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说评论小说内外的韩寒和郭敬明

2023-05-22 来源:星星旅游
专题研究

小说内外的韩寒和郭敬明

一、“80后”的一对“欢喜冤家”媒体之所以喜欢把韩寒和郭敬明放在一起PK,是因为他们有很多共同点:都是男性,都是80后,都是新概念作文大赛出名,年龄只相差一岁,而且他们的居住地都在上海。郭敬明更有特点,他是四川人,到上海上大学,然后对上海很迷恋,由衷地喜欢上海。韩寒曾经讽刺说:郭只有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才能找到安全感。说自己则无所谓,“我到乡下去也没关系,我本来就是乡下人”。他们可以说都是上海这片土地成长起来的年轻俊杰。

80后文学在2007年就出现了“三极分化”的趋势:首先就是韩寒向社会化、公共性领域进军;郭敬明向文学的商业化、市场化、消费化进军;张悦然,回归于主流文坛和传统文学。他们的身份也是这样三极分化的。韩寒,一手博文,一手驾车。在写作之外,他找到了职业赛车手这个身份。郭敬明,他干脆是走了青春文学、消费化、市场化的这样一个道路,甚至直接做了一个出版商人。张悦然,回归传统作家行列,她的身份都是传统的——北京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出文集,走专业作家的道路。她和他们已经迥然不同了。韩和郭通过网络开始全面发展,远远逸出传统的文学圈子。韩寒由于其评判公共事务的社会批判性,得到了两个美名,一个所谓“公民韩寒”,一个所谓“当代鲁迅”。这两个评价都是媒体加给他的,但是这样的评价使韩寒的粉丝,开始转移到中年,甚至知识分子阶层,公共的领域。中国人民大学张鸣教授对韩寒的评价是,整个中国知识界的力量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韩寒。评价不可谓不高,可见他的粉丝已经发

生明显变化。另外韩寒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传播平台,就是他的博文。他的博文接近4亿的点击量,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也是网络传播带给我们的一个巨大的奇迹。有近4亿人在网上点击韩寒的文章,真有点不可思议。

作为小说家的郭敬明一开始把握的就非常准,他始终走青春文学路线。有一段时间他写作品的定位就是12岁到16岁,甚至更低龄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青春期,是需要有人去理解他们的。在我的观察中,2000年以后,安徒生、格林兄弟、曹文轩、秦文君、郑渊洁的作品渐渐地不能完全抓住少男少女了,当代作家的作品被青少年渐渐地疏远,传统的作品显然无法满足新生代。恰在此时,郭敬明给他们提供了一半明媚一半忧伤这样的东西,大受喜爱。左手是什么,右手是什么,这样的东西他们喜欢,他们需要这样的读物。郭敬明的粉丝相对来说比较低龄一些,可能90后的人相对多一点。80后的跟韩寒的可能比较多。我在网上浏览还有一个发现,韩寒跟郭敬明PK的文章中间,一般挺韩寒的人多,鄙夷郭敬明的不少,我觉得这里头其实有一个非常深刻值得玩味的缘由。

二、南辕北辙:对原有意识形态的消解?韩寒和郭敬明从不同的角度,南辕北辙的方式,对我们原有的意识形态,或者说对我们原有的观念都有冲击和消解,只是一般人不一定看到这一层。而且把他们两个放在一起PK也是很有趣的,PK是媒体为了抓眼球的一个惯用的手法。不要说他们两个人了,只要随便什么人,都希望他们能够PK起来。因

91

贰零壹零年第陆期

为只有PK才能制造一种张力,张力就可以给读者阅读提供一种诱惑力。这是惯用的手法,其实大可不必在意。为什么在网络上很多人在挺韩寒,贬郭敬明呢,因为韩寒的一个特点是:虽然1981年出生,但对于中国50后60后甚至40后的话语系统极其熟悉,在他的小说当中我们随时可以看到对于“前意识形态”的讽刺,那样的一种揶揄,那样的一种批判,这种批判是在原有的话语系统下的一种颠覆。但是现在的网络公共议论空间里面挺韩多、挺郭少,恐怕与参与者的年龄段有关。而我恰恰关注郭敬明另外的一种方式。他们两人的符号和套路是完全不同南辕北辙的。

韩寒和郭敬明有相同处:都是青春化的偶像,第二都是年少出名的公众人物,粉丝均达数亿,第三都是体制外生存,也是市场化生存。不同的地方呢,我以为第一,关乎海派文化,韩寒虽然是在上海出生、在上海成长,但是他身上没有上海那种买办文化的色彩,对于物质的迷恋,他不强烈,他恰恰没有什么“上海的味道”。但是他又保留了海派文化中那种敏锐的、批判的、质疑中原文化的一种精神。所以最近有一个突出感受是:“上海的两个男人让我改变了对上海的印象”,一个是韩寒,还有一个就是清口创始人周立波。韩周二人在精神本质上有相似的东西,此点另文在述。再说郭敬明,他本非沪人,但在上海上大学,继而开始迷恋上海,在他的身上反而显示出了很多海派文化的色彩。比如对物质的迷恋,强烈的物质主义,比如对消费的迷恋,财富至上的观念。他多年排在中国作家财富榜的首位,09年虽然调到第二位,仍然是名列前茅。可以说,郭敬明保持了非常好的财富记录,他的每一部作品均稳居畅销书排行榜前列,他的商业化操作也十分成功。那么郭敬明代表的是什么呢?假如说,韩寒是一种在原有话语系统中的崛起,表达一种质疑,那么,郭敬明则是完全把你原有的那一套东西给摆开了,回避掉了,我所关心的就是我个人的生存,我个人的消费,我个人的生活。所以,“我

