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竹纤维的结构表征及产品开发研究

2021-05-01 来源:星星旅游
黧 王黎明等:竹纤维的结构表征及产品开发研究 17 竹纤维的结构表征及产品开发研究 王黎明 沈 勇 张惠芳 佴智渊 (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1620 2.上海民光家纺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0023)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竹纤维的性能特点,对竹纤维的化学结构、形态结构、微结构等进行分析研究,并 利用红外光谱、x一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对其结构特性进行了表征。同时,对竹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包括纤 维的初始模量、吸湿性能以及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也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竹纤维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 系,为竹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竹纤维;结构;表征;物理机械性能;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TS 190.1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350(2011)08-0017-05 竹纤维是一种天然环保型绿色纤维,竹纤维产 竹纤维素的结构及表征的相关文献不多…。因此,本 品不仅给人以回归自然和绿色植物的感觉,而且它 文主要根据竹纤维的性能特点,对竹纤维(包括竹浆 还具有其它纤维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良好的透气 和竹原纤维)的化学结构、形态结构、微结构等进行 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良好的染色性, 分析研究,并利用红外光谱、x一射线衍射、扫描电 手感柔软、色泽亮丽、丝般滑爽、抗菌、防臭、抗 镜等仪器对其结构特性进行了表征。同时,对竹纤维 紫外线、易于生物降解以及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特 的物理机械性能,包括纤维的初始模量、吸湿性能以 性。竹纤维面料与皮肤的亲和力好,对皮肤没有强 及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也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 刺激感,因此,被业内专家誉为“二十一世纪最具 竹纤维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竹纤维在纺织领域 有发展前景的健康面料”。 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近年来, 对于竹纤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力学性 能、竹纤维素的改性和提取等方面,比较全面叙述 l竹纤维的结构特性及表征 收稿日期:2011—03—24 竹纤维是以竹子为原料的纤维素纤维,其成分 项目基金: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计划 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另有少量灰分和 项目资助 其它物质。根据选材及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竹 作者简介:王黎明(1963-),男,上海人,副教授,主要 原纤维和竹浆纤维。 从事纺织品染整工艺与理论、纺织材料表面改性与加工技 1.1竹纤维的结构特性 术以及新颖纺织化学品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1.14t纤维的微结构 18 染整技术 Vo1.33 No.8 竹材中纤维细胞占60% ̄70%,其余为薄壁细胞、石细 胞、导管和表皮细胞等 。观察超微切片的电镜可知 竹纤维主要有两种细胞壁状态。第一种细胞壁状态 是纤维细胞壁呈多层结构,由宽层与窄层(各约4~5 层)交替组合而成。宽层的木质素密度较低,而窄层 的木质素密度则较高。这种纤维主要位于维管束的周 边部位,约占纤维总数的50%左右,如图l所示。 M1 图1宽窄层交替排列竹纤维模型图42细胞壁很厚的竹纤维模型 (注:图中M :真胞间层;P:初生壁层;S1:次生壁外 层;S 2:次生壁中层;S ~s7:次生壁内层) 第二种细胞壁状态是纤维细胞壁很厚,但胞腔 狭小,纤维次生壁内层仅由两个宽层组成,而且中 部的宽层比内部的宽层宽很多,竹纤维壁上的纹孔 稀少,纹孔口较小,如图2所示 。 