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版(考试必备)

2023-06-14 来源:星星旅游
美学原理 试题 6.D 7.B 8.D 9.C 10. A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学 2.崇高 小题6分,共12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1、答:错误。虽然一切美感都分) 是一种情感,但不是一切情感都是美1.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美的感。因为美感中的情感是蕴含、渗透艺术的哲学”的是( )。A.鲍姆嘉着理性的心理功能,有着不自觉的理通B.黑格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 性认识内容。 D.柏拉图 2.正确。因为艺术之所以是艺2.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术,就在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方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的是式,把在客观现实中的审美感受表现( )。 出来,构成可以通过感官所把握的艺A.黑格尔 B.柏拉图C.亚里士术形象,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 多德 D.康德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3. 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 )。A人分) 的美 B劳动产品的美C境界美D环1、答:①劳动创造了人,为审美境美 和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②审美的 4.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发生和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劳动。 象的是( )。A.克罗齐B.弗洛伊2、答:①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德 C.朱光潜 D.布洛 直觉性和非功利性。②又具有共同性 5.西方“移情说” 的主要代表者是与客观性,及潜在的功利性。 ( )。A.柏拉图B.立普斯 3、答:①形象性。②娱乐性。C.布洛D.费希尔 ③自由性。④普遍性。 6.“无意识”理论的创建者是五、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 )。A.哥白尼B.谷鲁斯 36分) C.泰勒D.弗洛伊德 1、答: 7.“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应首推(1)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 )。A.鲍姆嘉通 B.克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罗齐 C.布 洛 D.谷鲁斯 生活的客观系。 8.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 (2)人类出现以前是不存在美( )。A.加汉姆B.丹尼尔 的,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C.马尔库塞D.麦克卢汉 关照对象的主体。 9.《走向艺术心理学》的作者是(3)美的起源和艺术的起源都( )。A.威廉·詹姆斯 B.弗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洛伊德C.鲁道夫·阿恩海姆D.冯·艾(4)自然美的领域也是随着人伦费尔斯 类社会实践的发展逐渐扩大的。 10.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后(每要点3分,举例占6分,要天教育才能完善人性的是 ( )。求举例紧密结合要点) A.荀子 B.老子 C.孔子 2、答:绘画艺术特征:①追求D.庄子 视觉形式。②具有瞬间延展性。③形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神兼备性。 分,共12分) 音乐艺术特征:①丰富的1.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情感性。②意义的象征性。③形象的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 模糊性。 2.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审(每要点2分,举例占6分,要美感受的物化形态。 求举例紧密结合要点)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美学原理 试题 1.试述“劳动起源说”。2.如何理解一、名词勰释(每小题5分,共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性? 3.美育15分)1.美学2.社会美3.优美 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l5分) 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 1.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国的产物? 2.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称为“美学之父”。 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 2.一百多年来,人类学、考古学、美学原理试题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美学、艺术学的研究为我们勾勒出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 幅人类史前艺术与审美活动的图景,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其中主要包括 ----------- 、美的创造规律的一门科学。 ----------、-------------、2、崇高:崇高,又称为壮美,-------------等几大类型。 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 3.艺术美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 性、-------- 性、1.B 2.A 3.C 4.D 5.B --------- 性。 4.从表现内容上分类,喜剧可分

为--------- 、--------- 和—--------—三种。 5.音乐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包括丰富的--------性、意义的--------性、形象的模糊性。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0分) ’

1.自然美是一种纯粹的形式美。2.形象性是美育的首要特点。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想象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2.简要说明美育的主要任务。

五、论述题(共30分) 试述“移情说”审美理论基本内容。

美学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l5分)

1·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仓!『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经常表现为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是美的各种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形态之一。

3·优美是一种美的类型,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是和谐。从美感上看,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l5分) 1.近代(或1750年前后) 德 鲍姆嘉通 2·原始器物与装饰品 原始造型艺术 原始歌舞 原始神话3.形象性 主体性 审美性4·否定型喜剧 肯定型喜剧 含泪型喜剧5.情感性 象征性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l0分)

1.要点: 不对。自然美虽然侧重于形式美,自然事物的外在形式特征是构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但是,自然美的根源在于人的社会实践,在于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联系。 2.要点:

对。美育从欣赏美的形象开始,并且始终离不开美的形象。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艺术美,它们的首要特征都是形象性,人人都要通过欣赏美的形象来接受美育。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要点:

(1)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功能,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心理学上把想象分

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是人类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再现出记忆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创造性想象是在经验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5分)(2)在审美活动中,生活经验越丰富、越具有想象力,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也越强烈;没有想象,人就不能形成审美理想,不能创造出比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更美的现实美和艺术美。(5分)

(3)审美想象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情感是想象的动力和中介,审美对象往往在想象中被涂上一定的情感色彩,同时,主观情感也在想象中得到自由抒发。(5分)

2.美育的基本任务包括:

(1)培养正确的审美观。(4分)(2)提高审美能力。(4分)

(3)培养审美创造力。(4分)(4)塑造完美人格。(3分)五、论述题(共30分)

答案要点:

(1)自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近百年时间里,“移情说”美学在西方许多国家具有很大影响力。移情说的先驱是德国美学家费希尔(1807--1887)和他的儿子,他们有关审美中移情作用的论述,为后来的“移情说’’开了先河。一般认为,移情说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立普斯(1851—1914),他的主要美学著作有《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觉》、《论移情作用》、《再论移情作用》等。立普斯的移情说成为早期西方审美心理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5分)

(2)移情说的功绩在于对审美活动中的移情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什么是移情作用呢?就是指人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往往不自觉地将无生命、无情感的事物当作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与此同时,人自身又受到这种错觉的影响,进而和事物发生共鸣。(10分,包括举例说明)

(3)立普斯是从心理学出发研究美学的,他重点研究了审美欣赏心理,他认为审美欣赏实际上就是一个移情过程。立普斯认为,审美感受的根源并不是来自客观事物,而是来自审美主体的内在情感,也就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同情感”。只有这时,审美客体才在审美主体心目中成为审美对象。庙物我分离、物我对立的状况升华为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审美的境界。(10分,包括举例说明) (4)移情说对于移情作用做了细致研究,特别是立普斯从心理学出发,研究了人在观赏几何形体时产生的心理错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这是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移情说又是一种唯心主义美学理论,它

把这种美感中的移情现象从认识论范围扩大到本体论范围,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无所谓美丑,一切都只是人的主观移情的结果,他们看不到人类实践活动是移情作用的基础,反而认为客观世界万事万物都不过是“我”的移情的结果,这就成为地地道道的主观唯心主义了。(5分) .

美学原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l5分) l-美学思想2.艺术美3.园林艺术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15分) 1.鲍姆嘉通于( )年在《 》一书中首次使用了“美学”这一概念。

2.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美、( )、( )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等。

3.现代西方早期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有( )说、( )说、( ) 说和( ) 说。

4.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 )( )( )

5. 造型艺术主要包括( )、( )、( )、( ) 等。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0分)

1.摄影艺术应如实再现被摄对象,而不应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2.感知是审美心理的基础。

四、简答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1.简述社会美的主妻类型。2.简述喜尉性的基本美学特征。

五、论述题(共30分) 试论优美与崇高的联系与区别。

美学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这些不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美学思想往往凝聚、结晶为某些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美学产生的基础,但还不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2.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源于客观现实,又不等于客观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3.园林艺术是指人类根据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文化所创造的既有实

用功能又可供人休闲或观赏的自然景观,它利用一定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凭借山水、花草、林木、建筑等组合而成。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15分) 1.1735 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2.美感 审美活动3.移情说 内模仿说 距离说 直觉说

4.形象的间接性 题材与内容的广阔性 审美情感的共鸣性5.绘画艺术 雕塑艺术, 摄影艺术‘书法艺术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要点: 不对。摄影艺术在反映现实的同时,也要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情感。任何艺术品之所以产】生美感,都是因为凝聚着艺术家的思想情

2.要点:

对。因为审美过程中,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形式特征首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会引起心理上的快感。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要点:

概括起来讲,社会美主要包括人的美和生活环境的美两个大的方面: (1)人的美。包括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人的外在美主要包括形貌美、服饰美、风度美,内在美主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10分)

(2)生活环境的美。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美。物质环境包括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社区环境和居室环境。人文环境主要是指社会风尚。(5分)

2.答案要点:

(1)喜剧性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是“寓庄于谐”。“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诙谐可笑。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10分)

(2)喜剧性艺术取得“寓庄=ril}”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在倒错中显真实。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第二,以夸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5分)

五、论述题(共30分)答案要点: (1)优美通常是指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美。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5分)

(2)崇高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

的美。崇高的基本特征是突出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5分)

(3)优美与崇高的区别:

第一、空间上的小与大。优美的事物一般体积较小、规模较小。崇高的事物一般体积巨大、气势宏伟。(5分)

第二,时间上的慢与疾。优美的事物是舒缓的、平稳的、趋于静态的,崇高的事物则是疾速的、奔腾的、趋于动态的。(5分) ,

第三,形式上的柔与刚。优美的事物一般符合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匀称、节奏与韵律等等形式美法则,多曲线不露棱角,多圆形不显生硬,颜色鲜明而不强烈,声音柔和而不刺耳。优美的艺术作品往往情感细腻、形式精美。崇高的事物却常常有意地突破或违背对称、均衡、节奏、比例等形式美法则,各个部分很不协调,显得突兀、怪诞、凶猛,甚至有意包含一些丑的因素,让人首先压抑、不快、畏惧、痛苦,然后才提升转化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5分)

第四,力量上的弱与强。优美的事物不呈现主体和客体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主客体双方的平衡、统一、和谐、安宁,强调力量的平衡和稳定,追求一种阴柔之美。崇高的事物则体现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尖锐对立和严重冲突,充满动荡与斗争,强调力量巨大与气势磅礴,追求一种阳刚之美。(5分)

美学原理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2.表情艺术

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2分)

1.艺术主要是人们的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

2.因为“真”是指客观世界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所以它本身就是一种美。

四、简答题

1.试述“劳动起源说”。2.如何理解艺术美的审美性? 3.当前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五、论述题( 每题18分,共36分)

1.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2.举例说明“优美”与“崇高”的不同。

美学原理试题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 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规律的一门科学。 2、表情艺术:所谓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种类,主要包括音乐、舞蹈这两门艺术。

