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信息技术融合下的跨学科学习研究

2020-08-10 来源:星星旅游
信息技术融合下的跨学科学习研究

作者:董艳 孙巍 徐唱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2019年第11期

[摘; ;要] 21世纪,科技发展的高度综合化和现实问题的复杂多样化,对传统分科教育提出了挑战。培养跨学科人才,促进学生面向未来的综合能力提升与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是发达国家的新教育愿景。然而,跨学科学习在实际教学设计和实施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为理清跨学科的概念,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跨学科,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研究综述了跨学科学习的产生背景,实施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信息技术融合下的跨学科学习实施途径和多重保障,同时,介绍一个跨学科案例并加以分析,以期为我国教育领域跨学科学习的发展起到一定助推作用,为设计和开发适应我国国情的跨学科学习体系提供思路。 [关键词] 跨学科学习; 技术融合; 跨学科共同体; 跨学科课程; 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34; ; ; ; ; ;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董艳(1973—),女,河南温县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STEM教育、跨学科学习、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等研究。E-mail:yan.dong@bnu.edu.cn。 一、引; ;言

当今时代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学习环境,信息爆炸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想要的信息和知识。据估测,过去几十年产

生的信息比之前的几千年还要多。这一转变使得教育目标随之发生改变,教育的使命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对“全人”的培养,知识观也由先前的知识传承变为强调知识创新[1]。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广泛存在,教育信息化1.0时代促进了教育场所的信息化生态。2018年4月,我国出台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是教育信息化,其支撑并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需要的是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策略,并运用创新教学设计的方法,设计出更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以促进学生有体验的学习、深度的学习等。而跨学科学习作为一种统整性的、连接课本知识与外在生活世界的教学正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 二、为什么呼吁跨学科学习?

(一)技术赋能时代对教育提出新诉求

技术赋能是当前时代的一种标志。“技术赋能”这一观点可以追溯到2010年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颁布的以“变革美国教育:以技术赋能学习”为主题的《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NETP),其旨在强调利用技术为学习提供支持。“技术赋能学习”这一观点的提出也体现了人们对技术价值理解的转变:从最初的学习使用技术到能够运用技术学习,再到当今的利用技术变革学习[2]。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式逐渐呈现出高度的综合化,使得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边界不断模糊和淡化,学科间彼此渗入的现象逐渐凸显。在技术赋能时代,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被打破。 (二)知识生产与获取方式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生产方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知识生产领域从单一走向了多元。“知识主要在一种学科、认知语境中被创造”的模式,转变为另一种“知识是在更广阔的、跨学科的社会情境和经济情境中被创造”的模式[3]。学科之间的衔接从原先的零星走向常态,由此,知识的跨学科特点由之前的隐性状态逐步向显性状态过渡,知识生产方式出现新的变化。

知识获取方式也不再完全依赖教师,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自取。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已经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网络体系。许多事物均处于这一网络中,这就导致一个问题的解决处理注定会受到其他与之相关联的问题或事物的限制。当下的学习和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是需要多种学科知识共同参与的。比如,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单纯依靠环境工程学一个学科的努力显然不能奏效,它还需要经济、人口、法律、教育和科技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才能逐步改善并被破解。这就需要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打破固有的单一学科思维,站在全局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在当下

高度互联化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由先前的具备读写算这类知识性、基础性的技能,转为具备沟通合作、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以及创新创造等高阶技能。 (三)传统分科教育无法应对新时代对人才发展的需求

从学习方式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来看,传统分科教学存在诸多弊端,跨学科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首先,分科教育打破了知识的连贯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不清楚能够用其解决哪些问题,不能学以致用,因此,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单一学科背景导致学生可能掌握了很多该学科的内容,能够很好地解决该学科情境下的问题,但一旦换一种问题情境就不清楚该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4];其次,分科教育使得知识不具有整体性,知识变得抽象难懂。在每个科目分工教学的模式下,学生的统整应用知识能力愈来愈退化,甚至于有的学生只是挑选有兴趣的科目来学习。分科教育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好似盲人摸象般,只能处理一部分而不能从整体的角度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

由此可見,无论是从科技的发展、社会真实问题的复杂多样性,还是学习观转变、知识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来看,跨学科学习的必然性已经有目共睹,也注定是当下和未来的教育变革方向。

