组织内部的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二)感觉器官:是由一些结构和功能上都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和它们的附属结构组成。一般把感受视、听、嗅、味和平衡觉的感觉器官(眼、耳、嗅上皮、味蕾、前庭)称为特殊感觉器官。 感受器根据分布部位分为外感受器和内感受器;根据感受器所能接受的刺激性质分为机械感受器、伤害性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光感受器和温度感受器等。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三)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三)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1.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 简化眼是根据眼的实际光学特性设计的一种简单的等效光学模型。 2.眼的调节
- 66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眼的调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授课方法及1.晶状体的调节:视近物时眼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晶状体变凸,折光能力增强。 时间分配 近点:通常通过使眼作充分的调节后,所能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距离或限 度称为近点。 2.瞳孔的调节 当视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瞳孔缩小,这一反射称为瞳孔调节反射或瞳孔近反射。其意义是减少入眼的光量和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加清晰。 瞳孔的大小由于入射光量的强弱而变化称为瞳孔对光反射。瞳反射的效应是双侧性的,反射中枢位于中脑,临床上常将它用作判断麻醉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3.双眼会聚 意义:双眼看近物时,物像仍可位于两眼视网膜的相称位置上,避免复视而产生单一的清晰视觉。 (三)眼的折光能力异常 1.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力过强,看远处物体时平行光线成像在视网膜之前,因而产生视物模糊。需戴凹透镜纠正。 2.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引起视觉模糊。远视眼看远物和看近物时都需要进行调节,故易发生调节性疲劳。需配戴凸透镜予以矫正。 3.散光:多数由于角膜不呈正球面所致。需配戴柱面形透镜予以矫正。 二、眼的感光换能系统 (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视网膜在组织学上可分为10层。 光感受细胞层有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两种感光细胞的异同: 分布 外段形状 视色素 会聚现象 视杆细胞 视网膜周边多,中央凹处无 杆状 视紫红质 与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存在会聚现象 视锥细胞 中央凹处密度最高 锥状 视锥色素(3种) 会聚程度小,中央凹处呈单线联系 视神经乳头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聚穿出眼球的的部位,是视神经的始端。该处无感细胞,在视野中形成生理盲点。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1.视杆系统又称暗光觉或暗视觉系统 2.视椎系统又称昼光觉或明视觉系统 (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2.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颜色视觉
- 67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1)色觉与三原色学说 授课方法及正常的视网膜视锥细胞,可以分辨波长在380~760nm之间的约150种不时间分配 同的颜色。一种颜色可以由不同比例的红光、绿光和蓝光三种原色混合而形成, 这就是所谓的三原色学说。 视网膜上存在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蓝光最敏感。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特异的感光色素,由视蛋白和视黄醛组成。三类视锥色素中的视黄醛相同,并且与视紫红质中的视黄醛相同,不同点在于各含有特异的视蛋白。 视锥细胞外段在受到光照时,也发生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机制与视杆细胞相似。 (2)色盲与色弱 三、视网膜的信息处理和视觉的产生 四、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一)视敏度:是指眼睛对物体细小结构的辨别能力,又称视力或视锐度。视力通常用视角的倒数来表示。视角是指从物体的两端点各引直线到眼节点的夹角。视角越小其视力越好。 (二)视野: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不动,这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 不同颜色的视野范围大小顺序如下:白色>黄蓝色>红色>绿色。一般人颞侧和下方视野较大,鼻侧与上方视野较小。利用视野计可测出盲点的位置。在中央凹鼻侧约3mm的视神经乳头处(直径约1.5mm),因无感光细胞,因此没有视觉感受,该部位称为生理盲点。 (三)暗适应与明适应 1.暗适应:是指人从亮处突然进入暗室,最初几乎看不清任何物体,经过一定时间后,逐渐恢复了在暗处的视力。 2.明适应:是指人从暗处来到强光下,最初感到强光耀眼,不能视物,稍待片刻,才能恢复视觉。 (四)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单眼视觉:两眼的视野完全不重叠产生的视觉 双眼视觉:两眼同时看某一物体时产生的视觉。双眼视觉还可以弥补单眼视觉中的盲区缺陷,扩大视野,并可防止单眼视物时造成的平面感从而产生立体感。
- 68 -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课堂 小结 2.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3.视网膜的结构 复习思 考题 1.简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试述视近物时眼是如何调节的? 3.简化眼的概念。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第九章 感觉器官功能 第三节 听觉器官 预习内容 第四节 前庭器官 第五节 其他感觉器官(自学)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69 -
