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2024-03-12 来源:星星旅游
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以火影忍者为例

摘要:日本动漫,凭借出色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明的形象、高超的影像技术,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亲睐,占据了三分之二的世界市场。它以创意为资源,耗能少、绿色环保、民族特色鲜明,在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但增强了国家软实力,还宣传了日本文化,并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同。本文就日本动漫对中国的影响力加以分析,并提炼一些值得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日本动漫;火影忍者;影响力

目 录

引言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造和输出国,素有“动漫王国”之称,并以其上乘的质量和产品数量的优势独霸世界动漫市场。日本的动漫产业发达,成为仅次于旅游业的国民经济第二大支柱产业。动漫在日本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格拉维特认为,“动漫开启的是日本人的第二人生空间”。日本动漫界还积极将动漫输出,兜售给世界各国以获得经济和文化上的最大效益。日本贸易会在2004年公布的数据表示,日本动漫及其相关产品在美国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钢铁收入的四倍。在亚洲国家,不仅有介绍或发表日本动漫的杂志,日本动漫还远销至欧洲国家,这种全球化的传播战略不仅为日本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更使得日本动漫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文化优势日益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因素和世纪世界权力竞争的焦点,亦成为国家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有效平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进行改革开放后,包括经济,军事等为代表的硬实力的突飞猛进为全球有目共睹,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和贸易交流使全球对中国的市场依赖度和信任度不断加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的软实力建设并不尽如人意,以一些西方国家为首的反华活动依然在蚕食我国努力拓展国际友好关系的成果,而我国对此所作的措施却收效甚微,归根到底,这是由于中国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传遵循比较刻板的模式,直接的“硬性”宣传多,文化的含量较少,时常引起外国受众尤其是西方受众的反感和心理抵制,因为“宣传”在他们的文化语境中有负面含义。

1.2研究意义

中国作的邻国,尽管近年来一直加大对国内动漫事业的扶持力度,然而国内动漫业发展依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谈及动漫传播对国家形象建构方面的贡献更是少之又少。对于日本该方面的经验和策略借鉴和引进,结合我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特色用以指导和辅助我国动漫传播的发展,将为国家形象建构起到积极

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2.日本动画属性特征分析

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自形成以来,就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夸张变形的肢体动作给观者带来无穷的欢乐,其娱乐的本质自始至终未曾改变,这也成为了动画流行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没有任何影视艺术本体可以脱离对社会历史功能的承担。不论是立足于主流文化,还是立足于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不论是追求宣传教育,还是追求消费娱乐,还是审美、认识与信息传播,影视艺术本体创造都在特定历史境况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着某些功能。”动画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是文化和经济的有机结合。继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面临新的飞跃,以文化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渗透到社会的每个细胞。这种发展趋势之下,动画已经摆脱了传统艺术形式的禁锢,以其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积极地作用。在艺术领域,动画带给观众以幻想,在愉悦中体会动画的视觉艺术,在观赏中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教育领域,自动画形成之初,就开始关注动画对于人类在认知时期的重要意义,成为教化和启发儿童思想意识形成与知识传播的重要工具;在经济领域,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依托产业化和市场化,动画产业已经成为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在思想意识领域,随着动画中重内涵、轻娱乐的创作意识的出现,动画成为映射社会现象、宣泄自我意识的手段,并引导着价值观的形成;在政治领域,动画在增强民族自信、提高国家文化地位的同时,其自身所具有的“柔性”特征也在公共外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日本动画属性特征探源

在曰本政府的宏观指导与市场自我调控下,动漫历经数代人的努力,已经从以往的大众文化转变成为第三大支柱型产业,在重树战后国家形象与外交领域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产业自身发展与政府的引导下,在日本不同的历史时期,动画所具有的属第一节日本动画属性特征探源在曰本政府的宏观指导与市场自我调控下,动漫历经数代人的努力,已经从以往的大众文化转变成为第三大支柱型产业,在重树战后国家形象与外交领域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产业自身发展与政府的引导下,在日本不同的历史时期,动画所具有的属。

动画作为一种集美术、文学、影视、戏曲等多种艺术特性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在产业化、市场化背景下,与政治、文化、教育等因素相互联系,是其呈现出属性多元化的原因所在。这种属性多元化的特征,对动画创作及其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地指导性作用。

在日本动画的历史上,产业地位与市场化的程度决定着不同时期的属性特征。但是动画作为日本生命力最强的大众文化,其自身属性在不同时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随着产业地位的提升、市场化的完善,以及政府和民众对动画的认知态度的转变,其属性的表现各不相同。在对日本动画属性的研宄中,首先应该明确观点是,动画的属性在同一时代是相互交融的,并且是随着产业发展与市场化的完善,这种属性之间相互交融的趋势更加明显。基于这种观点,在横向的分期研究中,主要是侧重时代特征描述动画所表现出的属性倾向,而不是否定其他属性的共存。

