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中探奥秘 细微处见精华
——《名作细读》的内容阐述和教学借鉴
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的《名作细读》,又叫做“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书的主要内容是对经典文本进行微观解读,孙教授认为,文本解读是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尤其是对初中学生而言),指出学生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的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我认为,这种细读建立在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基础上,其特点可以概括为“矛盾中探奥秘,细微处见精华”,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下面主要谈一谈孙教授对文本解读的主要方法和观点(主要针对文学作品),以及对实际教学的借鉴作用。
一 孙教授对文本解读的主要方法是:用比较和还原的方法去发现作品矛盾。他认为,经典解读的关键不在于分析矛盾而在于揭示矛盾。语文老师应该把作品放在一系列作品的比较中来观察差异,以便找出矛盾的切入口,不能满足于一篇篇孤立的讲作品,如果确实没有现成的作品可比,可用还原的方法分析单篇作品。
1还原方法的阐述和运用。
还原方法就是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作者加工的原生形态还原出来,从而揭示矛盾。还原的对象有两种,第一种是语义还原;第二种,还原的是文学作品的人物和景物。
先说第一种语义还原。他认为,一方面,语言既是工具性的又是人文性的,两者在具
体的作品中并不是统一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一些个性化的文学语言上,这些语言在具体语境中带着非常强烈的感情色彩,并具有特殊的含义,这和词典的规范意义形成矛盾,分析这样的矛盾可以辨认出作者深层的、潜在的情感。“语义还原”具体操作就是:找到关键词语,抓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差异和矛盾,看特殊的心灵奇观。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头一段写道,“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还原一下“乐园”的本义,应该是大家公认的美好天堂,至少是风景极其精彩的地方。如果是一个荒废的园子,“只有一些野草”,就把它当作是“乐园”,这样形容是否恰当呢?这就发现了作品的矛盾之处,从全文来看,“乐园”是少年鲁迅感觉中十分美好的地方,带着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从中我受到一点启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一下:为什么一个只有一些野草的地方,作者却称之为乐园?学生也许能从中感受到,这里之所以成为乐园,活跃着一颗天真好奇的童心,洋溢着儿童天性中对世界的热爱。
第二种是作品中景物和人物的还原。景物的还原比如说贺子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句的矛盾在于,柳树本不是碧玉,但就要说它是玉,柳条不是丝的,却偏偏要说它是,而且把春风说成是剪刀,风本来是温暖的,柔和的,而剪刀却是尖锐的、冰冷的,既然这样,为什么要把春风比作是剪刀呢?还可以把春风比作菜刀吗?这样的问题在我们老师看来是可笑的,因为从整首诗营造的意境来看,柳树好象是一位小家碧玉,身穿绿色的丝织衣服,衣服得非常的精致和匀称,这是春风精心裁剪而成的,所以,春风就像一把精巧的剪刀。为了了解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程度,我就去测验一下七年级的同学,而且是基础较好的一个班级,虽然这首诗是小学的内容,但是结果大失所望,能回答得符合诗歌意境的同学,只有3个同学,大多数的同学的答案是非常模糊,要么答不出来,这种现象说明许多同学虽然会背诵,但是并不理解把“春风比作剪刀”的妙处,这提醒我今后教学中要注重对古诗词语言的品味。
人物的还原比如说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起先作者对阿长并没有多大的好感,