授课时间 第11周 第 1 次课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第九章 感觉器官功能 第三节 听觉器官 章节名称 第四节 前庭器官 第五节 其他感觉器官(自学) 教学目 的要求 1.掌握耳蜗的结构特点、基底膜的振动、耳蜗的静息电位、耳蜗的微音器电位、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和适宜的刺激。 2.熟悉听神经的动作电位。 3.了解其他感受器的功能。 教学重点 耳蜗的结构特点、基底膜的振动、耳蜗的静息电位、耳蜗的微音器电位。 教学难点 庭器官的感受细胞和适宜的刺激。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九章 感觉器官功能 第三节 听觉器官 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外耳和中耳组成了耳的传音系统。 (一)外耳的功能:外耳道是声波传导的通路,有传音和共鸣腔作用。 (二)中耳的功能:主要功能是将空气中的声波振动能量高效地传递到内耳淋巴液,其中鼓膜和听骨链的作用尤为重要。 (三)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气传导: 传音途径: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前庭阶外淋巴→蜗管中的内淋巴→基底膜振动→毛细胞微音器电位→听神经动作电位→颞叶皮层。 2.骨传导:声波可以直接经颅骨和耳蜗骨壁传入内耳,使耳蜗内淋巴振动而产生听觉。这一途径在正常时作用不大。 二、内耳(耳蜗)的功能 (一)耳蜗的结构 (二)毛细胞的微波器电位 (三)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 人的基底膜长度约30mm,靠近耳蜗底部较窄,朝向顶部方向逐渐加宽,而且基底膜上的螺旋器的高度和重量也随基底膜的增宽而增大。这些因素决定了基底膜愈靠近底部,共振频率愈高;愈靠近顶部,共振频率愈低。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70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三、听阈和听域 授课方法及 人类能听到的音频范围为16~20000Hz。 时间分配 第四节 前庭器官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毛细胞): 二、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生理功能 (一)椭圆囊和球囊的功能 椭圆囊、球囊感受直线变速运动和头部的空间位置。椭圆囊和球囊的感受细胞毛细胞位于囊斑上。一方面引起相应感觉,同时引起反射性的肌张力改变以保持身体的平衡。由于椭圆囊毛细胞的纵轴与地平面垂直,因此,对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反应敏感。而球囊毛细胞的纵轴与地面平行,所以对上、下垂直方向的直线运动反应敏感。 (二)半规管的功能 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剌激是身体的旋转,即角加速度运动。当人直立时,沿水平方向旋转,主要剌激水平的外半规管。另外两对垂直的前、后半规管可以接受和它们所处平面方向相一致的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三、前庭反应 (一)前庭的姿势调节反射:意义为维持机体的一定姿势和保持身体平衡。 (二)自主神经反应:前庭器官受到过强刺激时,或在前庭器官功能过敏时,会引起自主神经反应。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出汗、恶心、呕吐、眩晕、皮肤苍白等一系列症状。晕车、晕船和航空病,就是由于前庭器官受刺激而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所引起的。 (三)眼震颤:人体旋转时可出现眼球不随意的颤动,称为眼震颤。主要是由于半规管受刺激所引起。当两侧水平半规管受刺激时,引起水平方向的眼震颤;前、后半规管受剌激时,引起垂直方向的眼震颤。 第五节 其他感觉器官(自学) 一、嗅觉感受器和嗅觉的一般性质 嗅觉感受器是嗅细胞,主要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嗅上皮中。嗅细胞是双极细胞。 嗅细胞的适宜刺激是气体中的化学性刺激。当有气味的空气进入鼻腔深部时→嗅细胞兴奋(去极化型感受器电位),再以电紧张方式触发轴突膜产生动作电位,沿轴突传向嗅球,进而传向嗅觉中枢引起嗅觉。 嗅觉的明显特征是适应性较快。产生适应的原因,不是感受器的反应性减弱,而是与中枢抑制有关。另外,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也很大。 二、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的一般性质 味觉感受器是味蕾,感受细胞的顶端有纤毛,是味觉的表面感受器。当受到某些水溶性化学刺激时,可引起感受器兴奋。 人的味觉由四种基本味觉组成,即:酸、甜、苦、咸。舌尖部对甜味、软腭和舌根部对苦味、舌两侧前部对咸味、舌两侧对酸味较敏感。人和动物对苦味的敏感程度高于其他味道。当苦味强烈时,可引起呕吐或停止进食,这是一种人体重要的保护性反应。
- 71 -
课堂 小结 1.耳蜗的结构特点 2.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3.耳蜗的静息电位、耳蜗的微音器电位、听神经的动作电位 4.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和适宜的刺激 5.前庭反应 6.其他感受器的功能 复习思 考题 1.简述耳蜗的结构特点? 2.试述行波学说? 3.试比较耳蜗的静息电位、耳蜗的微音器电位、听神经的动作电位? 4.眼震颤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预习内容 第十章 神经系统生理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72 -
授课时间 章节名称 教学目 的要求 第11周 第 2 次课 第十章 神经系统生理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1.掌握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2.熟悉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3.了解神经递质和受体。 教学重点 突触的基本结构,反射的概念,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的传布和中枢抑制。 教学难点 中枢抑制(特别是突触前抑制)。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第十章 神经系统生理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一)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和传递信息。胞体和树突主要是接受信息的传入,轴突主要是传出信息。 (二)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着的兴奋或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简称冲动。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完整性; (2)绝缘性; (3)双向性; (4)相对不疲劳性。 2.神经纤维的类型 3.神经纤维传导的速度 4.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1)概念:轴突内借助轴浆(轴突内的胞浆)流动运输物质的现象,称为轴浆运输。 2)分类:①顺向运输:分为快速轴浆运输和慢速轴浆运输两类。 ②逆向运输 3)功能:维持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三)神经胶质细胞
