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2021-07-01 来源:星星旅游


一、 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永之氓(柳宗元)

永(永:即永州)之氓(氓:民,百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湘水:即湖南境内的湘江)。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货:这里指钱)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4分)

(1)中济,船破,皆游( ) (2)曰:“何不去之?”(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永之氓咸善游。 (2)汝愚之甚。

3、本文刻画了一个守财奴的形象,文中主要运用了 和 的描写方法。

4、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文中永之氓溺死的原因,并谈谈从中你受到的启示。(4分)

(二)因小失大

昔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帛置牛后,号“牛粪之金”,以遗蜀侯。蜀侯贪之,乃堑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1、解释加横线字的意思。

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 ) 秦人帅师( )

2、翻译句子。

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3、文中说明蜀侯亡国原因的一句话是什么?

结合中考:(一)(二)两则文言文有什么共同点?

小学一篇课文里说“自然界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下面是三种动物的故事,看看从他们身上能学到什么呢?

(三)义犬救主

华隆好弋①(yì)猎。畜(xù))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②。隆后③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④(zé)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páng huáng)嗥吠(háo fèi),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⑤委地。载归家,二日方苏。隆未苏之前,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注释:]①弋:射。②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③后:以后有一次。④咋:咬。⑤闷绝:窒息。

1、解释加横线的字。(4分)

(1)华隆好弋猎 ( ) (2)犬遂咋蛇死焉( )

(3)家人怪其如此( ) (4)隆闷绝委地 ( )

2、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华隆/好弋/猎 B、被一/大蛇/围绕/周身

C、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 D、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狗对主人的义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临江之麋

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注释 :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 ):恐吓。③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确。⑤俯仰:周旋,应付。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

1. 走欲与为戏( ) 2.自是日抱就犬( ) 3.习示之( )

4.然时啖其舌( ) 5.麋至死不悟( )

二、翻译

1.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注释:①管仲、隰(x )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

1.春往而冬反( ) 2.迷惑失道( ) 3.遂得水( )

二、翻译

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