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传播学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2021-12-17 来源:星星旅游


传播学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1. 最早为传播学确定研究对象的是拉斯韦尔。他在1948年出版的《思想传播》一书中,发表了传播学的经典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在这篇文章中,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传播”概念的范围,提出了传播研究就是研究传播行为过程,进而研究传播行为过程的五个要素: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向谁传播?传播的效果怎样?他指出:我们在对传播过程进行科学的研究时,一般都集中在研究其中的一个问题,相对应上述五个要素的研究,称为: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对象分析、效果分析。这也就成为了后人研究传播学的基本对象范围。

2. 施拉姆认为传播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人所具有的社会关系及在此关系上共享信息的活动”,而德弗勒将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社会与传播的关系、传播过程的基本性质以及传播效果”三个方面。李彬在《传播学引论》中还补充了传播学研究的三个层面:自然科学的层面(传播技术)、社会科学的层面(社会信息传播的规律性)和人文科学的层面(社会信息传播的价值性问题)

3. 胡正荣将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人类传播的产生与发展:简言之,就是要研究人类传播的历史。人类从蛮荒年月进化到高科技时代,其传播活动的产生、演化、进步对我们的社会进程和文明积累是不可或缺的。研究主要包括传播思想的发展,传播实践的发展,传播技术的发展等

(2) 人类传播的形态:即人类传播活动的不同类型。由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和社

1

会形态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传播形态。在同一社会中,因社会所需功能的不同也存在着众多的传播形态。因此传播学必须研究这些传播形态的结构功能及运动机理等。这是对传播学进行的细化研究,到目前为止,已有相当多的学者对各种传播形态进行过研究。例如:传播四种形态的研究,跨文化传播、发展传播以及新闻、舆论、宣传、广告、公关、营销等方面的营销。

(3)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所有人类传播活动都可以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和一个静态的结构。从普遍意义上,对人类传播活动的过程进行研究,是传播的深化研究,它深刻地揭示了传播活动的本体运动规律。传播活动是一个自组织和他组织结合的系统。因而我们既要研究自组织特征,又要研究他组织原理。简而言之,对人类传播过程的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宏观层面。任何传播过程都是发生在宏观的系统中的,都具有他组织性,因而我们就需要研究传播活动过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的互动关系,因为归根究底,传播乃是一种社会机制。同时,人类传播活动过程有其运动的自身的轨迹,具有自组织特征。因此可以细分传播活动过程,按拉斯韦尔所言,人类传播过程基本包括: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二、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体系

◥◤ 传播学研究方法基本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这两类研究方法体系是建筑在传播学两大基础学科之上的。传播学研究受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影响至深。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多为定量研究方法,亦称实证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而人文科学采用的为定性研究方法,亦称思辨研究方法、质化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最大的差别在于定性方法操纵的是概念体系,而定量方法操作的是量化事实体系。

◥◤传播学研究方法(特点:方法论基础的多元化和方法的综合性)

2

◥◤定性研究方法系统,建立一套概念体系,借助于理论范式,进行逻辑推演,并据此解释假设的命题,最后得出理论性的结论。其程序为:资料收集——分析定性资料——分析程序(分析归纳、建立理论)——得出定性研究报告。包括人文科学定性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又称量化研究或实证研究,在占有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与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常用方法有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与个案研究法。其程序为:确立研究假设——确定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 定性研究方法:

定义:定性研究就是建立一套概念体系,借助理论范式,进行逻辑推演,据此解释或结构假设的命题,得出理论性结论。定性研究方法的历史相当久远。它不仅应用于人文科学领域,而且也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定性研究方法可以补充传统定量研究方法的不足,也可以修正传统研究中的理性角度。虽然传播学中的定性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但是这种定性研究的取向呈现出了很强的发展前景和理论价值。

(一)人文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人文科学始终研究的正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的文本。人文科学传统视传播为意义的社会生产。这种意义的生产与三个基本传播过程要素密切相关,即社会科学术语中的讯息、传播者及再现的社会结构。用人文科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话语,主体性和语境。

1. 话语

3

法国思想家福柯认为:话语实践是指严肃语言行为。这种行为产生的言语,称为“陈述”。严肃言语是权威性主体以某种被人们接受的方式所说的话。这些话要求人们承认其真理性。换言之,“陈述”是专家们以专家身份说的话。是一种有价值的东西。话语是知识的载体和工具,原意是进行理性思维的能力,又是指交流这种思想的手段,前者是形成思想的条件,后者是表达思想的媒介。话语的真理性不仅与它的内容有关,而且与话语使用者的意向有关。话语与权力之间存在着复杂多样的关系,所谓说话,归根结底是说话的权力,意义也就是具有自称为意义的权利。

2. 主体性

是指不同于传统哲学对主体的认识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传统哲学认为:主体是相对对立的一方,可以做出道德和美学的判断。然而,新近的人文科学研究认为,人生活在世界上并认识世界,这并不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的封闭性双向关系,人在认识过程中随时受到现存的各种思想体制的制约和束缚。

3. 语境

我们在分析文本时所必须考虑的某种情境和历史过程。正是语境使文本称其为文本。

(二) 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定义:是以长期的、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现象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意义的理解过程。“意义”是由人们赋予自己的社会情境和活动。

1. 符号互动论:

4

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各种符号进行互功,人们可以借助于符号理解他人的行为,也可以借此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从而实现他们之间的互动。

