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工程概况.......................................................... 3
1.1工程简介..................................................... 3 1.2.设计概况 .................................................... 3 2. 编制依据......................................................... 4 3、工程特点......................................................... 4 4.施工部署.......................................................... 5
4.1施工目标..................................................... 5
4.1.1质量目标 ............................................... 5 4.1.2进度目标 ............................................... 5 4.1.3安全目标 ............................................... 5 4.3施工组织..................................................... 5
4.3.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 5 4.3.2施工人员组织安排 ....................................... 5 4.4施工准备..................................................... 5
4.4.1施工技术准备 ........................................... 5 4.4.2物资劳动力准备 ......................................... 5
5. 施工工艺流程..................................................... 6 6.施工方法.......................................................... 7
6.1脚手架卸荷支撑工程........................................... 7
6.1.1施工准备 ............................................... 7 6.1.2材料要求 ............................................... 7 6.1.3、施工流程.............................................. 8 6.1.4、计算书................................................ 9 6.2粘钢加固.................................................... 15
6.2.1施工准备 .............................................. 15
.
.
6.2.2材料要求 .............................................. 17 6.2.3粘钢流程 .............................................. 18 6.2.4施工工艺 .............................................. 18 6.3梁增大截面加固施工.......................................... 23
6.3.1施工准备 .............................................. 23 6.3.2材料要求 .............................................. 24 6.3.3增大截面流程 .......................................... 25 6.3.4施工工艺 .............................................. 25 6.3.9砼浇筑 ................................................ 28
7.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8
7.1安全保证措施................................................ 28 7.2文明施工措施................................................ 28 8.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9
.
.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本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位于北中轴线示范项目的中部,北侧与烟袋斜街相邻,南侧为火德真君庙,东侧为地铁八号线xxxxx站。本次梁底改造工程因防火门无法安装,需切割梁底,切割梁底后加固方法有粘钢加固及扩截面加固。 1.2.设计概况
本工程主要为部分梁高影响净空,防火卷帘门无法安装,必须切除梁底后再加固被切除梁。加固方法有梁底粘钢加固及梁底扩截面加固,主要加固节点见下图。
.
.
2. 编制依据
1、xxxxx下沉广场结构图纸;2018年3月21日
2、[联096]关于DB-183(地下车库做法及外门限位器)等联系单的回复180424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 5、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1);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9、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755-2012);
3、工程特点
因梁底切除过程中避免结构扰动,本次工程施工应先搭设卸荷支撑脚手架其次进行梁底切割工作,脚手架搭设应从被切割梁两边向两侧延伸2m范围内搭设,搭设高度同本层层高,脚手架立杆间距600,排距400,水平杆间距1200,搭设
.
.
至筏板基础表面,层层之间脚手架应垂直对应。
4.施工部署
4.1施工目标 4.1.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为合格。 4.1.2进度目标
本工程计划工期为160天。 4.1.3安全目标
杜绝死亡和伤亡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杜绝重大机械事故,杜绝急性中毒事故,负伤率为0。 4.3施工组织
4.3.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本工程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成立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牵头的工程项目经理部,组织精干项目管理人员组成强有力的组织实施机构,对本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资金等进行直接有效的控制。 4.3.2施工人员组织安排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施工人员安排如下: 本工程加固人员25人,脚手架搭设20人。 4.4施工准备 4.4.1施工技术准备
检查施工图纸是否完整、齐全,主要施工图纸和设计资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验收规范的要求。
a.施工图与其说明在内容上是否一致、施工图各组成部分有无矛盾和错误。 b.做好原材料钢筋的送检;本工程超流态灌浆料;灌浆料强度等级为C40,须通过具有资质的试验室复试。
c.由工程部负责编制好技术交底,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且交监理一份便于共同控制质量。 4.4.2物资劳动力准备
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
.
序号 1 2 3 4 5 6 工种 切割工 钢筋工 模板工 砼工 脚手架工 电焊工 数量 6 4 4 4 6 2 进场日期 2018.5.5 2018.5.5 2018.5.5 2018.5.5 2018.5.5 2018.5.5 备注 材料需用量计划 序号 1 2 3 4 材料名称及规格、型号 数量 卸荷脚手架搭设 钢筋 灌浆料 超流态灌浆料 ㎡ T m³ m³ 工程量 400 5.2 5.3 1.5 备注 机械设备需用量计划 序号 1 2 3 4 5
机械名称及型号 灌浆机 钢筋切断机 钢筋卷场机 钢筋弯曲机 灰浆搅拌机 数量 1台 1台 1台 1台 1台 进场日期 2018.5.10 2018.5.10 2018.5.10 2018.5.10 2018.5.10 备注 5. 施工工艺流程
卸荷支撑脚手架搭
.