1.1.2竹纤维的形态结构 (1)竹原纤维的形态结构 图3竹原纤维的横截面形态 图4竹原纤维的纵截面形态 竹原纤维是用物理方法将竹子碾平、扭转、梳 理,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其直径为0.04~0.5mm, 长度为10 ̄200mm。由于竹子本身的一些物理特性, Aug.201 1 如长度、强度、粗糙度等,使其可获得良好的加工 过程,而且成本低廉 。目前竹原纤维主要代替玻 璃纤维,用于建筑材料、汽车制造、环境保护等领 域,在纺织纤维领域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开发和应 用。图3、图4分别为竹原纤维的纵、横截面形态 。 从图中可以看出,竹原纤维的纵向表面有明显的 竹节,有的壁层上有裂痕。横向截面呈不规则椭圆 形,环状中空,因此具有优良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2)竹浆纤维的形态结构 竹浆纤维的加工方法主要有溶剂纺丝法和粘胶 纺丝法,目前生产中基本均采用粘胶纺丝法。竹浆 纤维细度、白度与普通粘胶纤维接近,强力较好, 且稳定均匀 ,并克服了竹原纤维刚性大、硬挺的 缺点,染色、吸收性、渗透性强,韧性、耐磨性较 高,手感柔和光滑。竹浆纤维的不足之处是不耐酸 碱性,图5、图6分别为竹浆纤维的纵、横截面形态 。从图中可以看出,竹浆纤维的纵面有明显凹槽, 这些凹槽形成的孔隙能够产生较强的毛细管效应, 使得竹浆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性能。 图5竹浆纤维的横截面形态 图6竹浆纤维的纵截面形态 1.2竹纤维的结构表征 1.2.1竹纤维的大分子结构 (1)竹纤维红外光谱图分析 采用Thero Nicolet NEXUS 670 FTIR红外光谱 仪,对精干竹纤维(竹原纤维)和苎麻纤维进行扫 描,根据纤维红外光谱图中的特征吸收峰可判断其 化学键类型。。 。测试结果见图7。 黧 王黎明等:竹纤维的结构表征及产品开发研究 19 由图7可知:竹原纤维与苎麻纤维在谱带位置及吸 收峰强度上均十分相似,表现为最强谱带1056.09cm- (竹纤维)、1057.29cm- (苎麻纤维)的特征峰及其两侧 1033em~~l16lcm 处的一系列特征谱带,说明竹原 纤维与苎麻纤维相同,都属于典型的纤维素纤维。另 外两种纤维在1650em~~1900cm 之间均未出现来自 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醛基、酮基、羟基、醋基等的特 征吸收峰,说明纤维素纯度较高。 簧 \ 亲 波数/cm (a)苎麻纤维 \ 槲 (b)竹原纤维 图7苎麻纤维与竹原纤维的红外光谱图 (2)核磁共振波谱分析n。。 用瑞士生产的av3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Nue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nstrument)对竹原纤维、亚麻 纤维、苎麻纤维进行测试分析。实验得出13C—NMR谱 如图8所示。 (a)竹原纤维 (b)苎麻纤维 (C)亚麻纤维 图8竹原纤维、苎麻纤维与亚麻纤维的核磁共振波谱图 通过表l对三种纤维的核磁共振谱化学位移 值进行比较分析。碳原子是纤维素纤维的骨架, 1—4甙键葡萄糖环上六个碳原子的波峰位置完全相 同,故纤维素大分子主链是相同的。但三种纤维在 62.8×10一、84.2×10 位移处均出现两个小峰,对 应于醚、醛基特征峰,另外苎麻纤维与竹原纤维C 处 出现两个分叉,增加了104.4×10、105.9×10 两 个特征峰,对应于烯烃特征峰。但是竹原纤维与苎 麻纤维无任何差别。 表1几种纤维素纤维”c核磁共振谱化学位移 纤维类别 C6 C2 C5 C3 C4 C1 竹原纤维62.8 65.3 71.7 72.6 75.2跳2 89.1 97.3 l 4 lo5.4 105.9 维62.8 65.3 71.7 72.6 75.2 84.0 89.1 97.3 1 4 lo5.4 106.0 亚麻纤维62.7 65.4 71.7 72.3 75.1 84.3 89.2 105.3 注:实际化学位移值为表中数据X 10 1.2.2竹纤维的超分子结构 (1)广角X衍射测试 纤维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在D/max一2550PCI8kW 转靶x射线衍射仪上进行。 结晶度利用segal等人提出的经验结晶指数 CrI,用于表示天然纤维素的结晶程度n 。 CrI:— ×100% 1002 式中:loo2为主结晶峰002的最大衍射强度,I …曲 指2 0角为18。的衍射强度。 结晶微纤的侧向(晶粒)尺寸根据Scherrer方程 计算: L= 式中:L为晶粒尺寸;B为衍射峰半高宽;入为x 衍射波长,k为谢洛常数,取0.9 何建新等人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竹纤维和其 他天然纤维素纤维的结晶度情况,结果见图9。 