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研究生竞技运动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理论思考题(1)

2023-01-18 来源:星星旅游
研究生竞技运动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理论思考题

﹡1.根据比赛针对性原则,结合自己的专项举例论述如何在体能训练中突破自己身体能力的“死角”或“软档”?

2.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分别是训练什么能力的?请根据自己的专项和经历论述如何正确运用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进行训练?

3. 发展最大力量对发展体能有什么重要意义?采用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4.如何理解竞技运动的速度“核心能力”与力量“基础能力”的关系?它们与其它能力之间(如耐力等)的关系如何?

5. 发展最大力量和发展力量耐力有哪些区别?请根据专项要求分别加以说明。

﹡6.假设你是一名教练员,安排一堂90分钟的体能训练课,内容包括爆发力和速度耐力的内容,请结合不同的体能训练方法制订一份训练计划。

注明:1、在以上题目中选择4道题目进行回答,有﹡号为必答题目

2、每道题目字数在1500字左右,要求理论联系实际。

3、必须是手写完成,字迹工整。打印稿不计入成绩。

1.根据比赛针对性原则,结合自己的专项举例论述如何在体能训练中突破自己身体能力的“死角”或“软档”? 答:本人专项为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能是运动员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所必须的身体各种运动能力的总称。所谓体能训练中的比赛针对性原则就是指运动员在提高自己身体素质的体能训练中要从竞技运动的实际出发,设计出对于该项目比赛的一种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原则。

如在100M运动的训练中,我发现自己在60~100M之间,即后程的冲刺能力不够,导致整体比赛时间较长,无法全面提高运动成绩。经过学习了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以及运动生物化学之后我知道了,后程的冲刺不足主要是因为平常的训练只是着重前面60M的体能练习--磷酸原功能系统,导致对于后面的60-100M的磷酸原和糖酵解混合供能系统练习不够,致使比赛中往往导致上面所讲的不足之处。

了解到上述问题的关键之处之后,我便在100M比赛的训练中有了针对性,降低以前的着重提高发令起跑和3~5S的短冲联系,多加强接近于甚至高于比赛全程距离的10~15S的短中冲刺联系,从而着重提高自己在后半程的冲刺能力,以提高比赛能力。具体一节训练课的安排如下: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后半程的冲刺能力有所提高,我便在每次的训练课中在安排1~2次的全真模拟训练,全真的模拟比赛的全程。模拟比赛的测试结果还算满意,全程比赛时间有所缩短,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在模拟比赛的过程中,我在起跑环节很容易出现失误,抢跑是经常有的事情,按照新的国际田联的规定,比赛现在执行零抢跑的规定,即出现一次抢跑即被罚下,为此在保证以前的10~15S训练内容的前提之下我制定了新的训练方案,克服起跑环节的心理障碍,从而避免在起跑环节出现的失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