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施工图设计说明

2023-03-14 来源:星星旅游
1、 概述

1.1 设计依据

1、“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2、总平面图。

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1.2 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本桥为小区内的一座景观桥,是小区工程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小区内日常通行和消防通行。桥梁基本尺寸和外观由景观设计人员结合小区总体情况进行拟定后,我们对此桥进行了桥梁结构设计。

根据规划,本桥将在桥位处跨越一条人工河。由于缺少人工河的详细资料,本工程桥位处的河道底标高和水面标高均为根据现有资料估测得到,河底高程38.2m,水面高程40.7m,河道不通航。

本桥为一座一跨14米的钢筋混凝土板拱桥。桥梁横断面布置则为:2x0.4m栏杆+2x1.5m人行道+2x4.5m车行道=12.8m。桥梁拱圈采用等截面钢筋混凝土圆弧拱,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基础为浅基础。桥梁轴线按道路线型近似取值进行设计,桥梁正交。

本桥施工图设计的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桥梁总体结构布置、上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案等内容。具体桥檐、人行道栏杆及装饰等由景观设计人员统一设计。

2、 地质、水文航运等基础资料

2.1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其第四纪地貌形态属江淮丘陵岗地与坳沟交错的地貌单元。在场地东侧分布有一坳沟,后经人工活动,场地整体进行整平,现场地较平坦(两侧局部堆有少量填土),依钻探孔孔口地面高程计,一般为33.81~43.62m,最大高差为4.78m。该高程引测于习友路上一甲方指定的吴淞高程点,并知其高程BM=38.96m(吴淞高程系,具体位置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2.2 地基岩土的构成

根据钻探、原位测试、土试资料成果及场地附近有关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地基土构成层序自上而下为:

①层杂填土(Qml)——层厚0.20~9.90m,层底标高为30.03~43.12m。褐色、灰色,松散或可塑状态,含植物根、碎砖、碎石、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等,在场地东侧坳沟中分布有流塑~软塑状态淤泥质土(淤泥)。

②层粘土(粉质粘土)(Qal+pl4)——此层以透镜体状不均匀地分布于场地中,层厚0.00~3.30,层底标高为32.28~40.42m。黄灰~灰黄色,可塑状态,含氧化铁、铁锰结核等,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一般为1.5~1.9Mpa,平均值为1.61Mpa。

③1层粘土(Qal+pl3)——此层以透镜体状不均匀地分布于场地中,层厚0.00~2.90m,层底标高为34.42~39.54m。灰黄~褐黄色,可塑~硬塑状态,含氧化铁、铁锰结核及高岭土等,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层状结构。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一般为2.0~2.5Mpa,平均值为2.11Mpa。

③al+pl2层粘土(Q3)——此层部分地段缺失,层厚0.00~5.00m,层底标高为30.03~39.79m。灰黄~褐黄色,硬塑状态,含氧化铁、铁锰结核及高岭土等,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层状结构。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一般为2.6~4.3Mpa,平均值为3.06Mpa;其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一般为10~13击/30cm,平均值为11.70击/30cm。

③al+pl3层粘土(Q3)——层厚17.30~29.00m,层底标高为8.81~16.11m。黄褐~褐黄色,硬塑~坚硬状态,稍湿,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层状结构;含氧化铁、铁锰结核等,下部局部地段混有钙质结核,该层下部部分夹粉质粘土层。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一般为4.4~6.6Mpa,平均值为5.04Mpa;其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一般为14~25击/30cm,平均值为21.4

击/30cm。

2.3 地下水

根据钻探揭露,拟建场地①层杂填土和②层粘土(粉质粘土)表部埋藏有上层滞水型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补给,一般无稳定的自由水面,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勘察期间测得静止水位埋深为0.9~5.4m,地下水水位标高为36.06~40.33m。

根据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该场地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

1

2.4 场地及地基条件综合评价

2.4.1 场地的稳定性

通过区域地质资料与勘探结果综合分析,未发现有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断裂构造,拟建场地属稳定的建筑场地。

2.4.2场地和地基的抗震性

合肥市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根据钻探及测试结果拟建场地覆盖层厚度在27.80~33.00m,平均为29.70m,建筑场地在覆盖层埋深范围内场地土等剪切波速为250.0~311.3m/s,平均值为277.9m/s,故判定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拟建场地属对抗震有利地段。场地的特征周期取0.35s。