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

1、正确。因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方式,把在客观现实中的审美感受表现出来,构成可以通过感官所把握的艺术形象,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

2、错误。因为“真”客观规律本身不是一种美,它可以脱离人的实践、主体而独立存在,而美却不能离开人的实践,不能离开主体的功利目的和生动形象。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答:①劳动创造了人,为审美和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②审美的发生和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劳动。

2.答:艺术的审美性①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②又体现为真、善、美的结晶。

3.答: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②提高审美能力。③培养审美创造力。④塑造完美人格。

五、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答: (1)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联系。

(2)人类出现以前是不存在美的,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体。

(3)美的起源和艺术的起源都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4)自然美的领域也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逐渐扩大的。(每要点3分,举例占6分,要求举例紧密结合要点)

2.答:比较“优美”与“崇高”这两种审美类型的不同:①空间上的大与小不同。②时间上的慢与疾不同。③形式上的刚与柔不同。④力量上的强与弱不同。(每要点3分,举例占6分,要求举例紧密结合要点)

美学原理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 2.崇高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的是( )。

A.鲍姆嘉通 B.黑格尔 C.车尔尼雪夫斯基D.柏拉图 2.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的是( )。

A.黑格尔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康德

3. 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 )。A.人的美 B.劳动产品的美C.境界美 D.环境美

4.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是( )。A.克罗齐 B.弗洛伊德 C.朱光潜 D.布洛

5.西方“移情说” 的主要代表者是( )。A.柏拉图 B.立普斯 C.布洛 D.费希尔 6.“无意识”理论的创建者是( )。A.哥白尼 B.谷鲁斯 C.泰勒 D.弗洛伊德 7.“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应首推( )。A.鲍姆嘉通B.克罗齐 C.布 洛 D.谷鲁斯

8.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 ( )。A.加汉姆 B.丹尼尔 C.马尔库塞 D.麦克卢汉 9.《走向艺术心理学》的作者是( )。

A.威廉·詹姆斯 B.弗洛伊德C.鲁道夫·阿恩海姆 D.冯·艾伦费尔斯

10.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后天教育才能完善人性的是 ( )。A.荀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2分)

1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2.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试述“劳动起源说”。2.如何理解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性? 3.美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 1.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2.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

美学原理试题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

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规律的一门科学。 2、崇高: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B 2.A 3.C 4.D 5.B 6.D 7.B 8.D 9.C 10. A

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

1、答:错误。虽然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但不是一切情感都是美感。因为美感中的情感是蕴含、渗透着理性的心理功能,有着不自觉的理性认识内容。

2.正确。因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方式,把在客观现实中的审美感受表现

出来,构成可以通过感官所把握的艺术形象,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想象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审美理想,不能创造出比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更美的现实美和艺术美。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答:①劳动创造了人,为审美和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②审美的发生和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劳动。

2、答:①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直觉性和非功利性。②又具有共同性与客观性,及潜在的功利性。

3、答:①形象性。②娱乐性。③自由性。④普遍性。

五、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答:

(1)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系。

(2)人类出现以前是不存在美的,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体。

(3)美的起源和艺术的起源都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4)自然美的领域也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逐渐扩大的。 (每要点3分,举例占6分,要求举例紧密结合要点)

2、答:绘画艺术特征:①追求视觉形式。②具有瞬间延展性。③形神兼备性。

音乐艺术特征:①丰富的

情感性。②意义的象征性。③形象的模糊性。

(每要点2分,举例占6分,要求举例紧密结合要点)

美学原理 试题

一、名词勰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美学2.社会美3.优美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l5分) 1.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于-----------,----------- 国的---------称为“美学之父”。 2.一百多年来,人类学、考古学、美学、艺术学的研究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人类史前艺术与审美活动的图景,其中主要包括 ----------- 、----------、-------------、-------------等几大类型。

3.艺术美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 性、-------- 性、--------- 性。

4.从表现内容上分类,喜剧可分为--------- 、--------- 和—--------—三种。 5.音乐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包括丰富的--------性、意义的--------性、形象的模糊性。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0分) ’

1.自然美是一种纯粹的形式美。2.形象性是美育的首要特点。

2.简要说明美育的主要任务。

五、论述题(共30分)

试述“移情说”审美理论基本内容。

美学原理试题答案及评

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l5分) 1·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仓!『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经常表现为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是美的各种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形态之一。 3·优美是一种美的类型,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是和谐。从美感上看,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l5分) 1.近代(或1750年前后) 德 鲍姆嘉通 2·原始器物与装饰品 原始造型艺术 原始歌舞 原始神话3.形象性 主体性 审美性 4·否定型喜剧 肯定型喜剧 含泪型喜剧5.情感性 象征性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l0分) 1.要点: 不对。自然美虽然侧重于形式美,自然事物的外在形式特征是构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但是,自然美的根源在于人的社会实践,在于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联系。 2.要点: 对。美育从欣赏美的形象开始,并且始终离不开美的形象。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艺术美,它们的首要特征都是形象性,人人都要通过欣赏美的形象来接受美育。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要点: (1)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功能,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心理学上把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是人类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再现出记忆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创造性想象是在经验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5分)(2)在审美活动中,生活经验越丰富、越具有想象力,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也越强烈;没有想象,人就不能形成(5分)

(3)审美想象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情感是想象的动力和中介,审美对象往往在想象中被涂上一定的情感色彩,同时,主观情感也在想象中得到自由抒发。(5分)

2.美育的基本任务包括: (1)培养正确的审美观。(4分)(2)提高审美能力。(4分) (3)培养审美创造力。(4分)(4)塑造完美人格。(3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答案要点: (1)自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近百年时间里,“移情说”美学在西方许多国家具有很大影响力。移情说的先驱是德国美学家费希尔(1807--1887)和他的儿子,他们有关审美中移情作用的论述,为后来的“移情说’’开了先河。一般认为,移情说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立普斯(1851—1914),他的主要美学著作有《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觉》、《论移情作用》、《再论移情作用》等。立普斯的移情说成为早

期西方审美心理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5分)

(2)移情说的功绩在于对审美活动中的移情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什么是移情作用呢?就是指人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往往不自觉地将无生命、无情感的事物当作是有生命、有

情感的,与此同时,人自身又受到这种错觉的影响,进而和事物发生共鸣。

(10分,包括举例说明) (3)立普斯是从心理学出发研究美学的,他重点研究了审美欣赏心理,他认为审美欣赏实际上就是一个移情过程。立普斯认为,审美感受的根源并不是来自客观事物,而是来自审美主体的内在情感,也就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同情感”。只有这时,审美客体才在审美主体心目中成为审美对象。庙物我分离、物我对立的状况升华为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审美的境界。(10分,包括举例说明)

(4)移情说对于移情作用做了细致研究,特别是立普斯从心理学出发,研究了人在观赏几何形体时产生的心理错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这是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移情说又是一种唯心主义美学理论,它把这种美感中的移情现象从认识论范围扩大到本体论范围,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无所谓美丑,一切都只是人的主观移情的结果,他们看不到人类实践活动是移情作用的基础,反而认为客观世界万事万物都不过是“我”的移情的结果,这就成为地地道道的主观唯心主义了。(5分) .

美学原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l5分) l-美学思想2.艺术美3.园林艺术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15分) 1.鲍姆嘉通于( )年在《 》一书中首次使用了“美学”这一概念。

2.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美、( )、( )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等。

3.现代西方早期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有( )说、( )说、( ) 说和( ) 说。

4.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 )( )( )

5. 造型艺术主要包括( )、( )、( )、( ) 等。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0分) 1.摄影艺术应如实再现被摄对象,而不应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2.感知是审美心理的基础。

四、简答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 1.简述社会美的主妻类型。2.简述喜尉性的基本美学特征。

五、论述题(共30分) 试论优美与崇高的联系与区别。

美学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这些不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美学思想往往凝聚、结晶为某些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美学产生的基础,但还不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2.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源于客观现实,又不等于客观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3.园林艺术是指人类根据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文化所创造的既有实用功能又可供人休闲或观赏的自然景观,它利用一定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凭借山水、花草、林木、建筑等组合而成。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15分) 1.1735 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2.美感 审美活动

3.移情说 内模仿说 距离说 直觉说 4.形象的间接性 题材与内容的广阔性 审美情感的共鸣性5.绘画艺术 雕塑艺术, 摄影艺术‘书法艺术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要点: 不对。摄影艺术在反映现实的同时,也要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情感。任何艺术品之所以产】生美感,都是因为凝聚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2.要点:

对。因为审美过程中,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形式特征首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会引起心理上的快感。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要点:

概括起来讲,社会美主要包括人的美和生活环境的美两个大的方面: (1)人的美。包括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人的外在美主要包括形貌美、服饰美、风度美,内在美主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10分)

(2)生活环境的美。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美。物质环境包括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社区环境和居室环境。人文环境主要是指社会风尚。(5分)

2.答案要点:

(1)喜剧性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是“寓庄于谐”。“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诙谐可笑。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10分)

(2)喜剧性艺术取得“寓庄=ril}”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在倒错中显真实。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第二,以夸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5分)

五、论述题(共30分)答案要点: (1)优美通常是指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美。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5分)

(2)崇高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崇高的基本特征是突出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5分)

(3)优美与崇高的区别:

第一、空间上的小与大。优美的事物一般体积较小、规模较小。崇高

的事物一般体积巨大、气势宏伟。(5分)

第二,时间上的慢与疾。优美的事物是舒缓的、平稳的、趋于静态的,崇高的事物则是疾速的、奔腾的、趋于动态的。(5分) ,

第三,形式上的柔与刚。优美的事物一般符合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匀称、节奏与韵律等等形式美法则,多曲线不露棱角,多圆形不显生硬,颜色鲜明而不强烈,声音柔和而不刺耳。优美的艺术作品往往情感细腻、形式精美。崇高的事物却常常有意地突破或违背对称、均衡、节奏、比例等形式美法则,各个部分很不协调,显得突兀、怪诞、凶猛,甚至有意包含一些丑的因素,让人首先压抑、不快、畏惧、痛苦,然后才提升转化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5分)

第四,力量上的弱与强。优美的事物不呈现主体和客体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主客体双方的平衡、统一、和谐、安宁,强调力量的平衡和稳定,追求一种阴柔之美。崇高的事物则体现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尖锐对立和严重冲突,充满了动荡与斗争,强调力量巨大与气势磅礴,追求一种阳刚之美。(5分)

