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新生入园适应性分析

2024-08-02 来源:星星旅游


幼儿园新生入园适应性分析

“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桌椅,陌生的老师,自己事情自己做,好久好久看不见爸爸妈妈……”这是每个幼儿入园时需要克服的“成长挑战”。进入幼儿园,这是幼儿独立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幼儿生活中的第一次“蜕变”。我认为,这次“蜕变”主要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幼儿要在这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园的小社会功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化。

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幼儿园的教育可能没有学校那么显著,“怎样吃饭?”、“如何打招呼?”、“怎样洗手?”、“怎样大小便?”,这些生活常识都会成为幼儿园的一种教育。而说它是一种教育,倒不如说是一种习惯的培养,我们把这些“习惯”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当中,以一日活动的各个生活环节为主线,把盥洗、午睡、用餐、整理自己的物品等都作为习惯培养。在培养幼儿生活常规教育中,按整个生活的常规顺序,有的是一天之内多次重复,有的是日复一日的重复,一旦幼儿形成,终身受益。

由于幼儿在家里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为幼儿的生活做了全方位的精心安排与悉心照料,使幼儿对家长产生巨大的依赖与依恋,初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环境、陌生集体、陌生伙伴中,没有了父母的面面俱到,幼儿就会产生焦虑和恐惧。这种“不良反应”,不仅使家长非常担心和忧虑,更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我们要根据幼儿心理、生理特点和能力差异等,关心照顾幼儿的生活,特别是在进餐、睡眠、入厕等重要环节上,要耐心细致、周到,使幼儿感到家庭般的温馨,形成教师与幼儿之间一种像亲人又胜似亲人的特殊性、可依赖的感情纽带,让幼儿能较快地适应新环境。

那么,如何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减轻新生入园时的焦虑,帮助幼儿愉快、顺利地克服“成长挑战”呢?

一、为幼儿创设一个感兴趣并且向往的“新家”

我们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难免会有拘谨、紧张与无所适从,成年人都需要一段时间去感受、去适应,何况一个3岁的孩子。陌生的环境是造成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最重要的因素。一个刚刚3岁的孩子,人生中第一次与亲人分离,肚子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有约束的新环境,一定会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压力,甚至对幼儿园产生“我要回家”的心理。

我回想在游乐场里,孩子们可以与陌生的小伙伴交朋友,可以跟陌生的叔叔阿姨打招呼。这给了我一定的灵感,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按照幼儿的喜好将幼儿的活动室及寝室装扮,让室内的气氛热闹、温馨,舒适、美丽,有趣、生动。让幼儿从入园见到的第一眼起就能强烈地被吸引,感受幼儿园有趣的生活,增强幼儿入园的兴趣。

二、合理组织幼儿的活动,使幼儿感受“大家庭”的快乐

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以吸引幼儿的兴趣,转移幼儿的消极情绪,使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忘掉焦虑。幼儿入园前社会交往圈子较小,再加之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生活中缺少玩伴,常以自我为中心,易形成单独活动的习惯,比较缺乏交往的技能和经验。“游戏”是新入园幼儿“不要意思”交往的调节剂。我们不仅可以通过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小朋友玩,减少孩子入园后因相互争抢玩具而发生矛盾;还可以组织丰富有趣的游戏和集体活动,帮助孩子互相熟悉和了解,体验与同伴交往合作的快乐。幼儿之间不再陌生、不再“不好意思”是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强大药剂。

让幼儿感觉到老师的“神秘魔力”:幼儿喜欢什么样的玩具,我们就有什么样的玩具;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游戏,我们就能开展什么样的游戏。如:在娃娃家中,我们给幼儿准备了娃娃睡觉的小床,做饭的餐具、各类食物以及宠物店等等,使幼儿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形下,轻松而自然的交流着,交往着,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与物积极相互作用。因为游戏本身具有自主性、兴趣性和社会性,可以在游戏中是幼儿达到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三、给予幼儿需要的“崇拜”

