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是理解课文最有效的方式
作者:姚君丹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第14期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正确的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他们接受情感教育的最好方式。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文章,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就是要以读为本。教师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读书的机会,创设读书情境,保证读书时间,在读中整体感知,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文章里的强弱重音与顿挫舒缓的音步,可以形成鲜明的节奏,有独特的音乐美,极具感染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音乐美。在教学《小小的船》时,“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四句短短的韵文,写得优美动听、富有情趣。笔者首先展示一幅画面:蓝蓝的夜空中,闪烁着一颗颗星星,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提着小灯坐在月亮上静静地欣赏着美丽的夜色,美妙的画面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情境;然后在画面的下端出示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朗读。指导的过程包括三个步骤。1.帮助学生划出轻声词:“月儿”、“船儿”(用“~~”表示),指导学生读出轻声。2.根据内容划分出音步(用“/”表示),读出顿挫舒缓的节奏。3.确定朗读的重音(用“·”表示)。这样,学生們反复吟诵,诗的优美旋律配上轻柔的音乐,仿佛使人置身于美妙的夜空中。
二、范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根据低年级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在初学课文时,教师可将范读作为引导的一种手段。教师首先要深刻领会教材,然后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动听的声音信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情感。优美的词句、高尚的情操会像一股甘泉慢慢流入学生的心田,一点点地打动他们,激发他们探究课文的欲望。如《春到梅花山》一课,笔者在范读时,以比较紧凑的语速读出“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以比较高昂地语调读出“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晶莹透亮”,最后轻缓地读出“淡淡的清香”。学生都被陶醉了,有的说:“真是太美了。”有的说:“我真想去看看这么美的梅花。”笔者趁机引导:“你们也想读出这美景吗?”学生们被老师美的语言、情感、音质感染,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表达出阅读课文的浓厚兴趣。 三、“表达朗读”提高教学效率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有极强的表演欲。就像他们唱歌时边歌边舞一样,他们读书时往往会加上一些生动有趣、稚嫩可爱的动作,这种朗读就叫“表达朗读”。“表达朗读”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书面文字的枯燥学习变成活泼生动的肢体动作,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如教授《问银河》时,读到“夏日的夜空,有条闪闪的银河”时,让学生手指天空,然后张开五指的手腕,代表“夜空”和“闪闪”;读到“长胡子的小虾”时,让他们在嘴边作画胡须的样子,然后双手摸摸衣服,表示“长胡须”和“穿硬壳衣服的田螺”。如此反复诵读,加深了学生记忆和诵读的速度,此后只要用手指在嘴边画“胡须”,学生就会想起“长胡子的小虾”句;只要伸手摸摸衣服,便可想起“穿硬壳衣服的田螺”句。学生告别了机械的记忆,会有意义地识记课文。那么应如何安排和进行表达朗读的训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创设朗读的情境。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接受语文教学同时受到美育的熏陶,在诵读中感悟情感,在近乎游戏的活动中理解内容,既有趣,又有效。学生在朗读时口动、手动、脑动、情动,力求实现内心活动、情感波动与朗读材料的统一。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直观形象式的情境较为合适。如朗读《问银河》时,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一颗星星,形成一个“星空”,教师再画“银河”,让学生置身于直观的环境中,勾起参与朗读的欲望。 其次,选择朗读的材料。学生面对千变万化的朗读材料,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需要用表达朗读。教师要根据课文的性质和特点挑选适宜朗读和背诵的作品,只有读起来朗朗上口、篇章结构和遣词造句方面都堪称典范的课文,才会使学生想学、要学。
最后,教给正确的表达方法。学生进行朗读时,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表达方法。如哪些课文需要群体角色表演,哪些课文需要独立完成。表达时的肢体语言要形象生动,不但要与课文内容相吻合,还要符合学生的活动特点。这样,才能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一朗读实质。
四、让学生在朗读中真正理解文本的情感
只有当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他们对课文情感的感悟才是真切的,才能读出形,读出意,读出味。
首先,让学生扮演角色朗读。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是诱发其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角色置换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去经历、去观察、去欣赏,就能从语言文字中看到迷人的景色,听到美妙的音乐。如教学《北风和小鱼》一课,为了指导学生读好二、三自然段北风和小鱼的对话,笔者先请学生做北风,学一学北风“哈哈”的笑声,做一做北风得意的样子,读出北风骄傲得意的语气;再请学生做小鱼,读出小鱼的勇敢。在此基础上,同桌合作,一个当北风,一个当小鱼,表演对话。学生们兴致盎然,读得津津有味,演得妙趣横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与角色融为一体,沉浸其中,感受到读书的情趣。 让学生扮演文中角色时,一要注意面向全体,给每位学生提供演练的机会,使人人都投入到角色活动中,享受读书的乐趣;二是要提供选择,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和表演方式,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使其发挥潜能,彰显个性;三是教师的点评要与学生扮演的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色“同一”,如“瞧,多得意的北风啊!”“你真是一条勇敢的小鱼!”这些评价可强化儿童的角色意识,使其始终沉浸在角色环境中,尽情与文本对话。
其次,让学生在画面中朗读。画面是引领学生入境生情,增强内心体验的有效手段。而强化学生内心的体验,就能以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兴趣盎然、感知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享受到读书的无限情趣。如在教学《北风和小鱼》时,为使孩子们体会到北风“气极了”,笔者引导他们观察画面,让他们说一说从哪儿可以看出北风“气极了”。有的学生说:“他的眼睛瞪得圆圆的。”有的学生说:“他的脸都气得发青了。”有的学生说:“他吹的气更大了,把大雪吹来了,河面都结冰了。”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再现文章情境,使学生感同身受,读起书来更加用情。
最后,要给学生营造轻松的朗读环境。教师给学生营造平等、愉悦、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对其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可引领学生走进一个新鲜、美好的阅读空间。“你的声音多甜美啊,老师真喜欢听你读书”,“敢和老师比一比谁读得好吗?”教师的爱心、激励和期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给予学生一种向上的力量。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学习主体,赏识、善待他们。在读书活动中,一句话、一行字、一朵花、一支歌、一个手势,都可以作为评价激励的手段,让评价伴随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
要想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精髓以及言外之意,需要教师长期地引导和鼓励。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语感训练,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湖塘桥中心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