美学原理试题 2009.7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社会美2.自然美3.美育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15分) 1.美学是研究——、——、--------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 和 -------

3.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 、——、——等为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4.电影是将艺术与——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为基本元素,并与音响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和----------- 是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5.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两大重要特征是“-------- ”与“ -------- ”。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0分)

1.审美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 2.表情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待征。( )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优美的美学特征。 2.简

述喜剧艺术“寓庄于谐”的美学特征和基本方法。

五、论述题(共30分) 举例说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审美理论的核心内容。

美学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

准 20XX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

15分)

1.社会美是社会事物、社会现

象、社会生活的美,它经常表现为各

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2.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

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

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

性和特征(如鱼彩、线条、形状声音等)

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3.美育是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作为感性教育

和趣味教育,致力于完善人的基本素

质,实现人类自身美化,拓展人的精

神世界,塑造完美的人格,培养高素

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15分)

1.美 美感 审美活动

2.客观社会生活 审美理想 情

感愿望 3.质感 装饰 空间

组合

4.科学 画面 蒙太奇

长镜头 5.消解 复制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

分)

1.要点:

对。人类的审美活动经历了一个

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

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在原

始社会中,原始生产劳动、原始宗教

(巫术)、原始艺术(图腾歌舞、原始岩

画)等等,几乎很难区分开来,它们共

同组成了原始社会人类的实践活动,

所以说,人类审美发生最终归结为人

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漫长历史进程。

2.要点:

对。音乐中有组织的乐音,通过

力度的强弱,节奏的快慢,幅度和能

量的大小等多种方式,表现人们繁复

多样、深刻细腻的内心情感。 ’l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

分)

1.答案要点:

(1)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

般的形态。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

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阴柔之美”,

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从审

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

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2)在审美类型中,优美通常是指

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美。从根本上

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

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二。(3)优美的本质就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并且在对象世界中得到感性的显现。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

的、平静的愉悦感。

(每个要点5分)2.答案要点:(1)

“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

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

表现形式诙谐可笑。在喜剧中,“庄”

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失去了深

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

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

不成其为喜剧。

(2)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

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在倒错中显真实”。一

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

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

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

(3)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

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之二是“以夸

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

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

果。

(每个要点5分)

五、论述题(共30分)答案要点:

1.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

一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

流派,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著

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马斯洛先后提出

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潜

能和价值论”、“自我实现论”、“高峰

体验论”等重要理论,奠定了人本主

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人本

主义心理学精神之父”。(5分)

2.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关于人的

七种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由下而上依

次是:第一层,“生理需要”,即衣食

住行等生活需要或生理需要,这是最

基本的需要;第二层,“安全需要”,

包括人身安全、避免危险等,引申涵

义还包括社会安定、生活保障等;第

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指人渴望

在家庭、亲戚、朋友、单位、社会中

找到归属感,在给予他人爱和接受他

人的爱中享受温暖;第四层,“尊重的

需要”,包括自尊、自重和为他人所尊

敬,胜任工作、事业有成,从而得到

肯定的评价和赞扬等等;第五层,“认

知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求知、探索、

认识和理解等,是人的天性,也是人

的基本需要和内在动机,认知和好奇

心分不开,人的认知天性推动力人类

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第六层,

“审美需要”,包括对于对称、均衡、

秩序、完美等形式美的追求等。马斯

洛是第一位把审美需要当作人的基本

需要的心理学家;第七层是“自我实

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指个人特有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它是金字塔的顶尖,是人的所有基本需求中最高的目标,也是完满人性的体现。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有赖于前面各种需要的满足。马斯洛认为,各种基本需要都能得到满足的人,将会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10分)

3.人的潜能和价值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从生物进化论和比较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马斯洛认为,人的潜能就是人的内在价值。潜能得到发挥,也就是价值得到实现。(5分) 4.“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最高追求目标,它强调完满的人性,强调以生物学为依据的人的本性的发展。这里所说的“完满的人性”主要指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特性或潜能,这些潜能的充分发挥就被称为“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能够做到“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中的一批杰出人物,他们有着坚强的信念和决心,都有着积极的创造性,对很多领域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很少失望、焦虑、恐惧、悲观的情绪,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并获得创造的乐趣,同时在创造性工作中全面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更全面地享受生活,自然地发挥着全部生理、心理功能,他们的行为动机来自于发展潜力与实现潜能的需要。(5分)5.“高峰体验”:马斯洛进一步指出,“自我实现”的重要特征便是“高峰体验”。高峰体验的最大特征,就是人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时的一种体验,人在这种体验中会感到欣喜若狂、销魂落魄、如醉如痴,它是人的存在最完美、最和谐、最幸福的一种境界。高峰体验的时刻,人有一种反归自然或与自然合一的极度欢乐,人的心胸仿佛豁然开朗,体昧到宇宙、人生的无穷奥妙,仿佛进入了天堂,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达到了一种尽善尽美的人生境界。“高峰体验”来自于创造的冲动和创造的激情,来自于科学发现和伟大的灵感,来自于爱情与异性的结合,来自于人与大自然的交融,更来自艺术创作活动与审美欣赏活动。(5分)

美学原理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园林艺术2.工艺美术3.距离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I生活环境的美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 ------ .环境的美,其中物质环境美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美、一---- 环境美、-----一美。

2.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绘画艺术可以分为 -------、---------、------、水彩画、水粉画等。 3.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包括形象的-----------性、题材和内容的 ----一性、审美情感的____性。 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审美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艺创作心理与 ——---------、文艺创作心理与-------- 、审美心理与____三个方面。

5. 蔡元培提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观点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0分)

1.“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

2.大众文化就是大众传媒。( )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简述艺术美的主要特征。

五、论述题(共30分) 试论人的内在美。

美学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XX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园林艺术是人类根据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文化所创造的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可供人休闲或观赏的景观,它利用一定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凭借山水、花草、林木、建筑等组合而成。园林在广义上是建筑艺术的一种。 2.工艺美术是指具有鲜明艺术创造性的产品制作活动。工艺美术作品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3.原籍瑞士、后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的布洛在《作为一种艺术要素和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1912)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审美“心理距离说”。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必须抛开实用目的与功利需要,把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由实用的变为欣赏的,由功利的变为审美的,才能够真正获得审美感受。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文 社区 居室环境 2.中国画 油画 版画 3.间接 广阔 共鸣

4.性欲升华说 梦的运作 无意识 5.家庭美育 学校美育 社会美育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要点: 对。“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就是说,在历史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由于客观社会原因或历史的必然冲突,真善美、生命、爱情、信仰、理想等等“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损害或被毁灭,这个过程或结果使人们陷入剧烈的悲痛,但马上又被正面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所感染,被惊心动魄的感人力量所震撼,因而由痛苦转化为快感,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即悲剧性美感。

2.要点:

不对。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是既具有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种事物。作为精英文化的对立面,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在工业社会中以文化工业的方式出现、并且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的、以大众为消费对象的一种文化。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等。大众传媒对人类社会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乃至文化教育方式、审美娱乐方式等各方面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也对大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完全可以讲,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物质前提,没有大众传媒,就没有大众文化。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要点:

(1)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审美活动中的客体、主体及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2)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等;(3)美感问题包括美感的性质、特征及影响美感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4)审美活动规律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实施等;

(5)美的创造活动规律包括提高审美主体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在生活中创造美等。 (每个要点3分)2.答案要点:(1)形象性,是指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生动、具体、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艺术形象。艺

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形象性是任何艺术种类都不可缺少的,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集中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美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3)审美性,是指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够更

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得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艺术美的审美性又体现为真、善、美的结晶。

(每个要点5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答案要点:

1.内在美是指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的美,是人的美的决定因素。内在美是抽象的、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它必须通过外在的言行来体现,内在美的感性形式是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听其言,观其行,而后能窥见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作为一种社会美,人的美是有深刻的社会内涵的,人的内在品质的社会价值是判断人的美的重要尺度。(5分)

2.具体而言,人的内在美主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

精神美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包括人的崇高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丰富的美好情感和智慧、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修养等。

(1)人的美和崇高的理想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理想就是人们在头脑中预想的。希望实现的目标。在美的理想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图景的富有激情的想象,它是人们在头脑中创造的新世界的蓝图,也是人的精神美的集中体现。

(2)人的精神美还体现为人在现实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3)具有丰富的美好情感。美好的情感是人的人格美的主要体现,对人类生活和生命充满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之情、真挚的爱情、真诚的友情、令人感到温暖的亲情等,都是人物美的重要构成成分。 (4)聪明智慧、渊博的学识有助于增强人的美感,是人的内在美的重要组成部分。(15分)3.性格美

性格美主要是指人的性格特征的美。性格指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方式。性格决定人的活动方向和心理风貌,使人的精神具备了个性感情特征,是人的内在美的重要方面。性格美的表现是热情、开朗、活泼、诚恳、果断、稳重、刚强、机智、幽默等。(10分)

美学原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摹仿说 2.建筑艺术 3.审美心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

分)

1.人的外在美主要体现在--------一、--------- 、---------三个方面。

2.摄影艺术的主要造型手段是-----------、-------和---------- 3.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不同,戏剧可以分为-----------、-------、------三种。

4.审美生产是指审美产品的---------与---------。当代审美生产的主要特征是形成了------------ 5.美育的主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一、提高----------、培养--------和塑造健康人格。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观点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 10分l

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自然美偏重于形式。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2.简述审美心理结构的主要因素。

五、论述题(共30分)

举例论述人文环境美的主要内容。

美学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

标准 20XX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

15分)

1.“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两千

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

亚里士多德。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

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摹

仿。“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

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

的一种朴素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

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但是,这种说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

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未能说明艺

术产生的根本原因。

2.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

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

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语言,建构成实

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建筑艺术

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

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

等为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

空间艺术。

3.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

动中产生的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

理过程,审美心理产生于审美主体与

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

分)

1.形貌美 服饰美 风度美 2.画面构图 光线 影调 3.喜剧 悲剧 正剧

4.创造 制作 文化产业

5.审美观 审美能力 审美创造力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要点:

对。这句话就是强调客观现实是艺术创造的基础,自然美丰富生动,是艺术家创造的源

泉;强调在艺术创造中,要以大自然为师,勤于观察客观对象。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艺术要靠艺术家用“心”去创造,而不是摹写自然,基本正确地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要点:

