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你如何看银行流水和三大报表

2020-06-04 来源:星星旅游
 财务知识 -->

一、如何看银行流水?

1、贷款通常要用到的是企业的来帐总数,就是把某段时间内每笔进账都加起来,银行流水的进项主要表现方式;进项表现贷方,出项表现于借方,主要有卡存,现存,转入,工资,续存,网银转账,货款,劳务费等。

2、拿着流水单,随意找一笔交易,打电话去电话银行,你自己输入查询密码,他在根据流水单上的明细,输入日期,如果和电话中报的吻合就没问题,反之对不上,就是假的。 3、向开户行索取对账单,将银行存款明细账与对账单进行比较,真假立辨。

4、从实际获取银行对账单和银行流水的程序上讲,还是有所差异的:银行对账单是银行提供给企业的用以核对账目的,审计人员一般是从企业直接获取该证据;但对于银行流水,一般要求审计人员与企业财务人员一同到银行打印,直接获取该证据。因此,从获取流程来讲,银行对账单经企业之手,因而可能被改动;而银行流水则相对更为可信,除非银行和企业合谋。 二、如何看懂银行对账单?

1、Q:拿到个人的银行流水,不知道从何下手啊,分析哪些方面可以得出说明结论?

A:从贷方发生额,能看出客户现金流入情况,这点是最重要的信息。 2、Q:是否贷方发生频率高或金额高就意味着经营状况可以啊?

A:(1)对,基本如此。请关注贷方累计发生额,及每笔发生额对应的会计科目,是否同销售行业直接相关。目前还很少

有企业通过半年前粉饰银行对账单,来获得信贷部门的信用记录。

(2)银行对账单应该结合客户银行存款明细账、销售收入明细账、成本费用明细账以及客户的上下游合同一起做综合比较。总的来说看对账单,一是怕对账单假;二是怕业务不真。单纯的看对账单,第一,就是看贷方的流水总额是否超过销售额,否则销售收入就有造假的嫌疑。当然并不是绝对,这里也有收现金的可能。

(3)第二,看流进流出的金额是否与客户的业务相一致,比如客户商品买卖金额都在几十万左右但银行对账单金额在几百万或者几万块徘徊,那就需要注意了,问其原因,另外要注意几点:流水总额超过销售额也不代表销售收入就一定真,可能客户几个账户来回倒,看借贷方是否正常。 (4)目前很多客户基本上都走一部分个人卡,对于客户拿来的个人卡,需要进行鉴别,不要客户随便拿过来几张卡的流水就说是自己的。看户主以及流水金额是否与业务相符。 (5)现在很多不规范的企业为了逃税,很大部分收入都是走的个人账户,审查时要了解清楚该企业的实际情况。

3、Q:请问怎么看“可能客户几个账户来回倒;看借贷方是否正常。借贷方异常,这个怎么看?经常有整数金额的进出,这个算正常吗?一般货款是不是都是非整数的?

A:拿到企业的银行对账单主要从以下几点分析: (1)是否存在节假日期间发生对公业务结算情况,若有那银行对账单就是假的。更多金融业资讯,案例、法规、分析、创新、PE/VC、IPO、三板、并购重组、银行、债市、信托、项目融资、资产管理、资产证劵化、风险管控、基金管理、小贷、典当、担保、保险、互联网金融、行业知识等,学习、交流,

尽在《中国资本联盟》平台微信公众账号:CACNORG。让我们以诚携手共进,缔造中国金融未来。 (2)核实一下银行对账单的贷方发生额,若贷方发生额大于企业的当期的销售收入,则说明企业的销售收入还比较客观真实,但这不是全部就能认定!

(3)抽查银行对账单中一些大额的往来,然后对应合同、发票(或收据)出库单一起进行核实印证,看企业是否存在真实的结算交易记录,特别是在年前及年终几个月份要仔细核实几笔,因为现在企业也很贼,往往用一笔资金或者让一些关系不错的企业不断的划转资金来摆帐从而“抬高”银行对账单贷方发生额的额度,所以必须要仔细抽查一些大额的资金往来,是否和合同,发票或者收据及出库单对应一致,从而确定交易的真实性!

(4)同时还要识别对账单的真假。流水及对账单都非常重要,这个是辅助材料,但是流水和对账单之间有联系性,也有排斥性,毕竟有可能流水和对账单之间的数字有差异。 ①对账单、流水要有与之相配的合同或者进出库票据(或者其他辅助证明材料)。

②对账单贷方发生额与流水(有可能是员工的、公司领导私人卡)要看他数字上是否有来回走账的可能,需核实。

③不能单一说贷方发生额愈大就是经营愈好,经营收入与其贷方发生额、流水无关;很多企业为了避税也会选择走个人私人卡,因此数据的准确性是需要调查与核实的。

转自: 更多文章 兼职 www.69jianzhi.com/ zqw2swk ④银行为了帮助客户贷款会帮客户找流水,这个是最可怕的,需要你去了解和沟通;⑤对账单、流水会有客户以往的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需要调查、核实和剔除;如果都调查清楚了,

就以第“1”条来看他的主营业务情况能否满足贷款担保需求。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的名片:我国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总额法是指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发生期间计入损益。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人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企业取得与资产的政府补助时,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先计入“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转入“营业外收入”。

1.取得货币性资产

这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最常见形式。 (1)一般的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贷:递延收益

②购建长期资产时

借: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银行存款等

③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注意:

