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
❖ 1.社会工作定义分三类,代表三个发展阶段。(1)个人慈善事业是中上层人士基于人道主义或由宗教信仰的驱使,自动为社会中贫苦及不幸者举办的慈善施舍。(初级)(2)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以解决因经济困难所引起的问题为目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包括对社会上失业、贫困、疾病、衰老、残废、孤寡等各种经济方面的扶助与救助事业。(中期)(3)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服务事业。
❖ 2.助人专业说:(目的、性质)强调社会工作是帮助人们解决社会问题和摆脱个人困境方面所起的作用。
❖ 3.潜能、资源说:(活动与功能)强调社会工作是调动个人潜能与运用社会资源去帮助个人团体及社区解决问题,满足需要的一种活动和功能。
❖ 4.社会工作定义:社会工作是政府与社会团体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困难,协调人际关系,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保持社会稳定的一种专业工作。定义要点如下:(1)社会工作的主体是政府与社会团体。
(2)社会工作的性质是一门帮助人们解决困难,增强信心的专业工作。
(3)社会工作对象时全体社会成员,而不仅仅是少数贫困、残弱者。
(4)社会工作采用一套科学的方法与技术,他不同于个别人发善心做好事。
(5)社会工作的功能是调适社会关系,缓和与解决社会矛盾。
(6)社会工作额目的是满足人民基本的物质与精神需要。
❖ 5.社会工作四个要素:(1)社会工作者(2)受助者(3)社会工作的价值观(4)助人活动。
❖ 6.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包括:(1)服务提供者(2)支持者(3)倡导者(4)管理者(5)资源获取者(6)政策影响人。
❖ 7.社会工作产生的经济条件:(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变化,打破了旧的社会保障形式。(2)无产阶级日益贫困,社会问题不断增多。(3)无产阶级斗争风起云涌,阶级矛盾日益尖悅。
❖ 8.社会工作产生的政治条件:(1)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2)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使人民的权利得到一定的尊重。(3)工人阶级政党逐步发挥作用。
❖ 9.社会工作产生的文化思想条件:(1)人道主义是早期社会工作的思想渊源。(2)宗教慈善思想是早期社会工作的动机。(3)剥削阶级统治理念的转变。
❖ 10.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要点(1)规定每一教区每月向地主征收济贫税,政府抽税办理社会救济。(2)规定平民救济应由地方分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设立监督人员,国家设立机构,建立制度办理社会救济行政。(3)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工作。(4)禁止无家可归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5)规定人民有救济其贫困家人会亲属的义务,教区即公共救济机构,在贫民无法得到家人或亲戚赡养时蔡给予帮助。(6)将贫民分为三类:体力健全的贫民,需强迫进入“习艺所”工作、不能工作的贫民如患病者、残疾人、老年人、精神病人及扶育幼小子女的母亲,进
入救济院或给予院外救济、无依无靠的儿童如孤儿、弃婴,父母遗弃或确实无力抚养的儿童。
❖ 11.德国汉堡制:指1788年德国汉堡市曾采取的一种救济制度,由布希教授起草,规定该市设立以中央办事处,处理全市救济业务,全市分为若干区,每区设监察员1人,救济员若干人。(救助方法:助人自助)。
❖ 12.埃尔伯福制:指1852年德国一小市镇埃尔伯福,西区汉堡制的优点,在救济工作方法上有较大创新,将全市分为544段,每段约300人,其中贫民不超过4人,每段救济1人,凡求助者都需与济贫员接洽,调查后才给予补助。以后每两周调查一次。14段为1个赈济区,设监察员1人。其贡献是:(1)机构健全,上下沟通,行政集中,监察严密,各级委员会技术开会,改进工作。(2)工作取长补短(3)济贫员为义务,并可连任,既可节省经费,又利于熟悉当地情况,积累工作经验。(4)事前事后都有济贫工作注重扶助贫民自立和贫民的预防工作。(5)济贫工作深入家庭调查,做详细记录,并经常开会讨论有关问题,已是较成熟的社会个案工作做法。(是社会工作方法上的一个里程碑)
❖ 13.慈善组织协会: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英美等国兴起慈善组织协会。其对社会工作的贡献在于:(1)派“友好访问员”访问申请救助者,以了解其社会背景并制定应采取的措施,这种个别情况个别对待,补贴案件分别处理的“个案化”方法,促进社会个案工作的产生。(2)促进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采取合作步骤,这为社区组织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社会工作步入专业化。
❖ 14.睦邻组织运动:也称社会公社运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改良运动或社区服务运动。以1884年英国牧师巴里特在伦敦创立的汤恩比馆为标记。
❖ 15.汤恩比馆:指为纪念汤恩比为贫民服务精神,友人在1884年在伦敦东区的贫民区建立的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取名汤恩比馆。
❖ 16.贝弗里奇报告:指1942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院长贝弗里奇发表了《社会保险及有关的服务》一文,被称为“贝弗里奇报告”,对英国及欧美各国的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产生很大影响。该报告以消除贫困、疾病、肮脏、无知和懒散五大社会疾病害为目标。
❖ 17.我国古代救济措施和社会工作包括:(1)仓储:古代仓储一备灾荒年用、有常平仓、义仓、社仓。(2)赈谷与赈银。(3)施粥。(4)疏遗:疏遗难民、乞丐、孤寡、残废等无依无靠者。(5)居养。(6)养老(7)慈幼:历代对慈幼事业都有明令,灾民卖子、朝廷令买主偿还,逃荒弃儿,政府令民间收养认领。