嘿 接 2 0/(。) a一竹纤维;b一苎麻纤维;c一亚麻纤维;d一棉纤维 图9几种纤维的x射线衍射曲线 图9是典型的结晶纤维素I的X衍射曲线,2 0角 分别为l4.60。、16.25。、22.47。、33.85。,分 别对应于101、lOT、002、040晶面的衍射峰。显然 竹纤维和苎麻具有更高的分辨率,002晶面的衍射峰 更为尖锐。结晶度的计算结果也表明,竹纤维的结晶 度与苎麻很接近,要高于亚麻和棉纤维。 竹纤维具有较高的微晶取向度,仅次于苎麻纤 20 染整技术 Vo1.33 No.8 Aug.201 1 维,其值和苎麻、亚麻差异很小,但远大于棉纤维 的微晶取向度。 (2)大分子取向结构 30%。竹原纤维初始模量高于竹浆纤维。其织物的抗 起球和抗皱性优于竹浆纤维织物。 2.2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从表3可以看出,干态条件下,竹浆纤维与粘 胶纤维的单纤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比功均 相近,其初始模量相对较低。次于竹原纤维和苎麻 用双折射法和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定竹原纤维和 苎麻纤维大分子的取向结构。两种纤维的大分子取 向结构测试结果见表2 。 表2两种纤维的双折射取向与晶区取向测试结果 纤维。在湿态条件下,断裂强度、初始模量显著下 降。而断裂伸长率无明显变化。其断裂伸长率和粘 胶纤维、Tence1、Loycel1接近,大于Modal、棉、 麻和竹原纤维。竹浆纤维较大的伸长率使其织物的 双折射率与x衍射结果均表明:竹原纤维的大分子 免烫性能变差,并影响其制品的保形性和服用性。 2.3竹纤维的吸湿放湿性能 通过对竹纤维的截面分析可知,竹原纤维横截 取向稍低于苎麻纤维,但是竹原纤维与苎麻纤维的大 分子排列与轴向的平行程度均很高。通过上述实验可 知,竹原纤维是一种高结晶、高取向的天然纤维素纤 维。竹原纤维与竹浆纤维的性能存在明显差异。竹原 面呈天然高度中空,并呈梅花形排列,竹浆纤维纵 向表面有多条较浅的沟槽,这些细微沟槽和截面孔 隙能够产生毛细管效应,所以竹纤维具有优良的吸 湿放湿性能。通过对竹纤维的吸湿放湿性能进行测 试,测得竹纤维在标准状态下的回潮率可达12%,与 普通粘胶纤维的回潮率接近。但是,在36℃,100% 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比竹浆纤维、粘胶、棉都高, 略次于苎麻,说明大分子排列规整,分子间的作用力 大,在干态时,断裂强度高于竹浆纤维,伸长率小于 竹浆纤维。其初始模量大,断裂功小,说明竹原纤维 与竹浆纤维比,刚性大,硬挺,易脆。 的相对湿度条件下,竹纤维的回潮率可高达45%,且 吸湿速率特别快,从8.75%的回潮率达 ̄1J45%的回潮 2竹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 几种常用的纤维素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比较如 表3 。 率仅用6个小时左右 。相同的条件下,其他纤维 的回潮率及其吸湿的速率都不如竹纤维。这说明竹 纤维比其他纤维具有更优的吸湿快干性能,更适合 制作夏季服装、运动服和贴身衣物。 2.1初始模量 初始模量可用于表示纤维的刚柔性,纤维的初 始模量值取决于聚合物化学组成以及大分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力的强度。大分子链的柔曲性愈大,则纤 3竹纤维的产品开发 目前市场上己开发的竹纤维纺织品大体上可分 维愈易变形;纤维的结晶度及取向度愈大,分子之 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度愈大,同一种聚合物制取纤维 的初始模量值愈大。竹原纤维的结晶度为70%左右, 竹浆纤维结晶度为31.6%,而普通粘胶纤维结晶度为 为纯纺产品、交织产品和混纺产品,产品的应用领 域十分广泛。 3.1纯竹纤维产品 竹纤维的各种纯纺纱线,纱线的线密度从 表3几种常用的纤维素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比较 王黎 竹纤维的结构表征及产品开发研究 21 l6.7~83.3tex。竹浆纤维手感柔软、吸湿透气性 好、杀菌抗菌能力强、染色色彩鲜明亮丽,适用于 内衣、贴身T恤衫、袜子、床上用品等产品开发。也 可以利用非织造加工技术,生产各种卫生材料,如 脚垫、毛巾、卫生巾、口罩、手术衣、护士服和食 品包装袋等。 域的发展潮流,提高我国纺织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 力,加快对竹纤维的开发和研究势在必行。 5参考文献 [1]刘福娟,黄莉茜.竹纤维素的结构表征[J].纤维素科 学与技术,2007,15(4):43—48. [2]吴为民.竹纤维的结构与性能探讨[J].江苏纺织, 2007(4):43—45. 3.2竹纤维与真丝混纺 将竹纤维和真丝混纺,制成纱线后,应用现代 针织工艺技术可以生产高档针织面料,不仅可以弥 [3]乐逸禅,王国和.竹纤维的结构性能及其产品开发 补纯真丝面料不挺括、不能机洗的缺憾,同时吸 湿、导湿性能和透气性均得到加强。