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会计的演进
古代会计
时间[产生~1494]意大利数学家提出复式记账法 形式:单式记账法(流水账)
特点:1.财产收支,计量单位以实物为主,货币为辅 2会计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以官厅为主 (二)近代会计
时间【1494~二十世纪初】
特点:1标记着复式记账法的出现
2会计成为专门独立职能从生产职能分离出来(核算监督) 3转变为企业会计
4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实物为辅 (三)现代会计
标志:成本会计的出现(从企业会计中分离) 纰漏编制会计报表
特点:1仍采用复式记账法 2会计仍是独立职能
会计延伸现代职能----参与企业决定---财务决策---财务日常控制---开展财务分析 3以货币为主,以实物为辅 4有一套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
注释:会计师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他为有效的管理经济而起作用。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师对一个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1四柱: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相当于现在会计术语的期初结余,本期收入,本期付出和期末结存,通过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2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资本及各项负债)。运用进-缴=存-该
第二节 会计的含义
会计的含义:是一种管理活动(本质)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反应核算监督企业级事业单位在一定时间内经营业务 提供会计信息向有关方
会计的特征 本质 计量单位 职责
须向有关方提供和信息
(三)会计的对象(核算监督的内容) 企业再生产的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第三节 会计的内容 第四节 会计工作的组织
一:会计工作的组织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以及会计规范的制定与执行 二:企业或事业等单位一般都需要设置从事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建立和健全会计会计机构是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对于从分发挥会计的管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会计如实的向会计信息拥有者反映
参与经营管理的预测与决策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与行业规范 加强内部管理
管好资金和降低成本 四:会计人员的岗位:会计主管,出纳,货币资金核算,往来结算业务核算,存货业务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收入核算,总分类账核算,稽核以及综合分析 五: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如实反映情况 贯彻执行和维护国家财经政策和纪律 参与经营管理,讲求经济效益
六:会计规范由指导,约束会计工作的专门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等构成,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七:会计法是基本法
目的:规范会计人员行为 保证会计资料完整 提高经济效益 维护财经制度
八: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的准则
九:会计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或执行的规定、方法和程序的总称 十:会计学按其涉及的领域分为营利组织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
十一:会计学按其知识和研究内容分类,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学等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一节 会计要素
内容
会计对象(企业会计核算监督内容,资金运动)分类
① 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② 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会计要素
利润=收入—费用
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① 产是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这里的交易或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等活动,但
不能根据将要发生的交易或者是想来确定资产
② 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即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企业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
所有权,但该资源能够被企业所拥有,及企业具有某项资源的实际控制支配权 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所谓流动性,是指资金的变现能力。
流动资产
所谓流动资产,是指现金以及其他能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内变现或被耗用的资产,所谓营业周期,是指企业自投入现金—购买材料—制成产品—销售产品—再回收现金的过程。大部分行业一年有几个营业周期,则其资产按年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而某些特殊行业,如造船、重机械等,其营业周期往往超过一年,则其资产按营业周期划分。 ① 库存现金
库存现金是有现金出纳员保管的,包括纸币及硬币在内的货币资金。 ②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是企业存放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可以自由提取,使用的各种款项。
③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是指出票人或者付款人须在某一特定日期内,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本企业的书面证明,如商业汇票 ④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是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对顾客的货币请求权。 ⑤存货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
非流动资产
①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控制某企业施加影响已获得较大经营利益的目的,通过企业合并或者其他方式而获取被投资单位的股份,并长期持有的投资行为 ②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③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如专利权
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具有的特点
① 债是一种现时义务,它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目前实际所承担的经济责任 ② 负债的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负债按其流动性划分,为流动负债或长期负债,负债的流动性是指负债偿还的期限
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内,预期以流动资产或以新的流动负债偿还的债务
① 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为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周转所需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②应收票据
应付票据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而签发并承诺的,须于约定日期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书面证明 ③ 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是指因赊购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④ 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项薪酬 ⑤ 应交税费
应交税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税法规定所计算出的应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税费
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各种债务 ① 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② 应负债券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约定于某一特定日期还本付息的书面证明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有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利。企业的资产扣除负债的差额又称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也是企业所有这对企业净资产所享有的要求权
由于企业组织形式不一样,所有者权益有不同的名称,在我国,股份制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成为股东权益,非股东制企业则将其统称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点
① 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参与企业决策以及获得利润分配的依据
② 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享有的剩余权益,表现在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场所有的负债后,
所有者才能受益 就股份制企业而言,股东权益的来源通常包括投入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
投入资本(实收资本)
投入资本是指投资者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的各种资产价值。其中,有投资者按照其投资协议的约定投入的、其在企业注册资产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称为实收资本(或股本)企业受到投资者超过其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入资本,作为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确认为本公积的组成部分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和损失,如资本公积 利得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与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与所有者分配利益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留存收益(留存利益)
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留存在企业尚未以股利形式分配给股东的利润。留存利润是企业历年累计起来的,又称累积资本
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具备的特征
① 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② 收入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具备的特点