- 73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授课方法及(一)突触的类型和结构 时间分配 1.突触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突触是一个神经元与其它神经元相接触所形成的特殊结构,起信息传递的作用。根据突触传递媒介物性质的不同,可将突触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两大类。 (2)突触的分类:根据神经元互相接触的部位,通常将经典的突触分为三类:①轴突-树突式突触:最为多见;②轴突-胞体式突触:较常见;③轴突-轴突式突触:是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前易化的结构基础。 2.突触的微细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二)突触传递的过程 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引起前膜上电压2+2+2+门控Ca通道开放,细胞外Ca进入末梢轴浆内,导致轴浆内Ca浓度瞬时增高,促使突触囊泡内递质经出胞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后,经扩散抵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引起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的改变,使某些带电离子进出后膜,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即形成突触后电位(PSP)。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概念:突触后膜在某种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EPSP的产生机制: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使递质门控通道开放,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增大,由于Na的内流大+于K的外流,故发生净的内向电流,导致细胞膜的局部去极化。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概念:突触后膜在某种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IPSP的产生机制: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上的递质门控Cl通道开放,Cl内流,引起外向电流,结果使突触后膜发生超++2+极化。此外,IPSP的形成还可能与突触后膜K通道的开放或Na通道和Ca通道的关闭有关。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指由神经元合成,突触前末梢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并产生突触后电位的信息传递物质。根据其存在部位的不同,分为外周神经递质和中枢神经递质。 1.外周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ACh)和去甲肾上腺素(NE) (1)乙酰胆碱(ACh) 胆碱能纤维:末梢释放ACh的神经纤维。 胆碱能纤维的分布: ① 副交感与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②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绝大部分) ③ 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④ 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 74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2)肾上腺素(NE) 授课方法及 肾上腺素能纤维:末梢释放NE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 时间分配 肾上腺素能纤维的分布: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3)嘌呤类或肽类递质 嘌呤能或肽能纤维:释放嘌呤类或肽类物质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 2.中枢神经递质:种类较多,主要有乙酰胆碱、胺类、氨基酸类和神经肽等。 (1)乙酰胆碱:分布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丘脑后腹核、上行激动系统、纹状体、边缘系统等。 (2)胺类: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等。 多巴胺分布于黑质-纹状体束、中脑-边缘前脑和结节-漏斗。 去甲肾上腺素(NE)分布于下位脑干(中脑网状结构.兰斑.延髓网状结构腹外侧)。 5-羟色胺分布于中缝核。 (3)AA类:包括谷氨酸、甘氨酸、r-氨基丁酸等。 谷氨酸分布于脑脊髓。 甘氨酸分布于闰绍细胞。 r-氨基丁酸分布于大脑皮层浅层、小脑皮层浦肯野细胞。 (4)肽类:包括神经肽、阿片样肽、胃肠肽等。 3.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失活 (二)受体 1.胆碱能受体:是指能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 (1)毒蕈碱受体(M受体)—G蛋白和蛋白激酶途径 阻断剂:阿托 外周分布: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2)烟碱受体(N型受体)—化学门控通道 N1:自主神经节突触后膜 阻断剂:六烃季胺、筒箭毒碱 N2:骨骼肌终板膜 阻断剂:十烃季胺、筒箭毒碱 2、肾上腺素能受体—G蛋白和蛋白激酶途径 (1)α受体(α1 、α2 ) (2)β受体(β1 、β2、β3 )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α受体:酚妥拉明-α1(主)、α2,哌唑嗪-α1 、育亨宾-α2 β受体:普萘洛尔-β受体;丁氧胺-β2受体; 阿提洛尔、心得宁-β1受体 四、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辐散式、聚合式、环式和链锁式。 (二)中枢兴奋传布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 3.总和现象
- 75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4.兴奋节律的改变 授课方法及 5.后发放 时间分配 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 (三)中枢抑制:可分突触前和突触后。 1.突触后抑制: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而引起的抑制。 意义:能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 2.突触前抑制:由于突触前末梢受轴突-轴突式突触传递的影响而递质释放量减少,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的EPSP幅度减小而产生的抑制,称突触前抑制。 结构基础:轴突-轴突突触。 意义:多存在于感觉传入系统中,对调节感觉传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 小结 突触的基本结构,反射的概念,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的传布和中枢抑制。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哪些? 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有哪些主要区别? 8.何谓突触后抑制?简述其分类及生理意义。 9.简述突触前抑制产生的机制。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复习思 考题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第十章 神经系统生理 预习内容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76 -