对。一般来说,美的事物总是体现为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统一,但不同的美侧重的方面有不同。自然美主要表现在形式方面。自然美的内容往往是朦胧的,不确定的,而自然美的形式却是具体的、直接引发美感的,因此形式在自然美中占据突出和显要的地位。

四、筒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要点: (1)画面运动性。电影和电视作品主要是由运动的画面组成的。运动是影视画面最独特

和最重要的特征,运动的画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活动的艺术形象和令欣赏者惊叹的审美效果。 (2)时空自由性。电影和电视艺术都需要同时占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完成形象的展示,而且也要求表现空间与时间的自由性。电影与电视中运动的画面随时可以打破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只要内容需要,天南地北、昼夜古今可以瞬息之间相继出现在画面上。 (3)心理真实性。影视艺术的特性还表现为使观众心理产生真实感,这种心理真实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有机统一。电影的逼真性,来源于电影画面的照相本性。在所有的艺术形象中,电影形象最具有直观的真实,它不但能够再现事物的形状、颜色和声音,而且能够再现人物与事物的活动,甚至能够在人们眼前精确地再现出事物一些最细微的特征。假定性,同样也是电影基本的美学特性。电影作为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必然凝聚着电影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 (每个要点5分) 2.答案要点: 审美心理结构中包含着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

(1)感知包括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所谓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 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审美感受的心理基础。所谓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等基本特征,它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感觉和知觉和称为感知。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2)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心理学上把想象分为

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大类。所谓再造性想象,是人类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再现出记忆 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所谓创造性想象,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在审美心理中,既有再造性想象,也有创造性想象。在审美活动中,人们总是把从感觉、知觉所得到的关于对象的完整表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的活动再造出来,或创造出新的形象。身后经验越丰富、学识教养越多,想象的翅膀也就越丰满,所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也就越强烈。

(3)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情感在审美心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审美心理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体。那么,这些心理因素是如何在审美心理中统一起来的呢?它们不是机械的相加,而是以情感作为中介所形成的有机统一。

(4)理解是审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美的事物不仅具有感性的形式和生动形象,而且还有内在的本质和深刻的意蕴。审美心理的理解因素主要包括:首先,对于审美对象的认识内容,不能脱离理解因素;其次,对于审美对象形式的认识,也不能脱离理解因素i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审美对象内在意蕴和意味的认识,更不能脱离理性因素。 (每个要点2.5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答案要点: 1.广义的人文环境是指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构成的社会环境。狭义的人文环境特指一定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生活风尚构成的社会氛围。人文环境的美是进步社会形态的表现,是进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表现,是先进的文明生活方式的体现,是人类美好的社会人文理想的体现。 2.构成人文环境美的要素包括先进的生产力和进步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繁荣的文化事业等。

.3.生活方式即人们在生活领域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的美是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文明、

健康、科学的活动方式体现。文明表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度统一,以及精神生活内容的极大丰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活动方式,体现为劳逸结合、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科学的生活方式是指按照科学的规律生活,“终身学习”体现了当今文明生活方式的特征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综合艺术采

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和艺术语言。 3.社会美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中的美,它经常表现为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是美的各种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形态之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美感 审美活动 5.形貌美 服饰美 风度美 6.科学 画面 蒙太奇 长镜头7.间接 广阔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4分)(2)提高审美能力。(4分) (3)培养审美创造力。(4分)(4)塑造完美人格。(3分)五、论述题(共30分)

13.答案要点: (1)原籍瑞士、后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的布洛(1880-1934)在《作为一种艺术要素和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1912)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审美“心理距离说”,在各国美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5分)

(每个要点及举例说明10分) 美学原理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表情艺术2.综合艺术3.社会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美、-----------、----------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等。

5.人的外在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6.电影是将艺术与一-----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为基本元素,并与音响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____和____ 是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7.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包括形象的一-------性、题材和内容的——性、审美情感的性。

8.社区环境美的主要内涵包括________、一——、 ---------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0分)

9.大众文化就是大众传媒。 10.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简要说明书法艺术的种类和特点。12.简要说明美育的主要任务。

五、论述题(共30分)

13.试述审美“心理距离说”的基本内容。

美学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XX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种类,主要包括音乐、舞蹈这两门艺术。 2.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

共鸣

8.清洁卫生 服务设施齐备 美观且有地方特色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9.要点:

不对。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是既具有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种事物。作为精英文化的对立面,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在工业社会中以文化工业的方式出现、并且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的、以大众为消费对象的一种文化。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等。大众传媒对人类社会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乃至文化教育方式、审美娱乐方式等各方面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也对大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完全可以讲,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物质前提,没有大众传媒,就没有大众文化。 10.要点:

对。因为优美的核心是和谐,体现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和谐。在对优美的事物审美的过程中,只有从生理的快感到精神上的愉悦。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答案要点:

书法艺术主要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5种。

(1)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又叫“秦篆”,小篆字形整齐,转角处多呈弧形。

(2)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隶书横笔首尾方中带圆,转角处多呈方折。

(3)楷书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特点是字形方正,笔画平直,风格古雅,整齐端庄。

(4)行书,在魏晋时期得以完善,其特点是字形流畅飞动,刚柔相济,富有很强的表现力。(5)草书始于汉代,最早由隶书演变而成的“章草”,后来发展为“今草”,唐代出珊“狂草。”(每个要点3分) 12.答案要点:

美育的任务主要包括: (2)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必须抛开实用目的与功利需要,把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由实用的变为欣赏的,由功利的变为审美的,才能够真正获得审美感受。(10分,需举例说明或阐述) (3)布洛的“距离说”是从康德的审美无利害关系与黑格尔关于审美要保持自由欣赏态度发展而来,其核心是强调了审美活动必须摒弃实用功利目的,用中国古典美学传统来讲,就是“虚静”。

布洛进一步指出,在审美活动中,这种“心理距离”必须适中,距离过远或距离过近,都不能产生真正的美感。所谓距离太远,是指一种实用功利的态度或科学认知的态度,根本就没有进入审美的心境,没有建立审美的态度。所谓“距离太近”,是指审美活动与艺术欣赏固然需要共鸣和移情,但是,心理距离也不能太近甚至于消失,如果完全把剧中的故事当作生活的真实,甚至把剧中的人物当作生活中的自我,那也同样不可能得到美感。(10分,需举例说明或阐述)(4)布洛的“距离说”指出了审美心理的一些重要规律,所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受到广泛的重视,而且至今仍有较大影响。但是,布洛的“距离说”完全否定审美主客体是在人类漫长实践活动中才最终形成的这一历史进程,过分夸大了心理距离在美感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未免以偏概全,把复杂的问题过分简单化了。尤其是布洛将美与美感混淆起来,把美单纯归结为主观心理的产物,使他最终落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之中。(5分)

美学原理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自然美 2.崇高 3.优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于--------,--------国的------------- 被称为“美学之父”。

5.从世界范围看,园林艺术主要有 --------、 --------- 、----------- 三种类型。

6.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所写的____ 主要是探讨悲剧的。他认为悲剧所引起的____与____之情,能起“陶冶”作用。

7.摄影艺术的主要造型手段是-------- 、 --------和 --------。

8.蔡元培提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一-------、---------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0分)

9.“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10.建筑艺术主要以空间组合、形体、节奏、色彩、装饰等为艺术语言。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简要说明社会美的审美意义。 12.简述喜剧艺术的审美作用。 五、论述题(共30分)

13.举例论述人文环境美的主要内容。

美学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XX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2.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阳刚之美”。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健、奇特的特色。

3.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阴柔之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近代(或1750年前后) 德 鲍姆嘉通 5.欧洲园林 阿拉伯园林 东方园林 6.《诗学》 怜悯 恐惧 7.画面构图 光线 影调 8.家庭美育 学校美育 社会美育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9.要点:

对。这句话就是强调客观现实是艺术创造的基础,自然美丰富生动,

是艺术家创造的源泉}强调在艺术创造中,要以大自然为师,勤于观察客观对象。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艺术要靠艺术家用“心”去创造,而不是摹写自然,基本正确地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10.要点:

对。空间组合是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形体是建筑物的总体轮廓,节奏是指建筑物的墙、柱、门、窗等有规律的排列和变化,色彩和装饰是突出建筑物艺术形象特性的辅助手段。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答案要点:

概括起来进,社会美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美能够培养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人的尊严意识和高尚情操。

第二,社会美能够赋予人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

第三,对社会美的欣赏使人更加热爱生活。社会美能够激励人去积极地追求、创造美的生活,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每个要点5分) 12.答案要点:

(1)喜剧艺术使人们在笑声中满足了审美需求,激发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笑是一面胜利的旗帜。’’‘‘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喜剧引发的笑声,能够成分展现人们的优越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8分)

(2)喜剧中的讽刺作为一种战斗武器,能够揭露敌人的反动、腐朽、伪善,揭露严重阻碍社会进步的习惯势力及社会生活中的严重缺点和错误,起到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作用,增强人们与丑恶现象和错误现象做斗争的力量和志气。(7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13.答案要点:

(1)广义的人文环境是指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构成的社会环境。狭义的人文环境特指一定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生活风尚构成的社会氛围。人文环境的美是进步社会形态的表现,是进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表现,是先进的文明生活方式的体现,是人类美好的社会人文理想的体现。

(2)构成人文环境美的要素包括先进的生产力和进步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 繁荣的文化事业等。

(3)生活方式即人们在生活领域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的美是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文明、健康、科学的活动方式体现。文明表现在人们的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度统一,以及精神生活内容的极大丰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活动方式,体现为劳逸结合、乐观向上、积极进取f科学的生活方式是指按照科学的规律生活,“终身学习”体现了当今文明生活方式的特征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每个要点及举例说明10分)

美学原理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摹仿说 2.园林艺术 3.格式塔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l 4.---------年---------- 出版了他的<美学》第一卷,这一年被称为美学作为独立 学科诞生的纪元。

5.人类早期的舞蹈往往是____、____、__三者合一的。 6.音乐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包括丰富的-------性、意义的——-------性、形象的____ 性。

7.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不同,戏剧可以分为一------- 、----------—、-------——三种。

8.一-----心理学家---------哪立的精神分析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流派。

9.审美生产是指审美产品的____与____。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 10分)

10.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之一是形象的间接性。

11.“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2.简述艺术美的主要特征。 13.简述想象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五、论述题(共30分)

14.请结合实例对比分析优美与崇高的区别。

美学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XX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摹仿。“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