①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流出的经济利益 ② 费用最终会导致经济利益的减少
利润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收入扣减费用后,再加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减去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后的差额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和损失,如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第二节 会计等式
1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经营利润
2投资者与债权人对企业的资产都有求偿权,而且债权人的权益优先于投资者
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资产 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第三节 会计事项与会计等式
① 会计事项
在经济社会中,企业日常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若有赖于会计记录处理,最后汇总报告的事项,即为会计事项。会计事项通常是指是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经济事项,又称为交易事项或经济业务
会计事项分为对外会计事项和内部会计事项 ② 会计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第一类:经济业务仅涉及某一会计要素,内部一增一减,总额不变
第二类:经济业务涉及等式一端两个不同的会计要素,一增一减,总额不变
第三类:经济业务涉及等式两端两个不同的会计要素,同增同减,总额也同增同减
第三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第一节 账户
1所谓账户,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所做的进一步分类 2账户的设置原则
简明 账户的名称简单、明了、易懂而且容易记忆
适用 与企业业务特点相适应,正确体现各项业务的特点 清晰 账户之间的界限 统一 便于同行业或企业本身铅货期的比较 3账户的结构 T型账户 4 各账户的结构 账户类型 账户 借方 贷方 余额 T 资产账户 负载和所有者权益 利润账户 收入账户 费用账户 增加 减少 减少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增加 增加 减少 借 贷 贷 贷 借 5公式
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借方发生额 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贷方发生额 6简明会计科目表 一资产类 1001库存现金 1002银行存款 1121应收票据 1122应收账款 1123预付账款 1221其他应收款 1231坏账准备 1401材料采购 1403原材料 1405库存商品 1511长期股权投资 1601固定资产 1602累计折旧 1701无形资产 1801长期待摊费用 1901待处理财产损益 二负债类 2001短期借款 2201应付票据 2202应付账款 2203预收账款 2211应付职工薪酬 2221应交税费 2231应付利息 2232应付股利 2241其他应付款 2501长期借款 2502应付债券 2801预计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类 3001实收资本(股本) 3002资本公积 3101盈余公积 3103本年利润 3104利润分配 四成本类 4001生产成本 4101制造费用 五损益类 5001主营业务收入 5051其他业务收入 5111投资收益 5301营业外收入 5401主营业务成本 5402其他业务成本 5403营业税金及附加 5601销售费用 5602管理费用 5603财务费用 5711营业外支出 第二节 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法
对于任何一笔经纪业务,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中做相互联系的登记的记账方法 2复式记账法
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运用复式记账原理,纪录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记账方法 3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以借方和贷方作为记账符号,表示记账方向 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方记载资产、费用的增加,贷方记载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的增加 4在借贷记账法下,对于所发生的每笔经纪业务,必须按照下列步骤加以分析记载 ① 决定经纪业务所应其变动的账户及性质 ② 确定个账户的变动究竟是增加还是减少
③ 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确定各账户的记录应记入借方还是贷方 5会计分录
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式其应借记或应贷记的账户名称(及会计科目)及金额的一种记录 6编制会计分录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当交易发生时,应先分析交易的性质用途 ② 在确定影响的科目,账户
③ 进一步确定交易性质对相关科目的影响,决定应借记还是贷记该科目 ④ 完成会计分录的编制 7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
① 先借后贷。即借项在上,贷项在下
② 应先将所借项纪录完毕后再记贷项,若借项不止一项,每项各占一行,上下对齐。记贷
项时,须向右退一格或两格,即借、贷项必须错开位置,不能齐头并进 ③ 借方金额与贷方金额的书写也必须错开位置
第三节 账户本期发生额对照表
在借贷记账法下,所偶有的经纪业务都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在各账户相互联系的进行记录,以系统的反映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个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由于所有资料都分散在个账户中,因此,无法明了企业所有业务活动的总体情形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粗略情况,尤其是企业所有经济业务繁多,规模庞大的情况下,为了汇总反应个账户资料,验证账务处理工作的正确性,并为此基础上编制会计报表,可编制全部账户本期发生额对照表。编制此表,可查核日常的分录与过账工作是否正确。
第四章 会计凭证
第一节 会计凭证概述
1完整的会计体系
凭证—账簿—报表 三大环节 2会计凭证的含义
记录经纪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3会计的基础和起点 填制和取得会计凭证 4会计凭证的作用
① 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 ② 监督经纪业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③ 便于分清经济责任,加强经济责任制 ④ 作为记账的依据 5会计凭证的种类
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6原始凭证(单据)
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于证明经纪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
7原始凭证的种类
原始凭证按其来源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8外来原始凭证
与外单位发生经纪业务时,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 9自制原始凭证
有本单位内部的业务经办人员,在办单位内部发生经济业务所填制的原始凭证 10自制原始凭证的分类
按填制的手续和方法分为一次凭证和累计凭证 11一次凭证
再一次或若干次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一次填制完毕的会计凭证 12累计凭证 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地在一张凭证上记载若干项同类的经济业务,定期根据其累计数作为记账依据的凭证
13累计凭证的特点
一张原始凭证在一定时期内随着经济业务的发生而进行分次、重复填制 14原始凭证汇总表
将一定时期内若干份记录同类经纪业务的原始凭证汇总编制一张汇总凭证,用于集中反映某向经济业务总括发生情况的会计凭证 15记账凭证(传票)
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填制的,用来确认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金额,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16记账凭证种类
按照其用途,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 17专用记账凭证
是专门用于记录某一类经纪业务发生情况的记账凭证, 18专用记账凭证的种类
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 19通用记账凭证
是不分收、付款业务和转账业务,统一使用同一种格式的记账凭证。
第二节 原始凭证
2 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 ① 原始凭证的名称
② 填制单位或部门的名称 ③ 填制日期和凭证编号 ④ 接收凭证的单位名称 ⑤ 经纪业务的内容摘要
⑥ 经纪业务的实物数量、单价和金额
⑦ 填制单位和经办人的签名和盖章。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应该有填制单位的公章或
财务专用章
3原始凭证填制要求 ① 真实可靠 ② 内容完整 ③ 填制及时 4金额汉字
零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 佰 仟 万 亿 5注意事项
涉及原始凭证填写错误,则应规范的更正,如划线更正,即将写错的文字或数字用红线划掉,再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写在划线部分的上方,并加带出具单位和经手人印章,不得随意涂改,刮擦、挖补。但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提交银行的各种结算凭证上的数字大小写金额,一律不得更改。如遇凭证填写错误,应加盖“作废”戳记,保存备查,并重新填写。 6原始凭证的审核 ① 实性审核
经济业务涉及的当事人的真实性审核
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凭证填制日期的真实性审核。 经济业务内容的真实性审核 经济业务量的真实性审核 ③ 整性审核
④ 合法合规性审核
第三节 记账凭证
1记账凭证具备的要求 ① 记账凭证的名称 ② 填制日期和凭证编号 ③ 经纪业务的内容摘要
④ 应借、应贷的科目(包括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和金额 ⑤ 记账备注,用作记账备注或过账对照 ⑥ 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⑦ 会计主管、记账、出纳、复核、制单等有关人员的签字盖章 2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① 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② 正确确认应使用的记账凭证
注意: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以及不同银行存款之间的相互划转业务,只填付款凭证,以免重复记账.此外,在同一笔经济业务,既涉及现金(或银行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③ 正确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
一、 记账凭证的日期一般为会计人员填制记账凭证当天的日期,也可以根据需求填写经
济业务发生的日期或月末日期 二、 收、付款凭证一般按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款日期填写 三、 转账凭证原则上应按其填制的日期填写。月末转账业务,应按月末的日期填写 ④ 连续编号
一、 通用记账凭证,可按业务发生的顺序,将所有记账凭证统一编号,即采用顺序编号
法
