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三百⾸经典五⾔律诗 登岳阳楼 杜甫〔唐代〕
昔闻洞庭⽔,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夜浮。 亲朋⽆⼀字,⽼病有孤⾈。 戎马关⼭北,凭轩涕泗流。 译⽂
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似在湖中⽇夜浮动。 亲朋好友们⾳信全⽆,年⽼多病只有⼀只船孤零零的陪伴⾃⼰。 关⼭以北战争烽⽕仍未⽌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横流。 鉴赏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称为盛唐五律第⼀。从总体上看,江⼭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民⽣疾苦的风格。
⾸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扩⼤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到暮年才实现⽬睹名湖的愿望,表⾯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今未能实现之情。⽤“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边。洞庭湖坼吴楚、浮⽇夜,波浪掀天,浩茫⽆际,真不知此⽼胸中吞⼏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情。“亲朋⽆⼀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的任何援助;“⽼病有孤⾈”,从⼤历三年正⽉⾃夔州携带妻⼉、乘⾈出峡以来,既“⽼”且“病”,飘流湖湘,以⾈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世的孤危感。⾃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报国⽆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引⼈联想。开端“昔闻洞庭⽔”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在长安⼀带活动的⼗多年时间。⽽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北”拍合。“凭轩”与“今上”⾸尾呼应。
⾸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 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诗⼈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处着笔,吐纳天地,⼼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其⾝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势融合⽆间,形成沉雄悲壮、博⼤深远的意境。
这⾸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从总体上看,江⼭的壮阔,与诗⼈胸襟的博⼤,在诗中互为表⾥。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昔骚⼈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际,⽓象雄张,如在⽬前。⾄读杜⼦美诗,则⼜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云梦也。”
全诗纯⽤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些学者认为诗⽤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着⼒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不觉得有艺术⽅法的存在,甚⾄不觉得有语⾔的存在,只觉得诗⼈的思想感情撞击着⼼扉。
全诗以⾃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实写,⼜想象,⼀“坼”⼀“浮”,把洞庭湖的⽓象描绘得壮阔⽽⼜⽣动。
2.唐诗三百⾸经典五⾔律诗
汉江临眺 王维〔唐代〕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有⽆中。 郡⾢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留醉与⼭翁。 译⽂
汉江流经楚塞⼜折⼊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江⽔滔滔远去,好像⼀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时隐时现,若有若⽆。 远处的城郭好像在⽔⾯上飘动,波翻浪涌,辽远的天空也仿佛为之摇荡。 襄阳的风景天⽓好,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翁。 鉴赏
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表达了诗⼈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政长官的功绩之意。⾸联写众⽔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疏可⾛马;颈联由远⽽近,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作画上题字。诗⼈采取的⼏乎全是⽩描的写意⼿法,从⼤处着墨,于平凡中见新奇,将登⾼远眺、极⽬所见的⼭川景物写得极为壮阔飞动,奔放雄伟,全诗犹如⼀巨幅⽔墨⼭⽔,意境开阔,⽓魄宏⼤。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形肖,⼀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作为画幅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称“楚塞”。“三湘”,⼀说湘⽔合漓⽔为漓湘,合蒸⽔为蒸湘,合潇⽔为潇湘,合称三湘;⼀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古诗⽂中,三湘⼀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带。
“荆门”,⼭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流,相传⼤禹治⽔,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诗⼈泛⾈江上,纵⽬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奔涌⽽来的“三湘”之⽔相连接,汹涌汉江⼊荆江⽽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已使⼈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势。诗⼈将不可⽬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渲染了⽓氛。
“江流天地外,⼭⾊有⽆中”,以⼭光⽔⾊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前句写出江⽔的流长邈远,后句⼜以苍茫⼭⾊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着墨极淡,却给⼈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调浓丽的⽔彩。⽽其“胜”,就在于画⾯的⽓韵⽣动。
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有⽆中,是诗家俊语,却⼊画三昧。”说得很中肯。⽽“天地外”、“有⽆中”,⼜为诗歌平添了⼀种迷茫、⽞远、⽆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外”。⾸联写众⽔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疏可⾛马,画⾯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正当诗⼈极⽬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中浮浮沉沉。风越来越⼤,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风浪之前,船⼉是平缓地在江⾯⾏驶,城郭是静⽌地⽴于岸边,远空是不动地悬于天际;风浪忽⾄,⼀切都动了起来。这⾥,诗⼈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上下波动,却说是前⾯的城郭在⽔⾯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故意⽤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步渲染了磅礴⽔势。“浮”、“动”两个动词⽤得极妙,使诗⼈笔下之景活起来了,诗也随之飘逸起来了,同时,诗⼈的⼀种泛⾈江上的怡然⾃得的⼼态也从中表现了出来,江⽔磅礴的⽓也表现了出来。诗⼈描绘的景象是泛⾈所见,⾈中⼈产⽣了⼀种动荡的错觉,这种错觉也正好符合诗句中的汉⽔的描写,所以这两个词⽤得极其恰当。