三、跨学科学习的概念和内涵

“跨学科”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纽约,指的是超越单一学科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创造与传播活动,其最初含义大致相当于多学科背景的学者进行“合作研究”,直到1930年,美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理事会的一份声明中,首次正式使用“跨学科”这一概念[5]。之后各领域专家和学者对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到今天对跨学科的研究更有扩展趋势。

美国国家科学院促进跨学科研究委员会认为,跨学科学习是指学习者整合两个及更多学科或专业知识体系的信息、数据、技术、视角、概念以及理论,以实现单一学科内容不能达到的目的,如解决问题、解释现象或制作产品等[6],是一种个人和群体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整合观点和思维模式,以促进学习者对跨学科知识理解的过程[7-8]。从学习方式视角来看,跨学科学习是一种深度学习,学习者围绕真实问题展开讨论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学习者对生活问题的理解,还能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课程观来看,跨学科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课程组织方式,学习内容的设置由多门学科知识点融合而成,引导学习者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起联系,能够以全面的、综合的立场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跨学科不仅仅是教师要给予学生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境,而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设计,从内隐学习、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的联系中,形成一种跨学科的思维或习惯。如兴起于美国,目前在国内备受关注的STEM教育,其本身并不是简单地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种学科组合,而是强调有效融合,STEM教育关注现实问题,以工程设计过程为主导,强调学生的合作和动手实践,其最终的结果是开放式的,允许学习者进行创新创造。

要深入理解跨学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辨析与之相关的、易混淆的概念——多学科。多学科指的是对同一问题,从多个学科角度分别看待和分析,学科和学科间仍是彼此独立的;而跨学科指的是整合两个及两个以上学科内容,促进学习者的基础理解或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也就是说,多学科强调用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等去解释或解决某一学科的问题或任务。但跨学科强调综合多种学科的内容构建新的体系或方法,以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过程。跨学科的理解与实践对于当前我们面临的更复杂的社会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途径,而这个途径要高于多学科,但也要难于多学科。 四、跨学科学习实施途径

跨学科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知识时,从促进知识的理解起步,再到对知识或学科内容的个性化建构,然后能结合实际中的生活问题进行创新或创造。可以通过构建教学的情境,促使学生发现生活的乐趣,再选择实际的项目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最后到多学科、跨学科学习。学习内容如果与学生的生活发生联系,找寻生活事件的源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面对熟悉的事物展开研讨时,便于提取已有的经验来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对问题的全面认识、解读和解决。单一学科是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基础和根基,在熟练掌握单一学科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对同一问题从多个学科的视角看待分析,最终达到学科知识整合的目的,能够解决复杂的、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 李克东教授认为,要更好地设计实施跨学科学习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明确并关注到:围绕待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去发现并整理出与其相关联的不同学科的知识;然后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习环节不能仅仅是基于一节普通的课堂教学来实现[9]。在课程中逐渐渗透跨学科的意识给学生去体验,除了少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还应该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去通过跨学科学习促进其深度学习、全面理解问题,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10]。下面几个途径可促进学校跨学科学习: (一)因地制宜开展跨学科课程

不同的学校有其各自的特点,学校应该根据本地区、本校的情况高质量、低成本地开设跨学科课程,打破原本孤立的课程设置[11]。在开发跨学科课程时需要注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防止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仅仅是形式化、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跨学科课程的实施仅是浅尝辄止。

将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是有效开展跨学科学习的途径之一。丹麦政府调查发现,到2030年丹麦每年需要9000个新工作岗位,培养大学生发展创业技能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需求。于是丹麦奥尔堡大学组织开展了“创新创业工作坊(Workshop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WOFIE)”,组织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为期四天的工作坊中参与高强度的项目调研活动,模拟职场、参观企业,并与职场专家面对面交流项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发现,工作坊的设计切合教职员和学生不断转变职场的需要和期望,为学生快速融入职场做准

备,也为丹麦未来发展做好人才培养工作[12]。美国THINK Global School建立了创变者课程模块,通过鼓励学生前往不同国家亲身体验,在真实生活情景中开展跨学科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以及全球竞争力[13]。 (二)尝试组建跨学科学习共同体

