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3分,共36分)
1.小明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了,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分米(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 B.茶杯的高度是10 C.物理教科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答案:D
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 无论测量仪器多么精密,误差只能被减小,不能被消除 D.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答案:C
3.3.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70cm、2.36cm和2.34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 2.48cm B. 2.357cm C. 2.36cm D. 2.4cm 答案:A
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岸边和行船 B. 行船和岸边 C. 都是行船 D. 都是岸边 答案:B
5.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乙车到达8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不相同 答案:B
6.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A. 两同学在t=10 min时相遇 B.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 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 D. 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 答案:D
7.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若将闹钟和底座之间的泡沫塑料去掉,那么抽掉空气可能依然会听到声音, 原因是固体也可以传声
B. 再次让空气进入玻璃罩中,是为了证明听不见声音是因为没有了空气,而不 是闹钟不响了
C. 空气全部被抽出后听不见声音,说明没有声音后固体也不能传声 D. 此实验说明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C
8.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实验是( )
不同的齿轮 答案:D
A.硬纸板接触齿数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C.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
9.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两列声波(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答案:C
10.对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四幅图的说明正确的是( )
A.发声的扬声器烛焰不
断的摇曳,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B.倒车雷达上主要利用了次声波来传递能量
C.眼镜店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主要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D.给道路加装隔音棚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产生
答案:C
11.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B.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 答案:A
12.一人站在两平行的大山形成的峡谷底,当他大喊一声后,经过 0.3s 和 0.7s 听见由两山反射最初的两次 回声。若空气中声速为 340m/s,则此峡谷宽度约为( ) A.340m 答案:B
13.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擦去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答案:C
14.为了使自制温度计的精度提高,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自制温度计的细管做长一些
B.增大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瓶的容积,减小玻璃管内径 C.减小玻璃瓶的容积,将玻璃管做长一些
D.把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管做粗一些,使玻璃管内能装更多的液体 答案:B
15.把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 1 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 97℃,把它放 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 2℃。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 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 )
A.44℃ B.42℃ C.40℃ D.38℃ 答案:C
16.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在 5 至 15 分钟内温度不上升也不吸热 C.在第 16min 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 10min 时物质处于液态 答案:C
17.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如图乙),关于该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
B.170m
C.680m
D.510m
)
B.摩托车的消声器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B.易拉罐底部的霜是瓶内液体渗透过金属壳后凝 固形成的 C.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在易拉罐底部直接形成霜而不是形成露水,是 因为瓶底温度太低 答案:B
18.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测速仪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 A.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
B.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
C.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m/s D.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2s 答案: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9~26题,每空1分,共34分。)
19.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物体的长度__cm;如图乙所示,图中的分度值是0.1s的机械秒表其示数是_s。
答案:1mm 3.26 70.8
20.在“测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应保持很_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斜面底端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是_便于听声音计
时_。如图所示,该小车长度为10cm,若秒表每格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部路程的平均速度_小于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小 时间 便于听声音计时 0.12 小于
21.下表是北京西站到贵阳的列车时刻表,请根据表中数据,从北京西站出发到武昌站所用的时间为__min。车辆的平均速度为__km/h(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到站前,坐在列车上的小朋友发现站旁的房屋向后退,这是以__
为参照物。
答案:12 10 100.7 小明自己或列车
22.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钢琴声音的__改变了;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
答案:音调 能量 1531 真空无法传声 23.发声齿轮转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__,发出声音的音调__;同样的速度旋转,硬纸片放在下面齿轮时,音调会变__。
答案:越大 越高 高
24.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安装甲图所示实验器材,小明应按照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安装;
(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__℃;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加热到8min末,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状态是__态,该物质为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自下而上 69 固液共存 晶体 25.对家中的电冰箱肯定很熟悉,请你谈谈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电冰箱利用了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了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工作时电动压缩机使氟利昂蒸气压缩
并把它压入冰箱外的冷疑器管里,在这里氟利昂发生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__热,这些热被周围的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热,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需要将气体液化,我们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利用__的方式实现液化的。
答案:液化 放 汽化 吸 压缩体积 26.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__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水蒸气在高空遇冷进有的__形成小水珠,有的__形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会__形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雨。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冰山上的积雪__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积雪后__变
成水,汇入江河,流入大海。(以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汽化 液化 凝华 凝固 升华 熔化
三、计算题(共12分)
27.中俄两国海车将于2016年9月12日至19日,在广东湛江以东海空域举行代号为“海上联合–2016”的联合军事演习。假设在演习中一艘鱼雷快艇以V1=30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以
V2=20m/s的速度在逃跑的敌舰。
当两者相距L=2km时,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1=50s,舰长通过望
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发出的火花,同时发现受损敌舰仍然以速度V3继续逃跑,于是舰长立即发出了第二次攻击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的速度前进,又经过t2=30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不考虑光传播的时间)求: (1)从发射第一枚鱼雷到第二次击中敌舰,我方快艇以V1=30m/s的速度追
了50s,此过程中我方快艇运动的距离S1为多少米?敌舰以V2=20m/s的 速度沿直线逃跑了50s,此过程中敌舰运动的距离S2为多少米?
(2)从发射第一枚鱼雷到第一次击中敌舰,鱼雷运动的距离S3为多少米?鱼 雷的速度V0为多少米每秒?
(3)第二枚鱼雷击中敌舰前,敌舰逃跑的速度V3为多少米每秒? 答案:.(1) S2=1000m (2) v0=60m/s (3) v3=10m/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