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秋思》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文言字词,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词。
2、理解词的主要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
3、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壮志难酬、忧国思乡的思想感情。
写作背景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
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
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积极抵御。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一、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 ),谥号( )。北宋( )家、( )家。其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名篇《 》,留有《范
文正公集》一书。他为北宋名臣,吴县(今为苏州)人,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2、给下列黑体字字注音
塞下 ( ) 衡阳雁去( ) 千嶂( )
燕然未勒( ) 羌管 ( ) 寐( )
二、自主学习、朗读诗词
1、有感情的朗读诗词。
2、解释下列词语,理解诗词内容。
塞下 千嶂 羌管 寐
燕然未勒 衡阳雁去
3、根据理解填写相对应的诗句。
(1)表达了诗人苦苦思乡,又因外敌压境,外患未除,无法回去的复杂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的诗《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相似。
(3) 借典故写词人归家不得,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思乡忧国的感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词的上片着重描写_边塞景色__________,下片着重抒发_思乡忧国________的情怀。
三、合作探究,赏析诗词。
1、请描绘“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的景象,并赏析它的的妙处。(2分)
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景象。
写出了塞外的奇异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互文。抒发了他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
3、请简要分析“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这首词中的作用。
一是时间上是上阙“长烟落日”的延续。二是借景抒情,写出守边将士们寒夜守边的艰辛,抒发了他们因未建功立业,归期无计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四、当堂练习
1、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词的上阕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阕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了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2、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 “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2、把它扩写成现代白话文,展开想象,不用拘泥于逐字逐句的翻译,字数200字左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