授课时间 第12周 第 1 次课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第十章 神经系统生理 章节名称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教学目 的要求 1.掌握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生理功能,皮肤痛和内脏痛的区别,牵涉痛的概念;牵张反射的概念,脊休克的概念、产生原因及临床表现,去大脑僵直的概念,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基底神经节、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 2.熟悉牵涉痛的临床意义。 教学重点 牵张反射,脊休克,去大脑僵直,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教学难点 肌肉的感受器,基底核功能。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十章 神经系统生理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躯体感觉:浅感觉和深感觉 脊髓的感觉传导特点: 浅感觉传导路径:先交叉后上行 深感觉传导路径:先上行后在延髓交叉 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一)丘脑的核团分类:感觉接替核、联络核和非特异投射核 (二)感觉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区别: 传入神经元接替 传导途径 投射特点 投射部位 主要功能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特异投射系统 经较少神经元接替 有专一的传导途径 点对点 皮层的特定感觉区 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非特异投射系统 经多个神经元接替 无专一的传导途径 弥散投射 皮层广泛区域 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 77 -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体表感觉区 第一体感区投射规律:① 交叉投射,但头部是双侧的。 ② 空间安排倒置,但头部内部正立。 ③ 投射投射区的大小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灵敏度有关。 (二)本体感觉区 (三)内脏感觉 (四)视觉区 四、痛觉 内脏痛特点: ① 慢痛;(缓慢、持久、定位不精确、对刺激分辩力差) ② 对切割、烧灼等不敏感,但对牵拉、缺血、痉挛等刺激激敏感; ③ 常伴有牵涉痛。 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牵涉痛。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纤维 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 (二)牵张反射 1.牵张反射类型 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肌紧张-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时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2.牵张反射的反射弧 感受器:被牵拉肌肉的肌梭 传入纤维:Ⅰ类纤维和Ⅱ类纤维 中 枢:脊髓 传出纤维:α传出纤维和γ传出纤维 效应器:被牵拉肌肉的肌纤维 (三)腱反射:(位相性或动态性的牵张反射) 定义:快速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 (四)脊休克 1.概念:脊髓与高位脑中枢突然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会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 2.主要表现:躯体运动和内脏反射活动消失、骨骼肌紧张性下降、外周血管扩张、发汗反射消失、尿粪潴留等。 3.产生原因:离断面以下的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调控。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78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一)脑干网状结构及作用 易化区-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 抑制区-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 正常情况下,易化区的活动较强,抑制区的活动较弱,因此在肌紧张的平衡调节中,易化区的活动略占优势,从而维持正常的肌紧张 。 (二)去大脑僵直: 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 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肌紧张亢进的现象。 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小脑的主要功能: ①维持身体平衡 ②调节肌紧张 ③协调随意运动 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损伤后的动作性协调障碍。 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基底神经节损伤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 运动过少而肌紧张增强:帕金森病 运动过多而肌紧张降低:舞蹈病 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大脑皮层运动区 对躯体运动控制特点: ① 交叉性投射。 ② 功能定位精细,呈倒置安排 (头面部正立)。 ③ 运动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二)运动传导通路 主要下行通路: 1.皮层脊髓束:由皮层发出,经内囊、脑干下行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 ① 皮层脊髓侧束:与四肢远端肌肉精细的、技巧性的运动有关。 ② 皮层脊髓前束:与姿势的维持和粗大的运动有关。 2.皮层脑干束:由皮层发出,经内囊到达脑干内各脑神经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 79 -
