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水泥适应性能异常的调查处理原则和调查内容1.1调查处理原则
第一,要做到及时准确,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顾客质量投诉的准确的调查结果。
第二,客观真实,应尽量排除主观因素影响和减少主观推断风险。第三,取证全面,能够足够做出投诉结论和进行投诉处理。 第四,要在满足顾客的要求,不伤害与顾客良好合作关系的前提下,将公司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尤其要防止可能存在的恶意投诉,避免由此给公司造成损失。
1.2调查内容
根据顾客质量投诉的内容和程度不同,现场调查可能涉及的内容有:
首先应判断投诉水泥是否为本公司产品;
然后要调查水泥在使用前的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是否发生质量变化;三要了解顾客的检验设备状况、检验人员水平、取样方式及试验方法,判断顾客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四要掌握投诉水泥配制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状况、质量配比、养护条件及强度检验结果;
最后要调查投诉水泥用于工程的数量、产生的不良后果(必要时应拍照或录象)及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数。
二. 水泥适应性能异常分类
用户对水泥产品的投诉(抱怨、意见)一般有两类:一是对水泥自身品质方面引起的投诉。水泥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而出现废品或不合格的情况,在新型干法水泥中已属少见,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往往会由下述问题引发:假冒商标品牌、质量(强度)波动(标准偏差大)、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差、水泥颜色差异、出厂环节出现的缺陷(如包装标识不清.烂袋等);二是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施工部门往往将原因归咎于水泥,处理此类问题的投诉比较麻烦。我认为不管投诉问题的发生原因、责任属于何方,水泥企业不要轻言“不是我的责任我不管”,而应与施工企业共同进行调查分析,搞清原因,求得问题的解决。
1 对水泥自身品质方面的问题的处理
1.1 因使用假冒品牌水泥而向被侵权企业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的投诉
遇到此类情况,应首先判断该水泥是否为本企业产品,方法是:对水泥包装标志、包装质量、出厂编号、出厂日期、水泥颜色运输、经销商资质等进行查对,及将现场样品的检验结果与本企业同期出厂样品的检验结果相比较后,基本能确定是否为本企业产品。
1.2 由于实验室检验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而发生的投诉:
接到此类投诉时应先核对所投诉的水泥是否为本企业产品,如确认是本企业产品,虽然我们自信本企业的水泥质量是有保证的,但为了加强与客户沟通,寻找发生问题的缘由,增强顾客对企业信任度,我们仍然提倡由双方化验室共同进行现场取样复验,同时送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测。复验结果可能出现下述两种情况:
1)复验结果确认产品是合格的。我们仍然主张应共同寻找产生差异的原因,利用企业的技术力量,为用户提供服务,直至问题原因查清,使用户满意。
2)复验结果不合格,则企业应检查原因,认真处理事故,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并承担应有责任。
2其他原因引起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的投诉的处理
2.1 此类问题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是多方面的
有可能与水泥本身质量有关;可能与水泥运输、储存保管方法不当有关;也可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砂石和掺合料的质量、配比、施工设备、搅拌和养护工艺)等有关。接到此类投诉后,应对下述问题进行调查落实:
1)判断投诉水泥是否为本企业产品,运输、保管状况是否符合要求;
2)如是本企业产品,其品质是否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和合同承诺要求;
3)了解用户投诉的理由(事实、机理);
4)与用户共同分析判断问题是由水泥品质引起,还是因施工、养护存在缺陷引起,分清落实责任;
5)如由水泥本身原因引起的,则应调查“问题水泥”用于工程数量、产生的后果及经济损失,要按规定办法给予处置;若非水泥本身因素引起,企业可不承担责任,但要继续保持与施工部门的友好合作关系。
在处理投诉中我们必须“以用户为关注焦点”,无论是否是我方责任,都应向用户全面介绍产品性能、特点,并从“防范”角度出发,了解用户对后续使用的水泥有否新的要求,以防患于未然,减少用户损失。这样做的结果会使此类“不恰当投诉”量大大减少。对常见投诉问
题的原因分析及防范.。
三.常见水泥适应性能异常及原因分析
1混凝土地面起砂是用户投诉最多的质量问题,其原因多种多样
