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福建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4-06-25 来源:星星旅游
福建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高等教育学》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高等教育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院/系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通才教育是一种( ),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A.通识教育 B.全才教育 C.素质教育 D.英才教育

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活动中属于学习的是( )。 A.大一时的军训导致他大学毕业后从军 B.老爷爷早晚打太极拳

C.彭涛初一时跳1.3m高,初三时候跳1.4m高 D.孩子开始走路

3.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 )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 A.被动学习 B.自主学习 C.间接学习 D.接受学习

4.对某个或某些被试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称为( )。 A.个案法 B.谈话法 C.产品分析法 D.测验法

5.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缺乏科学根据的是( )。

1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6.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起源于(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7.心智技能的特点有( )。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8.创造过程的必经阶段是( )。 A.准备阶段、酝酿阶段、启发阶段、验证阶段 B.酝酿阶段、准备阶段、启发阶段、明朗阶段 C.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 D.准备阶段、启发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

9.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影响

10.在科学史上,首先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是( )。 A.达·芬奇 B.罗吉尔·培根 C.伽利略 D.弗兰西斯·培根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专业是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主要由特定的( )和相应的( )组成。

2.学位条例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 )。

3.课程建设应在学校指导下,由( )对本系所开设的课程直接负责。

2

4.1997年,( )率先与湖南电信合作,建立了网上大学。

5.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 )与( )、识记的( )与( )、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组块化编码、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觉醒状态、识记的信心等。

6.( )是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7.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稳定的过程中最初的印象深刻地影响着交往的深度,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六条途径是:( )、( )、多提别人的名字、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自己、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

8.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可以利用学生的作业、小测验或课堂提问等方法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也可以通过( )的单元测验来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或倾向。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因素有哪些? 2.简述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

3.简述战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共同趋势。 4.简述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5.简述教学计划内容的构成。 评卷人 得分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试析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2.联系教育教学实践,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谈谈怎样有效地促进学习迁移。

3

福建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高等教育学》考试试卷(A卷)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A 2.A 3.B 4.A 5.A 6.D 7.B 8.C 9.A 10.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2.重要依据 3.各系主任 4.湖南大学

5.数量;性质;目的性;主动性 6.社会助长

7.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微笑 8.诊断性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学术的因素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形成少数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和单科性院校并存的格局,各类高校也基本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学术风格,因此,在考虑综合化发展时,结构调整应慎重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2)体制的因素

受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制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分布格局依旧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情况。因此,深化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合理协调中央政府、政府各部门以及地方主管部门间的关系,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 (3)区域发展水平的因素

由于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已有的高等教育基础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调整,只能从各地实际出发,有所区别对待。

4

2.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任务不同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各方面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级专业教育。普通教育是国民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不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 (2)教育对象不同

高等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与中小学生有明显差别。大学生在生理上已发育成熟,心理上趋于成熟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个性特征比较稳定,世界观正在形成或已定型,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较强。 (3)社会职能不同

高等教育有三个社会职能: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直接为社会服务。普通教育一般不具备这些社会职能。 (4)地位作用不同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使学校具有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机制。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居于重要位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力量。 (5)培养方式不同

高等教育在让学生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前提下,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和创新。普通教育一般都是传授前人已有的经验知识,讲授的一般都是已成定论的东西。

3.进入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工业化的急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呈现出一些共同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及化”

战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从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发展到服务于一般国民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教育。西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在国家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作用不断加强、国民收入逐步提高以及各国广泛推行高等教育民主化政策而实现的。

(2)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来源渠道多样化

由于认识到高等教育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各国政府在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同时,在财政上对高等教育也给予大力支持和积极扶持,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资助高等教育的发展。

(3)高等教育结构层次多元化

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促使各国高等教育结构层次不断增加和完善,形成多元化局面。大学型和非大学型高校并存,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育并存,公立、私立和混合型高校并存,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

(4)高等教育功能日益扩大,地位和作用更趋重要

5

战后高等教育功能的丰富和扩大,日益加深了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增强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依赖性,越来越提高和凸显高等教育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价值和重要地位。

4.高等学校的教师是高等学校的教育者,他们既是某一学科的专家,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因此,高校教师一起特定的历史任务,发挥着特殊的社会作用。 (1)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高校教师的社会功能。职业的社会功能是指一定的职业对于社会的作用,某一职业的社会作用越大,其职业的社会地位也就越高。高校教师肩负着为祖国、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②高校教师的经济待遇。经济待遇是指社会给予某一职业从业人员的物质报酬,包括工资及福利。一般来说,某一职业的经济待遇水平由该职业的劳动性质和劳动形式所决定的。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教师劳动属于复杂劳动,因此,教师的劳动具有较高的价值。

③高校教师的权利。职业的社会权利是指某一职业的从业人员在履行职责时所享有的各项权利。职业从业人员享有的社会权利的范围、程度与该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密切相关。 ④高校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2)高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