课堂 小结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生理功能,皮肤痛和内脏痛的区别,牵涉痛的概念;牵张反射的概念,脊休克的概念、产生原因及临床表现,去大脑僵直的概念,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基底神经节、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牵涉痛的临床意义。 复习思 考题 1.叙述特异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投射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2.试述内脏痛的特点? 3.简述脊休克及其产生机制。脊休克的产生和恢复说明了什么? 4.试述牵张反射的概念、产生机制及类型。 5.何谓去大脑僵直?其产生机制如何? 6.小脑对躯体运动有哪些调节功能?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第十章 神经系统生理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 预习内容 第五节 脑的高级功能 第六节 脑电活动及觉醒与睡眠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80 -
授课时间 第12周 第 2 次课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第十章 神经系统生理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 章节名称 第五节 脑的高级功能 第六节 脑电活动及觉醒与睡眠 教学目 的要求 2.熟悉学习与记忆的概念及基本过程; 2.了解脑功能活动的重要检测技术。 1.掌握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结构和功能优势半球的概念与两半球的机能工; 教学重点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睡眠机制,优势半球机能分工。 教学难点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睡眠机制,优势半球机能分工。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十章 神经系统生理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特征和功能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 起源 教 学 过 程 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 分布 反应范围 交感神经 脊髓胸腰段 (T1~T3)侧角 节前纤维短 节后纤维长 广泛 比较弥散 副交感神经 脑干副交感神经核 脊髓骶段第2~4节 节前纤维长 节后纤维短 局限 比较局限 与 (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 内 活动特点:① 双重神经支配。 容 ② 紧张性作用。 ③ 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 ④ 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二、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一)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脊髓是内脏活动初级中枢
- 81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授课方法及延髓----生命中枢 时间分配 (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下丘脑为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 对摄食行为的调节 • 对水平衡的调节 • 对体温的调节 • 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 对情绪反应的影响 • 对生物节律的控制 (四)大脑皮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主要:边缘系统、新皮层 第五节 脑的高级功能 一、条件反射 (一)条件反射的形成 件反射:由条件刺激形成的反射。 形成的基本条件: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 (二)条件反射的消退和分化 (三)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 增强了机体活动的预见性、灵活性、精确性,提高了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大脑皮质的优势半球和语言中枢 (一)大脑皮质语言中枢的分区 (二)大脑皮质语言功能的一侧优势 二、学习与记忆 (一)学习的形式:非联合型学习、联合性学习 (二)人类记忆的过程 通常人类的记忆过程可分为四个连续的阶段,即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 前两个阶段属于短时性记忆。在短时性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是不牢固的,如不强化则易被遗忘。 后两个阶段属于长时性记忆,短时性记忆的信息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运用,可形成一种非常牢固的记忆,即长时性记忆。 (三)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四)遗忘 遗忘是指对已学习过的内容或技巧部分或完全失去回忆和再认识的能力,可分生理性遗忘和病理性遗忘两类。 第六节 脑电活动及觉醒与睡眠 一、大脑皮质的电活动 在大脑皮质通过适当的仪器可记录到两种不同形式的脑电活动:自发脑电和诱发脑电。 (一)自发脑电 (二)诱发脑电
- 82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二、觉醒与睡眠 (一)觉醒的维持 觉醒状态的维持可能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有关。各种传入冲动,经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传导,使大脑皮质处于觉醒状态。 觉醒状态可分为:脑电觉醒(脑电波呈现快波表现) 行为觉醒(通常的清醒状态下的各种行为表现) (二)睡眠的时相 1.慢波睡眠 慢波睡眠的表现及特征: EEG呈同步化慢波,因此称为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 各种感觉功能如嗅、视、听、触觉均暂时减退,唤醒阈增高; 骨骼肌反射活动及肌张力减弱; 自主神经活动减退;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分泌增加。 慢波睡眠的生物学意义是促进机体生长和体力恢复。 2.异相睡眠 主要表现及特征: EEG呈去同化快波,故异相睡眠也称快波睡眠(fast wave sleep); 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唤醒阈更高; 骨骼肌肌张力进一步减弱,几乎完全松弛; 出现间断性阵发表现 做梦多在此时相发生。动物研究表明,在快波睡眠时相,蛋白质合成增加,新突触形成增加。 快波睡眠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学习记忆和精力恢复有关。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 83 -
课堂 小结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结构和功能优势半球的概念与两半球的机能工;学习与记忆的概念及基本过程。 复习思 考题 1.睡眠有哪两个时相?其各有何表现和生理意义? 2.何谓学习?学习的形式有哪些?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预习内容 第十一章 内分泌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84 -
