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野下《二十四诗品》新探
2021-04-15
来源:星星旅游
第l3卷第1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NO.1 V0L.13 2010年3月 JOURNAL OF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MAR.2010 [文章编号]l671—8l78(2010)01-_0O27._05 比较视野下《二十四诗品》新探 何奕,高飞 (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 [摘要]文章重新探讨了《二十四诗品》的主旨。司空图所列举的每类风格针对的不仅是文学艺术,还 包括人的精神状态或生命状态。《二十四诗品》是以“道”为核心,呈现的二十四种人生境界和生命状态。 与西方的风格论相对照,其目的是凸显我民族古代风格论的特质。《二十四诗品》风格论的形成不是偶然 的,它与我国自古以来的文学态度有关,即把写诗作为严肃的“立言”事业。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风格;生命状态;道 [中图分类号]101 [文献标识码]A 文苑奇葩《二十四诗品》,署名为晚唐司空图,是 此类著述的比较,上面张国庆先生列举的三篇论文 中国古代诗学名著。从清代开始关于此书的研究就 都属于此类。第二类为,与西方风格论作比较时,主 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初步成果。对《二十四诗品》的现 要以《二十四诗品》为主,以《论司空图植根于个性、 代意义上的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初,从张国庆 语言、文学、生活、文化上的风格论》为典型代表。限 的《<二十四诗品>百年研究述评》一文中,我们可 于篇幅,下面只讨论第二类。然而这一类研究也暴 以看到《二十四诗品》研究的盛况。自上世纪90年 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方法的使用和《二十四诗 代以来,关于此书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正如张 品》的主旨意义理解两方面。 国庆先生指出:“在中西比较诗学的视野中来研究和 一.、上世纪9O年代以来。在中西比较诗学的视 把握《诗品》,虽前已有之,但在90年代渐渐成为 野中来研究和把握《二十四诗品》的局限 种趋势。发表了林继中《‘象外之象’的现代阐释》、 (一).方法上的局限 陈登《休姆与司空图的诗歌理论比较》、童庆炳《司空 以中西比较的视野来把握和研究《二十四诗品》 图‘韵外之致’说新解》等多篇论文。.诸文所论虽未 能拓宽研究思路,这种方法本身值得提倡,但在利用 必尽皆得当,但显然都有新意,拓展了《二十四诗品》 这种方法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存在着危险。第一个危 研究的视野和领域,有利于加深对《诗品》的认 识。”_】 王润华先生的《论司空图植根于个性、语言、 险是,在西方的影响下,我国现当代人与古人在语 文学、生活、文化上的风格论》一文,虽然发表于1989 言、生活方式、学术思维方法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 年,但它和9O年代《二十四诗品》研究的总趋势相契 化,多大程度上能保证原汁原味地解读我国古代文 合,也可以把它归人这种趋势。关于中西比较视野 艺理论,比如《二十四诗品》,还是个问题;第二个危 下的《二十四诗品》研究可以概括为两类:第一类为, 险是,当我们用中外视野审视我国古代的文艺理论, 注重《二十四诗品》以外的司空图的其他著作与西方 如《二十四诗品》,尤其是将其与和我们差别较大的 西方文化体系横向比较时,很容易使它成为西方理 [收稿日期]2010—02—23 [作者简介】何奕(1982一),女,河南商丘人,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文艺学。高飞(1986一),女,河南信阳人,上海大 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文艺学。 ・27・ 何奕,高飞:比较视野下《二十四诗品》新探 论的注脚,用以阐释西方理论,或者说中西皆同,因 照”的研究趋势才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而中国古代文论的特质容易被武断地抹煞。 以王润华先生的论文《论司空图植根于个性、语 (二)意义理解上的局限 在理解《二十四诗品》主旨的时候,如果比较方 言、文学、生活、文化上的风格论》为例,来探究90年 法运用得生硬和单一,容易造成偏离文本和抹煞中 代以来以中西比较的视野来把握和研究《二十四诗 国风格论特质的局面,表现为或者脱离文本泛泛而 品》这种方法上的局限。在这篇论文中,王先生指 谈,或者阐释西方的风格论流于肤浅。还是以王润 出:“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家给风格(style)的定义是: 华先生上面的这篇文章为例,探讨他在《二十四诗 ‘风格有时是作者个性之表现,有时是作品表现的技 品》风格论理解上的局限。 巧之特色,有时是文学作品之最高成就之表现。’ 