二、 专用记账凭证,通常采用分类编号法,即按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分收、
付、转三类编号,如“收字第*号”、“付字第*号”、“转字第*号”。这种按凭证字号进行分类编号的方法,称为字号编号法 三、 出纳编号:现金收款凭证1**, 银行收款凭证3**, 现金付款凭证2**, 银行付
款凭证4**, 转账凭证5**
⑤ 应注明记账凭证的附件
原始凭证应作为记账凭证的附件附在记账凭证后面 一、更正错账的记账凭证不附有原始凭证 二、期末结账的记账凭证不附有原始凭证
三、记账凭证附件的张数一般还应在记账凭证上加以注明 ⑥ 记账凭证的复核和检查
⑦ 正确使用会计科目,编制会计分录 3记账凭证的审核要点
① 首先对所附的原始凭证按原始凭证的审核要求进行复核
② 记账凭证所附原始凭证的内容和张数与记账凭证所填列的内容是否相符,所附原始凭证
的金额合计与记账凭证上所列的金额是否一致
③ 所使用的会计科目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会计科的使用要求;对应关系是否清晰;金额是
否正确
④ 记账凭证的有关项目是否填列完备,有关人员的签字盖章是否齐全
在记账凭证的审核中,如发现错误,应及时查明原因,分别不同的错误情况,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正或重新填制。其中,如果是因为原始凭证错误引起的记账凭证的错误,凡是尚未登记入账簿的,应责成经办人退回原填制单位或填制人更正或填补,记账凭证的制证人员根据更正或填补的原始凭证,一般应重新填制记账凭证,或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凡是已经登记入账的,则不抽出原来的原始凭证,而是责成经办人另外填补原始凭证,按补填正确的原始凭证,选用正确的错账更正方法进行更正
如果记账凭证本身填制错误,凡是尚未登记入账的,应责成制证人员重新填制;对于已经入账的记账凭证则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错账更正
第五节 会计凭证的保管
1会计凭证是重要的经济档案
2会计凭证的保管,是指会计凭证在记账后的整理、装订和归档存查
3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汇总凭证的保管期限为15年,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保管年限为3年
第五章 账簿
第一节 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1记账
根据经济业务填制会计凭证,然后根据会计凭证登记账簿 2账簿
指以会计凭证为依据,连续、全面、系统的记录和反映企业单位经济业务的会计簿籍,它是由一定格式且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是记录会计信息的载体 3账簿的重要意义
① 会计账簿起到分类整理的作用(分散的资料集中化) ② 会计账簿起了为定期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数据资料的作用
③ 会计账簿是考核企业经营成果、加强经济核算、分析经济活动情况的重要依据 ④ 会计账簿起了会计分工的作用 ⑤ 会计账簿起了经济档案的作用 4账簿的种类
按照用途分;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
按照外表分: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卡片式账簿、磁性媒介质式账簿 5序时账簿(日记账)
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又称流水账 按照经济业务划分为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 常见的日记账有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6分类账户
按照账户分类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分类账户又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簿是按总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简称总账 明细分类账按照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简称明细账 7备查账簿(辅助登记簿)
是对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未予登记而管理上需要掌握的事项进行备查登记的账簿 主要记载一些以备日后查考的不属于企业所有的财产物资、负债等,以及不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有关经济事项,是对正式账簿登记的一种补充记录和备忘参考
备查账簿不受总分类账所控制,与其他各种账簿之间不存在严密的依存、勾稽关系,也没有固定的格式,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 8订本式账簿(订本账)
在未开启前就将若干账页装订成册的账簿
优点:这种账簿在账页上编有顺序号,可以避免账页的散失,防止账页的抽换,能够确保账簿记录的安全与完整
缺点:账页固定,不能根据记账需要增减账页,因此,在使用之前必须为每一账户预留空白账页,如果预留过多,造成浪费;预留过少,则账页不够,造成账簿记录的断裂,影响账户记录的连续性。此外,一本账簿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人记录,不便于会计上的记账分工,凡是有统御和控制作用的账簿,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 9活页式账簿(活页账)
是用账夹固定账页,可以随时添换账页的账簿。一般适用于明细分类账 10卡片式账簿(卡片账)
是硬纸板作为账页,存放在卡片箱中的一种账簿 卡片账簿可以跨年度使用,不一定每年更新 在我国,企业一般只对固定资产的核算采用卡片式账簿,设置卡片式账簿便于随同实物转移 少数企业在材料核算中也使用材料卡片式账簿
优点:不受固定账页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添换账页,方便灵活,便于分工记账 缺点:容易出现账页散失或被抽换的现象 11磁性媒介质式账簿
存储在电脑里的账簿
第二节 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
1日记账的发展过程
普通日记账—专栏日记账—特种日记账—多栏式特种日记账 2普通日记账(日记账)
用来序时的、全面的登记一个单位的经济业务 年 月 日 业务号 摘要 会计科目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过账符号 3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① 在“年、月、日”栏和“业务栏”按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时间顺序登记。其中的“业
务号”栏即为“凭证编号”栏
② “摘要”栏记录经纪业务的内容摘要
③ “会计科目”栏登记该笔经纪业务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
④ “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栏,登记应记入各账户的借方金额或贷方金额
⑤ “过账”栏,当将日记账的金额过入分类账后,在此栏做一“”符号,表示已经过账,
以免漏记或重记 4普通日记账的优点 全面地、连续的记录一个单位的经济业务情况为过入分类账做好准备,并可对会计凭证安全的保护作用,一旦凭证丢失,从日记账上可以查出 5普通日记账的缺点
逐笔过账,工作量大;并且账簿只有一本,只能一个人记账,不便于会计分工 6专栏日记账(多栏式日记账)
将一些经常重复出现的账户在日记账中分设专栏,汇总其发生额后一次过入有关分类账户的一种日记账
7专栏日记账的优点
定期汇总发生额的作用,然后根据发生额合计数一次过账,可以减轻逐笔过账的工作量 8专栏日记账的缺点
账簿只有一本,经济业务繁多时,不便于记账分工 9特种日记账
特种日记账是指专门用来登记某一经纪业务的日记账。它是在某一经济业务经常频繁发生,并且这类业务又需要经常复核、严格控制的情况下,为该类经济业务设置一本日记账,并有专人负责登记。在我国现有的特种日记账簿体系中,主要有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日记账簿,专门用来序时、详细的记录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情况以及结余情况。 10库存现金日记账
库存现金是有现金出纳员根据已办理收付款业务且复核无误的库存现金及银行存宽收、付款凭证,按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逐日、逐笔进行顺序登记的一种账簿。库存现金日记账要日清月结
一个企业单位如果只有人民币库存现金,则一般只设置一本库存现金日记账,若除了人民币还存在多种外汇库存现金,则一般应按库存现金的种类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以分别反映不同的库存现金的首付和结存情况
库存现金日记账采用订本式账簿,账页格式一般有“三栏式”、“多栏式” 11三栏式库存现金日记账
指在同一张账页上设有“收入”、“支出”、“结余”(或“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金额栏的日记账
12多栏式库存现金日记账
是把三栏式库存现金日记账中的“收入”,“支出”栏分别按对方科目再设专栏进行登记的日记账
13银行存款日记账
是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以后的银行存款收款凭证、银行存款付款凭证等,逐日、逐笔顺序登记的一种账簿
如果一个单位只有一个存款账号,则只需设置一本银行存款日记账;但如果同时开设多个银行存款账号,则需按期银行或信用社开设的不同账号,设置多本银行存款日记账。有外币的单位,还应按不同的币种分别设置日记账 任何企业都必须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这两本日记账都是应有现金出纳人员根据已办理收付业务且复核无误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按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逐日、逐笔的进行登记的 14以库存现金日记账为例,登记方法
① “年、月、日”栏,登记库存现金的实际收付日期 ② “凭证号数”栏,登记收付款凭证的种类和编号 ③ “摘要”栏,应将经济业务的内容作简单说明
④ “对应科目”栏,登记根据库存现金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的去向确认的相应的会计科目 ⑤ “收入”、“支出”栏,登记库存现金实际收付的金额
⑥ 每日营业结束,应分别计算当日库存现金收入、付出金额的合计数及当日余额。库存现
金日记账不得出现贷方金额或红字余额
⑦ 逐日盘点库存现金,将库存现金的实有数与当日结计出的库存现金账面结存金额相核对,
如果发现账实不符,应立即查明原因。同时,在检查中如果发现库存现金有超过银行核定的限额或库存现金不足的情况,应及时解缴银行或提取库存现金
⑧ 月份终了,必须按规定结账,分别结计出本月收入、付出金额的合计数和月末余额。每
年年末,要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及年末余额,并办理必要的结转手续
⑨ 涉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相互划转业务,由于按规定只填制付款凭证,因此,凡
是这类业务的登记,均以付款凭证为依据 15多栏式销货记录 16总分类账
总分类账必须按总分类科目(一级会计科目)设置,一般采用订本式账簿,账页格式一般为“三栏式”,即每个账户单独使用一个账页,在账页上设有“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金额栏
17总分类账的登记
① 每个账户都应在月初列示期初余额
② 再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账时,要将记账凭证的日期和编号,记入每个账户的“年、
月、日”和“凭证编号”栏,在“摘要”栏将经济业务的内容做简明说明;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时,总账账户的“年、月、日”栏和“凭证编号”栏填写的是记账凭证的汇总日期和科目汇总表等的编号,“摘要”栏只注明发生额的起止日期
③ “借方”和“贷方”金额栏在采用逐笔登记时,应按记账凭证的应借、应贷的金额逐笔
计入各该账户的“借方”栏或“贷方”栏;根据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时,应将汇总的应借、应贷金额记入各该账户同一行的“借方”栏和“贷方”栏
④ 本月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完毕后,于本月末结计出总账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并在“借或贷”栏列明余额方向 18明细账类型
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多栏式 19三栏式明细分类账