跨学科学习共同体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跨学科对话空间,可以围绕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以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为基础产生跨学科的学习互动。研究发现,这样的学术共同体是促进跨学科研究者产生跨学科学习身份认同的有效途径[14]。纽斯万德等人认为,跨学科学习能够取得成效的因素有:积极参与活动的参与者、充满活力的氛围、互相鼓励的学习互动以及充足完备的资源支持[15]。

学习共同体的形式有多种,如由多个专业和学科背景的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兴趣小组,以非正式课程的形式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如,田野調查、研讨会、讲座和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就学习小组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实际调研或参与某些项目的研究。学习共同体也可以是组建跨学科实验室,在实验室中除了师生互动外,还有跨专业、跨年级的生生互动,使得学生在获得跨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团队合作、组织和领导能力等。实验室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安排一位跨学科导师,这样能够促进更有效的跨学科交流。但也有学者强调,不同专业背景的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大多数情况下是分开进行的,导师有自己的研究项目和研究方式,当下需要解决的研究问题也往往存在差异,因此,会造成学生学业负担加重甚至感到无所适从[16]。

组织和构建跨学科学习共同体并不难,但是如何管理和长期维持这一学习共同体是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组织哪些学科进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为什么组建这样的学习共同体;其次,需要考虑如何有效消除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间隙,促进跨学科的知识交流;再次,如何权衡并评价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廣度,也是在跨学科学习共同体中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14]。

(三)技术赋能学习,增强跨学科学习体验

美国NETP2010中首次提出“技术赋能学习”这一观点,并强调在当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所有的教育技术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应用[17]。2016年的NETP突出强调为未来学习而准备,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要能够提供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学习服务和体验[18]。

技术赋能学习的观点证明,人们对于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由先前的“技术呈现知识”,如用PPT等技术代替板书来呈现知识,过渡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如何“深度融合”成为近年来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热点话题。Jonassen曾指出,技术若想

在教育领域得到最佳应用,必须利用技术创设真实世界的情境,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学习活动[19]。

技术的发展,为跨学科学习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利用技术能够创设真实世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对学习情境信息的自动感知,云计算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再次,大数据技术能够根据学生产生的学习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为学生提供反馈和信息推送等;最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为学生创设可交互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等。此外,思维导图、电子简报、数字电影等技术能够创造学习过程的情境化记忆,动态捕捉、采集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利用技术制作和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以促进其深度学习。这些技术的有效使用,会促进学习者将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内容与恰当的表现形式整合起来。 五、促进跨学科学习的多重保障

跨学科学习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但如何做到跨学科,如何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边界,促进学科间的融合,最终实现我们所期待的跨学科学习,需要在多个层面做出努力。 (一)学校领导教育变革意识的提升

学校是开展跨学科学习的大环境,学校领导对跨学科学习的关注与赞同,会促进教师跨学科实践的热情,自上而下的认可和资助会有效促进教师设计并实施跨学科学习[20]。目前我国在开展跨学科时仍存在诸多阻碍,其中根本问题在于学校领导对跨学科学习的意识淡薄。 首先,校领导需要明确办学理念,了解跨学科或STEM教育代表的教育意义及目的,并明确学校想要培养的是具有哪些素养的人才。有了正确的理解,才能够转变应试教育的思想,不以成绩论高低,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其次,校领导需要不断学习和吸取先进国家、地区的办学方法。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了解当今社会对人才素养的需求,不断革新办学和治学的方法;再次,结合本地区和本校的特色进行校规校训等规章制度的制定。改变单一的评价方法,对教师的评价不再仅仅是及格率、高分学生人数或是高校教师的发文量等教学结果,也应该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和教学创新等教学过程;最后,对能够开展跨学科、创新性教学的教师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教师是进行教学变革的主力军,但教师的教学尝试和变革实施终归要依托学校的支持,校领导应该给予教师一定的拓展空间和实施条件,此外还应多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尝试,不要埋怨和批评,为一线教师搭建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

(二)在职教师的跨学科素养培训

教师是教学主体,实现跨学科学习关键之一在于完善教师职前培养体系,提升教师素养[21]。通常学校对教师的评奖评优和晋升等制度都是基于学科的,因此,教师对学科有很强的归属感,若要实现跨学科学习需要打破固有的组织制度限制,进而帮助教师完成跨学科身份的转变和认同。此外,由于目前在职教师接受的教育多是分科教育,让其进行跨学科学习的设计和实施必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对在职教师进行与跨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帮助教师理解什么是跨学科,跨学科学习的模式有哪些,如何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怎样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实施跨学科,怎样评价学生的跨学科学习等[22]。通过培训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塑教师角色,对跨学科的设计和实施有一定的方向感,在实际教学中敢于进行跨学科尝试。

