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主编部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年月日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告
第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 自年月日起实施其中第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
行原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同时废 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 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号文的要求规范修订组在深入
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 征求意见基础上全面修订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符号基本 规定换填垫层法预压法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振冲法砂石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夯实水泥土 桩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石灰桩法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 化法和碱液法其他地基处理方法等 本规范主要修订内容是
增加了强夯置换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夯实水泥土 桩法水泥土搅拌法干法石灰桩法和柱锤冲扩桩法等地基 处理方法的设计和施工规定
对原规范中总则主要符号基本规定换填法预压
法强夯法振冲法土或灰土挤密桩法砂石桩法深层搅拌
法高压喷射注浆法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等内容均作了修 改补充和完善
取消了托换法一章对其内容作了调整将单液硅化法 和碱液法内容作了补充独立成章将其他方法列入第章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 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 环东路号邮政编码
本规范参加单位冶金建筑研究总院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浙江大学 同济大学
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上海 河北工业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永钧以下按姓名笔画为序 王仁兴王吉望王恩远平氵勇潮 叶观宝刘毅刘惠珊张峰 杨灿文罗宇生周国钧侯伟生 袁勋袁内镇涂光祉阎明礼 康景俊滕延京潘秋元
目次
总则 术语符号 基本规定 换填垫层法 预压法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振冲法 砂石桩法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夯实水泥土桩法 水泥土搅拌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 石灰桩法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柱锤冲扩桩法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 其他地基处理方法
附录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本规范用词说明
总则
为了在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 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 环境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 验
地基处理除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外尚应做到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经处理后的地基计算时尚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术语符号
术语 地基处理
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 复合地基
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换填垫层法
挖去地表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垫层的地基处理方法 预压法
对地基进行堆载或真空预压使地基土固结的地基处理方法 真空预压法
通过对覆盖于竖井地基表面的不透气薄膜内抽真空而使地基固结的地基处理方法 强夯法
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 强夯置换法
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形成夯坑并不断夯击坑内回填的砂石钢渣等硬粒料使其形成密实的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 振冲法
在振冲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的共同作用下使松砂土层振密或在软弱土层中成孔然后回填碎石等粗粒料形成桩柱并和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砂石桩法
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碎石、砂或砂石挤压入已成的孔中形成砂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并和原桩周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等混合料加水拌和形成高黏结强度桩并由桩、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夯实水泥土桩法
将水泥和土按设计的比例拌和均匀在孔内夯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而形成的加固体并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水泥土搅拌法
以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和地基土强制搅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 深层搅拌法
使用水泥浆作为固化剂的水泥土搅拌法简称湿法 粉体喷搅法
使用干水泥粉作为固化剂的水泥土搅拌法简称干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
用高压水泥浆通过钻杆由水平方向的喷嘴喷出形成喷射流以此切割土体并与土拌和形成水泥土加固体的地基处理方法 石灰桩法
由生石灰与粉煤灰等掺合料拌和均匀在孔内分层夯实形成竖向增强体并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灰土挤密桩法
利用横向挤压成孔设备成孔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用灰土填入桩孔内分层夯实形成灰土桩并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土挤密桩法
利用横向挤压成孔设备成孔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用素土填入桩孔内分层夯实形成土桩并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柱锤冲扩桩法
反复将柱状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冲击成孔然后分层填料夯实形成扩大桩体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单液硅化法
采用硅酸钠溶液注入地基土层中使土粒之间及其表面形成硅酸凝胶薄膜增强了土颗粒间的联结赋予土耐水性稳固性和不湿陷性并提高土的抗压和抗剪强度的地基处理方法 碱液法
将加热后的碱液即氢氧化钠溶液以无压自流方式注入土中使土粒表面溶合胶结形成难溶于水的具有高强度的钙铝硅酸盐络合物从而达到消除黄土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地基处理方法 符号
基础底面积
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 桩的截面积 基础底面宽度 砂土相对密实度 桩身直径
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有效排水 直径 孔隙比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桩体单位截面积承载力特征值 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塑性指数
基础底面长度桩长 面积置换率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 值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桩端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桩端端阻力特征值 桩周土的侧阻力特征值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桩间距 固结度 最优含水量
基础底面下换填垫层的厚度 压力扩散角 压实系数 干密度
基本规定
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前应完成下列工作
搜集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上部结构及基础设计资 料等
根据工程的要求和采用天然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
地基处理的目的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 标等
结合工程情况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对
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尚应了解其他地区相似场地上同类工程的 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等
调查邻近建筑地下工程和有关管线等情况 了解建筑场地的环境情况
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
的共同作用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用处理地基或加强上部结 构和处理地基相结合的方案
地基处理方法的确定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根据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貌
地层结构土质条件地下水特征环境情况和对邻近建筑的影 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初步选出几种可供考虑的地基处理方 案包括选择两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措施组成的综合处理方案
对初步选出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案分别从加固原理适 用范围预期处理效果耗用材料施工机械工期要求和对环
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选择最佳的地基处理 方法
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
级和场地复杂程度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 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 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查明原因修改设计参数或调整地基处 理方法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
深而需要对本规范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应符合 下列规定
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 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 尚应验算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对水泥土类桩复合地基尚应根据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进行桩身强度验算
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 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
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当建 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时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施工技术人员应掌握所承担工程的地基处理目的加固