在日本动画属性的确立过程中,影响其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因素也随着产业的发展,其相互间的联系得到加深。从日本动画发展过程中分析,对于动画属性的时代演变因素主要有:受众群体的演变、经济环境的变化、政府对产业认识的改变三个方面。

3.1受众因素

正是因为有了受众群体作为动画的接受者,动画才有了生命力,其所具有的属性才得以体现。当今世界动画的发展趋势是动画的受众群体从以往的低龄化向高龄化发生着明显变化。动画不再是儿童的专属,而被不同年龄层观众所共享。这一现象,在当今日本动画领域中表现更为显着。

3.2经济因素

当代动画历经百年的演变,已经从单一的艺术形态转变为一种综合性艺术。 “它脱胎于美术而不等于美术;它长养于影视而不仅仅是影视;它以文学为基础“忍者”在日本历史上原为潜入敌方内部进行侦查和收集情报的间谍。江户时代以后,传统意义上的“忍者”被虚构化、文艺化,及至现代的动漫作品中,“忍者”不光彩的一面已完全被掩盖,成了积善惩恶的大英雄。《火影忍者》是

现代“忍者”动漫的代表,作者为日本着名漫画家岸本齐史,从1999年起连续刊载于日本《少年JUMP周刊》上,于2014年11月10日发售的“JUMP”第50号完结。该漫画在出版后广受赞誉,2002年pierrot株式会社将其改编成动画片在东京电视台放映,大获好评。《火影忍者》中的主人公“naruto”在2006年10月18日出版的《新闻周刊》中被选为“受世界尊敬的100位日本人”之一。

4.日本动漫文化 4.1日本动漫发展及现状

作为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日本动漫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期(1917-1945年)、探索期(1946-1973年)、成熟期(1974-1989年)、细化期(1990至今)。

萌芽阶段,1917年,下川凹夫摄制了日本第一部动画片《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1933年,政冈宪三和懒尾光世制作并完成了第一部日本有声动画片《力与世间女子》。

探索期,即二战后,日本动漫界制作了大量的反战题材动画影片。大藤信郎作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对绘制方法进行了创新,将中国传统的皮影戏和日本独有的千代纸结合起来,其创作的动画片《鲸鱼》成为日本首部获得国际大奖的动画片。

成熟期,被誉为“日本动漫之父”的手冢治虫制作了家喻户晓伴随着我国70、80后成长的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将日本动画片的水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档次,揭开了对动画片制作探索的帷幕。在成熟期,不得不提宫崎骏的成就,他的动画唯美、自然、清新,思想触及人类心灵的深处。影片里天、地、人、神和谐相处,充满了人对神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宫崎骏以无人能及的成就,在日本已成为动画的代名词。这个时期,日本动漫实现了动画和漫画的分体。

细化期,即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动画的种类、形式、内容、题材以及从业人员进一步细化。日本动画产业日趋完善,并走出了一条鲜明的特色之路。

在其近百年的发展史上,日本动漫的发展可谓是跌宕起伏,但总体还是向前

发展,影响着日本国内和国外爱好动漫的人。

目前,日本动漫已经发展到与汽车、电子产业并驾齐驱的地步,以平均每年高达2000亿日元的销售收入,成为日本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如果再加上动漫衍生品的销售收入,2005年广义的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比例超过了16%,2007年日本动漫产业销售收入超过90亿美元。作为动漫产业中较大一块的动画产业,其产量是惊人的,在1960-2001年这段时间里,日本就出产2403部动画片。在日本,电视台每周播放动漫节目高达80多集,一年播放的动漫节目共计4000多集。

4.2日本动漫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日本动漫能够快速发展,并在世界上获得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因素有以下三点。

4.2.1政府支持

1996年,在日本政府公布实施《21世纪文化立国方略》中明确提出要从经济大国转变为文化输出大国,将动漫产业确定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2003年,制定观光立国计划;2004年,制定了《文化产业促进法》;2007年又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日本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扩大了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4.2.2成熟的运营模式

日本动漫产业模式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漫画杂志创作、图书出版发行、影视动画片的生产、电视台和电影院的播出、放映音像制品的发行及衍生产品的开发和营销。这一过程的各个环节是相互带动的,其中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个步骤对前一个步骤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正是这种运营模式,将动漫的价值开发到最大化。

4.2.3成熟的市场

日本民众从小就有看动漫的习惯,据日本三菱研究所调查,喜欢漫画的日本人占87%、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的物品的人占84%,多达数百的动漫俱乐部