为了促进跨学科学习,欧盟组织中各成员国曾提出教师需要具备信息素养,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能够学会学习,反思评价教学过程,并教会学生该如何高效学习;具有合作精神,能与学校、家长和同事进行协作;具备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造;能够进行展示和表达,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知识,并能清晰表达和传授知识等[23]。借鉴这些经验并结合我国特色,学校在为教师选择职后培训内容时,应多开展跨学科素养提升的针对性培训。 (三)职前教师跨学科学习的定制准备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模式仍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各专业界限分明,每一个专业都注重本学科的纵向发展,忽视了学科间的横向交流。这种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未来教师与现代社会的需求有很大差距。要想促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需要从职前教师的教育开始转变当下的教师教育体系。

1. 重构课程逻辑体系

目前,我国师范生的培养仍以学科课程为主,适当修读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和学科教法方面的内容作为未来从事教学的基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度重视职前教师的信息素养,这本来就是教师跨学科学习的一种发展。师范生不仅要学习学科本体知识、教法相关知识,以及技术相关知识,同时,要学习这些知识之间的两类和三类融合知识;而这些知识的学习来源依赖于学校在课程体系方面的重构。学校从课程方面需要树立统整课程的观念,打破学科和专业的界限,依照综合化的理念重构课程逻辑。让师范生通过综合化的课程梳理清楚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连贯性,建立起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此外,综合化的课程还应该注重强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技能的综合。师范生有了跨学科教育的背景,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才有可能创新设计跨学科课程。 2. 跨学科学习实践

通过设计基于真实世界的实践活动,让师范生以“做中学”的方式获取知识。一方面,通过真实复杂的情境,让学生理解生活中问题的复杂性,意识到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其次,通过

安排师范生参与跨学科学习的实践活动,跳出舒适区,与不同專业背景的学生共同探讨和交流问题,能够提高师范生将跨学科知识、交流和技能应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单一学科的思维模式和问题解决方式;再次,也可以组织师范生深入家乡调研,如展开田野调查和宣传讲座等,这不但能够提升其跨学科学习素养,也能够为其提供教学专业发展和锻炼的机会。 3. 跨学科学位授予

目前美国的密歇根大学已设立了69种跨学科双学位项目,华盛顿大学也已设立24个跨学科研究生学位。设置跨学科辅修专业,只要学生辅修的专业在学制年内达到一定的学分即可拿到该专业的学位证,这样的激励机制旨在鼓励师范生参与跨学科学习和学术研究,能够起到激励学生跨学科学习的作用,也为学生修双学位提供了机会。师范生可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选择参与和学习与之相关的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师范生,自身具备强大的信息技术基础,但对于教育领域的知识却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可以选择修读教育技术专业的双学位,了解如何将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如何用软硬件技术将知识更好地传递给学生。 (四)多学科教师的协作设计

Harrell认为,教师要能够教授跨学科的STEM课程,他们需要“职业发展培训,充足的规划周期,以及教师对内容知识的充分准备”[24]。然而,已有研究发现,由于教师缺乏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和教学法训练,尤其缺乏工程教育方面的知识,教师在设计整合多学科知识的课程活动方面存在巨大的困难[25]。为了促进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实现优势互补,现有的很多教师职业发展项目都积极倡导并采用教师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提升教师个体和集体的能力。教师在团队合作中学习,通过分享、提问、质疑、具体化与教育创新相关的信息、观点和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建构起对教育创新的集体知识,从而提升整个团队教师的表现[26]。另外,让教师参与到团队学习互动中,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创新背后深层次的含义和宗旨,对教育创新达成一致性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教育创新的意识,并促使创新行为的产生[27]。 然而,教师们事实上常常单独地忙于日常事务,而在多教师的团队合作中面临诸多问题。有研究表明,教师倾向于进行更简单的合作,例如规划实际任务和活动,以及讨论现有的课程材料[28]。因此,需要有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如何促进不同学科的教师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协作教学,例如,教师的协作形式、协作任务组织与分工、学校层面的激励与评价等。Binkhorst 等人提出了一个理解和分析教师设计团队协作过程和结果的描述性框架[29],如图 1所示。 图1所示框架包括协作过程的五个要素:领导力、团队交互、目标校准、协作活动和活动组织;协作结果中包括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设计的教学材料。其中,教师的归属感在协作过程和结果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该研究的分析结果发现,协作过程要素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协作设计的教学材料的满意度有重要的影响。另外,可以借助在线网络学习平台,构建远程教师协作学习团体,实现跨地区、跨学校和跨学科教师的经验分享和学习交流。但是,目前对学校跨学科教师间的协作还十分匮乏,未来的研究仍需不断探索。