账页的结构基础是“借方”、“贷方”、“余额”三栏,与三栏总账相同 20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
账页的基本格式,设置“收入”、“发出”、“结存”三大栏,下面在设有“单价”、“金额”专栏,分别登记实物数量和金额,以满足管理上既要求提供金额资料,又要求进行数量明细核算的账户
21多栏式明细分类账
多栏式明细账是按明细科目,以分设专栏的形式设置的分类账。专栏项目的设置视实际情况,按所反映的经济业务以及经营管理上的需要而定,可以借方多栏式,,贷方多栏式,也可以是借方贷方多栏式
22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
将账户分为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主要是根据账户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的不同。总分类账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用来分类、系统、连续、总括的反映企业单位经济业务发生情况及结果;明细分类账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同时辅助以实物量度计量,用来分类、系统、连续、详细的反映企业单位经济业务发生情况。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所登记反映的经济业务是相同的,仅仅是记录的详细程度不同。其中,总分类账提供的是总括的会计及核算资料,对其所属明细分类账起着控制、统御作用;明细分类账则提供具体详细的会计核算资料,对总分类账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鉴于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记账时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要采用平行登记的方法
23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所谓平行登记,是指经济业务发生后,凡是涉及明细账户的同一笔经济业务,应根据会计凭证,在登记相关的总分账户的同时,按照相同的方向、相等的金额登记该总分类账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登记要点
① 同时期登记 ② 同方向登记 ③ 同金额登记 24平行登记的结果
① 总分类账户的期初发生额,应与其所属的各明细分类账户的期初余额之和核对相符 ② 总分类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应与其所属的各明细分类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核
对相符
③ 总分类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应与其所属的各明细分类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核
对相符
④ 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应与其所属的各明细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之和核对相符
第四节 试算
1试算
试算是会计对日常的分录与过账工作是否正确、完整的验证工作。这项工作是根据会计的平
衡原理,将总分类账户中所有账户的发生额或余额,汇总列表,根据其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是否平衡,藉以验证账务处理工作的正确性。其中,试算工作中的各账户金额汇总表,即称为试算表
2试算表的作用
① 用来验证工作的准确性
② 通过编制试算表,根据表列的各账户资料,可以了解企业所有交易活动的情形及财务状
况的粗略情况,为后续会计报表编制工作做好准备
第六节 账簿登记规范和记账错误查找与更正方法
1启用账簿的基本要求
① 填写启用日期和启用账簿的起止页数。如果启用订本账簿,应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顺序
编号,不得跳号、缺号(如果所启用的订本式账簿的起止页数已经印好,就不需要在填写了)。如果启用活页式账簿,其账页应当按账户顺序编号,并需定期装订成册。装订后再按实际使用的账页顺序编定号码,另加目录,记明每个账户的名称和页次。可以装订成册时填写起止页数
② 填写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姓名等,并加盖名章,以示慎重和负责 ③ 加盖单位财务公章,以示严肃
④ 当记账人员或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在办好账簿移交手续后,
在启用表上注明交接日期、接办人员和监交人员姓名,并有交接双方签字或盖章,已明确有关人员的责任 2登记账簿的规则
① 账簿登记应及时、完整
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计入账内
只要不跨年度或月度,以后本页在登记时,一律不填写月份。跨月登记时,应在上月的月结线下的月份栏内填写新的月份
账簿登记完毕后,在记账凭证“过账”栏内注明账簿的页数或做出记号 ② 账簿登记要连续
各种账簿应按事先所编订的页码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如果发生类似情况,应将空行、空页划线注销,或注明“此行空白”或“此页空白”字样,并有记账人员签字或盖章。不得任意撕毁订本式账簿的账页,也不得任意抽换活页式或卡片式账簿的账页。
③ 账页的书写要规范、整洁
一、账簿登记时,必须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钢笔填写,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记账(银行的复写账簿等特殊情况除外)用红色墨水登记账簿,限于以下情况 **期末结账时,用红色墨水划红线
**错账更正时,用红线划线更正,或根据红字记账凭证,登记冲销账簿记录
**在账簿登记发生跳行、隔页时,用红色墨水画对角线注销空行或空页,并有记账人员签章 **在借方多栏式或贷方多栏式明细账账页中,用红字登记减少数
**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未注明余额方向,在“余额”栏内用红字登记负数余额 二、“摘要”栏的填写应在如实反映经济业务客观情况的基础上,力求简明扼要,保证账簿记录既便于以后查阅,又便于核对 三、“金额”栏的数字应当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并与账页上标明的位数对准;在一些未表明
位数的明细账上,可在金额中加上“分节号”,即自“元”位起自右向左,每三位为一分节加一逗号,“元”位和“角”位之间加一小数点,如1 230 000、00,数字中的“0”和“0”之间不能连写,也不能以“---”代替。书写的数字和文字的大小一般占据格的二分之一,以保证账簿清晰、整洁和美观,并为更正错误留有余地
四、每一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应当结出本页合计数及余额,写在本页最后一个的有行栏内,在“摘要”栏内注明“过次页”字样。在下页第一行有关栏内抄列上页的合计数及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承前页”字样,也可以将本页合计数及金额只写在下页第一行有关栏内,在“摘要”栏内注明“承前页”字样
五、记账中如发现账簿记录错误,应根据不同的错误情况,按照规定的错账更正方法予以更正,不得刮擦、涂改、挖补或用褪色药水消除字迹,以防篡改和舞弊 ④为提高记账工作效率,记账式可以用便捷符号
一、 按规定需要结出余额的账户,结出余额后,应当在“借或贷”等栏内写明“借”或
“贷”字样。当账户余额结平时,应当在“借或贷”栏内用“平”字表示,并在“余额”栏内用“0”表示
二、 号码顺序可用“#”表示,如第3号,可写成“#3”
三、 单价可用“@”表示,如单价10元,可写作“@10元”
四、 已记账、已过帐或数字核对无误的,可在“过账”或“记账”栏数字后用“\\/”表
示
3记账差错的种类 ① 重记分录 ② 漏记分录 ③ 方向记错 ④ 数字记错 ⑤ 计算错误
4查找错误的方法 ① 全面检查
将一定时期的全部账目进行检查 一、顺查法
顺查法是按照“分录—过账—结账—试算”的记账顺序,依次按序查对的一种检查记账错误的方法。具体的内容依次为:记账凭证的编制是否正确,依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时是否有重记、漏记和其他过账错误,各账户发生额和余额的计算是否正确,试算表有无抄写和计算错误 二、逆查法
逆查法是按照与原账务处理工作程序的顺序,即沿着“试算—结账—过账—分录”的次序依次进行查对的一种检查记账错误的方法。具体查找时,应先查找试算表本身,复核试算表内格栏金额合计数是否平衡,核对表内各账户的金额是否抄列正确;然后,应检查个账户的发生金额合计数及余额的计算是否正确;接下来,应检查过账工作是否正确,将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进行核对;最后,在检查记账凭证的填制是否正确
③ 重点检查
全面检查是对试算表所包含期间的所有记录进行详细查对,查对工作量较大。如果能够结合差错特点,针对性的进行重点检查,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错账查找的工作量。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差错的特点及规律,总结出一些检查错账的方法 一、差数法
用于检查过账时一笔分录的一方重记、漏记或错记造成的差错。再按照记账凭证记账时,如果一笔分录的一方重记、漏记或错记,就会造成本期借、贷发生额合计数不符。当试算不平衡时,将本期借、贷发生额合计数相抵,计算出借贷合计数的差数,以此为线索,重点检查与该差数的相同金额的发生额是否存在一方重记、漏记或错记的情况 二、除二法
用于检查记账方向记错的错误。如果误把应计入账户借方的金额记入贷方,或误把应计入账户贷方的金额记入借方,就会使借贷双方合计数的差数是错记金额的两倍,当试算不平衡时,将借贷双方合计数相抵获得差数除以二,以此为线索,重点检查与该商数相同的金额是否记反 三、除九法
用于检查数字错位和数字颠倒的差错。试算不平衡时,将借贷双方合计数相抵获得差数除以九,若能被九整除,则可能是记账过程出现了数字移位(错位)或数字颠倒的差数
数字移位差错,往往发生在过账时,在应记的数字后多加或少加了“0”,使正确的数字扩大了9倍,或缩小了0、9倍。因此数字移位又分为将数字写大和将数字写小两种错误 5总结差错方法 总之,当发现账簿记录有差错时,一般可以根据差错的具体特征,先进行重点抽查。若经用上述抽查方法仍无法发现差错所在,则应采用逆查法和顺查法进行全面检查,以便于迅速、准确的找出差错,及时更正错账 6错账更正的种类
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 7划线更正法
划线更正法是指用划红线注销原有错误记录,然后在划线上面写上正确记录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记账当时或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误,而记账凭证正确,且纯属过账时文字、数字的笔误或方向错误及账簿数字计算错误等情况
更正的方法是:先将错误的文字或数字画一条红线予以注销,然后在所划红线的上方空白处写上正确的文字、数字,并加盖更正人员的印章,以示负责。应注意的是,首先,对划线时,要保持账簿记录的整洁,保证被划掉的原来字迹仍清晰可辨,以备查考。其次,对于数字差错的更正,应将错误的数额整笔全部划掉,不能仅仅划去其中的几个错误数字。例如,在过账时,误将8765元写成8756元,则应采用划线更正法用红线将“8756”这个数字全部划掉,并用蓝字在其上写上“8765”,再有更正人员在上述更正处加盖印章,以明确责任
8红字更正法(红字冲销法、赤字冲账法、红笔订正法)
是指用红笔冲销或冲减原有的错误记录,以更正或调整账簿记录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原编制的记账凭证有错误,且已根据错误的记账凭证登记入账的情况 具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 记账后发现原编制的据以记账的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的使用有误,则采用本方
法更正,具体方法是:先用红字金额填写一张内容与原来错误的记账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注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并据以登记入账,以冲销原用的错误记录,然后再用蓝字金额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并据以登记入账 ② 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没有错误,但是金额多记了,则采用本方法将
多记的金额予以冲减。具体做法是:编制一张与原错误的记账凭证会计科目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将多记的金额用红字填写,并据以登记入账 9补充登记法
补充登记法是通过一张蓝字记账凭证来补充记录账户中少记金额的一种方法。如果过账后发现据以入账的原记账凭证虽然会计科目正确,但金额少记了,则可以采用补充登记法更正此差错