原理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等施工中应有专人负责质量控制和 监测并做好施工记录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会同有关 部门妥善解决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监理施工结束后必须按 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的规定 对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规定需要进行地基变形计算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经地基处理后 应进行沉降观测直至沉降达到稳定为止
换填垫层法
一般规定
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应根据建筑体型结构特点荷载性质岩土工程条件
施工机械设备及填料性质和来源等进行综合分析进行换填垫层 的设计和选择施工方法 设计
垫层的厚度应根据需置换软弱土的深度或下卧土层的 承载力确定并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 力值
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可分别按和 式计算 条形基础 矩形基础
式中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底面的宽度 矩形基础底面的长度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 力值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度
垫层的压力扩散角宜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 验资料时可按表采用
表压力扩散角
换填材料中砂粗砂砾砂圆砾角 砾石屑卵石碎石矿渣 粉质粘土 粉煤灰 灰土
注当除灰土取外其余材料均取必要时宜由试 验确定
当时值可内插求得
换填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也不宜大于
垫层底面的宽度应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可按 下式确定
式中垫层底面宽度
压力扩散角可按表采用当 时仍按表中取值
整片垫层底面的宽度可根据施工的要求适当加宽
垫层顶面宽度可从垫层底面两侧向上按基坑开挖期间保持 边坡稳定的当地经验放坡确定垫层顶面每边超出基础底边不宜 小于
垫层的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并应进行下卧 层承载力的验算
对于垫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的建筑在进行地基变形计
算时应考虑邻近基础对软弱下卧层顶面应力叠加的影响当超出 原地面标高的垫层或换填材料的重度高于天然土层重度时宜早 换填并应考虑其附加的荷载对建筑及邻近建筑的影响 垫层地基的变形由垫层自身变形和下卧层变形组成换填垫 层在满足本规范第条第条和第条的条件下
垫层地基的变形可仅考虑其下卧层的变形对沉降要求严的或垫 层厚的建筑应计算垫层自身的变形
垫层下卧层的变形量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规范的有关规定计算
垫层可选用下列材料
砂石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
中砂或石屑粒径小于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应级
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当使用粉细砂或石粉粒 径小于的部分不超过总重的时应掺入不少于总 重的碎石或卵石砂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对湿陷 性黄土地基不得选用砂石等透水材料
粉质粘土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亦不得含 有冻土或膨胀土当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不宜大于用于
湿陷性黄土或膨胀土地基的粉质粘土垫层土料中不得夹有砖 瓦和石块
灰土体积配合比宜为或土料宜用粉质粘土
不宜使用块状粘土和砂质粉土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并应过筛 其颗粒不得大于石灰宜用新鲜的消石灰其颗粒不得大 于
粉煤灰可用于道路堆场和小型建筑构筑物等的换 填垫层粉煤灰垫层上宜覆土粉煤灰垫层中采用掺
加剂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性能及适用条件作为建筑物垫层的 粉煤灰应符合有关放射性安全标准的要求粉煤灰垫层中的金属 构件管网宜采取适当防腐措施大量填筑粉煤灰时应考虑对地 下水和土壤的环境影响
矿渣垫层使用的矿渣是指高炉重矿渣可分为分级矿 渣混合矿渣及原状矿渣矿渣垫层主要用于堆场道路和地 坪也可用于小型建筑构筑物地基选用矿渣的松散重度不小 于有机质及含泥总量不超过设计施工前必须
对选用的矿渣进行试验在确认其性能稳定并符合安全规定后方 可使用作为建筑物垫层的矿渣应符合对放射性安全标准的要 求易受酸碱影响的基础或地下管网不得采用矿渣垫层大量 填筑矿渣时应考虑对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影响 其他工业废渣在有可靠试验结果或成功工程经验时
对质地坚硬性能稳定无腐蚀性和放射性危害的工业废渣等均 可用于填筑换填垫层被选用工业废渣的粒径级配和施工工艺 等应通过试验确定
土工合成材料由分层铺设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地基土构
成加筋垫层所用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种与性能及填料的土类应根 据工程特性和地基土条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土工合成材料应 用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设计并进行现场试验后确 定
作为加筋的土工合成材料应采用抗拉强度较高受力时伸长 率不大于耐久性好抗腐蚀的土工格栅土工格室
土工垫或土工织物等土工合成材料垫层填料宜用碎石角砾 砾砂粗砂中砂或粉质粘土等材料当工程要求垫层具有排水 功能时垫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在软土地基上使用加筋垫层时应保证建筑稳定并满足允许
变形的要求
垫层的压实标准可按表选用
表各种垫层的压实标准
施工方法换填材料类别压实系数 碾压振密或夯实 碎石卵石
砂夹石其中碎石卵石占全重的 土夹石其中碎石卵石占全重的
续表
施工方法换填材料类别压实系数 碾压振密或夯实
中砂粗砂砾砂角砾圆砾石屑 粉质粘土 灰土 粉煤灰
注压实系数为土的控制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土的最大干 密度宜采用击实试验确定碎石或卵石的最大干密度可取 当采用轻型击实试验时压实系数宜取高值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时压 实系数可取低值
矿渣垫层的压实指标为最后二遍压实的压陷差小于
对于工程量较大的换填垫层应按所选用的施工机械
换填材料及场地的土质条件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压实效果 施工
垫层施工应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施工机械粉质粘 土灰土宜采用平碾振动碾或羊足碾中小型工程也可采用蛙 式夯柴油夯砂石等宜用振动碾粉煤灰宜采用平碾振动 碾平板振动器蛙式夯矿渣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或平碾也可 采用振动碾
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
过试验确定除接触下卧软土层的垫层底部应根据施工机械设备 及下卧层土质条件确定厚度外一般情况下垫层的分层铺填厚 度可取
为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
粉质粘土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 水量的范围内粉煤灰垫层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 的范围内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按当 地经验取用
当垫层底部存在古井古墓洞穴旧基础暗塘等软
硬不均的部位时应根据建筑对不均匀沉降的要求予以处理并 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垫层
基坑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动可保留约厚
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严禁扰动垫层 下的软弱土层防止其被践踏受冻或受水浸泡在碎石或卵石 垫层底部宜设置厚的砂垫层或铺一层土工织物以
防止软弱土层表面的局部破坏同时必须防止基坑边坡坍土混入 垫层
换填垫层施工应注意基坑排水除采用水撼法施工砂垫
层外不得在浸水条件下施工必要时应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措 施
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基坑底土面
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 接处应夯压密实
粉质粘土及灰土垫层分段施工时不得在柱基墙角及承重 窗间墙下接缝上下两层的缝距不得小于接缝处应夯压 密实灰土应拌合均匀并应当日铺填夯压灰土夯压密实后 内不得受水浸泡粉煤灰垫层铺填后宜当天压实每层验收后应 及时铺填上层或封层防止干燥后松散起尘污染同时应禁止车 辆碾压通行
垫层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基坑回填 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时下铺地基土层顶面应平整防止
土工合成材料被刺穿顶破铺设时应把土工合成材料张拉平 直绷紧严禁有折皱端头应固定或回折锚固切忌曝晒或裸 露连结宜用搭接法缝接法和胶结法并均应保证主要受力方 向的连结强度不低于所采用材料的抗拉强度 质量检验
对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和砂石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
可用环刀法贯入仪静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 检验对砂石矿渣垫层可用重型动力触探检验并均应通过现
场试验以设计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为标准检验垫层的施工质 量压实系数也可采用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或其他方法检 验
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 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
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 厚度的深度处检验点数量对大基坑每不应少 于个检验点对基槽每不应少于个点每个独立柱
基不应少于个点采用贯入仪或动力触探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 时每分层检验点的间距应小于
竣工验收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垫层承载力时每个单体工
程不宜少于点对于大型工程则应按单体工程的数量或工程的 面积确定检验点数
预压法
一般规定
预压法包括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预压法适用于处 理淤泥质土淤泥和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
预压法处理地基应预先通过勘察查明土层在水平和竖直 方向的分布层理变化查明透水层的位置地下水类型及水源
补给情况等并应通过土工试验确定土层的先期固结压力孔隙 比与固结压力的关系渗透系数固结系数三轴试验抗剪强度 指标以及原位十字板抗剪强度等
对重要工程应在现场选择试验区进行预压试验在预
压过程中应进行地基竖向变形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地下水 位等项目的监测并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根 据试验区获得的监测资料确定加载速率控制指标推算土的固结 系数固结度及最终竖向变形等分析地基处理效果对原设计 进行修正并指导全场的设计与施工
对堆载预压工程预压荷载应分级逐渐施加确保每级
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而对真空预压工程可一次连续抽真空至 最大压力
对主要以变形控制的建筑当塑料排水带或砂井等排水
竖井处理深度范围和竖井底面以下受压土层经预压所完成的变形 量和平均固结度符合设计要求时方可卸载
对主要以地基承载力或抗滑稳定性控制的建筑当地基土经 预压而增长的强度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或稳定性要求时方可 卸载 设计
堆载预压法
对深厚软粘土地基应设置塑料排水带或砂井等排水竖
井当软土层厚度不大或软土层含较多薄粉砂夹层且固结速率 能满足工期要求时可不设置排水竖井
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选择塑料排水带或砂井确定其断面尺寸间距排列 方式和深度
确定预压区范围预压荷载大小荷载分级加载速率 和预压时间
