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业务知识重点
一、广播电视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指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的访问、观察、思索和记录等的调查研究活动。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特点:求新性、突击性、灵活性、广泛性、持续性。
要求:1.熟悉带机采访。2.灵活把握记者角色。调查者和传播者,也是现场引导者。3.熟悉操作摄录器材。4.注重分工协作 。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特点:1.电子传播手段介入2.时间同步性3.采访方式关系到新闻报道形式4.记者的角色定位更丰富5.对设备依赖性强6.以采访小组的形式开展工作,是集体工作的产物。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
新闻线索:指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段。新闻线索是记者追寻新闻的方向和依据。1.新闻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2.新闻线索可以指明采访的去向。3.新闻线索的价值可以决定报道质量。
新闻线索特点:1.比较简单,完整性差。2.时间短暂,稳定性低。3.只是信号,有待证实。4.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新闻线索主要来源:记者本人的观察和积累。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来自受众的信息。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等。
确立选题的标准:选题的确立主要考虑---1新闻价值标准(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
素质的总和,包括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2新闻政策(新闻机构及其控制者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强制性规定,包括政治标准、新闻宣传思想)。3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各具特色优势,做到提高效益。
选题的方法和步骤:
方法:首先要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其次要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再次要看是否合乎媒体自身的编辑方针。步骤:首先对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其次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再次要做可行性论证。
(三)广播电视采访准备
广播电视采访的准备:1.首先收集和研究与选题相关的背景材料;2.抓紧学习掌握相关政策,并根据党的政策精神,认清当前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形势;3.补充相关知识,便于同各种职业的采访对象接触和深谈;4.熟悉采访对象是尽快接近采访对象的重要途径,也是准确提问和深入挖掘素材的前提;5.设计采访问题,是获取新闻素材的主要手段;6.做好物质和技术准备,包括录音、录像设备、话筒、电池等,并与相关人员做好协调。
采访提纲的撰写:采访提纲是记者对采访活动的基本设想,包括采访的目的、要求、步骤、方法、时间、采访对象、采访问题、相关背景,以及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处置方法等。写好采访提纲可以避免盲目性,争取采访的主动。
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旁观式,尽量保持现场的原生态,把记者对现场的干预减小到最小程度;参与式,与现场积极互动,影响采访对象和现场,甚至将记者的现场表现构成现场的一部分。
(四)广播电视采访方法
现场观察:指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收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
特点:直接性、客观性、经常性、敏感性。
主要内容:①观察捕捉事物变动的事态;②观察捕捉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③观察捕捉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任务的外表特征、动作以及情绪变化等。
进行现场观察和采录时要注意:①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②开拓观察的视野。③确定恰当的角色定位。④把握好开机时间,采录下关键的内容。⑤记者要将观察与思考结合。
采访对象的选择:知情、愿讲、善于表达。
开放型问题:记者仅提示某一话题或访谈的范围,让采访对象自由发挥、畅所欲言。适合社会经验丰富、善于表达的采访对象,或访问渐入佳境后。
闭合型问题: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特定的具体问题。适合挖掘典型的情节、细节和核实材料,及采访对象不善言辞、采访初始阶段。
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1.注重音响的素质;2.音响绝对真实;3.力求自然;4.捕捉特点;5.尽量清晰;6.采录时掌握采访的主动权和控制采访节奏。
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为了保证画面和同期声质量的技术要求:1.恰当地运用景别(全景、中景、近景、特写);2.精心选择拍摄角度(正面、侧面、背面、平角度、仰角度、俯角度);3.巧妙运用光线;4.恰当运用长镜头(推拉摇移)。
电视摄录基本原则:①真实性原则;②实际原则。
基本方法:挑、等、抢。
二、广播电视写作
(一)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一,符合广播电视媒体特点:1.快速及时,先声夺人;2.线性传播;3.受众广泛;4.具体形象,感染力强;5.转瞬即逝,不留痕迹。
第二,用事实说话:。1.学会用典型事实说话,2.通过再现场景说话,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4.借用同期声说话。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
1.结构线索单一。最常用的结构是时间顺序及层次单纯的逻辑顺序。2.层次清楚。3.核心信息处理突出。
(三)广播电视消息
广播电视消息:运用广播电视媒体迅速及时、简单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类新闻体裁。它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语言报道新闻事实,同时需要遵循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便于声音和声像传播、便于用口说耳听的方式描述事物。
新闻要素:新闻报道完备地表述事实通常应具备六个基本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5W1H)