更正时,编织一张蓝字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更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将少记的金额用蓝字填写,并据以登记入账
第六章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一节 企业经济业务概述
1企业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按照企业的经营过程,可分为产品制造业、商业企业、服务性行业三大类
2商业企业的经营过程包括供应和销售两个阶段
3产品制造企业的经营过程一般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
伴随着这三个经营过程,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从货币资金开始,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依照此过程不断循环周转 4供应过程是生产的准备过程
5生产过程是产品制造企业的中心环节 6销售过程是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 货货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币供应过程 币退出 进入 (生产资金 (结算资资储备资金 资 成本资金) 金) 金 金 产品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1企业要进行生产发展,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资金,即资金筹集 2资金筹集的渠道
负债取得和所有者投入
第三节 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1确认产品单价的方法
个别辨认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
注意:我国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禁止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 2加权平均法(综合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期初结存材料和购进材料的平均单价作为材料的单价,据以计算出材料成本和期末库存材料成本的一种方法 3加权平均公式
加权平均单价=
期初结存金额+本期购进总金额
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购进总数量
注意:在永续盘存制下,综合加权平均法是根据期初结存材料和本期收入材料的数量,于月底得出一个加权平均单价,然后据以计算出本期发出材料成本的一种方法
4采用综合加权平均法时,一般先将期末结存材料数量乘以加权平均单价,求得期末库存材料的成本;然后,将期初结存材料成本与本期购入材料成本之和减去期末结存材料的成本。
目的:使期末结存数与平均单价之积,与期末结存金额保持一致。因为计算单价时可能除不尽,其尾数要四舍五入,以有尾数的单价来计算期末结存成本和发出成本,都会产生尾差。按上述步骤计算,将尾差算入发出成本
优点:考虑了不同批次购进材料的数量及其单价,计算结果比较均衡,计算方法比较简单
缺点:只有在期末才能计算出加权平均单价和发出材料的成本,影响会计工作的及时性,平时从账内也看不出发出的材料的成本和库存材料的结存成本,不利于材料的日常管理;另外,大量的工作集中在期末进行,使期末核算工作量较大 5移动加权平均法
是在每次购进材料时,如果购进单价与原结存单价不同,就重新计算一个加权平均单价,并据以计算每次发出材料的成本的一种方法。移动加权法用于计算随时结转发出成本 6移动加权公式
新加权平均单价=
原结存金额+新购进金额
原结存数量+新购进数量
优点:随时计算出结转材料的发出成本,随时查看库存材料的结存数量和金额,有利于对材料进行日常管理
缺点:计算移动加权单价和随时计算结转材料发出成本的工作量较大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1生产过程发生的各种耗费,概括的称之为生产费用,主要包括耗用各种材料的费用、所使用各种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支付的工资及其他费用等。这些费用应由生产出来的产品承担,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称之为产品成本。企业发生的与当期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各种费用,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属于期间费用,不宜计入产品成本,而应计入当期损益 2产品费用的种类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3直接材料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购入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生产的辅助材料
4直接人工
直接参与产品生产工人的薪酬总和
5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都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得料费和工费,属于直接生产费用。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这两项费用既可直接计入,也可间接计入。凡是能分清是哪种产品所发生的料费和工费,就可直接计入该产品明细账,即“直接计入”;凡是由几种产品共同发生的料费和工费,需要按适当的标准先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在计入产品明细账,即所谓“间接计入”
6间接计入费用的计算公式
某种费用的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
某种产品或某分配对象应负担的费用=该产品或对象的分配标准额×费用分配额 7为了核算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制造费用应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账户。“生产成本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生产车间的进行产品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其借方登记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其中,制造费用应先归集,再分配转入该账户;贷方登记转出的完工产品成本;若有余额在借方,反应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若制造产品全部完工,该账户应无余额 8材料费用的核算
产品制造企业不论自制材料还是外购材料,经验收入库后,均形成储备物资,以备生产领用。材料被领用时,应填制领用单,向仓库办理领料手续。为了更好的控制材料的领用,节约材料费用,应该尽量采用限额领料单。仓库作了必要的登记后,将领料凭证递交会计部门。会计部门对领料凭证进行计价,并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进行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成本核算人员可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据以进行成本的明细核算
按前述方法确定材料的价值后,按领料部门和领料用途将材料分配到有关账户,凡基本生产部门为生产产品直接领用的材料应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账户,一般领用则计入“制造费用”账户,管理部门领用应计入“管理费用” 9人工费用的核算
人工费用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即职工薪酬,计入成本费用部分。每月末,企业要根据职工当月的工作情况结算出应付给每个职工的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①职工工资、资金、津贴和补贴;②职工福利费;③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④住房公积金;⑤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⑥非货币性福利;⑦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机遇的补偿;⑧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10制造费用的核算
制造费用是产品制造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 它主要是企业生产部门为管理、组织生产服务和为生产服务而发生的费用,如生产工人以外的其他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车间范围内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等。此外,也包括某些因生产产品而引起但不能直接按产品归集的费用,如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和修理费、动力费、消耗性材料等。这些费用,企业通过按月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将他们归集在一起,月末转入“生产成本”账户 11确定生产费用的合计数,公式
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第五节 产品销售业务核算
引言:产品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结束后,即形成产成品存货,以备销售。产品制造企业的销
售过程就是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在销售过程中,企业一方面按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办理结算,收取货款,确认收入的实现。产品的销售成本,按照国家税法规定计算缴纳的营业税金,都应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销售收入抵扣销售成本、营业税金后的差额,就是企业的销售利润(或销售亏损)即主营业务利润。此外,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运输、包装、广告等营业费用,应作为期间费用,在主营业务利润中抵扣。
一、产成品发出及销售成本结转的核算
引言:产品制造企业的产成品是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经验收合乎标准,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库存商品,核算主要涉及数量和金额
1实地盘存制(目的:计算库存商品成本)
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也有人称之为“以存记耗制”或“以存记销制”,它是指通过实物盘点来确定库存品的数量,并据以计算出库存品成本或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平时账上只记录库存品的购进或收入数量,而不登记销售或发出数量,期末通过实地盘点确认数量后,据以计算库存成品和销售(或耗用)成本。其计算公式
期末库存品成本=库存数量(实地盘存数)×进货单价 本期销售(或耗用)成本=期初库存品成本+本期购进(或收入)成本—期末库存品成本
期末库存品数量的确定一般在月末进行,盘存方法通常有点数、称重、丈量和测量等 优点:简化了库存品的明细核算工作
缺点:1、不能随时反映库存品的收入、发出和结存动态,不利于对库存品的日常监督和管理
2、由于实地盘存制的原理以存记耗或以存记销,除盘存外的所有库存品都被认为已耗用或售出,于是,由于各种偷窃、浪费或自然耗费等都计入耗用或销售成本之中 3、不能及时反映库存品的耗用成本或销售成本,影响成本结算的及时性
2永续盘存制(目的:保证账实相符)
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指按库存品品种、规格逐一设置库存品明细账,逐笔或逐日登记其收入、发出数量,并随时在账上反映出库存数量的一种核算方法。其计算公式
本期销售(或耗用)成本=本期销售(或发出)数量×进货单价 期末库存品数量=期初库存品数量+本期购进(或收入)数量—本期销售(或发出)数量
期末库存品成本=期初库存品成本+本期购进(或收入)成本—本期销售(或发出)成本
优点:1、在库存品明细账中,可以随时反映每种库存品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并从数量和金额两个方面加以控制,有利于对存货的日常监督和管理
2、明细账的结存数量,可以通过盘点随时与实存数量相核对,及时发现库存品的溢余或短缺,有利于改进管理工作。此外,可以随时将明细账上的结存数与预定的最高和最低库存限额进行比较,判断库存是积压还是不足,以便及时组织购销或处理,加速资金周转 3、在账上就可以计算出本期耗用或销售成本,不用等到期末盘点以后,从而提高成本计算和成本结转的及时性