计算地基土的固结度强度增长抗滑稳定性和变形 排水竖井分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带普通砂 井直径可取袋装砂井直径可取塑料 排水带的当量换算直径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塑料排水带当量换算直径 塑料排水带宽度 塑料排水带厚度
排水竖井的平面布置可采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 竖井的有效排水直径与间距的关系为 等边三角形排列 正方形排列
排水竖井的间距可根据地基土的固结特性和预定时间内 所要求达到的固结度确定设计时竖井的间距可按井径比 选用为竖井直径对塑料排水带可取
塑料排水带或袋装砂井的间距可按选用普通砂井的 间距可按选用
排水竖井的深度应根据建筑物对地基的稳定性变形要 求和工期确定
对以地基抗滑稳定性控制的工程竖井深度至少应超过最危 险滑动面
对以变形控制的建筑竖井深度应根据在限定的预压时间内 需完成的变形量确定竖井宜穿透受压土层
一级或多级等速加载条件下当固结时间为时对应 总荷载的地基平均固结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时间地基的平均固结度 第级荷载的加载速率 各级荷载的累加值
分别为第级荷载加载的起始和终止时间从零 点起算当计算第级荷载加载过程中某 时间的固结度时改为
参数根据地基土排水固结条件按表采 用对竖井地基表中所列为不考虑涂抹和井 阻影响的参数值
表值
排水固结 条件 参数 竖向排 水固结 向内径 向排水 固结
竖向和向内径向 排水固结竖井 穿透受压土层 说明
土的径向排水固结系数 土的竖向排水固结系数 土层竖向排水距离
双面排水土层或固结应力均匀分 布的单面排水土层平均固结度
当排水竖井采用挤土方式施工时应考虑涂抹对土体固 结的影响当竖井的纵向通水量与天然土层水平向渗透系数 的比值较小且长度又较长时尚应考虑井阻影响瞬时加
载条件下考虑涂抹和井阻影响时竖井地基径向排水平均固结 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固结时间时竖井地基径向排水平均固结度 天然土层水平向渗透系数
涂抹区土的水平向渗透系数可取 涂抹区直径与竖井直径的比值可取
对中等灵敏粘性土取低值对高灵敏粘 性土取高值 竖井深度
竖井纵向通水量为单位水力梯度下单位时间的排 水量
一级或多级等速加荷条件下考虑涂抹和井阻影响时竖井穿 透受压土层地基之平均固结度可按式计算其中
对排水竖井未穿透受压土层之地基应分别计算竖井范
围土层的平均固结度和竖井底面以下受压土层的平均固结度通 过预压使该两部分固结度和所完成的变形量满足设计要求 预压荷载大小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对于沉降有严格限
制的建筑应采用超载预压法处理超载量大小应根据预压时间 内要求完成的变形量通过计算确定并宜使预压荷载下受压土层 各点的有效竖向应力大于建筑物荷载引起的相应点的附加应力 预压荷载顶面的范围应等于或大于建筑物基础外缘所包围的 范围
加载速率应根据地基土的强度确定当天然地基土的强度满 足预压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要求时可一次性加载否则应分级 逐渐加载待前期预压荷载下地基土的强度增长满足下一级荷载 下地基的稳定性要求时方可加载
计算预压荷载下饱和粘性土地基中某点的抗剪强度时
应考虑土体原来的固结状态对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地基某点 某一时间的抗剪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时刻该点土的抗剪强度 地基土的天然抗剪强度
预压荷载引起的该点的附加竖向应力 该点土的固结度
三轴固结不排水压缩试验求得的土的内摩擦角 预压荷载下地基的最终竖向变形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最终竖向变形量
第层中点土自重应力所对应的孔隙比由室内固 结试验曲线查得
第层中点土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所对应的孔 隙比由室内固结试验曲线查得 第层土层厚度
经验系数对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地基可取 荷载较大地基土较软弱时取较大值否 则取较小值
变形计算时可取附加应力与土自重应力的比值为的深 度作为受压层的计算深度
预压法处理地基必须在地表铺设与排水竖井相连的砂垫 层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
砂垫层砂料宜用中粗砂粘粒含量不宜大于砂料中可 混有少量粒径小于的砾石砂垫层的干密度应大于
其渗透系数宜大于
在预压区边缘应设置排水沟在预压区内宜设置与砂垫层相 连的排水盲沟
砂井的砂料应选用中粗砂其粘粒含量不应大于 真空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处理地基必须设置排水竖井设计内容包 括竖井断面尺寸间距排列方式和深度的选择预压区面积 和分块大小真空预压工艺要求达到的真空度和土层的固结 度真空预压和建筑物荷载下地基的变形计算真空预压后地基 土的强度增长计算等
排水竖井的间距可按本规范第条选用
砂井的砂料应选用中粗砂其渗透系数应大于
真空预压区边缘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轮廓线每边增加量 不得小于每块预压面积宜尽可能大且呈方形 真空预压的膜下真空度应稳定地保持在以上
且应均匀分布竖井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平均固结度应大于 当建筑物的荷载超过真空预压的压力且建筑物对地基 变形有严格要求时可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其总压力宜 超过建筑物的荷载
对于表层存在良好的透气层或在处理范围内有充足水源 补给的透水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隔断透气层或透水层 真空预压地基最终竖向变形可按本规范第条计 算其中可取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以真空预压为 主时可取
真空预压所需抽真空设备的数量可按加固面积的大小 和形状土层结构特点以一套设备可抽真空的面积为 确定 施工
堆载预压法
塑料排水带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塑料排水带 在现场应妥加保护防止阳光照射破损或污染破损或污染的 塑料排水带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砂井的灌砂量应按井孔的体积和砂在中密状态时的干 密度计算其实际灌砂量不得小于计算值的 灌入砂袋中的砂宜用干砂并应灌制密实
塑料排水带和袋装砂井施工时宜配置能检测其深度的设备 塑料排水带施工所用套管应保证插入地基中的带子不扭 曲塑料排水带需接长时应采用滤膜内芯带平搭接的连接方 法搭接长度宜大于
袋装砂井施工所用套管内径宜略大于砂井直径
塑料排水带和袋装砂井施工时平面井距偏差不应大于井 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深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塑料排水带和袋装砂井砂袋埋入砂垫层中的长度不应小于 对堆载预压工程在加载过程中应进行竖向变形边桩
水平位移及孔隙水压力等项目的监测且根据监测资料控制加载 速率对竖井地基最大竖向变形量每天不应超过对天 然地基最大竖向变形量每天不应超过边桩水平位移每 天不应超过并且应根据上述观察资料综合分析判断地基 的稳定性 真空预压法
真空预压的抽气设备宜采用射流真空泵空抽时必须达 到以上的真空吸力真空泵的设置应根据预压面积大小和 形状真空泵效率和工程经验确定但每块预压区至少应设置两 台真空泵
真空管路的连接应严格密封在真空管路中应设置止回 阀和截门
水平向分布滤水管可采用条状梳齿状及羽毛状等形式滤 水管布置宜形成回路滤水管应设在砂垫层中其上覆盖厚度 的砂层滤水管可采用钢管或塑料管外包尼龙纱 或土工织物等滤水材料
密封膜应采用抗老化性能好韧性好抗穿刺性能强的
不透气材料密封膜热合时宜采用双热合缝的平搭接搭接宽度 应大于
密封膜宜铺设三层膜周边可采用挖沟埋膜平铺并用粘土 覆盖压边围埝沟内及膜上覆水等方法进行密封 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时先进行抽真空当真空压
力达到设计要求并稳定后再进行堆载并继续抽气堆载时需 在膜上铺设土工编织布等保护材料 质量检验
施工过程质量检验和监测应包括以下内容
塑料排水带必须在现场随机抽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性能指 标的测试其性能指标包括纵向通水量复合体抗拉强度滤膜 抗拉强度滤膜渗透系数和等效孔径等
对不同来源的砂井和砂垫层砂料必须取样进行颗粒分 析和渗透性试验
对于以抗滑稳定控制的重要工程应在预压区内选择代
表性地点预留孔位在加载不同阶段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 取土进行室内土工试验
对预压工程应进行地基竖向变形侧向位移和孔隙水 压力等项目的监测
真空预压工程除应进行地基变形孔隙水压力的监测外 尚应进行膜下真空度和地下水位的量测 预压法竣工验收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排水竖井处理深度范围内和竖井底面以下受压土层经 预压所完成的竖向变形和平均固结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应对预压的地基土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 试验必要时尚应进行现场载荷试验试验数量不应少于 点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一般规定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
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 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 不严的工程
强夯置换法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 处理效果
强夯和强夯置换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
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试验区数量 应根据建筑场地复杂程度建筑规模及建筑类型确定 设计 强夯法
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 在缺少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按表预估
表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
单击夯击能碎石土砂土 等粗颗粒土 粉土粘性土湿陷 性黄土等细颗粒土
注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从最初起夯面算起
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 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下列数值当单击夯击 能小于时为当单击夯击能为 时为当单击夯击能大于时为
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
遍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 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遍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锤多次夯 击锤印搭接
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
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 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 少于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
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 倍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以后各遍夯击
点间距可适当减小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 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
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 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至并不宜小于
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
场试夯应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对试夯场 地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 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
设计时也可根据夯后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指标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有关规定确定
强夯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内土层的压 缩模量应通过原位测试或土工试验确定 强夯置换法
强夯置换墩的深度由土质条件决定除厚层饱和粉土 外应穿透软土层到达较硬土层上深度不宜超过 强夯置换法的单击夯击能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墩体材料可采用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矿渣建筑垃
