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零售业政策环境分析

2021-07-01 来源:星星旅游


中国零售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政策评述

零售业是我国内贸领域中最活跃的部分,特别在近十年,我国零售业变化之大、发展之快,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实现中国零售业的升级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政府的任务是提出产业升级的导向,提出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一直着力于推动零售业的发展,“十一五”时期,我国政府将继续坚持促进与规范并举、改革与发展并重、对内和对外统筹的原则,致力于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划、行业标准和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加快构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促进中国零售业的升级。近年来,我国所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如下:

1.建立健全商业法律体系。我国政府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确立了以市场主体,市场行为、市场秩序、市场调控及信用管理等主要内容的商业法律体系的总体框架,在过去的几年《反垄断法》、《直销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已经陆续颁布,《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和《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也相继出台,城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已经上报国务院,今后我国将将加快推进内贸立法进程,逐步形成与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市场流通的法律体系,同时加大法律出台后的宣传、培训、推广,切实提高商业系统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

2.促进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在农村,我国政府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工程”为依托,促进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的网络进行延伸,繁荣农村市场。在城市,我们注重加强商业网点规划的建设,在我国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279个地级以上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完成率已经达到了94%,今后还将全面启动县级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另一个方面,重点实施了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社区商业的双进工程,着力发展贴近居民消费的新型业态和服务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商业开拓市场、安排就业、为民服务的巨大作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从2005年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培育出253个示范社区,对全国社区商业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3.全面开展零售企业分等定级工作。为提升零售企业的服务水平,改善服务环境,促进诚信经营,从2006年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零售企业的分等定级工作。2006年经过严格的评审,确定了223家达标百货店和35家精品百货店,2008年我国在继续做好百货店业态分等定级工作的同时又启动了大型超市的分等定级工作。分等定级工作的开展确实起到了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素质、促进经营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作用。我国将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完成零售业主要业态的分等定级工作,促进零售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4.推进商业城新体系建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诚信兴商是商业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信用体系在商务领域的一个基础建设。今后,我国将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任务,促进信用信息共享,整合信用服务资源,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同时,我国将会建立信用联动机制,通过公共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信用咨询,对严重失信企业实行黑名单披露制度,加大企业失信的成本,推动商业诚信体系的建立。

5.加快零售企业的改革步伐。我国鼓励大型零售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承包、参股、托管等方式来扩大规模,努力培育主业突出、内外贸结合,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零售企业集团,同时引导中小零售企业积极采用现代流通技术、营销方式和管理经验,全面提高中小零售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创新、合作、发展是中国零售业持续进步的主旋律,创新是发展的源头,合作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今后我国继续唱响这个主旋律,推动中国零售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2009年零售业政策调控趋势

总体上看,2008年的政策环境对零售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但自三季度开始,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国零售景气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四季度127.2,创下了近年来的最低。出现如此高开低走,急速回落的情况,可见2009年的零售业要想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急需国家出台有关政策加以扶持。 1.实施多种措施促进消费

为刺激居民消费,2009年在我国各地一些城市发放了一些消费券,与此同时,国家在2009年年初已经为7400万低收入者发放了一次性补贴,每人100~150元。为此商务部表示,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最终消费需求。为进一步组织动员广大商贸企业在用足、用好扩大流通、消费政策的同时,迎难而上,流通环节要充分发挥流通引导生产、指导消费的功能,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扩大、消费结构升级。2009年我国政府将准备从以下六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要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拉动农村消费。主要是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新建和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开展“农超对接”。二是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扩大城市消费。三是提高市场调控能力,维护市场稳定。主要是建立起中央和地方两级储备,在这个储备的前提下,建立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四是促进流通企业发展,降低消费成本。五是发展新型消费模式,扩大银行刷卡消费,以提高消费的层次。六是切实改善市场环境,提高消费者信心。查处各种促销活动违法行为将成为2009年扩大消费工作的重点。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商业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打破市场垄断,同时要促进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除打折促销外,厂家和商家还应充分运用非价格手段来刺激消费。 2.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农家店的覆盖面,提高网络配送能力,将农家店商品配送率提高到50%以上。打造工商联手的平台,支持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通知要求,各地