她有许多缺点,没有礼貌,没有文化,但是我后来竟然两次称赞她有伟大的神力,第二次次容易理解,因为长妈妈费尽心思为我买来心仪已久的《山海经》,但是第一次就很难理解,仅仅是因为她给我讲了一个长毛的故事,如果把她讲的故事还原一下,这个故事一望而知是荒谬而迷信的,作者对此不仅没有批判,反而说“引起我对她产生特别的敬意,甚至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这不是更加荒谬吗?用还原法找出了矛盾,在联系全文来分析,作者写这个故事并不是想批判长妈妈愚昧无知,在我看来,体现作者一种特别的情趣,作者对长妈妈的无知作了善意的调侃,同时也展现了一个孩子真实的心理,长妈妈习惯于给我讲荒诞的故事,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里,写了长妈妈给我讲了美女蛇的故事,极大的满足一个孩子好奇心,从这个角度讲,这和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满足一个孩子的愿望,因此成年的鲁迅对长妈妈十分感激,在课文的结尾,他用诗化的语言来表达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为了试验一下孙教授的还原法,我在教学《童趣》的时候,就用了一下这种方法,《童趣》里写道:“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我就让学生还原去想象一下,假如蚊子在烟雾中边飞边叫,真正的情形是怎样的?学生有的说是非常狼狈的,蚊子急着逃命;有的文字叫声嗡嗡乱叫,令人烦躁。我就接着问,白鹤在空中飞又是怎样的呢?有的说白鹤洁白可爱,姿态潇洒,有的说白鹤叫声悦耳。所以说,蚊子冲烟飞鸣和鹤唳云端实在是不像的,这样,其实就揭示了一个矛盾,作者为什么要把丑陋的蚊子想象成美丽的白鹤呢?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又是什么呢?经过讨论之后大家都觉得,这是作者带着儿童自发的审美情趣来看蚊子,把蚊子想象成白鹤,是把蚊子给美化了,因为白鹤在孩子的心中是美好的象征,据说骑上鹤飞上天能变成神仙,这里作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
2比较法的阐述和运用。
孙教授认为,通常的解读就是孤立的、单独的分析一篇作品,作品的深刻内涵就很难揭示,分析作品要在多方面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分析,才有可能深入。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的抽象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就能在相同的文章中发现不同的东西,在不同的文章中发现相同的东西。
先说同中求异,就是将同类题材风格不同的作品放在一起解读。书中举例说,可以把朱自清先生的《春》和林斤澜先生的《春风》放在一起读,朱自清的《春》写得很美,但他所表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温文、婉约的情趣。比如写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轻轻的抚摸着你”,非常的柔和细腻;但是春风在林斤澜的笔下是:“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北方的春风和杨柳风迥然不同,吹在脸上并不舒服,像针扎似的,声音也不好听,风横扫过苍莽空间,经历了粗砺的磨练,带着一种豪迈、苍劲的气势,和江南杨柳风柔婉的美不同,这是一种粗豪的美。孙教授建议在教师和学生讨论一下,这两篇文章,哪一篇更有感染人的力量,哪一篇在艺术上更有创新性呢?这也是一个可行的建议,不过具体怎么比较,比较什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再说异中求同,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和冰心的《笑》,都是富有诗意的抒情散文,一个写父爱,一个写母爱,都是歌颂亲情的,再深入一下,笑写得是面容和笑容,是比较容易美化的,而背影却是不容易美化的,这样,就可以从创作论上来提问,朱自清为什么要写背影而不写正面?又是怎样来美化背影的?对此我就运用“异中求同”的方法作了一个探讨,课文在写父亲艰难的给儿子买来了橘子之后,儿子和父亲真正分别的那一刻,是这样写的:等他(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这样的句子.朴实简单又耐人寻味的,为了让意蕴丰富.把这个句子和李白的一句诗"弧帆远影碧空尽"作了
比较,我询问学生:背影中的这句话和诗句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文章写的是父子分别,诗写的朋友分别,都写出了依依惜别的深情,那么这种深情又是怎么样表达出来的?可以发现,文句和诗句尽管形式不同,但是内容和手法有相似之处,都写出了自己目送着对方慢慢的远去,慢慢的模糊,慢慢的消失,只留下无穷无尽的惆怅和连绵不断的思念。通过比较,学生对父子情深的体味更深了。所以,体味文章情韵应从具体语句入手,批文入情,离开具体语句和语境去体会探究,就如同缘木求鱼一般。
二《名作细读》中关于阅读写作的重要观点以及对实际教学的意义
