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园冶》谈到瞻园的园林设计

2021-04-28 来源:星星旅游


从《园冶》谈到瞻园的园林设计

1.瞻园简介瞻园平面上可划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是在原有山水骨架基础上整建的,占地5 333m2;西部则是为了满足现代游人活动的需要而扩建的,占地仅有2 667m2。 东部由主体建筑静妙堂(面阔三间之鸳鸯厅)将景区分为南、北两区,由曲廊、溪涧相衔接,堂北过一草坪,隔水池以北假山为对景,堂南接水榭为大小二水池,此 种将园中山池置于厅堂前后形成主要对景而园东之亭廊与园西之假山、峡谷遥相对峙构成不对称平衡的做法,是我国传统的园林布局方式。西部分南、中、北三景 区,南部为一组建筑群,由大厅、楼厅、小厅及庭院组成独立的僻静景,建筑分量较重;中部为一草坪,扩大了游人公共活动的场所,草坪东有曲廊,正北端为几重 叠落廊并接一方亭,由亭向北可达北部水院。三景区特色各异,由曲廊有机衔接,功能、艺术得以充分发挥。瞻园之精华部分在其东部景区,以下部分由入口、山 石、水体三方面结合《园冶》一书来体会瞻园之园林魅力。

《园 冶》相地章:“市井不可园也;如园之,必向幽偏可筑,邻虽近俗,门掩无哗。”中国古典园林崇尚“入门奥如”,追求“居尘而出尘”,既不愿让外面的尘嚣流进 园内,也不愿让内部的清幽泄出园外,然而门是非开不可,所以入门处便设或蔽或曲的奥如空间。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空间毗邻的安排在一起,可以借两者的对比作 用而突出各自的特点。一进中华路上的简约门厅,迎面便是一漏窗,其后置山石,挡住视线和去路,园内风情若隐若现,引人入胜,再由曲廊诱导,依次经过玉兰 院、海棠院、桂花院,至花篮厅西半亭,顿觉豁然开朗,富有诗情画意般的南景区展现在人们眼前,使人望不胜望,应不暇接。这组由门厅、小轩、花篮厅、半亭及 曲廊组成的庭院,不但有步移景异的效果,且内外空间穿插,对全园来说起到很好的前奏引导作用,先抑后扬之造园手法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文章由www.xxhrsb.com www.bmalt.com供稿

2 .瞻 园的园林设计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通常古代园林在这方 面下过功夫,虽然只使用亭台楼阁等变化不多的建筑形式,或是山石水池,但是却能做到“风花雪月,光景常新”的美妙境界。这点恰恰符合我们民族在欣赏艺术上 存在的一种特性:花木重姿态,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等,都表现了要用心和意,才能达到耐看耐听,经得起细细的推敲和慢慢的回味。瞻园以山石取胜,假山为 全园的主景和骨干。

《园冶》立基章“:假山之基,约大半在水中立起。先量顶之高大,缠定基之浅深。缀石须知占天,围土然占地,最忌居中,更宜散漫。”全园有南、北、西 3 座 假山。以西部土堆假山为制高点,“岁寒”亭、扇面亭隐翳在香樟、女贞等常绿乔木形成的“城市山林”中,游人漫步于林中曲径或置于亭中小憩,有坐享林泉之乐 之雅趣。南假山则采用土、石并用做法,由绝壁、主峰、洞龛、山谷、水洞、瀑布、步石、石径等组合而成,表现出“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艺术效果,达到雄 壮、峭拔、幽深、自然的意境,正是“循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山前池畔、溪涧多植花草、灌木、藤萝,以免遮挡观赏视线,山后黑松成林,并兼以红枫、银杏 点缀其间,这样既可形成古木参天的山林气氛,又有四季色彩的对比与变化,并可遮蔽一墙之隔园外的楼房、电线杆。“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邹迪光《愚 公谷乘》),足见水与山一样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瞻园是山为主、水为辅的山水园,水体以聚为主,这样在较小的空间方能显出水面宽广、开朗,并为山林、 亭、榭展开美妙的景色;再辅以分,使得水体潆洄曲折,似断似续,增加风景的层次和深度。

北池水面最大,与池周山林、建筑交相辉映,成为全园水景中心,在其池面处理方面则采用开与合的对比手法,以取得“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园林风 景中山水的基本关系是“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只有能流转的活水,才能给山带来生气;只有富有生命力的水,才能活泼泼地映出园林景色。要是园中的

文章由www.xxhrsb.com www.bmalt.com供稿

水是一潭 死水,就会腐臭变质,根本谈不上自然之美了。为此,计成在《园冶》中指出:造园在初创阶段就要“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瞻园的水体布局 充分体现了这种哲学理念,有着深沉的文化积淀。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就是“含蓄”二字。造园有法而没有固定的公式,在于人们的巧妙运用其规律。计成所说的 “因借(因地制宜,借景)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

文章由www.xxhrsb.com www.bmalt.com供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