1.1水泥地面浇筑完后,应掌握适当的面层压光时间。如果面层压光时间过早,砂浆或混凝土表面会有一层游离水,不利于消除表面孔隙和气泡,会直接影响水泥表面的强度。如果面层压光时间过晚,水泥已经凝结硬化,表面较干,此时压光会破坏水泥表面强度,影响水泥地面的耐磨性,面层也容易起砂。如果水泥表面已终凝硬化,此时还洒水湿润并强行抹压,则会造成该处水泥表面结构破坏、强度降低,很容易导致起砂。因此,水泥地面浇筑完后,要选择适宜的收光时机。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温度、湿度等因素,掌握好表面抹压的时机,(即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后终凝状态前)。早了压不实,而且混凝土表面会出现不规则的干缩裂缝;晚了压不平,不出亮光。在初凝以后终凝以前(混凝土表面用手按有凹坑且不粘手以前)对水泥砂浆进行抹压平,这是保证混凝土表面密实、提高混凝土表面强度和防止混凝土表面起砂的重要步骤。在收光次数上,不宜超过3次,一般2次即可。而在不利条件下,比如冬季施工水泥地面时,宜一次成型,砂浆应干一些。若收光次数多,则时间长,费工又有害。
要满足水泥在初凝以后、终凝之前进行收光的要求,就必须使水泥初凝与终凝时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如果水泥初凝与终凝时间间隔太短,在一些大工程中,往往一次性施工的水泥地面很大,要想在短时间内全部完成水泥地面面层的收光、压光,往往办不到。所以,收光、压光时间通常已经远远在水泥终凝之后,因此,收光时操作工人常常要撒上一些水才能压光,以致造成水泥地面结构破坏、强度下降,最终引起水泥地面面层起砂。
1.2“起砂”的本质应是混凝土表面强度不足。
泌水引起了混凝土表面水胶比高,强度偏低,从不少实例看,因泌水而导致混凝土表面“起砂”的情况居绝大多数;而表层的水泥得不到足够的水分进行水化,也可能出现“起砂”,施工后之所以要注意及时养护,就是既要防止混凝土表面硬化之前被雨水冲刷造成表面水灰比过大,又要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在表层建立起强度之前散失,尤其是掺有粉煤灰或矿渣的混凝土,由于其早期强度较低,表层没有足够多的水化产物来封堵表层大的毛细孔,必须注意早期充分的湿养护,以防混凝土表层水分散失过快过多。要求混凝土在施工后、建立起足够的强度之前有充分的湿养护而又不出现严重的泌水。因此为了避免或减轻表面“起
砂”,除合理选择好水泥品种和混凝土组分中原材料以外,应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注意加强养护并在凝结前后进行二次压面以提高其表面密实度
1.3在伴制混凝土时用水泥量小,水灰比过大或养护不当都容易造成地坪起沙。
2.水泥匀质性不好引起的投诉
此类投诉往往在用户碰到混凝土强度波动或同一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发生差异时提出,埋怨水泥品质发生了变化。此类投诉,如确是水泥质量本身发生了波动,水泥厂应认真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均化和管理措施,保证水泥匀质性与稳定性。当然,混凝土站或施工队也可能是由于自身问题造成了混凝土质量波动和施工性能的变化,诸如混凝土配合比发生了变化(配料计量发生误差),原材料质量(如砂子中含土量、含泥块量增多、外加剂固含量变化)甚至检验误差都可能导致混凝土施工性能和强度的变化。对此,笔者认为,作为水泥企业应加大市场回访频次,及时了解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适应性,并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生产方案,生产市场适应性好的产品。
3.水泥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不好的投诉
解决此类问题,水泥企业与外加剂生产企业应双向互动,加强交流协作,而不能互相诿。
应与外加剂厂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确保工程正常进行。
4.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投诉
混凝土裂缝一直严重困扰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是极其复杂的。笔者认为一般混凝土早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初凝前后干燥失水引起的收缩应变和水化热产生的热应变所引。有资料证明“混凝土应力2/3来自于温度变化,l/3来自干缩和湿胀”。我认为上面的观点是切合实际的,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会释放出大量热量,特别是在浇注后的前7d内,混凝土体内、外温差较大,产生很高的温度应力从而导致结构开裂,尤其大体积混凝土影响最严重。
5混凝土施工时凝结时间异常的投诉
凝结时间不正常的投诉是不少的,所谓不正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指在预定时间内混凝土没有达到初凝或终凝,凝结时间偏长(即用户投诉的不凝结);二是凝固发生在预定时间之前,凝结时间过短,出现急凝或假凝的极端情况
5.1混凝土凝结时间偏长的原因
1)由水泥凝结时间长直接导致。混凝土的凝结与水泥的凝结是密切相关的。
2)在拌制混凝土时,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掺量过大,造成混凝土凝结时间偏长。
3)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外,环境温度低、矿物掺合料活性低和掺量大,以及水泥过粗等也会导致混凝土凝结时间延长;施工时混凝土的水灰比大或水泥用量低、混凝土灰砂比小、混凝土养护温度低等会使混凝土凝结时间延长。还需注意夏季和冬季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问必须以外加剂量来进行调节,在环境温度低的情况下,应少掺或不掺缓凝剂。
5.2混凝土凝结时间偏短或假凝的原因