授课时间 第13周 第 1 次课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章节名称 第十一章 内分泌 教学目 的要求 1.掌握激素的概念、分类及作用原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熟悉下丘脑合成和释放的调节性多肽,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并在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腺垂体分泌的激素; 3.了解内分泌系统;下丘脑、腺垂体、靶腺的功能联系 教学重点 含氮激素作用原理,类固醇激素作用原理,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的生理作用与分泌调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教学难点 含氮激素作用原理,类固醇激素作用原理,血管升压素及催产素的分泌调节,生长素的调节,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教材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第十一章 内分泌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组成。 功能:主要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活动。 第一节 概述 激素(hormone ):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高效能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学物质称为激素。激素特异性作用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分别称为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 一、激素的传递方式 远距分泌(telecrine):激素→血液运输→靶组织(远距离) 旁分泌(paracrine):激素→组织液→靶组织(邻近) 自分泌(autocrine):内分泌细胞→激素(局部扩散) 神经分泌(neurocrine):神经激素→轴浆→末梢释放 二、激素的分类 激素的种类繁多,来源复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四类:含氮类激素、类固醇激素、固醇类激素和脂肪酸衍生物。
- 85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三、激素作用的机制 (一)第二信使学说 (二)基因表达学说 四、激素作用的特征 (一)相对特异性: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二)信息传递作用:只充当信使,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三)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激素+受体→酶促反应(高效生物放大系统) (四)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生长素→[血糖↑]←肾上腺素 拮抗作用: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允许作用:某激素的存在增强另一种激素的生理效应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一、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和功能联系 (一)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二、腺垂体 (一)生长激素 1.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1)调节生长发育:主要促进骨、软骨、肌肉和软组织的生长发育 幼年时期缺乏→侏儒症 幼年时期过多→巨人症 成年后过多→肢端肥大症 (2)调节代谢: 蛋白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脂肪:促进脂肪分解 糖:生理量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加强糖利用。 过量则抑制糖的利用→血糖↑→垂体性糖尿病。 2.生长激素的分泌调节 下丘脑激素对生长激素分泌的调节。 反馈调节: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反馈调节。 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他激素、睡眠、应激、神经递质、性别、年龄、运动和代谢等。 (二)催乳素 1.催乳素的生理作用 (1)对乳腺的作用:能对已发育完全、具备泌乳条件的乳腺发挥始动和维持泌乳的作用。 青春期:与其他激素起协调作用,促进女性青春期乳腺的间质和脂肪细胞发育。 妊娠期:催乳素使乳房发育,具备泌乳能力但并不泌乳。 分娩后:催乳素发挥催乳(始动)并维持乳腺泌乳的作用。 (2)对卵巢的作用:催乳素与黄体生成素协同,促进黄体生成及孕激素与雌激素的分泌高浓度的催乳素通过负反馈抑制作用→下丘脑GnRH↓→腺垂体FSH、LH↓→抑制排卵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 86 -
课堂 小结 含氮激素作用原理,类固醇激素作用原理,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的生理作用与分泌调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复习思 考题 1. 简述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2. 试举例说明神经调节和靶细胞反馈调节在激素释放中的作用方式及意义。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预习内容 甲状腺、胰岛素,肾上腺激素的作用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87 -
授课时间 第13周 第 2次课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章节名称 第十一章 内分泌 教学目 的要求 1.掌握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2.熟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3和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重点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碘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盐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教学难点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盐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及糖皮质激素的调节,胰岛素的调节。