圾等坚硬粗颗粒材料粒径大于的颗粒含量不宜超过全 重的
夯点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 列条件
墩底穿透软弱土层且达到设计墩长 累计夯沉量为设计墩长的倍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本规范第条的规定 值
墩位布置宜采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对独立基础或条 形基础可根据基础形状与宽度相应布置
墩间距应根据荷载大小和原土的承载力选定当满堂布 置时可取夯锤直径的倍对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可取夯锤 直径的倍墩的计算直径可取夯锤直径的 倍
当墩间净距较大时应适当提高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刚 度
强夯置换处理范围应按本规范第条执行
墩顶应铺设一层厚度不小于的压实垫层垫层材 料可与墩体相同粒径不宜大于
强夯置换设计时应预估地面抬高值并在试夯时校 正
强夯置换法试验方案的确定应符合本规范第条
的规定检测项目除进行现场载荷试验检测承载力和变形模量 外尚应采用超重型或重型动力触探等方法检查置换墩着底情 况及承载力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
确定软粘性土中强夯置换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可只
考虑墩体不考虑墩间土的作用其承载力应通过现场单墩载荷 试验确定对饱和粉土地基可按复合地基考虑其承载力可通过 现场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强夯置换地基的变形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规 定 施工
强夯锤质量可取其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或多边
形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 对于细颗粒土锤底静接地压力宜取较小值锤的底面宜 对称设置若干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可取 强夯置换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
施工机械宜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 他专用设备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可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 架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当场地表土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
时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松散性材料使 地下水位低于坑底面以下坑内或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 施工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 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施工而造成损坏 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 害的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 施
强夯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
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 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重复步骤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 一个夯点的夯击
换夯点重复步骤至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 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 高程
强夯置换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当表土松软时可铺设一层厚度为 的砂石施工垫层
标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夯击并逐击记录夯坑深度当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时停夯向坑内填料直至与坑顶平记录填料数量如此重复直 至满足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墩体的夯击当夯点 周围软土挤出影响施工时可随时清理并在夯点周围铺垫碎石
继续施工
按由内而外隔行跳打原则完成全部夯点的施工 推平场地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 量夯后场地高程
铺设垫层并分层碾压密实
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开夯前应检查夯锤质量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 合设计要求
在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 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 对强夯置换尚应检查置换深度
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质量检验
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
计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强夯置换施工中可采用超 重型或重型圆锥动力触探检查置换墩着底情况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
后间隔一定时间方能进行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其间隔时间 可取粉土和粘性土地基可取强夯置换地基间 隔时间可取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
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 验除应采用单墩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采用动力触探等有效手段 查明置换墩着底情况及承载力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对饱和粉土 地基允许采用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代替单墩载荷试验 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的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
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建筑地 基的载荷试验检验点不应少于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 基应增加检验点数强夯置换地基载荷试验检验和置换墩着底情 况检验数量均不应少于墩点数的且不应少于点
振冲法
一般规定
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
填土等地基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的饱和粘性 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不 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的中砂粗砂 地基
对大型的重要的或场地地层复杂的工程在正式施工 前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处理效果 设计
振冲桩处理范围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场地条件确定 当用于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时宜在基础外缘扩大排桩
当要求消除地基液化时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基底下可 液化土层厚度的
桩位布置对大面积满堂处理宜用等边三角形布置
对单独基础或条形基础宜用正方形矩形或等腰三角形布置 振冲桩的间距应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大小和场地土层情况 并结合所采用的振冲器功率大小综合考虑振冲器布桩间 距可采用振冲器布桩间距可采用
振冲器布桩间距可采用荷载大或对粘性土宜
采用较小的间距荷载小或对砂土宜采用较大的间距 桩长的确定当相对硬层埋深不大时应按相对硬层埋
深确定当相对硬层埋深较大时按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值确 定在可液化地基中桩长应按要求的抗震处理深度确定桩长 不宜小于
在桩顶和基础之间宜铺设一层厚的碎石垫 层
桩体材料可用含泥量不大于的碎石卵石矿渣或其
他性能稳定的硬质材料不宜使用风化易碎的石料常用的填料 粒径为振冲器振冲器 振冲器
振冲桩的平均直径可按每根桩所用填料量计算
振冲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
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用单桩和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按下式估算
式中振冲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桩体承载力特征值宜通过单桩载荷试验 确定
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宜按当地经 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
桩土面积置换率 桩身平均直径
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 等边三角形布桩 正方形布桩 矩形布桩
分别为桩间距纵向间距和横向间距
对小型工程的粘性土地基如无现场载荷试验资料初步设计 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也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桩土应力比在无实测资料时可取原土强 度低取大值原土强度高取小值
振冲处理地基的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 基基础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可 按下式计算
式中复合土层压缩模量
桩间土压缩模量宜按当地经验取值如 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压缩模量
公式中的桩土应力比在无实测资料时对粘性 土可取对粉土和砂土可取原土强度低取大值 原土强度高取小值
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宜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现场工艺试 验确定不加填料振密的可能性孔距振密电流值振冲水压 力振后砂层的物理力学指标等
用振冲器振密深度不宜超过振冲器不宜超 过
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孔距可为宜用等边三角形布 孔
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载荷试
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根据加密后原位测试指标按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有关规定确定
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加密深度内土层 的压缩模量应通过原位测试确定 施工
振冲施工可根据设计荷载的大小原土强度的高低设
计桩长等条件选用不同功率的振冲器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试 验以确定水压振密电流和留振时间等各种施工参数 升降振冲器的机械可用起重机自行井架式施工平车或
其他合适的设备施工设备应配有电流电压和留振时间自动信 号仪表
振冲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清理平整施工场地布置桩位 施工机具就位使振冲器对准桩位
启动供水泵和振冲器水压可用水量可用 将振冲器徐徐沉入土中造孔速度宜为
直至达到设计深度记录振冲器经各深度的水压电 流和留振时间
造孔后边提升振冲器边冲水直至孔口再放至孔底重 复两三次扩大孔径并使孔内泥浆变稀开始填料制桩 大功率振冲器投料可不提出孔口小功率振冲器下料困 难时可将振冲器提出孔口填料每次填料厚度不宜大于
将振冲器沉入填料中进行振密制桩当电流达到规定的密实电流 值和规定的留振时间后将振冲器提升
重复以上步骤自下而上逐段制作桩体直至孔口记录
各段深度的填料量最终电流值和留振时间并均应符合设计规 定
关闭振冲器和水泵
施工现场应事先开设泥水排放系统或组织好运浆车辆
将泥浆运至预先安排的存放地点应尽可能设置沉淀池重复使用
上部清水
桩体施工完毕后应将顶部预留的松散桩体挖除如无预 留应将松散桩头压实随后铺设并压实垫层
