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敦煌石窟壁画唐代女供养人服饰结构试析

2020-05-14 来源:星星旅游
敦煌石窟壁画唐代女供养人服饰结构试析

作者:刘珊

来源:《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1年第4期

刘 珊

(东华大学, 上海 200051)

【摘要】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服饰文化更是别具特色。前人针对唐代服饰文化历史、款式风格、色彩流行、纹样图案的研究较多,而针对其服装结构设计的研究分析较少,而且也不甚精确。针对上述情况,立足于考古学及服装史学基础之上,以敦煌石窟壁画中唐代供养人服饰为依托,参考唐代资料性文献以及现当代有关唐代服饰的成果性文献的阅读,归纳总结唐代女子常服体制及特点,尝试从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的角度来解析敦煌石窟壁画唐代女供养人服饰。

【关键词】 敦煌壁画;女供养人;服饰结构

中图分类号: TS941.1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101(2011)04-0119-04

0引 言

服饰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国家强大,政治开明,文教昌盛。在中国的历代服饰中,唐代服饰尤其是唐代女子服饰大气磅礴,阴柔与阳刚兼备,传统文化与异域文化交织。唐代服饰如此丰富多彩,百美竞呈,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大唐王国的富强,为服饰文化的繁荣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其次,大唐王国宽松的思想文化氛围,为服饰文化的繁荣营造了优越的社会环境。再次,大唐王国积极对外开放,为服饰文化的繁荣凿通了不竭的源泉[1]。在强盛的大唐王国的背景下,孕育出中华民族历史中最璀璨的服饰文化,尤其以唐代妇女的服饰文化最引人瞩目。唐代女装以其开放、华丽而著称,结合了裙、衫、帔等服饰要素[2]。

虽然唐代服饰雍容华丽、自由开放,但它依然受封建社会严格的冠服制度的限制,这是由于冠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地位等级的象征之一。现对唐代资料性文献的阅读分析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唐代绘画资料、敦煌石窟壁画和出土唐三彩文物,获取服饰信息,总结唐代女性服饰的特点,结合现代结构设计理论,分析唐代女性服饰结构上的特点,使唐代女服结构尽可能系统化,同时也为以后唐代服饰的结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在通过对敦煌石窟壁画女供养人服饰的研究分析来揭示唐代女子服饰的特征和流行变化,也试图摸索从壁画等美术作品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料。

1敦煌石窟壁画唐代女供养人服饰

唐王朝统治的历史长达二百八十九年,在敦煌莫高窟现存唐代洞窟二百余窟,几乎是全部现存洞窟的二分之一,艺术风格变化显著。敦煌壁画内容虽然以佛教为主,但其描绘塑造的人物却包罗万象,因此各类人物所穿戴的衣冠服饰也就纷繁复杂,绚丽多姿,包含了大量精美的服饰艺术,是研究唐代冠服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形象资料。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的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18]。

1.1敦煌石窟壁画唐代女供养人

按照人物类别划分,这些壁画服饰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神话、宗教类人物的服饰,主要包括神仙、佛、菩萨等神话、宗教人物的服饰,他们的服饰极具艺术性和浪漫性;另一类是世俗人物的服饰,如帝王、妃子、大臣、将军、武士、贵妃、供养人等各阶层人物的服饰,他们的服饰或富贵庄严、或雍容华丽,或流行时尚、或简易质朴,都是现实社会服饰的真实写照[3]。这些壁画中分别展示了唐代上至帝王、贵族大臣,下至普通劳动人民等各阶层人物的服饰。这些题材多样、形态各异的唐代服饰是我们了解唐王朝服饰史以及唐代文化的重要形象资料。

1.2敦煌石窟壁画唐代女供养人服饰结构分析

敦煌石窟壁画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唐代各个时期的壁画,可以比较系统地看出当时时尚的变化,因此,对唐代服饰的分期采用唐代敦煌壁画的分期方式,即:初唐(618-704)、盛唐(705-781)、中唐(781-848)、晚唐(848-906)四个时期[5]。唐代的服饰经历了初唐清新明丽、盛唐自由开放、中唐绚丽多姿、晚唐细腻精致[6]。如表1所示。

敦煌石窟壁画唐代女供养人服饰具有一定时代特征的,是后人研习唐代冠服文化的重要形象资料来源之一。其中,襦裙是敦煌石窟壁画女供养人最主要的着装形式之一,流行的时间较长,地域较广,最能体现唐代女性的审美趣味和社会价值取向。女供养人服饰主要由大袖衫、短襦、裙、半袖或半臂、披帛等要素构成。

1.2.1衫

衫是一种大袖单衣,多以轻薄的纱罗制成,仅用单层,不用衬里。一般多做成对襟,从领部开始,直通而下;两襟之间以带子相联。也可不用襟带,衣襟可以敞开。衫袖则以宽博为主,袖口部分也不收敛,较适宜夏季穿着[7]。如图1所示。