“襄阳好风⽇,留醉与⼭翁。”⼭翁,即⼭简,晋⼈。《晋书·⼭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的园林,风景很好,⼭简常到习家池上⼤醉⽽归。诗⼈要与⼭简共谋⼀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的景⾊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尾联诗⼈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的志趣。
3.唐诗三百⾸经典五⾔律诗 ⼭居秋暝 王维〔唐代〕
空⼭新⾬后,天⽓晚来秋。 明⽉松间照,清泉⽯上流。 ⽵喧归浣⼥,莲动下渔⾈。 随意春芳歇,王孙⾃可留。 译⽂
新⾬过后⼭⾕⾥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特别凉爽。 明⽉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在⼭⽯上淙淙淌流。 ⽵林中少⼥喧笑洗⾐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以令⼈流连。 赏析
这⾸诗为⼭⽔名篇。描绘了秋⾬初晴后傍晚时分⼭村的旖旎风光和⼭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寄情⼭⽔⽥园并对隐居⽣活怡然⾃得的满⾜⼼情,以⾃然美来表现⼈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后的秋凉,松间明⽉的光照,⽯上清泉的声⾳以及浣⼥归来⽵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起,给⼈⼀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幅清新秀丽的⼭⽔画,⼜像⼀⽀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联是写⾬后⼭中秋景,由于这⾥⼈迹罕⾄,⾃然不知⼭中有⼈来了。“空⼭”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初霁,万物为之⼀新,⼜是初秋的傍晚,空⽓之清新,景⾊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天⾊已暝,却有皓⽉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泉清冽,淙淙流泻于⼭⽯之上,有如⼀条洁⽩⽆瑕的素练,在⽉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的⾼尚情操,谓其\"息阴⽆恶⽊,饮⽔必清源”。诗⼈⾃⼰也是这种⼼志⾼洁的⼈。这⽉下青松和⽯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
颈联中诗⼈先写“⽵喧”再写“莲动”,因为浣⼥隐在⽵林之中,渔⾈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莲⾈。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写到⽵林⾥传来了⼀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些天真⽆邪的姑娘们洗罢⾐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数珍珠般晶莹的⽔珠,那是顺流⽽下的渔⾈划破了荷塘⽉⾊的宁静。在这青松明⽉之下,在这翠⽵青莲之中,⽣活着这样⼀群⽆忧⽆虑、勤劳善良的⼈们。这和谐美好的⽣活图景,反映了诗⼈希望过闲适⽆忧⽆虑⽣活的向往,同时也从反⾯衬托出他对⿊暗官 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笔不露痕迹,使⼈不觉其巧。
尾联则是诗⼈有感⽽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其喜归⾃然,寄情⼭⽔,崇尚恬静、淡泊的⽥园⽣活,不愿同流合污的感受。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表。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以⼈和⽽望政通。同时,⼆者⼜互为补充,泉⽔、青松、翠⽵、青莲,可以说都是诗⼈⾼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这⾸诗是以⾃然美来表现诗⼈的⼈格美和⼀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看来,这⾸诗只是⽤“赋”的⽅法模⼭范⽔,对景物作细致感⼈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兴。诗⼈通过对⼭⽔的描绘寄慨⾔志,含蕴丰富,耐⼈寻味。4.唐诗三百⾸经典五⾔律诗 送友⼈ 李⽩〔唐代〕
青⼭横北郭,⽩⽔绕东城。 此地⼀为别,孤蓬万⾥征。 浮云游⼦意,落⽇故⼈情。 挥⼿⾃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
青翠的⼭峦横卧在城墙的北⾯,波光粼粼的流⽔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之外远⾏去了。 浮云像游⼦⼀样⾏踪不定,⼣阳徐徐下⼭,似乎有所留恋。 频频挥⼿作别从此离去,马⼉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赏析
这是⼀⾸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联的“青⼭横北郭,⽩⽔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已经送友⼈来到了城外,然⽽两⼈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峦横亘在外城的北⾯,波光粼粼的流⽔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对“⽩⽔”,“北郭”对“东城”,⾸联即写成⼯丽的对偶句,别开⽣⾯;⽽且“青”、“⽩”相间,⾊彩明丽。“横”字勾勒青⼭的静姿,“绕”字描画⽩⽔的动态,⽤词准确⽽传神。诗笔挥洒⾃如,描摹出⼀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诗⼈借孤蓬来⽐喻友⼈的漂泊⽣涯,说:此地⼀别,离⼈就要象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之外去了。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度看不是⼯对,甚⾄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股悲剧的感⼈⼒量。古⼈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涯,因为⼆者都有屈从⼤⾃然、任它物调戏⽽不由⾃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蓬”的形象时⼗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道⼀声珍重可⽐。太⽩集王琦注云:“浮云⼀往⽽⽆定迹,故以⽐游⼦之意;落⽇衔⼭⽽不遽去,故以⽐故⼈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对友⼈的深切关⼼,写得流畅⾃然,感情真挚。 “浮云游⼦意,落⽇故⼈情。”颈联是说,浮云像游⼦⼀样⾏踪不定,⼣阳徐徐下⼭,似乎有所留恋。
颈联写得⼗分⼯整,诗⼈巧妙的⽤“浮云”、“落⽇”作⽐,来表明⼼意。天空中⼀抹⽩云随风飘浮,象征友⼈⾏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轮红彤彤的⼣阳徐徐⽽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地,隐喻诗⼈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情。在这⼭明⽔秀、红⽇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感到难舍难分。这⾥既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扣⼈⼼弦。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