❖ 18.晏阳初指以河北保定县为实验区,发展以教育为中心的农村建设。认为中国社会的根子是没有文化,“愚、贫、弱、私”是四大病症,因此社会工作的重点在教育。剔除三大教育方式:“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
❖ 19.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工作:(1)改造游民工作。(2)救助残疾人工作。(3)改造贫困工作。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基本意义
1.社会工作分类(1)按功能分:治疗式与预防式。治疗型社会工作:起主要任务是医治受社会问题影响与损害的个人和团体,使他们得以恢复生产能力,正常的参与社会生活。
预防型社会工作:通过社会工作透视社会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预防社会问题的产生,
协调社会关系,减少受害者。
(2)按工作服务层次分:直接服务、间接服务。直接服务指:社会工作者直接面对案主,在接触过程中实现的功能。间接服务指:只社会工作者不直接接触案主。而以间接的方式提供服务或达到服务的功能。
2.民间社会工作:指由民间团体或私人主办,经费由民间团体募集或私人募捐的社会工作。
3. 社会保障: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关于保障人民生活的各种制度的总称。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社会福利。
4.社会工作的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是社会工作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
(2)援助自立原则:社会救助与案主自救相结合的原则。内因是不会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激发案主的自信心,创造有利条件;物质帮助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3)资源动员原则:社会工作的资源即社会资源指:指一定社中存在的有益于社会工作开展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总和。
(3)资源动员原则:充分认识社会资源、合理开采社会资源、有效运用社会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一切社会资源来支持社会工作)
(4)人道主义原则:指社会工作中要高度重视社会成员的人格,尊重被救助者的生命和价值,尊重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
5.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理论标准和确定社会工作目的与行动选择的标准,是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准则和社会工作的内在约束。
6.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评价:强调人的本质、人的责任、人的需要、人的权利与义务、社会职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这个值得借鉴,但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规避了社会制度这一根本性问题,提到人是抽象的人,因而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权利等理想的价值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与有产者并不平等,不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业务。作为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及其支配的整个社会,不可能不分阶级、种族、财产而重视每个人的权利,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社会工作在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一种救灾灭火,改良社会的工具。
7.我国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但有些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优秀价值观仍然可以吸收,通过借鉴与创新,形成我国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应该是:
(1)社会工作应尊重每一个工作对象的尊严和价值。
(2)社会工作应帮助工作对象满足基本的、合理的需要。
(3)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协助工作对象发挥潜能,全面发展。
(4)社会工作要促进工作对象的健康发展,使其能为社会有所贡献。
(5)社会工作是国家履行职责、义务的手段。
(6)社会工作要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
(7)社会工作要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形成:“社会为人人,人人为社会”,社会和个人有机关联,相辅相成,人与人平等互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民群众有互相帮助的义务。
8.社会工作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1)热爱本职工作(2)缺料一切为案主服务的价值观和人生观。(3)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
职业态度:(1)全心全意、尽心尽责(2)耐心细致坦诚相待(3)礼貌待人、热情服务。
职业作风:(1)努力钻研,精益求精;(2)尊重同事,相互协助;(3)深入实际,联系群众;(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职业纪律:(1)廉洁奉公,不谋私利;(2)坚持原则,秉公办事;(3)尊重案主,保守隐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