梁底切割 钢筋绑扎 模板安装 灌浆孔开孔 灌浆料浇筑 .
6.施工方法
6.1脚手架卸荷支撑工程 6.1.1施工准备
1.1 项目部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相关规范,明确脚手架搭设的规范要求。 3.1.2项目部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图纸,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可行的结构施工的搭设方法。
1.2 项目部技术人员核实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选用合格的搭设材料。 1.3 项目部技术人员认真计算,保证脚手架的计算准确,满足要求。 1.4 本工程钢管扣件拟投入用量:
材料种类 规格 2m 钢管 3m 4m 十字 扣件 对接 200个 数量 200根 500根 1000根 2000个 6.1.2材料要求
搭设前应先按有关规范的要求以及北京市建委批准使用的合格厂家进行材料采购,并对本工程所需材料的规格、质量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构件不得使用,经检查验收的构件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1.钢管:
1.1、钢管采用焊接钢管其材性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的Q235-A级钢的规定。
1.2、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钢管端部切口平整;钢管外径和壁厚允许偏差为0.3mm,端面切斜的允许偏差为1.7mm。
1.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压痕和硬弯。
1.4、钢管应无锈蚀,若有锈蚀则其内外表面锈蚀深度之和不得大于0.5mm。 1.5、钢管尽量无弯曲,当有弯曲时,端部弯曲不大于5mm,立杆弯曲不大
.
.
于20mm,栏杆、支撑体系钢管杆件不大于30mm。
2 扣件:
2.1、本工程满堂脚手架全部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
2.2、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2.3、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
2.4、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2.5、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2.6、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管径相配合,以保证贴合面的严格整形,扣紧时接触良好。
2.7、扣件质量符合我国现行标准,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锈蚀和有裂纹等缺陷的扣件。
2.8、扣件的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3 脚手板:
本工程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木脚手板应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J 5)中Ⅱ级材质的规定。脚手板长度4米,宽度不小于200mm,厚度不小于50mm,两端各设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严禁使用腐朽、裂缝的脚手板。 6.1.3、施工流程
.
.
6.1.4、计算书
1.6.卸荷支撑脚手架计算书
模板支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1.6.1参数信息: ①.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0.80;纵距(m):0.8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09;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19; 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②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 ③.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2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50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
.
1.6.2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80×1.22/6 = 19.2 cm3; I = 80×1.23/12 = 11.52 c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① 荷载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 = 25×0.11×0.8+0.35×0.8 = 2.48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 1×0.8= 0.8 kN/m; ② 强度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M=0.1ql2
其中:q=1.2×2.48+1.4×0.8= 4.096kN/m 最大弯矩M=0.1×4.096×5002= 102400 N·m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M/W= 102400/19200 = 5.333 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5.333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
③ 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
ν=0.677ql4/(100EI)≤[ν]=l/250 其中q =q1= 2.48kN/m
.
.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0.677×2.48×5004/(100×9500×11.52×104)=0.959 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ν]=500/ 250=2 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959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2 mm,满足要求!
1.6.3 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b×h2/6=5×8×8/6 = 53.33 cm3; I=b×h3/12=5×8×8×8/12 = 213.33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mm) ①.荷载的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 25×0.5×0.11+0.35×0.5 = 1.55 kN/m ;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 1×0.5 = 0.5 kN/m; ②.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M=0.1ql2
均布荷载 q = 1.2 × q1+ 1.4 ×q2 = 1.2×1.55+1.4×0.5 = 2.56 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 = 0.1×2.56×0.82 = 0.164 kN·m;
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M /W = 0.164×106/53333.33 = 3.072 N/mm2; 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3.072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
③.抗剪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 = 3V/2bhn < [τ]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2.56×0.8 = 1.229 kN;
.
.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 3 ×1.229×103/(2 ×50×80) = 0.461 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τ] = 1.4 N/mm2;
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461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 N/mm2,满足要求!
④.挠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ν=0.677ql4/(100EI)≤[ν]=l/250 均布荷载 q = q1 = 1.55 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0.677×1.55×8004 /(100×9000×2133333.333)= 0.224 mm;
最大允许挠度 [ν]=800/ 250=3.2 mm;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224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3.2 mm,满足要求!