更是汇集了数以万计的动漫迷。一时间“全民皆漫”。漫画单行本价格低廉,新科技如电视、网络等媒体,动漫作品的不断丰富及衍生品的不断研发,也是日本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动漫的重要原因。同时,日本动漫的题材范围也很广,不仅有适合儿童看得《机器猫》,也有解构权威话语的古典文学名着《平家物语》,甚至还有《资本论》等经济学、哲学领域的着作,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能以动漫的形式表现出来。漫画在日本拥有广泛和牢固的消费人群。

5.日本动漫在我国的影响

文化可以分为生活文化与社会文化。生活文化如服饰、饮食、交流、兴趣、居住、恋爱结婚等。社会文化例如历史、政治、经济、法律、信仰等。日本通过动漫,使日本文化得以迅速传播,让世人更加生动具体地了解到日本文化。在学校只能大概了解日本人诸如穿着为和服,女性通常作为家庭主妇等,但对于具体不甚了解。通过动漫可以生动具体地得到学习,还可以了解到更多更新的知识。

今天,日本动漫对中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早在80年代,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也不断提高,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同步,造成日本动漫作品趁虚而入,迅速占领了中国市场。特别是“80后”,由于正处于这种特殊的成长背景和环境,成为了日本动漫稳定的收视族群,各种形式的日本动漫作品成为生活中的重要消遣方式。

通过上文对日本动漫的发展和海外影响力的分析,中国的动漫业与之相比,还处在发展阶段,虽然发展比较迅速,但如何取得动漫领域的话语权,需要不断的探索,可以在以下几点借鉴日本经验。

5.1发挥市场经济作用

动漫是文化产业,就有供求关系。通过市场调节,促进文化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使动漫发展的更加迅速。

5.2人才培养

动漫是个人才产业,不但需要大量的有创造力、想象力的专业人才,还需要汇集作曲、配音、剪辑等各方面专家。动漫是协作的产物,只有拥有一个高效率

的产业整体,才会产出更高的效率。

5.3知识产权保护

动漫是知识产业的一部分,必须尊重着作权。数码时代容易复制,尤其要有严格的版权保护。版权得到保护,动漫制作人才能够更有动力制作出优秀的作品。

6.动漫在中国传播三十年态势分析

从日本动漫在中国30年的传播态势来看,其传播过程体现以下特征: 6.1反馈增加,受众参与度提高

从电视传播阶段的读者来信,热线电话等形式的反馈,到如今社交网络即时在线沟通反馈,这种变化是技术变迁的产物,也是动漫传播过程的必然结果。

6.2把关权分化,开放度提升

从日本动漫最初传播阶段的官方严格把关,到新媒体时代把关权分化到个人、网站。把关权的分化也体现出我国现阶段的开放度提高。

6.3媒介功能改变

漫迷通过动漫符码的交流参与动漫文化构建。在日本动漫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漫迷对媒介的接触度增加,这使得媒介愈发深入到漫迷生活中,而漫迷更愿意依靠媒介进行动漫的传播。而漫迷通过媒介进行评论,回复评论,日常交流中掺入动漫符码,并创造出新的动漫符码,从而构建起起独特的动漫文化。

7.火影对我国的影响

7.1形成了一种所谓“火影”群体亚文化(有组织性和价值共有性是亚文化的两大构成要件)。参与者以对《火影忍者》的喜爱为共同的价值基础,以《火影忍者》论坛为载体,以城市青少年“火影”粉丝为主要成员。

7.2“火影”迷不光被动地欣

赏,还主动地去研究分析《火影忍者》中的相关问题。当“火影”作品无法满足他们无尽的求知欲时,他们会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在“火影”作品以及与

之相关的各个学科领域中寻求答案,从而加深和拓宽了对“火影”作品的研究。

7.3中国的“火影”迷还积极地利用《火影忍者》进行再创造。比如扩充剧情内容,对原剧中似乎没有说清楚的地方进行历史背景或具体细节的补充说明、混搭再造,对火影剧中人物或情节进行创造性的改编等。

《火影忍者》动漫在中国的成功传播是时间的契合、传播媒介的成熟以及日本政府文化产业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火影忍者》动漫进入中国市场恰逢中国城市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形成了《火影忍者》的主干消费群体——城市青少年。他们生活相对宽裕,具备购买动漫杂志和“火影”数字文化产品的能力。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中国的文化传播媒介由纸质媒体向影音媒体、网络媒体等发展的过程,也恰好与“火影”作品的多元化传播相契合。日本政府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希望日本文化能够走出国门,促进世界对它的理解和关心,从而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为此,日本政府在政策上和资金上为日本文化企业走向海外大开“绿灯”。2003 年日本政府成立了以内阁总理大臣担任本部长,官方长官、科技政策担当大臣、文部科学大臣、经济产业大臣担任副本部长的知识财产战略本部,有计划地集中推进包括动漫在内的知识财产的创造、保护和使用。

