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体会
2023-09-13
来源:星星旅游
1346 河北中医2012年9月第34卷第9期Hebei J TCM,September 2012,Vol 34,No.9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体会 廖蔚茜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内科,广东【关键词】 柴胡;桂枝;汤剂;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应用 深圳518001) 【中图分类号】R282.71;R28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19(2012)09—1346—02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147条,该条指出“伤 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 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 干姜汤主之”。方由柴胡、桂枝、干姜、瓜蒌、黄芩、牡蛎、炙 甘草7味药组成,专为治疗少阳病兼痰结而设。方中柴 胡、黄芩疏肝胆郁滞,清胸胁蕴热,解半表半里之邪;桂枝、 干姜、炙甘草辛甘合用,斡旋中州,温通扶阳;瓜萎、牡蛎清 热生津,化痰开结。 1 咳嗽 例1李某,女,52岁。因“反复咳嗽月余,加重1周” 于2011—04—13就诊。胸部CT提示肺多发结节并感染。 曾予喹诺酮类抗生素及宣肺燥湿、化痰止咳中药治疗,患 者血常规已恢复正常,但咳嗽无明显缓解。刻诊:咳嗽,呛 咳为主,咳时自觉气紧,甚时喉中可闻哮鸣音,夜间咳嗽较 甚,痰少,色白质稍黏,有泡沫,可咯出,胸闷,心烦,口干、 口苦,时头汗出,少许恶寒,无发热,胃纳一般,大便稍烂, 每日2次,舌淡黯,苔薄黄腻,脉细,关弦。西医诊断:肺结 伤寒教育家陈慎吾将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概括为“少 阳证而有阴证转机之人用之”,而中医学家刘渡舟在《伤 节病合并肺部感染。中医诊断:咳嗽。证属邪在少阳,脾 虚痰浊内蕴。治则:和解少阳,温化痰饮。方予柴胡桂枝 寒论通俗讲话》中则指出“邪陷少阳,气郁不舒,故胸胁满 微结;胆火上炎而灼津,故心烦口渴;热郁不得宣泄而上 蒸,故头汗出;正邪分争,故往来寒热;无关乎胃,故不呕; 干姜汤加味。药物组成:柴胡15 g,桂枝10 g,于姜6 g,黄 芩10 g,牡蛎(先煎)15 g,天花粉10 g,细辛3 g,炙甘草 三焦气机阻滞,所以小便不利;内伤脾气,太阴虚寒,故见 腹满或大便溏泻。此证为胆热脾寒,故治以清少阳之热, 兼温太阴之寒”。 由于本方的配伍特点为寒温并用、虚实兼顾、和调诸 脏(腑),故适用于治疗寒热、虚实错杂、阴虚饮留之复杂 病症。正如史锁芳教授所云,临床只需抓住其太(阴)少 5 g,紫菀10 g,陈皮6 g,桔梗10 g,枳壳10 g。日1剂,水 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6剂后上述症状明显 缓解,予本方合陈夏六君子汤加减。药物组成:柴胡10 g, 桂枝10 g,干姜5 g,黄芩5 g,细辛3 g,炙甘草5 g,紫菀 10 g,陈皮10 g,法半夏10 g,党参20 g,白术20 g,茯苓 30 g。7剂善后而愈。 (阳)合病、胆热脾寒、阴虚饮停等关键病机特点,即可放 胆用之…。由于肝病患者病初多为肝胆湿热,久治不愈则 按:《医学传灯》指出“四时咳嗽,不可不辨”。春是上 升之气,所谓上升之气者,春天木旺,肝火太甚,乘于肺金, 故令咳嗽。本病患者,发于春季,肝木旺,久咳不愈,郁而 化火,而致肝胆火盛,加之患者感邪久则入于少阳,故见口 苦、脉弦;久咳伤肺,胆火上炎,阴津不足,肺失润养,故见 多转成脾胃虚寒,出现腹胀、恶食生冷、便溏及疲倦乏力 等,故本方较广泛应用于各种肝病。笔者在临床上根据本 方的病机特点,结合条文,尝试用于肝病外的多种病症,只 要辨证得法,均获良效,体会如下。 口干、咳嗽夜甚;热郁上蒸,故头汗出;而痰见泡沫、便烂、 舌淡、苔腻、脉细则提示有脾虚痰结。本例患者寒热错杂, 作者简介:廖蔚茜(1973一),女,主任医师,硕士。从事中医内科 临床工作。 ..-¨ +_.-◆一◆-,・ -◆*◆。◆ 一‘● 一◆-◆m+ ¨太少合病,参史锁芳教授经验大胆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 味,而获良效。 -._.-.H._◆ ●一◆_◆。◆。◆-◆一◆一.--一◆一◆一◆一+・ 药,为使。另加苍耳子、辛夷、防风以祛风散寒,宣通鼻窍。 (P<0.05),表明该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4:124.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效。盐酸西替利嗪 片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是通过阻断组胺释放,达到控制 炎症的目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过敏体质,因而 疗效短,易复发,且长期使用有副作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是从中医整体观出发,通过调整脏腑 功能,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目的,因而能取得长期的 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2]段富津.方剂学[M].七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l5. (收稿日期:2012—05—06) 可北中医2012年9月第34卷第9期2眩晕 Hebei J TCM,September 2012,Vol 34,No.9 l347 阳而主动,相搏则为旋转”。本例患者平素忧思多虑,肝气 郁结,郁而化火,加之感冒后邪入于少阳,故表现为左侧头 例2郭某,女,7l岁。因“反复头晕10余年,加重5 d”于2011—03—30就诊。既往有颈椎病史。曾予灯盏细 辛注射液静脉滴注及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中药治疗,头晕 胀、头痛,左耳鸣,口苦,胸闷,脉弦等肝胆火盛之象;而从 腹胀、便溏、脉细可知患者太阴虚寒。患者病机为寒热错 有所缓解,但余症不减。刻诊:头晕,改变体位时可诱发, 几乎每日午后及夜间均有恶寒,以夜间为主,约持续数小 时可逐渐缓解,无寒战、发热,自觉汗出明显,以头部为主, 口干不欲饮,疲倦乏力,少许口苦,腹胀,自觉大便不畅,便 而不爽,无恶心、呕吐,舌淡黯,苔白腻,脉弦细。