1.6.4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2.048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0.277 kN·m ;
.
.
最大变形 Vmax = 0.452 mm ; 最大支座力 Qmax = 3.647 kN ;
最大应力 σ= 277120/5080 = 54.551 N/mm2;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54.551 N/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0.452mm 小于 8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1.6.5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 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 3.647 kN;
R <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1.6.6 模板支架立杆荷载设计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①.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29×3.19 = 0.412 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8×0.8 = 0.224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11×0.8×0.8 = 1.76 kN; 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2.396 kN;
②.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
.
活荷载标准值 NQ = (1+2 ) ×0.8×0.8 = 1.92 kN; ③.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5.563 kN; 1.6.7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 =N/(φA)≤[f]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5.563 kN;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8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89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σ--------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L0---- 计算长度 (m);
根据《扣件式规范》,立杆计算长度L0有两个计算公式L0=kuh和L0=h+2a,为安全计,取二者间的大值,即L0=max[1.155×1.7×1.5,1.5+2×0.085]=2.945;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μ ---- 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取1.7;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085 m;
得到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0=2.945; L0 / i = 2945.25 / 15.8=186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07 ;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5562.995/(0.207×489) = 54.958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54.958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满足要求! 6.1.5.脚手架的拆除: 1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
.
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根据检查结果制订拆除方案,确定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上级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由现场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清除脚手架上和地面的障碍物。
2.2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杆的高度约6.0M左右时,先在适当位置设置临时性抛撑加固后,再拆除。
脚手架的拆除施工,原则上是在邻近搭设标高位置进行,拆除前,施工班组应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确定无严重变形的情况后,方可进行拆除施工,如遇强风、雨、雪等特殊气候不得进行拆除施工,夜间不允许实施拆除施工。作业班组进入现场先行检查加固松动部位,清除架体内垃圾入各种物体,严禁直接高处抛掷。
设置警戒区,并派专业人员负责警戒。
脚手架拆除前,应全面检查加固,并将其上的留存材料、杂物等清除干净。 作业按搭设的反程序进行。即:安全网一侧板一扶手把、踩笆--大横杆-立杆。
拆除过程中必须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绝不允许分立面拆除或上、下两步同时拆除。
所有斜拉杆隔排措施,必须连脚手架步层拆除,同步进行,所有杆件、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允许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同时拆除,输送至地面。
木板,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防止自里向外翻起后,木板垃圾物件直接从高处坠落伤人。
脚手架拆至地面,应及时清理分类,所有杆件、扣件等材料,应按类分别堆放整齐。 6.2粘钢加固 6.2.1施工准备
1.机具准备
粘钢工程需投入以下机具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磁座钻 空压机 电锤 手持风机 角磨机 无齿锯 电焊机 毛刷 扳手 切割锯 灌浆设备 手动葫芦 ZBK64017-89 HITIL 5台 2台 2把 2把 4把 1台 1台 5把 5把 1台 1套 3套 3.本工程梁粘钢按下图施工;
.
.
6.2.2材料要求
1. 粘钢和包钢部分用锚栓采用具有机械锁鍵效应的机械锚栓,化学锚栓和膨胀锚栓且满足以下性能;
2. 钢材:型钢及钢板材质均为Q235B,其余未标明钢结构均为采用Q235B钢,钢材必须具备出厂证明,并有屈服强度及含碳量的合格保证。
3. 锚栓应在混凝土开裂的条件下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能够提供权威机构的开裂混凝土认证。测试时最大混凝土裂缝宽度不小于1.5mm。
4. 锚栓应通过振动台测试验证其抗震性能,最大地震加速度不低于3g(g为重力加速度)。
5. 锚栓螺杆采用8.8级螺杆,螺杆与锥头采用整体成型,以防止在震动环
.
.
境下发生脱离。
6. 锚栓应通过权威机构的循环拉力荷载测试,循环次数不少于105次。 7. 各类胶应严格控制不得含有苯元素,并应在业主、监理和项目管理公司的监督下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应通无毒检测试验,并提供相关试验报告。
8. 各类胶使用前应报业主、项目管理公司、监理和设计,认可后方可采用。 9. 结构胶及锚固胶应禁止采用环氧树脂类胶粘剂。胶粘剂要求抗严寒、防老化和耐酸碱,常温下无蠕变,有较好的抗震、抗疲劳性能及耐久性。 6.2.3粘钢流程
6.2.4施工工艺
.
.