递延收益的分摊采用的是平均分配的方法。 (2)相关资产处置时递延收益的处理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其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不再予以递延。

2.取得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企业直接取得政府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相关资产。

(1)公允价值的确定

①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注明的价值;

②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以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计量;

③公允价值不能取得的,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 (2)一般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递延收益

②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递延收益进行后续分摊。

注意:综合性项目取得补助的处理

企业因综合性项目取得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难以区分的,全部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的名片:我国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总额法是指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发生期间计入损益。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人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企业取得与资产的政府补助时,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先计入“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转入“营业外收入”。

1.取得货币性资产

这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最常见形式。 (1)一般的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贷:递延收益 ②购建长期资产时

借: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银行存款等

③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注意:

递延收益的分摊采用的是平均分配的方法。 (2)相关资产处置时递延收益的处理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其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不再予以递延。

2.取得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企业直接取得政府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相关资产。

(1)公允价值的确定

①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注明的价值;

②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以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计量;

③公允价值不能取得的,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 (2)一般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递延收益

②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递延收益进行后续分摊。

注意:综合性项目取得补助的处理

企业因综合性项目取得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难以区分的,全部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的名片:我国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总额法是指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发生期间计入损益。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人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企业取得与资产的政府补助时,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先计入“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转入“营业外收入”。

1.取得货币性资产

这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最常见形式。 (1)一般的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贷:递延收益 ②购建长期资产时

借: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银行存款等

③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注意:

递延收益的分摊采用的是平均分配的方法。 (2)相关资产处置时递延收益的处理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其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不再予以递延。

2.取得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企业直接取得政府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相关资产。

(1)公允价值的确定

①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注明的价值;

②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以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

计量;

③公允价值不能取得的,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 (2)一般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递延收益

②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递延收益进行后续分摊。

注意:综合性项目取得补助的处理

企业因综合性项目取得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难以区分的,全部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的名片:我国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总额法是指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发生期间计入损益。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

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人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企业取得与资产的政府补助时,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先计入“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转入“营业外收入”。

1.取得货币性资产

这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最常见形式。 (1)一般的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贷:递延收益 ②购建长期资产时

借: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银行存款等

③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注意:

递延收益的分摊采用的是平均分配的方法。 (2)相关资产处置时递延收益的处理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其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不再予以递延。

2.取得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企业直接取得政府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相关资产。

(1)公允价值的确定

①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注明的价值;

②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以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计量;

③公允价值不能取得的,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 (2)一般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递延收益

②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递延收益进行后续分摊。

注意:综合性项目取得补助的处理

企业因综合性项目取得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难以区分的,全部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的名片:我国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总额法是指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发生期间计入损益。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人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企业取得与资产的政府补助时,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先计入“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转入“营业外收入”。

1.取得货币性资产

这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最常见形式。 (1)一般的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贷:递延收益 ②购建长期资产时

借: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银行存款等

③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注意:

递延收益的分摊采用的是平均分配的方法。 (2)相关资产处置时递延收益的处理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其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尚未分摊

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不再予以递延。

2.取得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企业直接取得政府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相关资产。

(1)公允价值的确定

①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注明的价值;

②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以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计量;

③公允价值不能取得的,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 (2)一般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递延收益

②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递延收益进行后续分摊。

注意:综合性项目取得补助的处理

企业因综合性项目取得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难以区分的,全部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的名片:我国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总额法是指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发生期间计入损益。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人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企业取得与资产的政府补助时,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先计入“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转入“营业外收入”。

1.取得货币性资产

这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最常见形式。 (1)一般的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贷:递延收益 ②购建长期资产时

借: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银行存款等

③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注意:

递延收益的分摊采用的是平均分配的方法。 (2)相关资产处置时递延收益的处理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其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不再予以递延。

2.取得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企业直接取得政府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相关资产。

(1)公允价值的确定

①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注明的价值;

②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以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计量;

③公允价值不能取得的,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 (2)一般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递延收益

②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递延收益进行后续分摊。

注意:综合性项目取得补助的处理

企业因综合性项目取得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难以区分的,全部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的名片:我国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总额法是指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发生期间计入损益。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人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企业取得与资产的政府补助时,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先计入“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转入“营业外收入”。

1.取得货币性资产

这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最常见形式。 (1)一般的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贷:递延收益 ②购建长期资产时

借: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银行存款等

③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注意:

递延收益的分摊采用的是平均分配的方法。 (2)相关资产处置时递延收益的处理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其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不再予以递延。

2.取得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企业直接取得政府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相关资产。

(1)公允价值的确定

①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注明的价值;

②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以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计量;

③公允价值不能取得的,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 (2)一般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递延收益

②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递延收益进行后续分摊。

注意:综合性项目取得补助的处理

企业因综合性项目取得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难以区分的,全部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的名片:我国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总额法是指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发生期间计入损益。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人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企业取得与资产的政府补助时,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先计入“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转入“营业外收入”。

1.取得货币性资产

这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最常见形式。 (1)一般的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贷:递延收益 ②购建长期资产时

借: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银行存款等

③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注意:

递延收益的分摊采用的是平均分配的方法。 (2)相关资产处置时递延收益的处理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其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不再予以递延。

2.取得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企业直接取得政府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相关资产。

(1)公允价值的确定

①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注明的价值;

②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以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计量;

③公允价值不能取得的,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 (2)一般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递延收益

②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递延收益进行后续分摊。

注意:综合性项目取得补助的处理

企业因综合性项目取得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难以区分的,全部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