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社会对茶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2-12-19
来源:星星旅游
2017年第4期 Journal of Qiqihar Junior Teachers’Colege No.4,2017 (总第157期)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Gener ̄.NO.157 论唐代社会对茶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盛 雪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3) 摘要: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唐代以前开始萌芽,在唐宋之际得以形成, 在元明时期广泛传播。因此唐代是茶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唐代社会对茶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 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在经济上,茶叶贸易是唐代经济贸易的动脉所在,茶文化在贸易交往 中得以流行化普及;在政治上,为满足宫廷用茶需要,唐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茶发展的政令,故而 茶文化得以制度化保障;在文化上,唐代文人的咏茶诗直接对茶文化进行雅化处理,因此茶文化获得巨 大的精神内蕴支持,从而得以艺术化升华。把握唐代社会对茶文化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对于综合理解 唐代社会以及理清茶文化发展脉络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唐代社会;茶文化;流行化;制度化;艺术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9—3958(201 7)04—0074—02 A Study On the Facility Role of Tang Dynast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 culture ShengXu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Anhui Wuhu 241 003,China) Abstract:Tea culture constitutes an essential par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It sprang up since Tang Dynasty,and formed betweenthe Tang and Song Dynasty,and gained wide spread during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y.In this ease,Tang Dynasty is a key stage of the de— velopment of tea culture.The facility roles aye mainly embodied in three aspects:economic role,political role and cultural role.Economi- cally,tea trade is the center of economy and trade,and it also became popular in Tang Dynasty.Politically,in order to meet hte royal ram— ily’S needs of tea,the government has promulgated a series of policies which ar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a culture,which means that the tea culture get institutional guarantee.Culturally,men of letters at that time wrote lots of tea poems which endowed some— what elegance on tea culture,thus,it was supported by great implied mentla implication and obtained sublimation.If we can understand the facility roles pf the Tang Dynast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 culture,it will be easier for US to fully comprehend the society and devel— opment process of tea culture. Key words:Society of hte Tang Dynasty;tea culture;populra;institutionalized;art 绪言 用之旨逐渐被隐没,而作为饮品的功能才被知晓。此时茶开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植根于华夏土壤,与五 始摆脱药材身份而带着饮品的面孔走进千家万户。魏晋时 千年华夏文明相交融。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发显示出勃勃生 期,为遏制夸豪斗富的不正之风,一些有识之士便利用茶提 机。茶文化便是中华传统文化星河中一颗璀璨的星。法国著 出养廉政策。此时茶不仅逐渐削弱了酒肉尊飨在饮食中的重 名学者费尔南・布罗代尔认为茶凝聚着高度发达的文明,它 要地位,更是成为一种人格标榜。南北朝时期,有人甚至喝茶 和葡萄酒在地中海起的作用相同。这无疑揭示了茶文化在中 上瘾。这说明,茶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华传统文化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 总而言之,从先秦到南北朝,饮茶之风逐渐形成。但是这 发展史同时也是茶文化的发展史。茶文化在中国经历了一个 期间没有出现专门吟咏茶的诗篇,并未形成系统的茶道,也 从衍生、发展、到蓬兴的渐变过程。 从未将茶从一种普通饮品提升到一种精神信仰。也就是说, 茶从被发现具有利用价值起,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茶并未雅化为茶文化。 了。茶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药材进入大众视野。成书于汉代 直到唐代,“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重。” 礤在唐时才被 的《神农本草经》便记载了茶的药用价值。直至西汉,茶的药 赋予了更多的精神价值。此时喝茶也才真正成为一种流行时 收稿日期:2017—05—13 作者简介:盛雪(1993——),女,安徽省合肥人,现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74—— 尚,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不管是政客骚人,还是樵 夫渔民,皆以饮茶为乐。诚如王从仁先生说:“陆羽应运而生, 《茶经》应时而作。中国的茶也迈入了一个新境界——由饮用 变为品饮,由一种习惯、爱好,升华为一种修养、一种文化。” ②茶在唐朝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唐 代恰如一座突兀而起、巍然屹立的高峰,开启了此后茶文化 千峰竞秀的壮观景象。”@在唐代,茶被赋予更多性灵的成 分,饮茶这一行为也涵盖了更多的精神价值追求。 一、经济上的流行化 唐人饮茶蔚然成风。有资料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 无不饮者。”④唐人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也说:“茶之为 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口果说在唐以前 茶是作为王公贵族的专有物,那么在唐代,茶就已经成为乡 野百姓也可拥有的寻常饮品了。