关于《二十四诗品》主旨的归纳概括,可以参见 (Style,as personal idiosyncrasy;style,as technique of 程国赋先生的《世纪回眸: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研 exposition;style,as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of literature 究》一文,在文中他把主旨归纳为:风格论、意境说、 )除了风格的三层论之外,西方学者还加以简化,把 诗的哲学说、审美图示说四类。 王润华的论点就被 风格只看作一个人作品或一派作品的共同特色。由 归到风格论一类里,谈风格形成的基础。 此可见,唐代的风格论和西方的风格论大致上是相 且不说他泛泛而谈“唐代的风格论和西方的风 似的。但中国的风格论,尤其是司空图所建立的理 格论大体上是相似的”,单就他说的司空图超越西方 论,涵盖更广大。他的风格不但超越个人作品的特 风格论的部分来看。从“而且把风格看作个人性情、 点,一种流派文学的特色,一个时代文学的成就,而 生活、甚至文化的表现”这句话可以看出,王先生把 且把风格看作个人性情、生活,甚至文化的表 《二十四诗品》的风格不仅理解为适用于文艺领域, 现。’’[ ] 还适用于日常生活或文化,这一点看法拓展了风格 王润华先生还把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里的风格 的适用领域,眼光很独到。但把风格理解为性情气 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属于作者性情气质等元素所造 质的表现或流露还不够,还要把它看作要追求的理 成,这些风格包括雄浑、冲淡、沉着、高古、典雅、豪 想的人生境界,向“道”的境界,可以说每一品都是围 放、精神、疏野、悲慨、超诣、飘逸和旷达等十二种。 绕“道”这个中心展开的,其实二十四品就是人的二 第二类属于语言及表现技巧的特色所形成的,包括 十四种精神状态和生命状态的展现或趋向。“品”, 纤熊、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缜密、清奇、委 是我国诗评的特有词,它的含义有多个层次。浦震 曲、实境、形容和流动等十二种。” 』7 元在其论文《析品》中把“品”理解为四层:“别味日 不难看出,王润华先生在谈论中西风格论的形 品”;“定其差品之文次”;榜样、规格(审美范式、审 成基础的异同时,由于采用单一、生硬的横向比较方 美标准);灵感式的批评(内容丰富,不拘一格但又依 法,造成他对《二十四诗品》风格论理解的不可靠。 附于作品)。 所以,王润华先生对《二十四诗品》的 首先,《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不是晚唐司空图,司空 题解如果仅仅指向二十四种风格,显然忽视了“品” 图的风格论是否就是唐代风格论的代表,对此,学术 在我国古代文论里的复杂含义。其实“品”既可以是 界还没有定论:若《二十四诗品》不是晚唐的作品,那 诗的各种审美范式,也能是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命状 么唐代就没有明确理论意义上的风格论,而是我们 态的理想状态的标举。 今天用西方风格理论研究唐人的论说,并将唐人的 由于比较方法运用得生硬和单一,使得王先生 论说纳入了风格论。其次,在王润华先生看来,中国 的理解深人不到《二十四诗品》与中国哲学(尤其是 的风格论包含了西方的风格论,中西风格论是包含 道家哲学)的紧密联系的深层次,而变成了用西方的 与被包含的关系,若是这样,不仅是中国唐代的风格 风格论阐释《二十四诗品》的风格论。 论,就连西方风格论的特质也很容易被抹煞掉。 二、《二十四诗品》的每品所标举的精神状态或 从上面王润华先生的论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 生命状态 种《二十四诗品》研究新趋势下的潜在危险,所以在 为尽可能避免上述《二十四诗品》研究的局限, 用这种方法的时候最好保持谨慎态度。只有用比较 在灵活运用比较方法时,应更注重文本细读的方法。 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二十四诗品》“中西互 下面就用此方法,从美学的视角,生命哲学的维度解 ・28・ 第13卷第1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NO.1 VOL.1 3 2010年3月 JOURNAL OF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MAR.2010 读《二十四诗品》。 感性形式里,而只涉及理性的观念”。 这就很好地 首先来看司空图对“雄浑”风格的阐释:“大用外 阐释了中国诗歌风格的底蕴,就是含有个体的生命 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 体验与精神状态。 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持之匪强,来之无 前面王润华先生把《二十四诗品》的风格分为两 穷。’’[5]3 大类,认为只有他列的前十二种才与诗人的性情气 《诗品臆说》的作者孙联奎认为,“此篇章法:首 质有关,后十二种风格是由语言及表现技巧的特色 两句虚笼[雄浑],次二句明点[雄浑],以下六句分 所形成的。其实不尽然,二十四类诗的风格也标举 贴[雄浑]。