说“崇拜”可能过于夸张,可是我发现幼儿非常渴望得到肯定,这种肯定不仅仅是“你真棒”和“大拇哥”这种通俗的表扬,而是需要别人一种发自内心的欣赏。增强自信是促使孩子努力适应新环境的内动力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地去战胜困难,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的内在动力。

幼儿自己洗手,吃饭、睡觉、入厕……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的每一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甚至是夸张的“崇拜”。我们班的孩子最喜欢听的一句话就是:“不会吧?你真是个大姐姐、大哥哥!你做到了大姐姐、大哥哥能做的事!你也太厉害了吧!”每一个得到这种“崇拜”的幼儿,都会露出笑容。我想,这种笑容足以融化他们内心那座分离焦虑的冰山。

幼儿情绪转变的速度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正面评价可使幼儿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可使幼儿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当幼儿有一点进步时,就以小红花、小粘贴等形式给予表扬、鼓励,激励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使幼儿尽快融化“焦虑冰山”。

四、家园协作,事半功倍

孩子不在眼前,爸爸妈妈们难免会忧心忡忡,担心孩子口渴了会不会要水喝,要小便或哪不舒服了敢不敢和老师讲,尿湿裤子了怎么办?不会吃饭怎么办?……学期初始,焦虑的除了有初入社会的孩子,还有最放心不下心肝宝贝们的家长。这不仅是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也是父母第一次离开孩子。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消除幼儿的心理焦虑,帮助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还要使家长安心,细心做好幼儿的家长工作,让家长全方位的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

将心比心,设想若自己的孩子初次离家,怎样才会使自己安心就怎样开展家园沟通的工作。家长才能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幼儿园和老师,从而事半功倍地促进幼儿发展。

1、组织班级新生家长会

使家长清楚幼儿园的环境、设施,办园宗旨、办园方针及办园水平,展示教育成果,教育质量,师资水平,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一日作息,知道幼儿阶段性的能力目标。并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入园不适的种种原因,希望家长能真确对待,积极支持和配合各项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

2、及时的沟通

走访、谈话和问卷调查等形式是家园沟通的重要渠道。但现代科技发达,手机可以拍照,可以上传网络。我认为,实时照片的实时上传不仅可以让家长直观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使幼儿园工作更加透明清晰也使得家园拉近距离,成为家园协作的催化剂。

3、组织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不一定非要是一起出行,哪怕是共同完成一幅画作、亲子间相互表演一个节目,睡觉前的一个故事……都可以给孩子、家长和教师进一步提供互相熟悉了解的机会,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家长的参与性,增进家长之间、幼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消除幼儿初入园时的陌生及恐惧心理,促进孩子依恋对象的过渡和转移,同时也为今后的家长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来到了幼儿园,老师扮演了孩子幼儿园阶段非常重要的角色。幼儿的基本需要之一是爱和被爱的需要,需要满足了,幼儿的情绪是积极的,反之,情绪则是消极的。因此,帮助幼儿适应新的生活,需要老师对每一个幼儿都充满满满的爱。在孩子来园时,师多抱抱他们,亲亲他们,喂他们喝喝水,帮他们洗洗脸,擦擦汗,家访时与孩子亲切交谈,做一个有趣的游戏……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温柔的抚摸来引起幼儿愉快的情绪反应,解除幼儿的紧张心理,使幼儿在情感上得到满足,觉得老师就像妈妈,值得信赖。有了这种心理,虽然环境是陌生的,生活上不习惯,但只要看到老师的笑脸,听到老师的声音,幼儿的心里就会感到踏实,这些都将有助于孩子消除拘谨和陌生,主动轻松地去适应

新的环境和生活。

“教育即生活”,可是生活恰恰是最不简单的事,培养一个幼儿适应生活首先要用爱来获取幼儿的心。

小三班

马晓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