1.钢板等型钢备料及表面处理
1.1 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实际尺寸加工钢板等型钢,按混凝土表面锚固螺栓实际位置确定钢板位置,并在钢板上、下端确定灌浆、出浆孔孔径5mm。钢板钻孔,不大于锚固螺栓直径2mm;用砂轮磨光机对钢板表面打磨,打磨纹路应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要求钢板出现金属光泽、无锈迹、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要求钢板表面无灰尘、无油污。
钢板打孔
1.2 放样应按施工图纸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1:1的大样放出构件几何尺寸及各部分连结节点,并交质检人员检查,确定无误后,方可下料施工;
1.3 根据大样制作样板和样杆,作为下料、弯制、切割的依据,样板和样杆应核对无误后,方可下料施工。样板或样杆多次使用时,应进行实样复核;
1.4 样板及样杆制作应考虑下料切割的预支留量及多层焊接的收缩余量和安装时水平基础的水平误差的留量。
1.5 应按下料样板或样杆进行,下料划线宽度应控制在0.5mm~1.0mm内; 1.6切割时应控制切割火焰的温度、切割速度、切割缝的宽度,对于长厚板缝的切割应用自动或半自动切割机进行;
1.7 割后应及时去掉氧化铁,气割的允许偏差及切割精度应符合所切割质量标准,对于未达到质量要求的切割截面要求进行机械打磨处理;
.
.
钢板表面打磨除锈
1.8 下料待加工的零件应进行分类编号,并按加工的先后顺序进行堆放。堆放时应临时加支撑点,避免因构件积压或自重引起的变形。
1.9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和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大于0.5mm时应进行焊补并打磨平整; 2.混凝土表面处理
2.1 按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原有梁的实际截面尺寸,确定锚栓固定位置及粘贴钢板的位置。
2.2 将粘贴钢板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打毛处理,除去表面不良混凝土、表面疏松物、浮浆、砂浆面层等,然后用磨光机或钢丝刷对混凝土表面打磨,并吹除粉粒及灰尘。
2.3 原构件混凝土截面的棱角应进行圆化打磨,圆化半径≮20mm,磨圆的混凝土表面应无松动的骨料和粉尘。
.
.
梁粘钢部位基面打磨
3.加压固定及卸荷系统准备
3.1.加固构件所承受的活荷载如人员、办公机具宜暂时移去,并尽量减小施工临时荷载。
3.2.加压固定宜采用千斤顶、垫板、顶杆所组成的系统,该系统不仅能产生较大压力,而且加压固定的同时卸去了部分加固构件承担的荷载,能更好的使后粘钢板与原构件协同受力,加固效果最好,施工效率较高。
3.3.加压固定也可采用角钢、垫板所组成的系统,该系统需要在加固构件上合适位置钻孔固定化学锚栓,仅能产生较小压力,不能产生卸荷效果,适合侧面钢板的粘贴。
.
.
脚手架回顶卸荷支撑
4.胶粘剂配制
4.1.建筑结构胶为A、B两组份,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说明书配合比混合,根据结构胶使用说明书用搅拌器搅拌约5-10分钟至色泽均匀为止。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配置场所宜通风良好。
4.2.该工序所用主要物资:搅拌器、容器、衡器、腻刀、手套。
梁粘钢加固
5.粘贴
.
.
5.1.胶粘剂配制好后,用腻刀涂抹在已处理好钢板面上(或混凝土表面),胶断面宜成三角形,中间厚3毫米左右,边缘厚1毫米左右,然后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表面,用准备好的固定加压系统固定,适当加压,以胶液刚从钢板边缝挤出为度。
5.2.该工序所用主要物资:加压固定及卸荷系统,腻刀、手套。 6.固定与加压
钢板粘好后,应立即用特制U 形夹具夹紧或用支撑顶撑或用化学锚栓等固定,并适当加压,以使胶液刚从钢板边缘挤出为度。化学锚栓一般兼作钢板的永久附加锚固措施,其埋设孔洞与钢板一道于涂胶前配钻。 7.固化
结构胶粘剂都是常温(20℃)下固化,24h 即可拆除夹具或支撑,3d 即可受力使用,若气温低于5℃,应采取人工加温,一般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毯加热保温,固化期中不得对钢板有任何扰动。 8.检验
粘钢结束后,组织有关人员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防腐处理
外部粘钢加固钢板,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涂刷环氧富锌底漆两道及厚型防火涂料进行保护。 6.3梁增大截面加固施工 6.3.1施工准备
1)孔径、孔深的几何尺寸必须保证。 2)成孔位置必须正确。
3)清孔必须到位,其中清孔必须汽洗洁净。
4)清孔后对成孔必须采取措施,保持孔内清洁。钻孔成孔必须及时办理好隐蔽手续。
5)成孔作业必须先行放线,按设计要求定好位置,并经质量检查员验收合格确认后,方可开机钻孔,作业中不能伤及钢筋,作业中遇有钢筋时立即停机,报告工长或项目管理人员确定钻孔移位办法。
6)施工所需的水、电原保持通畅,并引至到各施工部位。
.