缺点:库存品明细账分类的工作量比较大,耗用的人力、物力也比较多
二、 销售收入的确认
产品销售过程的核算以确认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为前提。按照收入的实现原则,产生销售收入的确认应在产品销售成立是实现。产品销售的成立应以产品的发出及产品所有权的转移以及货款的收讫获取的货款的权利为标准
三、 销售费用的核算
销售费用是指产品制造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以及再转设销售机构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运输费用、装卸搬运费用、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以及销售本产品而专设销售机关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济费用
四、 流转税的核算
企业在取得销售费用后,应按照销售收入的百分比缴纳营业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等,这些税金通称为流转税。对流转税进行核算,必须设置“应交税费”账户。这些账户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纳的各种流转税,属于负债类科目,其贷方等级按规定计算应缴纳的各种税费的增加额,借方登记已缴纳的税金额,余额通常在贷方,表示尚未缴纳的税金额。该账户
可按应缴纳的税费项目设置明细账,应交增值税还应分别“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等设置专栏
第七章 账项调整 第一节 会计年度
1设置会计期间的原因
企业是在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不断形成利润(或亏损),同时不断的产生新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结果 2会计年度
以1年作为会计期间来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3我国的会计年度为一月制 澳大利亚的会计年度为七月制 日本的会计年度为四月制
第二节 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引言:收入和费用的收支期间是指收入收到了现款(现金或银行存款)和费用用现款(现金或银行存款)支付的会计期间。收入和费用的应归期间是指获得收入和应付但费用的会计期间。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往往发生一些应收未收、应付未付的经济业务。因此,在选择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时间基础时,就产生了一种是以收入和费用的收支期间为标准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为收付实现制;另一种是以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为标准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为权责发生制 1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按照收付实现制,每期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准 2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记制或应收应付制。按照权责发生制,他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权力已经形成或义务、责任的真正发生为基础进行 3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比较
就权责发生制而言,企业提供了产品或劳务,就可以收到一笔款项获取的收取款项的权利,企业的费用是为了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耗费,应当有获得有关收入的会计期间来负担。这样可以使相关的收入和相关的费用进行比较,并计算出盈亏。这种将相关收入、费用相互配合和相互比较的计算程序,就称为配比
权责发生制能合理的配比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比较正确的计算和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采用权责发生制,在会计期间要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就要根据账簿的记录,对上面所涉及的预售收入、预付费用、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进行账项调整,因而工作量相对加大
收付实现制不考虑预收收入、预付费用、应计收入、应计费用的存在,而是根据实际收到和付出的款项进行入账,所以期末不需进行账项调整,因此,就会计处理手续而言,较为简单。但计算出来的企业盈亏,因不讲究配比原则,其结果不够合理
第三节 期末账项调整
1预收收入
预售收入是指货款本期已经收到并已入账,但商品或劳务尚未提供,企业尚未实现的收入。按照权责发生制,收入的实现不以收到货款为标准,在采用预收货款结算方式下,应在商品发出或劳务提供时,作为营业收入实现。预收收入就不能作为企业实现的收入,而应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中已交付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方式履行其义务后,方可转为以实现的收入。因此,在每期的会计期末,都要对预收收入进行账项调整,将以实现的部分转入本期的收入,为实现的部分递延到以后会计期间。因此,预收收入也称为递延收入 2应计收入
应计收入是指企业本期以赚取,但现金尚未收取的收入
它主要是指企业向外界提供劳务或财产物资使用权而尚未收到款项的收入 应计收入虽然款项在本期内尚未取得,但劳务或财产使用权已提供,因此,在权责发生制下,应构成本期获得的收入。在期末应对尚未确认的这部分收入,将其调整入账,作为本期的收入。同样,对于这部分收入,企业具有索取权,即形成应收款项,在实际工作中,计入“应收账款”账户或“其他应收款”账户的借方 3预付费用
预付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付,但本期尚未受益的费用
企业支付了费用,若能在当期受益,就是当期应负担的费用。若当期尚未受益,预付费用就是企业的一项资产,这项资产耗用或受益后就转化为费用,其余尚未耗用或受益的预付费用,递延到以后受益的会计期间。因此,预付费用也称为递延费用 在实际工作中,“长期待摊费用”账户反映一部分预收费用 4应计费用
应计费用是指本期已经耗用或受益,但尚未支付,应由本期负担的费用 ① 其他应付款
企业有序都服务是在对方提供劳务服务后分次或一次性支付,因此形成企业已受益或享受了服务,但尚未支付服务费的应付服务费项目。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这些项目,在每个会计期末,应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账项调整,将这些应付而未付的服务费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其他应付款”账户 ② 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核算的是由于或有事项的存在,企业预先提存的应由本期负担的负债。已对外提供担保为例、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等可能产生的负债。已对外提供担保为例,若企业作为其他企业债务的连带担保人,一旦被担保企业由于财务困境无法偿还债务,就需有担保企业偿还。在资产负债表日债务尚未到期时,若被担保企业有迹象表明其存在财务危机,担保企业就需要计提预计负债。在账项调整时,将预计的未来将付的款项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同时设置“预计负债”账户,将相同的金额计入“预计负债”账户的贷方。“预计负债”账户是一个长期负债类账户 ③ 应交税费
企业应按税法规定,向国家缴纳各种税费。有些税是发生时直接支付的,在支付时,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账户,这种税不需要再进行账项调整
5其他账项调整
坏账: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
第八章 对账、结账和利润分配
第一节 对账
1、 对账的意义
就是在会计期末,在期末账项调整之后、结账之前,将账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会计凭证、各种财产物资以及各账户之间的数字进行相对核对的工作 2、 对账包括日常核对和定期核对
日常核对是指对日常编制的会计分录所做的核对
定期核对一般在月末、季末、年末于结账之前进行,以查验记账工作是否正确和账实是否相符 3、 对账的内容
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 4、 账证核对的意义
账证核对是指将账簿记录与有关会计凭证相互核对。一般来讲,总分类账户的记录应与有关记账凭证核对相符;明细账的记录除了要与有关记账凭证核对相符外,,有的还要与有关的原始凭证的记录进行核对 5、 账账核对的意义
账账核对是指各账户之间的有关数字相互核对
① 各总分类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英核对相符,期末借方
余额合计数与贷方余额合计数应该核对相符
② 总分类账户现金账户和银行存款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应
与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和期末余额核对相符
③ 总分类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应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本
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和期末余额合计数核对相符
④ 会计部门的各种财产物资明细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应与各种财产物资保管部门的
有关保管明细账(卡)的储存数核对相符
6、 账实核对的意义
账实核对是指将账户记录与各种财产物资、货币物资、债权债务等的实物数相互核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① 现金日记账的余额应与库存现金数核对相符 ② 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应与银行对账单核对相符
③ 各种财产物资明细账的结存数量应与实存数量核对相符
④ 各种债权债务等往来款项明细账的余额应与有关单位或个人核对相符 7、 账证核算的方法
账证核算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账簿记录与据以记账的会计凭证逐笔核对。一般只在发生记账差错或差错原因等时采用 8、 账账核对的方法
① 总分类账户之间的核对。检查各总分类账户的登记是否正确,应通过编制总分类账
户试算表的方法进行。
②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账户之间的核对。检查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登记是否正
确,一般采用两种核对方法:一种方法是根据明细分类账户的资料,编制本期发生额及余额明细表,与有关总分类账户的相应数字进行核对,如有不符,则应查明原因更正;另一种方法是将总分类账户的相应数字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相加之和直接进行核对,以减少编制本期发生额及余额明细表的工作 ③ 账实核对的方法
账实核对又称财产清查,对各种不同的财产物资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9、 财产清查的含义
财产清查时至通过各种财产物资和库存现金的实地盘点,以及对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的询证核对,来查明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的实存数和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10、 账实发生差错的原因
① 客观原因。财产物资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技术原因等引起的账实不符。(1)自
然环境影响。有些财产物资在保管过程中受到自然界气候的干湿冷热影响,会发生自然损益或升溢(2)技术原因。有些财产物资在加工时,由于机械操作、切割等工艺技术原因,会造成数量短缺 ② 主观原因。(1)收发差错。
(2)保管不善 (3)记账错误 (4)贪污盗窃
11、财产清查的作用
① 保证账实相符,是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③ 进管理工作,保护财产安全