1对于诗歌,想象,虚拟,假定是理解诗歌的关键。进入想象、假定、虚拟的境界,不仅是诗人的自由,而且是读者的自由,诗人用自己的想象,激发读者,带动读者,读者在阅读中把自己的情感和经验投入到文本的理解中,一起参与创造。比如,《世说新语》中记载的谢道韫的故事,都是形容雪的比喻句,一个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一个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为什么用柳絮就比用盐好呢?关键因素在想象和联想,柳絮引起到它的姿态轻盈,柔美飘逸,而盐使人体味到苦涩,甚至是飞沙走石。因此,诗歌教学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读懂诗人的想象,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行审美再创造。比如说《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展开想象,“溅”,可以想象到“花儿伤感,泪水在风中流转飞射”;也可以想象想到“诗人伤感时局,花儿为之迸洒下同情的泪水”,也可以想象“诗人看见楚楚可怜的花儿,伤感的泪水如地泉喷射”等等。诗歌是想象的艺术,想象更是开展创造性阅读的基础,对诗歌在审美再创造的时候,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个性化阅读的过程,因为这时学生个性体验和诗歌情感渐渐融合,由此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才是真正有效的诗歌教学。
2情感的审美价值超越理性的实用价值,这是一条基本的美学原则。审美价值以情感为核心,以情感的真实、丰富、独特为美,实用价值以理性功利为核心,审美价值和实用
价值是有矛盾的,越是没有实用价值,越是有情感价值,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反差越大越,审美价值就越高,作品就越有感染力,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据说有些学生这篇文章很不满意,因为文中的“父亲形象不潇洒,而且又违反交通规则”, 这样的理解是有偏差的,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从实用价值来说,完全是多余的,但是父亲坚持要自己去,越是不顾交通规则,不考虑自己安全,从情感的审美价值看很动人的。如何纠正和引导学生的理解呢?可以讨论:父亲为什么要违反交通规则?违反交通规则其实更凸现父爱;父亲的形象看起来不潇洒,可以探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父亲的蹒跚和笨拙,反衬出父亲身上闪烁的亲情美。所以,解读文学作品要遵循这一条基本美学原则,否则会造成混乱,比如说,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候,有的老师一边说鲁达见义勇为,一边说“鲁达打死镇关西是违法的”,这就是把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混为一谈;在教学《斑羚飞渡》的时候,有的老师质疑“镰刀头羊跳下悬崖以死相抗”的真实性和必要性,也是同一道理。
3写作时,要通过贴近生活来调动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经验、记忆和思想。写作这个过程,与其说贴近生活,不如说贴近自己的想象。孙教授认为,文章不是生活真实的照抄,而是生命真实的提纯。孙教授在一篇博客中举了一例,说有这么一篇小学生的作文: 阿爹还没有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就啥都不怕了。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条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妈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妈和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这本是不可多得的妙文,却被这位学生的老师“枪毙”了。为什么呢?这个孩子的想像和教师的想象发生冲突。不言而喻,狗在成人心目中,是卑贱的。而在孩子那里,自己变成狗,却是母亲的卫士,是很自豪的。正是这种孩子气的自豪这和大人想像的中卑贱形成了反差,构成了张力,才显得新异,孩子心灵的活跃、纯真、童趣才形象地表现出来。
此文成功的秘诀是:摆脱成人的现成话,贴近作者的心灵和想象。从写作实践来说,真实的生活和心灵,是绝对离不开想像的,文章的真实和想像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从这里我得到启示,写作文并不是写自己看到东西,而是写自己想到了的东西,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想法,表达自己个性化的独特感受,不能用固定僵化的模式来限制学生,更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平常在作文教学时,有老师喜欢用自己话来代替学生的语言,名义为修改作文,其实是非常错误的,时间一长,学生自己的语言就没有了,同时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因为写文章变成是迎合老师而不是表达自我,所以,要提倡个性化作文。
作者 :翁洲军
单位:诸暨市江藻镇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