.
6.3.2材料要求
1.C40无收缩自流平灌浆料产品性能必须符合《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要求,见下表所示。 结构加固用水泥基灌浆料安全性能及重要工艺性能要求
检验项目 最大骨料粒径 初始值 流动性 30min保留率(%) 3h 24h与3h之差值 沁水率(%) 龄期 — — — — — — 技术指标 ≤4 ≥300 GB/T50448 ≥90 ≥0.10 GB/T50448及GB/T50119 0.020~0.20 0 GB/T50448 实验方法标准 JC/T986
检验项目 龄期 7d 抗压强度(MPa) 28d 浆体安全性能要求 劈裂抗拉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与C30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MPa) 与钢筋粘结热轧带肋钢筋 强度(MPa) 对钢筋腐蚀作用 浆液中氯离子含量(%) 28 28 28 28 0(新拌浆料) 0(新拌浆料) ≥55 ≥5.0 ≥10.0 ≥1.8,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12.0 无 不大于胶凝材料质量的0.05 GB50550-2010 GB50550-2010 GB50550-2010 DL/T5150 GB/T8076 GB/T8077 技术指标 ≥40 JGJ70 实验方法标准 3.植筋胶必须采用专门配制的改性环氧树脂或改性乙烯基酯类胶粘剂(包括改性氨基二胺作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剂;严禁掺加挥发性有害溶剂和非反应稀释剂,其安全性检验指标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50367-2013中表4.5.6
.
.
的相应规定。 6.3.3增大截面流程
6.3.4施工工艺
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施测混凝土梁、柱增大截面尺寸,及梁上植筋位置、主筋位置的布置线。
2.钢筋表面处理
对钢筋进行打磨除锈处理,然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擦拭干净。
3.混凝土基层表面处理
.
.
因柱子较高,需搭设脚手架施工。首先将柱子不用搭设支架的部分新旧结合混凝土面凿毛,然后边搭设脚手架边凿毛。根据图纸要求,本工程表面剔凿需要剔除10mm。凿毛应凿除混凝土表面浮浆,然后用空压机把凿毛混凝土面的浮尘吹干净或清水冲洗干净,以确保新旧混凝土的良好结合。 4.植筋施工
4.1.、先按设计图计算结构主筋的准确位置,在实物上标出钻孔点位。经质量检查员复核无误后,方可钻孔。
4.2、采用电锤成孔,高压空气吹射,清除孔内粉尘和细小颗粒物。 4.3、采用带棉丝的清扫杆,清除孔中残留物。 4.4、采用干棉丝清理孔壁粉尘、泥浆等异物。
4.5、在进行植筋之前,应进行最后一次清孔:采用棉丝浸泡丙酮液对孔底、孔壁擦洗清除残留污渍二遍,最后再用棉丝封堵洞口,防止异物落入孔内。
4.6、用钢丝刷除去钢筋或锚杆表面的浮锈、污物。 4.7、用棉丝浸泡丙酮液,清除钢筋油污、粉尘等异物。
4.8、经处理后的钢筋,凉置于清洁地面上的支架上,放置3~5min。 4.9、植筋胶严格按结构胶产品说明进行配制和操作。
4.10、植筋:把胶灌入孔内,再插入钢筋至孔底,顺时针旋转钢筋,使胶混合均匀,调整钢筋位置,并加以固定。
4.11、垂直植筋:把胶灌入孔内,再插入钢筋至孔底,顺时针旋转钢筋,使胶混合均匀,调整钢筋位置,并加以固定。
4.12、水平植筋:钢筋插入后,孔口封堵,由灌注孔及排气孔压力灌胶。 4.13、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固化,在固化时间内保护钢筋不受搅动。
6 梁加固支模
模板选用18mm厚多层板,竖向用50*100的槽钢肋钉成坚实的模板骨架,槽钢间距≯300mm为宜,并根据不同的断面尺寸,拼制成不同规格的模板。模板工程施工流程如下:
模板设计方案→模板加工→技术人员检查→模板安装使用→模板周转使用→模板维修→模板清理退场
.