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这种说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未能说明审美发生的根本原因。 2.园林艺术是指人类根据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文化所创造的既有实用功能又可供人休闲或观赏的自然景观,它利用一定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凭借山水、花草、林木、建筑等组合而成。

3.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其意思是“完型”,是在人的知觉中呈现出来的式样,具有整体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 1750 鲍姆嘉通 5.歌 乐 舞 6.情感 象征 模糊 、 7.喜剧 悲剧 正剧

8.奥地利 弗洛伊德 9.刨作 制作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0.要点:

对。因为语言艺术是运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的,而语言具有抽象性,欣

赏者必须在理解语义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才能形成艺术形象。 11.要点: 对。“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就是说,在历史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由于客观社会原因或历史的必然冲突,真善美、生命、爱情、信仰、理想等等“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损害或被毁灭,这个过程或结果使人们陷入剧烈的悲痛,但马上又被正面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所感染,被惊心动魄的感人力量所震撼,因而由痛苦转化为快感,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即悲剧性美感。

四、筒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2.答案要点: (1)形象性,是指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生动、具体、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形象性是任何艺术种类都不可缺少的,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集中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美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3)审美性,是指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得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艺术美的审美性又体现为真、善、美的结晶。

(每个要点5分) 13.答案要点:

(1)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功能,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心理学上把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是人类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再现出记忆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创造性想象是在经验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 (2)在审美活动中,生活经验越丰富、越具有想象力,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也越强烈;没有想象,人就不能形成审美理想,不能创造出比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更美的现实美和艺术美。

(3)审美想象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情感是想象的动力和中介,审美对象往往在想象中被涂上一定的情感色彩,同时,主观情感也在想象中得到自由抒发。

(每个要点5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14.答案要点:

(1)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

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健、奇特的特点。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之间处于尖锐对立与严峻冲突。

优美与崇高的区别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比分析:

(2)空间上的小与大。优美的事物一般体积较小、规模较小。而崇高的事物一般体积巨大、气势宏伟。 (3)时间上的慢与疾。优美的事物是舒缓的、平稳的、趋于静态的,崇高的事物则是疾速的、奔腾的、趋于动态的。

(4)形式上的柔与刚。优美的事物一般符合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匀称、节奏与韵律等等形式美法则,多曲线不露棱角,多圆形不显生硬,颜色鲜明而不强烈,声音柔和而不刺耳。优美的艺术作品往往情感细腻、形式精美。崇高的事物却常常有意地突破或违背对称、均衡、节奏、比例等形式美法则,各个部分很不协调,显得突兀、怪诞、凶猛,甚至有意包含一些

丑的因素,让人首先压抑、不快、畏惧、痛苦,然后才提升转化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5)力量上的弱与强。优美的事物不呈现主体和客体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主客体双方的平衡、统一、和谐、安宁,强调力量的平衡和稳定,追求一种阴柔之美。崇高的事物则体现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尖锐对立和严重冲突,充满了动荡与斗争,强调力量巨大与气势磅礴,追求一种阳刚之美。

(每个要点及其举例分析6分)

美学原理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现实美2.电影艺术3.审美客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艺术美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一--------一、----------一。

5.-百多年来,人类学、考古学、美学、艺术学的研究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人类史前艺术与审美活动的图景,其中主要包括--------、---------一、——-一、_-------- 等几大类型。 6.鲍姆嘉通于——年在《——--------》一书中首次使用了“美学”这一概念。 7.生活环境的美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 ---------,环境的美,其中物质环境美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美、----------- 美、_ _______美。 8.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形体、节奏、____、 -----一、——-一等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 10分)

9.摄影艺术应如实再现被摄对象,而不应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10.形象性是美育的首要特点。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简要说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审美理论的核心内容。

12.简述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五、论述题(共30分)

13。试述“移情说”审美理论的基本内容。

美学原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XX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现实美是指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的美,包括自然事物的美、社会

事物的美等等。 2.电影艺术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并与音响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蒙太奇和长镜头是电影艺术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3.审美客体特指审美活动中的客体,是在审美活动中历史地形成并与审美主体构成对象性关系的另一方。审美客体自身具有规定性,是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物质载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形象性 主体性 审美性 5.原始器物与装饰品 原始造型艺术 原始歌舞 原始神话 6.1735 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 7.人文 社区环境 居室环境 8.色彩 质感 空间组合 三、判断题f每小题5分,共10分) 9.要点: 不对。摄影艺术在反映现实的同时,也要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情感。任何艺术品之所以产生美感,都是因为凝聚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10.要点: 对。美育从欣赏美的形象开始,并且始终离不开美的形象。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艺术美,它们的首要特征都是形象性,人人都要通过欣赏美的形象来接受美育。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答案要点: 人本主义强调审美活动在人的自我实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把审美活动看作是人的“需要层次”中的高级阶段,看作人的“自我实现”的重要一环,看作能使人获得巨大精神享受的“高峰体验”。审美实质上就是对自我本质和价值的关照。 (每个要点3分) 12.答案要点: (1)画面运动性。电影和电视作品主要是由运动的画面组成的。运动是影视画面最独特和最重要的特征,运动的画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活动的艺术形象和令欣赏者惊叹的审美效果; (2)时空自由性。电影和电视艺术都需要同时占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完成形象的展示,而且也要求表现空间与时间的自由性。电影与电视中运动的画面随时可以打破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只要内容需要,天南地北、昼夜古今可以瞬息之间相继出现在画面上; (3)心理真实性。影视艺术的特性还表现为使观众心理产生真实感,这种心理真实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有机统一。电影的逼真性,来源于电影画面的照相本性。在所有的艺术形象中,电影形象最具有直观的真实,它不但能够再现事物的形状、颜色和声音,而且能够再现人物与事物的活动,甚至能够在人们眼前精确地再现出事物一些最细微的特征。假定性,同样也是电影基本的美学特性。电影作为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必然凝聚着电影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 (每个要点5分)

五、论述题I共30分) 13.答案要点: (1)自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近百年时间里,“移情说”美学在西方许多国家具有很大影响力。移情说的先驱是德国美学家费希尔(1807 -1887)和他的儿子,他们有关审美中移情作用的论述,为后来的“移

情说”开了先河。一般认为,移情说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立普斯(1851-1914),他的主要美学著作有《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觉》、t论移情作用》、<再论移情作用》等。立普斯的移情说成为早期西方审美心理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5分) (2)移情说的功绩在于对审美活动中的移情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什么是移情作用呢?就是指人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往往不自觉地将无生命、无情感的事物当作是有生命、

有情感的,与此同时,人自身又受到这种错觉的影响,进而和事物发生共鸣。(10分,包括举例说明。) (3)立普斯是从心理学出发研究美学的,他重点研究了审美欣赏心理,他认为审美欣赏实际上就是一个移情过程。立普斯认为,审美感受的根源并不是来自客观事物,而是来自审美主体的内在情感,也就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同情感”。只有这时,审美客体才在审美主体心目中成为审美对象。由物我分离、物我对立的状况升华为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审美的境界。(10分,包括举例说明) (4)移情说对于移情作用做了细致研究,特别是立普斯从心理学出发,研究了人在观赏几何形体时产生的心理错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这是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移情说又是一种唯心主义美学理论,它把这种美感中的移情现象从认识论范围扩大到本体论范围,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无所谓美丑,一切都只是人的主观移情的结果,他们看不到人类实践活动是移情作用的基础,反而认为客观世界万事万物都不过是“我”的移情的结果,这就成为地地道道的主观唯心主义了。(5分)

美学原理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艺术美 2.绘画艺术 3.美育

二、填空题I每空1分,共15分) 4.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____ 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____ 和____。

5.审美文化有三种主要行为方式,即一------、-------- 、 -------- 6.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两大重要特征是“ 一”与“一 ”。 7.现代西方早期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有________说、____说、----一说和-----一说。

8.从表现内容上分类,喜剧可分为____ 、____、 -------三种。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0分)

9.表情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待征。 10.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美已经存在。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简述优美的美学特征。 12.简述喜剧艺术“寓庄于谐”的美学特征和基本方法。 五、论述题(共30分) 13.试论人的内在美。

美学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XX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源于客观现实,又不等于客观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2.绘画艺术是一门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调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3.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是审美与教育的融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活动既是一种教育活动,又是一种审美活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客观社会生活 审美理想 情感愿望 5.审美生产 审美调节 审美消费 6.消解 复制 7.移情 内模仿 距离 直觉 8.否定型喜剧 肯定型喜剧 含泪喜剧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9.要点:

对。音乐中有组织的乐音,,通过

力度的强弱,节奏的快慢,幅度和能量的大小等多种方式,来表现人们繁复多样、深刻细腻的内心情感。 10.要点:

不对。自然美是人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评价,自然美的产生是和人类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类产生以期自然的物质属性虽然存在,但自然是自在之物,不能自觉为美。只有在人类开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改造了人类自己时,自然美才产生了。 四、简答题I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答案要点: (1)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阴柔之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2)在审美类型中,优美通常是指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美。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3)优美的本质就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并且在对象世界中得到感性的显现。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每个要点5分) 12.答案要点:

(1)“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诙谐可笑。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

(2)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倒错中显真实”。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 (3)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之二是“以夸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 (每个要点5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13.答案要点:

