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不足的现象广泛存在,无法满足旅游企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旅游从业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发现以及解决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旅游服务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进而促进就业能力的提高。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三大模块
1.旅游管理专业课。专业课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事旅游管理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
2.公共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
3.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主要是借助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和服务基本技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和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管理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内容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方面要关注旅游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减少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增加实践性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和本科教育的学年周期,改变传统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教学模式,实行“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和边学习边实践的原则,进行学习和实践的重复循环,建立起课程实践→校内实训→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的阶梯式提高循环机制与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及时地通过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校外实践教学和校内实训教学。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包括专业见习与专业实习,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的应用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教学和校内实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应用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力。
(三)校外实践教学体系
实习是校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分为专业见习、岗位实习和综合实习三部分,实习内容由专业知识实践、服务技能实践和管理实践三部分构成。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有效应用,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就业能力,就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型实习和顶岗实习,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发现自身理论和实践的不足,及时更正和弥补,实现自身的科学定位和角色转变。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在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始终存在旅游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无法适应当今旅游业的需求的问题。传统的高等旅游教育立足于“学历为本”,形成了重课堂教学、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职业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少求知性实践教学。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多是以认知性的实践教学为主要目的,从以往的经验看,旅行社的实习是以导游实习或是计调实习为主,学生并不能学到旅行社的整体运作的管理技能;景区实习主要是旅游地理的认知实践,如到大连西郊森林公园进行的野外实习,只是验证其作为“大连的肺部”的地理位置,体验较高的绿地覆盖率的风貌。浅尝辄止仍是校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我国大多数旅游院校没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有利于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仍靠实习教师与学生的个人联系为主,缺乏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控性。由于酒店和旅行社的条件存在很大差距导致学生的校外实习效果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取决于旅游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给其带来利益的多寡,这样导致了旅游企业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学校对校外实践教学的关注度、投入度不足,这两个方面严重制约了学校与旅游企业的深度合作的展开,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3.校外实践环节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相对于校内课堂理论教学涉及面更广,实施过程更为复杂,管理的难度更大,而目前的管理形式千篇一律,操作性差、考核方式简单,不能有效地保障校外实践教学的开展。
4.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定缺乏科学理论依据。旅游业需要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在建设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和校外实践课程体系方面,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趋于表面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侧重于手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足,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缺乏校外实践的经验。
5.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双师型”师资。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新建专业,师资力
量薄弱,师资的实践能力较差。从事旅游教育方面的教师来自院校,他们缺少实践教学的经验,很少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不利于培养优秀的应用型旅游人才。
三、改进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的措施
1.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当前,旅游企业实习与学生的就业紧密结合,基本是学生自行找实习的企业,哪有旅游企业招聘就到哪家旅游企业实习。因此,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旅游企业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应该利用各种手段与资源与大型的旅游社或高档的酒店建立起长期的用人合作关系,建立起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不断满足学生校外实习的需要。
2.构建校外实践教学体系。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旅游企业的管理人才,这也证明了校外实践环节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要使学生能够掌握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就需要增加校外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制定各个环节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强化管理,真正发挥校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3.建立校外实践教学体系管理制度。校外实践教学涉及面广,要保证教学环节的合理衔接,组织管理工作到位,必须建立起与之配套的规章管理制度,使校外实践教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例如,可以采用校系二级互有侧重、分工负责的管理模式。校外实训教学基地有学校和企业双方根据合作协议共同管理,按照培养计划安排教学的环节,实施质量监督和考评。学校应成立校外实践教学管理机构,负责全校的校外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管理协调、资源优化配置和质量监控以及考评工作等。
4.保障校外实践教学的学时。校外实践教学时数是完成校外实践内容、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校外实践教学若没有足够的时间作为保证,就不可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如果要增加教学时数,应该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部分调整,使理论教学的时数与校外实践教学的时数基本达到一致。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增加校外实践的机会,同时学生在校期间也可以安排每天利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参加旅游企业的模拟管理和教师的科研工作。
5.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要搞好校外实践教学必须要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要求专业教师不但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增加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例如派出教师外出进修,到全国更知名酒店、旅行社或风景名胜管理区学习先进的实践管理经验、服务标准和服务规程,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充实和更新教师的教学内容,实现融教师和技师为一体的“双师型”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志文,董效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2]周松秀,王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3]李红,韩力军,郜振廷.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运行模式及实施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4,(9).
[4]刘文涛.基于能力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探析[J].200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