全民饮茶使得社会对茶需求 激增,于是茶叶贸易逐渐兴盛,它已然成为唐代经济一个新 的增长点。茶叶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又刺激了茶文化的流行普 及。 茶叶的种植、生产、制作、售卖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经济 链,饮茶消费成为唐朝经济消费中的主力军。傅筑天在《中国 封建经济史》中提到“茶是农业中首先发展起来的商品,茶的 种植成为一种专门化的农业生产,茶的焙制作为一种农产品 加工,是农业中唯一的一种专门化的商品生产。……茶的生 产成为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商品生产,具有缓慢地向资本主 义转化的可能。”⑥同时他也在《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中阐 述了茶叶这种经营性农业的优越性。“茶叶生产高度商业化, 这种经营性农业迥然不同于农民的自耕自给。” _呵见种茶 制茶会带来不可小觑的商业价值。在唐代,由于茶叶贸易的 兴盛,茶商也随即大量出现。自居易在《琵琶行》中写到“商人 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⑧,可见浮梁(今江西景德镇) 在唐代作为贸易市场的热闹现象,这说明它已经成为唐代有 名的茶叶集散地了。唐咸通三年,歙州司马张途所著的《祁门 县新修阊门溪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士。 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⑨由此可见当时从事茶叶贸 易人数之多,茶叶贸易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安史之乱以后,社会衰败,人心大乱。为了充盈国库,唐 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来刺激茶贸易经济的发展。“伏 请于出茶州县,及茶山外商人要路,委所由定三等时估,每十 税一,充所放两税。其明年以后所得税,外贮之。”呵见,茶 税已经确定为国家正常税种了,茶税也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财 源之一。 不仅如此,唐代的茶贸易甚至打开了海外市场。敦煌文 献《茶酒论》中用“万国来求”?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当时对外茶 贸易的繁荣景象。唐王朝源源不断地将茶输送到朝鲜、日本、 天竺等国,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地把茶文化也普及到他国了。 此时茶并不仅仅是作为消费品在两国问进行贸易活动,它代 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体验。 综上可知,唐代茶叶贸易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流行化 的动力支持。茶文化随着货币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普 及。当然,经济只是影响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政治制 度也对其盛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政治上的制度化 “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 难舍丝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唐朝政府也通过一系列政 治举措来满足自身对优质茶的需求,于是贡茶制度应运而 生。一方面,在文人士大夫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茶宴。这便是 把“以茶代酒”?正式化了。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在《与 赵莒茶宴》中描绘了舍酒饮茶的欢畅场面。“竹下忘言对紫 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宴会上,虽无觥筹交错,但是把茶言欢更显快意。湖州紫笋 茶和常州阳羡茶是唐代茶宴上的精品。每到适茶时节,两州 太守便在顾渚山境会亭举办茶宴活动。另一方面,在民间,斗 茶之风盛行。斗茶又称茗战,它实际上是一种评比茶质量和 点茶技艺的方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茶俗。“斗茶已非由上 流社会雅尚和须眉男子所专断,连妙龄女郎和艳妆妇人都踊 跃其事,乐而不疲了。” 不仅如此,唐代颁布的禁酒令也从侧面保障了茶文化的 发展。唐代酒税很高,甚至在大历六年,政府开始实行禁酒 令,其规定未经特许的人无权经营酒业。这样也就把酒业经 营变成政府操控,而不是民间私营了。这样一来,酒的价格上 涨,购买力下降,从而使其替代品茶受到了民间里坊的广泛 欢迎。此后茶开始逐渐替代酒成为社会的主要饮品,以至于 城市乡村中随处可见茶摊茶肆。为了满足世人饮茶需要,茶 楼茶社茶坊风靡一时。 一种文化气候的形成,通常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茶文化 要想得到稳步发展,表现出持久的内在生命力,除却经济上 的带动,制度上的保障,还在于文人们在艺术领域对它的推 崇。 三、文化上的艺术化 叶潮先生说:“尤其在中国,诗歌是文化的炫目标志。不 了解中国的诗歌,便不能全面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同样,欲全 面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则必须了解中国的诗歌。”?杨子怡在 《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解读》中提出唐宋文人诗是对茶文化 的雅化,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确切的。以茶为题材进行吟咏, 由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茶诗。诗与茶结缘,茶添诗兴,诗添茶 趣。唐代以前涉及茶的诗篇只有四首。而据统计,《全唐诗》 中,茶诗共有五百五十余首,创作茶诗的文人达到了一百三 十余人。唐朝文人创作的茶诗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使其逐 渐走向艺术化道路。 茶诗所描写的内容囊括万象,涉及到跟茶有关的方方面 面。首先唐代茶诗中有许多记述茶的种植生产、采摘品尝的 篇章。唐代文人对种茶、制茶、品茶都有其独到的感悟,故描 写都达到了人、茶、心三者合一的境界。柳宗元被贬柳州时所 作的《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刘禹锡被贬朗 州时所作的《西山兰若试茶歌》等都体现了唐人已经拥有了 较为成熟的茶叶种植技术了。成彦雄《煎茶》、自居易《山泉煎 茶有怀》等细致人微地记录了煎茶的全过程。顾况在《焙茶 坞》中则描写了焙茶的具体步骤,唐代诗人秦韬玉在《采茶 歌》中对采茶、研茶、煮茶等都进行了详细描写。其次,表达日 常生活中饮茶习惯的篇章也不在少数,以白居易最为典型。 “爱酒不嫌茶”的自居易一生写就五十余首茶诗,他对饮茶达 到了无以复加的痴迷程度。不仅如此,唐代茶诗中还记录了 诗人间的相互赠茶、共同品茗的乐趣。他们借茶寄托挂念,联 络感情。李白有《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皎然有《饮 茶歌送郑容》、刘长卿有《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颜真卿有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亲友间互赠茶及茶诗,使得茶与诗 都具有别样的人文内涵。“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玄谈兼 藻思,绿茗代榴花。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斜。松乔若逢此,不 复醉流霞。”钱起《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便生动描绘了与 友人畅谈品茗的轻松悠闲。 从茶诗抒发情感上看,由于唐代文人大多生命受挫不得 一75— 其用,故其多借茶诗以明志。