《火影忍者》丰富了中国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对他们的爱情观、友情观、人生观的养成也发挥了比较积极的作用。然而,它作为热血动漫的代表作品,充斥着打打杀杀的暴力场景,虽然迎合了青少年喜欢做英雄梦的特性,却也给正值青春期、缺乏辨别和自控能力的青少年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另外,《火影忍者》中所宣扬的暧昧的善恶观也值得关注。剧中模糊了情感与道德、人伦与法律的区别,甚至将誓死的献身精神本身视为善的标志,而淡化了对献身行为的目标是否正义的思考。

8.中国的反思与对策 8.1创作与叙事观念的革新

由于本国历史背景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审美品位会有些须的差异,因此不同国家的动漫作品总是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点,它们所注重的表达方式也不同。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动画呈现出的独特风格是,注重静态画面的精美,动作相对

较少,注重较为宏大的故事的设定,展现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些形式的日本动漫产品都颇具民族特色,都注重对动画片本质特性的张扬,趣味性和想象力贯穿始终,并且已经成为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拥有较为固定的收视人群。虽然近年来中国动漫一直坚持着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道路,但在日前中国的动漫尚没有弄清动漫产品的核心层面的情况下,自然不能从观众的心理需求出发,去刻画人物性格、讲述故事、安排冲突、把握风格、布局节奏。不管在动画片里注入多少夸张和幻想的成分,动画片获得追捧的原因还是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人性。动画片不擅长还原艰险场面,不可能做到真实,所以现场的震撼力、冲击感很难和真正的大片相比,对于动画而言,可以对场景、人物和故事进行不真实的加,但真实的是人的感情。“戏剧性强的故事创意应成为动漫作品艺术构建的核心环节,日本动漫奉献给人们的,是一个庞大而又精致的思想世界和这个想象世界中的各种激动人心的戏剧冲突。

8.2作品定位的革新

日本的动漫作品种类繁杂,流派众多,与中国单一的儿童题材一统天下不同,能适应和投合不同的爱好者的需要,从低龄段的儿童到高龄的老人都可以找到适合他们的动漫作品。有学者曾总结了日本动漫艺术的取材领域和艺术特征,日本动漫的想象力空间可谓无边无际,任何一种题材和艺术表现特征都可以在日本动漫作品中找到。

8.3国际合作

目前中国的动漫创作技术和工具已有了相当高超的水平,但是动漫创作人员的创作理念和思维方式还需要更加赋有时代性,更有效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和国外相关人员的合作能够进一步了解当今国外的动漫流行思维和创作风格,改进创作思想,另外也可促进国外同行业对我国动漫发展的了解,双方增强产业的互补性,发挥各白资源优势,构建高效合作体系,共同合作开拓和分享全球以及彼此的市场。

8.4跨文化实验

历史上动漫的跨文化实验己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如日本的《圣传》、《东京

巴比伦》,迪斯尼的《花木兰》、《埃及王子》等等,在该领域,日本改编白西方的神话、寓言以及文学、历史的作品非常之多,以至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儿童了解西方的文化历史是从日本的动漫开始的。中国动漫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己浓厚的中国气息吸引国外的眼光,然而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大,原先单纯的水墨,剪纸等创作风格都显得略微单薄,应该大胆融合不同文明因素进行创新,这样更符合现在不同文化之间内在的结合趋势。

8.5民族文化特点

随着中国政和影响日益凸显出来。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的社会因素相撞、交错和整合,使华夏文化呈现出色彩纷繁的现代文化景象,并为越来越多的各国受众和海外华人所关注。在良好的宏观环境中,要谋求中国动漫的全球化发展,必须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族动漫品牌,通过推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动漫作品,以民族文化凝聚民族心,以民族特色吸引和占据海外市场。

总结

作为日本的重点文化产业之一的动漫产业,已经日趋成,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之一。它充斥着日本的文化价值观,充分显示其民族精神,不但成为了世界了解日本的重要途径,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中国动漫作为后起之秀,应在对日本动漫产业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基础上,汲取精华,获得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程绚. 日本动漫对外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5.

[2]陈少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博日吉汗卓娜. 我迷故我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4]杨光. 中国语境下的日本影视动漫传播现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5]陈琦. 浅析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方略[J]. 新闻知识,2010,No.31812:41-43.

[6]博日吉汗卓娜. 试析日本动漫语言在中国的传播和流[J]. 文学界(理论版),2012,No.16111:273-274.

[7]史红星. 日本动漫《海贼王》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 [8]高学也. ACG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9]陈彬. 中日动漫产业内容创新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10]赵巍. 日本热血类动漫文本创作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