(1)内在美是指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的美,是人的美的决定因素。内在美是抽象的、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它必须通过外在的言行来体现,内在美的感性形式是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听其言,观其行,而后能窥见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作为一种社会美,人的美是有深刻的社会内涵的,人的内在品质的社会价值是判断人的美的重要尺度。(5分) (2)具体而言,人的内在美主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 精神美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包括人的崇高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丰富的美好情感和智慧、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修养等。 ①人的美和崇高的理想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理想就是人们在头脑中预想的。希望实现的目标。在美的理想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图景的富有激情的想象,它是人们在头脑中创造的新世界的蓝图,也是人的精神美的集中体现。 ②人的精神美还体现为人在现实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③具有丰富的美好情感。美好的情感是人的人格美的主要体现,对人类生活和生命充满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之情、真挚的爱情、真诚的友情、令人感到温暖的亲情等,都是人物美的重要构成成分。 ④聪明智慧、渊博的学识有助于增强人的美感,是人的内在美的重要组成部分。(15分) 性格美主要是指人的性格特征的美。性格指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方式。性格决定人的活动方向和心理风貌,使人的精神具备了个性感情特征,是人的内在美的重要方面。性格美的表现是热情、开朗、活泼、诚恳、果断、稳重、刚强、机智、幽默等。(10分) 美学原理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社会美 2.优美 3.审美心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美起源于“游戏”的审美发生学说被称为“一 ”,其代表人物是一和____。 5.人的外在美体现在____、____ 、 三个方面。 6.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包括____ 、—— ___ _____.__一O 7.在审美文化中,有三种主要行为方式,即一 ....,,.__.一O 8.美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明显的区别,其主要特点包括—— 、 和普遍性。...__.__一、__—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 10分) 9.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美已经存在。 10.感知、想象、理解等审美心理因素是以情感为中介形成有机统一体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简述应该怎样学习美学。 12.简述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五、论述题(共30分) 13.试论艺术美的主要特征。 美学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XX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社会美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美,它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2.优美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是和谐。从美感上看,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3.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审美心理产生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游戏说 席勒 斯宾塞5.形貌美 服饰美 风度美 6.画面运动性 时空自由性 心理真实性 7.审美生产 审美调节 审美消费 8.形象性 娱乐性 自由性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9.要点: 不对。 自然美是人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评价,自然美的产生是和人类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类产生以期自然的物质属性虽然存在,但自然是自在之物,不能自觉为美。只有在人类开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改造了人类自己时,自然美才产生了。 10.要点: 对。 审美心理的突出特点是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审美中的情感活动以感知因素作为基础,审美中的情感活动通过想象因素自由扩展和抒发,审美中的情感最能在感性里表现理性。情感在整个审美心理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答案要点: (1)自觉联系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实践理解美学理论。 (2)掌握正确的哲学思考方法。 (3)结合人类历史尤其是审美实践的历史和美学的历史学习。 (4)边学习边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 (答出其中任意3个要点即可。每个要点及其解释5分) 12.答案要点:

(1)丰富的情感性。 (2)意义的象征性。 (3)形象的模糊性。

(每个要点及其解释5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13.答案要点: (1)形象性,是指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生动、具体、一定观赏价值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形象性是任何艺术种类都不可缺少的,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集中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美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艺术欣赏也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审美性,是指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得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艺术美的审美性又体现为真、善、美的结晶。

(每个要点及对每个要点的阐述和举例说明10分。)

美学原理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

分)

1.自然美 2.艺术美 3.审

美心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于____

世纪中叶,一 国的_ _______

被称为“美学之父”。

5.社区环境美的主要内涵包括

________;一 ,服务设施齐备;

___ _,有地方特色。

6.从表现内容分类,喜剧可分为

____ 、____ 、 ——

7.现代审美心理学派中的移情说、距

离说、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____、 和 一。

8.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 、 ‘ 和塑造完美人格。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 10

分)

9.电影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

10.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

的、平静的愉悦感。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简要说明社会美的主要特征。

12.简述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

五、论述题(共30分)

13.请结合审美实例阐述想象在审美过程中的作用。

美学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

准 20XX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2.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源于客观现实,又不等于客观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3.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审美心理产生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 18 德 鲍姆嘉通 5.清洁卫生 交通便利 美观 6.否定型喜剧 肯定型喜剧 含泪喜剧 7.立普斯 布洛 克罗齐 8.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审美创造力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9.要点: 对。 综合艺术是指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元素,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们把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会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0.要点: 对。 优美的核心在于和谐,在审美类型中,优美是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

美,优美感是各种美感中最单纯的情感,其本质就是愉快。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J 11.答案要点: (1)社会美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事物中的直接体现。 (2)社会美重在内容,突出体现为美与善的统一,与一定的社会功利性密切相关。 (3)社会美具有实在性、稳定性。 (4)社会美同一定的政治理想、道

德观念等相联系。

(答出其中任意3个要点即可。每个要点及其解释5分) 12.答案要点: (1)视听综合性。 (2)人物表演性。 (3)戏剧情节性。

(每个要点及其解释5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13.答案要点:

(1)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功能,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心理学上把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是人类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再现出记忆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创造性想象是在经验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 (2)在审美活动中,生活经验越丰富、越具有想象力,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也越强烈;没有想象,人就不能形成审美理想,不能创造出比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更美的现实美和艺术美;没有想象,人就不能在审美欣赏中显现诗情画意,不能领略自然的优美与壮美等等。

(3)审美想象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情感是想象的动力和中介,审美对象往往在想象中被涂上一定的情感色彩,同时,主观情感也在想象中得到自由抒发。

(每个要点及对每个要点的阐述和举例说明10分)

美学原理 试题20XX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美学 2.自然美 3.园林艺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国美学家鲍姆嘉通于____年出版了《 .》第一卷,阐述了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以及他对美感的认识。

5.在西方,从古希腊到20世纪初有几种主要的关于审美发生的理论,其中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一 一和_ ___ ,生物本能说的代表人物是 和____。 6.社会美主要包括 和____两大方面,其中________是社会美的核心。 7.工艺美术作品是____和____完美结合的产物。 8.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____、____、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 10分)

9.喜剧性艺术具有“寓庄于谐”的美学特征。

10.美育具有“寓教于乐”的鲜明特征。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简述艺术美的主要特征。

12.简述“距离说”审美理论的基本内容。

五、论述题(共30分) 13.请结合你的亲身体验,谈谈如何培养和提高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美学原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从而决定了艺术美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3)审美性。指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又体现为真、善、美的结晶。 1、审美活动和审美意识

审美活动是指审美欣赏、审美创造等活动,它是人的审美意识的外化和对象化;审美意识可以泛指人们对感知事物美的心理反应,它是审美活动的心理基础;

2、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

“主体”、“客体”、“对象”的哲学涵(供参考) 20XX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3.园林艺术是指人类根据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文化所创造的既有实用功能又可供人休闲或观赏的自然景观,它利用一定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凭借山水、花草、林木、建筑等组合而成。

二、填空题f每空1分,共15分) 4.德 1750 美学 5.德谟克利特 亚里士多德 达尔文 弗洛伊德 6.人的美 生活环境的美 人的美

7.技术 艺术 8.家庭美育 学校美育 社会美育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9.要点: 对。

喜剧是引入发笑的艺术,喜剧之所以能够引人发笑,是因为寓庄于谐。“庄”是指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诙谐可笑的艺术表现形式。喜剧性是“庄”与“谐”的辩证统一。 10.要点: 对。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美育的主要性质是情感教育,娱乐性是美育的鲜明特点。“寓教于乐”强调美育不仅可以使人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身心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美育是教育作用和娱乐作用的辩证统一。

四、筒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答案要点:

艺术美的主要特征包括; (1)形象性。指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生动、具体、有一定欣赏价值的艺术形象。 (2)主体性。指艺术作品的创作是艺术家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集中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而不是简单摹仿和再现现实生活。艺术美融人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鲜

(每个要点5分) 12.答案要点: (1)原籍瑞士、后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的布洛(1880 -1934)在《作为一种艺术要素和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1912)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审美“心理距离说”,在各国美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2)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必须抛开实用目的与功利需要,把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由实用的变为欣赏的,由功利的变为审美的,才能够真正获得审美感受。

(3)布洛进一步指出,在审美活动中,这种“心理距离”必须适中,距离过远或距离过近,都不能产生真正的美感。所谓距离太远,是指一种实用功利的态度或科学认知的态度,根本就没有进入审美的心境,没有建立审美的态度。所谓“距离太近”,是指审美活动与艺术欣赏固然需要共鸣和移情,但是,心理距离也不能太近甚至于消失,如果完全把剧中的故事当作生活的真实,甚至把剧中的人物当作生活中的自我,那也同样不可能得到美感。

(每个要点5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13.答案要点:

(1)自然美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身边,丰富多彩,千姿百态。通过学习美学理论,我们应该明确,自然美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人之所以能够从自然中体验到美感,是因为自然特征中蕴涵着人生哲理和社会生活的某种特质。因此,要培养和提高欣赏自然美的能力,主要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2)要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 (3)从多方面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每个要点及对每个要点的解释和举例说明10分。)

怎样理解审美发生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

审美发生是指人类审美活动的从无到有的出现。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的建立。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审美发生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有必要澄清一下相关的概念:

义与我们在生活中的使用有很大不同。它们用来揭示人类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界唯一的具有自觉性、能动性的存在物。他可以意识到自己是独立存在的,可以形成自己的行动目标,并利用对自然规律、现实环境的理解,有计划地实现预期的结果。这就是我们常说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的主体性。有了主体,同时就有了客体及揭示两者关系的对象。动物,包括高级的灵长类动物,都是本能地、被动地顺从自然而生存;它们没有自我意识,不能成为主体,因而也谈不到客体、对象。

人类与动物界本质差异的另一表现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或者说人的世界的多重性。所有生命体都要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以维持生存;通俗地说法是要吃、喝才能活着。这是一种生物关系、物理世界。但是,社会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是人类独有的。在这些关系的基础上,人类建立他们的社会、文化和精神世界。在精神世界中,审美活动居于最高层面。因为,审美超越了现实关系,不受利害左右,比日常的情感活动、比宗教、哲学、科学更加充分地体现着人类自由创造的本性。

有一个常见的说法:一朵花,科学家把它当作研究对象;在商人看来可以卖个好价钱;而诗人就激动了,什么“出淤泥而不染”,“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不就是一朵花吗?可是,艺术家以审美态度视之,建立了审美关系,把花对象化了;花的身上就出现了儿女情长、人生苦短、世态炎凉、天地正气,什么都有可能。进入审美关系的主体、客体、对象,就是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对象。 自然美是如何产生的?