2.4.3 天然地基设计参数

根据现场钻探、原位测试、结合室内岩土试验成果资料分析,该场地内各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相应的压缩模量Es及基床系数K可按下表取值:

分层 指标 ② ③1 ③2 ③3 fa0 (kPa) 150 200 270 320 Es(MPa) 6.5 9.0 14.0 16.0 K(MN/M3) 55 60 2.4.4 深基坑围护设计参数

有关深基坑设计参数(重度γ、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φk、内聚力标准值Ck、土对重力式挡墙的基底摩擦系数μ及土钉(锚杆)与土体的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ik)可按下表取值: 分层 指标 ① ② ③1 ③2 ③3 γ(KN/m3) 18.5* 19.2* 19.5 19.9 20.1 Ck(kPa) 40.0* 45.0* 76.0 81.9 Φk(。) 18.0* 10.0* 12.0* 16.1 16.6 μ 0.32* 0.35* Qsik(kPa) 20.0* 45* 60* 70* 75* 注:带*的为经验值

2.4.5 地基土的膨胀性能

根据③层粘土的液限与自由膨胀率(δst=40%~59%)和合肥地区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③层粘土具有弱膨胀潜势。

2.5 建议

2.5.1深基坑开挖与支护

拟建场地的③层粘土为膨胀土,具有遇晒开裂,遇水易崩塌的特点,若场地具备放坡条件,可采用上部1:0.75放坡,下部宜设置1.0~1.5m的重力式挡墙,坡面采用砂浆抹面,对于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和不具备放坡条件时,可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

基坑开挖和地下室设计与施工时,应认真做好降水、排水或截水工作。坑内采用集水、明沟降排地下水,坑外地表面宜设置截水沟或低挡墙截挡水,以防地表水大量流入坑内,开挖期间严禁在基坑四周可能影响基坑稳定的范围内大量堆土和放置重型设备。

基坑开挖和基础、地下室施工期间,应加强对周围建筑、道路和支挡结构的变形观测,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5.2基础施工

采用天然地基方案时,由于③层粘土具有弱膨胀潜势,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时,严禁地基土长时间积水或曝晒。

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地质现象,请及时与勘察单位联系。

3、 设计技术标准

3.1 设计规范

1.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 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 《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7.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2

参考规范、标准

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2.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 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2 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小区道路。 2、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 3、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4、桥梁横断面布置:

桥梁采用对称断面: 0.4m×2人行道栏杆+1.5m×2人行道+4.5m×2车行道=12.8m。 5、设计荷载: (1) 永久荷载:

 恒载:片石混凝土容重25KN/m3,钢筋混凝土容重26KN/m3,人行道石栏杆2.6KN/m,

沥青混凝土铺装24KN/m3。  基础变位作用:不均匀沉降0.01m。 (2) 可变荷载:

 车道荷载:按双向二车道加载,荷载采用:公路-Ⅱ级,车道荷载见规范。  人群荷载:人群荷载标准值取为3.0kN/m²。

 温度荷载: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取值。

6、结构体系:实腹式钢筋混凝土板拱,拱圈拱轴线为圆弧线。拱圈外半径为9.1m,内半径为8.7m,拱圈夹角为105.29°。拱圈中心线矢高3.5m,跨径14.15m,矢跨比为1/4.04。

7、耐久性设计:环境类别为Ⅰ类。

8、桥面纵坡: 3.6%,-3.6%,竖曲线半径200m。 9、桥面横坡:人行道、车行道双向(向外侧)2.0%。 10、高程系统:吴淞高程系。

4、 主要材料

4.1 混凝土

1) 拱圈、拱座采用C35混凝土。其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d=16.1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

值为ftd=1.52 MPa,弹性模量为Ec=3.15×104 MPa。

2) 挡板压顶、侧墙压顶、栏杆基座、栏杆立柱灌浆采用C25混凝土;其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为fcd=11.5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td=1.23 MPa,弹性模量为Ec=2.80×104 MPa。 3) 桥台台身、基础、侧墙、挡板采用C25片石混凝土,其中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

fcd=11.5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td=1.23 Mpa,弹性模量为Ec=2.80×104 Mpa;片石采用MU40片石,片石含量不多于总体积的20%。

4) 基础垫层采用C15素混凝土,其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d=6.9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为ftd=0.88 MPa,弹性模量为Ec=2.20×104 Mpa。