背景:在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反衬或烘托的材料。新闻背景是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背景作用: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2.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5.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
导语:导语是整篇消息的第一个单元,它以凝练简洁的语言听、收告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它起到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引导收视的作用。写作的特点:选材精粹、具体形象、简短精练、照应主体。
常见的导语类型:①直接式导语。直接陈述新闻事实,开宗明义,以概括的、直播陈述的方式写作的导语。优点是:事实、信息的传递最为简洁明了,可谓“直线交流”,极易为观众听众所理解。广播电视新闻大多采用这类导
语。②延缓式导语。不直接陈述主要新闻事实,而是用描写、气氛渲染、解释、设问等手法先写一些相关东西,引出新闻事实。特点:它不是靠单纯事实介绍或议论,而是靠讲故事吸引受众。
广播电视消息常用结构:倒金字塔式,时间顺序,逻辑关系,金字塔式。
(四)广播电视新闻专题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特点:1.主题开掘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2.用形象说话,用个别表现一般;3.表达方式多样,可以描写、抒情、议论,可以加入音乐、音响、特效,可以用交谈、问答和嘉宾听众参与等。4.表现功能多样,具有提示事物来龙去脉及其实质的解释功能、分析功能。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表达手段:包括诉诸于视觉的手段,如活动画面、照片、图片、动画、字幕、特技等,诉诸于听觉的手段,如同期声、解说、录音资料、音乐等。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常用结构:一般采用纵式、横式、递进式三种结构。纵式结构是指按照新闻事实发生、发展时间顺序组合和编排喜爱料的一种结构,也叫单线条过程链接法。横式结构是指按照新闻事实内在性质的区别联系,或以多侧面拼接的形式来安排新闻素材,又分为同时异空结构和多侧面拼接结构。递进式结构是指透过现象层层深入到事实背后,步步深入,环环递进,从现象到本质的结构,又称剥笋式。
新闻专题的结构要求:1.力求脉络单纯清晰、层次井然有序。广播电视新闻专题一般以单线结构为基础,讲究顺序而进。2.在内容上精心剪裁,繁简合乎听众收听的关注重点。3.在逻辑过渡上顺乎思路。
(五)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指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通过话筒或镜头,采访现场有关人员,解说现场实况,直接交代、播报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是最能发挥、电视的特长与优势的报道形式之一。
结构形式:(1)线索单一的时序结构;(2)导引结构。
现场直播:指与新闻事件或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利用广播电视专用设备直接从现场播出的广播或电视节目形式。它是一种时效最快、感受效果最真切的广播或电视形式。可以说,现场直播是最符合广播电视特性的报道方式。(分为:重大活动类现场报道、新闻直播)
现场直播的作用突出表现在:通过迅速快捷的现场直播,在第一时间播出报道内容,树立自己媒体的权威。
现场直播的优势:①有利于广播电视媒体扬已之长,避己之短。②能使受众不仅仅知道结果,更重要的是感受过程,相对其他媒体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③有利于广播电视媒体争夺到广泛的观众群。
(六)广播电视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的报道。报道以时间为顺序,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进程而展开。
连续报道的基本要求:新闻依据要不断添加和变动。每次报道都是新闻事件刚刚发生的最新进展和动向,要分段、分层次地将事件发展中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传播给受众。递进报道的方式要做到各报道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地逐步递进,最终完成报道过程。在节奏把握上,对同一新闻作多次报道和多单元集合,造成一定的舆论强势,当新闻进展较快,可增加报道密度,反之则减少,形成良好的节奏。
系列报道:指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成组的报道。把没有外在的联系,但有内在联系的多个独立报道集合在同一主题思想下,以求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有一定深度的报道。特点是:集中性、广博性、深刻性。
系列报道的基本要求:根据报道对象的特点和所处环境出发,做到精心设计,从整体目标出发去选择每条新闻的组合排列,同时注意每条新闻的信息量、报道水平,使单挑新闻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整体报道的综合效应;在总主题的统帅下,每条新闻作纵向、横向开拓,使整体报道立体化;选择具体事实表现宏观主题,以小见大,令受众可感、可知。
三、广播电视编辑
(一)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
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1.新闻信息的统合;2.把关,按照一定标准对新闻信息进行的取舍;3.发言,再认识、再创造、并表达对新闻事实的评价。
选题确定:根据一段时期的新闻政策、社会形势,综合评断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再结合栏目(节目)定位,确定报道的题目。
编辑工作流程:首先要根据要求确定选题,开展策划组织稿源;其次,选择稿件,进行修改,做标题,编排,确定播出形式;然后进行录播或直播;最后,节目播出后,及时收集受众反馈,及时调整改进。
新闻报道的策划:是根据栏目编辑思想,对栏目报道领域的现实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预测而作出的未来一定时期的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具体内容:①确定一定时期的报道中心与重点;②制定出报道时机和规模、方式等传播策略;③安排选题计划,以及对重点选题的具体规划与组织实施。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型报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包括重大新闻现场直播及各种较大规模的报道活动。
选择稿件: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新闻的标准,即新闻是否真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一个是社会效果的标准,即传播方式、传播时机存在着从社会效果角度考量的必要。
修改稿件:其本身存在问题;根据栏目的要
制作标题:是编辑从新闻稿件中选择写进标题的内容,确定标题的立场和感情色彩,选择标题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完成标题制作的过程。要相对简单明了,易听易懂。消息特别是简明新闻、快讯、短讯等一般不拟标题。新闻提要往往可部分取代标题的功能。