六、跨学科学习活动案例分享

Volger等人在美国中西部的一所大学三个专业(分别是酒店管理、计算机科学和平面设计)开展了为期两年的跨学科学习研究。在这一项目中,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客户,计算机专业和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作为承包商,这个项目要求学生合作设计和开发一个专供酒店类行业使用的移动应用程序。项目初衷是研究者发现在实践中,计算机程序员和界面设计师经常遇到这种类型的项目,但往往两者的沟通存在一定困难,彼此不能了解对方的真正诉求。因此,想通过这种跨学科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没有真实参与工作的情境下,体验如何在跨学科团队中完成真实任务,通过跨学科学习解决真实问题,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未来公民。 该项目的教学流程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项目定位:在项目开始前,由这三个专业的教师一起到班级里,和学生说清楚此次跨学科学习的主要目的以及课程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开始学习前了解项目目的和考核方式,做到有准备的学习。

(2)明确任务:教师们根据任务内容讲明时间规划,客户(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期的第六周向承包商(计算机和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交规格设计书,从而给承包商团队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他们的工作。让学生清楚项目过程和最终成果。

(3)要求协作:教师们明确要求各专业的学生进行面对面协作学习,共同监督项目的发展,而不是把项目看成是任务从一个小组到下一个小组连续传递的过程。鼓励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促进跨学科交流。

(4)合作探究:计算机和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团队在学期初共同完成了一个小项目,而此时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团队已经开始构思他们关于应用程序的初始构想。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可以使得两组承包商在开始与客户合作之前可以一起合作,培养团队意识以便后续更好地交流合作。

(5)项目评价: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日志记录,并根据进展程度进行改进,以便进行更深入的反思,并收集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数据。

通过不同专业教师的合作、不同专业学生基于真实的问题开展合作,研究者们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学生们的交流、协作、领导力水平均有所提高。除此之外,通过开展这样的跨学科学习,学生们的硬件能力,如编程、市场调研能力也有较好提升。在学习阶段就考虑并实施了跨学科合作学习的机会,以培养学生提前适应毕业后的工作环境。这是一个成功的跨学科学习的案例。 七、结; ;语

跨学科学习是应对21世纪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而且跨学科学习的开展有助于弥补传统分科教育无法实现的教学,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18年发布了OECD学习框架2030,旨在回答面对不稳定、不确定的复杂世界,学生需要怎样的素养,教育又怎样应对这些挑战以培养学生所需的素养等问题。该框架指出,学生不仅需要读写算能力,还需要具备数字和数据素养以及健康素养,能够承担参与世界的责任感、与他人协调解决困境的能力以及能够进行创新创造等,在对这些素养和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基础学科固然重要,但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可以启发帮助学生像专家一样去思考,能够从全局角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30]。《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同样指出,要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应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比重,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开展跨学科学习时仍存在诸多困境和阻碍,需要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学者以及教育一线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也依赖于跨学科研究方面的推进,因此,打造适应我国国情的跨学科学习发展还需不断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 林倍伊, 吴惠萍, 洪国财,等. 网络资源与在线平台之教学设计研究——基于学习观念变迁的视角[J].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6):28-34.

[2] 张国云, 杨文正, 赵梅. “技术赋能学习” 视域下新兴技术在教育 APP 中的应用前瞻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 2018, 381(10): 112-122.

[3] 迈克尔·吉本斯. 知识生产的新模式: 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M]. 陈洪捷,沈文钦,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4] 夏雪梅. 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融通学科素养和跨学科素养[J]. 人民教育, 2018(1): 61-66.