商务主管部门要做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期评估工作,科学制定本地区农家店发展规划,加强分类指导。经济发达地区在发展农家店的同时,可积极探索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经济略发达地区在乡村发展好连锁农家店;欠发达地区可以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农家店;不发达地区先进行单体店建设改造,条件具备时,再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一是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支持大型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县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二是培育“农超对接”龙头企业,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对接,建设农产品直采基地和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过程的冷链系统及物流配送中心。三是促进“农超对接”基地品牌化经营,提升基地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强化农产品基地农民培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四是加速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建设,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购销对接等服务,衔接产销,着力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问题。 3.实施家电下乡工程

为了刺激我国农村市场的消费,扩大内需,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国从2009年2月1日起,将家电下乡政策推广到全国,在现有补贴彩电、冰箱(含冰柜)、洗衣机、手机的基础上,将摩托车、电脑、热水器、空调纳入家电下乡补贴范围,由各地根据需要自主从中选择两个品种,紧接着又将微波炉、电磁炉纳入该政策的范围之内,并把每户只能购买一台的限制放宽为每户两台。

家电下乡是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扩大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财政政策工具及运作机制的一项创新,通过对农民购买家电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可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扩大农村消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家电企业生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完善农村流通体系。惠及全国7亿多农民的家电下乡政策主要内容就是对农民消费进行直接补贴,无形中直接增强了农民的家电消费能力,让农民能够用上性价比高、服务有保障的名牌家电产品,尽早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据有关部门测算,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实施四年,预计将累计实现销售6亿台(件),拉动国内消费约16000亿元。有境外媒体评论指出,家电下乡补贴是中国政府在扩大消费、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方面“采取的实实在在的措施”与“创新之举”。 4.鼓励节假日促销,为扩大内需作贡献

由于我国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偏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促消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努力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此,商务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商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规范广大商贸企业(包括商场、超市等)开展促销活动,为扩大内需作出贡献。

商务部的通知指出,各地商务部门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趋势和风土人情,引导广大商贸企业开展节假日促销、主题促销、文化促销和品牌促销等,优化消费结构,千方百计促进消费。通知还要求,各地商务部门要会同当地有关部

门,协调解决企业在促销过程中遇到的交通、物流、展位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有条件的地区,可对前往农村地区、边远山区依法开展促销和展销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5.“十一五”发展规划为零售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受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0年的3.9万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0.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1.4%以上。但是,自2001年开始,由于投资率上升较快,导致最终消费率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61.1%下降到2007年的52.9%。因此可以说,扩大内需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的增长,但增长效果与计划存在一定偏离,尤其是最终消费率不升反降造成内需不足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扩大内需仍然被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被放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第一条。“十一五”期间,在扩大内需的政策指引下,国内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将扭转居民消费率下降的趋势,并逐渐提高。良好的消费环境将对我国零售业产生积极影响,促进零售业持续、快速增长。 三、关联产业环境分析

(一)商业地产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虽然2008年商业地产的供应出现了明显的增幅回落现象,但是相比于住宅地产,无论是新开工面积还是竣工面积影响都相对较小。从市场需求来看,2008年商业地产市场的需求萎缩与住宅市场的需求萎缩基本相似,商业地产市场表现并不优于住宅市场。从租金情况来看,2008年住宅市场与商业地产市场同时出现明显的调整,但是从租金调整幅度来看,写字楼租赁市场表现略好于住宅租赁市场。

(1)商业地产投资增长回落幅度略大于住宅回落幅度。2008年全国商业地产开发投资额3947.55亿元,同比增长11.5%,增幅同比回落28.6%;2008年全国住宅开发投资额21090.17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同比回落21.5%,商业地产投资增长回落幅度略大于住宅投资增长回落幅度。其中写字楼投资额1007.07亿元,同比持平,而2007年同期写字楼投资增长率达11.7%。

