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习规划
一、小初语文大不同
1
首先是能力要求的改变。
小学重视的是拼音、字词、句子、简单修辞等最基础的汉语知识,以识记为主;而初中则注重在识记基础上的理解、分析、欣赏与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进了初中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小学怎么答怎么对的阅读,到了初中,怎么答怎么不对。为什么?
小学的要求是浅层理解文章,初中的要求是精准分析文章(高中也是如此,只是在文章难度层级上有所提高)。小学如果好词好句多,作文往往可以拿高分,可是初中,弄不好会被批为语言华丽空洞,言之无物,判为离题(在中考阅卷中,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为什么?因为对应试作文来说,写对是首要原则(这是中考作文45分的分界点),而写好不仅是外在的语言形式变化,还有内在的思想内涵深化。总之,能力要求的改变会直接带来教学内容的改变。
2
教学内容的改变
小学语文教材以记叙文为主,故事性和趣味性较强,一般要求字词的识记和文章内容的浅层理解,知识点少;而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都有增加,篇幅加长,古诗文
大量出现,尤其到了初二,出现集中的文言文单元,课内任务翻倍上升,知识点数量和难度相应增加。除了大量的积累识记以外,更侧重于分析与理解,对学生的文化、文学底蕴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出现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对知识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要求更高。
简单来说,小学的教学内容有点像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食材、烹制程序固定,简便快捷;而初中则是包罗万象的中餐,食材万千,手法多变,派系庞杂。因此,大厨的手艺如何变得至关重要,也就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感受和效果影响加大。教得好,则万龙点睛;教不好,有可能万象同毁。那么,教学方法方面小初有什么不同呢?
3
教学方法的改变
小学是圈养,初中开始走向放养。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重点的知识会反复讲练,作业也批改得较细致,尽量保证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过关。而初中课时紧张,教师讲课速度快,课堂容量大,除了初一上为了给孩子们适应的时间会放慢速度外,后面就一直是加速度了,许多知识点往往一带而过;同时,主课老师通常负责两个班的教学任务,面对100多个学生,教师不太可能逐一做细致辅导,因此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布置的作业以及广泛的课外阅读等等,都要求学生认真独立地完成。
这就需要初中学生有较强的自觉主动性,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地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理性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断查缺补漏,提升自我。家长们也要明确初中语文在能力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改变,从初一开始帮助孩子主动进行学习习
惯、方法、思维模式的调整或培养,掌握先机。
当然,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初中三年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划。
语文是终身的修行——初中语文学习规划
二、初中三年语文学习的规划
1
你看到靶心了吗?
当我们射出一支箭,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瞄准靶心或目标的。那么当孩子们在初中的学习生涯中启程时,他和他的家长看到了自己瞄准的靶心吗?或者,她们知道,自己应该要瞄准某一个靶心吗?也许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我遇到过很多家长,在孩子刚进初中时,以一种豁达的口吻说:“学得怎么样没关系,快乐就好”。其实家长说这句话的时候,大多数有一种盲目自信,就是我的孩子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结果,这种自信往往到了初二就会荡然无存,因为她们发现,孩子不仅在学习上遭遇了困境,学得不怎么样,快乐,也已消失不见。这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要一个孩子在学习被动,成绩落后,似乎没有希望,看不到美好未来的处境中还能够快乐,那真是太为难他们了。梁启超曾说:“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那些
为了追求浅层次的快乐而放弃学习要求,把学习上的努力和奋斗当做负累的观念,一定会在学习难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造成这些不学和厌学的孩子。
我认为,快乐不应该仅仅因为轻松,所有游戏的第一关都是最好过的,但如果要求你一直玩第一关,只玩第一关,还会有快乐吗?所以,希望家长们要告诉自己的孩子,快乐学习,并不等同于轻松学习,而是要在学习中找快乐,凡是学习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坚持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
让我模仿梁老的话来说说:第一,学习会不断深入和变化,时刻给你打开新世界,有新奇的快乐。第二,学习的成就,离不了奋斗,而一步一步的奋斗,会使快乐的价值放大,并培养出坚毅的品质。第三,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梦想努力,相互帮助又相互竞争,结下深刻的友谊,是难能的快乐。第四,专心学习,杜绝恶趣味和恶习,可以省却无数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善于从学习中发现快乐,才能做到终身学习,才能不断发现趣味,提升自己的境界。所以,豁达很重要,但不是在开始,家长们要把那种豁达放到面对结果的时候,当中考结束,能豁达地对孩子说:“孩子,不管你考到什么高中,我都很满意,因为这三年,我看到了你的成长,看到你越来越坚强、独立、明智,这比一个最终的分数重要太多了!”