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三节 甲状腺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一)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甲状腺激素是以碘和酪氨酸为原料在甲状腺腺泡细胞内合成的。 (二)甲状腺激素的贮存、释放和代谢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一)调节新陈代谢 1.能量代谢:促进物质氧化、提高组织耗氧率,增加产热量,增加机体的基础代谢率。 ++产热效应与其诱导Na-K-ATP酶活性密切相关: 甲亢:产热量↑基础代谢率↑怕热多汗、食欲↑ 甲低:产热量↓基础代谢率↓喜热恶寒,食欲↓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88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2.物质代谢 授课方法及(1)糖代谢:消化道吸收↑肝糖原分解↑糖原合成↓ 时间分配 糖的利用↑:升血糖作用>降血糖作用 (2)蛋白质代谢: 生理剂量:促其合成(正氮平衡) 大剂量:促其分解(负氮平衡) (3)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合成和分解 (二)促生长发育 诱导某些生长因子的合成,促进神经元轴突和树突的形成,促进髓鞘及胶质细胞的生长 促进长骨的生长发育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素将患呆小病(克汀病, cretinism) 预防呆小病应从妊娠期开始,积极治疗甲低和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孕妇;治疗呆小病必须在出生3个月前补充T4、T3 (三)其他作用 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幼儿:促进其发育成熟 成人:提高其兴奋性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1.受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 2.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3.自主神经对甲状腺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肾上腺由外层的肾上腺皮质和内部的肾上腺髓质两部分组成。 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实际上是两个内分泌腺。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分为三层,从外向内依次为: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皮质醇) 网状带:分泌性激素(雌二醇、脱氢表雄酮) 这三种激素都是类固醇衍生物,故统称为甾体激素。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激素 (一)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1.对物质代谢的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糖异生,抑制糖利用,促进脂肪分解和重新分布,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 蛋白质:促进蛋白质分解 糖类:促进血糖升高 脂肪:促进脂肪分解 2. 对各系统的作用: 3.参与应激反应: (二)糖质激素的分泌调节 受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 糖皮质激素的反馈性调节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
- 89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一)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授课方法及(二)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时间分配 第五节 胰岛的内分泌 胰岛里至少有四类内分泌细胞:A细胞、B细胞、D细胞和PP细胞 A细胞:占20%,分泌胰高血糖素(glucagon) B细胞:数量最多,约占60%~70%,分泌胰岛素(insulin) D细胞:约占10%,分泌生长抑素 PP细胞:数量很少,分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 PP) 一、胰岛素 (一)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1.调节糖代谢: 增加糖的去路与减少糖的来源,降低血糖 2.对脂肪代谢的作用 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合成脂肪酸和甘油三酯贮存于脂肪细胞中 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 抑制脂肪酶活性,减少脂肪分解 3.对蛋白质代谢作用 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 胰岛素增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与生长激素有协同作用 与生长素共同促进机体生长发育 (二)胰岛素分泌调节 1.血糖浓度的调节: 血糖浓度增高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降低 胰岛素分泌可以分为两个时相:快速分泌增加和缓慢持久分泌增加 2.激素的调节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激素包括促胰液素、胃泌素、抑胃肽、胆囊收缩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甲状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抑制胰岛素分泌的激素主要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生长抑素。 3.神经调节 支配胰岛的神经包括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二、胰高血糖素 (一)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糖代谢:升高血糖 抑制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脂肪代谢:激活脂肪酶,促进脂肪分解;加强脂肪酸氧化,酮体生成增多 蛋白质代谢:促进氨基酸转运入肝细胞,为糖异生提供原料;抑制蛋白质合成 (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 1.血糖浓度的调节:血糖浓度降低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血糖升高则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2.血中氨基酸水平的调节 第六节 其他激素(自学)
- 90 -