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宜采用大功率振冲器为了避免造孔 中塌砂将振冲器抱住下沉速度宜快造孔速度宜为
到达深度后将射水量减至最小留振至密实电流达到规定 时上提逐段振密直至孔口一般每米振密时间约分 钟
在粗砂中施工如遇下沉困难可在振冲器两侧增焊辅助水 管加大造孔水量但造孔水压宜小
振密孔施工顺序宜沿直线逐点逐行进行 质量检验
检查振冲施工各项施工记录如有遗漏或不符合规定要 求的桩或振冲点应补做或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振冲施工结束后除砂土地基外应间隔一定时间后方 可进行质量检验对粉质粘土地基间隔时间可取对粉 土地基可取
振冲桩的施工质量检验可采用单桩载荷试验检验数量 为桩数的且不少于根对碎石桩体检验可用重型动力
触探进行随机检验对桩间土的检验可在处理深度内用标准贯 入静力触探等进行检验
振冲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 地基载荷试验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且 每个单体工程不应少于点
对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处理的砂土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
检验应采用标准贯入动力触探载荷试验或其他合适的试验方 法检验点应选择在有代表性或地基土质较差的地段并位于振 冲点围成的单元形心处及振冲点中心处检验数量可为振冲点数 量的总数不应少于点
砂石桩法
一般规定
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
杂填土等地基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也 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砂石桩法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采用砂石桩处理地基应补充设计施工所需的有关技术 资料对粘性土地基应有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对砂 土和粉土地基应有地基土的天然孔隙比相对密实度或标准贯入 击数砂石料特性施工机具及性能等资料
用砂石桩挤密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的设计及质量检验 尚应符合本规范第章中的有关规定 设计
砂石桩孔位宜采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
砂石桩直径可采用可根据地基土质情况和成
桩设备等因素确定对饱和粘性土地基宜选用较大的直径 砂石桩的间距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对粉土和砂土地基 不宜大于砂石桩直径的倍对粘性土地基不宜大于砂石桩直 径的倍初步设计时砂石桩的间距也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松散粉土和砂土地基可根据挤密后要求达到的孔隙比 来确定
等边三角形布置 正方形布置 式中砂石桩间距 砂石桩直径
修正系数当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时可取 不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时可取
地基处理前砂土的孔隙比可按原状土样试验确 定也可根据动力或静力触探等对比试验确定 地基挤密后要求达到的孔隙比
砂土的最大最小孔隙比可按现行国家标准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的有关规定确 定
地基挤密后要求砂土达到的相对密实度可取 粘性土地基 等边三角形布置 正方形布置
式中根砂石桩承担的处理面积 式中砂石桩的截面积
面积置换率可按本规范式确定
砂石桩桩长可根据工程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通过计算确 定
当松软土层厚度不大时砂石桩桩长宜穿过松软土层 当松软土层厚度较大时对按稳定性控制的工程砂石
桩桩长应不小于最危险滑动面以下的深度对按变形控制的 工程砂石桩桩长应满足处理后地基变形量不超过建筑物的地基 变形允许值并满足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的要求
对可液化的地基砂石桩桩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采用 桩长不宜小于
砂石桩处理范围应大于基底范围处理宽度宜在基础外 缘扩大排桩对可液化地基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 于可液化土层厚度的并不应小于
砂石桩桩孔内的填料量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估算时可 按设计桩孔体积乘以充盈系数确定可取如施工
中地面有下沉或隆起现象则填料数量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予以 增减
桩体材料可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
中砂或石屑等硬质材料含泥量不得大于最大粒径不宜大 于
砂石桩顶部宜铺设一层厚度为的砂石垫层
砂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 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通过下列方法估算 对于采用砂石桩处理的复合地基可按本规范公式 或公式估算
对于采用砂桩处理的砂土地基可根据挤密后砂土的密 实状态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的有关规定确定
砂石桩处理地基的变形计算应按本规范第条的
规定计算对于砂桩处理的砂土地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计算
当砂石桩用于处理堆载地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抗滑稳定性验算 施工
砂石桩施工可采用振动沉管锤击沉管或冲击成孔等成 桩法当用于消除粉细砂及粉土液化时宜用振动沉管成桩法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和成桩挤密试验当成桩质量不
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在调整设计与施工有关参数后重新进行 试验或改变设计
振动沉管成桩法施工应根据沉管和挤密情况控制填砂 石量提升高度和速度挤压次数和时间电机的工作电流等 施工中应选用能顺利出料和有效挤压桩孔内砂石料的桩 尖结构当采用活瓣桩靴时对砂土和粉土地基宜选用尖锥型 对粘性土地基宜选用平底型一次性桩尖可采用混凝土锥形桩 尖
锤击沉管成桩法施工可采用单管法或双管法锤击法挤 密应根据锤击的能量控制分段的填砂石量和成桩的长度 砂石桩的施工顺序对砂土地基宜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 进行对粘性土地基宜从中间向外围或隔排施工在既有建 构筑物邻近施工时应背离建构筑物方向进行 施工时桩位水平偏差不应大于倍套管外径套管垂 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砂石桩施工后应将基底标高下的松散层挖除或夯压密 实随后铺设并压实砂石垫层 质量检验
应在施工期间及施工结束后检查砂石桩的施工记录
对沉管法尚应检查套管往复挤压振动次数与时间套管升降幅 度和速度每次填砂石料量等项施工记录
施工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可进行质量检验对饱和粘性 土地基应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进行间隔时间不宜少于对 粉土砂土和杂填土地基不宜少于
砂石桩的施工质量检验可采用单桩载荷试验对桩体可
采用动力触探试验检测对桩间土可采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 动力触探或其他原位测试等方法进行检测桩间土质量的检测位 置应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的中心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桩孔总数 的
砂石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 荷试验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且每个 单体建筑不应少于点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一般规定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桩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
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按地区经 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应选择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作为桩 端持力层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设计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可只在基础范围内布置桩径宜取 桩距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土性施工工 艺等确定宜取倍桩径
桩顶和基础之间应设置褥垫层褥垫层厚度宜取 当桩径大或桩距大时褥垫层厚度宜取高值
褥垫层材料宜用中砂粗砂级配砂石或碎石等最大 粒径不宜大于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面积置换率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桩的截面积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如 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 时取大值
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宜按当地经 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采用单桩载荷试验时应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除以 安全系数
当无单桩载荷试验资料时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桩的周长
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
桩周第层土的侧阻力桩端端阻力特征值
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范有关规定确定 第层土的厚度
桩体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桩体混合料试块边长立方体标准养护 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地基处理后的变形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 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复合土层的分层与天
然地基相同各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等于该层天然地基压缩模量 的倍值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基础底面下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变形计算经验系数根据当地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 也可采用表数值
表变形计算经验系数
注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第层土附加应力系数沿土层厚度的积分值 基础底面下第层土的压缩模量值桩长范围内的复合 土层按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取值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应大于复合土层的厚度并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地基变形计算 深度的有关规定 施工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施工应根据现场条件选用下列施 工工艺
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 粉土素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
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适用于粘性土 粉土砂土以及对噪声或泥浆污染要求严格的场地 振动沉管灌注成桩适用于粉土粘性土及素填土地 基
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施工和振动沉管
灌注成桩施工除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 求
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由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验施工时
