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发展概略

2020-09-04 来源:星星旅游


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发展概略

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发展毫无疑问得力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进步,封建社会的强力推动更是为中世纪文学的辉煌注入坚实基础。在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变化之际,中世纪文学在继承和发展古代文学的基础上,不断进行阶段性转型改革,以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古典时期文学和悲剧、喜剧以及罗马文学等文学内涵为源头,在欧洲多种民族文学的结合,中西方文学相互影响、交融,基督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结合的大统一下,中世纪文学进行了先觉性的整合,以其开明的社会环境、宽松的文学氛围使得这个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在文学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以及作家,如:但丁《神曲》。中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的壮大,封建制度和教会制度开始衰落,文艺复兴以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标志着封建观念统治社会的彻底失败,但是,社会制度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在其制度发展下的中世纪文学却在后来的发展中得到了极大的继承,此后的文学无论是从题材、内容、形式、思想等各方面都带有明显的中世纪色彩。

一、以欧洲古代文学为蓝本,从英雄传说到英雄史诗

“中世纪文学是欧洲多种文明与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既然是文明与文化的融合,主要就是各部落之间的文化融合,部落之间的文化又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不断发展、积累而成,因此,中世纪文学是在继承和发展的观念引导之下,对各部落文化的的重新整理,并进行阶段性的创造。欧洲古代文学主要是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古希腊古典时期文学和悲剧、喜剧、罗马文学。

古代文学中的英雄传说是最远古历史、社会生活和人向自然作斗争的回忆,英雄是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的代表,主要的“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大功、忒修斯为民除害、伊阿宋取金羊毛和特洛伊战争”,这些英雄传说的内容大都是描写个别英雄为了自己部落的人民利

益而驰骋沙场,顽强拼搏,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为部落争得荣誉,其中,关于描写特洛伊战争的《伊利昂记》和《奥德修斯》是欧洲古代文学关于英雄传说的最重要的作品。《伊利昂记》中的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是两个不同国家的英雄,前者为了部落的利益,通过自身残暴、勇猛的个性,征服其他部落,而后者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英雄,在国家面临灾难的时候,他依然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与敌人拼尽最后一滴血。《奥德修斯》所描写的又是另一位在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奥德修,英雄奥德修在特洛伊战争后返回国家却遭到了重重阻隔,但最后还是凭借自己的英雄个性成功返回国家与妻儿团聚。无论是《伊利昂记》还是《奥德修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古希腊文学中,英雄作为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普遍的文学描写对象,中世纪文学在创作中也很明显的借鉴了古希腊文学中的英雄传说,并不断成熟和完善,产生了另类文学——英雄史诗。“早期英雄史诗形成期间,人们的思想和认知结构尚未越出神话意识范畴,因而史诗有较多的神话因素和多神教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古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这个伟大的英雄主义史诗,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主题思想上都倾向于对英雄主义的赞颂。

二、文学表现形式走向成熟,出现比较成熟的四种文学类型

在基督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相互融合之下,中世纪文学的发展在继承古代文学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推进,由于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以及阶级矛盾的相互碰撞,在文化开明的大环境下,中世纪产生了一大批优秀文人,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创造性的开启了中世纪文坛的新局面,创造了教会文学、史诗与歌谣、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这四种性质的文学,最终依靠这创造性的文学形式,摘得了文学史上的辉煌阶段。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文化的交融扩大了中世纪文学的描写范围;二、特定的历史背景推进中世纪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并走向成熟;三、由于各种文化的影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进一步开拓;四、对文学情感能力的把握进一步提高。

中世纪文学“用文学艺术形式表现人的情感更趋于自觉和强化”。与之前文学相比,中世纪文学的创作无论是在内容还是艺术手段,都有极大的提高,尤其是在艺术表现上,更是走向成熟。教会文学以《圣经》为宗,题材多来自于斯,借用《圣经》故事,采用梦幻故事和寓意性、象征性等表现手法将宗教教义的思想艺术的展现在民众面前;史诗与歌谣不再是单一的歌颂战争,塑造英雄主义,而是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形成的另一种文学形式,其内容来源、思想艺术都反映了封建社会时期人民大众的情感体验,其中,“罗宾汉谣曲”是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歌谣,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赞美他们反抗斗争的精神;骑士文学是典型的封建社会骑士制度影响下的文学,也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下的独特文学表现形式,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这类作品对人物的刻画积极细致、精确,“在人物外形、内心活动、生活细节等方面都有细致描写”;城市文学是由于社会分工的细致所造成,“它主要取材于现实生活,充满乐观精神”,在文学表达上主要是运用讽刺、隐喻、寓意、象征等手法来揭露、抨击封建社会,“主要形式有韵文故事、长篇叙事诗、抒情诗和戏剧”。

三、中世纪文学的渗透力强,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中世纪文学无论是在创作数量还是在创作质量上都是一个崭新的阶段,不愧称之为“欧洲文坛史上的关键”。中世纪出现了像教会文学、史诗与歌谣、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这样分类明确,所属清晰的文学类型,还出现了像但丁这样对文学史影响深远的巨人作家,更重要的还是出现了像《神曲》这样万世不绝的伟大作品,中世纪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正是由这些伟大的作品作家不断推向顶峰,但这些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

“德国关于浮士德的传说表达了人民反对宗教、追求知识的愿望,大量的民歌和厄仑史皮格尔的故事反映出中古以来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反封建斗争。城市平民的文学继续出现,如城市手工业者出身的诗人的诗歌、谣区。故事、笑话、寓言、民间戏剧等也很盛行。”

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学在中世纪文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是欧洲文明反封建、反宗教的延伸,也是中世纪文学的传承随着城市的发展,德国作家马丁?路德的《梯尔?厄仑史皮格尔》、《腐蚀的博士的生平》都是较为出色的民间文学,都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时代。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作家彼特拉克的《歌集》,主要是歌咏他对自己女友劳拉的爱情,在诗歌的立意出发点上跟但丁的《神曲》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丁的《神曲》在表层也是在写自己深爱的女友贝娅特里丝。还有德国16世纪来自社会下层的作家汉斯?萨克斯,“他把中古的宗教戏剧发展为反映人民生活的讽刺戏剧。这些戏剧大都取材于民间故事,描写的对象有市民、农民、奴仆、骑士、流浪汉等”,这些内容、题材都源自于中世纪文学。

中世纪文学对此后文学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内容、题材到艺术表现手段,深厚的文学渗透力也正是反映出中世纪文学作为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的文学史意义,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世纪文学还会一如既往的去影响文学史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