4.2 普通钢筋

1) 普通钢筋采用R235、HRB335级,其技术指标应分别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

13013-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1998)之规定。R235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sd、fsd’均为195MPa,弹性模量为Es=2.1×105 MPa。HRB335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sd、fsd’均为280MPa,弹性模量为Es=2.0×105 MPa。

2) 各种规格的钢材必须具有国家技术监督部门确认的产品质量证明、出厂合格证明。

4.3 砂、石、水泥

本工程所使用的砂、石、水泥三材的质量要求均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有关条文规定。

各种材料进场后,必须按有关标准规定的性能及各项技术指标,对材料进行抽样复检,抽检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

5、 桥梁结构设计

本桥为新建桥梁,为单幅桥,桥梁正交。上部结构采用实腹式钢筋混凝土板拱,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桥台,浅基础。

5.1 上部结构设计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实腹式钢筋混凝土板拱,主拱圈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结构。拱圈拱轴线为圆弧线。拱圈外半径为9.1m,内半径为8.7m,拱圈夹角为105.29°。拱圈中心线矢高3.5m,跨径14.15m,矢跨比为1/4.04。拱圈采用等截面,截面高0.4m,宽12.8m。

桥面横坡由填料厚度变化形成。填料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然后在其上面加铺一层水泥稳定碎石,最后铺装沥青混凝土。

5.2 下部结构设计

桥台采用C25片石混凝土重力式桥台。基础垫层为C15素混凝土。桥台台身长12.8m,基础长13.8m。基础位于③3层粘土内,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不得低于320kpa,地基基底摩擦系数不小于0.35。

6、 附属构造设计

6.1 其它附属构筑物设计

1. 桥面铺装

桥面铺装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

人行道、车行道上层采用9cm沥青混凝土铺装(上面层4cm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5cm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各层之间均需按规范喷洒pc-2乳化沥青粘层。),下层采用20cm5%水泥稳定碎石垫层。

拱圈、护拱、桥台台身顶面做水泥基防水剂封闭处理(二涂,渗透深度不小于10mm)。防水剂应符合建材行业标准《道桥用防水涂料》GC/T975-2005要求。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按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和其它相关规范执行,沥青混合料需经过充分试验,施工工艺成熟后方可施工。

2. 栏杆:在边桥人行道外侧设置石栏杆,栏杆高不小于1.1m。

3. 挡板:在桥梁两侧设置挡板,挡板间填筑石灰粉煤灰碎石(6:14:80)。 4. 栏杆基座:栏杆基座预留插槽放置栏杆。 5. 护拱:在主拱圈拱脚处设置浆砌片石护拱。 6. 桥面排水:通过桥梁纵、横坡排水。

7. 片石盲沟:片石盲沟应延伸至桥头路幅范围外,并设有出水口以有利于排水。 8. 回填土:基础回填土采用6%石灰土,分层压实,压实度不低于97%。

7、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要求

1、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及《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

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合肥属温热地区,大气环境类别为Ⅰ类,混凝土耐久性基

本要求如下表:

表7.1 混凝土耐久性基本要求 环境最大混凝类别 混凝土耐久性 水灰最小水泥用最低土强度等最大氯离子最大碱含比 量(kg/m3) 级 含量(%) 量(kg/m3) Ⅰ 钢筋混凝土构件 0.55 275 C25 0.30 3.0 2、 混凝土应采用低碱活性集料配置,集料的分类和试验方法应满足交通部工程建设标准《公

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3、 对于桥梁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得小于W6。混凝土抗渗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

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8、 施工方案

施工时应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合理安排好各部分的施工顺序。同时应根据相应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工作,协调好各道路间的交通关系。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4

9、 桥梁施工注意事项

9.1 施工放线

1、基础定位时应注意翻阅相关图纸进行核算和复查,确定无误后方可开工,如有问题需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2、各基础均严格按坐标放样,确保尺寸准确。要求严格控制台身的倾斜度。

9.2 建筑材料和装置

所有进场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均要有国家认定资质厂家的出厂合格证明,并严格按设计要求把好入场抽检关。遇有短缺材料,应经设计认可,监理认签后,方可用相应材料代替。

9.3 上部结构、桥台

1、桥梁所用混凝土,在施工前必须进行配合比试验,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及缓凝、早强等性能,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