水泥凝结时间短固然可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但笔者认为,现代化水泥企业水泥初凝时间不合格或出厂水泥发生急凝的情况已十分罕见,这类问题多是由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不好引起的。水泥厂在粉磨水泥时即使用了优质二水石膏,但如控制不好磨内温度仍可能因温升过高使二水石膏脱水,形成混凝土假凝现象。
6 混凝土坍落度变小或坍落度经时损失大的问题及投诉
混凝土坍落度变小或坍落度经时损失大的原因归纳起来有:①水泥的影响:水泥需水性大;水泥本身有急凝、假凝现象;使用水泥温度太高等。②水泥与外加剂不相适应。③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如水灰比小、单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过少,而未采取增加坍落度的相应措施。④混凝土运输和现场等待时问过长,水分蒸发,特别在夏季高温季节要特别注意。
7. 混凝土(制品、构件)强度不足的问题而引起的投诉
混凝土强度问题的投诉,有时是从工程现场发现提出的,也有因混凝土试块检验强度低于设计值而提出的。一般说来,水泥企业只要按用户要求提供质量稳定的、品种和强度合乎约定要求的水泥,就不存在承担混凝土强度问题的责任。如果由于水泥企业的水泥匀质性发生变异、强度发生较大幅度现足量在于良波动;水泥与外加剂相互适应性发生变化;水泥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受潮、淋雨;如使用包装水泥,袋重合格率过低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到严重干扰,混凝土强度则可能发生大的波动,严重时甚至出现强度不合格的现象。水泥企业应该立足于事前的“预防”,消除不稳定因素,同时应加强与用户之间沟通,当水泥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应主动告知用户,以采取适当应对措施当用户对水泥提出“疑问”时,我们应立足于“查证”、“查找原因”和“复查”。“查证”是指要对现场发现结构强度问题或混凝土试块强度问题的调查落实;“查找原因”是指对已“查证”的问题进行原
因查找、分析,如确由我方造成,则应继续进行“复查”;复查方法可采用非破损检验技术,如回弹仪、取芯等方法鉴定,确证强度有问题,则应承担责任,商讨解决途径;而非我方原因,则应向对方讲清道理,分清责任。
8. 水泥色差引起的投诉
水泥颜色会影响混凝土颜色,而顾客对于混凝土颜色有一定要求。但更多顾客对水泥颜色的投诉是基于担心水泥质量的变化。事实上,许多原因都可以改变水泥的颜色,却并不一定改变水泥的质量。如窑尾空气过剩系数(窑废气的含氧量)的轻微改变,就可明显改变水泥的颜色,但却对水泥的质量没有明显改变。一般情况水泥颜色变化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熟料成分(Mg0,Al203,Fe203,Na20,Ti02等氧化物的含量或C3A、C4AF的含量);窑内煅烧气氛是氧化还是还原;熟料的冷却速度,或水泥成品细度,或水泥中石膏及混合材的颜色和掺量等。虽然水泥颜色一般不影响水泥质量,但是对混凝土的颜色影响较大,市场适应性非常差,特别是农村市场。为此我认为水泥企业应该以“市场适应性”为导向来拓宽本企业的销售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9.水泥吸水引起的投诉9.1吸水原因
(1)袋装水泥长时间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产生结块,结块尺寸一般小于l5 mm:强度低,手用力即可碾碎;其产生结块的时间和结块的大小,取决于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用毡布覆盖露天存放,夏季保存l个月、冬季保存3个月,不会产生明显结块;但夏季保存3个月肯定产生明显结块。但袋装水泥淋雨,则吸水后3~5 h即可发生结块,l0 h之内就可观察较大体积的结块且明显感觉结块温度高于气温,24h后即有较高强度,用手难以碾碎。
(2)存放在密闭水泥仓中的水泥结块有两种原因造成。一是出磨水泥本身含有水分,这包括混合材未烘干和磨内喷水两部分。虽然水泥颗粒表面吸附的很少,但长时间存放也会结成细小的颗粒,但颗粒强度不高;二是入库水泥温度偏高,造成二水石膏脱水而产生水泥结块。后者结块形成的时间较长,一般需2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其结块强度一般不高,块度也小,是直径为几毫米的近似球形颗粒。
10.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当前,不论是框架结构的工业建筑还是民用住宅楼中,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工程也是越来越多。长期以来,由于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认识上的偏差,或重视程度不够,混凝土产生裂缝现象十分普遍。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乃是严重困扰着混凝土楼板施工质量的首要问题。
10.1现浇楼板裂缝引起的投诉及分析的原因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0.1.1材料选用方面的因素
水泥品种。水泥的选择是关系到收缩问题的关键。不同品种水泥的收缩值取决于C3A、SO3、石膏的含量及水泥细度等。而且,随着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水泥的标号等级要求也就相应提高,水泥用量也就会增加,产生的水化热就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也越大。
10.1.2外加剂应用不当也会引起的裂缝
由于施工工期的需要,一般都会使用化学外加剂的,但外加剂应用