按配合比配制混合料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的 坍落度宜为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施工的坍落度宜为 振动沉管灌注成桩后桩顶浮浆厚度不宜超过
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在钻至设计深度
后应准确掌握提拔钻杆时间混合料泵送量应与拔管速度相配 合遇到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层不得停泵待料沉管灌注成桩 施工拔管速度应按匀速控制拔管速度应控制在 左右如遇淤泥或淤泥质土拔管速度应适当放慢 施工桩顶标高宜高出设计桩顶标高不少于
成桩过程中抽样做混合料试块每台机械一天应做一
组块试块边长为的立方体标准养护测定其 立方体抗压强度
冬期施工时混合料入孔温度不得低于对桩头和桩间 土应采取保温措施
清土和截桩时不得造成桩顶标高以下桩身断裂和扰动 桩间土
褥垫层铺设宜采用静力压实法当基础底面下桩间土的 含水量较小时也可采用动力夯实法夯填度夯实后的褥垫层 厚度与虚铺厚度的比值不得大于
施工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对满堂布桩基础桩位偏 差不应大于倍桩径对条形基础桩位偏差不应大于 倍桩径对单排布桩桩位偏差不应大于 质量检验
施工质量检验主要应检查施工记录混合料坍落度桩 数桩位偏差褥垫层厚度夯填度和桩体试块抗压强度等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检验应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 条件时并宜在施工结束后进行试验数量宜为总桩数的 且每个单体工程的试验数量不应少于点
应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的桩进行低应变动力试验 检测桩身完整性
夯实水泥土桩法
一般规定
夯实水泥土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 土杂填土粘性土等地基处理深度不宜超过
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土层的厚度和组成土的含水量 有机质含量和地下水的腐蚀性等
夯实水泥土桩设计前必须进行配比试验针对现场地基
土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为设计提供各种配比的强度参 数夯实水泥土桩体强度宜取龄期试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 均值 设计
夯实水泥土桩处理地基的深度应根据土质情况工程
要求和成孔设备等因素确定当采用洛阳铲成孔工艺时深度不 宜超过
夯实水泥土桩可只在基础范围内布置桩孔直径宜为 可根据设计及所选用的成孔方法确定桩距宜为 倍桩径
桩长的确定当相对硬层的埋藏深度不大时应按相对
硬层埋藏深度确定当相对硬层埋藏深度较大时应按建筑物地 基的变形允许值确定
在桩顶面应铺设厚的褥垫层垫层材料可
采用中砂粗砂或碎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现场复合地基 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按本规范公式估算 公式中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本规范第 条规定确定为桩间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可取 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天然地基承 载力特征值
桩孔内夯填的混合料配合比应按工程要求土料性质及 采用的水泥品种由配合比试验确定并应满足本规范公式 要求
地基处理后的变形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 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计算深度必须大于复
合土层的深度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可按本规范第条确 定 施工
夯实水泥土桩的施工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成孔工艺挤
土成孔可选用沉管冲击等方法非挤土成孔可选用洛阳铲螺 旋钻等方法
夯填桩孔时宜选用机械夯实分段夯填时夯锤的落
距和填料厚度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混合料的压实系数不应 小于
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不得含有冻土或膨胀 土使用时应过筛混合料含水量应满足土料的最优 含水量其允许偏差不得大于土料与水泥应拌和均 匀水泥用量不得少于按配比试验确定的重量
垫层材料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垫层铺 设时应压夯密实夯填度不得大于采用的施工方法应 严禁使基底土层扰动 成孔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桩孔中心偏差不应超过桩径设计值的对条形基础 不应超过桩径设计值的 桩孔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桩孔直径不得小于设计桩径 桩孔深度不应小于设计深度
向孔内填料前孔底必须夯实桩顶夯填高度应大于设计 桩顶标高垫层施工时应将多余桩体凿除桩顶面 应水平
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监测成孔及回填夯实的质量并
作好施工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勘察资料不符时应查明情 况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雨期或冬期施工时应采取防雨防冻措施防止土料 和水泥受雨水淋湿或冻结 质量检验
施工过程中对夯实水泥土桩的成桩质量应及时进行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的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对一般工程可检查桩的干密度和施工记录干密度的检验 方法可在内采用取土样测定或采用轻型动力触探击数与 现场试验确定的干密度进行对比以判断桩身质量
夯实水泥土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单桩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重要或大型工程尚应进行多桩复合地基 载荷试验
夯实水泥土桩地基检验数量应为总桩数的 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应少于点
水泥土搅拌法
一般规定
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深层搅拌法以下简称湿法和粉体
喷搅法以下简称干法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 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 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 黄土含水量小于大于或地下水的值小于
时不宜采用干法冬期施工时应注意负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水泥土搅拌法用于处理泥炭土有机质土塑性指数
大于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时以及无工程经验的地区 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水泥土搅拌法形成的水泥土加固体可作为竖向承载的 复合地基基坑工程围护挡墙被动区加固防渗帷幕大体积 水泥稳定土等加固体形状可分为柱状壁状格栅状或块状 等
确定处理方案前应搜集拟处理区域内详尽的岩土工程资 料尤其是填土层的厚度和组成软土层的分布范围分层情 况地下水位及值士的含水量塑性指数和有机质含量 等
设计前应进行拟处理土的室内配比试验针对现场拟处 理的最弱层软土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固化剂外掺剂及其掺量 为设计提供各种龄期各种配比的强度参数
对竖向承载的水泥土强度宜取龄期试块的立方体抗压强 度平均值对承受水平荷载的水泥土强度宜取龄期试块的立 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设计
固化剂宜选用强度等级为级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 水泥水泥掺量除块状加固时可用被加固湿土质量的 外其余宜为湿法的水泥浆水灰比可选用
外掺剂可根据工程需要和土质条件选用具有早强缓凝 减水以及节省水泥等作用的材料但应避免污染环境 水泥土搅拌法的设计主要是确定搅拌桩的置换率和长
度竖向承载搅拌桩的长度应根据上部结构对承载力和变形的要 求确定并宜穿透软弱土层到达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为提高
抗滑稳定性而设置的搅拌桩其桩长应超过危险滑弧以下 湿法的加固深度不宜大于干法不宜大于水泥土 搅拌桩的桩径不应小于
竖向承载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
现场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按本规 范公式估算公式中为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当桩
端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大于桩周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的平均 值时可取差值大时取低值当桩端土未经修正的承
载力特征值小于或等于桩周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的平均值时可取 差值大时或设置褥垫层时均取高值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 设计时也可按式估算并应同时满足式
的要求应使由桩身材料强度确定的单桩承载力大于或等于 由桩周土和桩端土的抗力所提供的单桩承载力
式中与搅拌桩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土试块 边长为的立方体也可采用边长为 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龄期的 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桩身强度折减系数干法可取湿法 可取 桩的周长
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
桩周第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对淤泥可取 对淤泥质土可取对软塑状态的
粘性土可取对可塑状态的粘性土可以 取
桩长范围内第层土的厚度
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可 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的有关规定确定
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可取 承载力高时取低值
竖向承载搅拌桩复合地基应在基础和桩之间设置褥垫 层褥垫层厚度可取其材料可选用中砂粗砂 级配砂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竖向承载搅拌桩复合地基中的桩长超过时可采用
变掺量设计在全桩水泥总掺量不变的前提下桩身上部三分之 一桩长范围内可适当增加水泥掺量及搅拌次数桩身下部三分之 一桩长范围内可适当减少水泥掺量
竖向承载搅拌桩的平面布置可根据上部结构特点及对地 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采用柱状壁状格栅状或块状等加固 型式桩可只在基础平面范围内布置独立基础下的桩数不宜少 于根柱状加固可采用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布桩型式
当搅拌桩处理范围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下 卧层承载力验算
竖向承载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包括搅拌桩复合土层的 平均压缩变形与桩端下未加固土层的压缩变形 搅拌桩复合土层的压缩变形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搅拌桩复合土层顶面的附加压力值 搅拌桩复合土层底面的附加压力值 搅拌桩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 搅拌桩的压缩模量可取
对桩较短或桩身强度较低者可取低值反之可取高 值
桩间土的压缩模量
桩端以下未加固土层的压缩变形可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施工
水泥土搅拌法施工现场事先应予以平整必须清除地上 和地下的障碍物遇有明浜池塘及洼地时应抽水和清淤回填 粘性土料并予以压实不得回填杂填土或生活垃圾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进行工艺性试桩数量 不得少于根当桩周为成层土时应对相对软弱土层增加搅拌 次数或增加水泥掺量
搅拌头翼片的枚数宽度与搅拌轴的垂直夹角搅拌
头的回转数提升速度应相互匹配以确保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 的任何一点均能经过次以上的搅拌
竖向承载搅拌桩施工时停浆灰面应高于桩顶设计 标高在开挖基坑时应将搅拌桩顶端施工质量较 差的桩段用人工挖除
施工中应保持搅拌桩机底盘的水平和导向架的竖直搅 拌桩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桩位的偏差不得大于成 桩直径和桩长不得小于设计值
水泥土搅拌法施工步骤由于湿法和干法的施工设备不同 而略有差异其主要步骤应为 搅拌机械就位调平