[5] 刘仲林. 交叉科学时代的交叉研究[J]. 科学学研究, 1993(2): 9-17. [6] MANSILLA V B. Learning to synthesiz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understand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7] MANSILLA V B. Quality assess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oward empirically grounded validation criteria[J]. Research evaluation, 2006, 14(4): 17-29.

[8] MANSILLA V B, DURAISINGH E D, WOLFE C R, et al. Targeted assessment rubric: an empirically grounded rubric for interdisciplinary writing[J].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 80(3): 334-353.

[9] 李克东, 李颖. STEM教育跨学科学习活动5EX设计模型[J]. 电化教育研究, 2019(4):5-13.

[10] 张华. 跨学科学习:真义辨析与实践路径[J]. 中小学管理, 2017(11): 21-24. [11] 陈明选, 苏珊. STEAM教育视角下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的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3):29-35.

[12] MCDONALDNALD S, GERTSEN F, ROSENSTAND C A F, et al. Promoting interdisciplinarity through an intens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ost-graduate workshop[J]. Higher education, skills and work-based learning, 2018, 8(1): 41-55.

[13] 曹培杰. 未來学校变革:国际经验与案例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8(11):114-119.

[14] 徐岚, 陶涛, 周笑南. 跨学科研究生核心能力及其培养途径——基于美国IGERT项目的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5): 61-68.

[15] NEWSWANDER L K, BORREGO M. Engagement in two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programs[J]. Higher education, 2009, 58(4): 551-562.

[16] HIBBERT K, LINGARD L, VANSTONE M, et al. The quest for effective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supervision: a critical narrative analysis [J]. Canadian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14, 44(2): 85-104.

[17] 祝智庭, 贺斌. 解析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J].中国电化教育, 2011(6): 16-21.

[18] 赵建华, 蒋银健,姚鹏阁,等. 为未来做准备的学习: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2016)解读[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2): 3-17. [19] ERTMER P A, OTTENBREIT-LEFTWICH A. Removing obstacles to the pedagogical changes required by Jonassen's vision of authentic technology-enabled learning[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3(5): 175-182.

[20] 申超. 如何推動跨学科的研究、教学与学习——以密歇根大学为例[J]. 外国教育研究, 2017(4): 54-65.

[21] 王正青,唐晓玲.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动力逻辑与推进路径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17(1): 94-100.

[22] 常咏梅,张雅雅.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8, 39(10): 97-103.

[23] GORDON J, HALASZ G, KRAWCZYK M, et al. Key competences in Europe: opening doors for lifelong learners across the school curriculum and teacher education[M]. Warsaw,Poland: Case Network Reports, 2009.

[24] HARRELL P E. Teaching an integrated science curriculum: linking teacher knowledge and teaching assignments[J]. Issues in teacher education, 2010, 19(1): 145-165.

[25] COUCIL T A,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STEM learning is everywhere: summary of a convocation on building learning systems[M]. Washington: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14. [26] DECUYPER S, DOCHY F, VAN DEN BOSSCHE P. Grasping the dynamic complexity of team learning: 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effective team learning in organisations[J].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2010, 5(2): 111-133.

[27] WIJINIA L, KUNST E M, VAN WOERKOM M, et al. Team learning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6(56): 115-126.

[28] VANGRIEKEN K, DOCHY F, RAES E. Team learning in teacher teams: team entitativity as a bridge between teams-in-theory and teams-in-practice[J].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2016, 31(3): 275-298.

[29] BINKHORST F, POORTMAN C L, VAN JOOLINGEN W R.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eacher design teams: in-depth insights into their process and links with their outcomes[J].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017(55): 135-144.

[30]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education 2030[EB/OL]. (2018-05-04)[2018-12-13].http://www.oecd.org/education/2030/E2030%20Position%20Paper%20.pdf. Research on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under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ONG Yan,; SUN Wei,; XU Chang

(Fac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highl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omplex diversification of practical problems have posed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subject-based education. It is the educational vision of developed countries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interdisciplinary qualities,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However, in reality,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ncept, help teach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interdisciplinary and design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activities,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background of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and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and multiple guarantees of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it introduces an interdisciplinary case and analyzes i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o provide ideas for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system adapted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Keywords]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terdisciplinary Community;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Teacher Educ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