大袖衫多采用对襟,在形制上更为简便。唐代布帛门幅较窄,因此,在后背中缝分缝,且大袖须拼接。现代纺织技术迅速发展,布匹的门幅可以满足款式要求,款式结构分析时,大袖也可不做拼接。

1.2.2襦

襦是一种短衣,是唐代妇女最常用的上衣。其长度大约在腰间部位,故有“腰襦”之称。唐代颜师古注《急就篇》卷二有:“长衣曰袍,下至足跗。短衣曰襦,自膝以上。一曰短而施要者,襦[8]。”

襦分为单襦和复襦(夹襦),单襦类似于衫,复襦则近似于袄,区别在于是否夹里。古诗《孤儿行》中写道“冬无复襦,夏无单衣。”由此可以推断出是有夹里的。

按领子的式样不同,襦的款式可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交领也称“交衽”,形制多裁为有弧度的长条,与衣襟相连,穿着时两门襟交叉叠压。

虽说短衣即为襦,但唐代不同时期的襦在外形上有较大差异。沈从文认为“初唐衣着多沿隋代旧制,变化不大”[9]。襦的样式在初唐一般做得比较紧身,穿时掖在裙腰之间。襦袖也以紧窄式为主,穿时紧裹在手臂上。初唐的襦为窄袖,较紧身[10]。盛唐至晚唐时期,襦的样式则越来越宽松,中唐后的袖子也逐渐变大。当时还把领、袖口等衣服结构部位作为纹饰的重点,加施镶拼绫锦或金彩纹绘及刺绣工艺,加强装饰美的风采,使着装效果更加雍容华贵。

1.2.3领子

领子的样式也比较丰富,常见的有直领、交领、坦领、方领、圆领等。如表2所示。

1.2.4半袖或半臂

半袖或半臂的图象多见于盛唐以前的唐三彩及敦煌壁画中,其后则很少见。半袖或半臂也是短袖式的罩衣,是从汉魏半袖发展而来的[11]。其式样几乎都为对襟,衣长多短至腰以上,领口有圆领和V形领,领口均很低。袖则有长有短,较长的可长至臂弯上部,短的仅略宽出肩点。在袖口和下摆处加缘作为装饰,缘宽大于5cm。有的半臂在门襟处近下摆出打结,有的则在门襟中部打结[12]。

表3为常见的唐代半袖造型归类分析。

半臂的造型抓住衣袖的长短和宽窄处理作审美形式变化的关键,在功能上又能减少多层衣袖厚度带给穿衣人动作上的累赘,它既合乎美学的要求,又合乎功能科学的要求。如图2所示,陕西省西安市王家坟村出土的唐三彩釉陶俑、图3,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出土唐三彩女佣等。直到今天,半袖式衣衫仍然是现代服装造型的主要形式。

1.2.5裙

裙是唐代妇女普遍穿着的服饰,典籍有关于唐代使用裙的规定。《唐六典》卷十二之内官宫·官内侍省:“……东宫准此。女史则半袖裙襦[12]。”《新唐书·礼仪志》有:“(内命妇、夫人卤簿):执者间彩裙襦、彩裳、革带……[13]。”腰带用丝或革制成,起到固定衣服之用。腰带束于身前,将带尾长长垂下。

唐代衣裙的款式,从初唐到盛唐在美学风貌上有一个从窄小到宽松肥大的演变过程。初唐时期的裙延续隋代裙的风格,裙身窄长,较合体。盛唐时期的裙肥大并趋于华丽,这个趋势一直延续到晚唐。盛唐时期,宫廷中的裙更有奢靡趋势。中唐时期的裙外形与盛唐接近,晚唐更近夸张,裙更长,更肥大。文献记载了中晚唐裙的宽大和长。《新唐书·车服志》记:“文宗即位,不过三尺”,“妇人裙不过五幅”[14]。《唐会要》卷三十一之杂录有:“妇人制裙。不得阔五幅已上。裙条曳地。不得长三寸已上。襦袖等不得广一尺五寸已上[15]。”

唐代裙的另一重要特征是:襦裙的腰线普遍较高。包铭新教授提出了以腰线对唐代女装进行分类研究的概念,提出了“高腰掩乳”和“高腰乳下”的分类,分析了高腰掩乳女装的发展变化和美学特色。

唐代的宽大长裙,普通的五幅缝制。另外,也有用六幅、七幅、八幅,甚至十二幅的。按唐代布帛幅宽制度是一尺八寸,大唐尺约合0.295m,因而每幅合0.53m。六幅的裙子周长约3.18m,七幅约3.71m,十二幅裙的宽度就达3.48m。

传统的方片裙模型图如4图所示,将方片裙裙身视作圆柱的展开图。这样的裙型并不能较好的适应人体的立体结构。襦裙裁剪方法和传统的方片裙的裁剪方法不同,下摆呈圆弧形的多格斜裙,能较好地适应人体的立体结构,可显露人体的曲线美[16]。将襦裙裙身视作圆台的展开图,襦裙的模型如5图所示。