2. 民族志

来自于文化人类学,又称为田野调查法或者是人种学方法。研究者通常采取参与观察的方式,深入到特定团体的生活中,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从而询问或观察所发生的事件。它有三个原则,从广义上来说,民族志研究关注所有的文化形式,同时,由于研究者本身就是最基本的研究工具,因此必须进行长期的参与观察。第三,必须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法,以核实观察中发现的资料。

3. 焦点小组访谈法

一般由一位训练有素的主持人组织,引导6-12个人的一个小组针对某一主题展开自由讨论。

4. 投影法

一种无结构的非直接的询问方式、可以鼓励被调查者将他们所关心问题的潜在动机、信仰、态度或感情投射出来。在投影技法中,并不要求被调查者描述自己的行为,而是要他们解释其他人的行为。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被调查者就间接地将他们自己的动机、信

5

仰、态度或感情投影到了有关的情景之中。

定性方法的程序:

1. 资料收集

2. 分析定性资料。

3. 定性研究报告。

▓. 定量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又称为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它是在占用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

定量研究方法的程序

(1)确立研究假设

(2)确定研究方法

(3)收集各种数据

(4)整理、分析数据。

(5)提出研究结论,以验证最初的假设。

6

1. 实地调查法

又称调查研究法,抽样调查法。它是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在抽样调查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叫“总体指标”;从样本的统计计算中得出的指标叫“样本指标”。拉扎斯菲尔德是最早将这种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中的学者。

步骤:

(1)提出研究假设:根据现有的基本理论,对某一传播现象提出一项有待证实说明的理论命题。可以是正命题,也可以是反命题,还可以包含正反相对的两个命题。

(2)按照研究假设的需要,确定本项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样本数。一般来说,实地调查分为全面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全面普查虽然可以反映总体情况,但是成本过大。抽样调查法既可以以很小的误差准确地反映出总体的情况,又可以节省成本和时间消耗。

(3)确定抽样方案。包括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按照调查者的意图抽样。随机抽样就是严格按照随机原则,使总体的每个成员都有可能被选中作样本。非随机抽样就是按照调查者的意图抽样。传播学一般采用抽样中的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包括:单纯随机抽样、机械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随机抽样。样本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可以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4)设计调查问卷:内容:1)调查对象的特征指标 2)调查对象的意见、态度和行

7

为倾向、前者为自变量,后者为因变量。问卷问题的类型1)开放式问题 2)封闭式问题 3)混合式问题。问卷设计完成后,先在一定范围内试行填答进行测试,这是为了发现问卷中不合理的,含糊不清的指标以进行修正。最后将修正完的问卷通过面谈、邮寄、电话等方式进行实际调查。

(5)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对收集的问卷整理分组,进行统计运算,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看统计的结果能否验证研究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分析分为三种1)描述性分析,即对统计结果进行初步归纳、描述2)推断性分析,即分析各结果之间的关系。3)结果性分析:即提出最后的研究结论,证实证伪先前提出的假设。

2. 内容分析法

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分析与描述的一种方法。主要运用统计知识对传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目的是为了描述传播内容的固有倾向,说明信息来源的特征等,属于定量研究的范畴。

步骤:

(1)提出假设:根据这个假设确定研究范围。可以根据时期、媒介种类、传播的讯息等指标确定要分析的范围。当确定的范围中研究对象过多时,也可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2)确定分类表:目的是将分类表作为观察和测量讯息内容的统一标准尺度。一般分类表要包括两个层次:先将研究内容分为若干大类,在各大类下,再确定若干个分析单元。所谓分析单元是进行内容分析的最小单位,一般以特定的单词、词组、句子、任务、事件名称等作为分析单元。分类表中必须对所使用的分类标准进行明确而严格的界定。

8

(3)将讯息内容按分类表的分类方式编码归类,然后计算出各种类别所占的比例。各种分析单元出现的频数。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4)验证先前的假设,得出结论。

信度效度分析:

信度:信度指的是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即是否能够保证反复测量得出的结论比较一致。如果信度高,那么研究就可以重复进行,每次的结果都差不多相同。

效度:指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即所得出的结论是否能够解释预先提出的问题。如果效度高,那么研究结论就能够对研究问题或假设做出最贴近的说明。

3. 实验法:一般分为控制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控制实验法是指研究在室内进行,而且在研究进行时对某些实验因素加以人为控制的实验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微观的、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而自然实验法指的是将实验放置在社会环境中自然进行的试验方法。

步骤:

(1). 提出假设

(2). 简化众多的影响因素,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确立其中一对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3). 控制、实验:将选择出来的研究对象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两组人数相同,特征相似。给实验组提供经过简化并确定的自变量,给控制组提供的是普通的,非研

9

究用的自变量。

(4). 统计分析:将实验所得的大量的变量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得出结论,对假设进行检验。

控制实验法的优势在于研究者可以主动控制实验因素,而且实验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但是,这些实验都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实验情景被简单化了。因此,现实生活中复杂多变的众多因素都被忽略了,其结论必然带有误差。自然实验法相对于控制实验法而言,真实可靠,客观准确,但是在社会真实背景中进行实验,难于控制

4.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就是检验一个对象的多方面特征。一般是研究某一特定对象或案例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面情况。个案研究法详细,深入、全面地占有研究对象的资料,可提供许多材料、观点、见解、作为其他研究基础。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