①高校教师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高校教师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高校教师利用自身丰富知识和科研优势,参与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项目,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制造科研产品,直接参与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创造;通过社会活动,传播精神文明成果,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5.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其主要内容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①专业培养目标规定了本专业学生将要达到的总的要求。如工科本科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设计、制造、运行性、研究和管理等工作。 ②基本规格具体地描述了本专业毕业生所要达到的要求。如某工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规定: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初步的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一般的了解等。 (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并简要规定各类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的课程合理,课

6

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前沿。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 (3)主要教学活动

教学计划中除了课程设置外还列出其他各种教学活动,如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军事训练、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并标明在哪一学期进行,其学时或学分为多少。 (4)时间分配

除了规定每门课程每学期、每周和按各种教学形式分配的学时及总学时(总学分和分学分)外,教学计划还应规定每学期、每周所分配的学时数与总学时(学分)数。 (5)学年编制(简称校历)

学年编制包括学年或学期的起讫、上课、考试、各种实习活动、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的训练以及假期的周数及其起讫时间。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高等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它的内涵和外延也始终处在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之中。高等概念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中世纪高等教育的概念

在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惟一组织形式,高等教育仅限于大学教育,高等教育概念可以直接用“大学教育”来指代。中世纪大学是少数学者传授高深学问的场所,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科,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在具备了文科的基础上学习。因此,中世纪大学围绕学科、专业来组织教育活动,是一种进行专业教育的机构。 (2)工业革命时期高等教育的概念

资产阶级革命后,尤其是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欧洲各国教育制度的基本确立,一些中等学校逐步成为大学教育的预备机构,中等教育开始与高等教育衔接起来。至此,高等教育开始建基于中等教育的基础之上,并且不断地制度化和规范化。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内容也有所扩展,由于自然科学诸学科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部分科学知识进入了大学教学。

(3)19世纪后高等教育的概念

随着产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后半期,高等教育的活动形式又开始有了新变化,从而进一步扩展和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外延和内涵。其主要表现为:

①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各种形式的专科层次教育也被纳入了高等教育的范畴,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如在美国形成了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等层次。特别是二战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短期专科教育被纳入了高等教育的范畴,并且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其规模也蔚为可观。

7

②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在传统的、正规的高等教育形式之外,又出现了其他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如“开放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成人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空中大学”等非正规大学。这些非正规大学也被许多国家纳入了高等教育的范畴。显然,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概念已不能用中世纪“大学教育”的概念来指称了,于是,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高等教育概念的变化使得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也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尖子教育”演变为“大众化”、“普及化”的高等教育。

2.学习的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不仅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之中,而且也存在于态度与品德的学习中。学习迁移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是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促进学习更好的迁移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教学工作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确立系统、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前提。由于任何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的连续、分步构建的过程,而最终形成的心理结构也是具有一定层次关系的网络结构,因此,某一单元或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从所要构建的心理结构的整体出发来考虑。同时,教学目标的表述应明确而具体,不能含糊笼统,应让学生能够确切把握其涵义,以发挥它对学习材料的沟通作用。 (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根据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基本方法、基本态度等。在选择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作为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必须包括基本的事实材料,脱离事实材料只讲概念、原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材内容要随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虽然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具有比较高的稳定性,但随着当代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原来作为学科基本内容的教材就会失去其原有的地位,而被新的、更重要的、迁移范围更广的原理、原则代替。因此精选教学内容,必须注意用科学的新成就来代替过时的材料,不断取舍,使之符合科学发展的水平。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教材如果编排得好,迁移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编排得不合理,则迁移的效果就小。合理编排教材的基本标准是要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应具有科学、合理的逻辑关系,能体现出事物的上下、并列、交叉等内在关系。一体化指教材的各构成要素应能整合成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既要防止相互割裂、支离破碎,又要防止互相干扰或机械重复。教材的网络化是一体化的引申,指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左右、纵横交叉联系要沟通,要突出各种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的联结点与联系线(联结线索),这样不仅利于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整合作用,而且便于教师与学生了解以往学习中的断裂带及断裂点和今后学习中的发展带及发展点。 (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有了编排合理的教材,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迁移的作用,就要求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既包括宏观方面的整体安排,即学习的先后顺序安排,也包括微观方面的每一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不论哪一方面,首先要把各门学科中那些具有最大迁移价值的基本知

8

识、基本技能、基本道德规范(上位结构)的学习放在首位,作为教材的主干。在此基础上,再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不断分化”的原则组织下位结构知识的教学。同时,应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横向联系,以达到“综合贯通”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努力探讨观念之间的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消除学生认知的矛盾。如果教学程序设计不合理,不能使学生做到横向联系和融会贯通,就会出现不良后果。

(5)教授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习方法是一种学习经验,它可以对后继学习产生一种比较广泛的一般性迁移。学习方法这种经验中不仅包含有关知识,而且还包括有关学习的技能。掌握学习方法不仅仅是知晓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还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掌握必要的心智技能,如阅读技能、实验技能、观察技能、解析技能等。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把认知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并掌握认知策略教学的有效方法,使策略教学达到持久迁移的目的。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