(2)商业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长回落幅度小于住宅回落幅度。受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影响,2008年全国住宅新开工面积75859.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9%,增幅同比回落88.2%,2008年全国商业地产新开工面积10480.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8%,增幅同比回落64.2%,回落幅度明显小于住宅新开工增长回落幅度。其中写字楼新开工面积不降反升,从2007年的增长1.31%转为2008年的增长3.44%。

(3)商业地产竣工面积增幅与上年持平。2008年全国住宅竣工面积31231.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1%,增幅同比回落52.06%;2008年全国商业地产竣工面积4631.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3%,增幅与2007年基本持平。其中写字楼竣工面积出现大幅增长,同比增长30.19%,增幅同比上升119.76%。

(4)商业地产销售面积跌幅与住宅跌幅接近。商业地产的销售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与

住宅类似,2008年全国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滑19%,而商业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滑18.4%,下滑比例基本相似。但是,2007年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7.05%,而商业地产同比仅增长11.14%,与2007年相比,住宅销售面积下滑幅度远大于商业地产销售面积的跌幅。

(5)写字楼租赁市场总体表现略好于住宅租赁市场。根据中原领先指数二手住宅租

金指数显示,2008年各地二手房租赁市场都先后进入调整期,租金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其中CLI广州二手住宅租金指数下跌幅度已经最大,为-8.52%;上海、深圳的二手住宅租金出现小幅下滑,北京二手住宅租金逆势上升3.72%。而在写字楼方面,四大城市2008年甲级写字楼的租金变化与二手住宅价格的变化情况基本类似,北京甲级写字楼租金小幅上升,上海甲级写字楼租金基本平稳,广州甲级写字楼租金下滑4.90%,深圳甲级写字楼租金大幅下跌15.9%。除了深圳外,其他三大城市写字楼租赁市场表现均好于住宅租赁市场,由于深圳住宅市场从2007年便开始调整,因此其二手住宅租赁市场在2008年的表现尚可。

(6)外资放缓进入中国商业地产步伐。国内市场环境扑朔迷离,外资基金逐步改变以往激进的投资风格,看多买少、逢低吸纳成为他们近期常用的手段,市场传闻的“抄底潮”并未出现。成交数据显示,2008年1~10月,上海外资收购案例明显减少,总成交金额为152.17亿元,环比下降约40%;北京外资收购下降幅度更大,总成交金额仅为92.35亿元,环比约下降60%。 (二)物流业 1.发展规模

2008年,我国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物流需求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增加值较快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加快,与GDP比率略有上升。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89.2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增幅比上年下降6.7个百分点。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完成约2.00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增幅比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约为5.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比上年下降4.4个百分点。 2.发展特点

2008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和考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物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1)物流业经受严峻考验,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

2008年,许多重大事件连续发生。雨雪冰冻和汶川地震两大自然灾害,北京奥运交通限行和环境整治,油价剧烈波动和燃油税出台,都对物流业带来不利影响。在严

峻形势下,我国物流业增速明显回落,但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 (2)物流市场“先热后冷”,国际化竞争更为激烈

2008年的物流市场可以形容为“冰火两重天”。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分别实现了26.7%和16.8%的高速增长。9月份以后,物流业务明显下滑,部分业务领域和局部地区出现负增长。据交通运输部水运快报显示,11月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为10年来最低水平。公路货物运输市场综合价格指数11月单月下降了4.6个百分点。运输型物流企业能力虚糜,仓储型物流企业压库严重,物流市场进入紧缩、下行区间。与此同时,物流业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2008年主要国际物流巨头加快业务整合和规模扩张,在快递、航运,以及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等领域已占据重要地位。个别外资快递企业凭借雄厚实力,逆市大幅降价,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3)物流企业加速分化,创新型业务优势显现

据部分重点物流企业调查统计,受燃料、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价格上涨影响,2008年前三季度物流企业经营成本同比增长36%。由于上游企业的经营压力,客户压低价格、延长帐期现象比较普遍,物流企业资金链趋紧,经营风险上升。导致“两极分化”加剧:一方面物流资源和市场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另一方面势单力薄,缺乏特色的企业开始退出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势物流企业根据客户需要,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努力开发增值型业务和创新型服务。据统计,前三季度传统运输业务同比增长14.8%,仓储业务同比增长17.1%,而配送、加工和包装等新兴物流业务增幅达33.6%。冷链物流、质押融资、代收货款、供应商管理库存、区港联动、公路港物流、卡车航班、循环取货、新鲜派送、网络仓库等新的业务模式,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4)企业物流调整优化,联动发展升级转型

