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可行性研究至竣工验收都难免存在质量问题。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水平高低关系到最终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文章对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并结合本人实践经验谈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近年来,随着建筑项目的增多,如桥梁断裂、混凝土梁坍塌、基础钢构件断裂等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整个项目的核心,是工程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劣质工程不仅使用寿命短、安全隐患多,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因此,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质量管理体系,用科学理论与方法来论证工程存在的质量隐患问题,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隐患发生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把质量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加大质量控制力度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一、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
建筑工程涉及面广、工序繁多、协作关系复杂,所以它具备如下特点:一是影响因素多,如管理制度、技术操作方法、施工工艺、水文地质、材料、机械等都可能影响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质量控制必须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二是质量波动大,建筑工程不像工厂化流水线生产一样,产品的零部件、组装工艺、技术检测等都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在它的整个施工过程中会因施工方法不同、机械操
作水平不一、材料规格及品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三是质量隐蔽性强,隐蔽工程、中间产品、工序交接等都会产生潜在的质量隐患;四是终检局限大,不能像工业产品一样通过终检来控制和判断产品质量,更不能拆卸或解体来检测内部质量,所以在竣工验收中存在一定局限性。
二、影响施工质量管理的原因
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我国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这给人们带来许多不便或不安定因素。作者凭长期实践经验总结了人力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施工方法因素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因素。
1、人力方面的原因。首先,勘察、设计原因。勘察人员质量意识不强,前期勘察不仔细,提供的数据资料误差大、设计不周全,导致施工后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产生质量隐患。其次,施工单位的原因。项目管理人员自身质量意识不高,在衡量质量、进度和成本时降低对施工队伍的要求,甚至选择一些资质差的施工队伍合作,为质量隐患的形成埋下了伏笔。再次,业主、监理和监督检测单位的原因。建筑单位对工程施工、设计限制过多,使工程无法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加大了隐患的可能性;监理单位工作多于形式化,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没有过多关注;质量监督检测单位出具的检测数据与实际偏差较大,发现工程质量问题不及时上报业主,放纵施工单位的行为。
2、材料及机械方面的因素。在材料方面,材料成本占施工项目
成本的60%以上,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例如:混凝土混合比、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水泥稳定性、预制构件尺寸等,如果检测要求不高或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用劣质材料,将直接导致质量问题。在施工机械方面,施工机械同样会对工程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如:振捣次数少、砼输送与实际工作量不协调、利用挖掘机破除基础桩头等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3、施工方法及组织问题。不熟悉图纸,擅自修改设计,不按图施工,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施工管理紊乱,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顺序错误,技术组织措施不当,技术交底不清,违章作业等都是导致质量问题的祸根。
4、自然与使用影响。建筑项目施工周期较长,难免会遇到大风、暴雨、湿度、温度等不良天气,极有可能导致混凝土浇注中断等影响质量的问题。在使用当中,随意在建筑上加层,使用荷载超过原设计的容许荷载,毫无顾忌地乱开槽、打洞都可能造成质量隐患。 三、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对策
1、利用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加大岗前、岗中的培训力度,确保每一位员工对岗位技术要点和操作规范耳熟能详。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培训方面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杜绝带“病”上岗的情况,以减少因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而导致的不安全行为或隐患发生。为了提高生产队伍的综合素质,要多种方法相结合,如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企业培训与院校培训相结合、常规培训与取证培训相结合、脱产轮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等。再就是“宁
停三分,不抢一秒”,在衡量生产效率与安全时,以安全为主,效率其次。
2、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首先,对材料及半成品进行必要的检查。要理清材料的相应质量标准与技术规范,未经检验的材料绝对不允许用于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配比与搅捣,浇筑方案与施工工序等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其次,实行“三检”制,提高质量意识。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应由项目经理组织相关技术部门领导协同技术员、监督员、安全员等展开质量探讨会议,重点谈论安全意识和“三检”制的实施方法以及未按程序进行的处理方法。另外,现场人员还应时常进行巡视、抽查,彻底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期。再次,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先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递交现场管理人员签字后组织相关技术与监督人员进行验收,验收程序不可麻痹大意,流于形式,对发现的问题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并及时做好复检工作。
3、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在项目完工后,一定要进行质量验收。首先,事后验收是最后的质量隐患补救途径,所以必须更加严格执行,一旦发现质量隐患,立即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其次,针对重要部项应根据施工工艺存在的和操作要求画出流程图,如浇筑柱、梁板硅的流程图,标明施工顺序,便于验收发现质量事故时进行原因分析。现场管理人员应与施工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实质性处理方案,
这样才能提高工程质量,使施工人员积极配合,共同发现问题,将质量隐患降到最低,以降低公司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改进现有施工现场质量体系。首先,强化合同管理。落实施工现场的人、机、料等生产要素,建立和完善施工质量水平考核制度和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隐患。其次,健全内审员制度。内审制度是否完善,内审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体系的有效运行。因此,施工单位应持续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重视内审员的培训,保证审查过程能覆盖施工过程的每一个要素。再次,强化目标管理。目标管理使各部门及员工有了奋斗目标,同时获得一定职权,很适合现代人性化管理理念。通过目标管理,不仅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还可以为业绩的检查反馈和效果评价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最后,建立行之有效的量化考核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量化考核制度是推行目标管理,实现项目最终目标的基础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应依据合同内容因地制宜地制定量化考核制度。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一项涉及内容繁多、复杂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只有从人力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施工方法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等全面分析,针对性地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减少和消除质量隐患,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石贵龙.中外质量管理之比较[j].商场现代化,2007,(7).
[2]孙永刚.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4,(4).
[3]廖品槐.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