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端午的文化

2021-11-11 来源:星星旅游
端午的文化

宜都市王家畈中心小学四2班 谢之洋 指导老师:潘小红

端午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节日之一,却也是中国人最陌生的传统节日之一。说熟悉,因为在中国,几乎没人不知道五月初五端阳节。说陌生,因为在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端午节究竟应该怎样过。端午节,这个渐渐被我们淡忘的日子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过去的人们究竟如何度过这特殊的一天?为此,我来了一次网络旅行。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因屈原在端午这一天投江而死,这一天,也成为纪念屈原的日子。“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文化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爱国主义情怀。在《说文解字》中,“端,直也,从立从专”,端午节也有端端正正

的意思。什么叫端端正正?对官员来说,就是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对普通人来讲,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要做一个大写的人。很多人都在感慨,距离“办事不求人”还有多远?当有一天端端正正文化蔚然成风时,自然也就不需要办事求人了。因此,端午包含端正文化的涵义。

从文化传承上讲,是先有端午,尔后才有纪念屈原。夏至时节,天气湿热,疫病易生,人们需要一个“卫生防疫节”,这才是端午节的最初由来。端午节,人们用雄黄水、雄黄酒消毒,佩戴香囊荷包,乃至家中放几株艾草,都体现了这一由来。在全民越来越关注健康、渴望亲近自然的当下,端午是提倡健康的文化,受到人们认同。

端午佳节,我们在品粽怀古之余,不妨也体味一下粽香背后端午节更本真的味道,或可在那粽香深处寻到一些不该被忘却的文化记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