在竞争压力下,制造企业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对原有物流体系进行整合、优化和外包,提高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加快自身能力建设,与制造企业加强深度合作。合作领域从销售物流向生产物流、采购物流扩展;合作内容从传统物流外包向工位配送、代理采购、融资监管等新兴服务领域渗透;合作范围从单一物流环节向全程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延伸。国家发改委及许多地方政府积极引导推动“两业”联动,制造业物流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大型连锁超市企业完善自身物流体系,中小流通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借助第三方物流配送,各类批发市场开展加工配送一体化服务,取得新进展。 (5)区域物流加强合作,物流集聚区发展较快

2008年,区域物流合作有新的推动。由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政府牵头的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合作联盟正式成立并展开实质性合作。上海、重庆、四川三省市签署了《口岸大通关合作框架协议》,在口岸查验、口岸资源、口岸物流、大通关报关报检、电子口岸等方面加强合作。天津港在内陆城市建设“无水港”,实现内陆外贸口岸与天津港的无缝对接。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实现“大三通”,给两岸邮政、航运、航空、商贸等物流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随着区域物流合作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

加强,物流功能集聚区正在形成。目前我国物流园区(基地)约为475个。其中已经运营的122个,占25.7%;在建的219个,占46.1%;规划中的134个,占28.2%。其中,东部、南部以及北部三大沿海经济区的物流园区占全国总量的54.7%,围绕海港、空港、陆港、制造业园区和城市物流需求发展起来的物流功能集聚区正在形成。可以预见,物流园区将是今后物流业整合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 3.物流业入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对中国物流业的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实物量增速回落。2008年11月,我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全国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增速同比回落7.3和7.2个百分点。二是市场价格波动明显。虽然运输成本还在上升,但由于货量减少,运力相对过剩,运价只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三是经营困难进一步加剧。物流企业普遍遇到了市场萎缩、业务减少、成本升高、利润下降和资金短缺的问题。甚至还出现了强行提货、弃厂逃跑、路途盗货等违法违规事件。

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通过了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物流业也由此成为最后一个入选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产业,此政策的出台,无疑是物流业的重大利好。物流业作为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因此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具体应表现在:一要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二要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三要推动能源、矿产、汽车、农产品、医药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四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五要加强组织协调,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物流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 四、国际环境分析 (一)全球零售业发展概述

近几年来,全球零售业总体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从国家类型看,发达国家零售市场增长平缓,基本维持在5%以下的增速,而新兴市场国家发展较快,零售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西方发达国家零售业总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零售业向管理自动化与科学化发展

近年来,以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为内容的自动化及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革,发达国家的商业、零售业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化应用最广阔的市场。在美国,各大型商场都普遍运用了电子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网络技术、条码技术和电子转账作业系统等现代科学技术。即使一些小餐馆、小食品店也都采用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使用不仅是在零售现金出纳、销售收入计算、复核和商品储备管理,

而且在经营核算、信息和经营决策上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许多大商场还采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通过音像传递,经营者可随时了解到分布在全国各地及国外分店详细的经营管理情况,以加强控制和及时作出经营决策。沃尔玛耗资7亿美元的卫星交互式通讯系统就是其制胜法宝之一,凭借该系统,它能与所有的商店分销系统进行通讯,如果有什么重要或紧急的事情需要与商店和分销系统交流,打开卫星传输设备就可以把消息送到那里。

信息、通讯、情报处理技术,如POS(销售时点系统)EOS(电子订货系统)多媒体信息直销技术,还有物流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传感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零售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适应激烈竞争的快节奏,实现了自动化和高效率,加快了资金、商品库存周转,这是现代零售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之一。 2.各种零售业态并存