自古以来,一些植物本身并未具 有人文精神,但是经过文人们的不懈讴歌与点睛渲染,它们 便成了一种高尚人格的代名词。例如梅表示傲骨,松意味不 屈,菊谓之淡 白,莲视为高洁。茶因为生长于幽林深涧,远离 尘嚣,清空高雅,品性不移,自然受到文人们的青睐。许多诗 人厌倦世俗的繁音急节,写茶诗抒己之怀抱。茶的高洁雅致, 乃是人性脱俗不凡的外化和投射。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中 写到:“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川原。 聊因理郡赊,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诗歌赞 美茶的洁性不污,从而表现诗人洁身自好,品性端正的美好。 皎然写了大量的茶诗,他认为“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 自欺”。“清高”二字既是对茶品性的高度赞扬,也是对自己为 人处世的告诫警勉。喝茶这一日常活动与文学精神联系起 来,便给茶这一常见物象赋以不一样的审美意蕴,这也是对 茶最根本的雅化。“茶之为用,昧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 人。”清雅的茶与高尚的人似是绝妙的搭配。“但无疑是士 人的雅求,才使得茶事的发展在历史上逐渐雅化,才有了中 国历史上茶文化的特定风采。”?正如丁以寿这样看待茶诗 与茶文化的关系:“茶诗的大量创作,对茶文化的传播和发 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唐诗茶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大量 出现,对茶文化和诗本身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 用。” 结语 朱自振先生在《茶史初探》中说:“唐代,具体说是唐代中 期以后,在我国茶叶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是一个有划时代 意义的重要时代。……直到这时,茶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 中,才真正成为一种显著的生产事业和文化。” ”唐代写就 了中国古代史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以雍容典重的气度和宽广 博大的胸怀奏响了一个时代的强音。唐代社会为茶文化的发 展提供了赖以依存的土壤。同样,茶文化也为唐代社会增添 了一缕别样茗香。此后茶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养人之 性,怡人之情。茶文化发展的终极价值在于贯通茶香与人心, 从饮茶活动中体会人与万物的和合之美。 注 释: ①(唐)李肇:《国史补》卷下“叙诸茶品目”,浙江古籍出 版社1986年版。 ②王从仁:《中国茶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第28页。 ③郭孟良:《中国茶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 1页。 ④(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中华书局2005 年版,第51页。 ⑤陆羽:《茶经》,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 ⑥傅筑天:《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89年 版,第563页。 ⑦傅筑天:《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1年版,第65页。 ⑧《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五,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135 页。 ⑨林有光:《中国游记散文大系安徽卷》,书海出版社 2002年版。 ⑩(后晋)刘昀:《旧唐书》卷四十九,中华书局1975年 版.2128页。 (11)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二卷,社 一76一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12)(宋)王溥:《唐会要》卷八十四《茶税》,中华书局 1955年版,第1546页。 (13)(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韦曜传》卷六五,中华书 局1982年版。 (14)《全唐诗》卷两百三十九,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 322页。 (15)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182页。 (16)杨子怡:《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解读》,人民出版社 2013年版,第2页。 (17)《全唐诗》卷四百五十,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320 页。 (18)陆羽:《茶经》,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19)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192页。 (20)丁以寿:《中国茶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 版.第46页。 (21)朱自振:《茶史初探》,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 第43页。 参考文献: 【11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M】.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1981. [21(唐)李肇-国史补【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3】王从仁.中国茶文化f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郭孟良.中国茶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5】(唐)封演.圭亍氏闻见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唐)陆羽.茶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7】傅筑天.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 [81傅筑天冲国古代经济史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81. 【9】全唐诗【M].长沙:-ar-麓书社,1998. 【lO]g有光.中国游记散文大系安徽卷【M】.太原:书海出 版社,2002. [11](后晋)刘煦.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M】.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3】(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 4】(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5】赵荣光冲国饮食文化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8. [16]gaq-怡.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解读fM].北京:2v ̄L出 版社,2013. 【17】丁以寿冲国茶文化【MI.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18】朱自振.茶史初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口编辑/田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