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0-10-29 来源:星星旅游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作者:陈燕红

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9年第09期

摘 要 高标准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耕地环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于此,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研究对象,分析基本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全局规划、基础设施维护机制、质量控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维护机制

中图分类号:S28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6.085

我国为农业大国,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用地紧缩,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基于此,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实现对农田的综合治理。 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农田基础设施维护机制

维护基础设施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关键。当前,我国农田基础设施没有得到相应的维护,农业生产者只重视农业生产活动,不重视公共农田灌溉等设施,导致基础设施缺乏管理,设备维护不到位。而且,多数基础设施处于室外,季节变化对设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缩短了设施的使用寿命,限制了农田水利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一般情况下,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由当地村委会管理和维护,但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没有建立维护机制,导致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管理工作不够深入[1]。各地方政府对高标准农田项目的争取积极性较高,对建设的过程较为重视,却忽略了建后的管护工作,一些破损的路、沟、渠等未能得到专业维修,也缺乏专业的管理,“重建轻管”的现象较为普遍。 1.2 农田机械化作业条件受到限制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进程中,机械化作业、自动化作业是农田建设的重要目标,但农村田间道路问题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生产,机械化设备无法被广泛用于田间。农机设备体积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田间小路的损坏,且土路容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土地泥泞不利于农机设备的使用。虽然当地政府展开了田间道路的维护管理,但依然存在两方面问题。1)基本农

田缺乏全局整体规划。集中连片的农田没有被全局规划设计,土地置换调整存在问题,导致农业机械化设备无法发挥作用。2)田间道路缺少维护。雨雪天气后,大雨冲刷了田间土路,导致道路崎岖不平,车辆难以进入,无法保障农机设备的运输。如果不及时修护道路,将会导致路基受损,甚至影响道路的正常应用。 1.3 建设规模大,资金无法得到保障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但这项工作规模巨大,无论是人力还是资金,都要集中调动。当前,国家农业部门不断增加对农业建设的财政拨款,财政部门、水利部门与农业部门一同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但基于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建设,资金无法集中应用,各部门缺乏妥善的沟通机制,项目之间联系难以区分,导致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资金利用方面不够合理,部分资金存在不必要的浪费现象。比如相似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被重复开发,或项目规划、审批与实施需得到多方协同,资金审批流程烦琐,资金分散管理,不利于农业财政资金的高效利用。

1.4 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系统性过程,项目建设涉及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科技服务和建后管护等方面的内容。但当前仍有相关部门承担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经验不足,存在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理解不够深入,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学习、研究不够,对新政策摸不准、吃不透等问题,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有效的新措施,导致在高标准农田拟建项目中更改项目选址;在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时,不能达到相关规范要求,多次修改初步设计,影响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实施进度。机构改革后,原来多个部门负责实施农田建设项目监督管理职责整合到农业农村部,人员编制大量缩减,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未能形成系统完备、分工明确、层次清晰、上下銜接的人才队伍体系,导致工作推进滞后。

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有效对策 2.1 全局规划,建立农田管护机制 2.1.1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农村农业部在近日印发《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定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应坚持“规划先行”,遵循“突出重点、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分期建设”的建设原则,明确农田建设区域布局,优先扶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将这两个区域建设为高标准农田。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应遵循全局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土地环境、气候环境,按照集中连片的农田发展规划要求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开展田间机械化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前期要广泛听取当地村民的意见,充分尊重当地的生产生活习惯,进行科学选点,确保

规划工程设计科学、布局合理、实用可行。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能,促进多部门共同协作,合理划分权责,做好基本农田的综合管理。相关工作建议有以下3点。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政府职能部门直接领导,协调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2)建立问责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对潜在问题进行预警。3)基于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做好分内工作,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改革力度,将项目的审批权力下放给基层部门,使项目审批流程得到简化,鼓励基层单位做好该项工作。

2.1.2 全面质量管理与PDCA循环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2014)、《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NY/T 2148—2012)、《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NY/T 2949—2016)等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投资大、施工任务重、工期短、技术要求高,应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资质要求、施工水平好、信誉较好的施工单位进行科学、规范、系统的项目建设和管理;应严格执行公示公告制、合同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结算审核制;应完善建设管理模式,解决管理力量不足问题,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施工环节等监管;应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加大工程质量抽出抽测力度,保质保量保安全,顺利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早见成效,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考虑融入全面质量管理措施,注重全员参与质量控制,以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稳定发展。使用PDCA循环软件程序,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顺序开展农田建设工作,为农田建设质量控制提供4个重要环节。1)P阶段。主要是制定工作计划,按照工程实际情况设置计划目标,满足农业生产需求。2)D阶段。落实计划,达到预期建设成效。3)C阶段。对方案的成果验收。4)A阶段。当成果验收不佳时,归纳总结原因,将其作为下一轮PDCA工作的重要参考。

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质量控制需要得到足够的资金保证。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项目的投入力度,为项目争取更多资金,可通过请示上级部门拨付土地出让金或将项目管理投资费用作为重点,合理规划投资成本等方式。同时,可综合开发水利项目,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资源支持,鼓励社会团体投身于建设活动[2]。 2.2 创新农田基础设施维护机制

近年来,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农业生产者开始对农业公共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因此,相关部门应创新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维护机制,加大对农机设备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力度。1)引导农业生产者树立对基础设施的爱护意识,促使生产者在使用的同时做好维护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关注细节问题,做好基础设施的保养与维护。这样的维护效果远高于管理效果。2)完善建后管护制度。重视建后工作力度较为薄弱的管护环节,实现有人管、有钱管、管得好。项目建成后要办理移交手续,签订后期管护合同,确立责任人与责任单位,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固定资产不流失。确立基础设施与农田维护周期,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恶意损坏基础设

施、破坏田地的人予以严惩。通过科学完善的农田管护制度,提升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农田保护意识,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顺利进行。3)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投入,特别是基础设施保护部分,定期修理或更换设施零部件,对设施进行保养,尽可能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3]。 2.3 统筹推进耕地質量管理

根据区域内主要耕地土壤类型和质量现状,突出粮食主产区和主要农作物优势产区,结合区域农业生产特点,针对耕地质量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开展耕地质量建设。在质量管理上要采取“改、培、保、控”等措施,“改”就是以科学措施改良土壤;“培”是要培肥地力;“保”是推广保护性耕作,增强耕地保水保肥能力;“控”是控施化肥农药,减少不合理投入数量,阻控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控制农膜残留。以上措施要覆盖90%以上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确保建成后耕地质量等级有所提升。

2.4 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管理队伍素质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着成熟的管理办法与程序,与其相配套的从实施方案到招投标、从施工监理到财务、从项目检查到竣工验收的政策与规范十分全面,相关部门也出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明确了农田建设的国家级标准,填补了业务空白。但是,仍有部分项目单位在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时无从下手。因此,项目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应积极参与相关培训,了解通则中提出的要求,提升自我工作能力,掌握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知识。国家农业农村部要按照新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要求,加快构建集中统一高效的农田建设管理新体制,整合配齐农田建设管理业务技术骨干力量,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耕地质量等级》以及《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等有关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建立高素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人才队伍。 3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城镇化进度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劳动力数量下降,有必要在农村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我国各地区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可通过建立农田管护机制、创新农田基础设施维护机制、加强质量控制,提升管理队伍素质等方面促进我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进而推进我国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耀.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9(23):45. [2] 韩道宽,张仲伍.黄土高原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山西省浮山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5):181-182,185.

[3] 谭敏.长三角经济区“三位一体”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选址与建设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7.

(责任编辑:赵中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