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是典型的职业技术人才教育,酒店要求从业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迅速适应酒店工作环境及工作岗位的要求。本研究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结构分析,把专业实践能力分为五个方面,构建完善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酒店管理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涵义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应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状况而产生的,并按照企业部门和学校的安排实施的、交替进行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的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即教育与生产活动相结合,其中至少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的结合,强调过程的结合。其次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即教育部门与产业界或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强调对象的结合。
因此校企合作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 问题提出
国外的高等职业教育比我国起步早,发展至今己非常成熟,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家的职业教育享誉世界,形成了诸如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CBE教学模式、MES模块教学模式、瑞士、德国双元制模式等教学模式。在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上,瑞士的洛桑模式以及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开发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得到全世界公认。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在各高等职业学校开设得比较普遍,国内也有很多院校将该专业作为教学改革的试点专业。虽然酒店管理高等教育发展迅猛,但是,在发展思路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市场定位不明确,教育教学形式仍然延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高职特色不突出;有些院校过分强调管理理论缺乏实际能力培养,而有些院校强调简单服务技能,忽略对学生管理能力以及理论素质的培养,脱离社会和行业实际需求;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尚不系统,尚未形成成熟的培养模式和经验。
当前,我国酒店人才供需双方存在严重的脱节与紧缺现象,如何通过运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并借鉴国外高职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培养社会和企业急需的酒店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对于先进的教学模式如何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使得这一模式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酒店管理教育职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构建了校企互兼互聘双赢机制
采用各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广泛接触旅游企业,“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力量,了解行业发展、酒店人才需求,了解学生在就业和发展中的瓶颈、反过来改善专业以酒店参与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坚持服务行业、酒店企业紧密合作办学,依照市场运行机制,主动寻求行业企业的支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建立健全校企共赢长效机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师资队伍,为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建立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
酒店管理专业吸引企业互补的优质资源,构建校企资源互通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学习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学校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共享与利用上,包括信息资源、技术和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等。例如,当前出现酒店“用工荒”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难的 “结构性失业问题”,就需要企业与学校双方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
3、科学的构建课程体系
服务地方支柱产业,建立相对应的专业体系。以分析本地区酒店专业相应职业行动领域入手,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研究对象,对正在使用的相关知识、方法、手段、工艺、标准和设备等要求进行调研,将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从培养高技能性酒店管理人才的角度出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其转化为职业教育的教学任务,同时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并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贯穿其中,设计形成了多个不同的技能及相关知识与素质的训练单元,以此进行课程设置、整合与重构,构建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4、优化双师结构,构建校内外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整合校内与企业双方的师资力量,汇聚师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校内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相对优势,克服校内技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的矛盾,有效构建校内外双师结构团队。
5、加强实践环节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教育供给必须满足产业需求,只有与产业实践相关联,高等旅游教育才有根基,因而高等旅游教育应强调实践教学环节,不应仅仅以毕业实习作为实践课程而要有机地贯穿于大多数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而且专业老师也需要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可以较好地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纵观国外的一些旅游企业,特别是饭店业纷纷与高校联合,建立自己的培训中心或学校,瑞士旅游教育主要为饭店教育,它传承了欧洲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注重实践,“前店后校”,店校合一,是瑞士办校的一大特点。因此在校学生最后一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帮助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低费或免费接受职业教育,又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酒店的人才需求标准。
结论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以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的开拓,是对传统学科式模式的挑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企业第一线岗位培养实际操作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