或说理,或取象,颇具层次。末两句收结 着二十四种生命状态。 通篇,悠然不尽,且寓以勉励意。”[6j”上面的说法很 再举“高古”为例:“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 有道理,下面我进一步分析每行诗句的含义。“大用 浩劫,窗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 外腓,真体内充”这两句说出雄浑的大概,是说浩大 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 之用改变于外,是因为有真实之体充满于内。然而 '’[5]10 刁 o 何谓“浑”?何谓“雄”?“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必须 我们可以想象一位肢体残缺的真人,手里拿着 返而求于虚,一物不着,自然到了浑然之地。浑是助 荷花,暗示了他自我的饱满,既注意人世又不把人世 其雄的。雄不是一朝一夕都袭成的,必须积攒强健 放在心上。在苦难的人世漂游,无影无踪的游于世 之气魄。“如果用这个意思来说诗,就是必须有大才 外。皎洁的月亮静静挂在天边迎接,清和的风儿伴 力、大学问,总能随处触发,成为真诗。学深养到而 随着他。他伫立在碧玉似的华山之巅,倾听着悠悠 写来却一物不着,并不卖弄学问,侈谈理论,这是所 的钟声。他的心灵是多么的虚静,早超脱了是是非 谓雄浑。”_5H而“具备万物”是说“浑”,可以笼罩万 非的尘世。他寄心于纯朴的太古时代,简直是玄妙 物而没有不足。“横绝太空”是说“雄”,横绝太空没 的化身。得“道”之人才有高古的风格,有“道”才能 有能与之抗衡的了。“荒荒油云”描述的是“浑”的 高,有“劫”才能古。高古要求具备三个条件:有闲 象,“荒荒”说的是苍茫乱走的样子,“油云”指油然 心、得道、对“劫”的超越。中国的古代美学是出世的 之云,这两句描写了情境的苍茫感,并且这情境渗透 美学,西方的美学要么是人世的,要么是纯形式的。 了主体的感受。“寥寥长风”同样表达了主体的感 可见,高古就是得道之人的精神气质的外部表现,同 受。“寥寥”是四边空阔的样子,“长风”指长远之 时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美学也是与哲学密切相关 风。它写出了主体激荡无边的感受。“持之匪强,来 的,尤其是老庄哲学。 之无穷”说的是雄浑是怎么来的。“持之不费勉强, 其次,再举“纤簇”为例:“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不见矫揉。左右逢源,取之不竭,所以引之使来,又 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荫路 能浩然无量,怕什么穷尽?一方面浑化无迹,一方面 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 气势充沛,这总能尽雄浑之妙。” 在《司空图诗品 为新。”[5 37 解说》中祖保泉认为,雄浑的解释“倒表明了他对诗 诗人先从取象人手,以鲜明的画面来描绘纤德 人的内在修养(思想的、艺术的)与作品风格之问的 之境:波光粼粼的清泉流入山涧,韶华满目的春光由 看法。他说:诗人要有‘雄浑’,之气充之于内,才可能 远而近,勃勃生机。在寂静的深山幽谷里,一个美人 有‘大用’伸张于外。没有‘雄浑’的气魄,就写不出 时而出现在眼前。在风和日丽的溪流之滨,碧桃花 具有雄浑特色的诗……诗人要返归于虚无的道,以 盛开着,灿然夺目;在绿柳成荫的曲径里,穿梭似的 这种虚无的道为源头,并有一定的积蓄工夫,才能有 黄莺此唱彼和。末四句,诗人指出了体验纤雒的要 雄浑的气魄”。 领。即,诗人要投人大自然的怀抱,与自然融为一 可见,司空图阐释雄浑风格的时候是用主体的 体,然后才会有深刻的感受,才能写出具有纤熊意境 感受来譬喻,他强调主体精神的状态,“雄”是强调力 的诗。诗人描绘的景象,哪怕是前人曾经描绘过的, 的绵延,“浑”是强调力的浩瀚。他却没有像西方定 只要有自己的新的感受,仍然可以写出新意来。 量分析的思维方式那样为它下定义,比如,康德认为 《诗品臆说》的作者孙联奎认为:“纤,细微也。 “崇高”要求量大、力大,“真正的崇高不能含在任何 缋,缋郁也。细微,意到。缀郁,辞到。对粗疏及白 .29・ 何奕,高飞:比较视野下《二十四诗品》新探 干者看。”_6j 司空图所标举的纤缋不是俗艳,虽然色 架为核心,《二十四诗品》总是从‘道’的角度解说诗 彩鲜艳,但用其他词来限制,前两句活画“ ”字,“窈 境,又把诗境描述为具体的景象,并借这种景象呈现 窕幽谷”是纤,“时见美人”既纤且熊。“碧桃”是缀, 出某种情感特征与人生境界。这种情感特征与人生 满树则纤了。用纯粹的色强调鲜,再用有色与无色 境界就构成了二十四诗品命名的根据,雄浑、自然、 的对比反衬色彩,但这色彩不能杂或亮,追求的是审 清奇、冲淡、典雅……这些词既是对情感状态或人生 美化的缀,而不是富贵化的熊。要想达到审美化的 境界的描述,也是对诗境的品题,又有‘道’本体的根 皴,不经过主体精神的过滤是无法实现的。既然熊 据。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 隋’结合在了一起。 要表现出审美来,自然要渗透并体现出诗人的情感 这是这部著作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也是它最核心的 和思想风格来。“纤穰”的特色纤巧细微而又华丰秀 理论内涵。” 丽。具体到诗歌上,就是文理细腻,色泽润厚。