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私人定制

2023-03-09 来源:星星旅游


私人定制

张曼露

也是在看了太多的批评与争吵之后,才最终看了私人定制,看这部电影的理由太多,它集合了冯导,葛大爷,近年当红的白百合,李小璐,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王朔。整个电影中都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讽刺与调侃,不得不说,冯氏幽默加上王朔的调侃真是绝配。但也许就是因为那份政治调侃表现得过于淋漓尽致,就像所有在中国的一切反动言论,你做的再好也不会有正面的好评,毕竟是揭伤疤的暗面。就像八股的高考作文,你的思想自由发挥也不能超过限定的那个正面意义,不然就是跑题了。可能电影中那段对于“俗与雅”的桥段也是有一部分对于导演本身处境的无奈吧。现在想想又像冯导自己的写照,之前“俗”的被接受的太好,近年来“雅”的东西上来了,表现了更多本身自己的感悟,包括后来自己写的那本《非诚勿扰》,但是,却真正成了看不懂的东西,又或者他被定位了,“终身最俗成就奖”,而最后,又在那换血的交易中使用的金条中刻上“雅俗共赏”不过是一种自嘲与期望,又比如最后白百合那句“我还想看他拍的喜剧片呢”,这真的是恶心自己,成全别人。这是第二个桥段,算是对自己及所处环境的写照与无奈吧。

之后就是最温馨的宋丹丹的那个部分,当然,最开始他们还是会讽刺的。对于贫富的解读与反思。以感恩开始,以感动结束,加上中间那段富人生活的畅想,一个朴实的洁湖工,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最普通的最代表工人阶级穷人的人,但是,说的最对。梦想,当然就是有钱(前日,凤凰新闻上报道言世界范围内,中国人对于金钱等于成功的认同率排名第一)。然而,当千亿富翁都变成了暴富,勤劳致富便显的过于单纯与天真。之后对于京城产业的瓜分的调侃实在是在笑声中觉得心酸。最后,丹丹那句“不过是陪着互相玩”,那份清明就又马上接了地气,对于富人的实际生活的解读不过是又一个给自己的罩子罢了,活得岂不更累,如今人们对于金钱的追逐能不能放慢些脚步,真正审视一下自己想要的,

最终会得到的。有一个人的清明便是一滴清水,对于世风浮躁热浪的反抗,即便是哪怕一秒钟的迟疑与思考也算是形成飒爽清风的基础了。而最后在车上的那段,音乐响起,歌词道出的又岂是一两个人的生活写照。是啊,时间去哪了,最美的成长,半生对于“金钱”的追逐?家人,孩子,生活,幸福,一辈子。迷茫,徘徊,追逐,迷失,却不知最幸福的从未离去。一种发自心底的感受:钱,不是万能的。

然而,钱却腐蚀了那些高官——其实话都是这么说,这么听,又有谁真正知道他们的处境,他们的生活。的确冯导所展示的官员生活让人羡慕,却活的难啊。各个片段不冗杂,又有普遍意义上的代表性,让官员有机会犯错误的人民群众,这种广义上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评,你不得不从电影中跳出来,想到你身边曾经遇到过的“那些刁民”。官,太多都是被宠的,又是谁宠的,谁规定要宠,却又为什么都自然而然地宠他们?不赖任何人,却问题又来源于任何人。这个对于“官”的桥段,实际上过于沉重,放在影片最开始,被一棒子打进冯导和王朔要把观影人带入的世界,进入特定的思考。

然而,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京化成分太重,也许也就是这样,让那些没在四九城待过,没在北京城活过十几年的“专家”领会不了那份北京人的自嘲、讽刺、幽默与豁达,同时,还有天子脚下百姓那种融入骨子里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官家的事会听,会论,甚至会在胡同口和几个街里街坊边聊边出出主意,这样看来,无论是官,娱乐圈,还是常日人们对于金钱的追逐,都变得突出且合理。

最后“道歉”那部分,说出想改却又不知怎么改(对于生活的抱怨,对于自然的破坏,对于环境的不满),那么,就不如退一步,道个歉吧,谁还能说谁没有错呢?(对于我这个北京人来说,当海口的蓝天白云被切换到北京平常一日的雾霾浑天时,真的是心脏被阵阵的刺痛,它成为一个地方的代名词,成为一城人共同的痛,那种震撼,痛感,别人也不能体会)

于贺岁之际,有这样的警醒与反思,同时还有贯穿始终的欢笑,让人在一笑之余,有了那么点反思,有了那么点感慨。这又何尝不是对近些年我们曾经经历的沉淀与对未来的展望和期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