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牛棚杂忆》

2021-08-24 来源:星星旅游


浅谈《牛棚杂忆》

1301 041301009 郝陈雪

“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是和泪写成的。我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毕生最大的幸福,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欣赏完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此句话,从中也可窥见出季羡林先生写作此书时的真实情感。

《牛棚杂忆》是季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遭遇进行回忆的一部著作,自出版后便受到人们的欣赏以及重视。我们虽未经历过那段岁月,但却能从他的文字中看到过去的真实情况,当时的情景似乎跃然纸上。本书文字不多,但饱含着作者的真实感情,字字珠玑、发人深省。正如季先生在缘起一章中的郑重声明,“我决不说半句谎言,决不添油加醋。”正是季先生这样的义正言辞以及客观叙述,让本书具有了更宝贵的价值,也让读者能够真实客观地了解那段过去,以致人类可秉承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宗旨继续活下去。

本书写于1992年,时隔六年后,到1998年才拿出来出版,季先生在自序中给了我们一个说法。有人认为作者是为了报复,那就大错特错了。依照作者当时的地位,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以有一千种方法进行报复,但他并未对任何人进行打击、报复、穿小鞋、耍大棒。作者只是想留给后人一些礼物,希望他的最真实的话语能够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充当人类前行道路上的一面镜子。作者盼星星盼月亮,一直盼到1992年,也没有人愿意最真实地叙述这段历史。虽然读到了个别人写的文章,总还觉得不过瘾,作者想要看到的东西始终没有出现。蹲过牛棚的人无虑百千,但为何竟都沉默不语呢?如果等这一批人都离世时,这段最宝贵的经验也将会消泯得无影无踪。在文革过去的不到二十年,人们已快将它遗忘,作者同人们尤其是青年谈起时,他们往往瞪大了眼睛,表示出不理解的样子,以为作者在讲天方夜谭,在故意地夸大其词。作者不禁感到悲哀、孤独甚至

恐惧,悲哀的是作者九死一生经历的一场巨变到头来却得不到一点同情,孤独的是在茫茫大地上只有作者一人踽踽独行,恐惧的是这千载难得的经验一旦泯灭便再难以发挥它的社会效益了。于是在这样的悲哀、孤独、恐惧之余,在经历了所谓“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后,作者已几近耄耋之年,“曾经沧海难为水”,已经没有什么能令作者惧怕的了。于是经反复考虑之后,作者决心自己来写这段历史。本书会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应当干,什么事情又不应当干,决没有任何坏处。本书笔锋诙谐、语言幽默,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也是一部回忆文革那段历史的佳作。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烈的言辞,但却直接震撼人们的心灵,令人不寒而栗。

本书的正文一共十八个章节,但这短短的十八章节却将当初文革的真情实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由社教运动到曾经快活半年的生活,到自己被抄家,转至自己被当做“鬼”进行劳动改造,再到自己亲手搭起牛棚,描述自己在牛棚中的生活,最后达到“半解放”直至“完全解放”的人生,结尾是作者对这段历史的余思或反思。在文革结束后的十六七年以来,作者一直在思考有关这次所谓“革命”的一些问题,而《牛棚杂忆》一书则是反映作者思想的一部作品,并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定稿。而作者在书中尽量不带刺儿,也不带气儿,只是实事求是地完全客观地加以叙述事实。作者在书中表达了自己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及反思,在结尾时表达了对国家、对个人的呼吁,希望人们能够正视历史、借鉴历史。读完本书,我对那段“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前只是知道这场“革命”给知识分子带来很大的伤害,却也只是停留在表面。而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说现身说法,则让我对那段历史不寒而栗。知识分子应当是舞文弄墨的,如今却都去劳改了,他们所珍视的书也被视如草芥,随意破坏。文化大革命到底革了谁的命?是知识分子的命。有多少知识分子因此而丧命,又有多少人因此敢怒不敢言,再不敢用他们那如椽巨笔来表现真实的历史及人事,而只是默默地躲在角落里畏首畏尾地活着。由于作者时任北京大学某系主任,当时的北大又领导着全国文革的新潮流,所以作者的回忆是以北大为背景的,由点及面,更具代表性。作者首先提到了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前半的“社会主义