预搅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
边喷浆粉边搅拌提升直至预定的停浆灰面 重复搅拌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
根据设计要求喷浆粉或仅搅拌提升直至预定的停 浆灰面
关闭搅拌机械
在预复搅下沉时也可采用喷浆粉的施工工艺但 必须确保全桩长上下至少再重复搅拌一次 湿法
施工前应确定灰浆泵输浆量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
喷浆口的时间和起吊设备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并根据设计要求 通过工艺性成桩试验确定施工工艺
所使用的水泥都应过筛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送
必须连续拌制水泥浆液的罐数水泥和外掺剂用量以及泵送浆 液的时间等应有专人记录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经国家计 量部门认证的监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
搅拌机喷浆提升的速度和次数必须符合施工工艺的要 求并应有专人记录
当水泥浆液到达出浆口后应喷浆搅拌在水泥浆 与桩端土充分搅拌后再开始提升搅拌头
搅拌机预搅下沉时不宜冲水当遇到硬土层下沉太慢 时方可适量冲水但应考虑冲水对桩身强度的影响 施工时如因故停浆应将搅拌头下沉至停浆点以下 处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搅拌提升若停机超过三小时 宜先拆卸输浆管路并妥加清洗
壁状加固时相邻桩的施工时间间隔不宜超过如
间隔时间太长与相邻桩无法搭接时应采取局部补桩或注浆等 补强措施 干法
喷粉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搅拌机械供粉泵送气粉
管路接头和阀门的密封性可靠性送气粉管路的长度不 宜大于
水泥土搅拌法干法喷粉施工机械必须配置经国家
计量部门确认的具有能瞬时检测并记录出粉量的粉体计量装置及 搅拌深度自动记录仪
搅拌头每旋转一周其提升高度不得超过
搅拌头的直径应定期复核检查其磨耗量不得大于 当搅拌头到达设计桩底以上时应即开启喷粉机 提前进行喷粉作业当搅拌头提升至地面下时喷粉机 应停止喷粉
成桩过程中因故停止喷粉应将搅拌头下沉至停灰面 以下处待恢复喷粉时再喷粉搅拌提升
需在地基土天然含水量小于土层中喷粉成桩时 应采用地面注水搅拌工艺 质量检验
水泥土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应贯穿在施工的全过程并应
坚持全程的施工监理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 记录并对照规定的施工工艺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检查重点 是水泥用量桩长搅拌头转数和提升速度复搅次数和复搅 深度停浆处理方法等
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检验可采用以下方法 成桩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深度宜超过停浆灰
面下目测检查搅拌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检查量为 总桩数的
成桩后内可用轻型动力触探检查每米桩身 的均匀性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且不少于根
竖向承载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 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
载荷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并宜在 成桩后进行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且每项单体 工程不应少于点
经触探和载荷试验检验后对桩身质量有怀疑时应在成桩 后用双管单动取样器钻取芯样作抗压强度检验检验数量 为施工总桩数的且不少于根
对相邻桩搭接要求严格的工程应在成桩后选取 数根桩进行开挖检查搭接情况
基槽开挖后应检验桩位桩数与桩顶质量如不符合 设计要求应采取有效补强措施
高压喷射注浆法
一般规定
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流塑软
塑或可塑粘性土粉土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 当土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有较高的有 机质时以及地下水流速过大和已涌水的工程应根据现场试验 结果确定其适用性
高压喷射注浆法可用于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地基加固 深基坑地铁等工程的土层加固或防水
高压喷射注浆法分旋喷定喷和摆喷三种类别根据工
程需要和土质条件可分别采用单管法双管法和三管法加固 形状可分为柱状壁状条状和块状
对既有建筑物在制定高压喷射注浆方案时应搜集有关的 历史和现状资料邻近建筑物和地下埋设物等资料
高压喷射注浆方案确定后应结合工程情况进行现场试 验试验性施工或根据工程经验确定施工参数及工艺 设计
高压喷射注浆形成的加固体强度和范围应通过现场试
验确定当无现场试验资料时亦可参照相似土质条件的工程经 验
竖向承载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 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按本规范公式
估算公式中为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可根据试验或类似 土质条件工程经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取 承载力较低时取低值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通过现场单桩载荷试验确定 也可按式和估算取其中较小值
式中与旋喷桩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土试块 边长为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
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桩身强度折减系数可取 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 桩周第层土的厚度
桩周第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可按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有 关规定或地区经验确定
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可 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有关规定或地区经验确定
当旋喷桩处理范围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下 卧层承载力验算
竖向承载旋喷桩复合地基宜在基础和桩顶之间设置褥垫 层褥垫层厚度可取其材料可选用中砂粗砂 级配砂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竖向承载旋喷桩的平面布置可根据上部结构和基础特点 确定独立基础下的桩数一般不应少于根
桩长范围内复合土层以及下卧层地基变形值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计算其 中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可根据地区经验确定
高压喷射注浆法用于深基坑地铁等工程形成连续体 时相邻桩搭接不宜小于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 的有关规范的规定 施工
施工前应根据现场环境和地下埋设物的位置等情况复 核高压喷射注浆的设计孔位
高压喷射注浆的施工参数应根据土质条件加固要求通
过试验或根据工程经验确定并在施工中严格加以控制单管法 及双管法的高压水泥浆和三管法高压水的压力应大于 高压喷射注浆的主要材料为水泥对于无特殊要求的工 程宜采用强度等级为级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根据
需要可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及掺合料外加剂和掺合料的用量应 通过试验确定
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应按工程要求确定可取 常用
高压喷射注浆的施工工序为机具就位贯入喷射管喷 射注浆拔管和冲洗等
喷射孔与高压注浆泵的距离不宜大于钻孔的位置
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实际孔位孔深和每个钻孔 内的地下障碍物洞穴涌水漏水及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不符 等情况均应详细记录
当喷射注浆管贯入土中喷嘴达到设计标高时即可喷
射注浆在喷射注浆参数达到规定值后随即分别按旋喷定喷
或摆喷的工艺要求提升喷射管由下而上喷射注浆喷射管分 段提升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对需要局部扩大加固范围或提高强度的部位可采用复 喷措施
在高压喷射注浆过程中出现压力骤然下降上升或冒浆 异常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
高压喷射注浆完毕应迅速拔出喷射管为防止浆液
凝固收缩影响桩顶高程必要时可在原孔位采用冒浆回灌或第二 次注浆等措施
当处理既有建筑地基时应采用速凝浆液或跳孔喷射
和冒浆回灌等措施以防喷射过程中地基产生附加变形和地基与 基础间出现脱空现象同时应对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 施工中应做好泥浆处理及时将泥浆运出或在现场短 期堆放后作土方运出
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参数和材料用量施工并如实 做好各项记录 质量检验
高压喷射注浆可根据工程要求和当地经验采用开挖检 查取芯常规取芯或软取芯标准贯入试验载荷试验或围
井注水试验等方法进行检验并结合工程测试观测资料及实际 效果综合评价加固效果 检验点应布置在下列部位 有代表性的桩位
施工中出现异常情况的部位
地基情况复杂可能对高压喷射注浆质量产生影响的部 位
检验点的数量为施工孔数的并不应少于点 质量检验宜在高压喷射注浆结束后进行
竖向承载旋喷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 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
载荷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条件时并宜在成桩 后进行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且每项单体工程 不应少于点
石灰桩法
一般规定
石灰桩法适用于处理饱和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素
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时宜增加掺合 料的含水量并减少生石灰用量或采取土层浸水等措施 对重要工程或缺少经验的地区施工前应进行桩身材料
配合比成桩工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桩身材料配合比试验 应在现场地基土中进行 设计
石灰桩的主要固化剂为生石灰掺合料宜优先选用粉煤
灰火山灰炉渣等工业废料生石灰与掺合料的配合比宜根据 地质情况确定生石灰与掺合料的体积比可选用或对
于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土可适当增加生石灰用量桩顶附近生石 灰用量不宜过大当掺石膏和水泥时掺加量为生石灰用量的 当地基需要排水通道时可在桩顶以上设 厚的砂石垫层
石灰桩宜留以上的孔口高度并用含水量适当的
粘性土封口封口材料必须夯实封口标高应略高于原地面石 灰桩桩顶施工标高应高出设计桩顶标高以上
石灰桩成孔直径应根据设计要求及所选用的成孔方法确 定常用可按等边三角形或矩形布桩桩中心距
可取倍成孔直径石灰桩可仅布置在基础底面下当基底 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小于时宜在基础以外布置排围 护桩
洛阳铲成孔桩长不宜超过机械成孔管外投料时 桩长不宜超过螺旋钻成孔及管内投料时可适当加长 石灰桩桩端宜选在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中在深厚的软弱 地基中采用悬浮桩时应减少上部结构重心与基础形心的偏 心必要时宜加强上部结构及基础的刚度
地基处理的深度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上部结构设 计要求确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验算下卧层承载力及地基的变形
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超过当土质
较好并采取保证桩身强度的措施经过试验后可以适当提高 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或多桩复合地 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按公式估算
公式中为石灰桩桩身抗压强度比例界限值由单桩竖向载荷 试验测定初步设计时可取土质软弱时取低值
为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 倍土质软弱或置换率大时取高值为面积
置换率桩面积按倍成孔直径计算土质软弱时宜取 高值
处理后地基变形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变形经验系数可按 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