这里 三、小结 纤熊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意呢?它体现了诗人高 由此可见,唐代的风格论和西方的风格论并不 雅自然,又含而不露的精神状态。 是大体上相同。从王润华先生所举的西方现代文学 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缜密、清奇、委曲、 理论里的风格定义可以看出,西方对风格的概括主 实境、形容和流动等看似是由语言和表现艺术技巧 要面对的是文本,是对文本特点的归纳,很少把风格 造成的,但实际上也是人的精神状态的展现。“洗 看作文本背后人的生命状态。布封“风格即人”【l o_ 练”是诗人具有自然纯净、返归本体的精神状态。 的观点常常被引用,我们往往把他理解为“文如其 “劲健”与雄浑较为接近,后者突出“浑”,前者突出 人”,这其实是因读者断章取义而造成的误解。布封 “健”,但都要求诗人“真体内充”。“绮丽”,人为雕 在《论风格》里其实是阐述写文章时如何运用理性, 琢的绮丽往往是一种外在的浓艳色彩,而内中其实 如何运用规则写好一篇文章,如充分选材、充分思 是空虚的,司空图所标举的是外表看似平淡自然,而 索、不离线索等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风格其实是 内心深处却是丰富的。“自然”是中国古代美学的最 单一的,并且有意识地隐蔽了作者的精神状态和生 高审美境界,“道”即自然,如果诗人能达到道的境 命状态。 界,就会妙手成春,不需要竭力去追求。“含蓄”强调 我民族的风格论会呈现这样的风貌并不是偶然 其基点是自然,只有诗人掌握了万物运行的内在规 的,这与我国古代的文学观念有关,《诗大序》记述 律,诗歌才会呈现自然的态势,似乎有无穷无尽的深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J,明确 意蕴藏其中。“缜密”强调的也是自然,要求诗人思 地把言志和作诗联系在一起,诗人们从事的是“立 想敏锐、思考细密、心境自然。“清奇”体现的是诗人 言”的严肃事业,所以诗的风格与人的生命状态的联 的精神境界高古奇异,心灵世界极其淡泊,使人永远 系非常紧密,而西方作者就没有这么强的使命感,风 领略不尽其精神境界。“委曲”要求诗人有深厚的感 格所指自然不同。 情,但要写得委婉动人,要随物赋行,合乎自然之旨, 这只有得道的诗人方能达到。“实境”强调要有感 [参考文献] 兴,要求诗人善于在心物相应、灵感进发的刹那间, [1]张国庆.《二十四诗品》百年研究述评[J].文学评论,2005 抓住心中所涌现的境界,很真切地把它描写出来。 (1):184. ‘‘实境”的妙处,是由诗人的性情所至,就是诗人对社 [2]王润华.论司空图植根干个性、语言、文学、生活、文化上 会生活、自然物象的体察而长期形成的思想感情。 的风格论[J].中国文化,1989(1). “形容”以传神为高,不以形似为妙,是由诗人自然而 [3]程国赋.世纪回眸:司空图及《二十四诗品》研究[J].学 有生气的性情形成的,这种性情使他能抓住创作对 术研究,1996(6):4. 象的神气质素,使它呈现出清真自然的面貌来。“流 [4]浦震元.析品[J].文艺研究,1990(5):32—34. [5]郭绍虞.诗品集解续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动”是由诗人气势雄浑、精神充沛,洞悉了宇宙的运 社,2005. 行规律形成的。 [6]孙联奎,杨延之.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M].济南:齐 司空图把得“道”作为理想的人生境界,而且每 鲁书社,1982. 一品都以“道”为根据。刘旭光认为:“以这种理论框 [7]祖保泉.司空图诗品解说(修订本)[M].合肥:安徽人 .30. 第13卷第1期 2010年3月 民出版社,1980:29.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N0.1 VO L.13 MAR.2010 [11]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2. [8]康德.判断力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85. [9]刘旭光.“道”的情感现象学——《二十四诗品》新探[J]. 文艺理论研究,2006(6):71. [1O]布封.奇妙的生灵[M].何敬业,徐岚,译.上海:上海文 化出版社。1998:174. (责任编辑:周腊生) New Research on Twenty—four Poetic Qualitie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HE Yi,GAO Fei (School ofLiteral Art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examines the purport of Twenty—four Poetic Qualities.Each style listed by Sik0ng Tu aims at not only literature and arts,buI also mental condition and life stateCentering”TaolI.Twenty—fow .Poetic Qualities presents twenty—four kinds of realms of life and