课堂 小结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碘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盐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复习思 考题 1. 简述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制和原因。 2. 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人,能否突然停药?为什么? 3. 何谓应激和应急反应?二者有何关系? 4. 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主要有哪几种?其对血糖水平有何影响?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预习内容 第十二章 生殖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91 -
授课时间 第14周 第 1次课 授课班级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15级高职班 2学时 高职高专 章节名称 第十二章 生殖 教学目 的要求 1.掌握月经周期的概念、卵巢内分泌和月经周期的调节。 2.熟悉睾丸和卵巢的功能、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生理作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3.了解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教学重点 卵巢的内分泌作用,月经周期及其形成原理(激素调节) 教学难点 月经周期及其形成原理(激素调节)。 教材 《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 授课对 象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直观教学式(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十二章 生殖 第一节 男性生殖功能 一、睾丸的功能 (一)睾丸的生精功能 (二)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支持细胞分泌抑制素。 1.雄性激素 (1)雄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合成雄激素的原料是胆固醇。 间质细胞首先将胆固醇转化为孕烯醇酮,后者被羟化,形成雄烯二酮,再转化为睾丸酮。 健康的青壮年男性(20岁~50岁)每天分泌4mg~9mg睾酮,血中睾酮含量为22.74.2nmol/L,50岁以后逐渐减少。 (2)雄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促进胚胎时期男性外生殖器的分化。 促进睾丸下降至阴囊 促进精子生成 促进和维持男性性征 维持男性正常性欲和调节性行为 促进皮肤、骨骼和肌肉生长 增加基础代谢,刺激红细胞生长和水、钠潴留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92 -
2.抑制素 授课方法及三、睾丸功能的调节 时间分配 (一)下丘脑-腺垂体-睾丸轴 (二)睾酮对下丘脑-腺垂体的反馈作用 (三)睾丸内的局部调节 第二节 女性生殖 女性的生殖功能主要包括卵巢的生卵作用与内分泌功能、妊娠与分娩等。 一、卵巢的功能 (一)、卵巢的生卵 卵泡的发育阶段分为原始卵泡→生长卵泡→成熟卵泡。 1、排卵 2、黄体的形成和退化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主要为雌二醇,它是由卵泡的颗粒细胞、内膜细胞和黄体细胞所分泌。孕激素主要为孕酮,它是由黄体细胞所分泌。 1、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刺激副性征的出现,并维持在正常状态。此外,雌激素对代谢也有明显的影响。 (1)对生殖器官的作用: ①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②促进输卵管的分泌与运动,有利于精子和卵子的运行; ③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提高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④促进子宫发育、内膜发生增生期的变化,使子宫颈分泌大量清亮、稀薄的粘液,有利于精子穿行; ⑤使阴道粘膜上皮细胞增生、角化并合成大量糖原。糖原分解使阴道分泌物呈酸性,有利于乳酸杆菌的生长,从而排斥其它微生物的繁殖,增加阴道的抵抗力。 (2)对乳腺和副性征的作用:促进乳腺发育与维持女性副性征的出现,如全身脂肪和毛发分布具有女性特征,音调较高、骨盆宽大、臀部肥厚。 (3)对代谢的作用: ①促进蛋白质合成; ②加速骨的生长,促进骨骺软骨的愈合; ③高浓度的雌激有导致水、钠潴留的趋势,某些妇女在月经前浮肿,可能与此有关。 2、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孕激素通常是在雌激素作用基础上发挥效应的,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子宫肌,适应孕卵的着床和维持妊娠。 (1)对生殖器官的作用: ①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子宫内膜增厚,并发生分泌期的变化,为受精卵的着床提供良好的条件; ②抑制子宫和输卵管平滑肌的收缩,具有安宫保胎作用; ③使宫颈粘液减少而变稠,使精子难以通过。 (2)对乳腺的作用: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继续促进乳腺发育;为妊娠后的哺乳作好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 93 -
(3)产热作用:女子基础体温在排卵前先出现短暂降低,而在排卵后升高0.5°C左右。 三、月经周期及其激素调节 (一)月经周期 1、月经期:月经周期的第1~4天 2、增殖期(排卵前期、卵泡期):月经周期第5~14天 3、分泌期(排卵后期、黄体期):月经期第15~28天 (二)月经周期的激素调节 月经周期的形成与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的活动有密切关系。 四、妊娠 妊娠是新个体产生的过程,包括受精与着床,胚胎发育以及分娩等。 (一)受精 (二)着床是胚泡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大约在排卵后的6~8天开始,在排卵后10~13天完成着床 (三)妊娠的维持及激素的调节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课堂 小结 1.月经周期的概念、卵巢内分泌和月经周期的调节。 2.睾丸和卵巢的功能、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生理作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1.睾丸是怎样产生精子的?试述下丘脑和腺垂体对睾丸生精功能的调节。 2.睾酮有哪些主要生理作用?其分泌的调节机制如何? 3.雌激素和孕激素各有哪些生理作用? 4.试述在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与下丘脑、腺垂体和卵巢的相应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5.受精卵怎样在子宫内着床?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 复习思 考题 参考书 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预习内容 复习 教学反思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94 -
- 9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