④ 挖掘财产物资潜力,加速资金周转 11、 财产清查的范围
① 财产物资
② 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 ③ 债权债务等往来账款项 12、 财产物资的清查方法
实地盘点法:保管和使用财产物资的现场,对财产物资从数量上和质量上进行清查。清查时对财产物资都要逐一清点,防止重复盘点或漏盘点 13、财产物资清查时填制的凭证
①盘存单:记录和反应各种财产物资在盘点日实有数量和质量的原始凭证
③ 存实存对比表:记录和反映各种财产物资的账存数和实存数及其差异数的原始
凭证
④ 压变质报告单:记录和反映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积压呆滞、残损变质的各种财产
物资的原始凭证
13、 库存现金一般采用突击抽查方法,填制库存现金盘点表 14、 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
清查银行存款的实有数,一般采用将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定期送来的对账单进行逐笔核对 15、 未达账项的意义
只有与企业与银行之间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从而造成记账时间的不一致,一方已取得凭证登记入账,另一方因尚未取得凭证或未办妥手续而未登记入账的款项 16、 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
① 企业存入银行的款项,企业已经登记入账,但银行在编制对账单时因尚未办妥转账
手续还未计入企业存款户
② 企业开出支票或其他付款凭证,企业已经登记入账,但银行在编制对账单时因尚未
办理支付或转账手续还未登记入企业存款账户
③ 企业委托银行代收的款项和银行付给企业的存款利息,银行已经登记入企业存款账
户,作为企业存款的增加,但企业尚未接到银行的转账通知还未入账 ④ 银行代企业支付费用的款项,银行已经登记入企业存款账户,作为企业存款的减少,
但企业尚未接到银行的转账通知还未入账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一般是在企业与银行双方的账面余额基础上,各自加上对方已收而本单位未收的款项,减去对方已收而本单位未收的款项,经调节后,双方的余额应该相互一致 17、 有价证券的清查方法
库存股票、国库券和企业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清查方法与现金相同,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实地盘点 18、 债权债务的清查
各种债权债务等往来款项的清查可采用与对方单位或个人核对账目的方法。
第二节 结账
结账的含义
把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对账簿记录所做的结束工作
第三节 利润确定
1、 利润总额(税前利润)是企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又称经营成果,它是企业取得的全部收
入抵扣全部支出后的成果。企业的利润总额主要包括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组成
2、 营业利润是指由于企业经营业务而产生的利润,它构成利润总额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等项目
3、 营业收入是指经营业务而产生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4、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而产生的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5、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6、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7、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
8、 投资收益(或损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益)
9、 营业外收支包括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
系的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 10、 税后利润是指缴纳所得税之后的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应纳所得税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应得税税率 第九章 会计报表
第一节 会计报表的意义、种类和编制要求
1、 会计报表的意义是指企业对反映在各种账簿中的会计事项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而形成
的一个完整的报告体系,用于反映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及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
2、 报表的作用:报表完整、系统、全面的提供会计期间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全貌;为会
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能对他们做出合理投资、贷款、经营管理和其他经营决策有关的会计信息资料;方便管理
3、 会计报表按服务对象可分为,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和对内报送的会计报表
4、 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这些会计报表可用于企业内部管理,更偏向于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债权人、顾客、政府机构社会公众等外部使用者的信息要求。这类报表一般有统一的格式和编制要求
5、 对内报送的会计报表是根据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编制的,主要用于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定
价决策、投资或筹资方案的选择等。。这类报表没有规定的格式和种类 6、 会计报表按其编制时间可分为月报(6日内报出)、季报(15日内报出)、半年报表(60
日内报出)、年报(4个月内报出)
7、 年报时年终编制的报表,它是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现金流量等
方面的报表
8、 季报是每一季末编制的报表,种类比年报少一些
9、 月报是月末编制的会计报表,只包括一些主要的报表 10、 会计报表按其是否包含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可分为合并报表和单独报表 11、 合并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与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流量的财务状况。单独报表不反映子公司的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 12、 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① 真实性。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数字必须真实可靠,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
果和现金流量
② 完整性。会计报表的种类和内容,应按规定填制完整
③ 可比性。会计报表提供的资料前后期应当可比。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时,在会计计量
和填报方法上,应当前后保持一致,不能随意变动;同时,可比性还要求向报表使
用者报告这种变动及其影响,以便会计报表使用者在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下仍能完成不同时期和不同企业的比较
④ 及时性。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具有很大的时效性 ,,会计报表要按规定的报送日期
报送,以供各方面了解企业的情况
⑤ 明晰性。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应简明、易懂、简单明了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
营成果
第二节 利润表
1、利润表示反映在某一时期内经营活动成果的报表。它是一张动态的报表。
2、利润表的作用:总体上了解企业收入、费用和净利润(或亏损)的实现及构成情况,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亏损原因,预测未来经营状况以及估计达到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和不正确性。外部使用者可以根据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各自的经营决策;内部使用者可以根据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加强和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3、利润表的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 4、单步式是将所有收入和费用分别加汇总,用收入合计减去费用合计,从而得出本期利润。由于它只有一个相减的步骤,因而叫做单步式利润表
5单步式利润表编制方法简单,收入、支出归类清楚。但缺点是反映不出企业利润的构成内容,而是把企业所有的收入和费用等内容掺和在一起,不分层次和步骤,因而不利于报表分析。单步式利润表主要适用于业务比较简单的服务咨询行业 6、多步式利润表示按照利润的构成内容分层次、分步骤的逐步、逐项计算编制而成的报表。它根据经营活动的主次和经营活动对企业利润的贡献情况排列编制
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
1、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
益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它是静态的报表。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会计等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把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予以适当排列,按照一定的编制要求编制而成的
2、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可以全面、综合的了解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
有助于投资者解释、评价、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财务弹性和经营绩效 3、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有报告式和账户式
4、 报告式资产负债表示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采用垂直分列的形式 5、 账户式资产负债表按照T型账户的形式设计资产负债表,将资产列在表的左方(借方),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列在报表的右方(贷方),左(借)、右(贷)两方总额相等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1、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年度内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情况的报表。这里现金的概念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不属于现金。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短期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现金流量表是一张动态的报表
2、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评价该企业在将来产生现金净流入量的能力;评价该企业偿还债务、
支付股利以及对外筹资的能力;分析本期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差异的原因;分析报表期内与现金有关和无关的投资及筹资活动