2008年全球零售企业100强中,单一业态的不足三分之一,而实施多业态经营的占了三分之二强。不同的业态是零售业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和选择的结果。由于全球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全球零售业进入市场时就会有不同的业态选择。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生活的多元化导致购买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进一步促进了零售业态的创新。自百货商店产生以来的150年的时间里,全球共产生了小型零售店铺、百货店、超级市场、折扣商店、便利店、商店街、网络商店等多种业态。这些业态都各有优势,如有的以快取胜,有的以创造便利为特色,有的以低价位为法宝,分别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不同消费习惯。而同业态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讲究市场细分,追求特色,如在传统业态--百货店已一改往昔“购物不讲环境、经营不求特色、商品不分档次”的无市场细分、无市场定位的状态,而出现市场定位的多元化倾向。有的抢夺高收入消费者群体,塑造“精品百货店”的形象;而有的则定位在工薪阶层消费阵地,最终离析出符合市场大势和消费水平与消费层次的百货店市场定位多元化的业态状况。处于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者有了符合自己收入与需求的购物去处。

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同业态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使得本来是错位经营的业态出现了趋同现象。例如,百货商店是高价格、高毛利、低周转率的零售业态,而其对立面--折扣商店,则以低价格、低毛利、高周转率为特点,而随着零售业的发展,这两种相反特点的业态融合形成新的零售业态:折扣百货商店。业态的相互融合使得一些业态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似性,甚至很难分辨。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的百货商店占的市场份额将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连锁超市、大卖场等新兴业态,而现代化购物中心和网上购物将以其方便舒适的购物环境赢得越来越多的市场。 3.经营国际化、规模化和连锁化

零售业国际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型零售商纷纷进军海外市场,在国外开办商店,在国外采购商品;另一方面,各国又在较大程度上向国外开放本国市场。据统计,全球零售商250强企业在135个国家或地区开展经营活动,每个零售商平均在5.5个国家或地区经营,这个数字在1997年还是4.5个。世界100大零售商跨国经营

的增长速度是国内扩张速度的2倍。商业企业经营的国际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企业的经济活动不局限于本国,有很大比重在国外市场进行;企业的运行机制、制度规范与国际市场相一致;国内流通领域充分实现对外开放。

随着零售企业的大型化,西方零售业的组织结构呈集中化趋势。商业企业组织的集中化,意味着主导商业企业的巨型化、规模化,可以达到规模效益:大型商企尤其是大型连锁超市,可以集中批量采购,从供方得到价格优惠;可以通过各分店商业设施的统一化、标准化,降低成本;大型企业靠雄厚财力,可以进行小企业无力从事的广告宣传、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等活动;大型商企的统一性、集中性,决定了它便于接受社会监督,任何一家分店的经营过失都会影响整体信誉。这就促使企业加强自律,保证商品质量及服务水平,又可以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 4.全球零售业出现下滑

2008年,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不仅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也从发达国家蔓延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全球经济快速滑向衰退。受此经济大环境的影响,2008年四季度的世界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下滑至60.0(1995=100),创出20多年来的历史新低。此次全球经济的“降温”不仅严重影响了主要经济区--北美、西欧和亚洲,同时对中东欧、俄罗斯、拉丁美洲以及澳大利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全球经济的这种下行趋势直接导致了全球零售业出现下滑的局面。

每年11月和12月都为欧美国家传统假日购物季,这段时间的零售业销售额通常占全年销售总额的30%至50%。,但2008年各国零售业在这个季节却普遍度过了一个多年未见的惨淡局面。美国市场调研机构公布的统计结果表明,2008年圣诞前后的假日购物季消费者出手谨慎,销售额比2007年大幅下滑。万事达信用卡国际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08年假日购物季零售业销售总额同比下降4%。而SpendingPulse公布数据则显示,2008年假日购物季是美国数十年来表现最糟糕的一年。在英国,随着对英国经济步入深度衰退的担忧日益加重,消费者正经历信心危机,不愿消费。不仅使得整体经济受到影响,也使得2008年末的零售数据显得非常惨淡。 5.网络销售成为新亮点

