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席勒的美育思想
作者简介:武雨宁(女),四川师范大学2010级文艺学专业研究生。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8)
摘 要:席勒美学思想最主要的表现在《审美教育书简》之中,为了改造人性分裂的社会风气,席勒提出了审美批判,通过“审美教育”的方法,依靠美和艺术塑造健全的人格,最终走向自由的殿堂。
关键词: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异化;游戏 自由 中图分类号:g 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6-0000-01
《审美教育书简》,也叫《美育书简》,是德国著名美学理论家席勒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第一次提出了“美育”这个思想,成就了他在美学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在《审美教育书简》里,席勒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让美走在自由之前,用艺术拯救人性,只有游戏中的人才是完整的人。 一、席勒美育思想的理论背景
任何思想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当然席勒美育思想也不例外。席勒的美育思想继承了前人,尤其是康德的美学思想。康德把人的心理功能分为知、情、意三部分,并把审美批判力作为沟通自然与自由的桥梁。席勒的理论思想大体上都是沿袭康德的思想轨迹,康德
在哲学所揭示的自由批评精神,他的本体与现象,理性与感性等对立范畴的区分,以及他把美联系到人的心理功能的自由活动和人的道德精神这些基本概念,都成为席勒美学思想的出发点。1789 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席勒最终选定了美学,希冀用审美教育的手段使分裂的人性复归和谐。这就是席勒美育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 二、美育思想的内涵
《审美教育书简》虽然是由27封信组成,但从始至终就是一个严密的思想体系。从介绍人性的异化,通过游戏最终实现人性的自由和谐。
(一)人性的异化
席勒认为人的异化表现为:人的完整性被分裂,人的自由被忽视,甚至整个社会都处于等级、职业等严重分裂状态,这种分裂就是异化。在《审美教育书简》的第六封信就集中地阐述了异化思想,如“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小小的碎片上,人自身也就成为了一个碎片了”,并且利己主义筑起了体系,人们受到了社会的疾苦,却没有同时产生一颗向着社会的心。我们的自由判断屈从于社会上专断的偏见,使我们的情感服从社会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习俗,使我们的意志受到社会的各种诱惑;我们坚持的只是我们的任性,以此来对抗社会的神圣权利”,可见当时的个人和社会已经走向异化。 造成人性异化的根源在哪里呢? 席勒从人的精神领域去寻找原因,他把人性高度抽象得出“人格”和“状态”两个概念,持久的
东西称为人格,变动着的东西称为状态,状态在人格的不变中变化,人格在状态的变化中不变。人格和状态在人身上表现为理性与感性,所以,在个人的身上就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冲动,感性冲动(产生于人的自然存在或他的感性本性,它使人获得实在性、现实性。)和形式冲动 (来自人的绝对理性本性,它主要使人自由与和谐,保持住“人格”的不变)。 (二)游戏冲动
现代人性的问题是感性要求与理性要求的分裂和对立,改变这种状态的途径就是对人进行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活动,使人的想象力和理性力自由地游戏,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统一起来,成为道德的人。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描述了形式冲动和感性冲动,二者都是强加在人身上的强制力,形式冲动要求法则,感性冲动要求实在;形式冲动向绝对无限诉求;感性冲动向被规定的有限诉求。事实上一切的存在都是现象的存在,永恒的流变、花开花谢、时间的永恒流逝、时间空间赋予的有限和杂多正是现象本身的特性,这儿的法则是永恒流逝在时间的此刻的叠加,是处在因果关联中的被限定的有条件者。但是存在并不仅仅只是现象,春华秋实中的不断变换的树却被凝结为“同一”棵树,日出日落背后的天体运行规则也正是精神在对现象的观念规整的基础上作出的观念连接,这个世界的法则正是作为意义世界的一部分被精神赋予。
席勒认为,人性完满必须经历三个冲动: 感性冲动、理性冲动、游戏冲动。感性冲动就是将理性形式与感性的内容融合,使人变为一种物质存在 ;理性冲动就是使感性的内容获得理性的形式,也叫形式冲动;游戏冲动是前两种冲动的纽带,人要改变感性冲动中自然对人的强迫,改变理性冲动中理性对人的强迫,必须要有另一种冲动出来协调,这样才能使人真正地获得自由。席勒认为美联结着分裂的两种对立的状态,而称之为活的形象的游戏冲动就是实现这种结合的力量,在游戏中体现了人性的实现,体现了广义的美。席勒始终追求着美的事物,完整的心灵,善的行为,他真诚地游戏着,因为他知道,游戏是感情和理性的统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而正当人在分裂之后恢复完整时,人将摆脱控制和束缚,人可以真正的成为统一于一体的人,人是完整的,也是自由的。 (三)和谐自由
什么才是和谐? 《审美教育书简》是以书信的形式讲人性的完整和美育问题,但席勒在论述人的性格的完整性、人性的完满、美的作用、审美一体性等方面都体现了和谐统一的观点,显明地表达了其和谐美育的主旨。
首先,和谐是人性的和谐。在本书第四封信中主要论述的是使人身上的两种性格统一起来,达到性格的完整性。对人的性格的完整性的塑造,席勒是以古希腊人为模型的, 他认为希腊人具有性格的完整性,他们的国家虽然组织简单,但却是一个和谐的集体。近代,
由于文明的发展和国家变成强制的国家,人只能发展他身上的某一种力,从而破坏了他的天性的和谐状态,因此,近代人要做的,就是通过更高的艺术即审美教育来恢复他们天性中的这种完整性。 其次,和谐要求国家实现和谐。由于整个大的环境是分裂对抗的,所以要改革国家,获得政治自由,时代的性格必须改变,才能恢复更好的人性。因此, 人自身的和谐、国家的和谐的标准是人的性格的完整性、人性的完满。
席勒认为审美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只有将真、善、美统一,实现感性和精神力量的和谐才能到达审美境界。所谓和谐就是“事物各个方面的配合协调”,它不仅仅是一个美学概念,也是一个审美的目标,通过了解席勒的这种思想我们知道,在人的“智、情、意”的心理结构中,情感是知觉和意志的桥梁,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精神追求的最高目标。和谐的审美教育通过对人的精神的熏陶、感化和升华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发人追求真善美的动机,促进人的道德和理智水平的提高,进而达到人的独特个性的发展、完美人格的形成以及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个体审美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审美教育实现个体情感的满足和人格的发展,促使每个个体真诚的去追求美好的生活、人格和社会制度,并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性。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成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3] [意]贝尼季托?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王天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 李欣人.人的自由与审美教育——席勒美育思想探析.南开学报.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