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硕士 考研资料

2020-01-11 来源:星星旅游
中国农业大学

查阅导师信息请登陆资源与环境学院网页-师资力量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63高级土壤学或864植物营养学 002资源与环境学院 30 095103 农业资源利用 联系人:刘依 联系方式:zhybgs@cau.edu.cn 2009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

科目代码 336农业知识综合一 考试科目名称 考试内容范围 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细胞水势的概念、组成、应用;水分的运动方式;根系吸水的部位、吸水的动力、水分运输的内聚力-张力学说;蒸腾作用的指标;气孔蒸腾及其调节。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的必需元素的种类及确定标准,可以再循环与不可再循环的元素;细胞膜上离子运输蛋白的种类,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部位、过程、特点、影响因素;植物对氮素的同化;合理施肥的基础。植物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结构与功能、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和功能;光合作用光反应进行的部位及基本过程,碳同化的三条途径,光呼吸,光合速率及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植物的呼吸代谢: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抗氰呼吸的概念及意义; 植物呼吸作用与种子贮藏、果蔬保鲜。韧皮部运输与同化物分配:韧皮部的结构特点, 运输物质种类、方向、运输速率;源库概念及运输规律;韧皮部运输的压力流动学说; 同化物分配规律。植物生长物质:植物激素、生长物质及生长调节剂的概念,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结构、特性及生理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在生产中的应用。植物的生长与分化:生长、分化和发育的概念,植物分化的调控与特点、胚胎发育、种子萌发、营养生长及植物各部分生长的相关性;植物细胞全能性概念与组织培养;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光形态建成及植物的运动:植物的成花诱导生理: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植物生殖、成熟与衰老生理:授粉受精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种子和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的休眠、衰老、脱落的概念。植物的逆境生理:植物适应逆境的一般机制;低温、干旱、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及植物的抵抗机理。 植 物 生 理 学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绪论(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态学、农业生态学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明确农业生态学在解决农业综合发展所面临问题中的地位与作用。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组分、基本结构、基本功能;了解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2、考核知识点

(1) 识记: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2) 领会: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第三章 种群(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了解生物种群的基本概念,种群的分布与动态变化,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其调节,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种群与群落的概念; 种间关系

(2)领会:种群的增长:指数式增长和“S”型增长。

(3)综合应用:根据生物种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设计立体种植或立体种养的生物组成及其配置模式。

第四章 群落(分值10-2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群落的基本概念,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结构特征,包括层次结构、时空结构与营养结构,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群落结构、生态优势种、食物链、顶极群落的概念;

(2)领会:成层性与镶嵌性、群落的交错带与边缘效应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种群的生态对策(K-对策与R-对策)等。

(3)应用:利用群落的结构原理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生物结构。 第五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关系(分值6-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与类型,掌握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规律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及生物的生态效应。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生态因子;最小因子定律与耐性定律;生活型与生态型的概念与类型。 (2)领会:光、温度、水分、土壤和生物的生态作用;生态因子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3)综合应用:从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出发,对一个特定地区的作物组成及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调整建议。

第六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分值30-4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物质流关系及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影响,了解碳、氮、磷和水四种重要物质的循环过程。初步掌握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效率和农田养分循环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气相型与沉积型循环;能量金字塔;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 (2)领会:初、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关系;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途径;

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人类对碳、氮、磷、水循环的干扰;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效应、生物富集的内涵与产生原因及危害。

(3)简单应用:人工辅助能的作用;营养物质的平衡。

(4)综合应用:运用能、物流的基本原理,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与优化设计(分值0-10%) 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机制及一般步骤,体会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过程。

2、考核知识

(1) 识记:反馈与多元重复补偿的概念;

(2) 领会: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成功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优化生态系统;

(3) 应用:分析诊断已有农业生态系统的合理性;如何建立本地区优化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

第八章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分值0-10%) 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业资源的类型、特点和我国农业资源的状况,以及农业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原则和途径。

2、考核知识

(1) 识记: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我国农业资源现状。

(2) 领会: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农业资源的特性。

(3)应用: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和途径;从农业资源的特性出发,分析资源合理利用及加强资源节约利用的必要性。

五、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教材:《农业生态学》,陈阜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参考书1:骆世民等编著《农业生态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2:杨怀森等编著《农业生态学》,农业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3: 沈亨理主编《农业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参考书4: 李博主编《普通生态学》,内蒙古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5:王留芳主编《农业生态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336-农业知识综合一

1.土壤学考试大纲(50分)

目的:主要考察考生对土壤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

考试范围: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土壤与土壤圈的概念和功能,掌握有关土壤物理性质与过程的内容、土壤化学性质与化学过程、土壤生物化学以及养分循环等内容,熟悉土壤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常识,理解土壤水、肥、气、热等因素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书:吕贻忠,李保国,《土壤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高级土壤学(150分)

目的:主要考察考生对土壤学基础知识及发展趋势的了解程度。

考察范围:包括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重点掌握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化学过程与性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掌握土壤水、肥、气、热各因素对土壤肥力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分类以及我国的主要土类的特性;熟悉我国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方面存在的土壤质量与退化问题,了解土壤学科发展历史、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参考书:

1. 吕贻忠,李保国,《土壤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 李保国,黄元仿,吕贻忠,《绿色的根基-土壤学》,(21世纪学科发展丛书),济南:山东省科技出版社,2001

《植物营养学》考试大纲

植物营养学包括植物营养学基本原理及肥料科学两部分内容。在植物营养学原理方面,考生应重点掌握土壤中矿质养分的形态、迁移与生物有效性、矿质元素的吸收及其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植物体内矿质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不同养分缺乏条件下植物的缺素症与生理适应性反应等。在肥料科学方面,考生应了解目前我国的主要化肥品种及施肥现状,重点掌握各种化学肥料的化学特性、施入土壤后的转化过程、作物需肥特性及高产高效施肥原理。了解有机肥、绿肥等养分资源在提高土壤肥力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

参考书

植物营养学. 上册 / 陆景陵主编. -- 2版. -- 北京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植物营养学. 下册 / 胡霭堂主编. -- 2版. -- 北京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教材:《农业生态学》,陈阜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参考书1:骆世民等编著《农业生态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2:杨怀森等编著《农业生态学》,农业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3: 沈亨理主编《农业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参考书4: 李博主编《普通生态学》,内蒙古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5:王留芳主编《农业生态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参考书:吕贻忠,李保国,《土壤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 吕贻忠,李保国,《土壤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 李保国,黄元仿,吕贻忠,《绿色的根基-土壤学》,(21世纪学科发展丛书),济南:山东省科技出版社,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