在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购物作为一个新兴的方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厚爱。2006年互联网零售额达到了2212亿美元,比2003年的1141亿美元,几乎增长了一倍,显示出网络购物的方兴未艾。2008年,世界网络销售的快速增长更是一个亮点。数据显示,在2008年的假期销售季节期间,美国消费者除了生活必需品方面的开支外,还大幅缩减了服装、电子产品和奢侈品等方面的开支。不过网上购物销售额却逆市上扬,不降反升,创下了近年来最好的销售业绩。由于网上购物价格有时更加便宜,因此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美国消费者更加青睐这种购物方式。此外,2008年圣诞期间美国部分地区遭遇暴风雪侵袭,这也促使许多消费者选择网上购物。美国网上零售巨头亚马逊公司2008年12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08年圣诞购物旺季中,该公司所获订单数同比大幅增加。在2008年圣诞购物旺季中销售情况最好的一天中,该

公司一共获得超过630万件商品的订单,而2007年圣诞购物旺季中最好的一天该公司获得的订单总数约为540万件,同比增长了16.7%,是历史上同期的最佳表现。可以说,在这个受金融风暴影响很大的购物季节,网络销售却因祸得福,成为这个冬天里的新亮点。

(二)欧洲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1.欧洲零售业总体呈下滑态势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下滑至1%左右,工业生产与出口贸易都出现大幅下降,失业率达到8%,欧元区失业总人口达到1247万,同比增加了近140万,欧盟最近发布的一系列负面经济数据说明欧洲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寒冷的冬季”。而受这些指标的影响,2008年欧元区零售额增长率由2008年年初的3.5%下降为年底的0.6%,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2.消费者信心严重不足

经济敏感指数是在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调查之后,体现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乐观程度,并反映经济总体活动情况的一个指标。2008年欧元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其经济敏感指数持续恶化,欧盟委员会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1月欧元区经济敏感指数下滑至1985年开始此项统计以来的最低点68.9,欧盟27国的经济敏感指数更是跌至64.9。

根据英国零售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2008年12月,英国零售业销售额同比下降了3.3%,总销量下降了1.4%,是自1994年英国零售业协会开始发布这项报告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2008年英国已有两家大型零售企业宣布破产,预计2009年英国还将会有10到15家零售集团面临倒闭的风险。零售业这种严峻的形势也极大的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欧元区的消费者信心指数都在负值区间,并且呈现下降趋势,由年初的-11.5下降为年底的-30.5,显示出消费信心的严重不足。 3.欧洲零售业主要特点

欧洲作为一个成熟的市场,零售企业在发展环境、发展模式、扩张手段等方面,均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1)折扣店大行其道。由于经济低迷,失业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意识淡化,而更加注重商品的实际价值。折扣店的发展是欧洲零售业适应这一局面的必然结果。欧洲典型的折扣店包括Aldi、Lidl、DIA等硬折扣店(面积小,经营品种少)和Kesko等软折扣店。德国的Schwarz集团,在欧洲20个国家开设有6000家折扣店,平均面积只有500平方米,2008年销售额达500亿欧元,但只经营有700个品种。根据IGD的研究,如今在欧洲已有超过30000家折扣店,约占全球60000家的一半,显示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

(2)自有品牌地位突出。开发自有品牌是满足消费者价值需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欧洲零售商来说,自有品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根据AC尼尔森的调查数字,欧洲零售商的平均自有品牌市场占有率达23%,高于北美地区的16%,而且每年仍

保持4%的增长。

比如瑞士的Migros公司和英国的玛莎公司(Marks&Spencer),自有品牌占有公司90%以上的销售份额,公司甚至不出售可口可乐。Lidl公司所经营的700个品种,大部分是自有品牌,它也是世界上单品销售额最高的零售商,每个单品都有极强的价格优势。

(3)经营管理创新求变。尽管欧洲零售商的经营管理相对成熟,但仍保持着旺盛的创新势头。从业态创新看,Tesco一直是以大卖场为主的零售商,但根据近年欧洲老龄化加剧和单身人群增加,又发展了一种新的便利店业态。Tesco和Asda(沃尔玛控股,英国第二大零售企业)还开设了非食品零售业态店铺。比利时最大零售商德尔海兹公司也开设了DelhaizeCity便利店。