2、为防止混凝土水化热过高及收缩过大,不得采用加大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标号。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收缩裂缝。

3、上部主拱结构采用满堂支架方法或土牛法施工,应严格保证施工质量,应搭设牢固,并进行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且必须同时对称施工,确保施工时的稳定与安全。混凝土浇筑应一次完成。

4、拱片内主筋较密,宜采用闪光对焊。对主筋较密净距较小的局部部分严格控制混凝土骨料粒径,应考虑采用小石子混凝土或钢渣混凝土浇筑,并充分震捣,防止出现空洞,确保混凝土质量。

5、主拱圈应低温合拢。主拱圈现浇完毕,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拱圈上才能进行挡板的浇筑。拱上填料施工也应对称、均匀地填铺,从拱脚向拱顶对称进行。

6、砌筑护拱时,注意在横桥向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雨水的汇集和排水。 7、各部位需预留预放构件(钢筋)必须按时准确的放置和预留。 8、混凝土震捣如采用交频插入式震捣棒,须从两侧同时震捣。

9、浇筑混凝土时,要求各部分尺寸、位置放样准确,拱圈混凝土颜色一致,表面光洁、平整。 10、桥梁施工测量、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规定和本设计要求进行。 11、台后填筑6%石灰土应对称填筑、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应小于97%;填筑到桥台台身顶面

高度后再进行拱圈的施工。

9.4 基础

1、基础开挖前做好导流措施,严防明渠内水流渗入基坑。

2、本工程根据安徽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院《合肥宋都西湖花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设计,桥台基础均应进入持力层③3层粘土层。

3、场地内地下水埋藏较浅,在基础开挖和施工时,应进行排水疏干,以消除水动力对挖方边坡的影响,防止基坑坍塌。

4、为避免桥台发生不均匀沉降,桥台基底持力层土质应均匀一致,施工时地基应避免局部超

挖、浸泡、曝晒等而引起的局部扰动。

5、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下20cm,及时请勘察单位验槽,合格后,人工填土(12%灰土,压实度≥97%)至设计高程,封闭基底做好C15砼垫层。

9.5 其它注意事项

1、管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第2.0.10条的规定,“不得在桥上铺设污水管、煤气管和其它可燃、有毒或腐蚀性的液、气体管。如条件许可,允许在桥上敷设电讯电缆、热力管、自来水管、电压不高于10kV配电电缆,但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1、支架:必须保证施工搭设的支架的稳定性,采取预压等措施,并应保证其变形在规范容许范围内。

2、注意相关钢筋的预埋,以免遗漏。

3、其它未尽事宜按部颁《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及《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办理。

5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目录

9.4 基础 ................................................................................................................................................................................................ 5 9.5 其它注意事项 ................................................................................................................................................................................ 5

1、

概述 ...........................................................1

1.1 设计依据 ........................................................................................................................................................................................ 1 1.2 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 1

2、 地质、水文航运等基础资料 ........................................1

2.1 地形地貌 ........................................................................................................................................................................................ 1 2.2 地基岩土的构成 ............................................................................................................................................................................ 1 2.3 地下水 ............................................................................................................................................................................................ 1 2.4 场地及地基条件综合评价 ........................................................................................................................................................... 2 2.5 建议 ................................................................................................................................................................................................ 2

3、 设计技术标准 ...................................................2

3.1 设计规范 ........................................................................................................................................................................................ 2 3.2 技术标准 ........................................................................................................................................................................................ 3

4、 主要材料 .......................................................3

4.1 混凝土 ............................................................................................................................................................................................ 3 4.2 普通钢筋 ........................................................................................................................................................................................ 3 4.3 砂、石、水泥 ................................................................................................................................................................................ 3

5、 桥梁结构设计 ...................................................4

5.1 上部结构设计 ................................................................................................................................................................................ 4 5.2 下部结构设计 ................................................................................................................................................................................ 4

6、 附属构造设计 ...................................................4

6.1 其它附属构筑物设计 ................................................................................................................................................................... 4

7、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要求 ........................................4 8、 施工方案 .......................................................4 9、

桥梁施工注意事项 ...............................................5

9.1 施工放线 ........................................................................................................................................................................................ 5 9.2 建筑材料和装置 ............................................................................................................................................................................ 5 9.3 上部结构、桥台 ............................................................................................................................................................................ 5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