如30% ̄40%竹 纤维与6O%~70%真丝混纺而成的丝竹面料,既有真 丝面料的外观效应和手感,又有竹纤维吸湿性强、 挺括、可机洗的特点。 3.3棉、竹纤维混纺 竹纤维与棉纤维混纺能提高纯棉纤维的吸湿透 气性,再加上竹纤维本身具有的杀菌抗菌作用,使 得该类混纺产品穿着凉爽、舒适且卫生,符合当今 服装消费崇尚绿色、环保的潮流。棉竹混纺的纱线 可以开发超薄针织织物,其织物纹路清晰,手感柔 软又有身骨,适合做夏季服装。 3.4 Lyocell竹纤维产品开发 剐 上海里奥纤维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溶剂纺丝工艺,成功开发了以竹浆为原 料的Lyocell竹浆纤维,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目前 生产出的Lyocell竹浆纤维在服用性能上大大优于普 通的粘胶型竹浆纤维,其单纤维强力已接近涤纶, 其湿态模量是普通粘胶竹浆纤维无法比拟的。 Lyocel l竹浆纤维与普通的Lyocel l纤维一样,加 工过程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其纤维为纤维素结构, 可溶解。这种纤维具有棉的舒适性、聚酯纤维的强 度、粘胶纤维的悬垂性和蚕丝的柔感,具有较好的 服用性能和市场前景。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竹材的解剖特性、竹材中纤维微观 结构以及竹纤维的化学成分、结构形态等进行了分 析,总结得出竹纤维主要具有以下性能特点:优良 的物理机械性能、吸湿放湿性能、抗菌保健除臭性 能、抗紫外线性能、环保性能等。 竹纤维的诞生,是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制造上的 又一突破。由于竹纤维性能优越,使得该纤维在纺织 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为了适应世界纺织领 [J].四川丝绸,2004(4):10—13. [4]何建新,章伟,王善元.竹纤维的结构分析[J].纺织 学报,2008,29(2):20—24. [5]任家智.纺织工艺与设备[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 社,2004. [6]储咏梅.竹纤维结构性能和产品开发研究[D].江苏: 苏卅I大学,2005. [7]沈兰萍.新型纺织产品设计与生产[M].北京:中国纺 织出版社,2001. [8]Wang H i,Postle R,Kessler W Removing pectin and 1ignin during chemical processing of hemp for textile applications[J].Textile Research Journal,2003,73:664—669. [9]Sain M,Panthapulakkal S.Bioprocess preparat ion of wheat straw fibers and their characterization [J].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2006,23:卜8. [10]詹树改.竹纤维的结构性能及其纺织品的生产工艺分 析[D].江苏:苏州大学,2008. [1 1]Segal L,CreelyL,Martin AE,et a1.An empirical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of native cellulose using X—ray diffractometer [J].Textiles Research Journal,1959,29:786—794. [12]Ahtee i,Hattula T,Mangs J,et a1.An X—ray diffraction meth0d for determination of crystallinity of wood pulp[J].Paperi Ja Puu, 1988.8:475—48 [13]吕悦慈,张毅.再生竹纤维的结构及性能对工艺的影 响[J].江苏纺织,2006(2):24—25 [14]陶丽珍,蒋耀兴.竹原纤维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J]. 现代纺织技术,2006(3):卜4 [15]赵钊辉,谢光银.竹纤维的结构及理化性能分析[J]. 纺织科技进展,2005(2):27—28 [16]李栋高,蒋葱钧.纺织新材料[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1 [17]于伟东,储才元.纺织物理[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2,1 [18]夏龙全,王爱兵,杨晓星.Lyocell竹浆纤维纱线的研制 [J].上海纺织科技,2010,38(2):31—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