3、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主要是划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
流动 三部分
4、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可分
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 (一)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税费返回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二)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5、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构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投资及其处置活动。投
资活动现金流量可分为投资活动流入和现金流出 (一)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
收回投资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收到其他公司与投资有关的现金
(二)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投资支付的现金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支付其他与投资有关的现金
6、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可分
为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一)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二)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7、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一种为直接法,一种为间接法。在这两种方法下,投资活动现
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是一样的,仅仅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不同。
8、 直接法就是将利润表中的各收支项目,按照现金制的要求,直接分项调整为实际的现金
收入和现金支出,其调整公式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营业收入收现—营业成本收现—营业费用付现—营业税金付现—管理费用付现—所得税付现
9、 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的本期净利润(亏损)为起算点,调整不影响现金流入、流出的收
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增减变动,以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本期净利润+不减少现金的费用+非现金流动资产减少及流动负债增加+营业外支出—不增加现金的收入—非现金流动资产增加及流动负债减少—营业外收入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非现金费用—应付费用(预付费用)--非现金收入+应计收入(预收收入) 第十章 账务处理程序 第一节 账务处理程序概述
1、 账务处理程序是指记账和产生会计信息的步骤和方法,其基本内容包括填制会计凭证、
根据会计凭证登记各种账簿、根据账簿记录提供会计信息这整个过程的步骤和方法 2、 账务处理程序的处理程序要求
① 要适合本单位所属行业的特点,及设计账务处理程序时,要考虑企业内部组织规模
的大小、经济业务的性质和繁简程度,并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分工协作和内部控制 ② 要能够正确、及时和完整的提供本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
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利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作出经济决策 ③ 在保证正确、及时和完整的提供会计信息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
节约账务处理费用
3、 会计工作的基本模式“凭证---账簿----报表 4、 会计循环的基本内容
① 分析经济业务的内容,确定会计事项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② 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编制会计分录) ③ 根据会计分录登记有关账簿
④ 计算各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编制账项调整前的试算平衡表
⑤ 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编制期末账项调整的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入账 ⑥ 编制账项调整后试算平衡表
⑦ 结清各个损益类账户,编制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入账 ⑧ 结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⑨ 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5、 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
我国的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和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第二节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1、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
序
2、 特点:采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时,记账凭证一般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
证专用记账凭证的格式,也采用一种通用的格式。设置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一般采用三栏式格式,总分类账也可以采用三栏式格式,明细分类账则可根据需要采用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
3、 适用范围:适用于规模较小、经纪业务较简单的企业
第三节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1、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然后根据汇总记账
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2、 采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时,其账簿设置、各种账簿的格式以及记账凭证的种类
和格式与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基本相同
3、 汇总记账凭证也是一种记账凭证,它是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定期 (一
般为每隔5天或10天)汇总编制而成的,其种类可分为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三种
4、 汇总收(付)款凭证是根据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汇总编制而成的。汇总
编制时,汇总收(付)款凭证应按库存现金账户、银行存款账户的借(贷)方设置,并按其相对的贷(借)方账户归类汇总,一般5天或10天汇总填制一次,每月编制一张。月末,结算处汇总付款凭证的合计数,分别计入库存现金账户、银行存款账户的借(贷)方以及与其相对应个账户的贷(借)方
5、 在编制时,需要注意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相互划转业务,如果在企业同时填制收
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的情况下,汇总时应以付款凭证为根据,收款凭证就不再汇总,以免重复
6、 汇总转账凭证是根据转账凭证汇总编制而成的。汇总编制时,汇总转账凭证应按除库存
现金账户、银行存款账户以外的每一账户的贷方设置,应按其相对的借方账户归类汇总,一般5天或10天汇总填制一次,每月编织一张。月末,并按期汇总转账凭证的合计数,分别计入总分类账中各个应借账户的借方,以及该汇总转账凭证所开设的应设的应贷账户的贷方
7、 适用范围:规模较大、经纪业务较多的企业
第四节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1、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科目汇总表登
记总分类账
2、 科目汇总表又称记账凭证汇总表,他也是一种记账凭证。它是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
和转账凭证,按照相同的账户归纳,定期汇总计算每一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并将发生额填入科目汇总表的相应栏内。对于库存现金账户和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也可以直接根据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收支合计数填制,而不再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归类汇总填制。
3、 科目汇总表可以每月汇总一次,编制一张;也可以5天或10天汇总一次,每月编制一
张
4、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科目汇总表称为
登记总分类账的直接根据
5、 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利用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可以简化总分类账的
登记工作;另外,通过编制科目汇总表,可以进行试算平衡,便于及时发现差错,从而保持会计工作质量。但是,由于这种账务处理程序在科目汇总表和总分类账户中不能反映各账户的对应关系,因此,不利于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检查。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经纪业务较多的企业
第五节 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1、 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是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登记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和
多栏式银行存款日记账,并据以登记总分类账。对于转账业务,可以根据转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也可以根据转账凭证编制转账凭证科目汇总表
2、 采用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时,必须设置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和多栏式银行存款日记
账。总分类账可以采用三栏式,也可以采用多栏式;明细分类账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格式。记账凭证一般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的格式,另外可增设转账凭证科目汇总表
3、 在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下,利用多栏式日记账和转账凭证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
账,可以简化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但是,多栏式日记账的登记与三栏式日记账的登记相比较,工作量大。所以这种账务处理程序只适用于企业规模虽然大、业务虽多但使用的会计科目较少的企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