石灰桩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宜通过桩身及桩间土压缩试验确 定初步设计时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
系数可取成孔对桩周土挤密效应好 或置换率大时取高值
桩土应力比可取长桩取大值 天然土的压缩模量 施工
石灰材料应选用新鲜生石灰块有效氧化钙含量不宜低
于粒径不应大于含粉量即消石灰不宜超过
掺合料应保持适当的含水量使用粉煤灰或炉渣时含水 量宜控制在左右无经验时宜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密 实度的施工控制指标
石灰桩施工可采用洛阳铲或机械成孔机械成孔分为沉 管和螺旋钻成孔成桩时可采用人工夯实机械夯实沉管反 插螺旋反压等工艺填料时必须分段压夯实人工夯实时 每段填料厚度不应大于管外投料或人工成孔填料时应采
取措施减小地下水渗入孔内的速度成孔后填料前应排除孔底积 水
施工顺序宜由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在软土中宜间隔 成桩
施工前应作好场地排水设施防止场地积水 进入场地的生石灰应有防水防雨防风防火措施 宜做到随用随进 桩位偏差不宜大于
应建立完整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根据不同
的施工工艺制定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及时作好施工记录监督 成桩质量进行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测等
石灰桩施工时应采取防止冲孔伤人的有效措施确保施 工人员的安全 质量检测
石灰桩施工检测宜在施工后进行竣工验收检 测宜在施工后进行
施工检测可采用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
检测部位为桩中心及桩间土每两点为一组检测组数不少于总 桩数的
石灰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 荷试验
载荷试验数量宜为地基处理面积每左右布置一个 点且每一单体工程不应少于点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一般规定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 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 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 法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 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饱和度大于 时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
对重要工程或在缺乏经验的地区施工前应按设计要 求在现场进行试验如土性基本相同试验可在一处进行如 土性差异明显应在不同地段分别进行试验 设计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面积应大于基础或 建筑物底层平面的面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采用局部处理时超出基础底面的宽度对非自重湿
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 倍并不应小于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每边不应 小于基底宽度的倍并不应小于
当采用整片处理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底面外缘的宽 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并不应小于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深度应根据建筑场
地的土质情况工程要求和成孔及夯实设备等综合因素确定对 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 范的有关规定
桩孔直径宜为并可根据所选用的成孔设
备或成孔方法确定桩孔宜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孔之间的中心 距离可为桩孔直径的倍也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 桩孔直径
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
地基处理前土的平均干密度
桩间土经成孔挤密后的平均挤密系数对重要工程 不宜小于对一般工程不应小于
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在成孔挤密深度内桩间土的平均干密度 平均试样数不应少于组 桩孔的数量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桩孔的数量 拟处理地基的面积
根土或灰土挤密桩所承担的处理地基面积 即
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 桩孔按等边三角形布置 桩孔按正方形布置
桩孔内的填料应根据工程要求或处理地基的目的确 定桩体的夯实质量宜用平均压实系数控制
当桩孔内用灰土或素土分层回填分层夯实时桩体内的平 均压实系数值均不应小于
消石灰与土的体积配合比宜为或 桩顶标高以上应设置厚的灰土垫层 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
现场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当无试验资料 时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但对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 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倍并不宜大于对土挤密桩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倍并不宜大
于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变形计算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其中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可采用载荷试验的变形模量代替 施工
成孔应按设计要求成孔设备现场土质和周围环境等 情况选用沉管振动锤击或冲击等方法
桩顶设计标高以上的预留覆盖土层厚度宜符合下列要 求
沉管锤击振动成孔宜为 冲击成孔宜为
成孔时地基土宜接近最优或塑限含水量当土的
含水量低于时宜对拟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增湿增湿 土的加水量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计算加水量 拟加固土的总体积
地基处理前土的平均干密度
土的最优含水量通过室内击实试验求得 地基处理前土的平均含水量 损耗系数可取
应于地基处理前将需增湿的水通过一定数量和一定 深度的渗水孔均匀地浸入拟处理范围内的土层中 成孔和孔内回填夯实应符合下列要求
成孔和孔内回填夯实的施工顺序当整片处理时宜从 里或中间向外间隔孔进行对大型工程可采取分段 施工当局部处理时宜从外向里间隔孔进行
向孔内填料前孔底应夯实并应抽样检查桩孔的直径 深度和垂直度
桩孔的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
桩孔中心点的偏差不宜超过桩距设计值的
经检验合格后应按设计要求向孔内分层填入筛好的 素土灰土或其他填料并应分层夯实至设计标高
铺设灰土垫层前应按设计要求将桩顶标高以上的预留 松动土层挖除或夯压密实
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监理成孔及回填夯实的质量并
应做好施工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勘察资料不符应立即停止 施工待查明情况或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雨季或冬季施工应采取防雨或防冻措施防止灰土和 土料受雨水淋湿或冻结 质量检验
成桩后应及时抽样检验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处理地 基的质量对一般工程主要应检查施工记录检测全部处理深 度内桩体和桩间土的干密度并将其分别换算为平均压实系数 和平均挤密系数对重要工程除检测上述内容外还应
测定全部处理深度内桩间土的压缩性和湿陷性 抽样检验的数量对一般工程不应少于桩总数的 对重要工程不应少于桩总数的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 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桩总数的且每项单体工程不 应少于点
柱锤冲扩桩法
一般规定
柱锤冲扩桩法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粉土粘性土素填
土和黄土等地基对地下水位以下饱和松软土层应通过现场试 验确定其适用性地基处理深度不宜超过复合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不宜超过
对大型的重要的或场地复杂的工程在正式施工前 应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试验 设计
处理范围应大于基底面积对一般地基在基础外缘应 扩大排桩并不应小于基底下处理土层厚度的对可液 化地基处理范围可按上述要求适当加宽
桩位布置可采用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布置常用桩距 为或取桩径的倍
桩径可取桩孔内填料量应通过现场试验 确定
地基处理深度可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及设计要求确定对
相对硬层埋藏较浅的土层应深达相对硬土层当相对硬层埋藏 较深时应按下卧层地基承载力及建筑物地基的变形允许值确 定对可液化地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的有关规定确定
在桩顶部应铺设厚砂石垫层
桩体材料可采用碎砖三合土级配砂石矿渣灰土
水泥混合土等当采用碎砖三合土时其配合比体积比可采 用生石灰碎砖粘性土为当采用其他材料时应经试验 确定其适用性和配合比
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 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按公式估算公 式中为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面积 置换率可取为桩土应力比无实测资料时可取
桩间土承载力低时取大值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 值宜按当地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
地基处理后变形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初步设计时复合土层的 压缩模量可按公式估算公式中为复合土层的压缩
模量为加固后桩间土的压缩模量可按当地 经验取值
当柱锤冲扩桩处理深度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按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 行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施工
柱锤冲扩桩法宜用直径长度质量 的柱状锤柱锤进行施工
起重机具可用起重机步履式夯扩桩机或其他专用机具 设备
柱锤冲扩桩法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清理平整施工场地布置桩位 施工机具就位使柱锤对准桩位
柱锤冲孔根据土质及地下水情况可分别采用下述三种 成孔方式
冲击成孔将柱锤提升一定高度自动脱钩下落冲击土
层如此反复冲击接近设计成孔深度时可在孔内填少量粗骨 料继续冲击直到孔底被夯密实
填料冲击成孔成孔时出现缩颈或坍孔时可分次填入
碎砖和生石灰块边冲击边将填料挤入孔壁及孔底当孔底接近 设计成孔深度时夯入部分碎砖挤密桩端土
复打成孔当坍孔严重难以成孔时可提锤反复冲击至
设计孔深然后分次填入碎砖和生石灰块待孔内生石灰吸水膨 胀桩间土性质有所改善后再进行二次冲击复打成孔 当采用上述方法仍难以成孔时也可以采用套管成孔即用 柱锤边冲孔边将套管压入土中直至桩底设计标高
成桩用标准料斗或运料车将拌合好的填料分层填入桩 孔夯实当采用套管成孔时边分层填料夯实边将套管拔出 锤的质量锤长落距分层填料量分层夯填度夯击次数
总填料量等应根据试验或按当地经验确定每个桩孔应夯填至桩 顶设计标高以上至少其上部桩孔宜用原槽土夯封施工 中应作好记录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施工机具移位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根桩施工 成孔和填料夯实的施工顺序宜间隔进行
基槽开挖后应进行晾槽拍底或碾压随后铺设垫层并 压实 质量检验
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及现场施工情况并对
照预定的施工工艺标准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对质量有怀疑 的工程桩应用重型动力触探进行自检
冲扩桩施工结束后内可对桩身及桩间土进行
抽样检验可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进行并对处理后桩身质量及复 合地基承载力作出评价检验点数可按冲扩桩总数的计每 一单体工程桩身及桩间土总检验点数均不应少于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