自然美的形成、根源问题,很容易引起一种错误解释:“自然”不就是“本来”的意思吗?自然美不是自然的本来面目吗?在这个问题上,曾经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了解这些倾向十分必要:

1、自然美是自然事物本身的美,自然美的根源在于自然事物的客观属性,主要是感性形式的特征——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质感等。这种观点的失误很明显,它没有将美与审美主体联系起来。而且,采用这种归纳的方法去寻找美的根源,最终会陷

入困惑。例如,认定线条是美的根源之一,并且归纳出了曲线或圆形是美的之后,最终会发现许多直线也很美的事实。

2、自然美是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是审美主体情感活动投射到对象身上的结果;自然事物本身无所谓美或不美。这种观点的失误同样割裂了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联系,实际上否认了审美客体的存在。自然美真正的根源在于人类社会实践。在谈到美的本质时,我们已经较深入地解说过了。这里还有必要从自然美的角度另作分析。

首先,自然美的产生是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美的起源和艺术的起源都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人改造自然,使大自然逐渐成为和人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化自然”;另一方面人自身也得到了改造,逐渐锻炼出了灵巧的双手和高度发达的大脑,形成了人所特有的感觉器官和感觉能力,以及人所独具的道德感和美感这样一些高级情感。这时,自然界对于人来说,才开始成为审美的对象。 其次,自然美的领域也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才逐渐扩大的。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不断深入自然、自然不断向人类走近的过程;也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自然愈来愈多地能够为人类服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美的领域不断扩展。总之,自然美产生与发展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

现在,我们举个例子,印证一下上述结论:

自然美生成于何时?这恐怕只能到文艺作品中去寻找答案。中国文学作品中出现自然物是很早的。《诗经》中的自然物就极丰富。孔子说,《诗经》的教育功能之一就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屈原的诗歌就开创了“美人香草”的托物咏志传统。但是,作品中提到自然物还不足以证明当时人们已经产生了对自然界的审美关注,说它是自然美的萌芽还是合乎逻辑的。到了东晋谢灵运的山水诗中,自然美形成已经是没有疑问了,而且,我们注意到自然美的领域也扩展了。这种扩展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人的实践领域扩大、驾驭自然能力进步的结*25果。在《前出师表》中,诸葛亮说他“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美丽的“七彩云南”,在那时还是一个提起来就头疼的蛮荒之地,现在云南早已成为艺术家和旅游者的天堂。这也表明,对自然美的把握与社会实践的水平相关。

在西方,希腊造型艺术的成就至今仍是不可企及的辉煌范本。但是,希腊艺术似乎只关注对人的表现,自然界没有进入他们的视野。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中开始出现自然山水。但是,像乔托和波提切利*26这样的大师,在他们那些仅做为人物背景而存在的山水形象中,我们是看不到大师水平的。这一点,西方美术史家们的评论是一致的:技法很不成熟。到了十七世纪,荷兰的风景画派才真正开始了表现自然景物,但大都是一些乡间的小路、磨坊等,不是咆哮的大海、蛮荒的原野、沉寂的戈壁。例如,雅鲁伊斯达尔、霍贝玛等人的作品。为*27什么表现自然美的绘画在西方出现的较晚呢?还是因为社会发展水平低。特别是日耳曼人,他们毁灭罗马帝国、占据西欧时,还是野蛮人。原始的游牧生活和4—6世纪民族大迁徙,使他们饱受自然之苦,当然就把握不到自然之美。 宋元山水意境

绘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高峰在宋元。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人与自然那种娱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它的基本音调。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的哲学思潮比如禅宗等,可说是形成这种审美趣味的主观因素。北宋时期形成整个中国画的美学特色: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形似,而要表达出内在风神,这又要建立在对对象真实而又概括的观察把握基础上。这是无我之境:情感思想不直接外露,而是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而传达。从北宋过渡到南宋,无我之境逐渐在向有我之境推移,南宋时对细节逼真写实的追求和对诗意的提倡都达到顶峰,二者相得益彰。而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形似与写实便被主观意兴心绪压倒,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灵气罢了。元四家成为有我之境的代表。

中国佛教石窟艺术

第一时期从东汉灭亡到唐帝国建立。这中间的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的时期。朝代屡换,战乱频仍,阶级和民族的压迫剥削残酷而野蛮,常有暴虐杀戮,苦难无边。现实世界毫无公平和合理可言,于是佛教走进了人们的心灵,人们在宗教中得到安慰,得以逃避现实世界。于是,相应的体现在石窟艺术上,如割肉喂鸽、舍身饲虎等悲惨的佛经故事成为壁画的主要题材,这无疑是悲惨现实的艺术写照;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征却是宁静、高超、飘逸的,正是这与人世间的强烈反差,使得人们把绝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想都寄托在它身上。此时的北魏雕塑,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

第二时期是唐前期,此时社会和平稳定,于是对佛国的想望和宗教的要求便有变化,在石窟中,则佛像有了更多人情味和亲切感,而壁画中先前那些残酷悲惨的场景图画也消失了,代之以各种幻想出来的“极乐世界!’的佛国景象。这一时期的石窟艺术,被称为“幸福存梦想,以引人入胜的虚幻颂歌”。

第三时期起于中唐,当时经济上较为发达,政治上科举制度确立,世俗地主势力大增,而中上层广泛追求奢侈享受。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它的后期。这一历史变化到北宋完成。而这一切在敦煌壁画中体现出来:现实生活的写真逐渐在壁画中占据重要位置,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艺术的形象超过了宗教的教义。而到了宋代,雕塑同样迅异于魏、唐。它不是思辨的神(魏)或主宰的神(唐),而完全是世俗的神,即人的形象。这时的石窟艺术,其宗教意义已微乎其微了。石窟艺术这三个时期的演变,正昭示着艺术的发展与变更正与社会的发展与变更息息相关。 论述题列举: 1、试述“审美距离说”审美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要点:(1)原籍瑞士、后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的布洛(1880--1934)在《作为一种艺术要素和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1912)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审美“心理距离说”,在各国美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2)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必须抛开实用目的与功利需要,把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由实用的变为欣赏的,由功利的变为审美的,才能够真正获得审美感受。(需举例说明或阐述)

(3)布洛的“距离说”是从康德的审美无利害关系与黑格尔关于审美要保持自由欣赏态度发展而来,其核心是强调了审美活动必须摒弃实用功利目的,用中国古典美学传统来讲,就是“虚静”。

布洛进一步指出,在审美活动中,这种“心理距离”必须适中,距离过远或距离过近,都不能产生真正的美感。所谓距离太远,是指一种实用功利的态度或科学认知的态度,根本就没有进入审美的心境,没有建立审美的态度。所谓“距离太近”,是指审美活动与艺术欣赏固然需要共鸣和移情,但是,心理距离也不能太近甚至于消失,如果完全把剧中的故事当作生活的真实,甚至把剧中的人物当作生活中的自我,那也同样不可能得到美感。(需举例说明或阐述)(4)布洛的“距离说”指出了审美心理的一些重要规律,所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受到广泛的重视,而且至今仍有较大影响。但是,布洛的“距离说”完全否定审美主客体是在人类漫长实践活动中才最终形成的这

一历史进程,过分夸大了心理距离在美感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未免以偏概全,把复杂的问题过分简单化了。尤其是布洛将美与美感混淆起来,把美单纯归结为主观心理的产物,使他最终落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之中。 2.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答案要点: (1)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联系。 (2)人类出现以前是不存在美的,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体。 (3)美的起源和艺术的起源都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4)自然美的领域也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逐渐扩大的。

3.举例说明“优美”与“崇高”的不同。 答案要点:比较“优美”与“崇高”这两种审美类型的不同:①空间上的大与小不同。②时间上的慢与疾不同。③形式上的刚与柔不同。④力量上的强与弱不同。

(每要点3分,举例占6分,要求举例紧密结合要点)

4、试论审美发生的多元决定论。 答案要点:

(1)审美发生是一个古老神秘的复杂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和侧面来进行探索。简单的线性思维方式无法揭示它的真正奥秘,必须采用辩证的多元思维方式才能为我们提供正确的研究途径。

(2)人类的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动机、生物的本能、游戏的需要。(需举例说明或阐述以上观点)

(3)在原始社会中,原始生产劳动、原始宗教(巫术)、原始艺术(图腾歌舞、原始岩画)等等,几乎很难区分开来,它们共同组成了原始社会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且共同组成了原始文化。人类审美发生的根源最终归结为人类漫长的社会实践活动。

(4)所以说,人类审美活动的起源虽然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是,审美发生归根结底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5、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 答案要点:

绘画艺术特征:①追求视觉形式。②具有瞬间延展性。③形神兼备性。 音乐艺术特征:①丰富的情感性。②意义的象征性。③形象的模糊性。 (每要点2分,举例占6分,要求举例紧密结合要点) 6、举例说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审美理论的核心内容。

答案要点:

1.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一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马斯洛先后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潜能和价值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等重要理论,奠定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之父”。 2.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关于人的七种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由下而上依次是:第一层,“生理需要”,即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或生理需要,这是最基本的需要;第二层,“安全需要”,包括人身安全、避免危险等,引申涵义还包括社会安定、生活保障等;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指人渴望在家庭、亲戚、朋友、单位、社会中找到归属感,在给予他人爱和接受他人的爱中享受温暖;第四层,“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自重和为他人所尊敬,胜任工作、事业有成,从而得到肯定的评价和赞扬等等;第五层,“认知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求知、探索、认识和理解等,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基本需要和内在动机,认知和好奇心分不开,人的认知天性推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第六层,“审美需要”,包括对于对称、均衡、秩序、完美等形式美的追求等。马斯洛是第一位把审美需要当作人的基本需要的心理学家;第七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指个人特有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它是金字塔的顶尖,是人的所有基本需求中最高的目标,也是完满人性的体现。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有赖于前面各种需要的满足。马斯洛认为,各种基本需要都能得到满足的人,将会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 3.人的潜能和价值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从生物进化论和比较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马斯洛认为,人的潜能就是人的内在价值。潜能得到发挥,也就是价值得到实现。 4.“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最高追求目标,它强调完满的人性,强调以生物学为依据的人的本性的发展。这里所说的“完满的人性”主要指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特性或潜能,这些潜能的充分发挥就被称为“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能够做到“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中的一批杰出人物,他们有着坚强的信念和决心,都有着积极的创造性,对很多领域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很少失望、焦虑、恐惧、悲观的情绪,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并获得创造的乐趣,同时在创造性工作中全面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更全面地享受生活,自然地发挥着全部生理、心理功能,

他们的行为动机来自于发展潜力与实现潜能的需要。

5.“高峰体验”:马斯洛进一步指出,“自我实现”的重要特征便是“高峰体验”。高峰体验的最大特征,就是人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时的一种体验,人在这种体验中会感到欣喜若狂、销魂落魄、如醉如痴,它是人的存在最完美、最和谐、最幸福的一种境界。高峰体验的时刻,人有一种反归自然或与自然合一的极度欢乐,人的心胸仿佛豁然开朗,体昧到宇宙、人生的无穷奥妙,仿佛进入了天堂,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达到了一种尽善尽美的人生境界。“高峰体验”来自于创造的冲动和创造的激情,来自于科学发现和伟大的灵感,来自于爱情与异性的结合,来自于人与大自然的交融,更来自艺术创作活动与审美欣赏活动。