从经营创新看,在欧盟国家,食品开支占比越来越小,平均仅占家庭预算的13%(中国约38%)。各个零售商纷纷开展非食品业务和服务,包括电信业务、按揭服务、旅行服务、保险业务等。Tesco公司早在两年前即开展了电信服务,并创下了一周内销售100万部移动电话的记录,公司于2006年开展了网络电话业务。瑞士的Migros集团等还开设有自己的银行。在法国,超过50%的大型超市同时出售汽油。很多零售商还开始了预包装业务,以求在供应链上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和更多的灵活性。

从技术创新看,自助结账系统、店内信息终端、电子货架标签、联合计划预测和补货系统(CPFR)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麦德龙早在2002年就在德国开设了未来商店,家乐福计划在年底前完成法国所有的大卖场部署电子货架标签,到时仅在法国家乐福就安装了850万个电子货架标签。另外,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也在诸多零售公司得到了部分应用。通过创新,各个企业形成了自身的经营特点,企业间差异化明显。 (三)日本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1.日本零售业总体情况日本是世界上零售业非常发达的国家,零售业在国内各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受累于日本经济多年来的持续低迷、滞胀的情况,日本零售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1999至2001年,日本商品年销售额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但从2002年起,日本零售业连续4年保持增加的趋势,零售业销售额于2006年达到129.77万亿日元。但2007、2008年增长率又出现明显的下降。

与此同时,日本零售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据统计,在日本零售业内,不同规模的企业营业场所总数中,1962年2个人以下的企业占7成以上,2002年则大幅度减少至50%以下。在全部企业中,3个人以上的企业所占比重上升了。在不同规模的企业商品年销售额中,4个人以下的企业占比大幅度减少,但同时,20个人以上的企业所占比例则大幅度增加。这种情况表明,零售业正在向大规模化方向发展。

居民消费的增长伴随着家庭收支中消费结构的变化。通过分析各类支出项目的家庭收支消费状况可以看出,在整个消费支出中,保险医疗、交通通信、住房、照明、燃料、自来水等与服务有关的支出项目占很高的比重。而与零售业有关的衣物、家具、家庭生活用品、食品等主要的消费项目所占比重很少。由此可见,日本家庭收支状况的

消费偏好正在从实物向服务方向转变。

2.连锁经营是日本零售业占绝对优势的经营组织形式

日本零售连锁企业创造了日本连锁业成长的奇迹,现在已成为日本零售业最主要的组织形式,渗透到零售、餐饮、服务各个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控制了零售业,覆盖了大多数的消费层面。战后日本成长最快的零售连锁企业是大荣,拥有8700多家分店,跨国实施连锁经营最早也是最成功的是八百伴,伊藤洋华堂则是实行多业态连锁的混合集团,拥有26000多家分店,三越为长期主导日本百货的大百货连锁公司。从这些企业的经营方式可以看出日本连锁经营企业成功的秘诀:

(1)薄利多销。连锁企业引进先进的流通技术,如自助售货、分期付款、信用卡、邮送商品等行销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柜台交易和现金交易方式;另一方面,争取由零售商掌握商品价格决定权,改变由厂家决定流通价格的权利,开发商品自有品牌,增强流通业对制造业的主导权和控制权。

(2)应用范围广,方式多样。许多连锁企业分店形态多样,涉及购物中心、综合零售商店、超市、折扣商店、便利店、邮购、仓储店、专业店等几乎所有零售业态,连锁经营的方式除直营外,还有自由、特许、加盟等多种形式。

(3)利用POS系统(销售时点信息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近年来零售业信息化的中心是POS系统,其最直接的优势是收款作业的省力化、迅速化和准确化,同时在经营战略方面,也能够运用POS系统。据调查,在日本便利店的98.15%、综合超市的97.15%、生协店铺的97%、百货店的96.17%、食品超市的93.11%都导入了POS系统。伊藤洋华堂是日本最早利用POS系统的企业,它通过7000台POS收银机,总部准确掌握各类商品的销售动态,进行少量多样的进货作业,以减少库存,市场针对性更强。 3.日本零售业面临衰退的严峻考验