栏目编排:是把经过选择与修改的独立节目、稿件按照一定的传播意图加以组合排序、整合成一档节目的工作。
录制播出、直播导播、通联
(二)节目编辑合成
音像编辑合成:是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像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解说词、字幕、音响、音乐等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节目过程。
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真实性、目的性、客观性、逻辑性、控制蒙太奇效果、兴趣。
广播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指在广播新闻节目编辑、制作、播出过程中,为取得更好的播出效果而采用的各种编辑技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音响的选用与合成。
使用音响的方法和技巧:一是在报道中音响尽量早出,以音响独特的声音形象吸引听众,增强生动性;二是有关主题和事实的最好用音响来说明,增强现场感;三是根据内容把音响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起到表现烘托主题作用;四是注意音响平衡,不要简单集中;五是不要滥用音响。
合成又称为混合录音或合成录音。它是指把两类以上的声音配合录制到一起的工作。声音合成主要处理方法包括:切换,淡入淡出,混播。
电视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最主要的是影像组接和叠加字幕。
影像组接的方法:1.合乎接受逻辑,2.镜头长度恰当,3.注意轴线规律,4.使镜头衔接流畅,5.转场的技巧。
电视新闻中的声音包括有声语言(播音播报语言和语言实况音响)、音响、音乐。
字幕的运用必须规范化、大众化,杜绝错别字、杜撰字和怪异难辨字的出现。
(三)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栏目编排思想:栏目编排思想使操作一个栏目日常表现状态的内在自导。出发点是建立在对整个社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基础上的,此外受媒体自身的传播理念、栏目定位和对受众收听收视心理的把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注意:1.具有良好的大局观,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和人民大众的立场给与具体新闻以准确的社会传播价值定位;2.遵循新闻节目编排制作的内在规律,有重点有目的性,优化组合挖掘价值;3.尊重并善于利用受众接受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习惯,以提高传播效果。
新闻编排技巧:1.突出重点,2.优化组合(关联组合、专栏集纳、稿件配合),3.巧妙安排结构(峰谷、节奏、分段),4.使节目起承转合流畅自然;5.保持风格的统一。
四、广播电视评论
(一)新闻评论的特点与功能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说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式样。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
新闻评论的功能:1.解决功能;2.表态功能;3.深化功能;4.引导功能;5.协调功能。
新闻评论的特点:1.新闻性,2.政治性,3.群众性,4.思想性,5.论理性,6.前瞻性。
新闻评论的特点:是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思想性、论理性与前瞻性的统一。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特点:1.浅表现在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2.平易亲近,3.更加生动。
(二)新闻评论的说理
论点:是指评论的看法、见解、观点、主张的高度概括或提炼。(观点正确,立论鲜明论点明了,论点集中)
论据:是指用来说明或证明论点的材料。放在评论的开头部分,作为挑开话题、引发议论的引子,这类文化论据称“由头”。(理论性论据、事实性论据)(真实、典型、新鲜)
论证:是指运用论据说明或印证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就是分析与论证。方法包括:据事说理、对比说理、辩论说理、算账说理。
据事说理: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事实材料包括,新闻事实、具有新闻性的典型事例、史实材料、知识材料。
对比说理:比较说理,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分析来论证论点。方法:纵横比较、对比和类比。
(三)广播电视评论类型
本台评论:相当于报纸的社论,这种体裁、样式的评论是各种大众传媒中规格最高、最具权威性的评论形式。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指导性。
本台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活的编辑部评论,其规格介于评论员文章和编者按语之间。要求:短、新、活、深。
编后话:是报纸上编者按语中的编后在广播电视中的具体应用,是依附于新闻报道的一种画龙点睛的简短的编者评论。置于报道末尾。作用:提示说明、评价表态、提醒建议、强调补充。
新闻述评:是新闻领域中的一种边缘体裁,以融新闻和评论于一体为基本特点,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特点: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要求:1.选材精当,立意新颖,2.即事明理,重在分析,3.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谈话类评论:指说听双方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以谈话的方式展开新闻评论。方式包括:漫谈式、对话式、讨论式、现场参与式。注意:1.选择热点事件话题;2.主持人控场能力强;3.选择口头表达能力强的“意见领袖”式嘉
宾、观众;4.掌握现场节奏,营造气氛。
舆论监督节目:是指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对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各类团体和公民个人在内的社会成员、社会机构及其社会行为所进行的报道和评论。最常用的形式是新闻批评。
开展舆论监督:1.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提高群众参与社会事物的热情;2.有利于防止公众权利的滥用,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维护社会各成员的合法权益;3.有利于宣传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改善社会风气,提高社会道德水平;4.有利于弘扬正气,倡导先进,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及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原则:1.坚持建设性监督;2.坚持科学监督;3.坚持依法监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