由现代服装结构设计理论可知,裙的结构与人体体型的关系具体可以体现在裙的侧部造型与人体侧部体表角的关系上,裙的侧部造型与人体侧部体表角有着相当密切的对应关系。

若将裙身视作圆台的展开图,则裙装的侧部造型与人体侧部体表角之间有下式关系,如图6所示。

设:l0=裙侧缝长,r0=裙摆增量,α=人体侧部体表角。则:

r0= l0×sinα

由图6中我们可到以下几种裙型。

直身裙。侧部自HL以下为垂直状,因此HL以下垂直倾斜角为0,整体倾斜角为贴体型;

A形裙。侧部自HL以下倾斜角较小,因此HL以上为较贴合人体的造型,HL以下有较小垂直倾斜角;

小波浪裙。腹部前凸点以下为非贴体型;

大波浪裙。腰线以下为非贴体型[17]。

由以上的现代服装结构设计理论可以进行合理的推演如下。

若将古代裙身视作圆台的展开图,则裙的侧部造型与人体侧部体表角之间有类似下式关系,如图7所示。

设:l=裙侧缝长,r=裙摆增量,α=人体侧部体表角。则:

r= l×sinα

由图7中同样可到:

方片裙。侧部自BL以下为垂直状,整体倾斜角为贴体型,不能较好地适合人体的立体结构;

初唐襦裙。较合体风格,侧部自BL以下倾斜角较小,因此BL以下为较贴合人体的造型,BL以下有较小垂直倾斜角;

盛、中唐襦裙。较宽松风格,BL以下为非贴体型;

晚唐襦裙。宽松风格,且裙摆拖地。

1.2.6披帛

披帛是整个唐代妇女都普遍使用的服饰,在唐代的绘画、壁画或唐三彩中,均可见到妇女在他们的肩背多披一丝帛。通常是轻薄纱罗制成,裁成长条,长度一般为2m以上,上或印花,或加泥金银绘画[18],最初为短阔,后来慢慢变得狭长,是利用丝帛轻盈飘逸之态而装饰的。用时由颈后绕前,披搭于肩。

披帛具体形制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横幅较阔,但长度较短,使用时围于肩背,类似于披风;另一种横幅较窄,但长度却很长,使用时由后绕前,缠扰于手臂之间,走路时犹如拖着两条飘带。如唐三彩女立俑“胖姑娘”、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唐代莫高窟壁画莫高窟156窟等,都有帔帛,画出了帔帛的各种花色和披戴的方式。

2结 语

通过对敦煌石窟壁画各个时期服饰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服饰风格变化明显。初唐妇女穿着半臂(半袖)、窄袖襦和较合体的长裙,服饰廓型为A型。自盛唐开始,襦袖以及裙愈加肥大,中唐到晚唐肥大的程度更甚,服饰廓型为O型。

敦煌石窟壁画所表现的晚唐时期女子服饰主要由襦、衫、半袖、裙、披帛构成。虽然自初唐至晚唐短襦的款式风格由较合体变化至宽松,但短襦的长度一般仅至腰部;短襦不论是宽袖还是窄袖,袖窿部位的大小是基本固定的。按照领型分可分为交领襦和直领襦。其均是通过平

面剪裁制作而成。为了满足前襟交叠量,交领襦采用后中分缝的剪裁方法。直领襦除了可以采用后中分缝的剪裁方法之外,也可后中不分缝,通过调整肩袖部斜度来满足前襟重叠部位所需布量的剪裁方法。

半臂式样几乎都为对襟,衣长多短至腰以上,领口有圆领和V形领,领口均很低。袖则有长短,但长度在肩部及臂弯之间。

唐代女子所穿着的裙有六幅、八幅、十二幅等。在结构上,这样的幅宽可以满足宽松款式的裙型要求。在平面剪裁的过程中,对裙片剪开、拉展,以达到裙下摆的圆弧形,适应人体的立体结构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竺小恩.论唐代服饰文化繁荣的机缘[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4).

[2]Bao Mingxin.Costume in The Sui,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 of Ancient China[J].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1988,(2).

[3] 胡发强.敦煌壁画中的唐代服饰与文化[J].晋中学院学报,2008,6(2).

[4] 郑军,朱娜.中国敦煌壁画人物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5] 曹喆.唐代妇女常服及其分期特征[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1).

[6] 刘永东.论唐朝服饰对现代服饰的影响[J].山东纺织科技,2002,(5).

[7] 高春明.中国古代的平民服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 汉·史游.急就篇·文渊阁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集团,2002.

[10] 高春明.中国古代的平民服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1] 高春明.中国古代的平民服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2] 唐·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3] 宋·欧阳修.新唐书,二十五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14] 高春明.中国古代的平民服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5] 宋·王溥.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6] 黄能馥.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旅游,1995.

[17] 张文斌.服装结构设计理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18] 袁仄.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