life states.In contrast with the styles in the west. its purpose is to underline the trait of the ancient styles in our countryWith regards to the styles.its formati0n has .some connection with our time—honored literary attitude which considers poem writing as serious undertakings. Key words:Twen纱一,Dlit Poetic Qualities;style:realm of 1ife:Ta0 (上接第112页)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about Emergency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XU Jie,XU San—lin,YANG Song,YU‘Yao—ping (Hubei Polyteehnie Institute,Xiaogan.Hubei 432000.China) Abstract:Object:To summerize a standardzied treatment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nd to reduce the blind surgery and the rate of negative surgical explorationMethod: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the treatmPnl effect .of 239 emergenc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patients by means of effective inte8tinal decompression from February 2005 to June 2008.Results:The sympotoms of 1 96 patients were alleviated after 1 2 hours by effective decompressi0n. the overall rate of improvement in intigation was 82%.Forty—three patients were operated urgently after the con. servative treatment had failed,the overall rate of emergency surgery was 1 8%.One hundred and eight patients im. proved relevant examinations and determined to accept surgical treatment after diagnosisthe overall rate of surgery ,was 45.2%.F0rty—six patients of adhen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eight patients of dynamic intestinal obstruc. tion,two patient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two patients of mesenteric vascular obstruction(combined with thrombolytie therapy)and twenty patients of unexplained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ere completely cured bv c0nserva. tive treatment,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was 368%. Conclusion:Effective decompres. .sion treatment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n be used as conventional treatmentexcept for those with exte133al ,strangulated intestinal obstuctrion,and it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most patients:especially for patients of eme卜 gency conditions,inadequate examinations,difficult diagnosis and other unclear reasons. Key words:intestinal obstuctrion;emergency;effective intestinal decompression:curative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