教育运动”,这是一场全国范围内惊心动魄的运动,然而这只是文革前的一个小插曲而已。文化大革命这场史无前例的“革命”来头是很大很大的,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实际上它是于1965年冬天开始的,姚文元写了一篇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此文极尽巧舌如簧之能事,歪曲事实、满篇邪理,进行了捕风捉影莫须有的推理,点燃了文革的烽火,由此拉开了革命的序幕。全国掀起了一场阶级斗争的狂风暴雨,北京成为这一风暴的中心,而北京的中心则是北京大学,北大一向是政治运动的得风气之先的地方,而作者恰好时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的系主任。当时北大来了一位因张贴大字报“宋硕、陆平、彭佩云要干什么?”而名声大噪的“老佛爷”——聂元梓,于是老佛爷便开始大刀阔斧地“整治”北大那些所谓的走资派。读了本书后,读者可以更加了解造反派是怎样产生出来的,什么是走资派,批斗的程序又是怎样的,牛棚生活又有着怎样的“特殊待遇”,一个经历了十年巨变之人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 那么,造反派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作者在快活半年一章中说到,单就北大的东语系而言,是指一些自命为出身好的教员和学生,坚决贯彻“阶级路线”。所谓出身好,指的是贫下中农、革命烈属、革命干部、工人,这些人根正苗红,一身红,领导革命,义不容辞。而作者本身也是贫农出身,但后来因为读书多了、思想也更充实,成为了知识分子,最后也终于成为了被批斗的对象。可以想象,“过去师生,今朝敌我”,被自己平时最亲爱的同事和同学所背叛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作者当时便是这样。作者却是可以理解他们的所做作为的,被历史的洪流所吞噬也是他们力不能及的。

季先生当初曾写过一篇极流行的散文,名为《春燕满园》。但在那些贴大字报的“小将”们心中,春天就象征着资本主义;歌颂春天,就是歌颂资本主义。古今中外之人无不欢迎的象征着生命昭苏的春天为什么单单会是资本主义的象征呢?我想这在过去、在今天、在将来,都是说不通的,作者最后也终于作茧自缚了,且在当时容不得你反驳。从一开始的“破四旧”,作者只是被抄家,那些他省吃俭用淘换来的收藏,一朝尽失,车库里的书也被摧残破坏。某一位教授收藏的齐白石和王雪涛的画作都被当做破四旧破掉了。全国究竟破

掉了多少国宝,恐怕永远无法统计了。后来,作者这棵树虽然不大,但也达到了招风的地步。在被彻底抄家后,因三件东西——放有烧掉一半信件的竹篮子、一把菜刀、一张石印的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照片。本是极其平常的三样东西,但被革命小将们抓住了只言片语后,加以曲解,无线上纲,把作者硬生生打成了反革命,且容不得你辩驳。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者当时也想自绝于人民,选择用自杀来解决一切,亲手消灭掉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多么惬意,又是多么富有诗意啊!简直是作者一生中最后一首最美的诗。一个文化人得在多么绝望的情况下才会想到自杀,又怎么会发出“人生识字忧患始”的感慨。然而在经历了“劳改、审讯、批斗”三结合的生活后,作者反倒发现了自己无限的痛苦承受能力,便决定还是继续活着。在度过了劳改的初级阶段后,作者和几位教授在监改人员的监督下,亲手搭起了牛棚——劳改大院。作者由劳改大院墙上的八个大字——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想到十年浩劫带来的好处,写大字报锻炼了书法,打人锻炼了腕力,批斗发言锻炼了诡辩说谎,武斗锻炼了勇气,对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这样还能说文革没有带来一点儿好处吗?同时,由于全国革命造反派的共同努力,集中了群众的智慧,由粗至精、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寡及众,折磨人的方法成了体系,这真是应该申请专利的。牛棚建好之后,“劳改犯”们开始了日常生活。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在监改人员的发号施令下绕着院子跑步,早饭后开始劳动,边干活边背语录,晚间进行训话——作者认为这是劳改监改人员最伟大的最富有天才的发明创造。其中还有两项离奇的规定,一是走路不许抬头,二是坐着不许跷二郎腿,这才真是“天方夜谭”了。殊不知这样的改造只是改造人的身体,而决不会改造人的灵魂,折磨的结果也只能使人堕落,而决不会使人升高。经历了十年动乱后,作者终于得到了完全解放,也得以有机会重述这段历史。

读完此书,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便奋笔疾书,选择用语言来表达此时此刻的感受。季老先生的《牛棚杂忆》一书,客观、真诚、可读性极强,一位几近耄耋之年的老人,以幽默甚至是自嘲的语调回忆了那段一生最痛的时候,这是极其需要决心和勇气的一件事。他毫不掩饰自己在“文革”期间对“文革”和“反右”

的错误认识,在自己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时候还虔信文革的正确性。同时也处处可以看到季先生的宽容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襟怀,他希望人们勿忘这段亿金难买的历史所带来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无论如何,作者都是希冀有益于进一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如鲁迅先生写作《呐喊》的目的,“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季先生也希冀本书能给我们带来这样的作用,让历史不再重演,让祖国更加美好。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论是个人还是过去,都应在历史的车轮之下更好地前行,才不枉前人用血和泪换来的经验与教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