时代”这样一个80后的概念,在郭敬明身上体现的更加充分。但是网络上的愤青比较多。网络上关心公共事务的热心人比较多,他们更看中韩寒。而在传统的观念中间,对文人的要求,也会倾向韩寒那一种,而不是郭敬明这一类。但是,郭敬明恰恰对我们的文学有另一个方向的发展,就是“去意识形态化”,他把文学做成一个艺术消费的东西。其实,文学本身就是这样的东西,只是我们从20世纪开始给文学加了极其重的负担。文学为什么非要是工具、是匕首?鲁迅的杂文产生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代,使文学呈现了那样一个性质。毛泽东的时代把鲁迅推向了一个旗手的位置,实际上也是强化了文学的某一种功能,而文学恰恰具有一个消费和娱乐化的功能。在市场化的年代,郭敬明及时地把握了这一点,这同80后90后成长的历程也是相当吻合的。

从06年到07年,韩郭就显示出南辕北辙的趋向:韩寒理性,是一个挥舞利剑活跃在公共事务领域的一个批判分子。而郭敬明呢,是舞动长袖在商业领域中如鱼得水。郭敬明极其勤奋,善于抓住每一个商机。即使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说,他也是80后中的一个商业天才。韩寒代表了公民社会的一个价值追求。他的舞动长剑,批判社会现实,郭敬明代表的则是消费社会的一种价值追求,这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如果说,80后和90后有区别的话,可能90后更注重物质,这可能也是中国由发展中国家过渡到发达国家的一个正常社会心态。而且90后就认为,郭敬明所写的东西,就是他们所想的。郭敬明所表达的那些东西,他们也喜欢。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难道我们的长辈们一生就穿那么几件衣服、一生朴素的生活就是唯一值得提倡吗?难道人们不能生活的更好吗?这可能就是世俗社会的价值追求。或者我们换句话说,韩寒是为这样的社会的到来而奋斗,而郭敬明就在描述这个社会的通道。他们两个人的作用从这一点来说,是异曲同工的。这是很有意思的选择。韩寒的关键词是“叛逆的另类”,他是一个意见领袖,活

92

专题研究

跃在博文的公共领域里面。而郭敬明呢,是一位青春代言人,而且他构成了一个物质社会消费的符号。可见,韩郭大有区别:一个是精神的,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理性的,一个是消费的。其实再深入地说,他们是从两个方向解构了原有的意识形态。

三、回到小说家的韩寒和郭敬明在我看来,任何一个东西都有多元性,世界上有诺贝尔文学奖,它支撑着文学最高的标杆。但同时在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文学也是人们修身养性,愉悦大众的,在这样一种愉悦的过程中实现教育和审美功能。其实,韩寒的文学观还是比较传统的,而郭敬明的文学观相对来说有新变化。郭敬明对时代的一些描写,起初偏于幼稚,但到了2007年的《悲伤逆流成河》开始获得自己观察社会生活的视角,对学校和父母——成人世界的“对峙主题”已然形成。他的《小时代》1.0和2.0版也是对于生活的写照,至少在他眼眸中的世俗生活开始具有不同于传统的一套价值观。韩寒的小说,总体上说人物关系比较单纯,叙述视角也嫌单一,虽然在《光荣日》中的“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处理有可称道之处,但总体上看,也是巧妙有余,深沉不足,诙谐有余,哲理不足。艺术上也比较粗糙。应该说,韩寒和郭敬明在小说创作上都是有待提高的。也许,我们重要的不是看他的艺术,而是看他的思想,他的表达的价值诉求。

我可以肯定的说,在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李傻傻、颜歌、笛安,以及唐家三少、饶雪漫、明晓溪、郭妮、尹珊珊、安意如、我吃西红柿等一大批纸媒与网络写作的80

后作家作品中,我们都不难看到他们不同于传统主流,并与纸媒作家迥然不同的题材、角度、技巧、风格、观念,也许根本的差异还在于体验世界的方式与人生价值观的不同,这里肯定不仅仅是年龄差距的问题。而所有的不同,我暂且都称之为“另类”,目前可以结论的是:另类的网络时代、另类的青年形象、另类的生存空间,为我们提供了另类的

文学阅读经验。即便单论今天韩寒和郭敬

明在小说内外已经取得的成绩,他们作为80后文学的代表已经在文学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下一部文学史写到2000年以后,不写他们两个人的话,我觉得是不成熟的文学史。当然,迄今为止,韩寒和郭敬明的小说文本影响,还有很多文本之外的东西。另外,他们的小说创作也还大抵上属于纸媒语言的范畴,与新媒体的网络小说创作还有距离,换言之,他们的小说创作手法还大致属于传统的白话文创作,因此,我们也有理由在艺术上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从小说艺术上来讲,他们远非成熟,还有很长的一段道路要走。当然,他们的可能性和将来的发展,也有赖于社会的发展。

简言之,韩寒以小说起步,迈过《三重门》,走进《他的国》,寻找《光荣日》,如今俨然是举足轻重的“意见领袖”;郭敬明同样以小说《幻城》发端,在经历《梦里花落知多少》的青春梦幻之后,掀起《悲伤逆流成河》,重塑新上海滩的《小时代》,并以《最小说》紧紧抓住庞大的少年读者……不必讳言,他们已经成为当代小说不可忽视的存在,他们对80后90后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影响,将为当下的小说创作提供丰富而多样的启示。

江冰

广东商学院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注释:

①参见江冰:《80后文学的文学史意义》,《文艺争鸣》2009年第12期。

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