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舆情分析和监管的研究
◆袁晓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舆情的发展也越来越快。而不当的舆情处理会对社会造成很坏的影响。本文描述了网络舆情的特点,分析了网络舆情的监管方法。
1 引言
当前社会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用计算机及移动设备上网的网民越来越多,大家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了。但是大家对于网络上传播的信息的真假一般是很难分辨的,而有些信息通过网络传播速度非常之快、传播范围也会非常广大。传闻和信息在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周刊)上进行传播时,由于传播的媒介的局限性、时效性和监管性的限定,一般很难迅速传播开来,在一定时间内也会逐渐消亡或者澄清。传统媒体新闻的制作需要首先审题,然后是采编,最后是审阅的过程,平常大众是难以参与信息的选择和报道的编写中的。而媒体从业人员就可以决定什么让受众看,以及从什么角度看。但是对于互联网这种新兴媒体来说,信息量之大,访问量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互联网使得信息能够更好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到保存,当然信息也可以被更广泛的搜索和传播。
近几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信息新闻的传播,并且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可以使得传播的主体者符号化,从而彻底改变了信息在社会中的传播方式,直接给网络舆情的监管带来了重大的改变。只有处理好网络舆情才能够满足大众的需求诉求。当前环境下,我们如何做好互联网时代下舆情的监管,主动及时的回应各类问题,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2 互联网时代下舆情的特征
2.1 政治影响
人们大众对于社会上的事件都抱有自我的政治倾向、自我观点、大众态度,大众在网络环境下发布回应分享相应消息,也有可能是自我情绪的一种发泄手段;网络舆情也包含了社会大众的的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或直接或间接的反应了民众的根本想法或者某些个人利益。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舆情反应的就是民众的利益,这些舆情的传播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某些部门或领导的的决策。
2.2 社会价值
社会大众选择在网络上反应某些事情,是希望借此来解决某些问题。所以舆情的表达体现了社会大众的利益需求诉求,而我们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可以发现事件的缘由,对事件的解决也有很大益处。当然也可以对当前社会及环境进行监督,最后给大众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2.3 网络关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舆情事件越来越受到不同地区网络用户的广泛关注,人们在关注的同时也触发了舆情的传播。网络舆情事件还具有严重的突发性。互联网时代下由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导致舆情在传播的时候从发生到广泛传播可能只是一瞬间的事情,网络舆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迅速扩散和蔓延开来,各种网络意见迅速迸发。而互联网由于本身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台,任何大众都可以通过网络对任何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将对自己的观点和其他的人们进行分享,这种分享往往带有很强的自我观点。而网络环境,由于对于发表者并无身份的要求,所以人们在发表时间观点和分享的过程中越来越对自我身份进行符号化,所有人的身份都越来越相对隐秘。对于这种网络舆情的132匿名性,很多人越来越积极的真实表达其观点和态度;而且由于监管如此自由,很多人趁机擅自发布一些不实的言论,产生极大的破坏性。传统意义的舆情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非常强烈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信息一般不会很快传播,而且大家对不同地区的事件的关注一般会随着距离的增加会逐渐衰减。而互联网时代则不一样,网络上大家对信息的浏览都是对等的,也不会影响到信息的传播速度,人们对舆情的关注也突破了空间范围,这也使得大众关注和讨论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展开来。
3 互联网时代下舆情的监管
对舆情进行管理和监测首先必须正面认识网络舆情的作用,两一方面也必须确保大众的知情权。我们既要建立有效的舆情预警机制,又要加快舆情有关法制建设。而我们在管理舆情之前,首先要对互联网有效的网络舆情进行收。微信、微博、论坛、网页等热门网络访问形式都可能成为舆情传播的媒介。从这些媒介上收取来的数据源多种多样,给舆情管理的数据收集工作增加了相当的难度。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难以预测,这些都是网络舆情的突发性所造成,这样预警工作的难度就非常之大。网络舆情事件突发性也会导致舆情从发生到广泛传播的时间压缩,舆情分析、舆情预警和舆情处置时间就会随之压缩,这样舆情信息处理工作的难度就会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上的舆情数据量会越来越大,这也使舆情的分析工作非常之巨大,而舆情的分析工作也在不断变化,网络上信息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的,这是分析工作就会增加、加重、有的甚至需要重来。对于网络舆情的管理和监测也要因其特点制定。
3.1 建立网络舆情的自动采集和分析系统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网络舆情的采集和分析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针对网络热点问题进行实时的收集与跟踪,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分析;无论通过何种形式形,有效的收集、分析、挖掘信息;通过这个平台,及时的发布网络舆情评价、反馈舆情处置情况。这样事件的管理者就能掌握舆情处置的主动权。
3.2 建设高层次的网络舆情人才队伍
如果能有高层次的人才对舆情进行积极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动舆情管理工作的有效记性。
3.3 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的预警
网络舆情形成的路径、可能的后果预警,需要建立在一套完整邮箱的网络舆情的处理方案上,建立在基于网络舆情特征的正确方案上,这样才能可以有效的增强网络舆情的正确处理。
4 总结
本文以概述的方式讲解了互联网时代下舆情的问题,突出分析了舆情的特征。指出了网络舆情的管理方法,对当前社会下舆情的处理指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方法。引用:[1]付业勤.《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传播研究》[J],《社科纵横》,2014年第3期.[2]张玥.《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特征与规律研究——以新浪微博和新浪新闻平台为例》[J],《情报杂志》,2014年第4期.[3]魏超.《新媒体技术发展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第1期.(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2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