希望所有家长摆正自己的观念,明白孩子可能厌学的原因,及早引导,进行预防。同时,从孩子实际出发,坚定地给自己的孩子确定一个靶心,并共同为之努力!
有了这个共识以后,我们来看看,从这几年的中考分数来看,考上一、三、附的学生语文平均分在127分左右。即使目标不是一三附,只是一类中较好的学校,通常而言,语文也最好不要低于125。那我们怎样才能命中这样的靶心呢?
2
了解每一段射程
让我们了解一下,当你把箭放出去之后,会经历哪些射程。请大家从最终目标开始往回推,看看自己每一个阶段要做到什么,这样最终才能实现预设目标。我把目标放高一点,假设我在中考时语文要考130,那么65分的作文至少要得53分(-12分),两篇现代文阅读27分要得23分(-4分),前面58分的基础知识(包括字音字形、成语运用、默写、名著、综合性学习、古诗文33分左右等等)只能扣4分。这意味着作文至少要中上程度,现代文阅读要优秀程度,基础知识要很扎实。怎样做到呢?
来看看每一个阶段:
……………………………(详情省略)
语文是终身的修行——初中语文学习规划
三、阅读和作文的提升
1
初中语文阅读的特点
先看一道常见阅读题的三种答案:
本文第14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1)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这段话由上文对冬天屋外的寒冷引出了下文屋内的温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作者通过屋子内外的对比,由上文冬天屋外的寒冷,引出了下文屋内的温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三种答案都没有错,但任何一个初中生都看得出来,第三种为标准答法,才能拿到全部的3分。这个回答包括了结合文章内容关系,说明过渡在文中的运用及过渡的作用,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对文本的分析和思维体系的严密性。
初中语文阅读,要求更为严格正规,强调理论把握与文本分析相结合,而小学则较突出对文本的感知,能够写出一定的感受即可。所以,许多家长问我初中阅读自己怎么辅导孩子,我得说:“非专业教师,辅导难度很大”。家长对文本的体会可能比孩子更到位,但因为不了解答题规范和相关理论,极其容易写成感受式回答,而一旦引导错误,孩子对阅读理解的把握就会出现方向性偏差,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难以挽回。那么怎样答出这么严密的答案呢?
………………………………(详情省略)
四、人文素养和语文学科的关系
现实是,教育有关应试。
一个无需回避的事实是,应试教育仍然是教育的主体,拿出成绩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
的学生。所以,我们也重视应试,这是人间烟火,凡人做不到不食烟火。但教育,要为孩子的未来负责,不能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就如我在前文所说,好的教育是希望孩子们明白什么才是快乐学习,让他们学会寻找学习中的快乐,树立正确的、上进的人生观,让孩子们把自然的学习变为自觉、自发的学习,这才是终身教育,这才是在应试大潮中,一所学校应该有的大气、定力和追求。
而同样的,我们的语文教育也建立在应试基础上,但我相信好的语文老师不仅要教好“小”(课本教学),更要教好“大”(人文素养);而好的语文教育更应远远超出应试的小格局,从孩子的一生发展去着眼。
1978年,新上任的复旦大学校长、数学家苏步青在自己的就职宣言中说道:“如果允许单独招生,我的意思是每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科目就不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以前一个数学老师点评某个学生说,这个语文学不好,数学迟早会出问题。的确,这个明明在初一表现得很机灵数学成绩也不错的学生,越到后来,数学越难考出高分。
为什么语文这么重要?因为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界定了他的民族语言,而他语言的涵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他的文化素养。所以,语文应该是一个素养重于应试的学科。分数能体现素养的一部分,而素养却能决定分数的全部。因此培养高素养的学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不管对学生的未来还是学校的未来而言,丰富的素养永远比单纯的分数要可靠得多。
高素养怎么培养?阅读和写作,这就是语文的核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