不当会直接引起混凝土多种质量问题,并且外加剂的使用也会增大混凝土收缩的变化率,如掺减水剂用于改变混凝土和易性。高效减水剂的减水作用随时间延长而降低,这是坍落度损失的主要原因,由于高效减水剂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或早期水化物上,它或是被水化物包围,或是与水化物反应而被消耗掉,变得不能发挥分散能力,水泥颗粒间斥力减小,造成水泥颗粒凝聚,使混凝土坍落度减小,造成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损失过大或短期内完全丧失流动性,这类问题在混凝土生产行业中会经常遇到,程度轻的会引起混凝土施工困难,混凝土表面会出现收缩裂缝。
10.1.3混凝土配合比
在原料一定的条件下,水灰比对混凝土收缩有很大的影响。混凝土收缩主要取决于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而用水量的影响比水泥用量大;在用水量一定内条件下,混凝土收缩随水泥用量的增大而加大,反之增大的幅度较小;在水灰比一定条件下,混凝土收缩率随水灰比的增加而明显增大;在水灰比相同条件下,混凝土干缩随砂率增大而加大,但增大的幅度较小。影响砼的收缩而产生裂缝原因包括单位用水量、单位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等控制参数。
10.2施工方面的因素
10.2.1.配筋、楼板厚度、施工工艺不合标准
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为了节省施工的材料成本和节省人工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是没能按照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进行施工,钢筋安放位置不正确、钢筋间距偏大、楼板浇筑时厚度控制不符合设计要求、浇筑震捣不密实等原因也容易导致楼板产生裂缝。
10.2.2施工时模板的处理。
模板施工因素对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产生的:(1)由于楼板模板支撑刚度不够,梁板支撑刚度差异或模板挠度过大,造成
模板支撑下沉变形过大;(2)如果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不够,在施工期间过度震动使支撑刚度变异部位出现多次瞬间相对位移,这样也会引起楼板的裂缝;(3)拆模过早,在混凝土没有完全硬化的时候就进行拆模板,混凝土硬化前过早承载或受到振动,很容易产生裂缝。
10.2.3钢筋保护层偏大
施工浇注混凝土时为铺设架板,施工人员在钢筋上踩踏,致使板面负筋下沉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大,引起板面开裂。特别是负弯矩钢筋没有通长配置时,裂缝往往会出现在负弯矩钢筋的端部,沿板边缘近似成直线发展。
10.2.4保护措施不到位
混凝土浇注后,没有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养护,导致楼板收缩开裂。(1)养护不及时,使混凝土养护初期过早脱水,使混凝土出现干缩。(2)混凝土养护初期受冻。(3)楼板施工完成后,混凝土终凝初期,施工机具和材料集中,或过早进人下道工序施工,造成较大施工荷载和震动,使其产生裂缝。
10.2.5气温、空气等环境因素导致楼板裂缝
现在楼板在周围气温、空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也会产生裂缝的。(1)空气的相对湿度越低,混凝土收缩越大。(2)空气温度升高,混凝土的收缩随之增大。(3)长期风吹、日晒也会使混凝土收缩增大。
10.3对现浇楼板裂缝的控制措施
10.3.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尽量不用细砂配制高标号混凝土。
10.3.2.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但不得有明水存在。
10.3.3.现场搅拌的混凝土要保证搅拌时间,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掺量,计量一定要准确,并按使用说明书要求操作;在混凝土初凝期注意抹压的时间和方法,抹面应在表面泌水完全排除掉时进行,抹面时应用力抹压,以闭合已产生的微裂纹和泌水孔;设计好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时的路线,避免干扰已初凝的混凝土。
10.3.4.模板要进行强度计算,支撑牢固,按规定时间拆模。10.3.5.提倡使用平板振捣器,因为振捣棒振捣想不碰钢筋是
不可能的。
10.3.6.加强养护工作,及时对混凝土加以覆盖或喷涂混凝土养护剂,防止水分蒸发;不要只重视进度而忽视质量。
小结
(1)及时圆满地处理顾客质量投诉是现代企业销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除了维持与顾客良好关系外,还可识别顾客对产品、服务的要求,为企业寻找质量改进的机会。
(2)在处理顾客质量投诉过程中,如果不是仅仅证明企业的产品符合要求,而是与顾客共同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将更有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3)作为水泥生产企业,应该建立这样一种观念:水泥不是一种最终产品,它是混凝土的原料,它的质量要求不仅仅是符合水泥标准,还应该包括能够满足混凝土的各项质量要求,提高市场适应性.
(4)水泥厂对质量投诉进行原因调查分析时,多数会涉及混凝土和施工方面的知识。因此,水泥厂有关人员应掌握一定的混凝土和施工方面的知识,对处理顾客质量投诉将有很大帮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