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思维对生活的影响
2024-01-30
来源:星星旅游
浅谈互联网思维对生活的影响 “这年过得有滋有昧”.电视里的一 句话,触发起我对年味的思索。春节在中 国有着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承载着无 数国人的关于家的那种割舍不掉的情 怀,也是中华文化形象最直接、最具历史 感的体现。但是当人们发出年味淡了、年 味没了的感叹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思 考这个问题呢?年味是什么?年味去了 哪?有多少人真的做到了“带上自己的心 回家”? 今年春节,“红包”的风头一时无两, 无论是看春晚,还是吃团圆饭。相信不少 百姓都会不顾左右,而是端着手机不停 的摇摇摇。亲戚朋友间彼时的天南海北 侃大山,或是促膝而谈,都被微信等互联 网社交方式所取代。“过年了,孩子们虽 然是回来守在你身边了.但是连说几句 话的功夫都没有。这年,到底过的什么滋 味!”不少父母连连感叹。 对于年味我想最直接的当是饭菜的 香味.还有那燃放鞭炮的硝烟味。这都是 味觉和嗅觉可以感知的。在以前,那是城 市乡村间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还有那处 处可见的红色一红红的春联.红红的福 字.红红的灯笼:还有除夕之夜的家人围 坐在一起守岁.大年初一人们走街串巷 拜年问好:这些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 变的春节文化,是春节文化的最基本、最 接地气的具体表现。 再苦再难,回家过年。过年的重要 性,在专家们看来,还不仅是阖家团聚、 辞旧迎新.更在于这一节日承载了检验 劳动成果、调养身心、修复关系、增进感 情等功能。很多专家认为,贺年中能消除 误会,增进感情,修复人际关系、社会矛 盾。“妯娌之间、邻里之间有什么隔阂,拜 个年,往往就能解开。”推磨打豆腐、贴春 联、放鞭炮、祭灶神、挑银水、舞狮子、跳 车灯等等这些JLt ̄,的春节印象,仿佛已 成为一种永久的记忆。 盘点羊年春节,“抢红包”是最时髦 48活力2015.3 齐 鸣 (哈尔滨日报,哈尔滨150000) [关键词]年味;互联网;影响;表现 的事。在微信里随机派发红包,增加了娱 乐性,让简单的问候变得生动起来;争抢 红包,超越了时空,让亲朋好友有了互动 的载体。今年大年三十晚上,曾经被万千 家庭围观的央视春晚.依然受到关注.但 更受关注的是对春晚节目的吐槽和抢红 包。当这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眼 睛都盯在电视荧屏上,低头盯着手机时, 人们团聚时的那份亲情,那份过年时特 有的家人互相倾诉的感觉顿时失去了意 义,如今,很多感觉都淡了,剩下的紧紧 是过年回家看看父母与亲朋,放松一下, 享受一下难得的团聚时光。但是,年味真 的消失了吗? 年味在于参与.从农历腊月二十左 右的“筅廊”(除尘)开始,“祭灶”、“作 岁”、“开笔”、“贺年”、“元宵”、“送灯” ……过年的脚步就一刻不停歇。从年前 一个月起就要忙着备齐材料,磨米浆、洗 削芋头、切萝h、做“糖稞”、“菜头稞” ……但如今这些都是从超市买的现成 货。如今的年似乎少了一些年味,连年货 都是提前在淘宝买了快递到家。中国幅 员辽阔、民族众多,年俗差异很大,但放 鞭炮辞旧迎新、祭祖祭天感恩颂德、吃年 糕吃鱼象征年年有余、红灯高照让人们 心头光明普照、舞龙舞狮激扬龙腾虎跃 的奋昂之气等。无不洋溢着中华民族天 人和谐、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而这,才 是年味的内涵所在。 如何增强传统的年味氛围?如今,举 办一场运动会或是一场重大活动,都有 吉祥物,有会歌、会旗、会徽等。有关专家 认为.春节文化也需提升和包装。有关春 节吉祥物,其实民间有过很多探索,灶王 爷、春节福娃、春节老人等,都是备选名 单 圣诞节虽有2000多年历史,然而圣 诞老人问世却是在19世纪6O年代,广 为传播却是因为可口可乐公司的一次广 告宣传。在文化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之下, 我们是否应该助推“春节老人”走向全球 呢?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醒目的文化符 号,是其他任何一个节日都无法比拟的, 原来的传统节日是有大量的丰富的民俗 活动的.这些节俗活动与在历史中形成 的一些民俗的讲究或者说生产生活的习 俗紧密关联在一起,和节气、时令、气候、 水土这些东西关联在一起.和祭祀、主 导、祈祷、敬仰、吟诵等民俗事项关联在 一起,有着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 等种种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 进步.节日所承载的内涵和文化都在发 生变化。 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对过 年有非常强烈的精神需求,物质上的需 求却降低了。大家对过年的期望值过高, 精神要求过大,却不能从过年的文化里 得到满足.就会感到失落,找不到过年的 寄托。这恰恰表明了过年不仅仅是物质 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需求,大家的精 神需求比过去更强.也更挑剔了。天南海 北的人们到了春节的时候,都不远万里 赶着回家。有的人忙活一整年也就是图 个春节时一家人团团圆圆。其实,欢乐、 祥和、团圆、喜庆.这才是中国人心中永 恒不变的年味。 虚拟与现实其实也并不矛盾,但当 一个旨在唤起人们记住乡愁、拥抱亲情、 给心灵带去慰藉的传统节13,开始沦为 所谓科技和商家的“俘虏”,网络的发达, 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是否已经慢慢 抛弃了自己.偏离了过年的主旨?这让人 们的亲情关系近了还是远了?值得所有 人思考。 年确实变了,以前的东西只剩下怀 念,但是年的味道其实还在。有钱没钱都 要回家过年。年就是回家的那份期盼。无 论时代怎么发展.我们对家的眷恋、对年 味的追寻。应该是所有中国人不变的情 怀。口 (编辑/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