日本政府2009年1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2月,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降幅达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失业率2008年12月由前一个月的3.9%攀升至4.4%,创下近42年来最大升幅。2008年12月日本失业人口已达270万,比2007年同期增加39万人。这些数据显示,日本经济正滑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局面。由于对“饭碗”和薪酬水平缺乏安全感,一些日本家庭已过上“紧日子”。统计数据显示,日本消费者2008年12月家庭消费总额下降4.6%,降幅高于预期,家庭消费规模持续十个月萎缩。日本零售业2007年12月销售额下降2.7%,创近4年来最大降幅。受此影响,2008年日本消费者信心指数一路下滑,由年初的37.5下降为年底的28.4,不由得让人们产生通货紧缩的担心。 (四)美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1.美国零售业的总体状况

无论按照机构数目还是按照雇佣人数排名,零售业都是美国的第二大产业。2008年,美国零售业增长额连续10年在全美各行业中排名第二。不过,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美国零售业年销售总额为3.6万亿美元,约合人均水平是11,993美

元。-0.5%的增幅成为过去10年来零售业唯一的负增长。美国零售商数是美国所有商业机构数的12.4%,零售业工人是美国雇佣人口数的11.6%。单店零售商占美国零售组织的95%以上,但是收入总额少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50%。总体的边际利润水平在3.1%到3.3%之间,但是不同的部门之间差别很大。 2.2008年美国零售业增长率下降明显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零售业都是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对就业和社会稳定有超出一般行业的贡献。一般来说,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位受雇于零售行业。但是自2007年11月以来,每四个失业人员中就有一个来自零售业。2008年金融海啸中很多零售商发现,他们无法获得融资,被迫进行清算并裁减数万个职位。零售业的这种变化,推动美国的整体失业率在2008年底上升至7%以上。从传统上看,零售业在衰退时期比其他行业表现得更具有弹性,它的裁员措施也滞后于其他行业。比如,在2001年经济放缓时,零售商店并没有裁减太多员工,也没有关闭太多店铺,因为消费者仍在继续花钱。但是,这种状况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发生了改变。美国零售额环比增长率不仅连续出现负增长,而且呈现出连续下滑的趋势,显示出零售业的危机与困境。 3.美国消费者信心明显不足

零售业的不景气,使得美国零售业出现倒闭及裁员潮。至2008年底,零售业的失业人数超过了汽车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和餐饮旅游业等其他同样身处困境的行业。零售业裁员数量增加表明,可供美国人依赖的经济安全网变得非常脆弱。很多美国人长期以来都依靠在零售业的兼职贴补家用。对于没受过大学教育的美国人来说,零售店内的一线工作职位是其主要的职位来源之一。在零售业,大量的从业人员都处于贫困线边缘或略高于这一水平,因此这个行业出现下滑,势必使失业率增加,从而会使得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由年初的87.3下滑到年底的38.6,2009年1月竟然出现37.7的近二十年最低值。也正因为如此,美国社会普遍发出了“零售业萎缩,美国人痛失就业安全网”的感叹。

4.美国零售业仍是世界的标杆

美国的零售业态种类繁多,且发展水平很高。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变,目前美国零售业态的发展也相应出现了一些变化。百货店的销售份额在缓慢的衰减,杂货店所占销售额比例最高。近几年美国无店铺销售额占有很大的比重,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无店铺中,美国电子商务零售(以网络零售为主)发展是迅猛的。2007年美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0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4%。其中,2007年年底假日期间的网上零售额为24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6%。有研究机构预计,至2011年,美国网上零售额将增长至2250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网上零售额占全部零售额的比例将在5年内由目前的2.7%升至4.7%。

有效开展差异化和经营创新,是提升零售企业和零售产业竞争力的核心。美国零售业态创新的思路,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从以商品为中心,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直至目前的基于消费者趋势。据分析,目前美国人口分布,存在两个高峰点,即1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