查头颅 杂,胆热脾寒,参刘渡舟教授经验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 而获良效。 3颤证 例4黄某,女,67岁。因“反复发作性全身颤动月 余”于2011—07—21就诊。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焦虑症 CT、X线胸片、心电图、血常规等均未见异常。追问患者, 起病前曾有感冒病史。西医诊断: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 足。中医诊断:眩晕。证属邪陷少阳,脾虚饮结。洽则:和 解少阳,温化水饮。方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药物组 成:柴胡20 g,桂枝10 g,干姜10 g,黄芩6 g,牡蛎(先煎) 10 g,天花粉10 g,陈皮6 g,茯苓15 g,白术3O g,泽泻15 g, 炙甘草6 g,丹参15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 早晚2次服,2剂后恶寒症状明显减少,头晕减轻,继服上 方7剂而愈。 按:眩晕之病机,张仲景以痰饮立论,朱丹溪以痰火立 论。本例患者口干不欲饮、疲倦乏力、腹胀、便而不爽、舌 淡、苔白腻、脉弦细,可知患者脾虚有饮,但本例患者另有 1个特点是恶寒发作有时,提示其病在少阳,而口苦、脉弦 亦为胆火上炎之征,胆火郁而上蒸,故头汗出。陈慎吾教 授提及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用于“少阳证而有阴证转机之 人”,而本例患者正符合此类病证,故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加味而病愈。 例3 叶某,女,73岁。因“反复头晕7年余,再发 2 d”于2011—07—11就诊。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颈椎 病、2型糖尿病、焦虑症等病史,此次因“感冒”后再次出现 体位性头晕,左侧头胀、左耳鸣,予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 注及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中药口服,患者上述症状仍无明 显缓解。刻诊:头晕,体位改变时尤甚,左侧头胀、头痛,左 耳鸣响,口苦,胸闷,得嗳气则舒,无恶心、呕吐,胃纳一般, 腹胀,便溏,舌黯红,苔微黄腻,脉细,右寸浮,关脉弦。查 血压18.2/10.1 kPa(137/76 mill Hg),心率72 7. ̄/min,律 齐,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西医诊断:椎一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中医诊断:眩晕。证属邪陷少阳,胆热脾寒。 治则:和解少阳,温中健脾,清热利胆。方予柴胡桂枝干姜 汤加味。药物组成:柴胡25 g,桂枝10 g,干姜12 g,黄芩 5 g,牡蛎(先煎)15 g,天花粉10 g,郁金10 g,当归5 g,蝉 蜕6 g,茵陈10 g,炙甘草6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 300 mL,分早晚2次服,3剂后上述症状明显缓解,守上方 加减7剂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后以逍遥丸口服善后。 按:《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 肝”,《医学从众录》指出“木旺生风,风动火炽,风火皆属 病史。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心悸,当时 心电图提示快速型心房颤动,在某医院住院,入院第2 d 患者自行转复窦性心律,此后开始反复出现发作性全身颤 动,伴不自主咬牙,常于夜晚睡觉时发作而惊醒,发作时测 血压正常,自服谷维素当时症状能较快缓解,但发作次数 不减,自觉惊恐不安、苦不堪言,遂来就诊。刻诊:时有发 作性全身颤动,伴不自主咬牙,夜间尤甚,夜晚常因发作而 惊醒,问觉头晕,无心悸,心烦,焦虑,少许口干、口苦,全身 疲倦、乏力,胃纳一般,夜寐差,小便调,大便偏烂,每日1 次。舌淡黯,苔白厚腻,脉细,关脉弦。西医诊断:自主神 经功能紊乱。中医诊断:颤证。证属邪陷少阳,脾虚痰饮 内结。治则:和解少阳,温中健脾,化痰安神。方予柴胡桂 枝干姜汤加味。药物组成:柴胡15 g,桂枝10 g,干姜10 g, 黄芩5 g,牡蛎(先煎)20 g,天花粉10 g,郁金10 g,龙齿 (先煎)20 g,石菖蒲10 g,远志15 g,炙甘草5 g,白术15 g, 枳壳5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2 剂后全身颤动次数明显减少,夜寐转佳,上方继服10剂 而愈。 按:发作性全身颤动发病特点是发作有时,故应考虑 邪陷少阳,而心烦、焦虑、口苦、关脉弦亦提示有胆热内扰; 另一方面,据患者疲倦、乏力、便溏、舌淡、苔白厚腻、脉细 等症状可知,患者存在脾虚痰饮内结,因此患者的病机应 为太阴少阳合病,胆热脾寒,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适应 证。另外,由于患者久病,易惊恐、焦虑,合用安神定惊之 龙齿,化痰开窍之石菖蒲、远志,解郁化痰、活血之郁金。 经上方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小结柴胡桂枝干姜汤作为《伤寒论》中一条重要 的经方,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只要属太阴少阳合病、胆热脾 寒之证,以其为基础加减用之,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另外,在使用该方时,笔者发现与小柴胡汤使用类似的是, 只要属太阴少阳合病,是症便用是方,不必“诸症悉俱”, 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及使用经方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参考文献 『1] 陈与知.史锁芳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经验[J].江西中医药, 2006,37(11):9—1O. (收稿日期:201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