.
首先由技术部门对模板的形式进行选择,并作技术分析,然后进行质量成本分析,对其进行方案优化。模板形式选定后,由指定的专业技术工人加工制作,由专业工长及质检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安装使用。 7、灌浆料浇筑
7.1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用水量必须按照推荐用水量进行计量,少加水则流动性不好,多加水会引起材料沉降、泌水及强度下降。
7.2 每袋料重50kg,可以根据施工量和速度决定一次搅拌多少袋,需要注意的是搅拌完以后的料应在30分钟内用完,超过30分钟可能会引起流动性较差的问题。对于失去流动性的材料,只能废弃,不能加水重新搅拌再使用,否则会导致材料强度达不到标准要求。
7.3. 拆模及养护
拆模以后需要立即进行喷水养护,保证材料表面是潮湿的。可以采用覆盖塑料薄膜的方法减少喷水次数,但是应有专人进行检查,以保证材料表面是润湿的。 潮湿养护时间需要至少7d,并且养护时间越长,材料的强度发展越好,体积稳定性越高,可以避免后期干缩裂缝的出现。
7.4、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准备搅拌设备、养护物品和必要的工具。
2)、水泥基自流平灌浆料的拌合,加水量应按随货提供的产品合格证上的推荐用水量加入,搅拌均匀即可使用。水源应符合现行《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3)、水泥基自流平灌浆料的拌和可采用机械搅拌或人工搅拌。推荐采用机械搅拌方式,搅拌时间一般为3~4分钟。采用人工搅拌时,应先加入2/3的用水量拌和2分钟,其后加入剩余水量搅拌至均匀。
4)、搅拌地点应尽量靠近灌浆施工地点,距离不宜过长。
5)、每次搅拌量应视使用量多少而定,以保证30分钟以内将料用完。 6)、在灌浆前检查基层,若有疏松部位予以修补。
7)、将拌和好的水泥基自流平灌浆料入已支设好的模板中,灌浆过程中允许适当振捣或适当敲击模板。灌浆过程要连续进行。
8)、灌浆完毕后30分钟内应立即加盖湿草袋或岩棉被,并保持湿润。
.
.
9)、施工验收应按设计要求及现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有关规定执行。
10)、现场使用时,严禁在水泥基自流平灌浆料中掺入任何影响本产品性能的外加剂、外掺料。
按设计要求安装声测管。每节钢筋笼下放时应将声测管灌满清水,然后略微提高钢筋笼,并停滞一段时间观察检测管内水位,若水位无任何变化则表明检测管密实无漏,钢筋笼下放到位后,顶口用专用的封口封闭以防泥浆等杂物掉进孔内。声测管的插入除要求强度以外,还要满足插入连接致密不漏水。
6.3.9砼浇筑
砼浇筑分干法浇筑和水下浇筑两种方式。
7.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7.1安全保证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职业病发生率控制在0.3‰以内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对项目部各成员定岗、定责,作到责任明确。安全交接班制:工作转续、换班时,对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交接,做到安全换班、安全接手、安全状况可持续。 7.2文明施工措施
制定系统完善的、具有强执行力的管理制度。施工中,按照实施细则、工作程序、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施工前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细则和各工序作业规程、标准工作程序,严格遵照执行。
A、派专人负责运输便道的维修保养,路面不得有坑洼积水,应保持平顺畅 B、现场建筑材料按指定的区域范围分类堆放。现场施工完毕及时清理,脚手架、模板整理涂油,分类堆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干净。散体材料要筑围堆放,杆料要立杆设栏堆放,块料要起堆交错叠放。材料码放整齐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指定垃圾场填埋。施工现场要设置醒目、整洁的施工标牌。现场施工人员一律要佩戴安全帽,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非施工人员一律不准擅自进入施工现场。
.
.
8.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制定全面而系统的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措施,贯彻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坚持施工过程中对环保工作的持续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有关环保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关于环境保护的强制性条款。
1.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统一弃于指定地点,不得随意弃放。
2、完工后及时清理场地,作到工完料净,不给周围环境遗留工程垃圾。 3、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经常洒水,尽可能减少灰尘对生产人员和其它人员造成危害及对农作物的污染。
4、施工中各种建筑垃圾、施工弃渣均需按设计指定的地点堆弃,严禁将弃渣和钻孔泥浆向沟槽、河道随意堆弃,防止弃渣流失。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