“挥⼿⾃兹去,萧萧班马鸣。”尾联是说,挥挥⼿从此分离,友⼈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送君千⾥,终须⼀别。“挥⼿”,是写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的感觉⼜如何呢?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场景。这⼀句出⾃《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诗⼈和友⼈马上挥⼿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的⼼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限深情。马犹如此,⼈何以堪!李⽩化⽤古典诗句,著⼀“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义,可谓别具匠⼼。
《送友⼈》为李⽩的名篇之⼀。这⾸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岭,清澈的流⽔,⽕红的落⽇,洁⽩的浮云,相互映衬,⾊彩璀璨,寓情于景。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然美和⼈情美交织在⼀起,写得有声有⾊,⽓韵⽣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豁达乐观,毫⽆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送别诗的特⾊。
5.唐诗三百⾸经典五⾔律诗 次北固⼭下 王湾〔唐代〕
客路青⼭外,⾏⾈绿⽔前。(青⼭外⼀作:青⼭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 海⽇⽣残夜,江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
郁郁葱葱的⼭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在绿⽔之间。
潮⽔涨满,两岸与江⽔齐平,整个江⾯⼗分开阔,帆顺着风端直⾼挂。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息。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赏析
这是⼀⾸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在“客路”的诗⼈顿⽣思乡之情?诗中“⽣”“⼊”⽤了拟⼈⼿法。虽是⽆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海⽇⽣于残夜驱尽⿊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旧年,赶⾛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活哲理,给⼈乐观积极向上的⼒量。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丽,⼜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点题中“北固⼭”。作者乘⾈,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前进,驶向“青⼭”,驶向“青⼭”之外遥远的“客路”。这⼀联先写“客路”⽽后写“⾏⾈”,其⼈在江南、神驰故⾥的飘泊羁旅之⼩景是难得出现的。
“潮平两岸阔”中“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浩渺,放眼望去,江⾯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句,写得恢弘阔⼤,下⼀句“风正⼀帆悬”,便愈见精采。“悬”是端端直直地⾼挂着的样⼦。诗⼈不⽤“风顺”⽽⽤“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以保证“⼀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是和风,帆才能
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句写⼩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景传⼤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河⾥⾏船,⽼要转弯⼦,这样的⼩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船,即使风顺⽽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帆悬”这⼀⼩景,把平野开阔、⼤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的。潮平⽽⽆浪,风顺⽽不猛,近看可见江⽔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息的夜晚,孤⾈扬帆,缓⾏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联历来脍炙⼈⼝,说:“‘海⽇⽣残夜,江春⼊旧年’,诗⼈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题政事堂,每⽰能⽂,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说,“海⽇”⼀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轮红⽇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残夜”、“春⼊旧年”,都表⽰时序的交替,⽽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在“客路”的诗⼈顿⽣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与“春”作为新⽣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字“⼊”字使之拟⼈化,赋予它们以⼈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种⾃然的理趣。海⽇⽣于残夜,将驱尽⿊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旧年,将赶⾛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活真理,给⼈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舞⼒量。此句与“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有异曲同⼯之妙。
海⽇东升,春意萌动,诗⼈放⾈于绿⽔之上,继续向青⼭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群北归的⼤雁正掠过晴空。雁⼉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想起了“雁⾜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下家⾥⼈。这两句紧承三联⽽来,遥应⾸联,全篇笼罩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诗抒写诗⼈泛⾈东⾏,停船北固⼭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引发的怀乡情思,熔写景、抒情、说理于⼀炉。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堪称千古名篇。这⾸题为《次北固⼭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殷璠选⼊《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南国多新意,东⾏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残夜,江春⼊旧年。从来观⽓象,惟向此中偏。”本⽂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下》。
王湾是洛阳⼈,⼀⽣中,“尝往来吴楚间”。“北固⼭”,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临江。上引《江南意》中⾸⼆句为“南国多新意,东⾏伺早天。”其“东⾏”,当是经镇江到江南⼀带去。诗⼈⼀路⾏来,当⾈次北固⼭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中的情思,吟成了这⼀千古名篇。诗以对偶句发端,既⼯丽,⼜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点题中“北固⼭”。作者乘⾈,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前进,驶向“青⼭”,驶向“青⼭”之外遥远的“客路”。这⼀联先写“客路”⽽后写“⾏⾈”,其⼈在江南、神驰故⾥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这⾸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优美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