7、试论人的内在美。 答案要点: 1.内在美是指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的美,是人的美的决定因素。内在美是抽象的、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它必须通过外在的言行来体现,内在美的感性形式是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听其言,观其行,而后能窥见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作为一种社会美,人的美是有深刻的社会内涵的,人的内在品质的社会价值是判断人的美的重要尺 2.具体而言,人的内在美主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

精神美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包括人的崇高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丰富的美好情感和智慧、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修养等。

(1)人的美和崇高的理想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理想就是人们在头脑中预想的。希望实现的目标。在美的理想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图景的富有激情的想象,它是人们在头脑中创造的新世界的蓝图,也是人的精神美的集中体现。

(2)人的精神美还体现为人在现实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3)具有丰富的美好情感。美好的情感是人的人格美的主要体现,对人类生活和生命充满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之情、真挚的爱情、真诚的友情、令人感到温暖的亲情等,都是人物美的重要构成成分。

(4)聪明智慧、渊博的学识有助于增强人的美感,是人的内在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性格美

性格美主要是指人的性格特征的美。性格指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方式。性格决定人的活

动方向和心理风貌,使人的精神具备了个性感情特征,是人的内在美的重要方面。性格美的表现是热情、开朗、活泼、诚恳、果断、稳重、刚强、机智、幽默等。

8、举例论述人文环境美的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 1.广义的人文环境是指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构成的社会环境。狭义的人文环境特指一定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生活风尚构成的社会氛围。人文环境的美是进步社会形态的表现,是进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表现,是先进的文明生活方式的体现,是人类美好的社会人文理想的体现。 2.构成人文环境美的要素包括先进的生产力和进步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繁荣的文化事业等。 .3.生活方式即人们在生活领域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的美是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文明、

健康、科学的活动方式体现。文明表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度统一,以及精神生活内容的极大丰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活动方式,体现为劳逸结合、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科学的生活方式是指按照科学的规律生活,“终身学习”体现了当今文明生活方式的特征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美学原理>>筒答题列举: 1.简述书法艺术的种类。 .答案要点:

书法艺术主要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5种。

(1)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又叫“秦篆”,小篆字形整齐,转角处多呈弧形。 ’ (2)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隶书横笔首尾方中带圆,转角处多呈方折。 (3)楷书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特点是字形方正,笔画平直,风格古雅,整齐端庄。

(4)行书,在魏晋时期得以完善,其特点是字形流畅飞动,刚柔相济,富有很强的表现力。(5)草书始于汉代,最早由隶书演变而成的“章草”,后来发展为“今草”,唐代出现“狂草”。 2.简要说明社会美的审美意义。 .答案要点:

概括起来进,社会美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社会美能够培养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人的尊严意识和高尚情操。

第二,社会美能够赋予人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

第三、对社会美的欣赏使人更加热爱生活。社会美能够激励人去积极地追求、创造美的生活,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3、试述“劳动起源说”。 答案要点:①劳动创造了人,为审美和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②审美的发生和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劳动。 4、如何理解艺术美的审美性? 答案要点:①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②又体现为真、善、美的结晶。

5、当前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案要点: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②提高审美能力。③培养审美创造力。④塑造完美人格。

6.简述自然美产生的根源。

答案要点: (1)自然美的根源在于人类社会实践。(5分)

(2)是实践把自然和人联系在一起,使自然美得以产生。(5分)

(3)自然美的范围也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不断扩大。随着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扩大,一方面自然作为人的物质生活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展。

7、简述喜剧艺术的审美作用。. 答案要点:

(1)喜剧艺术使人们在笑声中满足了审美需求,激发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笑是一面胜利的旗帜”、“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喜剧引发的笑声,能够成分展现人们的优越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2)喜剧中的讽刺作为一种战斗武器,能够揭露敌人的反动、腐朽、伪善,揭露严重阻碍社会进步的习惯势力及社会生活中的严重缺点和错误,起到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作用,增强人们与丑恶现象和错误现象做斗争的力量和志气。

8.如何理解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性?

答案要点: (1)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直觉性和非功利性。(2)又具有共同性与客观性,及潜在的功利性。

9.美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案要点:①形象性。②娱乐性。③自由性。④普遍性。

10.简述优美的美学特征。 答案要点:

(1)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阴柔之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2)在审美类型中,优美通常是指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美。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3)优美的本质就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并且在对象世界中得到感性的显现。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11、简述喜剧艺术“寓庄于谐”的美学特征和基本方法.

答案要点:(1)“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诙谐

可笑。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 (2)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倒错中显真实”。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

(3)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之二是“以夸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 12.简述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答案要点:

(1)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审美活动中的客体、主体及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2)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等;(3)美感问题包括美感的性质、特征及影响美感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

(4)审美活动规律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实施等; (5)美的创造活动规律包括提高审美主体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在生活中创造美等。 13.简述艺术美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1)形象性,是指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生动、具体、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形象性是任何艺术种类都不可缺少的,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集中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美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3)审美性,是指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

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得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艺术美的审美性又体现为真、善、美的结晶。 14、 简述审美心理结构的主要因素 答案要点:

审美心理结构中包含着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

(1)感知包括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所谓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

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审美感受的心理基础。所谓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等基本特征,它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感觉和知觉和称为感知。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2)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心理学上把想象分为

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大类。所谓再造性想象,是人类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再现出记忆 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所谓创造性想象,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在审美心理中,既有再造性想象,也有创造性想象。在审美活动中,人们总是把从感觉、知觉所得到的关于对象的完整表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的活动再造出来,或创造出新的形象。身后经验越丰富、学识教养越多,想象的翅膀也就越丰满,所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也就越强烈。

(3)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情感在审美心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审美心理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体。那么,这些心理因素是如何在审美心理中统一起来的呢?它们不是机械的相加,而是以情感作为中介所形成的有机统一。

(4)理解是审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美的事物不仅具有感性的形式和生动形象,而且还有内在的本质和深刻的意蕴。审美心理的理解因素主要包括:首先,对于审美对象的认识内容,不能脱离理解因素;其次,对于审美对象形式的认识,也不能脱离理解因素i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审美对象内在意蕴和意味的认识,更不能脱离理性因素。 15、 述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答案要点:

(1)画面运动性。电影和电视作品主要是由运动的画面组成的。运动是影视画面最独特

和最重要的特征,运动的画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活动的艺术形象和令欣赏者惊叹的审美效果。

(2)时空自由性。电影和电视艺术都需要同时占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完成形象的展示,而且也要求表现空间与时间的自由性。电影与电视中运动的画面随时可以打破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只要内容需要,天南地北、昼夜古今可以瞬息之间相继出现在画面上。 (3)心理真实性。影视艺术的特性还表现为使观众心理产生真实感,这种心理真实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有机统一。电影的逼真性,来源于电影画面的照相本性。在所有的艺术形象中,电影形象最具有直观的真实,它不但能够再现事物的形状、颜色和声音,而且能够再现人物与事物的活动,甚至能够在人们眼前精确地再现出事物一些最细微的特征。假定性,同样也是电影基本的美学特性。电影作为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必然凝聚着电影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

16、简要说明美育的主要任务。 答案要点:美育的任务主要包括: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2)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审美创造力。(4)塑造完美人格 <<美学原理>>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列举:

1.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之一是形象的间接性。

答:正确。因为语言艺术是运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的,而语言具有抽象性,欣赏者必须在理解语义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才能形成艺术形象。

2.“格式塔,审美心理学派认为,视知觉的“完型”遵循“简化”和“张力”两大原则。

答:正确。格式塔审美心理学派认为:那些最能够给人愉快的感觉的完型,是那些采取了最大限度简化形式的完型。造型艺术的关键在于它包含着张力。 3.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

答:错误。虽然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但不是一切情感都是美感。因为美感中的情感是蕴含、渗透着理性的心理功能,有着不自觉的理性认识内容。

4.美具有潜在的功利性。

答:正确。因为从美的形成看,最初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对人首先是有用、有益的,然后才可能成为美的,美的事物和功利有密切联系。 5、建筑艺术主要以空间组合、形体、节奏、色彩、装饰等为艺术语言. 答:正确。空间组合是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形体是建筑物的总体轮廓,节奏是指建筑物的墙、

柱、门、窗等有规律的排列和变化,色彩和装饰是突出建筑物艺术形象特性的辅助手段。

6、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答:正确。因为优美的核心是和谐,体现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和谐。在对优美的事物审美的过程中,只有从生理的快感到精神上的愉悦。

7、 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

答:正确。因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方式,把在客观现实中的审美感受表现出来,构成可以通过感官所把握的艺术形象,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

8、 美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答:正确。人类的审美活动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在原始社会中,原始生产劳动、原始宗教(巫术)、原始艺术(图腾歌舞、原始岩画)等等,几乎很难区分开来,它们共同组成了原始社会人类的实践活动,所以说,人类审美发生最终归结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漫长历史进程。

9.表情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待征。 答正确。音乐中有组织的乐音,通过力度的强弱,节奏的快慢,幅度和能量的大小等多种方式,表现人们繁复多样、深刻细腻的内心情感。 ’l 10、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答正确。“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就是说,在历史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由于客观社会原因或历史的必然冲突,真善美、生命、爱情、信仰、理想等等“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损害或被毁灭,这个过程或结果使人们陷入剧烈的悲痛,但马上又被正面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所感染,被惊心动魄的感人力量所震撼,因而由痛苦转化为快感,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即悲剧性美感。 11、 众文化就是大众传媒。

答:错误。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是既具有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种事物。作为精英文化的对立面,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在工业社会中以文化工业的方式出现、并且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的、以大众为消费对象的一种文化。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等。大众传媒对人类社会的观念形态、生活方

式,乃至文化教育方式、审美娱乐方式等各方面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也对大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完全可以讲,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物质前提,没有大众传媒,就没有大众文化。

12.“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答:正确。这句话就是强调客观现实是艺术创造的基础,自然美丰富生动,是艺术家创造的源

泉;强调在艺术创造中,要以大自然为师,勤于观察客观对象。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艺术要靠艺术家用“心”去创造,而不是摹写自然,基本正确地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13.自然美偏重于形式。

答:正确。一般来说,美的事物总是体现为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统一,但不同的美侧重的方面有不同。自然美主要表现在形式方面。自然美的内容往往是朦胧的,不确定的,而自然美的形式却是具体的、直接引发美感的,因此形式在自然美中占据突出和显要的地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